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太虚法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功德庄严品第九) |
 
太虚法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功德庄严品第九)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功德庄严品第九) 太虚大师讲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 戊二 功德庄严 功德庄严品第九 此品之所以得名‘功德庄严品’者,本经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这即明修习何种功德,作为菩萨庄严乃至成熟佛果庄严。德者、得也,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中有得之一法,即成就的意义,也即是得到了的意义。无论修习何法,到了成就的时期,这就是得。德上加一功字,这显然是由于用了一番功夫,才有所成就。‘不经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谓至理之言。功德二字,在佛典或可以名之曰修德,即是由修习而成功的德。然功德实包括修德与性德而言,性德即本来性具之德,是三因中的正因佛性,三德中的法身;修德即是修成之德,是三因中的了因、缘因二佛性,三德中的般若、解脱二德。但二德相即不离,性德不离修德,修德不离性德。显性德藉有修德,以无漏法而言,若没有本有种子,则无漏之法即不能生起,所以修不离性。但若没有修习的功用,则本有种亦无从显,也不能发生现行,所以性亦借修之功能乃欣欣然而增长。所以、性修互依增上也。菩萨所修以及佛果所成之德,大概有三种:在天台宗依涅槃经讲,即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在法相唯识宗经论讲,即断德、智德、恩德。智德,即从本有熏增之无漏种所生起,都摄智德之相应及所缘等诸法,因智相增盛,名为智德。断德,一面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和分段、变易二死,另一面即由断而显──即二空所显真如法性非安立谛的清净法界。恩德,佛菩萨初发心的宗旨,原为普利群生;佛以大慈大悲故,普救一切众生,从断智而起大用,以大悲愿力现三种轮而为众生说法: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的神变,使众生生起正信。二、记心轮,又云鉴机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众生之心行差别,记心即识别众生之心的差别义。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语业教诫众生而使修行。这三种,身、意、语次第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杂集论卷一云“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名曰轮。如对地上菩萨说法,则现受用身;对地前菩萨以及凡夫等说法,则现变化身。所以,无论地上或地前菩萨以及凡夫等,佛对之皆有恩德。此三德为菩萨所修习,也是如来所成就的。此经如来所入三昧,曰璎珞宝庄严,亦以此三种功德成就为璎珞宝庄严。所以菩萨应该修习此功德,才有淘炼进化到佛果之一日。 己一 慈氏启请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当得作佛,菩萨云何修诸功德而能住是阿兰若中?惟愿世尊为我解说”。 弥勒的问意,觉得出家菩萨,固然如佛所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但究应如何修诸功德而能安住阿兰若?如何住阿兰若修诸功德?这问意,即传达出内心要为地前菩萨以及三界众生说法的秘意。 己二 释尊解说 庚一 以具一德明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阿兰若处。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因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是念:我从无始至于今日,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贪爱染著,如是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若有人问:何等有情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指是人于当来世出三界苦破四魔军,速成菩提入佛智慧,一切世间天龙八部阿苏罗等皆应供养。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净心供养如是住阿兰若真善佛子,所获福德无量无边。若复有人以众珍宝供养悲母,所获功德亦无差别,何以故?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正*轮度人天众,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当为众生作归依故”。 佛的意思,只要修学一德,即能安住阿兰若,修诸功德而上求无上菩提,因为此一德是总持一切功德。此一德,即“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这即是‘心地观’之所在。从报恩品起,一层一层的说下来,至此,才显示此经修观的法门了。这与华严经“三界唯心”的意义相合。一般人以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两句话,可相提并论,在平等方面说,当然无甚区别;但是,在差别方面说,就有点不同了。“万法唯识”,通于有漏、无漏诸法,范围极其广大。“三界唯心”,仅仅限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而言,意义比较狭小。可以说,前者通于有漏、无漏的,而后者仅有漏而已。三界之内有五趣有情,此三界五趣从何而来?由能造的福业、非福业、不动业而所招有漏的果报而来。漏,即是烦恼。烦恼有总、有别,总则有六种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见。别则有一百二十八种根本烦恼,如成唯识论卷九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既然漏即烦恼之法,也即是染污之法,是破坏的东西;如破房屋一样的破坏、污秽,住在里面怎能安然过活?这三界从贪爱等烦恼生起,所以都有烦恼漏在其中;不但恶、无记法是漏的,善的福业、不动业,也都是漏的,都带有烦恼法的涵素。所以,三界五趣之法,都以烦恼为根本。如观十二因缘,由无明所发,爱取所润,但烦恼根源毕竟安在?此众缘所生起的烦恼,不过由有情自心的心心所法为其体罢了,既烦恼在各个有情心心所中,一切烦恼即是三界有情心心所的虚妄分别为体,正所谓“三界唯心”。心有心王、心所之不同,心王有八,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此诸识有各各相应的心所法之不同,如前五识有三十四,第六识有五十一,第七识有十八,第八识有五。第七识现行常有烦恼相应;前六虽时有善法生起,但以第七识为所依根,虽不直接与烦恼相应,而间接已与烦恼结不解之缘了。所以,前七识心王与心所皆不离烦恼而生起。虽然第八识现行无烦恼俱起,但因前七所有现行之烦恼所熏成的习气都藏在其中,所以亦不能脱离染污的范围。固然第七即前六之染污根,而第八被第七执为自我,且为藏纳诸染习之处,所以亦即是染污法之源。以自心为烦恼根源,谁曰不然?若能如此一层一层甚深的观察,了知烦恼法的根源,则善能了知烦恼,亦能了知“三界唯心”。若要解脱烦恼,即在自心上解脱,不假外求。如此,才可以住阿兰若修诸功德,不致盲修瞎炼。 在凡夫初发心人,无论对于何种事情发生,都误以为环境所致,而不知自心所驱使。如狂犬若你戏弄它,拾瓦石打它,它只追逐瓦石咬而不追逐人,以为是瓦石打它,随瓦石所转。初发心学道之人亦如是,若遇六尘之境,则迷失其本性了,一味地贪求无有厌足之时。或者以为六尘是可怕的东西,所以逃避他。无论追求或逃避,皆是昧却自心,执著外境。由此,不了外境从心而现,则趋有逃空,堕落二边,漠然无所明了。一般人都以五尘为外境,至于意识境,则亦有知其为由心现的,如烦恼在五境,要逃避五尘外境而修行。为什么佛菩萨不为五境所染污而有烦恼呢?如因逃避五尘而住阿兰若,难道山林草木以及飞禽走兽不是五尘境吗?这种修行,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一般人,于五尘外境,不了知由内心所生起,于是趋避分别,在自心上留下了烦恼的印迹。其实、这都是第六独头意识非量的带质境,而不是前六识同时现量的性境。若不能明了前六识现量境,不了唯心,则不宜安住阿兰若,也不能修学大乘法。所以、若五尘外境现前,应该反观自心,要念念不舍的这样观察:我从无始至今生,流浪在轮回六道之中,皆因自心虚妄分别,而生起颠倒迷惑邪见,一失足成千古恨。若能如此观察,正所谓唯心识观,则能住阿兰若。固然,证唯识境,唯有后得智,但是胜解行位──十住、十行、十向──菩萨,正应该修习唯识观;二乘人回小向大,亦应修习此观,降伏分别法执,以启发法空胜智。所以说“万法唯识”观者,因众生不了知外境而互相争逐竞斗,致引起非人道的惨剧。而今遍一切处,皆是这物欲横流,所以要挽救众生之种种苦痛,断我法二执,必须修学此万法唯识观。 四魔: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二、蕴魔,色等五蕴即是种种的苦聚。三、死魔、死能断人的命根。四、自在天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能害人间的善事。此四魔以第四魔为魔,其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见义林章卷六)。若有人问:什么人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当然是能修此三界唯心观者;因为他能超出三界之苦,破除四魔,乃至入佛知见。如我们以清净心去供养他,所获福德无量无边。报恩品里讲过:若以微分少物供养悲母,与供养佛无有差别;供养住阿兰若修唯心观者,亦复如是。真正修唯识观者,能从资粮位进而加行位而证入圣位而现三类化身,具足成佛功德,为众生大归依处。依大乘法来讲,佛现应化身为地前菩萨说法。而现化身成佛,在诸圣教中说,凡初发心住菩萨都可以八相成佛。天台家以为圆教有此义,不许别教有此义,其实在华严、起信、及法相宗讲,都许可在初住位菩萨就可以八相成佛。 庚二 以离二过明 “复次、善男子!有二种法系缚行者,令不堪任住阿兰若:一者、爱乐断见邪法,二者、爱乐财宝乐具。又善男子!有二种人,不堪居住阿兰若处:一者、具足憍慢,二者、恶大乘法。又善男子!有二种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一者、邪见不信佛语,二者、身自破戒,策役持戒。如是等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 此中明有二种过法,使你不能住阿兰若,可分三类来说:一、在家凡夫:1.以为人死了就没有了;2.如唯物论者,以为人间唯五欲之乐,只要有金钱就可以享受,所以贪著金钱。二、出家凡夫:1.有憍慢心者,恃自己稍有学问或功德,就变为‘夸大狂’,不能虚心谦下;所以修学佛法者,应首先把憍慢心根本扫尽。2.因有憍慢心生起。只求自利、自解脱,有德者不去恭敬,有苦者不去悲怜、救济,这与大乘佛法背道而驰。三、佛法中修行稍有心得的出家人:1.只要相信佛理,纵然憍慢到某种程度,还可以挽救;倘根本不信仰佛理,即佛在世亦无法可施。自以为我超过佛菩萨,以为佛说的教法不过为愚夫愚妇一般人说,我则超然不复相关,这种邪见坚深,难以拔济。3.破戒,这不是没有受过戒,是稍有禅定工夫,妄心稍息,即觉万法空无所有,以为我是无所谓戒的了;你们持戒的,都是浅薄凡夫,应为我所驱策使用。如脱离了此三种的二过法,才可以住阿兰若,有成佛的希望。 庚三 以诸四法明 “复次、善男子!具四种德,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云何为四?一者、名闻,总持不忘;二者、分明,能解妙义;三者、正念,常不放逸;四者、随顺,如教而行。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种胜德,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修菩萨行求无上道。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德庄严自身,住阿兰若求佛智慧。云何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舍。善男子!如是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乐无量众生,速证无上大菩提法。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德,持戒清净能至菩提。云何为四?一者、恒住四无垢性;二者、常行十二头陀;三者、远离在家出家;四者,永离谄诳嫉妒。善男子!一切菩萨依此四法,永离生死得大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永离生死得大菩提。](此段若非衍文,即系阙误。)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摄一切善。云何为四?一者、净持禁戒,复有多闻;二者、入诸三昧,能具智慧;三者、得六神通,兼修种智;四者、善巧方便,又不放逸。善男子!如是四法,三世菩萨共所修学,汝等佛子亦应修习,疾证广大无上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具四种法,于菩萨行得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具四德住于兰若,持戒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四?一者、观察自无本性,伏断二执证无我故;二者、他身亦无本性,于怨亲所离憎爱故;三者、身心快乐,心心所法无分别故;四者、得平等智,生死涅槃无差别故。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萨所应修习,汝等佛子亦当修习,远趣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萨皆应修学,三世菩萨所学处故。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住阿兰若持戒清净,云何为四?一者、爱乐空性,空所显故;二者、得无恐怖,证三昧故;三者、于诸众生起大悲愿,四者、于二无我无厌背心。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萨入圣要门,依此四法断二障故。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住阿兰若善持禁戒庄严其身。云何为四?一者、永舍我见;二者、舍我所见;三者、离断常见;四者、深能悟解十二因缘。善男子!如是四法能除毁禁,守护净戒庄严其身。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又观四法能护禁戒,妙行增修趣求佛智。云何为四?一者、观察五蕴生灭;二者、观十二处如空聚落;三者、观十八界性同法界;四者、于俗谛法无舍无著。善男子!如是四法满一切菩萨所应修学,是故佛子住阿兰若,一心修习求无上道。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具足四堹持戒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四?一者、成就不见身观;二者、成就不见语观;三者、成就不见意观;四者、远离六十二见,善能成就一切智观。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种清净,现身证获正性离生,乃至速证无上菩提。以是因缘,汝等佛子观如是等四种法门,断四恶道证四涅槃,尽未来际度诸有情,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依本经的原意,应有十二段,但缺少一段,所以只十一段。每一段有四法,现在分别解释于下: 第一、即是四种德:1.不忘所闻的教法;2.了解义理;3.既有了理解,依理而行而正念生起;4.依教奉行。若此四德具足,才能住阿兰若处。如出家的菩萨修菩萨行,应以此四法而修。依佛法,修行必须依出世间的无漏圣教为根本,闻教后进而理解,才有正念生起,有了正念当前而去修行菩萨行,不致趋入迷途,才不是盲修瞎炼的人。 第二、四无量法:1.大慈;2.大悲;3.大喜;4.大舍。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喜、见人离苦得乐而生庆悦;舍、如上三种舍之而不存著,又能舍怨舍亲而怨亲平等。所谓无量者,因为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如俱舍论二十九云“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此有浅深之不同,从浅至深次序井然,达到证入无上佛果,福德智慧才圆满。 第三、四德:要想出家基础坚固,非持戒不可;若能持戒,则能成就无上菩提。1.恒住四无垢性;2.常行十二头陀:此二种在上面都讲过。3.要远离在家而出家;4.要永离谄诳、嫉妒。谄诳是骗人,嫉妒是憎人。若依此四法修行,则能永离生死苦海得大菩提。嫉妒的意义:害贤曰嫉,忌能曰妒,谓为其贤能于己而恶之。总之、凡他人有荣幸之事,则对之生可恶之念曰嫉妒,正是随喜心的反面。 第四、四法:此四法是总摄一切善法的陀罗尼法。1.持净戒而还要有多闻,若能持戒不能多闻,或能多闻不能持戒,这是偏一于一面而不能摄善法。2.要定慧双修,如智慧无定是散慧,如定无智慧则易流入邪定。3.要得六神通,同时要修得大乘的种智──利人的种智,如同辟支佛一样的只能现通,这简直对于大乘佛法茫然莫明。4.要能够善巧方便,还不要放逸,世人每每有善巧者即易流于放逸,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五、菩萨四摄法:菩萨之所以能利人者,以此四法为根本,如瑜伽菩萨戒即依菩萨的‘六度’、‘四摄’为菩萨行。1.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但不一定要舍头目髓脑才算布施,只要随所有的能力去做应做的布施工作,能为公众服务谋利益,也是布施。无畏施,也并不一定到菩萨地位才有,无论何种大小动物或个人或团体──社会国家,有重大的灾难降临,我能随力报弭灾除难,即是无畏施。2.爱语,以他人欢喜听的言语为众生说法,随众生根性而以善言譬喻,令众生皆能信入。3.利行,菩萨以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凡有利益皆归诸众生,而自己能刻苦耐劳。4.同事,菩萨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所谓同其光、和其尘,使同其所作令沾利益。此四法名曰四摄法者,唯此才能摄受一切众生皆归佛道,所以出家菩萨要切实去修学实行。 第六、具足四德,方有安住阿兰若之可能,也就是方能住阿兰若而修成佛之功德,菩萨应以此功德而庄严自身。四种功德是:一者、观察自身皆为五蕴、四大众缘会聚而成,无有坚固之实体,故即证二无我性断除我法二执也。由执我为实故起二执,今悟我空即证无我性也。二者、从自身无我推知他身亦复如是,了知自他平等无我之理,即无有一切亲疏、欣厌、喜乐、憎恶,自他平等故,同一无我理故,乃至同一法身无我性故。三者、世人所有欣、厌、忧、恼、苦、乐受等,皆由执我而起,令心不安,恒时住于矛盾状态之中;今了平等无我理故,自他人我无分别故,则身心快乐得大安然也。四者、依前我法自他平等无有憎恶亲疏差别,即得平常之智,了知生死涅槃无差也。由生故有死,由有染故而后有净,今既人我性空,则生佛平等,涅槃生死无有差别。离涅槃性即无生死可得,离生死外亦无涅槃可得,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于生死海中利益众生,无有生死涅槃相之可得可畏也。若能如是修行,乃能行菩萨道。但是此中所明修行,要皆是三阿僧企中初阿僧企,地前菩萨所修之行门也。 第七、即以发宏誓愿,能住阿兰若和能经三无数劫无有退转。一者、菩萨发心,目的即在度诸众生,故第一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二者、众生从如何度之,故烦恼无尽誓愿断。三者、但烦恼差别无量,而对治法门亦复差别无量,故法门无量誓愿学。四者、如是无量法门,若欲运用善巧无碍,除非完成佛果功德不可,故佛道无上誓愿成。为度众生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故,故菩萨成佛,非为个己而实为众生也。佛果功德,即无住涅槃及智、断、恩三德,与佛果上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初发心菩萨,无有威德庄严,即名为小;初地以上之菩萨,具足福德智慧,故名为大也。 第八、一者、空,即我法二空或十八空等,由此二空、十八空等所显之理,即为空性;菩萨爱此空理,故住阿兰若也。空所显故者,菩萨初从胜解行地乃至十地满心,都依法空所显而修一切之行;如地前菩萨依空理而修,初地以上菩萨即依证此空性而修行佛果,故菩萨爱乐空性也。二者、菩萨因证诸法法性之正定,了知生佛平等无有差别之相,故无恐怖也。三者、此空所显之理即平等性,因观自他平等、物我无二,菩萨即起同体大悲愿力以度众生。四者、由空所显,了知平等无二之理,通达缘生体空,即证二无我性,无有厌舍也。要门者,谓此四法即是菩萨胜道之捷径。胜道者,即无漏智慧,因此无漏智慧为胜道自体故。此胜道之义,约所证边言,即真如法界之性;约相应之心法而言,即相应之善心心所法;约所成之法而言,即一切纯无漏之善法也。总之、依此四法而行,即观二空,证二无我,断二执,遣二障也。 第九、重在离我我所见,伏除断常见执,悟达十二缘起之深旨。换言之,即于此十二因缘法上,舍除断常、我我所见也。因观十二因缘之法故,即了知此业感从无明而起,因缘所生,实无有我、我所见,及断、常见也。十二因缘者,从无明乃至老死,分为惑、业、苦三道,过、现、未两重因果,即苦集二法。此十二因缘法,虽为辟支佛之所独修,而实为声闻菩萨修行之通法,至佛究竟位方能圆满了知而实证也。 第十、即是观三科法而住兰若,护持禁戒。此中所言戒者,因戒为一切行之基,为一切菩萨修行之轨范,故于明诸四德中,各德皆具足戒义也。蕴者,聚集之义,即合此有为诸法而分为五类,如长、短、方、圆、青、黄、赤、白为色法类。观此色等五类之法,法法皆是刹那刹那生灭不停,故名五蕴为生灭法也。处者,即生长门义,因内有六根、外有六尘,各于其处发生其识缘一切境,故名门义和处义也。观此十二处法皆从缘生,故空无所有,因空无所有故,如空聚落能生一切虎狼狮豸,亦即最为恐怖、危险之处也。界者,分段隔别义,即此六根、六尘、六识诸法,各有个别种性之法体,依此立为十八界也。但此各别体性,微细观之亦究竟不可得故,若有所得即有障碍,则诸法即不能安住。且此不起之法,今复安住何处?所以法法互遍互融,体同法界也。法界者,即真如法性;亦即总括一切法而言,因此一一法互相遍满故,故一法总为一切法,即法界也。如上三科诸法,舍之即落于损减执边,著之即属于增益执边,所以观一一法如幻如化而有,若了性空法本如是,即于俗法无舍无著而不追求也。 第十一、四观:四观者,前三是三业之观,后一是总括前三和包罗一切邪见之观也。别言之,即是观身是幻不起身见,即无有能起身见之执著而达平等真如之法性。观一切言语性空,不见妄言、绮语等四恶业及四善业之形象,故体即真如。观意即心心所法皆众缘起,空无自性,即不起心心所法之分别,即同真如无有可见可取之意也。总言之,即远离六十二见,舍弃一切不正见之身、口、意三业也。六十二见者,依智度论说:即以身见──萨迦耶见、边见──断常二见为根,于五蕴法上各执为我、我所、我有、属我之四种,即依五蕴合成而为二十;此二十法复以三世配之,及加根本之二见,遂成为六十二见也。然此六十二见,大小乘论各有不同,如显扬论、瑜伽论等,即以前际十八见、后际四十四见为六十二见。前际者,依过现法而执我也,其中共有十八邪见:即四遍常、四一分常、二无因、四有边无边、四不死矫乱。四遍常,如数论等执著现实界之万有,虽有转变迁流,但其体常住不变也。四一分常,如计梵天上帝等是常,而从此上帝等所产生之物即是无常,故名一分常也。二无因,有二种计著:一者、即依无想定、无想报等而计虚无之外道,因观过去无数劫前之诸法,其相冥然,故计万有从无生也。二者、即自然外道,执万物都是自然而有,不待因生故。又此两种执,前属定力而起,后乃从理想推度而来也。四有边无边,即横计世界上下、左右之有无边际也。四不死矫乱,即是以矫避言语以使人恭敬也。后际者,依现未事而执我也,此中共有四十四种:即是十六有想、八无想、八非有想非无想、七断灭、五现法涅槃。兹不繁述。一切智者,依智度论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而一切智即证诸法法性之智也。但在其余诸论中,所谓一切者,即一切界、事、品、时:一切界,界有有情界和器世界,广之即欲、色、无色之三界与无漏界。一切事,事即有无为法,广之即三科、五位、百法等。一切品,品即于一切事上显其差别之义,即常、无常等之差别也。一切时,时即过、现、未之三世,如过去有过去,乃至未来有未来也。若作如此讲,即等于一切种智。又此一切智者,即于一切种种之智无不了知,名一切智也──此中二义皆可取。善男子下,显住阿兰若之菩萨,若能如是修行,现身即能证得正性离生乃至速成菩提也。正性离生,有大小乘之不同,小乘于须陀洹之初果获正性离生,大乘于初地见道时得正性离生。正性,即真如实性。此性离去生灭无常之相,故名正性,即离有漏之生相也。以是因缘下,即总结以上明诸四法之功德。观如是等,即是各种四法门。断四恶道者,四恶道即是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证初地或初果,即离异生性而证同圣性,在三界中,只在天人两道受生,故名断四恶道也。证四涅槃者,四涅槃即自性、有余、无余、无住。自性涅槃,即诸法之法性,一切众生皆所共具之涅槃也。有余、无余,此二通大小乘义,小乘于阿罗汉果业报身尚在之时,即为有余涅槃,因惑种已断业报身未舍故;待后起十八神变,灰身泯智而入涅槃,无业报身故名无余也。大乘以有为无漏功德,在佛果上无有断尽,即为有余涅槃;佛果位一切烦恼、二障、二死、二执毕竟无有,即为无余涅槃也,无住,此一不通小乘及大乘之因地菩萨,唯佛独有,如十地菩萨虽修无住,但未圆满,故亦不名无住涅槃也。以上诸四法,第一种即地前菩萨之所修行,第二乃至十一,即是十地菩萨各地依次所修行之四法门观;但此十法门,地前菩萨亦应随所修学也。 庚四 以诸八德明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具足八种三昧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独坐兰若三昧清净,二者、远离绮语三昧清净,三者、远离五欲三昧清净,四者、调伏身心三昧清净,五者、饮食知足三昧清净,六者、远离恶求三昧清净,七者、远离因声起爱三昧清净,八者、为众说法不求利养三昧清净。善男子!应当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复有八种智慧清净,云何为八?一者、五蕴善巧智慧清净,二者、十二处善巧智慧清净,三者、十八界善巧智慧清净,四者、二十二根善巧方便智慧清净,五者、三解脱门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六者、能灭一切烦恼善巧方便智慧清净,七者、能灭随烦恼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八者、能灭六十二见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善男子!如是八种智慧清净,汝等菩萨当勤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复有八种神通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于诸色法得无障碍天眼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二者、于诸声境得无障碍天耳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三者、于诸众生心心所法得无障碍他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四者、忆念过去生处死处得无障碍宿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五者、能往十方无数佛刹得无障碍神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六者、能知众生漏尽未尽得无障碍漏尽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七者、能灭一切烦恼得无障碍无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八者、现见自身一切善根回向众生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善男子!如是八种神通清净,十方菩萨同所修学,汝等菩萨亦应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现身获得八种清净。云何为八?一者、身业清净,二者、语业清净,三者、意业清净,四者、正性清净,五者、正念清净,六者、头陀清净,七者、离谄清净,八者、一念不忘菩提心清净。善男子!若有佛子住阿兰若,具足如是八种清净,现身成就无边善根,不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八种多闻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尊敬和尚阿阇梨多闻清净,二者、远离憍慢生谦下心多闻清净,三者、精进勇猛多闻清净,四者、安住正念多闻清净,五者、为求法者说甚深义多闻清净,六者、不爱自护毁他多闻清净,七者、常能观察一切善法多闻清净,八者、听闻正法如说修行多闻清净。善男子!如是八种多闻清净,汝等菩萨皆应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以下,即明住阿兰若之功德也。此中共有五段,第一、以八种三昧而明八种法。略言之,即住阿兰若处修诸三昧,能远离一切戏笑喧哗及种种贪求五欲适意之声,而增长身心清净,速证无上菩提也。第二、以八种智慧而明八德。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略义已如上述。二十二根,根者增长之义,即是助他法而令他法转益增胜,为其生起之功能也。二十二者,即眼等五根──于五识有增长义,意根──意识有增长义,男、女二根──继续家族有增长义,命根──一期相续有增上义,五受根──苦、乐、忧、喜、舍五法与能受用业果有增上义,信等五根──信、进、念、定、慧于世间净有增上义,三无漏根──未知、已知、具知于出世净有增上义,共成为二十二也。第三、以八种神通而明八种善巧也,于诸色法得无障碍天眼,世人肉眼皆为色法所障,而此天眼即于色法之上超过人眼之所见,而不为色法所障故名无障碍也。他心智,即他心通,善能了知他心故。宿住智,即宿命通,知过去一切法故。漏尽智,即漏尽通,即断尽烦恼所得之智,唯无学独有也。以自身之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利益一切有情,此即正明十回向菩萨所修行之法门也。第四、以现身获得清净之法而明。身、口、意三业清净,即以十善法而戒十恶也。正性,即是安住真如法性,随顺真如法性而修行也。一念不忘,即心专一境义,即以菩萨心为前提而利益一切众生,此是菩萨根本法也。第五、以多闻清净而庄严自身修证佛果也。多闻者,凡未得圣位之菩萨,或是初发心菩萨,即依诸佛菩萨清净无漏界中所流出之圣言教量,依文思义依理起修也。若值诸佛菩萨出世之时,即亲近诸佛菩萨而修行也。如华严经中之善财童子,遍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即是从多闻而得清净也。和尚,此云亲教师;阿阇梨,云轨范师。 己三 结明法益 庚一 佛说当益 尔时、世尊说如是等菩萨行已,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涅槃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无量众生厌离世间,渴仰如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入阿兰若,为无上道修习如是菩萨愿行,于大菩提得不退转。如是发心无量众生命终上生睹史天宫,得见汝身无边福智之所庄严,超越生死证不退转,于当来世大宝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百岁,有种种解说不同:有谓佛灭度后之五百岁,即佛灭后之五六世纪;有谓释尊正法五百岁即入于像法;末法也;有谓佛灭度后五百岁中之最后五百岁,正法、像法各千年之末法也;有说末法中最后之五百岁也。总之,即佛灭后法宝欲灭之时。若有众生发如是心,命终必得上生兜率陀天,得亲弥勒,后于菩提树下随弥勒同转*轮也。如是者,即是依本品中之具一德明、离二过明、诸四法明、诸八法明也。睹史天,即兜率陀天。 庚二 经叙现益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二万五千新发意菩萨,于菩提行将欲退转,闻如是法发坚固心,超十信位至第六位。三万八千净行婆罗门,永断邪见得大法忍及陀罗尼。七万六千人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以上明记当来之益,此即结集经人叙说佛说法时,法会中闻法之利益也。新发意菩萨闻如是法,即于将欲退失之菩提心法转复增胜,超十信位至第六位。简言之,即是超过十信心位而至十住中,第六不退位也。净行婆罗门,在印度有此种行人,本修自己所修之道,奉持自己所奉之邪法者;但今自闻佛法后,即舍自己之邪法而奉行佛说之正法,断除邪见得大法忍也。忍即忍可,于诸佛法能忍可于心,无有疑惑得决定胜解也。无等,即是涅槃,此无等等即是发起等于无等之无上菩提心也。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