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冯天春、蒋九愚) |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冯天春、蒋九愚)
内容提要:茶诗在虚云和尚作品中具有很独特的风神,而最为重要的是,茶诗中凝聚着虚云禅法的修行智慧。其一是于生活中实修真参乃至修用一体,其二是无明的当下顿断,其三为世出世间的任运圆融,其四是禅修的最核心处:此心直用。然而理上对一切法起分别心乃为随顺方便,四者于修行实际中本不一不异,直通本源。 关键词:虚云 茶诗 修行智慧 虚云公(1840-1959)的无相功德,本不是几许言语能够说清的,但我们为了自觉觉他,还是必须以世俗的方式来景仰他的人格,剖析他的禅理智慧。其诗作中,涉及“茶”者只二十余首,但极有特色。茗茶有天生的灵性可以和佛法一触即合,虚云公很自然地与茶结缘。于虚云公的手中,茶诗的境界纯乎自性流淌,聚成法相。故而解析其茶诗,实可窥见虚云公禅法的一二。可以这么讲,虚云公的茶诗凝聚着其禅法的精旨,几乎首首都针对禅修而言,而重点又集中在禅的实际践行,勘破无明,禅法的圆融以及顿悟的根本核心“直用”几个方面。于是其茶诗所写及的采摘中,煮茶处,品茗时,无不透露出日用与出尘的圆融,绽放着生命本源的勃勃生机。 一、禅是修用一体的实际行门 1、修行的大事因缘:生死事大 佛教产生的大事因缘是脱离生命之苦,解决生死大事。《坛经》云:“世人生死事大。”[[1]]虚云公禅法的根本目的也是如此,《题寸香斋》云:“寸香陪客坐,聊将水当茶。莫嫌言语寡,应识事无涯。岩树井藤命,驹光过隙嗟。佛言放下著,岂独手中花。”[[2]]有客远来,不论有茶无茶,都造出一个“茶相”,细细地品嚼其中真味。“言语寡”时正好观照自心,主客于无声处相知交流。如果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也许会觉得无话可说处正是尴尬时,而正真的上根利器则会时时谨记“事无涯”,即生死事大,言语寡时正可以体味生命。很多生命形式如岩树井藤等不能像有情众生一样有修行成佛的大善机缘,而人生也不过“驹光过隙嗟”,如白驹过隙,匆匆流完。人身难得,所以要珍惜这个无量劫修来的福分,放下执着,一心向道,解决生死大事。虚云公在《除夕普茶示众》中说:“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了脱生死,方为上计。”[[3]]否则“道业未成,生死不了,一口气上不来,又要投生”。[[4]]轮回于六道,如果堕入恶道,更要累劫受罪,成道就更加遥遥无期。而要成道解脱,就只能虔心修行了。 2、禅的实践特性 经云:“此法须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5]]禅法是行门,须亲自践行才可以得真实受用。然而修行常被当作口号来讲,人们因历劫以来被无明障蔽,常常偷闲退堕,不愿吃苦。虚云茶诗中告诉大众:“修心修道无如悟,谈妙谈玄总是闲。”[[6]]空谈佛禅没有任何一点实质性的价值,反增执障,顶多是多了一点生活中闲谈的资粮罢了。禅宗五祖弘忍早就说过“不识本心,学法无益”,[[7]]所以虚公《慧焰禅人索茶》又云:“春光富足野人家,不问优昙问苦茶。”[[8]]就算是禅者各自的“本地风光”已然富足,仍然应该学慧焰上人一样不求“优昙花”而求“苦茶”,主动品尝进而享受生命中的苦味,以检验自己的心性。经过实际、勤恳的修行,完成自己的生命追求。虚云公很注重禅者守戒,但因其茶诗中未专门提到戒律,故将论述重点放在最直接具体的代表性修行方式禅坐和参悟上。 专门的禅坐在禅修中非常必要。一些大乘空宗的研究者常常蔑视和排斥禅坐的功用,认为禅宗自《坛经》后就只重心性而否定坐禅,云坐禅不能成道。又鉴于怀让讥马祖“磨砖岂能成镜”的公案,对禅坐更加不屑一顾了。而虚云荷担五宗家业,对禅坐是极为重视的。 首先,坐禅是初入佛门者研习佛法的辅助手段,是进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重要方式。他的茶诗中有对坐禅的描述,《山居》云:“乱云堆里坐痴呆,世念销熔养圣胎。地老天荒都不管,松花食尽又重开。”[[9]]这是很深的禅定功夫了。虚云自身的禅定功夫也非常了得,又一次他出门遇洪水,昏迷中被水浸泡几日,醒来后犹未有性命之害。这是他自动关闭六根,进入深定而得的殊胜。 其次,虚云和尚的坐禅强调直心直用。“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哪里不是道场?根本用不着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10]]言下之意,禅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非要仪式或坐相才可以。但是既然不拘泥任何相,则“坐相”也可以是禅。此时不是凡夫在坐,而是“真我”在坐,是“无相”坐。本来就是在佛地,哪里还有成不成佛的生灭法概念?这就是说,坐禅不是成佛,但二者间并不矛盾,是世人的分别心强加分离二者。 除禅坐以外,日常参修正是具体的修行。参禅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悖论,不“立”则无从下手,毕竟众生虽具佛性但不是佛,修行是个必须过程。然而立又成障,终须“破”除。于是对于一般根器者,必须设计专门的对治方法。虚云茶诗多次提到了参悟。例如关于慧能、黄龙、永嘉、赵州等祖师的公案,特别是赵州禅师的“吃茶去”。《阅古宿语录口占》云“又来重饮赵州茶”,[[11]]《大觉寺小憩》云“何劳饮我赵州茶”,[[12]]《和方乃斌居士韵》云“聊献新茶学赵州”,[[13]]《和刘孟涵居士韵二首》云“赵州授法唤吃茶”。[[14]]虚云祖师对赵州公案的重视可见一斑。《五灯会元》卷四载:“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15]]赵州从谂嗜茶,常以茶为机锋教导和勘验弟子。他问新来的弟子有无来过这里,弟子答来过。赵州机锋一转,说了句无头话“吃茶去”。又问弟子有无来过,弟子答没来过,赵州又说“吃茶去”。一旁的院主不解,问赵州为什么人家回答来过也要吃茶去,未来过也要吃茶去。赵州回答“吃茶去”。这个公案令所有人发愣,就在这发愣的一刻,禅人被逼迫离开固有思维而向自性无限接近。虚云公也用“吃茶去”而接来机,《茶次》云:“问:‘疑情不起时如何?’师云:‘吃茶去。’乃云:‘尝忆当年老赵州,年年如此卖风流。山僧拈出重烹炼,烘热红炉飞雪球。’”[[16]]这样做除却缅怀、尊敬祖师以外,更重要的是“吃茶去”的确是个雅且精的公案,可以很有效地斩断禅人的日常思维模式。 祖师常会设计一些话头来点醒弟子,这些话头常常是莫名其妙,不能以寻常逻辑来推断其意,其目的在阻断弟子活跃的意识思维。《云门寺示众茶话偈》云:“随拈一物示禅流,个个都来弄嘴头。塞却咽喉谁自悟,撩天毒气鬼神愁。”[[17]]大众参禅要达到“塞却”意识流,让这股世俗所认为的“毒气”截断求神得道的求驰心。参禅难以证悟的主要原因正是禅者的意识障碍了灵性的外化,在想不通、一愣的瞬间恰是灵性呈现的最佳契机。什么都想不通最好,如傻似痴地专念于其中,则离见自性不远了。虚云公主持各处名刹时很注重参禅打七,在特定的场合将诸人逼入绝境,前后际断,寂灭现前。虚云公自身也是在连打十二个禅七,于第八个禅七中饮茶时茶水溅到手上失手打落茶杯而“虚空粉碎也”。故而可知,提起觉照参悟对于悟道是何其重要。虚云公一直在全力为弟子们创造这种机会。 3、禅的修用一体性 禅宗自古被认为是接引上根利器的修行法门,其法直接踏破虚空,直落本源。虚云茶诗中透露而出的修行观绝非预先设定一个终极境界,然后一步步蹒跚行去,以求无限接近佛境。事实上,当禅者预先设定一个“佛”作为最终极目标,他就建立了一个“有”。佛恰恰是无限虚空而非一种具象,凡是具象都已脱离了本源意义上的佛,亦即丧失了永恒层面的真义。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佛教徒不知不觉中已走向了外道。虚云直承禅宗的“不二法门”,修用一体,修是真心在修,用是直心在用,穿透生灭法,以真如心运作,的确也非上根利器莫能为。其《采茶》云:“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椒又采茶。此外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18]]虚云和尚为贯彻百丈怀海的农禅,率众僧辟茶园无数。山中僧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忙完这又忙那。用一般的思维方式看,根本是没有时间参禅悟道了。然而禅的妙处就在于忙在一切中,闲在一切中。采椒采茶都是参悟的方式,同时也是 “自性”的运用方式。虚云公明确说:“望诸位于修持中,切不可废劳动,于劳动中,也不可忘修持,两者是可以兼行并进的。”[[19]]众人都以为除此而外还有更玄妙的“道”存在,其实这就是妙道,就是佛性的运作。乃至春风青山,茶芽新叶都是“佛性”的生命显化。 虚云公开示讲:“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闭起眼睛,盘起腿子,才算修行。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疴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20]]这就要求禅者在一切事中照看好自己,实修实证,老老实实地出离妄想,一丝也作假不得。这个出离妄想的过程一如煮茶吃茶,同样也是自性运用的过程,修和用从真如自性的角度来讲是一体的。《般若无知论》云:“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用之寂而主于用也。”[[21]]所以需要注意的是,修用一体,时时事事是禅绝不能理解为放逸,肆意妄为。不是自性运作而以思维心揣测者根本是在流浪生死,反而陷入了所知障,大违修行之本,只会离妙果越来越远。 二、无明的当下顿断 1、顿悟在“本源”层面上的含义 佛陀睹明星证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以妄念故,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无明妄想是证见佛地的最大障碍,断绝了无明,当下就取得佛果。虚云公禅法思想和佛陀若合一契,常表达出即时放下,断绝无明而成佛的当下顿悟的修行观。其茶诗《题寸香斋》云“佛言放下著,岂独手中花”。[[22]]“手中花”典故源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是时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23]]据传这是顿教之滥觞。佛陀拈花不语,旨在示大众如来境界不可说,应离弃语言文字障。虚云活用这则公案,说不但不能着文字相,连金婆罗花的相也不能着,乃至一切“有”“无”之相,也应当“放下著”,即刻斩断无明。 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则不论是黄龙三关,还是赵州吃茶去,都是以“参”的方式即时截断众流,得以“无明当下成灰烬,鹫岭重拈一度花”,[[24]]刹那再现灵山法会旨意。这就是虚云和尚说的“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罗索。”[[25]]上根者当下斩断无明。这里所讲的上根者并非指解悟能力的高明,而是指能一心行去,无明妄念少者。很多人都能够很快解悟到“断除无明”、“直用清净心”就是道,但实际修行中,无明业力的强大作用力往往阻碍自性的显现,使人不得不专念去参。上根或顿断针对于真实做工夫者而言。 现实中大机大用者毕竟少数,是以虚云也发出慨叹:“几人今古曾吞月,饮者须知满不盈。”[[26]]不具备当下直入的胸怀气象,便只能小家碧玉步步为营了。当然,顿渐与否,全靠因缘,况且还是有禅者的风范与意趣早已超越顿渐而“启户窥新月,烹茶洗旧愁”,[[27]]法从心生,不归有无。 在参悟的过程中,任何因缘都是悟入的契机,顿渐由心而生分别。悟则顿,迷则渐。虚云茶诗中处处从本心出发,从本质上来讲,本心自然觉照一切,即是佛地。用虚公的话说,“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28]]透彻这段心光,做任何一件事都是自性直用,就是修,就是用,就是顿断。 2、般若观照,顿断无明 我们常纠缠于顿渐的迟疾,根性的利钝问题上,从内心的最本质处来看,这不过是修行者贪功求利,妄心频起,一心只想简快悟得的美丽措辞。修行得道本就是求驰心歇却的自然产物,一起心动念反而越行越远。从本源上讲,即使是“参”也落了下乘。虚云《大觉寺小憩》曰:“定心有觉推支遁,法眼无偏羡永嘉。小坐竹亭尘顿息,何劳饮我赵州茶。”[[29]]问题的核心是“觉”和“法眼”,“佛者觉也”,支遁的“般若定心”就是觉,永嘉的“法眼”也是觉。能够在本源层面上觉知一切,就是处在本源中,同于本源。这时候任念来念往,烦恼生灭,都不会再障蔽这颗真心。此即本源意义上的“尘顿息”,没有尘劳障碍了。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去参“吃茶去”呢?虚云开示道:“其实宗门上上一乘,本师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之旨,教外别传。历代祖师,唯传一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落阶级,不假修证,一言半句即了。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修,当下就是。不起妄缘,即如如佛,那里有许多闲话呢?”[[30]] 问题的根源处已经非常明显,真正的最上乘禅根本不用参修,重点还在于这颗“心”。《坛经》中惠能对志诚说:“汝听吾说,看吾所见。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惠。汝师戒定惠,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惠,劝上人。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惠。”[[31]]即最高明的戒定慧根本没有“相”,而是一切都是自性运作。做到“无非”“无乱”“无痴”等无一切价值判断,就是在“性”的层面上,“性”时刻在觉照。所以《诞日茶话》中当有僧人问虚云公怎么样才能透彻生死大关时,虚云公说:“生亦不道,死亦不道。”[[32]]即早已超越生死,不作一切价值判断,以自性佛眼而观一切物。不是修,也是修,一切但不妨。从“自性”的高度再返归于凡俗,则一切无明愚痴都被清楚照见,当下消除殆尽。 三、世出世间的任运圆融 历来茶诗都在试图传达生命的真实体验,多有寥寥数句而尽显出尘风骨者。如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33]]陆游“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34]]此时的生命本源已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清明灵动地融合在诗中。禅的最高明境界也是如此,生活中的一颦一笑都蕴藏了生命的能量。这一点在虚云和尚的茶诗中显得尤为突出,生命的障碍一旦被突破,即是任运随缘的大圆融境界。有相无相都是茶,有茶无茶具是禅,生命再也没有局限。如《山居》云:“山居意何远,放旷了无涯。松根聊作枕,睡起自烹茶。山居道者家,淡薄度岁华。灶底烧青菜,铛内煮黄牙。”[[35]]禅是直达生命本源的大智慧,山居生活固然清苦,通达者却恰恰绽放出灵性的幽香。松根作枕头,醒来后一杯苦茶,纯乎本然。颇有郑板桥青城山天师洞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的意趣。可以说“山”是僧人的家,这是超越俗世价值的另一种生命存在。尘世中虽然有种种好相,但虚云“笑我已忘烟水梦”,[[36]]甘于淡薄度日,“瓶笙初沸茶初熟,不觉人间有岁寒”,[[37]]实则正是逍遥于自心,自享大道本源,别人还不以为然呢!本源在哪里?简单朴素的饭菜是,微火陋铛所煮的黄芽名茶是。 山中的简单生活证明人其实并不需要多少生存资料,倘迷于物欲,则心理的坑洞永远也填之不满。一旦内在生命得以超越,则“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8]]这时候,有客无客,自己都可以过得丰满充实。有客时,可“煮茗联新句”,[[39]]可“烹茶相对话无穷”,[[40]]甚至“与君夜话茶饼希”,[[41]]无茶饼招待朋友时虽有遗憾,但同样可以谈禅论道,夜话一宿。无客时,“门前清浅水,风飘几片花”,[[42]]“饭罢茶余无个事,白云为我掩柴扉”。[[43]]落花流水,何者不知妙道;青山白云,哪个不是知音。哪里还有虚云和尚在修道谈茶,分明是能所无别,空有具遣了,唯一能觉知的,就是诗中流淌而出的生命灵性。 理论上讲,禅悟的过程在于破有,粉碎虚空,然后生出妙用。执着于任何一物,用出的只能是“小用”,就做不到任运随缘,圆融即无从而生。最需说明的是,禅宗说空说有,说破说立,无非随顺机宜。“自性”即是空性,并非一个实有的事物在观照,正因为“无”,它才可以虚含万象,“照见”万物。所谓的观照实际上是自性的妙用,而非一个“实有”的自性在看着什么。“般若自性”用即有,不用即归于空。 故而,在虚云看来,当下直了不过是和事物合为一体,没有了能所的区别。于是,一切事都变成了禅。此时,世上还有什么事呢?虚云公说:“开山只为此山泉,夜流明月昼流天。客来煮茗非凡味,不是卢仝亦腋仙”。[[44]]没有了求驰,一切依其本然而“夜流明月昼流天”,自然运作,只生命在流动而已。然而,禅并不在一切中,不在主体或客体中,恰是两者都没有了对立,才是禅的圆融所在。于是虚云的采茶、烹茶、吃茶、无茶都是禅,白云松风、野店山郭都是自性。但是对于凡夫,仍然一切事是一切事,因他没有破除无明,心体没有得到空明。庞蕴居士有偈曰:“日用别无事,唯吾自偶偕。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45]]很多人将它解释“道”没有什么奇特的,只不过是日常而已。这话固然没错,然而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正是由于被日常所迷。他的自性刚好被日常琐事障蔽,运水与搬柴怎么还会是神通妙用!庞居士偈子中最重要的话给人忽视了,日用成道,须得“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秉持中道,超越日用才行。那时,事事是俗事,却又件件充满灵性。虚云祖师遥通庞居士心神,有《和刘宽涵居士句三首》曰:“曹溪水净无余味,客至赵州唤吃茶。五香本具人皆共,嚼碎虚空任吐渣。本觉妙明性觉明,是非双泯一扫清。水月空花随缘度,花鸟争喧闹石人。”[[46]]溪水茗茶本无味,唯人自造其香罢了,世间一切日常都因人而有。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泯灭表相上的是非判断,随缘解花解月,一切都符合那个人人本具的圆觉本性,唤客吃茶自然也是神通妙用了。祖师诗中信手拈来都是般若气象,古今几人能有如此逍遥。 《大乘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47]]一切妙用都是自性生出,真正的功夫也是要在心性上做。心是“真如心”,即生“真如相”,茶因此“真如相”而通禅,故古人连吃茶都禅味十足。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有句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48]]不论是诗的产生还是茶的品饮,惟是自性自作,直与慧能自性妙用相呼应。自性果然是人人本具,处处现成,只看一心能不能会得。虚云在《和方乃斌居士韵》中说“禅悟谁能承鉴祖”,[[49]]“鉴祖”即大鉴禅师六祖慧能,喻指大乘顿教禅法。原来天下自性流动者都遥承鉴祖,虚云公尤其是。其茶诗及一切作品乃至万法都从“真如心”而生,俱是“真如相”,当然直承慧能的顿教最上乘禅法。且虚云续演五宗,法门圆融,正是弘扬顿教的禅门大龙象。他的一生受尽磨难,但又何尝不是这些磨难令他的饱满生命显化为这遍山的赵州绿茶。 四、虚云禅修的核心:此心直用 “吃茶便吃茶,辞年分岁莫说他。”[[50]]直用此心,专注于吃茶,万念具寂,莫作意识心分别,细细体味内在生命状态。此时就是心体在绽放清净光,即无障碍,即心处圣地,即是佛。那么,行住坐卧就一如自在,坐禅也好,吃茶也好,都是佛在做事。“禅在一切中”、“圆融”常被用来绕口舌,迷乱众生。很多人都以为既然禅在一切中,又何必去修。于是或堕怠,或愚痴,历劫不能亲触佛法的妙处。禅在一切中、修用一体的根本前提是那颗本来灵灵明明的“本心”显现于一切时,即时时处处“无念行”,做一切事都于妄念产生之前而动,不是小我的神识妄加思量,而是那颗“直心”根本未通过神识就自动用了出来。所以“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51]]恰是大般若智慧,非大机者而不能大用之。虚云茶诗中承认那颗“本心”是“四时无谢亦无遮”[[52]]的,它本来就绽放着清净光,不因时节异变而有所增减生灭,是人的意识运作违反了本然规律,遮住了它。虚云开示中强调说:“此心体虽然妙明,但被重重妄想所盖覆,光明无由显现。”[[53]]这也就是利钝圣凡,能否修用一体的根本之处。专注于所做的事情,不预设结果,心无旁骛,就是直入当下,也即没有了过去和未来,而一切妄想在此刻间不破而破。 修就是要恢复这颗妙明本心。它本不神秘,“碓头米熟休言密,茗茶搜肠起润枯。”[[54]]《六祖坛经》中记载,弘忍在碓房中勘验慧能时问米熟了没有,慧能回答熟了,就只差这筛米一环节。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公案有什么密语密意,但虚云公说这不过如卢仝一样,喝茶就是品味内在生命。人人都具有无上自性,都可以成佛。这颗妙心是无相之实相,用诗句来讲,就是“无影林中一树花,非红非白遍天涯”。[[55]]“无影林”喻“无相”,妙心并不是具体的事物,没有颜色相状等,其空虚无边际。但它又可生出妙用“一树花”,又是实有,“遍天涯”而各个角落都存在。但“譬喻镜子,本来有光明,可以照天地,但被尘垢污染埋没了,就不见光明。今想恢复原有光明,只要用一番洗刷磨刮功夫,其本有光明,自会显露出来。吾人心性亦复如是。”[[56]]所谓的觉照即建立在这实相无相的“自性”基础上。 在实际中,虚云对初学者要求按部就班修行,“妄想来了,我总以觉照力钉着这句话头,话头若失了,我马上就提起来。”[[57]]以致“二六时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朝如斯夕如斯”。[[58]]因为众生业力深重,强大的业力惯性令人根本无法直接顿入。做到这样的“绵密功夫”,即是在种因地,妙果见性不求而自至。实则,此处的觉照并非小我在建立一个觉照的主体来作为,如此绝非觉照的本来含义。真正的觉照其实是无相之实相在照,是自性的妙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每觉照一次,自性就显现一次,这种觉照发生在“念头产生之前”。念头产生之前就是“无念”,“无念”就是还未被污染的真如实在。念头过后才“发现”是小我又起一念,反障本心。虚云在讲参话头时也讲:“在未说的时候,叫话头,既说出来就叫话尾了。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谁’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的。”[[59]]所以禅门要求大众常警策保任,直至功夫纯熟。 但在禅理上,他是以顿悟上乘禅来作要求的,直接从本源来契入。一切事非“小我”作为,而是自性运作。如《山居》:“山居活计总天然,不落时人窠臼边。却向同心通一线,从苗辨地见根源。”[[60]]所有事都是纯乎天运,直通本源,见到“苗”即知道“地”这个“根源”,就是一切“相”和“性”已经取消对立,达到了“见道忘山山更幽”,[[61]]此时的生命形式是“云散水流天地静,一声长啸白云头”,[[62]]是“泥炉焚柏子,石鼎煮龙芽”,[[63]]这不是自性流动是什么!也惟其“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64]]才可能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也才可以“烹茶挑水听潺潺”,[[65]]做到俗世和出尘之间的生机勃勃乃至圆融无碍。 五、结 语 虚云公弘演五宗,其功德无量无相,其法本无,为度众生,眼耳鼻舌身意处处显化莲花,因造“茶诗相”,随顺因缘说法。是故虚公茶诗凝聚着他的整套禅法思想,其茶诗的境界是生命境界,是大慈悲境界。从禅修角度讲,茶诗中体现虚云公的禅修观首先是大众须于生活点滴中实修真参,做到功夫绵密,用也是修。复次直承六祖慧能当下斩断无明的顿悟思想。无明不过是因缘和合而生障碍虚空的虚幻物,看透它的产生,即是勘破。再次,虚云公禅法讲究世出世间的圆融。禅因虚空而外显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生命形式,虚云公的采茶,煮茶,吃茶乃至山间野郭中停留都充满智者的达观和灵动。第四,虚云公不论谈顿谈渐,都从真如心自然流出,纯乎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一切禅修的最核心着力处。修行本是不得已而用之,人心本自清净,何必徒乱精神。但众生业障深重,非修而不能觉醒。当然,将虚云公茶诗中的修行智慧强加分而为四纯是为了讲理的方便,四者从根源上讲本为一体,一通尽通。而虚云公以茶诗载禅生一切法也无非随顺机宜,救度迷情。其茶诗直落本源,是无相法,是大般若妙用,无一例外地显现着虚云公的大无量智慧。 冯天春,男,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佛学研究。电子邮箱:fengtianchun@126.com 蒋九愚,男,哲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佛教与中国哲学研究。 [1]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7.P9. [2]虚云.题寸香斋[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13. [3]虚云.除夕普茶示众[A].季羡林编.虚云老和尚法汇[C].合肥:黄山书社,2006.P126. [4]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158. [5]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7.P49. [6]虚云.赠五台山显通寺智慧师[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7. [7]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7.P15. [8]虚云.慧焰禅人索茶[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2. [9]虚云.山居[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0. [10]虚云.坐禅须知[A].季羡林编.虚云老和尚法汇[C].合肥:黄山书社,2006.P159. [11]虚云.阅古宿语录口占[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2. [12]虚云.大觉寺小憩[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56. [13]虚云.和方乃斌居士韵[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83. [14]虚云.和刘孟涵居士韵二首[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164. [15](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6]虚云.茶次[A].季羡林编.虚云老和尚法汇[C].合肥:黄山书社,2006.P120. [17]虚云.云门寺示众茶话偈[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225. [18]虚云.采茶[A]. 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1. [19]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195. [20]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197. [21]僧肇.般若无知论[A].卍续藏第五十四册[C]. [22]虚云.题寸香斋[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13. [23]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二卷):决疑品[A].卍续藏第八十七册[C]. [24]虚云.阅古宿语录口占[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2. [25]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207. [26]虚云.山居[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0. [27]虚云.秋夜偕友坐岑楼[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9. [28]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230. [29]虚云.大觉寺小憩[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56. [30]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230. [31]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7.P78. [32]虚云.诞日茶话[A].季羡林编.虚云老和尚法汇[C].合肥:黄山书社,2006.P121. [33]杜耒.寒夜[A].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4]陆游.听雪为客置茶果[A].严修著.陆游诗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96. [35]虚云.山居[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23. [36]虚云.赠林鸿超居士七律并叙[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91. [37]虚云.和詹劢吾居士题梦中诗[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232. [38]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雍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39]虚云.于浦漂旅店遇唐猷生赴任腾冲年二十一岁吾乡人也夜话叙别[A]. 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17. [40]虚云.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A].季羡林编.虚云老和尚法汇[C].合肥:黄山书社,2006.P59. [41]虚云.赠林鸿超居士七律并叙[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91. [42]虚云.山居[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23. [43]虚云.山居[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0. [44]虚云.东岳泰山碧涧清流五首[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182. [45]宋先伟.禅诗精选:居士卷[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P100. [46]虚云.和刘宽涵居士句三首[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161. [47]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8](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A].全唐诗:卷三八八·一十[C]. [49]虚云.和方乃斌居士韵[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83. [50]虚云.除夕吃茶[A].季羡林编.虚云老和尚法汇[C].合肥:黄山书社,2006.P70. [51]永嘉玄觉.证道歌[A].大正藏第四十八册[C]. [52]虚云.慧焰禅人索茶[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2 [53]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85. [54]虚云.叠颂古水鸟树林常说法[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84. [55]虚云.慧焰禅人索茶[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2. [56]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84. [57]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273. [58]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84. [59]虚云.开示[A].纯闻主编.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重刊)[C].南昌:南昌市百花印刷厂,2007.P236. [60]虚云.山居[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0. [61]虚云.山居[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0. [62]虚云.山居[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0. [63]虚云.山居六首[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21 [64]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7.P66. [65]虚云.赠五台山显通寺智慧师[A].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诗偈[C].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P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