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十章 发殊胜菩提心 第二节 发心的类别 |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十章 发殊胜菩提心 第二节 发心的类别 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基础上,我们学习发殊胜菩提心。菩提心依照心力的大小、修行成就和发心的体相,可以分作下面几种不同的方式。 ◎依心力大小而分的发心 如果以发心的心力大小来分,发心可分为三种:「国王式的发心」、「船夫式的发心」和「牧羊者式的发心」。 一.国王式的发心 什么是国王式的发心呢?好比一个人,要击败群雄,当上一国之君之后,他才拥有庞大的能力与权势,为全国百姓造福,让所有的人民过得舒适安乐。同样的,自己发心先证得佛果,再接引一切众生,得渡彼岸,这是「国王式的发心」。 这种发心的方式,是希望自己先众生而成佛,在成佛以前,这么发心:「当我成佛以后,愿能具足广大的能力来利益众生,让众生成佛。」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因为发出这样大的承诺,菩提心会愈来愈增长;当他究竟成佛之后,自己先前所发的愿力,自然而然会成熟。这种“国王式的发心”,又称之为“广大欲乐的发心”。 这种发心,在三种发心中,心力居下,需要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像以前的燃灯古佛、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他们都是这样的发心。 二.船夫式的发心 船夫式的发心,有如船夫用船载运人渡河,自己和船客一起到达对岸一样。这种发心的人,对所有的众生和自己一样慈悲,发心要救渡众生,不让任何一个众生比自己晚成佛,自己也不愿意比众生早成佛,希望大家一起同登彼岸,共证佛果。这样的发心,又称之为“殊胜智慧的发心”。 这种发心,在三种发心中,心力居中,必须经过七大他阿僧祗劫成佛,像弥勒菩萨一样,发愿未来要和众生一起成佛。 三.牧羊人式的发心 牧羊人式的发心,就像牧童牧牛羊一样,担心牛群或羊群的的安危,为了不让它们受到狼群的侵袭,又希望牛羊能很安心地觅食水草,自己走在牛羊群的最后面。 这种发心是希望所有的众生,都先自己成佛,自己最后才成佛,这需要非常强大的心力和愿力,所以称之为「无与伦比的大发心」。 这种发心,是三种发心中,心力最大的;以成佛的速度来讲,是最快速的,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就能成佛。比如,像文殊师利菩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及地藏菩萨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发心,他们都是把众生放在自己的前面,希望渡尽所有天下众生,先让众生成佛自己最后再成佛,这种心态是所有发心中最大的。 ◎依修行成就不同的发心 依照修行成就不同来分,菩提心的种类可以分为:胜解行发心、清净意乐发心、异熟发心、断障发心等四种。 一.胜解行发心 我们进入大乘佛法,必须要学习发菩提心。刚开始练习时,我们需要勉强自己,不断反复思考:「我要如何发出菩提心?要如何身体力行,才算具有菩提心?」这样不断训练自己,让菩提心在心中慢慢成熟。当我们修行,从学佛的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中的资粮道,进入加行道的时候,不用刻意,自然而然就具备了菩提心。也就是说,当修行修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发觉以前没有智慧解决的问题和烦恼,包括贪欲、嗔恨、愚痴、傲慢、怀疑嫉妒等,随着我们在资粮道上不断累积资粮,这种种负面的烦恼业习会逐渐减少。 从资粮道慢慢进入加行道时,在加行道中,有「暖」、「顶」、「忍」、「世第一法」的次第。修行进入「暖」的阶段时,由于精进的修持,福报自然增长,虽然没有办法用肉眼看见修行的成就,但是无形中会有一些特别的觉受。就好像燃木生火,虽然火还没有旺起来,但已经出现暖意。到了这个阶段,已经除掉部分的烦恼障,以前有些不顺遂的事,慢慢都转为顺境,并且逐渐接近五道中“见道”的成就。这是「暖」的现象之一。 在加行道中,由「暖」进入「顶」时,已经可以切断邪见与嗔恚之根。因为邪见与嗔恚会阻碍我们修行成就,并摧毁善业功德,到达「顶」的时候,已经超越这两大不善之业,可以保有一切善业功德。这时,过去所修的功德或所发的愿力,虽然机缘还没有真正成熟,但是福报会自然而然很迅速地现前。这时,虽然还在轮回之中,但修行的成就,已来到轮回之顶。 「顶」以后的次第是「忍」。到达加行道中「忍」的次第时,对空性不再畏惧,能忍空性胜义,诸法实相。这时的修行成就,已经不会再投胎到地狱道、饿鬼道和旁生道三恶趣中。之后,就进入「世第一法」的阶段。「世第一法」的成就,是世俗谛中第一的,最好的,有的人这时会很快进入初地菩萨,有的人则需要一段时间才成为初地菩萨。当进入初地菩萨的时候,去除了烦恼障,就算是证得了胜义。 在资粮道和加行道的阶段中,慢慢从贪、嗔、痴、嫉妒、傲慢五毒的束缚中,松绑解脱,这时所发出的菩提心,叫做「胜解行的发心」。 二.清净意乐发心 进入初地菩萨的时候,因为已经证悟了空性,进入胜义的境界,所发的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从「初地」到「七地」的菩萨所发的菩提心,叫做「清净意乐发心」。 三.异熟发心 清净意乐发心逐渐增长,从八地到十地菩萨的发心,叫做「异熟发心」,也就是说,果位快要成熟,快要成佛时的发心。 四.断惑发心 真正到了「佛地」的时候,是「断惑发心」。因为这时已经成佛了,没有任何疑惑,没有任何业障和烦恼,所以称为「断惑发心」或「断障发心」。 因为大家现在都还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上努力,以上这些发心对初学者来讲比较陌生,不容易理解。我们接下来要了解的是「世俗发心」与「胜义发心」。 ◎依本体区分的发心 如果以发心的本体来分,可以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大类。 一.世俗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中,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 我们学佛时,常会问人说:「你有没有发愿为利益众生而成佛啊?」这是属于「愿菩提心」;「你有没有行菩萨道啊?」这是属于「行菩提心」。佛经把这二种发心,比喻为一个想要做事的人,和一个正在做事的人。这两者如何区别呢?譬如,你们在下班后,想要到佛堂来听闻佛法,想到佛堂作义工,帮忙一些法务。这种「想」行善,想利益人的念头,就是一种「愿」;如果是对所有众生发愿,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叫做「愿菩提心」。 当你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你不只是想来上课,帮助法务,你开始收拾东西去吃晚餐,搭车前来道场上课、作义工;不管你骑机车也好,搭巴士也好,走路也好,这不只是「愿」,而且将愿力化成实际的行动在进行。同样的,如果为了利益众生,圆满佛果发愿,实际去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就是「行菩提心」。 二.胜义菩提心 我们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上,依靠世俗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透过闻思,长期不断修行。当达到五道中的「见道」时,已经证悟空性,见诸法实相,这时所作的发心,是胜义菩提心。真实的胜义菩提心,不是依靠仪轨修来的,而是依靠长期的修持力和大信心而证悟的。 关于胜义的实相空性,是无法用言语文字清楚表达的,我们常说「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究竟什么是「空」?「空」,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也不是「有和没有两种皆是」,也不是「有和没有两种皆不是」,这种思惟是很扰人的,是不是? 我们以前学佛的时候,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师兄,现在可能快六十岁了。有一天,上师讲解龙树菩萨《中观论》时,他坐在那里听讲,整堂课中,书本翻都没有翻动一页。上完课以后,他在外面一直叹气,我就过去问他:「阿贾叔,你为什么叹气啊?」他就说:「唉!佛菩萨怎么那么会折磨人呀?怎么『有也不是,无也不是,有无两个皆是也不是,有无两个皆不是也不是。』,世上还有这样的道理吗?佛菩萨应该讲清楚一点,是这个就是这个,不是这个就不是这个嘛!」他始终都不理解,因为这是在讲般若,讲的是空性。这位师兄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厚厚好几大叠、几大函的书都讲不完?已经讲了几十年了,还在讲这个「东西」?他觉得不可思议。 有的时候,某些事要亲身感受才会明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的无法说清楚。当然,不是佛陀故意要这样解释,而是有些道理本来就是要自己去尝试,才有办法体悟。所以,胜义菩提心是要靠实修而得,没有办法用任何语言解释来明白。龙树菩萨说过:「要说此为何?佛舌亦难言。」佛也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是要靠个人真实的修行,才能体会的。 ◎受菩提心戒 西藏有两种传戒的仪轨,一是龙树菩萨的大乘传戒仪轨,二是无著大师的大乘传戒仪轨,这二种仪轨里面的涵意都是一样的,都是传授世俗菩提心戒。胜义菩提心则无任何传戒可言。 我们常听说,某某人受菩萨戒,菩萨戒是受什么戒呢?是受世俗菩提心戒——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你愿意在佛菩萨的面前发誓,在上师的面前,把他们当作证人,发誓愿意行菩萨道,这是属于世俗的菩提心戒。 初学的人受世俗菩提心戒,必须依靠仪轨。如果你能找到一位上师, 在上师处受菩萨戒最好;没有上师,自己在皈依境前自受戒也可以。受戒是为了让菩提心不要退失,与日增长。这样就会常常提醒自己:「我是受过戒律的人,不管我遇到什么事,我每天都要发菩提心。」因为人都有惰性,习惯会找非常多的藉口和理由来骗自己。如果已经受过戒的话,那个时候,就会想到曾经发过誓,如果现在不遵守的话,欺骗众生的因果何等严重!那时,发誓受戒就会产生约束自己恶行的力量,影响你舍取善恶的决定。所以,受戒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受戒之后,有戒律跟着我们走,就不敢做坏事了!所以,做为大乘佛教徒,要不断反复练习发殊胜的菩提心,天天要受持戒律,不要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