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盛噶仁波切自传:如此活佛如此活 二、繁华背后的虚空(1) |
 
盛噶仁波切自传:如此活佛如此活 二、繁华背后的虚空(1) 终于理解了那些华人劝我来新加坡的一番好意。 新加坡的繁荣程度世人皆知,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都在为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断地努力着。初次来到新加坡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生活水准已经这么高了,可新加坡人为什么还要这样你追我赶地拼命奔忙呢?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在新加坡住过一段时间,和很多当地人熟悉了,他们就会告诉你,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紧张的生活节奏。假如从某一天开始,他们忽然放慢了脚步,或完全停滞不前,那一定是另有原因的:或者是病了,或者是老了,或者是实在无力与他人竞争。 他们还会告诉你:表面上看,这里的人生活得是很富足,可你一旦不继续努力,你的生活质量就会一落千丈。虽说这里福利待遇很高,可总不能全都靠着福利活着吧?更何况大家都不努力工作的话,怎么会创建出那些福利呢? 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这种生活态度看起来也很积极,可问题也恰好出在这种看似积极的生活态度中。 什么问题呢?压力。社会的压力、时间的压力、竞争的压力……所有欲望导致的压力。 但如果一切生活压力在某一段时间内全部都解除了,然后庆幸终于不用再为生活劳碌了,有花不完的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以往的欲望都已得到满足,这种时候,人们也就真的闲下来了。日久天长,他们便会想:我这一生所追求的都达到了,唉,也不过如此,没啥太大的意思。 然后呢?然后只有两个字:空虚。 有人会问:空虚?空虚怎么了,佛家不也强调“空”吗? 这就是很多人对佛家的误解。 普通人的那种空虚感,是一种失去或放弃了目标和方向,没有了精神支柱的虚无主义的“空虚”。“活着有什么意思,迟早还不是个死?能享受的都享受够了,到时候两眼一闭,啥都完了。”这种“空虚”便是没有信仰的空虚。 而佛教中所讲的“空”,与普通人那种“空虚”完全是两回事。很多人因为不理解佛教中“空”的含义,便指责佛教是虚无主义的宗教。 从字面上理解大乘佛教的“空”字,是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的,甚至很多小乘修习者也不理解“空”的真正意义,就连学术界的一些人士也因为不理解这个“空”字而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 大乘佛教的“空”,确实极为深奥。没有一定的慧根和悟性的人,经常对“空”的含义产生误解或曲解,这就致使这些人堕入顽空,并否定佛教的因果业根及善恶和三宝的作用,从而反造恶堕之业。 所以,佛教对“空”这个字相当慎重,对慧根和悟性一般或低下的人,不允许讲“空”,对那些思想不成熟的人也严禁讲“空”,如果不加选择地说“空”,就属于违反了菩萨戒。 那么大乘佛教所讲的“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佛教哲学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为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能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佛教中世俗智能所认识到的事物,称为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为理谛或胜义谛。 世俗智承认一切“相”,在世俗谛中也无法否定“自性”、“自我”。如果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教最反对的。 事物的“自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所说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草木、房屋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物自性”,才不至于互相混淆,才有各不相同的形象和作用,佛教从不否定这类“物自性”;另一种是指“特殊自性”,“特殊自性”是指不依赖任何别的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空”,便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而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形成的虚妄的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 佛教认为,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么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那么,这“自性”不就是“空”吗?——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 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并不是理谛“真空”,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佛教中的“空”有它特定的含义,绝不能将它与汉语字典的释义相混同——把佛教的“空”理解成“无”。如果这么理解了,在佛教中就会被称为“断见”、“顽空”。佛教认为在学习佛理中误入断见、执著顽空,比一般人没有学习佛理而执著实有的危害更大。因此佛常常说:“宁执有见如须弥(须弥是古印度传说中最高大的山),不执无见如芥子(芥子即很微小的草籽)。” 总之,佛教的“空”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因缘和合,或简单地说就是“缘起”。因为诸法“性空”,所以说“缘起”。 “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空虚”、“虚无主义”,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为一体的直觉经验。
---------------------------------------------------------------------------------------------------------------- 更多盛噶仁波切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