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阿阇黎九世班禅大师时轮金刚开示录之显教开示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金刚阿阇黎九世班禅大师时轮金刚开示录之显教开示录

 

  今天向诸位讲的、就是这回承各地佛教信徒、大德居士们、邀禅来杭、启建时轮金刚法会。我依照先代诸上师所传之仪轨、用宝石粉末、绘就坛城、指导诸位。诸大德居士、期望在内地阐扬密宗、以弘佛法教义、这是我非常欣慰的。就是有佛教地方的民众、一定也是特别欢喜的。但佛学意义、深博无限、欲研究密宗、须先明共法的道理、就是“悲悯”、“菩提心”、“正心”三者。应该为主而研究之、以作根基、由此勤奋精进。譬如建筑一所房屋、最重要的、是安置基石。如基石不稳固、则所建之屋宇、虽如何美丽堂皇、终无益处。显教上所讲的、去恶积善、调伏自心等、若不能遵照去做、则不能证密宗。因此显密两宗、是并行互通的。诸位想都应该早已了解这个意义。由是之故、释迦佛及过去诸上师、印度的班智达竹讨所说的、显宗各级程序、起初皈依上师、直到最后教学俱无的时候为止、各种修法、均挨次讲过。我们修法所最需要的、是要利益人我一切。应如何修积利益、在经上亦都已经说过。经云、我们痛苦的来因、是由有爱僧心。要想设法除去爱僧心、第一要遵照皈依上师的规律做去、并奉行所讲一切经律。至于上师的资格、均已见显密各经、大要已于前日摄授弟子时讲过。当上师的、应如是具备。最低限度、亦要择一过少功多的、俾传授时、不至谬误轻慢。并且要熟于讲经、及精进无懈的。更须淡于荣名利养、富于普救案生的菩提心的。所讲的经、不可自己杜撰、更不可依恃自己的口齿伶俐、任意增减。必须根据显密正法、证诸过去上师的教诲、观察众生智慧之深浅、而开示之。总以不违正义为主。但我自惭学问简陋、深感佛法无边、如要阐注正意、丝毫不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所知道的、必尽量的供献于诸位。但是总要修法的人、认真接受、众生对于人世、染欲太深、间或漠视佛法。所以我们要常常想到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临命终时、任何事物、都不能带去、惟有佛法、不能舍离。所以在生之时、务要认真修持。

  如何想念人世无常。无常有财富无常、及寿命无常二种。第一、应觉知世间一切法、可以于刹那间、变迁增灭。譬如四季、以时变迁、而不常住。观诸一花一木、亦先放苞、中繁盛、末凋残、决不能常保其美。这就是无常的真义。诸人要调伏自心、必须时念无常之理。其法须详细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一切事物、能留存的、只有一种传说、或一种名号。未来之事、亦不过只能预说有某种事物将要到来。惟现在之事、均可目睹。试观众生、久远者且勿论、但观一日之间、我所相识者、或恩或仇、其中朝健康而午间死亡、昼存而夜殁的、比比皆是。纵有极大权势财产、而至临命终时、财产权势、亲朋弟兄等等、并不能有一人一物携带去、只有自己孤身独往。我辈现在、均在壮年时代、财富权势、亲朋弟兄、纵然齐备。当思自从离母胎出世以来、岁月消逝、已经不少。现在距死日近一日。假如令吾人能享寿百年、而岁月如流、来日苦短、片刻不停、驰往死路。且百岁之人、举世罕见。更有能致人死之疾病灾横、不时降临。刹那生灭、预防无由、谁能逃此。所以各位信士、应多方证悟过去之盛衰存亡。如是时时思惟、则必生一惧死之心。此心既起、乃能觉知非速求死时安乐之法不可。能时时思念人世无常、于无形中即可促我发愿学佛。因要求得死时安乐、非诚心皈依佛门、别无二路。希望大众、时时将此心忆念、至了解死的意义时为止。

  诸位既愿学佛、必须要皈依一位名实相符备具上师资格的人、奉之为师。资格为何、是要诸罪忏尽、具诸善德、明了众生的根器、因人施教、善于感化、博通经典、而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人、才为合格。惟此事除佛而外、他人何能完全具备、诸佛菩萨的能力事业、虽无分别、但发愿普度此土众生的、惟有本尊释迦佛。释迦佛在诸劫中、积无量功德、救一切众生、尤其是对于斗诤繁兴的时代中之诸众生、为之解脱苦厄、其愿尤切、在诸佛菩萨座前、曾发去誓大愿、在诸劫中、行菩萨行、自布施以下之十波罗密、及四摄法等。且就十波罗密的大要言之。第一是布施、一切财施、法施、凡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以及公众、使人脱离痛苦烦恼的行为、皆属于此。第二持戒、是要人遵守去恶向善、调伏自心的律法。第三忍辱、凡他人以横逆相加、皆当忍受。第四精进、是要努力行修梵行、未得者得、得者不退。第五禅定、是调伏自心、使归于清净、而不放逸。第六智慧、是修习诸佛怯、而成就之圆明大智。第七方便、是调伏一切、济度一切、应知行化的方注。第八力、要有能行难行苦行、能胜过一切内外烦恼障的力量。第九愿、是度己度人、使生净土的大愿。第十智、是成就一切的智能。此不过说一个极简略的标题。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成就利他事业的根本。举凡这一切难知难行的事、本师释迦均澈底完全做到、方能功德圆满、现身成佛。为了要感化后人、使人人觉悟、离苦得乐、所以又宣讲无边妙法、我们应当如法奉行、这就是成佛的大道。佛菩萨所行之事业、均在对瓦弄、甲照若巴、恩龚、拔布照等、显教各部、与印度诸班智达所撰释迦佛各本生经传中、记载颇详。欲求精进的人、二参阅、自当明悉。然则释迦佛所讲为何、不外为解除众生烦恼、开示善恶取舍之法、条分缕晰、丝亳不素、如人能警觉,上述我死无常之理、即不应再贪人世之享受、如想求得死时之安乐、便当发至诚修佛之心、猛进学佛之力、方能解脱痛苦。有一种人、以为来世、仍得再转人身、彼时再来学佛、亦不为晚、此种心理、系大错谬。因来世投身何道、谁有把握、临死之时、伴我不离者、惟有业而已、所作之业、有黑有白、或善或恶两种、吾人因不知取拾、应做的不去做、不应做的偏去做、因此发生恶心、嫉妒心、和骄怒等心、而加害于他人生命、互相仇视、报复不休、由此恶因、便会酿成大战。既然如是、我们有何方法、可以制止他呢、就看能分别善恶与否、一切应照佛经上所说的去做、并要认识清楚。现在先拿十恶来讲、关于身业的有三、口业的有四、意业的有三、一共有十条。身业的三样、是“偷盗、邪YIN、杀生。”偷盗就是不使物主知道、把他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所有、或愉或抢、以势取财、用计谋物、皆是也。邪YIN就是YIN人妻女、以及羡人娇美、而生邪念者、皆是也。杀生就是不惜大小物命、而加以杀伤、口业的四样、是“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妄叔就是将有说无、将无说有的。绮语就是爱谈无谓的话、专说YIN欲、导人邪念等事。两舌便是在两人中间、说不同的话、挑唆是非等事。恶口就是说话粗鲁、发人隐恶、不避忌讳、惯爱咒骂等事。意的三业、是“悭贪、瞋怒、邪见。”悭贪就是自己的钱、不肯施于他人、他人的钱财、又欲取归我有。瞋怒就是别人对我稍有违犯、即要使这人不能安居、见人有得、忧愁愤怒、见人有失、庆幸欢乐。邪见就是不信因果、不信来世、不信福善祸YIN、轻侮圣言、毁佛骂教等事。这条算是其中最恶的。我们必须要明白这十条是恶行、应该竭力弃舍如已经知道、而再不舍弃、则是罪大恶极。简而言之、凡犯有这十条恶行、罪大者、就要入地狱受苦、稍轻者、或转生畜牲、地狱有寒热之分、热狱则火焚铁烙、骨化肉悄、寒狱则雪山包围、寒气逼人、骨肉冻裂、为千万段。如是受无限冷热之苦。又有饿鬼地狱、不但饮食气味不得闻嗅、且至永劫不见饮食。口渴急时、胸火烧心、苦不堪言。如变畜牲、自己不能说话、还要受主人鞭打、又有受人骑驮、载重行远、或为皮毛、而遭杀害之苦、这是人人都看得见的。以上不过略举一二、如果详细解说、大凡每受一苦、必系前生所种之因。今天时间勿促、亦不能一一详说、请?阅佛经、即可明白。并可皈依上师、求其开示。大家想想、假如这些痛苦到了要我自身去受、能不能忍耐、再要随时如此替众生着想、例如夏天有暴日之苦、冬天有风雪之苦、不进饮食、虽能耐得起饥饿、无衣无被、谁能受得住风霜、如负重远行等等、都是难堪的痛苦、试问自己处此、是否可能忍受。如此苦尚不能忍受、则地狱之苦、还超过万倍、更是无可受了。既知道这样的苦不能受,便要快快的避免造罪恶因、舍离十恶行、力修十善行。自己明白了、更要努力劝化他人。十恶的大概、已经明白了、现在再略讲十善行的道理。须知不作十恶、便生十善。略而言之、即有信心、知惭愧、知报恩、无邪念、不嗔怒、不愚痴、精进、练熟、知顾忌、不害人等心。什麽叫信呢、信的种类甚多、而至诚为第一。最要紧的事、要常常到到地狱之苦、能够解救地狱之苦的力量、只有上师和三宝才有。因此要至诚皈依上师三宝、遵守舍取之道、然后力行众善。知惭愧、知报恩、不贪、不瞋、不痴、此五种此较易于明了。精进是一切学问之基础、无此心、则研究何种学业、均不能成功。释迦佛对于救世的宏愿、亦以精进不懈、得成正觉。我们研究学问、更应格外精进努力、方可成功。练熟是认真将事也。人能常作一切善行、久之即能练熟、不费思案、自然合道。知顾忌是凡心中所感、因有顾忌、而不敢二行诸于身、纵作一事、能详查其事结果如何、合理则作、不合则止、图久远之善念也。此在所他经上、(各人解脱经)不但认为成佛之要法、且视为审慎弃恶修善之主旨。不害人是弃害人之心、凡有害众生之事矢志不为者是也。以上十事、名之曰十善、或有将不骄傲心加上、共称十一善者。人如犯上述之十恶、其果报必入三恶苦趣、力行十善、其果报必得超生人天、常享安乐、终至成佛。人们既恶痛苦、喜安乐、亟应去恶存善、依法奉行。不但此也、并应决心不再作恶造业、在过去诸劫中、所作之恶果、应受诸报、为减免痛苦故、亟应设法忏悔过去诸罪、制止未来之恶业。要减免罪过、必须求一能消除罪擎之救主、此救主除三宝外、他无可依。对此不能尽以口头之随行、应该深见三宝之功德。佛宝者、即十方三世诸佛菩萨。诸佛所积之功德、难可思议、略总其要、智慧、慈悲、能力、及事业是也。智慧者、将三世所有之精深博大诸法、了如指掌者是也。慈悲者、对于一切众生、无亲疏厚薄、如慈母之爱子也。能力者、善于感化众生、不计智愚、贤否、概由苦恼救出、登诸安乐是也。业者、凡有智行所及之地、事业亦偏及之。普渡众生、不期以时、利益众生、事业常施者是也。因见有如此功德、故应宗待开示救苦之导师。导师者、藉诸佛菩萨之慈力、将己之知、慈、能、三功德等、加被众生、脱离苦厄、常享安乐、虽如是想、但亦不能、如是何法、能使众生脱离苦恼、故亦以善恶取拾之理、守持此训、制止恶念、如此教授、故曰救苦导师。法宝者、简言之、即灭与道集成之法也。灭者为何、即一心视证、上而依禅定正等道中、摒除欲界所现烦恼、粗细各样不常定之灭、与修空性等之道、逐渐净除烦恼障、所知障、各自常灭、解罪业之法。真道者、设大小两乘道、现观众生根器者是也。知与道、如何研究其法、即不外奉行释迦佛之教训、依自身之根器、如法修待、应舍者舍之、并不再犯。如此之故、对于一切法、应作救苦法宝观。僧宝者、即发有菩提大士侍者作自身成佛等圣众、及人道者是也。彼能自入其道、并置众生于此道、并善悉其怯、当作救苦导师之良友观、而祟拜之。不止此也、凡见有各种塑画雕刻、及孩童所作玩具之诸佛菩萨像、应作我佛现身观。一字片纸、不可践踏、应作法宝观。服佛衣、作佛行者不计外、至于他居士学佛之人、因现代众生无份亲睹佛面、故为积福起见、塑有佛像字者、传述精粗之佛法、指示之路径、全赖文字、衣佛衣、作佛行者、统当敬拜尊崇之。若能如是佛力加被、并可积无上福、并应颂扬其德等事、均系如来世尊所开示者、崇拜三宝、得广种福因、此义在结绕(释迦本身传记)中、记载甚详、可以参阅、宜诚心皈依、祈祷护佑之。护佑为何、即祈解除人世、即三恶趣之苦。如何祈祷皈依呢、人我一切众生、均惧苦厄、由此念上、求拯救故、而皈依崇拜之。至言皈依于三宝、亦依自根之心力、可分上中下三士。下士修法、自己畏怖入三恶趣受苦、知能解除此苦者、惟佛而已、故皈依之。中士修法者、不惟见三恶趣之苦、且觉行诸善业、虽得生天人身、亦复为欲恼而生结果、只有苦厄。如转人身、在孩童时、一行一动不能自主、全靠外力指导、然时有恐离父母之苦。及其长也、又于名利、惟恐不得、不愿之苦恼、深恐降临。又恐在同辈中落伍、纵得享有权势财产、因此又起人嫉妒。惧怖一切侵我之苦、甚至昼夜不安,权势财产、又怕落诸人手、时感不宁。其他对于家庭及职业、均有各个不同之痛苦。誉如商人、希望赢利、而反遭亏拆失败、惹起痛苦。如农家不顾身体之劳乏、冷热为生活故、昼夜不息、各勤其业、又虑雨水不调、盗贼之滋扰、捐税之担负等等痛苦、不能闲坐一时。如生天界、暂时对于五种享受、毫不忧愁、但感善报享尽、死期将临、因有天眼小慧、见未来投生之地、善果已尽、得受恶报、而堕三恶趣之苦、虽身无冷热痛苦、但心中恐怖之情、甚于地狱。此义见显教各经卷中至于直墨郎你、(二部无垢经)厄松龚菊、(解脱地狱之续)郎吉墨颂、(最尊胜佛之真言)等书中、阐述尤详。知如上述、我既生于此世、只有苦恼、应早谋解脱此苦、入净土之方、而来皈依三宝。上士者、自身不愿受苦、且欲享受澈底之安乐、并念一切众生、在千万劫轮回六道中、无不是我过去父母、又念今生父母、养我、教我、恩德罔极、彼众生于我、亦复如是、众生现有苦厄、我应广设方便、普渡众生、解脱苦厄。但众生无边、苦恼无尽、我力微薄、何能普渡、因此我愿成佛、发菩提大愿是也。至发心应遵因果术法七条、一、知母、二、念恩、三、报恩、四、如愿慈、五、大悲心、六、至诚心、具此六心、后方发菩提心、此即七术也。发菩提心、当去现在所有之爱僧心、作平等观、与孙总理所主张之平等相同。因发此心、则彼此间可免去嫉垢、与争荣、骄慢、凌贫等心。至言平等者、不能挂诸口头、应该于心、而行于事。观念者何、如现在个人有之恩仇、亦应作无常观、每有昨日为仇、今日变恩者、或前半世之亲人、变为下半世之仇者、是故恩仇无常、应作平等观、勿起爱僧心。释迦佛本与人同、因独能具极大宏愿、普渡众生、然后成佛。

  一切佛经、即是指示我们成佛之道、我能发心学佛、功德无量。譬如王国中之太子、不论有无学识、相貌好丑、王国国民对之、无不尊崇。何以故、因其父为国王故。发菩提心者、即是佛子、承佛加被、故能具足功德。即如作一善、拜一佛、念一经、其功德并非为求自己超脱、是发愿与众生同得利益、广行方便、如此存心、则功德极大。佛为方便众生根器、故讲大小两乘。小乘、但能自度、若舍己为人、发菩提救众生苦者、即是大乘。是故小乘为大乘之基、由共法而入不共法之道也。觉吉阿底峡等讲论记中、讲述尤详、我本想把“大桑菩提心法”中的道理详细开示、但因身体不适、并值灌顶期届、只能说其概略、极其简单、不能满大众愿闻、然其详细、备在经典、请各位参阅之。近日略讲各节、拟将来译印、分给各位、以作参考。

 
 
 
前五篇文章

金刚阿阇黎九世班禅大师时轮金刚开示录之灌顶摄受弟子开示

简论觉囊派的判教思想(何杰锋)

觉囊教法总义--摘录(阿旺·云登桑布)

觉囊派第46代法王--云登桑布

希解派

 

后五篇文章

中壤塘觉囊巴寺“六绝”的历史故事

噶当派简介

噶当“十秘财”

如何断除对此生的贪着--噶当十秘财(果硕仁波切)

格鲁派(黄教)的兴起和发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