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1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二) |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1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二)
申二、正义分二:一、思惟精进胜利 二、思惟懈怠过患 酉一、思惟精进胜利 【其胜利者,《劝发增上意乐会》云:“能除诸苦及冥暗,是能永断恶趣本[15],诸佛所赞圣[16]精进,此是恒常应依止。”】 其中精进的胜利,佛在《劝发增上意乐会》中说:精进能遣除诸苦及无明黑暗,是能永断恶趣诸苦的根本,三世诸佛所赞叹的精进超过其它功德,应当恒时殷重依止精进。 “能除诸苦及冥暗”:世人若对农务、经商等精进勤作,则能遣除今生贫乏等苦;修行者若精进修持正法,便能遣除今生来世一切痛苦。“冥暗”是心中对于“何者应取、何者应舍”的愚昧无知。凡夫心中有各种对因果、空性等的无知,只要精进修学,都能一一遣除。 【“此世所有诸工巧,及出世间诸巧业,若发精进非难得,智者谁厌精进力?”】 世间所有的工巧技艺和出世间所有的工巧业,若能发起精进都不难成就,智者有了精进力,不会厌离这一切事。 【“若有趣佛菩提者,彼见昏睡诸过失,常发精进而安住,我为策彼而说此。”】 如果有人向往无上菩提,为了成佛,在见到懈怠之因——昏沉、睡眠等的过失之后,会恒时发起精进而安住于精进中,我(世尊)为了策励他们,而宣说了此教言。 以上佛的教言应铭记于心。 【《庄严经论》亦云:“资粮善中进第一,谓依此故彼后得。”】 《大乘庄严经论》也说:一切资粮善法中精进最为殊胜。因为依靠精进,随后就能获得善法资粮,若无精进则不能成就任何善法,成办资粮的多少完全依赖精进的大小。 若问:静虑和智慧能降伏烦恼,为何不是最殊胜的? 答:若未发起精进则不能生起静虑和智慧,因此一切善法的因是精进。此处是从“由精进才能生起一切善法”这一角度,宣说精进最为殊胜。 以下六句是说精进的作用,前两句是总说,后四句是分说。 【“精进现得胜乐住[17],及世出世诸成就。精进能得三有财,精进能得善净转[18],精进度越萨迦耶,精进得佛妙菩提。”】 依靠精进,现世就能获得殊胜安乐(比如,世人为了遣除疾病、贫穷等而发起精进,现世就能成办;又如,精进修持寂止和胜观,即生能证止观功德),依靠精进,今生后世能成就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若精进行持十善业,则能获得三有财富,在三有中享受人天悦意的安乐。若精进修持四禅和四无色定,则能受生四禅、四无色天。若精进观修四谛和缘起义,则能超越萨迦耶见,获得声缘涅槃。若精进修持大乘法,则能获得殊胜菩提——佛果。 因此,无论“现法乐住”、“三有安乐”、“四禅八定”、“声缘解脱”、“佛果菩提”,都能由精进成办。 《大集月藏经》中说:“若能精勤系念不散,则休息烦恼,不久得成无上菩提。”(若能精勤地一心专注于佛法而不散乱,就可以止息烦恼,不久便能成就无上菩提。) 《菩萨本行经》中说:“直至成佛皆由精进。”从世间最小的一分成就直到成就佛果,都来自精进。 【又云:“具进受用无能胜,具进烦恼不能胜,具进厌患不能胜,具进少得不能胜。”】 又说:若具足精进,则耽著受用不能胜伏,因为精进思惟“耽著受用的过患”、“受用无实义”等,以思择力能胜伏贪欲的缘故。若具足精进,则烦恼不能胜伏,发起烦恼之对治力的缘故。若具足精进,则修持布施等加行时,疲厌不能胜伏,具足无厌足精进的缘故。若具足精进,则以少得不能胜伏,上至佛地之一切功德都能依靠精进成就的缘故。 【《菩萨地》亦云:“惟有精进是能修证菩萨善法最胜之因,余则不尔,故诸如来称赞精进能证无上正等菩提。”[19]】 《菩萨地》也说:唯有精进,是能修证菩萨善法的众多因中最殊胜和主要的因,其它因就不是这样,因此诸佛如来称赞以精进能证得无上菩提。 【《摄波罗蜜多论》亦云:“若具无厌大精进,不得不证皆非有。”】 《摄波罗蜜多论》也说:若具足无疲厌的大精进,不能得到或无法成办的功德何时也没有。 《无量寿经》说:“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曾在世自在王如来前请教,佛开示说:以至诚心精进、永无停息地进取,一定能得果,何愿不能实现呢?法藏比丘依佛教言,依愿长期精进,最终成佛,号阿弥陀。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成就了十方世界无与伦比的西方净土。 《杂譬喻经》中说:“波罗柰国一人出家,自誓不得应真,终不卧息,昼夜经行,三年得道。又罗阅祇国一沙门布草为褥,坐其上,自誓云:不得道终不起,但欲睡眠,以锥刺髀,一年之中,得应真道。”(波罗柰国有一个人出家,发誓不证阿罗汉果,终不躺下休息。于是他昼夜经行,三年之后证得圣果。又有沙门铺草为垫,发誓若不得道,终不起座。每当想睡眠时,就用锥子刺腿部,于是一年之中证得阿罗汉果。) 《西域记》中记载,肋尊者八十岁出家,有少年讽刺他说:“出家法业,一为习禅,二为诵经。你现在如此衰老,能做什么?” 尊者听后,立誓说:“我若不通达三藏经教、不断三界爱欲、不得六神通、不具八解脱,终不以肋触席。” 于是他白天研习教理,夜晚一心修定,三年便证得所愿。时人敬仰老人,尊称他为“肋尊者”。 【又云:“非人皆喜饶利彼,能得一切三摩地,昼夜诸时不空度,功德资粮无劣少,获得诸义过人法,如青莲华极增长。”】 又说:天、龙等非人都喜欢利益、辅助精进者。以精进力能证得一切三摩地(世间四禅八定及出世间无漏三摩地)。如果昼夜六时都精进闻思修,则教证功德、福慧二资都不会低劣、微少,将如夏季江河般迅速增长。由精进能获得许多超胜常人的功德,如青莲花由小种子长成粗大莲茎,又从莲茎中结出许多果实一样,通过精进能让功德由小变大,蓬勃发展,最终得到丰硕的果实。 “非人皆喜饶利彼”:比如,佛往昔做善义王子时,入海取得的如意宝,被龙偷走。王子便脱衣舀水,想让海水枯竭,其勇悍感动了龙王。龙王和其眷属以及大鹏鸟等非人都前来帮助王子寻回如意宝。可见,天龙八部都喜欢护持精进者。 《阿毗达磨论》中说:“菩萨于底沙佛时,合十指掌,翘于一足,以一伽陀七日七夜叹佛功德,便超九劫。”(底沙佛时,有位菩萨双手合掌,翘起一足,七日七夜以一偈颂赞叹佛陀功德,以此超胜九劫的修行。) 《净土圣贤录》中记载: 晋朝有个穷人,因贫穷而发大愿:我因宿业受此苦报,若我将来不能面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一切功德,纵然失去生命,我也终不休息。发誓之后,七日七夜专精念佛,心地开发,见佛相好光明遍满十方世界,并得佛授记。他七十五岁时往生极乐,即证大菩萨位,号“觉明妙行”。 由此可见,精进力之不可思议,七昼夜精进能超胜九劫修行,七日专精,便开明心地,亲见佛颜,得佛授记,正是“获得诸义过人法,如青莲花极增长”。 酉二、思惟懈怠过患 【过患者,《海慧请问经》云:“有懈怠者,菩提遥远最极遥远。诸懈怠者无有布施乃至无慧,诸懈怠者无利他行。”】 懈怠不精进的过患,如《海慧请问经》说:懈怠的人,菩提离他很遥远、最极遥远。懈怠者没有布施乃至般若,也没有利他之行。 《弥勒请问经》中说:“佛语阿难,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于无上正真之道。”(佛告诉阿难:弥勒最初发心早我四十二劫,我在其后发菩提心,但我以大精进超前九劫成就菩提。) 【《念住经》亦云:“谁有诸烦恼,独本谓懈怠,若有一懈怠,此无一切法。”】 《念住经》也说:若谁有诸烦恼的唯一所依——懈怠,他便不会成就任何白法。 【若无精进,随懈怠转,一切白法悉当亏损,退失一切现时毕竟士夫义利。】 如果没有精进、心随懈怠而转,则一切白法都将亏损,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士夫义利都将退失。 《华严经》说:“勤首菩萨偈云: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如同钻木取火,钻钻停停,刚有点热又冷却下来,始终不能出火,懈怠者也是如此,任学何者都不会成就。) 《法集要领经》中说:“若人百岁中,懈怠劣精进,不如一日中,勇猛行精进。” 未三、精进差别分二:一、正明差别 二、发生精进之方便 【精进差别分二:一、正明差别;二、发生精进之方便。】 首先认定精进的差别,再讲发起精进的方法。 申一、正明差别分二:一、擐甲精进 二、摄善法精进及饶益有情精进 【初中有三:一、擐甲精进;二、摄善法精进;三、饶益有情精进。 今初】 酉一、擐甲精进 “擐”是穿,“甲”是铠甲。“铠甲”是比喻具有强大势力的意乐,“穿”是比喻从心中引发。穿上菩萨大势力意乐之铠甲,不畏种种难行,即“擐甲精进”。 【《菩萨地》说:“谓诸菩萨于发精进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应如是擐意乐甲:若为除一有情苦故,以千大劫等一昼夜,集为百千俱胝倍数三无数劫,惟住有情那洛迦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为正等觉,非不进趣,发精进已终不懈废,况时较短其苦极微。如是名为擐甲精进。”】 《菩萨地》说:菩萨在发起精进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在次第上,发精进加行之前,应先修勇悍意乐),首先应当如是披上意乐铠甲:倘若为了遣除一位有情的痛苦,而需以一千劫为一昼夜,由此累积成百千俱胝倍的三无数劫,不在余道而唯一住在地狱中,如此渐次积资才能成佛。纵然如此,我的勇悍也丝毫不减,为求证无上菩提,非不进趣,而是发起勇猛精进之后,终究不松懈放弃,何况历时更为短暂、受苦极为轻微。这叫“擐甲精进”。 【“若有菩萨于此精进少发胜解、少生净信,亦名坚固,尚能长养为求无上大菩提故,发起无量精进之因,何况成就如是精进,于求菩提饶益有情,无有少分难行事业,可生怯劣难作之心。”】 若有菩萨对如此勇悍的擐甲精进,能稍微发起胜解和净信,也堪称为坚固,仅仅如此,尚且就能长养为求证无上菩提而发起无量精进的因(以此少分胜解与净信,便能出生、增长为求证菩提所发的无量精进),何况真实成就此擐甲精进时,对于求证菩提、饶益有情,没有少分难行事业能够让菩萨生起怯弱难作之心。 这是说,一旦修成擐甲精进,不论修何种菩萨道,菩萨都没有怯弱、畏难之心,成为大无畏者。 【若能修习如是意乐,定能醒觉大乘种性所有堪能,故应修习。】 若能串习这样的意乐,一定能苏醒大乘种性所有的功能,因此应当修习。 【《摄波罗蜜多论》云:“设等生死前后际,成为极长大昼夜,集此为年成长劫,以尽大海水滴量,发一最胜菩提心,须以此相渐集余,一一资粮悲无厌,无诸懈废修菩提。”】 《摄波罗蜜多论》说:假设从生死的前际到后际之间,算为极长的一昼夜,如此累积三百六十个大昼夜为一年,又以年积累成漫长的一劫,直到穷尽了大海水滴数量的大劫,才能发起一种最胜菩提心,纵然必须以这种方式,渐次修集其余每一种福慧资粮,随大悲心而转的菩萨也毫无疲厌,没有任何松懈地修习菩提。 【“自心莫思流转苦,而擐无量稳固甲,住戒悲性诸勇识[20],是为最初所应取。”】 内心不思惟自己长劫流转生死之苦,而披上利他的无量坚固铠甲,这对于安住戒律、以大悲为自性的菩萨来说,是最初入大乘道时所应摄取的。 【此亦是说擐甲精进。】 这也是宣说擐甲精进。 【又如《无尽慧经》所说:“设从无始生死以来,现在以前为一昼夜,三十昼夜而为一月,于十二月计为一年,经十万年始发一次菩提之心、见一次佛,如是等一殑伽沙数,始能知一有情心行。以如是理,须知一切有情心行,亦无怯弱而擐誓甲,为无尽甲。”】 又如《无尽慧经》所说:假设从无始生死到现在之间计为一昼夜,三十昼夜等于一月,十二月等于一年,经十万年才发一次菩提心、见一次佛,又需经过上述时间的恒河沙数倍,才能了知一位有情的心行。纵然必须以这种方式才能了知一切有情的心行,菩萨内心也毫无怯弱而披誓愿铠甲,即是无尽铠甲。 【是为无上擐甲精进。】 《无尽慧经》这段经文说的也是无上擐甲精进。 《大乘庄严经论》中说:“久劫行上勤,利物心无退,令生一念善,况欲善无量。”菩萨长劫行持无上的精进,为利有情而心无退转、厌足。菩萨以此方式精进成熟无量众生时,若见能让众生生起一念善心,即便要在百千万劫中精勤,也毫无疲厌,何况要使每个众生发起无量善根。 以下宣说引发擐甲精进意乐的利益以及长劫修道无勇悍心的过患。 【总之若能引发少分如此意乐,速能圆满无边资粮、净无量障,而成最胜不退转因;如于长劫能生喜乐,如是亦能速当成佛。】 总之,如果能引发少许如是的精进意乐,就能迅速圆满无边资粮、清净无量业障,而成为最殊胜的不退转之因,如果能对长劫行菩萨道生起喜乐,也就能快速成就佛果。(只要引发少许擐甲精进意乐,便具有快速、大量积资净障的功能,这一意乐力也是最殊胜的不退转之因。对于在越长的时间中利他,越能生欢喜心,就越能快速成佛。) 【若于无边妙行及于极长时等,全无勇悍,惟乐短时速当成佛,反于成佛极为遥远,以能障碍诸菩萨众发最殊胜大志力故。】 如果对于无边妙行和极长的时间等,完全不具勇悍心,只喜欢短期内快速成佛,以这种求速成的心态,反而距离成佛极为遥远,原因是:这种心态能障碍菩萨发起最殊胜的大志力。 以下引公案策励发起精进。 《持世经》中说:有一位宝光菩萨,在阎浮檀金佛处发大精进,一心求证佛法,二十亿年未起一念恶心和求利养之心;又在二十亿年中如是精进,从未生起YIN、怒、痴等恶心。无量意菩萨和无量力菩萨四万年中不卧不睡,常常腹不饱食,日日宴坐、经行,内心唯一忆念五蕴之相,没有一点放松、懈怠,念念缘法。 《大集经》中说:法语比丘二万年中不睡不眠,他飞升到空中一棵多罗树上,结跏趺坐,共一千年不动不摇,始终以法喜为食,以此得大智慧,说法无碍。 若欲成就无上佛道,必须苏醒大乘种性所有的功能,发起大愿力、大精进、大气魄,如此才能成佛。对照菩萨的精进,我等应见贤思齐,发愿随行。 《普贤行愿品》说:“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剎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又说:“普能严净诸剎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由于意乐如此广大,才能成就佛果无边功德。 酉二、摄善法精进及饶益有情精进 【为何义故,如是擐甲发勤精进?其中有二。摄善法精进者,谓为正引发六种波罗蜜多故,修彼加行;饶益有情精进者,谓于十一事,如其所应而发精进。】 问:为了成办何种义利而如此擐甲发勤精进呢? 答:为了摄集善法和饶益有情。摄善法精进,即为了引发六种波罗蜜多,而勤修六度每一度的加行。饶益有情精进,是对十一种饶益有情之事,一一按照所应做的而发起精进行持。 对应精进的自性解释三种精进: “擐甲精进”是发起勇悍心,所作的事业是摄集善法和饶益有情。从发勇悍意乐上说“擐甲精进”,从对于何种事业精进而说“摄善法精进”和“饶益有情精进”。《菩萨地》中将精进定义为:为了摄集善法和利益有情,其心勇悍、无有颠倒,以及由此发起的三门动业。其中即统摄了三种精进的意义。 申二、发生精进之方便分二:一、连结 二、真实义 【第二,发生精进之方便者。】 酉一、连结 【如前所说,二种资粮、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长,故修精进极为重要。】 如上所说,福慧二种资粮及一切白法,皆依精进而生、依精进而住、依精进而增长,故修精进极为重要。 理证: 在自相续中引生精进极为重要,因为二种资粮和一切白法的生、住、增长,完全依赖精进。 精进是一切白法的源泉,依靠精进能让一切白法和福慧资粮出生、安住、增长,对于想圆满一切功德的菩萨来说,开发相续中的功德之源——精进,极为重要。 【此亦惟见寂天菩萨论说,易解、便修、最圆满故,当说此宗。】 在修习精进方面,我(宗大师)也只见到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的解说,容易理解、便于修习而且最为完善,因此以下宣说此宗。 《入行论》中精进的修法有三种特点:一、易理解,即词句容易理解;二、便于修,指所说法义容易忆念受持;三、最圆满,即修习的方法最为完善。本论主要按寂天菩萨的教授宣说引生精进的方便,此外虽也引用了其它论典,但都是作为前者的补充。 酉二、真实义分四:一、舍离障碍精进违缘 二、修积顺缘护助资粮 三、依上二缘发勤精进 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此中分四:一、舍离障碍精进违缘;二、修积顺缘护助资粮;三、依上二缘发勤精进;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这四支的次第是决定的,即先修前两支——舍离障缘、修积顺缘,依此而正发精进是第三支,由修精进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戍一、舍离障碍精进违缘分二:一、明所治品 二、修断彼之方便 【初中分二:一、明所治品;二、修断彼之方便。】 一、认定精进的所治品或违品;二、修持断除违品的方便。 首先认定精进的违品和断违品的方法,之后依之勤修,就能遣除精进的违缘。 亥一、明所治品分二:一、明懈怠 二、明懈怠之因 【今初】 金一、明懈怠 【不入道者略有二类:一、虽见能修而不趣入;二、怯弱不入,谓我岂能如是修习。】 不入道的情况略说有两类:一、虽然能修,但心不趣入;二、由于怯弱而不趣入,即心想:我怎么有能力这样修呢? 【虽尚有余能不能修未尝思择而不趣者,然此是说求解脱者,彼非此说。】 虽然还有不曾思择能否修持而不趣入的情况,但不属于此处所说范畴,此处是专门针对希求解脱者宣说的。 世人没有解脱之心,所以不会考虑自己能否修持,他们没有入道的动机,当然不会趣入修行。此处是针对内道修行人宣说的,因此不必涉及这种情况。 【初中有二:一、推延懈怠,谓念后时有暇能修;二、虽非如是,然于庸常诸下劣事,贪著覆蔽。】 “初”是指“虽然能修而不趣入”的情况,这也有两种情况: 一、推延懈怠,即认为“以后还有时间可以修持”。 二、虽然不拖延,但却贪著世俗的下劣事业,由于贪著而障蔽了行善的勇悍心。 “下劣事业”,包括世间各种不善业和无记业。比如:增加散乱的娱乐业——上网、观赏歌舞影视、打电子游戏等,增长贪欲的业——经商、炒股、阅读各种世间书籍,贪著这些就会导致懈怠。须知,行善不勇悍是懈怠,而对不善业和无记业勇悍精进也是懈怠。 为什么贪著下劣事业会障碍精进呢?因为二者所缘不同,贪是心缘可意境随逐耽著,而精进是缘善法勇悍。若心缘下劣事耽著难舍,则无法对善法勇悍,两者不能同时发起,亦即:心缘下劣事,就不能缘善法;缘下劣事重,缘善法就轻。所以,贪著下劣事必定无法精进。 【如《入行论》云:“说其所治品,懈怠耽恶事,自轻而退屈。”】 如《入行论》所说,精进有三种所治品:一、懈怠;二、耽著恶事;三、自轻而退怯。 小结: 障碍我们入道的情况有两类:一是自己能修而不趣入;二是以自轻、怯弱之心而不趣入。“能修而不趣入”中又有两种:一是推延懈怠,二是耽著恶事。因此,精进有三种违品——推延懈怠、耽著恶事和自轻怯弱。 金二、明懈怠之因 【能生懈怠之因者,谓诸懒惰、味著微乐、爱睡眠乐、不厌生死。】 能生起懈怠的因缘,即懒惰、耽著微小乐受、爱著睡眠乐受、不厌离生死。 【如云:“懒惰受乐味,爱习近睡眠,不厌生死苦,当生诸懈怠。”】 如《入行论》所说:懒惰、耽著世间乐受、喜欢睡眠、不厌离生死诸苦,依靠这些因缘将会生起种种懈怠。 【有释前二句文,谓明如何生起之相。】 有些注释将前两句解释为:这是说明懈怠生起的相状,即若有懒惰、爱享受、贪睡眠等现象,就是生起了懈怠烦恼。 认定了懈怠之因后,应当精进断除,而要断除又需掌握方法。以下就学习断除懈怠的方法。 亥二、修断彼之方便分三:一、破除推延懈怠 二、破除贪著恶劣事业 三、破除退屈或自轻 【修断彼方便分三。】 金一、破除推延懈怠 【初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种,谓已得之身速当坏灭,命终之后堕诸恶趣,如此人身极难再得。】 破除推延懈怠的方法,略说有三种,即思惟:一、人身无常,很快就会失去;二、死后将堕入恶趣;三、这样的人身很难再获得。 【由修此三能除执为有暇懈怠,引发恒觉无暇之心。此三于前下士之时,已广宣说。】 通过思惟这三者,就能破除执著还有时间的推延懈怠,引发常常感觉没有闲暇的心(即觉得来日无多的紧迫感)。这三者在前面下士道时,已广泛宣说。 金二、破除贪著恶劣事业 【二、破除贪著恶劣事业者,应观正法是能出生现后无边喜乐之因,无义狂谈、掉等散乱,是能失坏现前大利,引发当来无义众苦无依之处,修习对治而正灭除。】 破除贪著恶劣事业,即应观察唯有正法是能出生今生和来世无边喜乐的因,而无意义的狂谈、掉动等散乱,是能失坏现前大利益、引发来世众多无义痛苦的来源。 了知贪著劣事的过患之后,即应努力修习对治法,灭除耽著恶劣事业的颠倒心。 【如云:“弃妙喜正法,无边欢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无边欢喜因”,即出生无边欢喜的来源——正法。 如《入行论》所说:正法是能出生无边欢喜的来源,为何你偏偏舍弃这殊胜的欢喜,反而耽著诸苦之因——愦闹、散乱、掉举等?不应欢喜,这些是苦因的缘故。 金三、破除退屈或自轻分三:一、略说 二、广说 三、摄义 【三、破除退屈或自轻者。】 木一、略说 【如是破除推延、耽恶事已,虽于正法能起勇悍,然非以此便为喜足,应于大乘精勤修学。故应除遣于彼怯弱,谓念如我何能修证。】 这样破除了推延和耽著恶事之后,虽然能对正法发起勇悍,但不能以此而满足,应对大乘精勤修学。所以应当遣除对菩萨行的怯弱心,即遣除认为“我怎么能修证”的自轻心理。 我们破除了推延和贪著恶事之后,内心会有很大的转变,不再拖延修法或者耽著睡眠、无义闲谈等,时时会有想修正法的欢喜心。然而,菩萨行的难度大、数量多而且极其广大,初发心者容易因此心生怯弱,故应进一步遣除对难行精进的违品。 按照《入行论》所说:菩萨修道时,内心必须要有无比的勇气,面对众多难行,应当发起不退屈的擐甲精进和勤积二资粮的加行精进;而且,正行时应以正知正念对于实修发起精进,身心要在调柔自在的状态中圆满菩萨行。 木二、广说分二:一、依寂天菩萨论典宣说 二、依龙猛菩萨论典宣说 水一、依寂天菩萨论典宣说分三:一、于所应得破除退屈 二、于能得方便破除退屈 三、于所安住修道处所破除怯弱 【此中分三:于所应得破除退屈;于能得方便破除退屈;于所安住修道处所破除怯弱。】 “破除退屈或自轻之理”又分为三部分:一、对于所得破除退屈;二、对于能得方便破除退屈;三、对于所安住的修道处所破除怯弱。 “所得”,是指断证圆满的佛果;“能得方便”,即能得佛果的方便——成佛的菩提道;“所安住修道处所”,指修习菩萨道的处所——生死轮回。 火一、于所应得破除退屈分三:一、破除退屈之必要 二、破除退屈之理 三、宣说生起怯弱之因 土一、破除退屈之必要 【所得佛者,谓是永尽一切过失,毕竟圆满一切功德,我修一德、断一过失且极艰难,故我岂能获如是果?】 所得之佛果是永断一切过失、究竟圆满一切功德的果位,而我要修一种功德、断一种过失尚且极其艰难,所以我怎么能获得这样的佛果? 【若实发起如此退怯,已舍发心,过患极重。设未实起,亦应从初灭不令起。】 如果内心真实生起了这样的退怯心,则是舍弃了菩提心,过患极其严重。假如没有真实生起,也应从最初就灭除,而不让生起。 理证: 对于修学证一切德、离一切过的佛果,菩萨最初即应遮止怯弱心,因为如果心生怯弱,认为“我如何能修如此广大的佛果”,则有舍菩提心的极大危险。 土二、破除退屈之理分二:一、所有众生皆当成佛,故应遮止怯弱 二、三世诸佛最初与自己相同而能成佛,故应遮止怯弱 一、所有众生皆当成佛,故应遮止怯弱 【破除道理者,应作是念策举其心: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谛语者、是实语者,不虚妄语、不颠倒语。彼尚记说蚊虻等类能证菩提,何况我今生在人中,身报贤善,有智慧力观择取舍。故我若能精进不废,何故不能证得菩提?】 破除退屈的道理,即应如是思惟而提起心力:量士夫佛陀是谛语者、实语者,不说妄语和颠倒语。佛陀尚且授记蚂蚁、蚊虫等类的细小旁生都能证得菩提,何况我现在生为人类,身报善妙,有智力观察抉择取舍。因此,我若能精进不舍,为何不能证得菩提? 【如云:“不应自退怯,谓不证菩提,如来谛语者,作此谛实说,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彼发精进力,证无上菩提。况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舍菩提行,何不证菩提?”】 如《入行论》说:不应自己退怯,认为自己无法成就菩提。如来是谛实语者,曾以谛实语说:所有的蚊虫、蜜蜂、昆虫、蛆等若发起精进力,尚且都能证得无上菩提,何况我生为人,贵为万物灵长,有智力明辨利益和非利益,若我修习菩提行精进不舍,为何不能证得菩提? 二、三世诸佛最初与自己相同而能成佛,故应遮止怯弱 【又于往昔过去诸佛及现在佛并未来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诸道,初惟如我,由渐升进而得成佛及当成佛。由如是思,破除怯弱。】 往昔过去诸佛、现在诸佛和未来诸佛,也不是先成佛之后再修菩萨道。他们最初唯像我一样,也是由逐渐进步而得以成佛和将成佛的。由这样思惟,去除怯弱之心。 【《宝云经》云:“菩萨应念所有如来应正等觉,谓诸已现等觉、今现等觉、当现等觉,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进,已现等觉、今现等觉、当现等觉。”】 《宝云经》说:菩萨应当忆念所有已经现前正觉、正现前正觉、将现前正觉的佛陀,都是依靠如是的方便、如是的修道、如是的精进,而已经现前正觉、正现前正觉、将现前正觉。 【乃至说云:“此诸如来亦非皆是成如来已而现等觉,故我亦当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现等觉,我亦应发共同一切有情精进、普缘一切有情精进,如是如是策励寻求。”】 “发起共同一切有情精进”:世人、声缘、菩萨有何种精进,自己也发起如是的精进。“发起普缘一切有情精进”:发起普缘一切有情、为其成办利乐的精进。 乃至说:诸佛也不是成佛之后才现前正觉的,因此我也应对无上菩提现前正等觉,我也应发起与一切有情共同的精进、普缘一切有情的精进,如是如是策励寻求。 【《无边功德赞》云:“虽诸已得善逝位,亦曾堕诸极下处,佛堕险时不自轻,不应自轻壮[21]亦怯。”】 《无边功德赞》说:虽然诸佛现在已证得了佛果,但是彼等也曾堕在恶趣深渊之中,然而佛堕险处时,并没有自轻。同样,我们也不应看轻自己,倘若自轻,即便是壮士也会胆怯。 土三、宣说生起怯弱之因 【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诸佛功德无有边际,果随因行,故修道时,须无量门引发功德,及无量门灭除过失,次观自身而生怯弱。】 “果随因行”:果是随着因走,因怎么样,果就怎么样。所以,要得到圆满的果,因地就一定要圆满。 生起这种怯弱心,是因为了解到佛的功德无边无际,果又唯一随因而行,故因地修道时,必须通过无量途径引发功德、灭除过失,所以再反观自己的身心状况时,就会心生怯弱。 【若谓诸佛无量功德,于修行时,仅由专恳修学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于道生此颠倒了解,则于现在全无所怯。】 如果认为修行时,只要专一恳切地修学一分微少功德,便能成就诸佛的无量功德,对道生起了这种颠倒的理解,那么现在就会毫无怯弱。 【然此非是贤善之相,是于修道之理未获定解,或虽少有散涣了解,然皆未曾亲切修持,总觉容易障覆所致。】 但是,这种无怯弱的心并不是好现象,因为这是对于修道之理没有获得定解,或者虽有少许泛泛的了解,但都未曾亲自修持,总觉得容易,以这种心理障蔽而导致的。 【若至实行,虽略显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满分之体,生恐惧云“若须如是,谁复能修”而舍弃故。】 “道之首尾”,即菩提道从最初一步到最后一步。“粗概次第满分之体”,即大概的、次第完整的道体。 彼等到了实修时,虽然只是粗略显示菩提道从头到尾大概的次第、支分圆满的体性,他也会立即心生恐惧说:如果必须这样,谁还能修?由此而舍弃。 【霞惹瓦亦云:“未曾实行诸菩萨行,如看射箭,总觉甚易,全无怯弱。现在之法无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轻之地;若善圆满,恐必多起怯惧自轻。”】 霞惹瓦也说:没有实践过菩萨行的人,就像在一旁观看射箭,总觉得很容易,心里一点也不怯弱。现在所学的法还不完善,所以不至于到怯弱自轻的地步;如果法完善圆满,多数人恐怕会生起怯弱、自轻的心。 佛法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或者只是片面了解,一般人都会自命不凡,认为修行很容易。然而,一旦要具体落实在修行上,严格要求每一步修心所应达到的量,这时再将自己的身心状态一一对照前后完整的修心次第,恐怕一般人的英雄气概立即会荡然无存。 即便是一般善人的标准,若具体严格地制定出来,多数人都会认为要求太高,根本做不到,何况是要实践菩萨行,事事都要舍己为人,这件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没有承担责任时,谁都说得轻飘,但真正要负责时,姑且不说为了无量众生而长劫修行,即便只是付出一个月,也不一定愿意。 【此言极实。】 宗大师说:霞惹瓦这番话说得非常真切实在。 火二、于能得方便破除退屈分二:一、破除认为不能布施手足等的怯退 二、由断疑而破除对施身怯退 【于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 “能得方便”,即能得佛果的方便——六度万行。 土一、破除认为不能布施手足等的怯退 【谓念成佛须舍手足等,我不能尔。】 有人想:若要成佛就必须施舍手足等,这种难行我做不到。 下面以理遮止这种怯退。 【如此之苦应须堪忍:即不修行自任运住,流转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烧此等大苦,不可说数,然亦未能成办自利。为求菩提难行之苦,较其前苦尚无一分,然能成办自他大利。】 这样的苦应当安忍,理由是:即便我们不修行、放任而住,在流转生死的过程中,也曾无数次遭受砍斫、割裂、刺痛、灼烧等大苦,却没有为自己成办任何利益。如今,为了求证菩提的难行之苦还不如前苦的一分,却能成办自己和一切众生的大利益。 通过以上校量可知,修行人应当安忍求道的辛苦。 【如云:“若谓舍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轻重,愚故自恐怖。”】 如果说:修大乘道必须施舍手足、头目等,这样的难行令我怖畏。 答:这是由于没有观察苦的轻重差别、对于利害取舍愚痴,才会让你感到恐怖。 【“无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烧及解裂,然未证菩提。”】 试想:无始以来转生恶趣时,在无量劫中,曾多次遭受刀割、砍截、剑刺、火烧、肢解分裂等大苦,将来仍需无数次感受此等大苦;然而这样毫无意义地受苦,并没有成为成就菩提的因。 【“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齐[22],为除腹内病,如受割身苦。”】 思惟恶趣大苦之后,再比较:如今我修行无上菩提的难行之苦,比前者时间短、程度轻,而且此苦是有限量的,容易忍受。好比为了遣除病苦,理应忍受开刀的疼痛。 【“诸医以小苦,能治令病愈,故为除众苦,小苦应堪忍。”】 许多医生用苦药、针灸、烧烤等方法来治病,以小苦遣除大病苦。所以,为了遣除轮回无量诸苦,理应忍受菩提难行的小苦,因为以此便能寂灭自他无量的大苦。 《华严经》说:“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未能承事恒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你应当忆念自己曾经为了追求五欲,无义空耗了此身之前的所有身体,而未摄取任何实义。今天为了求证菩提,应当具足禁戒,通过止恶行善摧毁诸欲。你应当忆念自己曾经为了追求五欲,无义空耗了此身之前的所有身体,而未能以此身承事恒沙诸佛,未曾依止诸佛听闻如是法语。)”所以,为了摄取大义,应忍受修行的辛苦。 《集学论》也说:无始以来流转轮回,我们都未曾学修菩萨行,虽然感受了难以言表、无法思量的无量大苦,但对自他却未成办任何究竟利益,因此利益极小。相比之下,虽然为了证得菩提而行持难行,但在得地之后,难行之苦很微少,却能以此获得如海般的佛果功德,因此意义极大。 土二、由断疑而破除对施身怯退 【又舍身者,初怖畏时非可即舍,先于布施渐次学习,至于自身全无贪著,大悲心力开发之时,若有大利方可施舍,故正舍时全无难行。】 而且,最初心中仍有怖畏时,不可冒然施身,应先对布施渐次串习,到了对身体毫不贪著、大悲心力已经开发时,如果有大利益,才可以施舍。因此,到了真正施身时,完全没有困难。 【如云:“如此治疗法,胜医且不用,以柔和仪轨,治无量大病。”】 “柔和仪轨”,即依安乐道获得安乐果的方便。因为是远离纵情享乐边和苦行折磨边的中道,并非粗暴的方法,故称为“柔和”。 如云:像剖腹、截肢、放疗等粗猛的疗法,大医王佛陀教导我们修菩提之因时,并没有如此设立,而是教导我们以柔和仪轨来治疗无量的烦恼大病,因此不必对难行怖畏。 问:最后还是要布施自己的身体,不还是难行吗? 答:没有这种过失,因为只要按方法逐渐串习,最后不难行持。 【“导师先令行,惠施蔬菜等,习此故而后,自肉渐能施。”】 在未串习过布施的最初阶段,大师佛陀先让我们布施蔬菜等物质,等到施舍这些不觉困难时,再行难度较大的布施。这样逐渐串习,让舍心扩大、增长,最后连自己的身肉都能轻松地布施。 【“若时于自身,觉如诸菜叶,尔时舍肉等,于此有何难?”】 这是说,施身有时间上的界限。 布施串习到最后,施身感觉如施菜叶一般时,就可以直接施舍身肉等。在此之前,仅仅以意乐施身就足够了,因此施身并没有什么难行的。 【是故有说波罗蜜乘须舍身命故生逼恼,是难作道。今此教典善为破除,谓于发生难行想时不须即舍,如与菜等极易舍时,方可舍故。】 所以,有人说:显宗波罗蜜多乘必须施舍身命的缘故,让身心遭受很大的逼恼,这是难行道。现在《入行论》对此善加破斥说:在对施身仍会生起难行想的阶段,不必立即施舍,到了如施菜叶般容易时,才可舍身,因此波罗蜜多乘并不是难行道。 小结: 一般人为了病愈的暂时安乐,都能忍受针灸、开刀等粗猛的疗法,现在为了成办究竟安乐的佛果,修行时稍受些苦,理应忍受。况且,佛并没有让我们行持难以忍受的苦行,而是教人以柔和的方法消除烦恼障和所知障。 从阶段上观察,佛陀并未让我们最初就做力所难及的事,故佛从未开许初学者直接施舍身肉,而是说,当布施的善心已经能胜伏贪著身体的心,不需造作便能发起坚固大心,施身如施菜叶般容易时,才可以直接施身。因此,对于这样稳妥、善巧的成佛之道,根本不必怯弱、退缩。 火三、于所安住修道处所破除怯弱 【于所安住修道处所破除怯弱者,谓念成佛须于生死受无量生,尔时生死众苦逼恼,故我不能修如是行。】 对于所安住的修道处所(生死轮回)破除怯弱: 怯弱者心想:若要成佛,就必须在生死中受生无数次,期间要遭受生死众苦的逼恼,因此我不堪修这样的菩萨行。 对治这种怯弱的方法是: 【应如是思:菩萨由其已断诸恶,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坚固通达生死如幻,悉无自性,故心无苦,若其身心安乐增盛,虽处生死无厌患义。】 应当这样思惟:菩萨由于断除了恶业,已遮止了苦因的缘故,必定不会产生苦报;而且,菩萨坚固通达生死犹如幻事,全无自性,所以内心没有忧苦。如果身心只会增长安乐,则即使处于生死之中,也没有任何可厌患的。 【如云:“断恶故无苦,善巧故无忧,谓由邪分别,罪恶害身心。福令身安乐,智故心亦安,利他处生死,悲者何所厌?”】 前六句是能立的理由,后两句是所立的结论。 “断恶故无苦,善巧故无忧”:大悲意乐清净的菩萨布施身体时,由于已断除三门恶业的缘故,身无痛苦;由于施身的时机极为善巧的缘故,内心也没有忧恼。 进一步解释身心无苦忧的原因——“谓由邪分别,罪恶害身心,福令身安乐,智故心亦安”:由于耽著我和我所的邪分别而损害心,由于杀盗YIN等罪业而损害身。菩萨行持波罗蜜多,以广大的福德力(远离了罪业),唯一令身安乐;又以智慧通达取舍之处和空性(远离了邪分别),内心如常啼菩萨一样安乐。总之,邪分别和罪业是让身心受苦的主因,而菩萨悲智双运,远离了邪分别和罪业,所以身心恒时安乐。 “利他处生死,悲者何所厌?”:因此,菩萨以大悲心为了利他而多劫安住于轮回中,并无可厌离之处(因为无苦唯乐,没有令生厌离的因)。 【又云:“故遍除疲厌,骑菩提心马,从乐而趣乐,有智谁退屈?”】 “遍除疲厌”是菩提心的功能,菩提心能完全遣除身心的疲厌。 所以,菩提心能无余遣除身心的疲厌,骑上菩提心的骏马,从身心安乐的大道直奔大安乐的果地,有智者谁会因此退屈呢? 小结: 若无善巧方便,则虽在轮回中受尽各种苦恼,也无法成办任何利益。相反,菩萨安住资粮道时,获得禅定正行,就能断除罪业而不受痛苦,因为断除了苦因,必定不感苦果。况且,菩萨以修持二种菩提心的力量,身心无苦并且增长安乐。因此,对于所安住的修道处所——轮回,不必心生怯弱。 水二、依龙猛菩萨论典宣说分二:一、遮止对时间久远心生怯弱 二、遮止对圆满无边资粮心生怯弱 火一、遮止对时间久远心生怯弱 【如是虽延无量时劫不应怯弱,惟时长久非厌因故,谓苦极重,虽时短促亦生厌离,无苦安乐时虽久远,无所厌故。】 即使需延长无量时劫,也不应心生怯弱,因为仅仅“时间久远”并不是让心厌患的原因,即:若痛苦深重,即便时间短暂也会让心厌离;没有痛苦只有安乐,即使时间漫长,也没有可厌之处。 这是从因果上观察:苦是令心厌离的因,因此痛苦深重时,时间即便短暂也难以忍受;安乐不是令心厌离的因,所以时间再长也不会令心厌离。因此,不必对长劫行菩萨道心生怯弱,反而应欢喜地发愿“世世常行菩萨道”。 【《宝鬘论》云:“重苦虽时短,难忍况久远,无苦而安乐,无边时何害?”】 《宝鬘论》说:凡夫身心遭受重苦折磨时,即便时间短暂也难以忍受,更何况时间久远。菩萨的身心没有苦受而只有安乐,在无量时劫中何来痛苦损害?菩萨在无边时劫中,身心纯是喜乐,不会遭受任何苦害。 那么,菩萨内心是否毫无逼恼呢? 【“此中身无苦,意苦从何有?惟悲世间苦,由此而久住。”】 此中菩萨既然远离了身体的痛苦,则意苦又从何产生呢?(身体无苦,意苦也就无从产生。)菩萨见到众生生死流转的无量大苦,由大悲心驱使,而不舍世间长劫住于轮回中。 【“故谓佛久远,智者无退屈,为尽过集德,恒勤修资粮。”】 因此,智者不会以成佛道路时间久远而心生退屈。为了一一断尽相续中的过失,并修集所有功德,也不应懈怠,而应恒时不断地勤修福慧资粮。 火二、遮止对圆满无边资粮心生怯弱 【又念成佛必须圆满无边资粮,此极难作,故我不能。】 有人又想:成就佛果必须圆满无边的资粮,这是很难做到的,我无法成办。 【亦莫怯退。若为利益无边有情、求证诸佛无边功德而为发起,住无量劫欣乐修集无边资粮而受律仪,则于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仪之时,福恒增长,量等虚空,故无边资粮非难圆满。】 对此,也不必怯弱退缩。如果为了利益无边有情、希求证得诸佛的无边功德而发起愿菩提心,即心想“我愿在无量劫中修集无边资粮”而受持律仪,则在任何时候,不论睡眠或未睡眠、心散乱或不散乱,乃至有此律仪期间,福德恒时增长而且福德之量等同虚空。因此,无边资粮并不难圆满。 为什么成佛所需的无边资粮不难圆满? 因为:从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开始,在律仪未失坏期间,福德将会恒时增长而且量等虚空,即从时间上来说,刹那刹那增长福德,就量而言,每次生起的福德如虚空般广大。 如此刹那不断地增长,而且又是量等虚空地增长,当然不难圆满无边资粮。 又问:为什么能让福德恒时增长、量等虚空呢? 因为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发起广大无尽的弘大誓愿,所受律仪又是尽未来际相续不断,亦即为利益无边有情、誓证诸佛无边功德,菩萨发起广如虚空、尽未来际的大愿“我愿在无量劫中安住轮回,修集无边资粮”。由于誓愿如此广大、律仪如此相续,福德自然念念增长、量等虚空。如是受持律仪,缘起丝毫不会空耗,这是由心的甚深缘起所决定的。 “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心王大故,福德等虚空;愿力坚故,福德恒增长。因此,《入行论》中说:“佛于多劫深思惟,见此觉心最饶益。” 【即前论云:“如一切诸方,地水火风空,无边如是说,有情亦无边。”】 此即《宝鬘论》所说:就像所有方位的地水火风空无有边际,有情的数量也无有边际。 【“菩萨普悲愍,此无边有情,欲度诸苦厄,安立于佛位。”】 菩萨缘无边有情发大悲悯心,立誓要让无量众生脱离苦难,将彼等安立在佛果的安乐中。 【“如是坚住者,从正受戒已,随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无边,恒集无边福,无边福非难,证无边德佛。”】 菩萨如此坚定不移地安住誓愿,从受持菩提心戒开始,不论睡眠还是醒觉或者放逸,如同有情的数量无有边际,菩萨也恒时集聚无边福德,如此积累无边福德并不困难,以此将证得无边功德之佛果。 以上宣说“四无边”——大种无边、有情无边、因地的福资粮无边、果地的佛功德无边。 无论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都可以无边无际地延伸,在这十方无边无际的世界中,地水火风空也无边无际,如是有情的数量也无有边际,有情的苦难也无有边际。如果心缘无边有情的无量苦厄,发起强烈的悲心、菩提心,由此受持菩萨戒,就能恒时积集无边的福德资粮。由于因地能积累无边的福德资粮,所以并不难成就佛果的无边功德。 【“若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求无量菩提,而修无量善,菩提虽无量,以此四无量,资粮非久远,如何不得证?”】 如果是安住无量时劫、为了无量有情、求证无量菩提而修集无量善根,那么,虽然成佛必须圆满无边资粮,但以这四个无量不需太久便能圆满资粮,为何不能证得菩提呢? 以上讲了四个无量——时间无量、有情无量、菩提无量、善根无量,即安住的是无量时间、所为的是无量有情、求证的是无量菩提功德、修持的是二资粮所摄的无量善根,以这种方式修广大行,便能迅速圆满资粮,不难证得菩提。 木三、摄义 【是故若由最极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冲动其意,为利有情愿于短时速成佛者,极为希有。】 所以,如果由最极猛利的大慈大悲和菩提心发动自心,为利有情而发愿短期内速疾成佛,这是极为稀有的。(由于猛利的悲心和菩提心,而真实发起速疾成佛的誓愿,再加上金刚乘不共的善巧方便,才有密宗速疾成佛之道。) 【然若未近此之方隅,仅由见于极长时劫,须正修学无边诸行及多难行,便作是念“谁能如是”,故妄说云求速近道。此于愿心间接损害、正损行心,令大乘种渐趣劣弱,故于成佛反极遥远。】 但是,如果没有接近这方面,只是因为见到必须在极长时劫中修学无边诸行和极多难行,就心想:谁能这样做呢?因此虚假地说要寻求更快速的捷径。如此间接损害了愿心,直接损坏行心,而使自己的大乘种性逐渐趣于下劣羸弱,因此反而距离成佛极其遥远。 此段宣说了对于菩萨行时间久远、学处无边、众生难度、六度难行等,心中回避不愿承担的心态。其实,发菩提心就是荷担度一切有情成佛的重担,放弃了发心重担,就会损害菩提心;而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种子功能若被消减,当然就离佛果越来越远。 而且,本论在讲仪轨受法时说:“如是以佛菩萨知识为证,立彼等前立大誓愿:未度有情令度脱等。次见有情数类繁多,行为暴恶,或见长久须经多劫励力修行,或见二种资粮、无边难行皆须修学,为怯弱缘,若更舍置发心重担,较别解脱他胜之罪,尤为重大。”所以,舍弃发心重担,罪过比别解脱的他胜罪还严重。 【以与龙猛、无著抉择如来密意、最极增长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极相违故。】 因为这与龙猛、无著菩萨抉择如来密意、最极增长菩提心力量的道理极其相违。所以,这是背道而驰的做法,只会减弱菩提心的力量。 大乘分有龙猛甚深见和无著广大行二大车轨。龙猛菩萨的《宝鬘论》和无著菩萨的《菩萨地》等中,都抉择了佛陀的密意,开示这一最大量增长菩提心力量的秘密。我们的修行若与二大车开示的道理相违,那么是增长或损减大乘善根呢?是否南辕北辙、愈趋愈远呢? 【如是若仅怯弱而住,全无所益,反渐怯劣,故应善知诸能修证菩提方便,策举其心,则办诸利如在掌内。】 面对浩瀚如海的菩萨万行,如果只是让自己消极地停滞于怯弱的心态中,则不仅没有任何利益,反而让自己逐渐怯弱羸劣。所以,首先应主动了解修证菩提的方法,然后提起心力,则成办诸利就如握在手中一样容易。 【如《本生论》云:“怯弱无益脱[23]匮乏,是故不应徒忧恼,若依能办利聪睿,虽极难事亦易脱。”】 “匮乏”是指功德法财、道果成就的贫乏。 如《本生论》说:怯弱对我们毫无利益,它并不能让我们脱离匮乏,所以不必无意义地忧恼。如果依靠能成办义利的聪睿,哪怕极其困难的事,也很容易从中解脱。 【“故莫恐怖莫忧恼,如其方便办所作,智者威坚而策举,办一切利如在掌。”】 因此,不必恐慌,不必忧恼,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成办所作。通达方法的智者不畏艰难、意志坚定,鞭策自己振奋心力,如是成办一切义利如握掌中。 【圣者无著数数说为当具二事:一、虽善了知于广大法学习道理,应无怯弱;二、于下劣功德,不应喜足。】 圣者无著菩萨反复强调说,应当具备两点:一、虽已了知如何学习广大法藏的道理,但内心不应怯弱;二、不应对下劣功德感到满足,即不应得少为足。 《菩萨地》说:“若诸菩萨闻说种种最极广大、最极甚深、不可思议、不可度量菩萨精进,不自轻蔑,心不怯弱,不于所有少分下劣差别证中,而生喜足,不求上进,是名菩萨不退弱精进。” 【然现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实功德,便觉已进极大道位,计惟修此便为满足。若为智者知道扼要,依于教理善为开晓,谓此虽是一分功德,然惟以此全无所至。果能了解,意必怯退。】 但是,现在人生起少分相似或真实功德,便感觉自己进证了很高的道位,认为只要修这一点就足够了。如果有智者了知圣道的扼要,按照教理开导他说:这虽然是一分功德,但仅凭这一点哪里也到不了(依靠这少分功德不会有任何成就,无法证入五道十地任何道位)。果真能够了解这一点,内心必会怯弱、退屈。 【是故能于一分功德不执为足,更求上胜,及知须学无边学处而无怯弱,极为稀少。】 因此,既能不满足于一分功德而更求上进,又能在了知必须修学无边学处之后心不怯弱,这样的人极为罕见。 以上讲了大乘菩萨应当具有无厌足和无怯弱的勇悍,这也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言教。 佛在《六波罗蜜多经》中对慈氏菩萨说,在听到众生无边际、佛果功德无边际时,不仅不应怯弱,反而要发起猛利誓愿,永无疲厌地取证。 佛说:“譬如有一位菩萨寿命无量,他往东方走过了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让所经国土的每一位有情都得证大涅槃,并在无量阿僧祇劫中如此广度众生。在我看来,此菩萨所度化的众生如指甲上的土那么少,而东方世界未被度化的众生,如大地土那么多。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世界,也是如此。即使有情这样无量无边,菩萨也没有厌舍、退转之心,始终一如既往地精进不息。 菩萨若能发起这样的大愿,就能毫无困难地修集菩提资粮,三界中的一切智慧、福德、尊贵、自在,不必勤作自然全部获得。” 这段是说,菩萨若能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心,身心无比振奋,则任修何法都无所畏惧。因为能完全放下自己,发愿尽未来际献身于利益众生,由此也就能无勤获得所有的智慧、福德、尊贵、自在。 佛又告诉慈氏:“菩萨摩诃萨!十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有学无学的圣者和辟支佛,总集他们勤修的功德,也不及如来一毫毛功德的百千万分之一。这一一毛端都是从如来无量功德出生,合集如来身中一切毛端的功德,才能成就如来一根头发的功德。如来有八万四千根头发,一一都具有如是功德,合集此等功德,才成就如来的一个随好。如来又有八十种随好,合集此等功德,才成就如来的一种妙相。如来又有三十二相,其功德总和的百千倍,成就如来的眉间白毫相。白毫相圆满,宛转右旋,明净鲜白,在黑夜宛如明星般闪亮。舒展开来,上照色界天,收卷起来,又恢复如初,安住眉间。 这一白毫相功德的百千倍,成就佛顶肉髻相。肉髻功德的一千倍,仍不及如来梵音声相的功德。如来梵音下可无碍传到阿鼻地狱,上能传至色究竟天。以上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由如来的大悲所化现。 这样的化身是由无量功德修集而成,无法言喻,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相比。化身功德的一千倍,成就佛的报身;报身功德的百千万倍,成就佛的法身。这种功德之量,以心识无法测知。 如果有人听到佛的无边功德,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此人成就精进波罗蜜多。应发如是大心:我已见到佛身的无量福德聚,我也誓证佛果无边功德,为此勤行精进、不顾惜身命。为利一切有情,纵然要在无量劫中感受恶趣大苦,我也心无忧悔,愿让一切众生都圆满成就六波罗蜜多,得成无上菩提。” 此段是从人天众生,声缘圣者,如来化、报、法三身功德的层层较量,而显示出佛果功德浩瀚如海。如果我们稍修些许功德,就以少为足、不求上进,则完全违背了“佛道无上誓愿成”的誓言。若不遣除这种以少为足的心理,则会让大乘种性的力量日益消弱,最终口中虽然说大乘,事实上已沦为小乘。 佛又宣说如来的智慧之量:“比如,舍利弗在声闻众中智慧第一。南洲方圆七千由旬,东洲方圆八千由旬,西洲方圆九千由旬,北洲方圆一万由旬。须弥山浸在水中八万由旬,高出水面八万由旬,四面也各有八万由旬。山王外又有七重金山,八大海水围绕,最外边有大铁围山。现在将所有四大部洲、各大山王都做成纸张,八大海水化为墨汁,一切草木取来做笔,所有人天众生在一劫中不断书写,仍不能描述舍利弗智慧的十六分之一。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的智慧合集起来与舍利弗相等,而大菩萨了达布施波罗蜜多的所有智慧,又较此功德超胜一百倍;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都具有布施波罗蜜多的智慧,又不如一位大菩萨所获净戒波罗蜜多的智慧。如此一直类比到般若波罗蜜多。 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具有六波罗蜜多的智慧,仍不如一位初地菩萨所获得的智慧。如此从初地到十地,智慧之量一直成倍增长。十地菩萨所获得的智慧,和你补处菩萨的智慧相比,又不及百千分之一。” 这时,慈氏菩萨心想:佛今天在大众中对我如此称赞,让我深生颤栗。 佛告诉菩萨:“善男子,请谛听!如果大千世界中的众生智慧都如慈氏,这些菩萨在菩提树下坐道场,降伏魔军即将成佛,彼等智慧的总和仍不及佛陀智慧的百千万分之一。 慈氏!你要知道,如来的智慧甚深无量,不可思议,这并非比喻所能衡量。若有菩萨听到诸佛的甚深智慧,不惊、不怖、不畏,此菩萨应备加精进来成就波罗蜜多。懈怠者尚且不能成办世间小善,何况成就如来大智慧到彼岸,救度尽虚空界的一切众生!” 大乘菩萨的目标是求证诸佛甚深智慧。若有大心求证极果,就不会以人天福报、声缘果位或者一到十地之功德为满足。再者,虽然听到诸佛的无边功德,而发起求证之心,但没有精进,世间小事尚且无法成办,何况现证无上菩提。所以佛劝导菩萨应备加精进来成就波罗蜜多。 有一则关于这一世的观音上师——嘉瓦仁波切的故事。他的住处有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是从尼泊尔某地迎请来的。 当这尊观音像被迎请来,正准备供养给嘉瓦仁波切时,圣像开口对仁波切说:“要勤行精进行,为了教法和众生的慧命,不应懈怠。基于你所具身心的两种力量,去圆满教法和众生的义利,祈愿你能圆满精进波罗蜜多。” 这是观世音菩萨和嘉瓦仁波切见面的缘起,劝请嘉瓦仁波切能对教法和众生一一精进。 以上讲述了诸佛菩萨的教言,目的是要提醒大家:大乘的根本在于菩提心誓言,此誓言落实和圆满的关键在于精进行,精进行又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和不以少为足的志气。对大乘菩萨来说,此如心脏般重要,若无大志气,欲修大乘也只是妄谈而已。 戍二、修积顺缘护助资粮分四:一、发胜解力 二、发坚固力 三、发欢喜力 四、暂止息力 【第二,积集顺缘护助资粮[24]分四:一、发胜解力;二、发坚固力;三、发欢喜力;四、暂止息力。】 亥一、发胜解力分三:一、胜解的体相 二、生起胜解的必要 三、如何生起胜解 【今初】 金一、胜解的体相 【诸论中说,欲为进依。】 许多论典中说,“欲为精进的所依”。 《瑜伽师地论》、《辨中边论》、《入阿毗达磨论》、《显扬圣教论》、《成唯识论》、《集论》、《广五蕴论》等论典中,都说欲是精进的所依,以欲能发起精进。 【此中胜解即是欲乐。】 此处“胜解”就是指欲乐。 缘一个所爱乐的法,内心希求的状态,即是胜解(欲乐)。其作用是直接引生精进心所,即胜解之果为精进。因此,大乘精进的所依或根本,就是对于大乘法强有力的胜解。 《显扬圣教论》说:“欲者,谓于所乐境,希望为体,勤依为业。如经说:‘欲为一切诸法根本。’”(欲是对于所爱乐的境内心希望,其作用是成为精进的所依。如佛在经中说:“欲是一切诸法的根本。”)《瑜伽师地论》中说:“欲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趣希乐。欲作何业?谓生勤励为业。”(“欲”就是对于彼彼境界,内心向往希求。“欲”的作业是引发精勤。) 金二、生起胜解的必要 【须发此者,如云:“我从昔至今,于法离胜解,感如此困乏,故谁弃法解,佛说一切善,根本为胜解。”】 引发胜解的必要,即如《入行论》所说:我从无始到现在,未曾对正法生起胜解,才感得于生死中这般困乏。因此,智者谁会舍弃对法的胜解?若想摆脱衰损,则须对法生起胜解。佛陀在《月灯经》中说:“一切善法都依靠胜解。” 不远离对法的胜解极为重要,因为一切善法的根本是胜解或欲乐,若无胜解便会现前生死的衰损。 以上讲述了引生胜解的必要。从反面观察,因为远离了胜解而导致无始至今在功德法财上极其匮乏、衰损。从正面观察,若发起胜解,以胜解力便能勇猛修善,现前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圆满。 若配合三士道解释,即:若对断恶行善没有欲乐,则不会精进取舍善恶,而欠缺受生人天道的因,导致堕于恶趣的衰损中;若对解脱生死没有欲乐(出离心),则不能勤修解脱道,从而困在生死轮回的衰损中;若对成佛、度众生没有欲乐(菩提心),则不能勤修菩萨行,而困在唯求自利的衰损中。反之,若有这三种欲,便能依次成就人天善法、解脱善法和菩萨善法。所以佛说“一切善法的根本为胜解”。 金三、如何生起胜解分三:一、思惟业果能引发胜解的理由 二、修习业果而引生胜解之方法 三、劝勉自己精进 【胜解如何而起者,如云:“又此之根本,恒修异熟果。”此说修习从黑白业生爱、非爱诸果[25]道理。】 胜解如何生起呢?方法是思惟业果,如《入行论》说:“于法胜解的根本,是恒时思惟善恶业,及其各自的异熟果。”这是说,修习“从黑业和白业分别出生非爱诸果和可爱诸果”的道理。 若对业果没有获得定解,则对任何法也无法获得诸佛欢喜的定解,故应精勤修习业果。 木一、思惟业果能引发胜解的理由 【诸论又说信为欲依,以从二种深忍之信,能引取舍二种欲故。】 “深忍信”:深深忍可于心而无法改变的信心,也叫胜解信。 诸论典中除了说“欲为进依”之外,还说“信为欲依”,即由对黑白业果的深忍信能引生取舍两种欲(依靠对黑业果的深忍信,能引生舍弃黑业、黑业果的欲;依靠对白业果的深忍信,能引生求取白业、白业果的欲),所以说思惟业果能生胜解。 木二、修习业果而引生胜解之方法 【此是思惟诸总业果,及特思惟诸菩萨行所有胜利,及越诸行所有过患诸因果等。】 这是思惟总的诸业果,以及特别思惟菩萨行的利益和违越诸行的过患各种因果等。 此处再次说到,对业果的胜解信是一切佛法的所依。下士道修习业果是上士道极为重要的基础。 现代人对因果的信心薄弱,故其所谓的精进,大多也只是“泡沫精进”。说是学习高法,口口声声不用执著,但究其实质,只是想在轮回里舒服地生活。这是放任自己的习气,强化我爱执,哪里有大乘精进的内涵?就连米拉日巴尊者也是因为对业果生起胜解信,才能历经千辛万苦、百折不挠而即身成佛,我们对业果又岂能轻忽,而不求胜信解呢? 以下归纳上述内容。 上述重点是要我们认识五个法——善法、精进、欲乐、信心、思惟业果之间的关系,即:一切善法从精进生,精进从欲乐生,欲乐从深忍信生,深忍信从思惟黑白业果生。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说:“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论中所开示的,就是这一修行法则。由此可见,欲乐或胜解是依靠反复思惟业果而生起的。 木三、劝勉自己精进 【如是胜解大乘,入大乘门即是誓除自他一切过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然一一过及其习气究竟清净,一一功德毕竟圆满,必须经历多劫修习,不见我有净除过失、引发功德一分精进,我实徒耗有暇之身。如是思惟自行策发。】 如是胜解大乘,然后思惟:“大乘的入门是发菩提心,即誓愿净除自他所有的过失,引生自他的一一功德。然而,要让一一过失及其习气究竟清净,让一一功德究竟圆满,必须经历多劫的勤修,但现在却不见我有一分除过引德的精进,我真是无意义地浪费暇满人身!”这样思惟而鞭策自己。 “誓除自他一切过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这是说菩提心的具体内容。发菩提心就是立誓让自他成佛,而佛果又是障无不尽、德无不圆,因此发菩提心是发誓由自己来遣除自他的一切过失、引发自他的一切功德。 【如云:“我应除自他,无量诸过失,然尽一一过,须经诸劫海,未见我有此,断过精进分,堕无量苦处,我心何不裂?”】 如《入行论》说:自他的无量过失,我都应当一一遣除,因为我初发心时立下了这样的誓言。然而,遣除其中每一种过失,都要经历如海的时劫,却不见我有一分断除过失的精进,若不加以对治,最后一定会堕入无量痛苦的恶趣深渊。想到此处,我的心为何不碎裂呢?我的心实在太坚硬了! 【“我应勤引发,自他众功德,然修一一德,须历经劫海,我终未能起,修此德[26]一分,我将难得身,空弃实奇哉。”】 同样,自他解脱及一切种智的众多功德,我都应当精勤引发,因为我初发心时就立下了这样的誓言。然而,成就每一分功德都需在如海时劫中精勤积资,但我始终未能成办一种功德的一分正因。人身如此难得,我却无意义地荒废,这实在很荒唐。 总之,一遍又一遍地思惟善业的利益和不善业的过患,就能生起对因果的深忍信。 实际上,三士道都是以深信因果为基础: 首先宣说十种黑白业果,建立下士道;其次宣说苦集灭道染净两重因果,建立中士道;最后宣说发菩提心、行六度四摄的大乘因果,建立上士道。若对因果有信心,就能生起由下至上、从粗到细种种取舍的欲。 欲有多重要呢?比如,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人心中的欲,而能让我们精进行道的动力唯一是善法欲。有了善法欲,精进自然就能发起。 《大智度论》中说:“菩萨有三种思惟:若我不作,不得果报;若我不自作,不从他来;若我作者,终不失。如是思惟,当必精进,为佛道故,勤修专精而不放逸。(菩萨时时作三种思惟:一、如果我不做,不可能无因得果;二、如果我不自己做,不可能从他处得果;三、如果我做,终究不会空耗。这样思惟之后,一定会发起精进,为了成就佛道,一心勤修而不放逸。)”这也是基于对业果的深忍信,菩萨深深知道,自己若不努力,怎能让自他离一切过、证一切德?思惟之后,为了成佛度众生,日夜炽燃精进,不浪费分秒时间。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教诫:小乘人只为自己断烦恼,也知道成办此事需如两木不断摩擦才能出火一样,无因不可能得果。菩萨反观自己的承诺是要断除自他一切众生的业惑,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理应比声闻精进百倍。这也是由思惟业果而发起胜解力。 《观心疏》中说:“夫欲建小事,心不决志,尚不能成,况欲排五住之重关,度生死之大海,而不勤劳,妙道何由可具?(若不决心奋发,小事尚且不成,何况要破五住烦恼的重关,度越生死大海,不勤修如何成就妙道?)” 亥二、发坚固力分三:一、坚固力的体相 二、坚固力生起之理 三、摄义 金一、坚固力的体相 【坚固力者,谓于何事发起精进,即于彼事究竟不退。】 “坚固力”,是指对于某事发起精进之后,就对此事究竟不退。 在大乘道中,能不退失所行善法而坚持到底的心力,叫坚固力。 金二、坚固力生起之理分二:一、观察之后趣入 二、生起三种慢 木一、观察之后趣入 【此初不应率尔而行,当善观察,见其能办次乃进趣,若不能者则莫趣入。与其既行中间废舍,莫若最初不趣为胜。】 最初不应轻率而行,应当仔细观察,见自己能够成办之后,才可以趣入,如果没有能力成办,最初就不要趣入。与其行至中间半途而废,不如最初不趣入为妙。 【其因相者,以于中间弃舍誓愿,若成串习,由此等流,则余生中亦弃所受学处等故,于现法中增长众恶,于余生中增长苦果。】 “须先观察然后趣入”的理由是:如果行至中途就舍弃誓愿,一旦养成习惯,以此等流作用,来世也会舍弃所受的学处等,由此当生增长许多恶业,在余生中增长苦果。 “当生”指舍弃誓愿等的那一生,“余生”指那一生的来世。以当生增长恶业为因,其来世自然增长苦果。比如,今生弃舍誓愿,现前就增长恶业,在今生的来世增长苦果。若以等流力导致第二世也舍弃学处,则在第二世的当生增长恶业,在第二世的来世增长苦果。 【又因先思作此事故,未修余善,退舍先作,其果下劣,即此一事亦未究竟,故其所作终无圆满。】 又因为首先是考虑做这件事,决定之后,将精力和时间都投注其中,因此放弃了修习其它善行的机会。如果中途又放弃,则此善业之果会极为低劣,这件事也没有究竟完成。因此,所做诸事终究没有一件圆满。 比如,某学生考大学填志愿时,没有慎重考虑,随便填了数学系。学了两年后,学不上去,便转到物理系。这样两年的宝贵时间都浪费了,学习成果也可想而知,而且以后一见数学就不喜欢。像这样,做事常常做到一半就舍弃,如此养成恶习,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可见,一开始慎重抉择极其重要,凡事养成慎始慎终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总之誓作何事,其事未成亦障余事。由其等流,令其誓愿所受律仪亦不坚固。】 总之,不论下定决心做什么事,假如这件事没有完成,也会障碍其它事的圆满。由此等流或习惯性,会导致誓愿受取的律仪也不坚固。 【如云:“先应观加行,应作不应作,未作为第一,作后不应退。”】 如《入行论》说: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应估量自己的能力,有能力才做,没有能力就不做。而且,如果不做,最好最初就不做,一旦做了就要坚持到底,没有完成之前不能中途放弃。 【“余生亦成习,当增诸恶苦,障余及果劣,此亦未能办。”】 做事中途放弃的过患:由于串习的力量,来世修善时也会习惯性地半途而废(造作等流果)。如是毁坏誓言的人将会增长罪恶和痛苦(士用果),并且会障碍后面所做的其它事,其果也会变得低劣,果的成熟也将推迟,而且这件事本身也没有完成。 以上是教诫我们,做事必须先观察再趣入。古德每造一部论典,首先都建立誓言,在未完成之前始终不放弃。他们的誓言都像刻在石头上,观察好了就不会更改,这也是由于对上述道理生起深刻定解所养成的品格。 佛在菩提树下发誓:若不成道,终不起座。《杂阿含经》说:“如是比丘精勤方便,肌肤瘦损,筋连骨立,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精进,常摄其心,不放逸住。(比丘精勤修道,即使身体消瘦得筋连骨头,也不舍弃善法,乃至没有证果之间,一直不放弃精进,恒常收摄自心,不放逸而住。)”《般若三昧经》中说:“九十天内不坐不卧,假使筋断骨枯,三昧不成,终不休息。(九十日不坐不卧,如果没有修成三昧,即使筋断、骨枯,也终究不休息。)”这些都是坚固力的体现。 木二、生起三种慢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此处所说的“慢”,相当于自信心。 水一、略说 【是故愿令誓愿究竟,应修三慢。如云:“于业惑功能,三事应我慢。”】 因此,若想让誓愿究竟,则应修习三种慢。如《入行论》所说:对于业、烦恼、功能这三事,应当发起我慢心。 可见让誓愿究竟的方法,就是修习三慢。所以,并非空谈就能让誓愿究竟,必须切实修习三慢,让心力坚固之后,才能办到。 三种慢的体相: 业慢:“我不需要依赖任何人帮助,我要独自完成此事”,这样的心态即是业慢。 功能慢:对于“成办自他二利”不但没有怯弱,而且自信有能力成办的心态,称为功能慢。 烦恼慢:自信“任何烦恼生起,我都能胜伏它,而不让它战胜我”的勇悍心态,称为烦恼慢。 水二、广说分三:一、业慢 二、功能慢 三、烦恼慢 火一、业慢 【其业慢者,谓自修道,全不赖他为作助伴,惟应自修。】 “业慢”,即自己修道,完全不依赖他人帮助,唯一应当靠自己修。 【如云:“谓我应自为,此即事业慢。”】 如《入行论》说:生起“我应当独自完成此事”的勇悍心,就是事业慢。 【《亲友书》亦云:“解脱惟依于自修,非他于此能助伴。”】 《亲友书》也说:解脱唯一依赖自己修习,别人不能帮你修。 【此是念其我当自修,不希望他。与慢相似,假名为慢。】 这是心想:我应当独自修行,而不依赖其他人。这种心态是看重自己,与慢相似,因此也假立“慢”的名字。 《集学论》中引用《无尽慧经》说:成就解脱要靠自己精进,别人不能替你修,所以不依靠别人的帮助,唯一由我自己修。又说:我该做的事,就自己做。这种勇悍心与慢相似,所以叫事业慢。 火二、功能慢 【功能慢者,谓诸众生随烦恼转,尚不能办自己利义,况能利他,念我能引自他利义而勤修行。】 “功能慢”,即所有众生的身心均受烦恼支配,他们尚且无法成办自己的利益,何况利益他人,如是想到我能引生自他的义利而勤奋修行。 【如云:“此世随惑转,无能引自利,众生非如我,故我应修此。”】 如《入行论》说:世人都是烦恼的奴隶,只能受烦恼支配,所以不必说成就一切众生的利益,就连自己的利益也难以成办。既然他们没有能力像我这样精进地利益他人,那我更应独自荷负起利他之重担。 观此世间,芸芸众生都沦溺在苦海中,随业惑巨浪浮沉,苦苦挣扎,他们尚且不能自救,又怎能救人?应当坚信:我能行持自他二利,我不救众生,谁来救众生;我不弘扬圣教,谁弘扬圣教;我不修空性,谁修空性……。应像这样,坚信唯有自己才能挑起救度苍生、弘扬圣教、修证佛法的重任,奋发心志做大丈夫。 【又此诸人于下劣业且勤不舍,我今此业能引妙果何故不为?作是思已而正修习。】 “这些世间人为了一己私利,对于农耕、经商等下劣事业,尚且勤作不舍,而我现在所作事业能引发成佛利生的妙果,为何我不勤作呢?”如是思惟之后,如理地修习。 【如云:“余尚勤劣业,我如何闲住?”】 如《入行论》说:世间人尚且勤快地做世俗下劣的事业,我身为发誓普度众生的菩萨,又怎么能无所事事地安逸闲住? 以下遣除疑惑。 问:这两种慢是否是轻视众生而贡高我慢呢? 【然修此二,非轻蔑他而自骄慢,谓应观为可悲愍相,无慢杂糅。】 (答:)修此二慢时,并非轻蔑他人而骄傲自恃,是要将众生观为可怜悯的形象,而不参杂傲慢。 【如云:“非以慢修此,自无慢为胜。”】 如《入行论》说:不能以别人下劣、自己优秀的傲慢心修此法,而应想:身为菩萨的我,没有傲慢才好。 【由念我能余则不能,与慢相似,假名为慢。】 这是由于心想“我能做到,别人做不了”的心态,和慢相似,所以也假立“慢”的名字。 火三、烦恼慢 【烦恼慢者,谓一切种轻毁烦恼,我当胜此,终不使此有胜于我,为欲摧伏诸所治品,令心勇悍,令心坚稳。】 “烦恼慢”,即任何时候都轻蔑烦恼,自信我应当战胜它,终不让它有机会胜伏我,为了摧伏各种违品,首先应让自己的心勇悍、坚定。 【如云:“我当胜一切,不使谁[27]胜我,诸佛狮子儿[28],应住此我慢。”】 如《入行论》所说:我应胜伏一切烦恼,不让任何烦恼战胜我,诸佛的狮子儿应当信心十足地安住在殊胜的自信心中。 以下从正反两方面显示修习烦恼慢的必要,即从反面宣说在烦恼面前懦弱的危害,正面宣说具有烦恼慢的作用。 首先,从反面观察: 【若不如是而退弱者,障品虽小,亦能为害。】 如果没有安住烦恼慢,而退缩怯弱,即使微小的障碍,也能损害自己。 【如云:“若遇死毒蛇,乌亦如鹏鸟,若我太软弱,小罪亦为损。”】 如《入行论》说:若遇上毒蛇的尸体,连乌鸦也会像大鹏鸟一样敢于侵害它,如果我对抗烦恼的心太软弱,连小小的烦恼罪业也会损害我。 【“怯劣弃功用,岂能脱匮乏?”】 如果由于内心怯弱而放弃了成办自他二利的勤作,我怎么能脱离匮乏呢? 【霞惹瓦云:“弃法之乐,较往昔乐全无过上,于现法中若弃正法,应思当来所受诸苦无有边际。若自不能勤加功用,烦恼亦必不觉悲愍,对治不说‘汝不能修,我自圆满’,诸佛菩萨亦不能救。”】 霞惹瓦说:舍弃正法所得的快乐,并没有比原来的安乐增加丝毫,应考虑到:如果现在舍弃正法,将来所要感受的痛苦无有边际。如果自己不能勤奋用功,烦恼必定不会心慈手软,对治也不会说“你不能修,我自己来圆满”,诸佛菩萨也不能救度你。 其次,从正面观察: 【若能生起如前我慢,障品虽大,不能为障,是故应须发起慢心。】 若能生起前面所说的我慢,再大的违缘也无力作障碍,所以必须发起慢心。 【如云:“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难胜,故心应坚固,摧伏诸罪恶。”】 如《入行论》所说:一旦引发慢心的作用,再大的障碍也难以打败我,因此我的心一定要坚定,凭借此自信心来摧伏诸罪恶。 【若不尔者,修行之人为罪所胜,犹愿战胜三界烦恼,实为智者所耻之处。】 否则,修行人被罪业胜伏,还说愿我战胜一切三界烦恼,实在是智者羞耻之处。 【如云:“我为罪所胜,胜三界可笑。”】 就像《入行论》所说:我被堕罪等的罪业打败,还声称要从三界中取胜,显然成了可笑之处。 《大智度论》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佛往昔做商主时,一次,带领商队经过一处险地时。被一个罗刹鬼挡住去路。 商主出右拳反击,但手一碰到罗刹鬼,就被吸住脱不开;又用左拳击打,也被粘住;再用脚踢,也被吸住;最后头向前顶,也被吸住。 罗刹鬼问:“你都成这样了,还想干什么?” 商主说:“虽然我的四肢和头部被你控制,但我的心终究不屈服,我会以精进力和你搏斗,决不松懈、后退。” 罗刹鬼听了很欢喜,认为他胆魄过人,就说:“你精进勇猛,绝不会休息,我放你过去。” 此处罗刹鬼是比喻烦恼,商主比喻菩提道上的菩萨,菩萨在烦恼前不屈服,最终一定会获胜。 修行人应像这样,初夜、中夜、后夜身心都安住于善法中,诵经、坐禅、求证诸法实相,自相续不被各种烦恼覆盖,身心不松懈,此即精进相。 以下再看古代禅师勇猛调伏睡魔的事迹。 有位毒峰善禅师,闭关时不设床榻,只有一个凳子,他昼夜不睡不卧,精进参禅,以期开悟。 一天夜里他昏睡过去,一晃到了半夜,他就去掉凳子,昼夜唯一经行、站立。一次又靠墙昏睡,醒后便发誓不再靠墙,在离墙的空处行走。当身体极度疲劳,睡魔更重时,禅师就在佛前痛哭,用种种方法克服昏睡,于是工夫日益进步。 一次听到钟声忽然开悟,作偈说:“沉沉寂寂绝施为,触著无端吼似雷,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 【此由轻毁诸烦恼故,欲为摧伏,故假名为烦恼我慢。】 这是由于轻蔑诸烦恼的缘故,而想摧伏烦恼,因此假立“烦恼慢”的名称。 小结: 若具有上述的自信心——烦恼慢,再大的违缘也无法作障碍,所以必须发起坚固的烦恼慢,来摧伏烦恼。为了从八万四千烦恼中获胜,菩萨以雄猛心胜伏一切烦恼而成为大勇士。 内心轻蔑烦恼之后而想摧伏烦恼的勇气,与慢相似,所以叫“烦恼慢”。 【诸作释者虽有异说,然觉此说与论相符。】 注解《入行论》的论师们虽有不同的说法,但我觉得这样解释符合该论本义。 金三、摄义 以下总结“坚固力”的内容,归纳了三种慢及观察之后趣入的要点,最后标出修心之量。 【如是应断希望于他,当擐誓甲愿我自作;此复觉其非余所能,惟我始能自负其任;如是见已,正修之时令心坚固,惟应向外摧伏烦恼,不令烦恼向内摧伏;更思中途弃舍誓愿所有过失,善思择已,随所作事,一切誓愿悉愿究竟。】 如是应当断除希望他人帮助的依赖心,而披上誓愿铠甲,下决心独自完成(业慢);其次,觉得自他二利不是其他人所能成办,只有我能肩负此任(功能慢);这样见了之后,正修时让心坚定稳固,只允许我向外摧毁烦恼,而不许烦恼向内摧伏我(烦恼慢);又思惟中途舍弃誓愿的过失,谨慎思惟抉择之后,不论做什么事,凡是所发的誓愿,都愿它究竟(观察之后趣入)。 【乃至未获坚稳以来,净修其心。】 对上述内容乃至未获得稳固定解之前,一直要净修此心。此即修心之量。 亥三、发欢喜力分二:一、欢喜力的体相 二、引发欢喜力的方便 金一、欢喜力的体相 【发欢喜力者:如是由其猛利欲乐胜解之力,精进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谓由成就坚固之力或我慢力;最初入时欢喜而入,已趣入时,于其事业不欲断绝无饱意乐者,即欢喜力,故应引发。】 发欢喜力:精进没有生起时,以猛利欲乐的胜解力,能让精进生起(胜解力的作用);精进生起之后,能让精进不退失的正因,是成就坚固力或我慢力(坚固力的作用);最初趣入时欢喜而入,趣入之后对于所作事业不想中断的无饱足意乐,即是欢喜力(欢喜力的作用),所以应当引发。 趣入时若无欢喜心,趣入后只能保持三天热情,这是没有欢喜力的表现。 欢喜力是最初积极投入善法的动力,又是行善坚持不断的保证,修任何善法都不可缺少,所以要遵循方法引生欢喜力。 金二、引发欢喜力的方便分二:一、无饱足心之相 二、于因无饱足 木一、无饱足心之相 【应发何等无饱之理,如云:“此于所作业,如欲游戏乐,应著其事业,喜此业无饱。”谓应励力发起喜心,如同小儿游戏之业,无饱足心。】 应当发起何种无饱足之相呢?如《入行论》说:“菩萨对自己所作的善法,要像孩童盼望玩游戏的乐趣那样,极其热爱,永无满足。”这是说,应当努力发起欢喜心,像孩童玩游戏那样,没有满足。 木二、于因无饱足分三:一、行善决定能生安乐果,理应无饱足 二、行善能获暂时究竟无罪安乐,理应无饱足 三、故应发起无饱足意乐 水一、行善决定能生安乐果,理应无饱足 【又如乐果无所饱满,其因之业亦应无饱。】 如果我们对安乐没有满足,则对其因——能生安乐的善业,也应当没有满足。 【如诸俗人于安乐果能不能得尚有犹豫,且策励转,况行此业决定能生安乐之果。】 世人所作的事业能否获得安乐还不决定,但是他们尚且那么努力,何况我们行善决定能生安乐果报。 由无欺的因果律,行善决定得安乐,丝毫不会生苦果,因此,行善最能得利益,也最有实义。 【如云:“成乐否无定,尚为乐作业,若业定感乐,不修云何乐?”】 前二句是说世间人,后二句是说菩萨,由此对比说明菩萨应当踊跃修善。 如云:虽然做世间的事业不一定能获得安乐,但世人尚且为了追求安乐而辛勤劳作;如果菩萨的事业不论暂时还是究竟,决定能获得安乐,那么不修善业怎么能得安乐呢? 水二、行善能获暂时究竟无罪安乐,理应无饱足 【又以此理亦不应饱足。】 而且,由于以下的道理也不应当满足。 【如云:“诸欲如刀蜜,尚且无饱足,况福感乐果,寂静何故饱?”】 如《入行论》所说:五欲的快乐犹如刀刃上的蜂蜜,利益小而苦患大,追求这样的欲乐尚且没有满足心,何况修福业唯一感召安乐之果与寂静涅槃,为何要满足呢? 【如锋刀蜜虽亦略有甜味可尝,但若舐之,必能割舌。可爱欲尘虽与现前少分安乐,然生现后极大痛苦,其受用者尚无饱足,况诸资粮能与无罪现前久远无边安乐,何应饱足?】 如同刀锋上的蜂蜜虽有点甜味可尝,但如果舐食它,就会割伤舌头。同样,可爱的欲尘(色声香味触)虽然能给人现在少许的快乐,却会引生今生来世极大的痛苦,对这样乐小苦大的法,受用者尚且没有满足,何况布施等资粮能给人暂时和长久、无有边际的无罪安乐,为什么要满足呢? 而且,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利益的对象不仅是自己,而是全法界的众生;利益的倍数不是几倍,而是难以想像的倍数;利益的时间不是一时,而是尽未来际。既然大乘善业对自他一切众生,决定有无量、无限的利益,为何不欢喜踊跃地行持?为何稍做一点就满足?理应永无满足才对。 总之,我们闻法、思惟、诵经,乃至行任何善法时,都要想到:能够这样做多么有意义,多么令人欢喜,多么难得!世人为了五欲尚且乐此不疲,何况我如今是为了求证佛道、利益众生,更应满怀欢喜地去做。这样不断串习,就能养成积极好乐的心态,做任何善法时都会洋溢着喜悦、安详,一改过去愁眉苦脸的消极心态。 水三、故应发起无饱足意乐 【如是思已,应当发生无饱意乐。】 按以上两种道理思惟之后,应当发起无饱足意乐。 谁能发起无饱足意乐,谁就成为大福之人,一生都将充满喜悦。因为行任何善法时,都能欢喜地趣入,趣入之后,也是乐在其中,而且完成之后,更发愿心,如此即便生生世世行善,也只有喜悦而不会疲厌。所以,若能发起无饱足意乐,就能做到长年累月地全身心投入善法。因此,欢喜力是护持、助长精进极重要的资粮。 【故为圆满所修善业,乃至未生如日中时,日炽诸象趣向可意莲池之心,应善修习。】 因此,为了圆满所修的善业,乃至行善之心还没有达到像烈日下的象群奔向莲池那般的心情时,应当对此好好串习,直到发起如此强烈的欢喜心为止。 所以,欢喜力的修量,是如同烈日下的象群奔向莲池的心情。若能到达这一步,则行善的心态将与以往不同,欢喜力的作用——最初欢喜趣入、中间不欲断绝,将在心中现前。所以,虽然佛法真实不虚,但若不实行,也不能亲尝其味。 【如云:“为圆满业故,如日中炽象,遇池而入池,亦应趣其业。”】 如《入行论》所说:为了圆满善业,应生起如象群跃入水池般的欢喜心,即:大象被烈日曝晒,遇到水池时,会欣喜若狂地跃入池中,我们遇到善业时,也应当如此踊跃地趣入。 亥四、暂止息力分二:一、需要休息的原因 二、发精进规——不急不缓 金一、需要休息的原因 【暂止息力者,发勤精进身心疲劳,须暂止息,若不尔者,则极厌离,能障后时发精进故。】 暂止息力:发起精进之后,一旦身心疲劳,就必须暂停休息,因为如果勉强硬撑,会导致心极厌离,而障碍后面发起精进。 对此,有一位格西解释说:像我们闭关,有的人开始时非常勇猛,不知道暂止息,一段时间之后便无法调适,以后看到关房就怕,这是由于不善巧的缘故。 宗大师在开示“修习轨理”时,强调初学者修法时间宜短、次数宜多,这也是要求善用“舍”力,即在还有想修的心时就应截止,后面才有兴趣趣入,否则以后一见到座位就会发呕。 【休息无间,仍发精进。】 休息好了,立即继续发起精进。 【前事究竟,不应以此便为喜足,应于上胜更发精进。】 在前面的事完成时,不应以此为足,应当对更高一层的境界再发精进。 此处暂止息力,若译为“舍力”,则更合适。舍力就是能放舍的力量,修行时善用舍力非常重要。 这舍的力量体现在果断上:当断则断,当行就行,没有一点拖泥带水,这就是力量。 此处“舍”分为两种:一是身心疲劳时的放舍,二是善业完成时的放舍。 第一种舍:身心疲劳时应当立即休息,休息好了,无间再发精进(“无间”二字很重要)。总之,要把握两个及时:事情过度了要放得及时;休息好了要发动得及时。不论做哪种工夫,即将生起疲厌之前,应立即放舍,这样后劲就会充足。放舍是为了再次提起,否则“过犹不及”——任何事情用功过度或程度不够都是弊病。 第二种舍:完成一项善业或者获得一种境界时,应当立即舍净,内心毫不留恋,如此才能上进,否则将停滞不前。所以,修四禅八定、五道十地乃至行善,都不能满足,若以少为足就是堕于懈怠。 【如云:“若时力衰乏,为后故暂舍,为趣后后故,善竟即应舍。”此后所说极为重要,若以前德而为喜足,则能障碍修证众多胜功德故。】 如《入行论》所说:如果精力衰竭,为了保持后劲,应当暂时放下不做;而且,为了趣入后后的善行,当一项善业完成时,就应毫无留恋地舍去。后二句所说极为重要,因为若满足于前面的功德,就会障碍修证许多殊胜功德。 大乘菩萨应当心量广大、心态积极、永远充满活力,而非暮气沉沉、以少为足。 问:心无满足并不合理。如果所求的事完成了,应当满足;如果不能成办,也应当放弃,怎么说恒无厌足?比如:挖井费了许多功夫,仍不见有水,就应停止;行路到达目的地,就不应再走。怎么说恒无厌足? 答:以世间的比喻并不能说明菩萨的精进。比如:挖井挖得不够深,就得不到水,并不是没有水;即使此处无水,其它地方也会有水。如果说有终点,那必定要到达佛位为止,但即便成佛之后也是心无厌足、悔人不倦,所以说无厌。 所谓“事情成办之后就应停止”,这种说法也不正确。菩萨的精进志愿广大、誓度一切,虽然已达佛地,但由于众生无尽之故,彼等精进也不可尽,就像火不熄灭,终究没有不烧之时。菩萨的精进也是如此,乃至涅槃终究不休息。因此,在佛的十八不共法中,对欲和精进应恒时不断地修习(出自《大智度论》)。 问:佛法要求人少欲知足,知足有什么不对? 答:此二“知足”的意义不同。少欲知足是教人对世间五欲要知足,而这也正是为了让人转移精力修习圣道。如果混淆两个知足的涵义,以知足为借口而堕在懈怠坑中,则是很深的堕落,完全违背了菩提心的誓言。发菩提心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必须常行精进,证要满一切德,断要离一切过,因此,以少为足的心态会直接损坏大乘种性、毁坏菩萨戒。 《大乘庄严经论》中讲述了菩萨的无厌足意乐,以布施为例: 一、对所施物无厌足 为了利益一位有情并成熟其相续,即使已施舍他充满恒河沙数世界的七宝,菩萨也不会想:“我对他布施了这么多,已经足够了。” 二、对施身无厌足 即使每个刹那都对一位有情布施恒河沙数的身体,菩萨也不会想:“我对他布施了这么多身体,现在已经足够了。”菩萨净修无厌足意乐,仍然一如既往地奉献。 三、对布施时间无厌足 即使在恒河沙数劫中,须臾不断地对一位有情布施身体和受用,菩萨也不会想:“在这么多劫中我一直对他布施内身外财,现在已经足够了。”不但不心生满足,反而发起无厌足意乐“我要永无止息地奉献众生界”。 所以,连虚空也不足以描述菩萨心量之广大。 四、对于有情无厌足 为了将一位有情安置于无上菩提,成熟其相续,菩萨在恒河沙数劫中对他布施充满恒河沙数世界的七宝和身体。就像这样,纵然要将一切有情安置于无上菩提,菩萨也不会生起现在已经足够的心。依此修心,发起无厌足意乐,才能恒时无有疲厌。 对大乘菩萨来说,从布施到般若都这样具足无厌足意乐极其重要。宗大师说“此后所说极为重要”,就是指:完成一项善业之后,不能因此满足,为了趣入后后,应对上上道再发精进,否则以满足心会障碍修证许多殊胜功德。 金二、发精进规——不急不缓 【此又显示发精进规,谓应俱断太为炽然、功用过猛及太散缓[29],当恒相续[30]如瀑流水。】 此处又显示了发精进的规律,即应同时断除两种过失,一是断太炽燃、功用过猛的过失,二是断太松散、缓慢的过失,应当如瀑流水般持续不断。所以,精进不像暴风骤雨,而是如细水长流,应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四十二章经》中说:“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时悲紧,思悔欲退。” 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 对曰:“爱弹琴。” 佛言:“弦缓如何?” 对曰:“不鸣矣。” “弦急如何?” 对曰:“声绝矣。” “急缓得中如何?”(松紧适度怎么样?) 对曰:“诸音普矣。”(各种妙音都能弹奏。)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沙门学道也是如此。心若调和,便可成道。修道若用功过猛,身体就会疲惫;身体如果疲惫,就会心烦意乱;心一恼乱,修行就会退失;修行退失,罪障就会增加。只要保持清净安乐,道就不会失坏。) 这是世尊教导我们修行时,应如何善调身心,不让松紧失度。儒家也说:“其进锐者,其退速。”(精进过猛,退得也快。)又说:“欲速则不达。”(想要速成,反而到不了。)又说:“勿忘勿助。”(既不忘失它,也不助长它。)道理也是如此。 《菩萨地》说:“若诸菩萨发勤精进,不缓不急,平等双运,普于一切应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萨平等精进。”(菩萨发起精进时,不缓不急,平等双运,普遍在一切应作的事业中,也能平等殷重地修作,这叫“菩萨平等精进”。) 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拉紧弓弦,“弛”是放松弓弦。“文武”指古代的圣王——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治国的方略是张弛有度,不会只张不弛或只弛不张。 其实,这个大规律适用于任何事情。不论修行、生活、工作或做任何事,都要松紧适度,有节奏、合理地安排,才能持久而无疲厌。 佛在《遗教经》中教诫说:“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你们应当勤精进坚持不断,犹如细水长流,就能穿透顽石。本论也说“如流水”,要点在于恒时不断。) 又说:“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假如修行数数松懈、间断,就像钻木取火,还没钻热就停止,那就很难得到火。)比如:闻法经常间断,就无法生起圆满的闻慧;思惟不能坚持,几天思择,几天又不思择,也不能成就思慧;修习定慧,数数停息,就不能生起圣道。所以,工夫间断,一曝十寒,不能成就任何佛法的功德。因此必须恒时相续,如瀑流水。(《孟子》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吉祥敬母云:“修殊胜德时,尊曾无急缓,故尊诸胜德,前后无差别。”】 马鸣菩萨说:世尊!您在因地辗转上进修习殊胜功德时,从未过急或过缓,所以您果地的殊胜诸德也没有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这是说等流果。无论做事还是修行,若养成不急不缓的习惯,则果上必会呈现前后无差别的平等相。 【博朵瓦亦云:“如席摩主巴之逐盗者无益,应如绛巴之逐盗者,初先预备,次乃至未及盗处而追,如是缓追,又须耐久。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进,走至极乏,坐不能起,等同未进。”】 博朵瓦也说:席摩主巴一带追赶盗贼的方法没有用,应采用绛巴地方追赶盗贼的方式,首先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在没有追到盗贼期间一直追赶,既要速度适中,又要耐力持久。假如毫不停息地猛追,到了极度疲惫时,一坐下去就起不来,这等于没有前进。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