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五天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五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五天结束了。我们已经研读完身念住k±y±nupassan±的部分。

  如无受念住vedan±nupassan±,则身念住不完整,因为随观anupassan±的意思是持续地体验实相,亦即感觉身体之意。事实上感受vedan±是四个念住的中心。心和心的内涵也必定要被感觉的。如无感觉,则修习只是智力的游戏而已。本传承着重感受vedan±,因为它让我们对无常 (anicca),生起和灭去(samudaya, vaya) 有明确的理解。这种在感受层面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少了它,就没有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没有时时彻知无常,则没有智慧paññ±。没有智慧,就没有内观。没有内观,就没有四念住,也没有解脱。

  采用任何的专注对象都可以获得深定sam±dhi。比方说,在入出息节的第一段的入息和出息,就可以用来达到初禅 (jh±na ) 的深入专注,然后到更深专注的二禅,再来三禅,接着四禅。很有可能在觉知气息的同时,也能感觉到感受; 但缺少了生起和灭去的体会,它就不是内观。然后从第五到第八禅就不再考虑身体了,只以意识,用想象来修练。

  在觉悟前,佛陀已从阿罗罗伽罗摩 (¾l±ra K±l±ma) 和优陀罗罗摩子 (Uddaka R±maputta) 那里,学会了第七和第八禅定,而且必定得到了不少的净化。然而他仍发觉内在还有深植的不净染污,他称之为随眠烦恼anusaya kilesa。Saya是睡眠的意思。Anu表示它们生生世世跟随着心。就像休火山,可能随时爆发,而其中之一,总是在临终时出现。其余的就随着到下一生去。基于这个理由,虽然他已圆满修习了八禅,他却不接受自己已经解脱。

  身体的折磨也没有产生成果。他继续探索。从呼吸上他开始观察到感受,并由此他获得对生灭的了知。解脱之钥被发现了。他从前所修习的禅定,现在被加入了内观,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之前,它们被称做是世间定lokiya jh±nas,因为它们仍就会导致新生命而在三界世间轮回。现在它们被称为出世间定lokuttara jh±nas,因为藉由生灭的体验,它们超越了世间,带来涅槃的果实。这是佛陀对人类的贡献,而它的的体现就是经由感受,这就是感受如此重要的理由。

  观受念住Vedan±nupassan±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就感受观察感受

  要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这不牵扯想象。并非禅修者从外面来检视他/她的感觉。没人站在外头。你一定要有直接的体验。同样的情况适用于身k±ya,心citta,和法dhamm±。这个观察必定不能将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分离,或是想象有个外在的检查者。

  …su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在经历愉悦的感受时 (sukha½ vedana½ veday±m±no),禅修者了知正经历愉悦的感受。

  …duk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 ‘duk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adukkhamasu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 ‘adukk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同样的状况适用在不愉悦的感受 (dukkha vedan±),诸如疼痛,和中性的感受(adukkhamasukha vedan±),即是不苦不乐。乐 (sukha) 和苦 (dukkha)这些字指的是身体上的感觉。至于心理上的愉悦或不愉悦的感觉,佛陀用喜somanassa 和忧domanassa。因此乐受和苦受指的是身体上的感受。身体本身是不能感觉到它们的,它们要由部分的心去感觉;但身体是感觉的基地。

  S±misa½ v± sukha½ vedana½ vedayam±no ‘s±misa½ 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nir±misa½ v± suka½ vedana½ vedayam±no ‘nir±misa½ 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有愉悦的感受时,正确了知有执着 (s±misa)或没有执着(nir±misa)。在今天的印度nir±misa是指素食的,而s±misa是指非素食的食物。在此处的意思是纯净的或不净的。由正确的内观修习而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如果观察而不生贪爱或执着,就会导致纯净。相同的愉悦感受,或许是涉及某种的感官欲乐,如果以贪爱和执着来对应,更想设法来增长它,那就是不善并会导致不净。它趋向痛苦的轮回。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愉悦的感受可能是纯净或不净的。

  对于有执着(s±misa)的感受,就只是加以观察,如此习性反应减弱而停止。对于没有执着(nir±misa)的感受,以平等心对之,并不起习性反应,也只是加以观察。那么依据法则,这种客观观察的能力自然地会增长。你什么都不用做。Paj±n±ti就是依据智慧,只是观察。

  S±misa½ v± dukkha½ vedana½… nir±misa½ v± dukkha½ vedana½… paj±n±ti.

  S±misa½ v±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nir±misa½ v±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am±no ‘nir±misa½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同样地,不愉悦的感受的体验是纯净或不净,端视有否习性反应而定。它也只是观察,如实的了知与接受。中性(adukkhamasukha)的感受以同样的方式了知。

  Iti ajjhatta½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bahiddh±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就像在每一节里,相同的阶段跟随而来。感受在身体内,和身体的表层被感觉,然后在整个身体的架构同时被感觉。

  有其他的传承将ajjhatta½解释成在自己身上的感觉,bahiddh±是在其他人的身上感觉,而ajjhatta-bahiddh±则是在两者间交替的感觉。就如之前所说,我们的传承并不接受这个说法。不论在森林、树下、或单人小室,禅修者都单独用功。但争论说,当比丘托钵时会遇到其他人,就有机会感觉到他人的气息或感受。然而认真的禅修者的眼睛都是下垂的 (okkhitta-cakkhu),至多他们只能看到人家在走路的腿: 因此这种解释似乎不合逻辑。当然,在非常高阶的观察中,禅修者也会对他人的感受,以及对周遭的氛围,和有情无情物体的波动,变得非常的敏感。或许可以这样去理解,否则以他人的气息或感受来用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最好还是将ajjhatta½当做是「内部」而bahiddh±「在自己身体的表层」。

  …samudayadhamm±nupass²… vayadhamm±nupass²… samdayavayadhamm±nupass² v± vedan±su viharati…

  这一站和下一站,每一节都会出现,很重要。禅修者都要逐一地通过。感觉感受的生起,感受的灭去,和感受的生起及即刻灭去。

  … ‘atthi vedan±’ti v± panassa sati paccupaµµhit± hoti.

  在观身念住k±y±nupassan±中的‘atthi k±yo’ti 「这是身体」的阶段,身体变成了只是一团次原子微粒时,没有评价和判断:想蕴 s±ññ±不再去认知这个身体是人或动物,是男或是女,美或丑。身体就只是身体,超越了分别。同样地,感受vedan±现在就只以感受看待,既非愉悦亦非不愉悦。没有判断,没有评价,没有想蕴。现在所建立的是,感受就只是感受的觉知。然后同样的阶段接着来而到达最终的目标。

  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佛陀给人类的伟大贡献就是发现感受所扮演的角色。这是两条路起始的重要交叉点:要么dukkha-samudaya-g±min² paµipad± (苦集道迹) 是一条痛苦不断产生的道路,要么dukkha-nirodha-g±min² patipad±(苦灭道迹) 是一条痛苦完全根除的道路。他发现,每个习性反应,行蕴saªkh±ra,都只由感觉愉悦、不愉悦、或中性的感受产生。只要还有生命在,心无时无刻都在最深处,与周身每个微细粒子的感受起反应。除非感受被体验到,否则心只能在表层离贪离瞋而已。因为它只关系到外缘:外界的声、色、香、触或味,故错觉以为没有习性反应了。然而你的习性反应的实相被遗漏了,因为每个外缘跟感官的接触,必定会在身上产生感受: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这点被遗漏了。

  你必须走入内心的深处去感觉感受,但不可起习性反应。只当你觉知到感受而又对之具平等心时,心的习性模式才能在其根深处改变。有如用铁槌和凿子刻石般,根深蒂固的业习 (saªkh±ras)---随眠烦恼---才会浮现而消失。否则衍生的过程继续不停。所以,感受vedan±在四念住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观心念住Citt±nupassan±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禅修者要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就心」(citte) 意指直接的体验,如同「就身体」和「就感受」一样。为了避免对心有所想象,某些事物必须要在心中出现,因为某些事物出现然后又灭去时,才能以感受来感觉。

  sar±ga½ v± citta½‘sar±ga½ citta½’ti paj±n±ti, v²tar±ga½ v± citta½ ‘v²tar±ga½ citta½’ti paj±n±ti.

  Sar±ga½是有贪爱 (sa-r±ga) 的意思。当贪爱在心中生起时,只是观察。当它灭去,心已无贪爱 (v²ta-r±ga½) 时,只是观察:贪爱生起和灭去。

  sadosa½ v± citta½… v²tadosa½ v± citta½ ‘vitadosa½ citta½’ti paj±n±ti,

  samoha½ v± citta½ ‘samoha½ citta½’ti paj±n±ti, v²tamoha½ v± citta½ ‘v²tamoha½ citta½’ti paj±n±ti.

  心有无瞋恚 (dosa) 的实相被观察,而当它灭去时,心就无瞋恚。同样地观察无明moha (幻想、错觉、困惑、无知:当它灭去时,心就无无明。

  Saªkhitta½ v± citta½… vikkhitta½ v± citta½…

  mahaggata½ v± citta½… amahaggata½ v± citta½…

  sa-uttara½ v± citta½… anuttara½ v± citta½…

  sam±hita½ v± citta½… asam±hita½ v± citta½…

  vimutta½ v± citta½… avimutta½ v± citta½ ‘avimutta½ citta½’ti paj±n±ti.

  无论心是否收摄和专注 (saªkhitta) 或是涣散 (vikkhitta) ---就只是观察和接受。在较深的禅定 (jh±n±s) 中,当心用想象的方式广大到无限的范围时,它就称之为mahaggata大。不论它是否广大---就只是观察。Sa-uttara有上,意谓有更上层的心,或有成熟的空间。Anuttara之意是,无更高层次时:心已达最高境界了。也一样只是观察。不论心是否专注在禅定中,就是观察。不论心是解脱(vimutta)或在束缚中,都只是观察。

  Iti ajjhatta½ v±… bahiddh± v±…ajjhattabahiddh± v±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相同的站随着来。从内在和外在来观察心。再次的,本传承不接受把bahiddh±当作是别人的心。在高阶的净化中,禅修者会开发出神通力,能读取他人的心意,但这不是最后一站。

  Ajjhatta½内在的心是指在身体的架构内体验事物的心。当心体验外在的所缘时则称之为外在的心:当它感觉到声音和耳朵的接触,形象和眼睛,气味和鼻子,味道和舌头,实物和身体,或是一个外引的念头。然而这整个过程仍旧在身体的架构内进行。心,就是当其所缘在外时,它本身也是在内的。接着体验到生起灭去,而到达‘atthi citta½’ti 「这是心」的境界:它只是识viññ±ºa,不是「我」或「我的」心。觉知于是建立。那么其中就只有智慧或了知,只有观察;无所可依或可执持。

  ‘atthi citta½’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内观的禅修者了解,当只有觉知时识 viññ±ºa 是如何单独运作的。痛苦的繁衍过程没有了。回顾佛陀对那位从孟买近郊到舍卫城来见他的老隐士的话。这些话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位隐士已经修到八种的禅定了:diµµhe diµµhamatta½ bhavissati…「看就只是看」,没有其他的了,因为没有评价或反应。「听就只是听,嗅就只是嗅,尝就只是尝,触就只是触,以及…viññ±te viññ±tamatta½…认知就只是认知」。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时间,但必须要达到以体验涅槃。

  修行是为了了解这个过程。所有的感官都在身上,故身体是中心。眼、耳、鼻、舌、身触、或意一有了接触,识viññ±ºa就认知有什么东西出现。接着想saññ±就对之加以评断好或壊,然后就产生了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行Saªkh±ra 就开始反应,而束缚、痛苦就开始了。这些蕴凌驾了识蕴。行蕴变得很强而识蕴很弱。结果痛苦和束缚变成很强烈。这个修行是要使行蕴saªkh±ra 和想蕴saññ±变弱,而增强识蕴viññ±ºa 到只有了知和觉知的阶段---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在觉悟前,佛陀修完了八种禅定。第八次地定名为非想非非想定nevasaññ±-n±ññ±yatana:在这定中,无法说想蕴存不存在。虽然它已变得很弱,但还是有,因此佛陀不称自己是已解脱的人。运用内观,他开发出出世间定lokuttara jh±n±s,进入涅槃,并提出「第九禅定」,他称之为灭受想定saññ±-vedayita-nirodha:在此定中,想蕴及受蕴停止了。只要想蕴还在运作,不论是多微弱,它都会产生习性反应,行蕴saªkh±ra。想蕴必须连根拔除,才能体验到识就只是识的境界。

  观法念住Dhamm±nupassan±

  Dhammesu dhamm±nupassi viharati.

  就诸法观察诸法。

  就如同身念住如无受念住的话就不完整一样,心念住如无法念住就不完整。要感觉到身和心的话,必定要有什么事物生于其中;否则修行只是想象而已。因此有了某些事物,诸如贪、瞋、或痴生起和灭去时,心才能被体验到。

  心中容纳的东西就称之为法dhamma。

  佛陀所使用的许多词汇都很难翻译,因为在其他的语言中,没有对等的用语。其中,dhamma是最困难的。它的涵意广泛。其根本意思是dh±ret²’ti dhammo:被容纳的东西。即是心中所容纳的东西。

  再延伸的意思则成为心中所生起之事物的本质或特性:

  Attano sabh±va½ attano lakkhaºa½ dh±reti’ti dhammo.

  Dhamma法就是包含其中的本性,自身的特性之意。

  在现今的印度语言里,有时会说:火的dhamma (本质)是燃烧。燃烧是它的特性,否则就不是火。冰的dhamma (本质)是寒,否则就不是冰。同样地,r±ga (贪爱)含容有其dhamma,或特质,即产生焦躁不安和痛苦。而慈爱和悲悯的本质(dhamma)是平静、和谐与安详。因此dhamma 法变成了本质或特性。

  几个世纪后dhamma 这个词,或本质,就被分成kusala善的和akusala不善的,来论及果报。心中所容纳的不净染污---诸如生气、憎恨、敌意、情欲,恐惧和自我,都会带来不善果报---称之为akusala。会使人增上或带来更好的生命的品德---诸如悲悯、善意、和无私的奉献---称之为kusala。因此,在旧文献里,我们看到dhamma法被分成「纯净的」与「不净的」。

  慢慢地akusala演变成adhamma违法或p±pa罪恶;这些都会导致痛苦的轮回。那么Dhamma就用来指含容在一个人中的任何善业,这会导致解脱。

  Dhamma的意思持续地在扩充。由于心的含容物被观察了---比方生气或悲悯所导致的结果---法就开始被人理解成因果律,即自然的法则。因此,dhamma法可以指心中的含容物,或含容物的特性,或自然的法则-即是宇宙的法则。

  禅修者要如何修习观察诸法呢?

  (五)盖节N²varaº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pañcasu n²varaºesu.

  就五盖观察诸法。

  N²varaºa盖的意思是「帐幕」或「盖子」:就是会阻挡实相被看见的东西。在十日课程里,我们称这些盖为五个敌人:贪欲、瞋恚、惛沈、掉举和疑惑。比方说,在还没有镜子的时代,人们惯常用一盆清水和光的反照来看脸。如果水是浊的,有颜色的,或动荡的,你就看不清楚。同样地,这些五盖就是你在观察实相的道路进展上的敌人,因为它们会迷彩或阻止你观看。

  再次不涉及想象:就诸法体验诸法 (dhammesu)。这节也不需要瞑想。那么要如何观察这些障碍呢?

  santa½ v± ajjhatta½ k±macchanda½ ‘atthi me ajjhatta½ k±macchando’ti paj±n±ti,

  asanta½ v± ajjhatta½ k±macchanda½ ‘natthi me ajjhatta½ k±macchando’ti paj±n±ti.

  当有感官享受的贪欲 (k±macchanda) 在内部出现时,就只是接受。就只觉知这个事实。当它没有出现,就如是了知:就只时时刻刻觉知如其本然的样子。

  …yath± ca anuppannassa k±macchand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uppannassa k±macchand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pah²nassa k±macchand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接着,那些深植于内的贪欲 (k±macchandas),先前未能浮现到表层(anuppanna),现在都浮现 (upp±da) 了。这也只是了知 (paj±n±ti)。事物生起而迟早将灭去 (samudayavaya);同样地,这个贪欲生起和灭去。当一层接一层生起并且被观察,它们被连根拔除(pah±na) 了。这些层层已被根除 (pah²na) 的,不会再回来 (±yati½ anupp±do)。所有这些,只是被观察和了知 (paj±n±ti)。

  当所有累积的贪欲被连根拔除了,便达到完全的解脱。产生贪欲的心理习性已经去除,现在这样的习性反应 (saªkh±ra) 不再产生。

  Santa½ v± ajjhatta½ by±p±d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thinamiddh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uddhaccakukkucc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vicikiccha½… tañca paj±n±ti.

  禅修者以相同的方式了知瞋恚 (by±p±da½) 的现前与否。内观的整个过程都描述在这几个段落里。所有深深埋藏,有如休火山般的过去瞋恚,都生起了。这也被观察并被连根拔除。除非习性的模式完全改变,否则相同类型的瞋恚的业习(saªkh±ra)会开始更生。当所有的都被连根拔除了,就不再生起。这是最终的目标。阿罗汉不可能再产生任何的新贪欲或瞋恚。

  同样地,身和心的惛沈 (thina-midda),疑惑,懐疑态度 (uddhacca-kukkucca)都被根除了。

  这点应该清楚,每一个法 (dhamma),就是任何在心中生起的事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念头---都会开始跟身体上的感受一起流动:vedan± samosaraº± sabbe dhamm±「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这个自然法则是佛陀证悟到的,而非他所创造的。有任何事物生起---愤怒,情欲或其他等等的---如果他就观察感受,那么这位禅修者就是修行得正确。否则只是在玩智力的游戏而已。虽然在表面上愤怒已走,但在深处内感受仍在,而心还继续以愤怒对这个感受起反应,连禅修者自己都不知道。因此,就本传承而言,身体上的感受绝对不能被遗漏。佛陀的教说是如此的清楚:「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时时刻刻都必须觉知感受的生起和灭去。

  无论你修习的是身念住,或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的任何一节,如没有了知感受的生灭,那么积存在心深处的不净染污就触及不到,更遑论要连根拔除了。修习就沦为表面的游戏了。

  相同的站随着而来: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观察内在和外在,然后观察生起和灭去,而达到了‘atthi dhamm±’ti「这是诸法」的阶段:无好壊,没我的你的之分,只是自然的法则,只是心所及其特质。相同的站随之而来,直到无所执持。

  当贪欲产生时,你不能用瞋恚来去除它;否则你就造作了新的瞋恚的业习。如果你只是接受心中有贪欲,然后只是观察,那么贪欲性质的习性反应便不会繁衍。它被削弱而变得无力。任何心中的不净染污都是同样地被观察。即使智力上观想身体是不净的,如在身念住的开头几段,也不过是佛陀为了将人们导入正道的起头部分而已。一旦内观起动,就不再对这丑陋的身体生瞋恚心;只以生灭的智慧加以如实的观察---yath±bh³ta-ñaºa-dassana½ (如实知见)。ѱºa知见,就如 paj±n±ti正确的了知一样,是以无常的了知而觉知的意思。无论生起的是什么---是好是壊,净或不净---就只是观察,不尝试保留或排斥。这才是通往最终目标的正确道路。

  漫长的道路都要从首步起始。别因为最终目标遥远而灰心丧志。在这条正道上没有白费的工夫。你付出的任何努力都会得到利益。你已开始在正道上朝最终的目标迈进了。一步接一步,愈走愈近,你一定会到达最终的目标。

  愿你们继续一步一步地走在正道上。好好的利用这里的时间和设施。了解佛陀的直接教说,善用这殊胜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尽可能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除了在熟睡时间以外,从事任何的身体活动时,尽量以时时彻知无常来觉知,为了你自身的好处,利益和解脱。愿你们从束缚、痛苦中解脱出来。

  愿一切众生快乐。

 
 
 
前五篇文章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六天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七天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字汇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开示中引用的巴利文

葛印卡老师文集: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前言

 

后五篇文章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四天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三天

净界法师:这是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二天

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文集:1997年 慈心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