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三划之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三划之一

 

  三毒

  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般若品第二般若三昧一

  修行人最忌的是贪、嗔、痴,这叫三毒。必须戒贪、戒嗔、戒痴,戒掉这三毒,自心才得清净。自心清净,般若智就显出来了。

  三毒烧心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三章如来说法离四句之一

  障碍修行人入如来地的危害最大的三种恶业“贪、恚、痴”,称为三毒。心中烧起三毒火,满心都是贪、恚、痴,便是三毒烧心。

  三十二相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维摩诘经菩萨行品第十一第四十四章

  如来,是意识领域中的一个抽象概念,不存在色身相。《大智度论》载有三十二大丈夫相,一般认为是释迦牟尼的色身相。这三十二相如下:一、足底平正,二、足底有轮状纹;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掌纹如缦网;六、足跟平满;七、足趺高满;八、股骨如鹿王;九、手过膝;十、阴部如马阴内藏;十一、身体横竖相称;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右旋向上;十四、身金色;十五、身放光明,照及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平满;十八、两腋下隆满;十九、身如狮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具足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狮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音声传播深远;二十九、眼目明净,色如金精(青色);三十、眼睫毛如牛王;三十一、两眉之间有白玉毫;三十二、顶上有肉,高起如髻。

  三十七助道品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第四章

  楞伽经卷第三第三章

  资助正道,名助道品。维摩诘经说是三十七道品,楞伽经说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本、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分述如下:

  (一)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都不可得。

  (二)四正勤: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恒令灭,未生善法令生出,已生善法令增广。

  (三)四神足:欲如意足,坚定不移;勤如意足,坚持不懈;心如意足,集中专一;观如意足,智慧观照。

  (四)五根本: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五力:五根淳熟,则具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六)七觉支:正确简择,日见精进,心生喜悦,身心轻安,不失正念,摄心入定,一切善念恶念、善法恶法悉皆舍离。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当的营生),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者止病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觉如何寻师择法

  止息妄情,名为止病。患此病者,生心止妄,随情虑失。误认止妄即真,何须别照?此等行者,误解寂然平等,谓我心生妄想,招苦乐差殊。今止息妄心,妄尽自然平等。何以有此病?从前静观中来。迷于取静为行,因此成病。

  三苦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八章

  对世间一切苦恼概括为三苦:

  一、苦苦,苦于难离世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

  二、坏苦,因失去所得,乐境不常,心生苦恼。

  三、行苦,有为法随时变化,心行不得寂静,静心修行也是苦。

  三苦海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二第三十五章

  对世间一切苦恼概括为三苦:一、苦苦,苦于难离世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二、坏苦,因失去所得,乐境不常,心生苦恼。三、行苦,有为法随时变化,心行不得寂静,静心修行也是苦。

  三世罪

  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二

  什么是三世?世间人认为自己从出娘胎到死亡是今世,在今世之前,自己还经历过另一个出生到死亡的前世,今世死后,又有到别处投生的后世。佛陀对根智未熟的人说法,也顺着这些人的希望心说这样的三世。待弟子们根智成熟后,佛陀在后期说法,说到诸法实相,说的三世是时间的三个分段,指从前、现今及今后。现今是一刹那间,是从前和今后的分界点。这里说的三世罪指在这三个时间段上自己心念中的恶念,是自造的障碍明心见性的错误观念。

  三世诸佛如恒河沙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七章之一

  从经文内容可知这是用恒河沙的性质譬喻佛性,佛性即是如来之性。如来一词有多种义:一、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二、如实地观察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三、能如实知事物本来面目的人,即如来佛,文中所说如来,这几种义兼而有之。

  三藐三佛陀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

  三藐三,意为无上;佛陀,对先知先觉,大彻大悟的人的尊称,能知三世十方事。佛陀又有多种名号,一切智,救世主,大导师等等都是人们对佛陀的美称。三藐三佛陀意译为正遍知大导师。

  三藐三佛陀佛陀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一章

  叠用两个佛陀,起强化语气的作用,可理解为最最正确、最最伟大的大导师。

  洞悉一切而自心不动。

  三相续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三章之三

  卷三说到种种相续,可以概括为性相、因缘、生灭三种相续。楞严经说的是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

  三事和合生方便相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五章之二

  六根、六尘、藏识变现的现识三种和合生起的有为相。

  三车

  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三(一)

  佛说大乘法时,把声闻比作羊车,缘觉比作鹿车,大乘比作白牛车。

  三业

  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二

  在这里指愚迷、骄诳和嫉妒。惠能大师认为这三种恶业是修行人最可怕的业障,要求修道人下最大的决心消灭这三种恶业,三世罪也就不存在了。

  三坚法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第二十章

  法身才是坚身,正当营生才是坚命,积聚福德和功德才是坚资财。

  三昧

  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一)

  三昧是梵文音译,意译正觉,又译正受,是修禅的一种玄妙境界,是在排除了一切妄觉妄受的清净心状态下,用般若智慧观照而获得的正觉正受。

  三昧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一章之一

  在禅定中的玄妙境界。

  三昧正受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序分

  在禅定中对玄妙的境界正觉正受。心、佛及众生,三者无差别。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安住藏中,不受诸受,名为正受。

  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一章

  例如《佛说观无量寿经》中介绍的种种观想境界,心专一境,从观落日开始,继而作水想、作地想、作树想、作八功德水想,则能初见极乐世界;接着观莲花宝座、观莲花宝座上有佛和菩萨的形象、这时,如果统摄六根,心不外驰,便进入了念佛三昧,属于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三昧道果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五章之一

  修习三昧见道证道的果位,名为三昧道果。声闻乘的果位有初入流、一往来、不退还、不生(灭尽烦恼)四个果位。

  三昧神足诸法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四章之二

  指四神足法。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欲如意足,欲求胜进,坚定不移;勤如意足,勤修禅定,精进不懈;心如意足,心专一境,无有散乱;慧如意足。智慧观照,入如来地。

  三界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一第一章

  界,指范畴。三界,指人们认识领域的三个范畴,也是修行的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六第四十四章

  指色界中的贪、痴、慢及无色界中的贪、痴、慢。因为是思量心所起的惑,所以称为思惑;又因为要在修证中才能断除,所以又称为修惑。相对于欲界及色界中的粗烦恼而言,这六品属于微细烦恼。

  三明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第六章(续)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

  三明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第十八章

  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如其次第,以无学位摄第五、二、六通为其自性。

  宿住智证明,以第五宿住通为性,忆念过去诸事无遗;死生智证明,以第二天眼通为性,正观眼前诸法生灭无妄;漏尽智证明,以第六漏尽通为性,一切粗烦恼、微细烦恼无从生。

  三千大千世界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依法出生分第八

  楞严经卷第十第三十章

  东南西北四部洲, 一日, 一月,欲界天, 色界初禅天, 合为一小世界; 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小千世界包括二禅天;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中千世界包括三禅天;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包括四禅天。因为大千世界含有小千、中千、大千,所以名为三千大千世界。这里说的世界,指人们的思想领域,三千大千世界包含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六道。

  《净土生无生论讲义》分析六道如下:“地狱道,念念五逆十恶,恣意杀生,不信佛法僧三宝,拨无因果;二、畜生道,念念愚痴,不知惭愧,专恣情欲,不明正道;三、饿鬼道,念念悭贪嫉妒,不造福业,但积罪恶;四、修罗道,念念谄诳负气,外假仁义,内计我人;五、人道,念念节制五欲,注意三归五戒,希求后有;六、天道,念念止恶行善,摄散归定,诃色入空,愿求胜乐。”大千世界只包含天道中的欲界天、色界天、未包含无色界天,更未及菩萨地和佛地。

  在这段经文中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借喻广大虚空。

  三千威仪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第二十九章

  行住坐卧律仪各二百五十,共一千,配三聚净戒成三千威仪。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三途

  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二第三十五章

  指三恶道。

  三种量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三章之二

  以现量、比量、圣言量这三种量作为衡量一个命题是否成立的依据。

  三乘

  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机缘品第七答法达(二)修声闻乘的人,称为声闻,声闻乘修习四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最高果位是阿罗汉。修缘觉乘的人,称为缘觉。缘觉乘观想十二因缘,从顺逆两种次序观察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种心识转生的因缘,证得诸法虚妄,从而转生圣智。修缘觉乘可证得辟支佛。佛对弟子说法,初期说声闻乘,缘觉乘,到弟子根基纯熟后,再说如来乘(亦称菩萨乘)。声闻、缘觉二乘还未能了解如来藏在修禅中所起的作用,还受微细烦恼的困扰,未得见如来。声闻、缘觉合称二乘,相对于菩萨乘来说,二乘是小乘,菩萨乘是大乘。到妄识灭尽时,再回过头来审视,便知小乘大乘都非乘。《楞伽经》说:“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乃至有心转,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

  三解脱门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一章

  空解脱,无相解脱,无作解脱。

  三摩钵提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渐次

  梵文Samapati,音译三摩钵提,亦名三摩钵底。《一切经音义》卷二一说:“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底。”意译等至。等持之中能得胜定。色界四定,无色界四定,名为八等至。

  三宝

  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忏悔品第六之四

  小乘、大乘诸经都说归依佛、法、僧三宝。惠能大师传最上乘顿悟法门,即心是佛,归依自性觉、正、净三宝。两足尊、离欲尊、众中尊,不只是修道者的重要法宝,也是世人养生的宝贵原则。

  三宝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九章

  一般指佛、法、僧为佛门三宝。《六祖坛经》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劝修行人归依自性觉、正、净三宝。

  三灾不及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六第四十八章

  三灾,指火灾、水灾、风灾。一般说法是:火灾只及初禅,烧烦恼心;水灾淹到二禅,为喜爱之心所起;风灾吹及三禅,为呼吸所起。兜律天分内院外院,外院仍属欲界,未到初禅。说三灾不及,似指弥勒菩萨所居内院而言。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九章

  三净肉

  认为不见杀、不闻杀、不疑杀这三种肉为三净肉。

  三障

  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一)

  三障指烦恼障、业障、报障。报障是宿习引起的对正确知见的障碍。

  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三第八章

  能见所见,离是离非。这是针对三摩提所现的幻境说的。譬如在三摩提中眼前出现变幻的云朵,当你虔诚念佛之时,即时云朵幻成佛相。是佛?非佛?是见?非见?是想?非想?其实是在三摩提中有意无意之中出现的、似见非见、似佛非佛的影像。你如果无心向佛,不会出现这些影像。眼前影像,只是幻相,实非真佛,所以离是离非。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前五篇文章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三划之二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四划之一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四划之二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四划之三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四划之四

 

后五篇文章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二划之三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二划之二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二划之一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一划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 劝持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