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 无碍的心和无碍的物 |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 无碍的心和无碍的物
另一个重要观法叫做"心物互摄",其目的在于消除所有心物之间的分别。当我们观察蓝天、白云和大海的时候,我们倾向于把它们视为三个孤立的现象。但是假如我们更仔细地观察的话,我们就会明白,这三者性质是一样的,都不能够互相孤立而存在。假如你说,"我害怕我刚才碰到的那条蛇,"在这里,你把蛇看成了是物质的,而把恐惧看成心理的。观想心物互融就是用来消除这种分别的一种方法。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指出,不仅仅是色彩、光亮和温度,还包括形式、内容以及宇宙万物的运动,其性质不过是由心灵投射进去的而已。根据量子理论,如今已没有人能够像笛卡尔那样坚持认为,心和物是两个判然两立的实体,它们互不依赖,互相隔绝。 简单地说,在"我害怕蛇"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分别出"我"、"蛇"、"害怕"这三项东西。"害怕"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不仅仅与物质现象"我"和"蛇"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它还被密不可分地织进了整个宇宙的网络之中,具有了与整个宇宙相同的性质。"害怕"这个概念暗含着蛇这个概念以及害怕被蛇咬的这个人的概念。如果我们的观察尽可能地客观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对蛇的性质和人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并不能确定,唯有害怕这种直接体验是我们可以确认和肯定的。 在观想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一念都包括整个宇宙。这一念可能是一个记忆,一个想法,一种感受,一种希望。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称它为"意识的粒子"。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称它为"时间的粒子"(即刹那ksana)。一念之中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整个宇宙。 当我们谈到心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想到诸如感受、观念、想法等等心理现象。当我们谈到心的对象时,我们通常会想到诸如山、树或者动物之类的物质现象。这么说来,我们只看到心和对象的现象层面,而看不到它们的实质。我们已经明白,心和心的对象这两类现象,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但是我们却不明白它们还具有相同的实质。这种实质有时被称作"心",有时被称作"真如"(tathata)或上帝。无论我们怎么称呼它,我们都无法用概念来度量这一性质。它是无边的,包容一切的,没有局限和障碍的。从同一性的角度来看,它被称作"法身" ,从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被称作"无碍的心"和"无碍的世界"。《华严经》中称它为"无碍心"和"无碍境"。心和世界是如此的圆融,以致我们将它称为"心物一如"。
----------------------------------------------------------------------------------------------------------------- 更多一行禅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