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二十八)善知识博多瓦的历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二十八)善知识博多瓦的历史

  从此要说由种敦巴尊者传善知识博多瓦,而传出所有噶当教典派中诸上师的历史情况。

  这里先根据宗喀巴大师所著赞词中的颂句说:“佛生所育种,大德博多瓦。”

  这样的赞说确是这位殊胜士夫为了在这雪山丛中的藏地,令佛法得以增长起见,如愿化身而来,以住山谷修苦行的仙人作风而安住的情况下,作护持佛法的主宰人物的善知识博多瓦大师。在丁卯(公元一O八七年,宋哲宗元佑二年)的那一年,他降生在彭裕地区哲村的坝塘地方。他的父亲是苯教信徒中的富人,名舍波,母亲种姓纯洁名勒谟,“略”是他的种姓。他在孩童时代,就生而具有伟大的慈心、悲心、菩提心等天性。他是见着其他众生的痛苦时,内心极生忧苦,总想用什么方法才能除去这些痛苦;如果见着其他有情心中生欢乐的时候,他总要念想愿他们所得的这些安乐,无论何时都不退失而向上增长的一位殊胜士夫。

  有一些人在卫藏河流合一汇流的贡曲河那里,利用水流来清除一切人和马等的尸体(藏俗水葬的缘故)。而那里却有一种鸟叫除泥鸟,他因为听说这些鸟如果一死却没有人来作清除,鸟尸会顺水势流来,回旋在漩流中,他说这些鸟可爱啊!于是他为顾虑这些鸟受害死去,作了救护这些鸟的一些事。他对于从大道而来的客人们总是对他们祝愿说:“我愿客人们,你们的乡中获得丰收,愿你们的有意义事业,如意成就。”善知识博多瓦曾经这样说:“我的想念中,除了想念他方面获得胜利,我就心生欢喜;他方面安乐,我心生喜悦;他方面愉快,我心生快感;除此之外,我没有生起过希望我自己胜利等来到,我才生欢乐的念头。当我见着两人结伴同行的时候,我总是只想着这两人和气同心该多好!”善知识霞惹瓦赞博多瓦的颂句中也说:“从师孩童时,方知说话起,即已转变成,共他苦乐心。”

  由于博多瓦的父亲是苯教徒的原因,所以他童年时代也作过苯教的仪轨修诵等事。因此他曾经不满意地这样说:“这样的苯教仪轨,与三宝比较之下,它成了邪外道,这怎么才好呀!”当时附近为一位修行的大德圆寂后,作净尸的时候,尸体发现虹彩和光明等相。他因此对他的父亲问起而说道:“我听说死的是一位大修行人士。我想如果自己修学的话,我也将会成为一个大修士。”他的父亲那里有一位名叫鲁却坝贡的殊胜修士,博多瓦幼年的时候,在这位修士座前领受了近住斋戒(即内地所谓八关斋戒)后,将从第二天开始守持斋戒,而当天他因为喝了点酒,以致引生痰病而呕吐。到第二天他的父亲对他说:“你的身体既是这样的不好,今天你不必守持斋戒吧!总之这是十五、三十、初八三种日期中都可以做的事,推在明后天再做吧!”当他父亲很爱他而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回答道:“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要守持的,身体好的时候才守持;身体不好的时候,就不守持,那怎能行。”这样的话坝贡听到后,心中十分欢喜,对博多瓦的父母再三鼓励地说道:“这孩子将成一个具有对治烦恼工夫的能人,应当在出家环境中进修教法。”

  也由于年青的博多瓦他自己过去生中,有很深厚的修行薰习力,因此总的说来,他对于一切轮回生死处所,能明白是不可靠的,是痛苦的自性;特别是他看见俗家确是烦恼和罪行产生的处所,是苦的根本,如牢狱一样。以此策动了他希求出家的猛利意乐,他的父母也允许他出家。在得着耶巴瓦?峨?绛秋鞠勒(义为菩提生处)为作阿合黎;伦?楚绛(义为戒菩提)前请求为他作轨范师的情况下,他出了家起名叫仁清色(义为宝明)。于是他请求教导师坝贡传授他一种静修法门。坝贡对他说:“你想唯一观修的话,须得事先听受少许的教法。如果不这样作,那么,你将空有大修士的虚名,而实际是走入得不到彻底定解的路途。”于是他最初学习了噶当派如法的德行。

  他对于所承许的戒律,守护得很清净,建立起很好的基础,然后在库敦等很多大德座前依止,精研三藏教法,成为彻底的善巧精通人士。善知识博多瓦少年的时候,阿底峡尊者还住在藏中,也就在种敦巴尊者到野巴去寻求黄金起身之后,他曾在阿底峡尊者座前,去听受过一次《修次中篇》系由拏错来作翻译的。他说那时他既不懂话,而又因是新出家的僧人,没有其他的话可说,只感觉到班智达(指阿底峡尊者而言)说了很多的话,而翻译说出来的不过少许,由于他是“扎焦巴”的自家人,因此在牧区他同一位名叫札迦?爵准的住在一起的时候,爵准有一次酣睡,而他却在一旁念诵《般若现观庄严论》,只听爵准口中说:“这一座来了很多僧人呀!”清醒后才说道:“在你念诵中,我梦见无数的非人聚会这里来听经啊!”霞惹瓦说:“非人也是有神通的。”博多瓦曾在扎焦寺当过管理的职务,他作得很有成效,并且也执行百事——慎的作风。他曾经这样说:“我在当管理的那段过程当中,哪怕是由僧伽公众剩下来的洗涤残酪,我也没有私自喝过一点。”当扎焦巴的侄子惹侠?释迦仁清(义为释迦宝)对他说,你须得作讲经院等处的管理职务的话时,由于他对管理的事务已生厌烦,他当即辞谢说我不能作。他继即摆脱一切无意义的事务,而专一勤奋出家的主要事务——阅经、闻法、思惟法义与及精修禅定。

  继后他很希望在一寂静的处所,一心专修,他也就到他父亲的供奉寺院中,即是他受近住戒时的导师坝贡座前,启白他的心愿。坝贡对他说:“你既乐意专一静修,最好你去到热振寺,有一位获得大德阿底峡尊者的整个圆满无缺教授的大德名叫种敦巴住在那里,你应当在他的座前请求所有教授。”博多瓦他不仅同意坝贡所鼓励他的那些意见,他自己也对种尊者有很大信念,很乐意这样作。于是他想去到热振种尊者的座前,住过一整个的夏冬两季,在这段时间中,求得教授后,再去到康区,隐姓埋名地一心静修!他也就先同江敦两人结伴来到他过去出家受沙弥戒的轨范师伦?楚降(嘉区人)的座前礼拜。继即来到热振,那时扎焦巴的侄子复给种尊者去信说:“我这里的人来到你的座前依学后,请你不要放他到其他地方去。”博多瓦他确也能心行两方面都很如法地依止种尊者,而请求《菩提道次第导修释义》。种尊者对他特别看待,具有厚望——是希望他成为自己的首要弟子,护持教法的主宰人物,把他当作眼珠般来爱护而培养他,开示了他所有菩提道次第从依止善知识起直到最后整个的道次教授,对于此中每一观修时的缘念法门,丝毫也不保留地给他传授详说,完全灌注在他的内心中,而引导他生起决定的体验。因此,他对于善知识种尊者的功德,与及种尊者所说的道次中的所有要点,生起了很坚固的决定信念。特别是《入行论》中所说的颂句——“我获解脱义,不须名利缚。”这样能依的教授,成为他心中信赖的直接方向,而生起舍此世心,一心不离善知识种尊者而作依止。

  他曾经这样说:“我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想的是仅只一次收获的时间来求得教授后,就往他处去的。现在叫我滚开到后面去吧!我也不愿意了。”因此,他体会到只想得一些简单短小的教授是不可以的;再请求一些后,到他处去的思想也是不可以的。必须是不离开具足德相的善知识作长期依止。由此他依止种尊者七年中,获得善知识种尊者对他喜爱的慈意。种尊者曾经这样说:“不料坝塘那一地方中,出了这样的一个伟大的人物啊!”在善知识伦觉巴和衮巴瓦都还没有逝世的当中,博多瓦一直住在热振一心专修,中间有一段时间,他同坝贡师在一起阅读《经庄严论本颂》,在这期中有一晚上他梦见有一木板上刺射着许多箭,拔去箭后,而箭头仍留在板上。继后他将《经庄严论》的大疏合起来参阅后,复梦得所有的箭头一个不剩他都拔去了。他说:“这是建立起了如至尊弥勒的密意一样的见解象征。”

  善知识博多瓦从和种尊者见面起,直到最后种尊者圆寂之间,他连一刹那也不想离开种尊者,心行两方面都作了如法的依止;种尊者对他也摄受为自己的首要弟子。有一次种尊者在病中,头枕着博多瓦的膝盖的时候,博多瓦的心中,有如来到可怕的地方而失去了护送者一样的苦楚,心想:现在我又将依谁呢?悲痛的泪水落到尊者的衣领上的时候,善知识种尊者通达他的心情而说道:“我还没有看到你可依的人,今后,只宜以三人以上五人以内的人作为助臂;应以经藏为师;向着贤善心作吧!将会与殊胜者相值遇的。”说话的那时,爵窝勒(义为善怙)坐在种尊者的面前,他启问尊者道:“上师所说的贤善心,是指什么而言呢?”尊者答道:“是指菩提心而说的啊!”这样接连说了两遍。据说“贤善心”这一教授,过去并不是没有人知道的,似乎也就是由博多瓦作了一次启请,而尊者把这一法门秘密地作为要诀教授来说给他的。继在俗众聚会中,尊者配合起经教来也说过,到申斥众徒的那段期间,由于还有说这一法门的必要,似乎也因此种尊者两年暂不示寂。后来见得博多瓦对贤善心一法已获得效用,因此也不须再延示寂时期了。直到最后种尊者示寂的时候,善知识博多瓦心中暗作启问:如果上师你不住世,我将依止谁呢?种尊者的答覆是:在这衣袖般窄小藏地,我还没有见着你可依的善知识,你以经藏为师吧!

  在种尊者圆寂后,博多瓦梦着他来到哲青迦(热振寺种敦巴过去梦见过有白毡铺着的那里的地名),一手持着利剑,而一方面吹着海螺,想令南赡部各处都听到这螺音。到得醒来时,他说梦中持着利剑的征兆,是智慧渐渐增长的象征;吹着海螺的征兆是将有宣说教法的因缘要来。据说他所分得的上师遗留下财物没有什么,仅是善知识种尊者静修时所用的金刚子念珠二十一颗,与及请到梁区去供奉的种尊者的手杖一根。博多瓦他在衮巴瓦示寂后,本想护持热振寺,就在那一夏季的消夏期中,他开讲了《集菩萨学处》。对于他的讲解来说,听讲的一般人众都能懂得,可是独有温?都季嘉补(义为法王)没有得到体会,而未认为可以。博多瓦他在梦里梦着他自己是耕田的人,犁着一块田园,所有下层的土壤都很好地犁成泥烂松散了,独有一处,不能施耕。以此梦征他说这是田土未熟而不能施耕的象征。于是他将在热振那里所有的资具财物都舍弃不要,而一人独自离开了熟振。继此善知识博多瓦,及朴穷瓦、慬哦瓦等三昆仲(系师兄弟的昆仲)此后也都断绝肉食。因热振寺一时受到“法荒”(没有说法者)的来临,那时由朴穷瓦来讲说《发愿回向善根》。有一天博多瓦去作了讲演,大众都获得了体会。因此,朴穷瓦说道:“我是想到我们尊者所说教法是无尘垢无险阻的。把尊者的讲说法语搁下来,而由我来讲说《发愿回向善根》是不妥当的,今后由博多瓦来讲吧!”三昆仲从热振一起来到隆学地方,也就暂逗留在那里静修。继后慬哦瓦到却补地区去闭关静修,博、朴两师则到彭裕上部和嘉峨地方去化缘来坐修,在那谟嘉地区中也住过一段时间。很明显这是先成熟自己,然后作利他事业,并清楚要作这样利他事业——先须得会集卓那寺的僧众。

  据善知识垛巴说:“在卓那寺和博师等见面时,僧众会集已经三年了,僧众人数不过三十人之谱。”继此之后博、普二师在“察招空弥”那里驻锡两夏的时间(言两年)中,讲说《菩提道炬论》,及《无边功德赞》、《亲友书》等,在这些法会中,聚集的僧众约有百人。到冬季在嘉区的贡嘉谟那里讲说《集菩萨学处》,那时聚集的僧众约有三百人。继此迦玛容瓦寺的僧众也来了很多,叫他们回去也不愿意,将近一夏没有说法,博、朴二师都住在那谟底波伽地区。在那一夏季里作了一次清净的安居修夏,善知识博多瓦说:“我在那一坐夏里,哪怕是一刹那的世俗分别,我都没有生起过。”朴穷瓦说:“我纯粹专一地修《缘起法门》,而获得入于缘起法中。”继在达裕地区的阁汝地方驻锡的时候,博多瓦大师的父亲来到博多瓦面前礼拜而请求说:“请求慈悲对我的来生顾念一下,我的所有这些旧衣服都由居士们来分受,还有一头牛供给僧众作驮运之用吧!”他这样说后随即就走了。善知识博多瓦说:“唉呀!去瞧一下我的老爹吧!”说后去一瞧,他的父亲已经安坐在床间而去世了。在这以后,他满六十一岁在哲区的博多寺中的时候,彭裕上部发生了大纠纷,因此,萨普巴地区的豪贵们,和从嘉区逃难的人来了很多。博多瓦对这些人众很关怀,吩咐说:“在今冬看怎样做能使他们可以安适下去吧!从明夏起是可以在哲区安住下去的。”

  继后到了春季顾虑不能住持隆东,因此占一卦征,三卜后发现爻句中说:“譬如雄狮依山,无有怖畏。”到了夏季在达隆塘寺那里住下,那时集会的僧众约六百人。后来在达隆那里来听经的僧伽,他每人给黄金五分,共用去黄金约八十两之谱,这样很清楚地知道那时安住在那里的僧众,已约有一千三百多人。须区堪扎地区做了住夏和过冬的地方,博、朴二师都住在那里。从此一般人士都称作“善知识双合”。从住区看来,清楚地知道,二师在纳峨(义为病端)也是住过的,霞惹瓦曾经这样说:“过去住在那样名叫病端的地方,而今二师已是到了现证圆满菩提的时候,没有什么再做的了,只待以后在那里做一次大供养,我们过去那里祝愿吧。”当他们在纳峨住的时候,那里是一个险峻而荒野的地方,只好就地搭些茅蓬或小屋来住,同时做一些垦荒地等等。以此僧众们在梦里常梦着蛇、蝎、蛙、蝌蚪等动物。善知识博多瓦对他们说:“你们不必害怕,我的背后有西方广目天在如影随形般地常时护着。受不到灾厄的原因,又因为我是以菩萨现声闻相来作众生事业的十六尊者中之一个。”他又对让?底玛瓦说:“你不要因自己不聪明伶俐而灰心,我是十六尊者中的一位,因此你能和我相值遇,算是你有很大福德。”传称博多瓦是十六尊者中的因陀罗尊者(义为生支)的化身,对于这样的传称,博多瓦他自己也是认可的。

  《噶当宝笈》中在善知识法王种尊者《信坚本生传》里记别说:“善知识博多瓦他将成为种尊者首要大弟子。护持佛宝的是博多瓦,护持法宝的是朴穷瓦,护持僧宝的是慬哦瓦。”而在《信坚本生传》中的原文是这样说:“在不远的将来,有一位护持佛宝的弟子名仁清色(义为宝明,即博多瓦大师),他将成为胜生大师(种尊者名讳)的首要大弟子。护持法宝的弟子,名须鲁绛称(义为童幢,即朴穷瓦大师),他将成为现时问答法义的法主,护持僧宝的弟子,名促青巴(义为戒焰,即慬哦瓦大师),他勤修胜生大师所传的众多教授,将成为对佛陀教法作饶益的一位善知识正士。”又《噶当宝笈》中说:“彼三昆仲者,即是三怙主的化身。”在《噶当宝笈》的授记品有颂说:“从此观自在,妙音与密主,文殊变化现,童身美妙相,五台到此来,前三我弟子,博多与朴穷,慬哦三昆仲。”当种尊者谨向阿底峡尊者作大供养的时候,阿底峡尊者说道:“嗨哟!我现在观察白色童子,在这藏土,将有六十五种建立。”这说的是朴穷瓦。又说:“黄色童子说他将有九十种建立。”这指的是博多瓦。又说:“蓝色童子说他对于菩提分,将有一百六十五具缘,此中仅六位有应化因缘。”这是指慬哦瓦而说。

  又据说过去尼泊尔圣菩提塔,早晚二时,是人们作绕塔的时候,午间四大入睡眠状态时,是非人等作绕塔的时候,在这时候,如果不是已获得成就的人去绕塔定遭灾厄。有一瑜伽者,他修亥母获得成就,他到非人中去绕塔时,听得非人等作歌中有这样的歌颂唱道:“虽於往昔中,发起无上愿,现生阿底峡,(作)迷性现缘游,绍隆燃灯种,圣者三昆仲,一在此南界,文珠无二身,一在海波土,观音所化身。一在芒裕城,密主无别身。”以此看来,三昆仲他们的所依身真实是怙主三尊所化现。

  在《噶当教法史》中也说噶当三昆仲是怙主三尊的化身。总之实际是说他们是化身的士夫。以普遍一般受化人们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事业史事也是不可思议的。善知识博多瓦他唯一依止种敦巴尊者学习所有菩提道次第中,从依止善知识起直到最后无学双运果位之间的一一观修所缘,得到彻底的体会,并护养精修而生起了彻底卓越无垢的修验。在他修持下中两士道,获得成果的时候,他对于此生的色身、受用、名闻恭敬、侍眷等众,任何一种都不生起刹那的贪恋,如隐避的伤兽,而去到寂静的处所精修。有一次,有一施主供养一颗绿中带红润的大松耳石(这种色彩的大松石是极珍贵难得的)给他的时候,他不用手去接纳(比丘戒,手不过钱财珍物),只作手势示意放在他的面前,他很好地为施主这一供养功德作了回向。到第二天博多瓦师徒们也就到他处去了,供松石的施主心中有些怀疑,不信博师真不用手去摸,他到博多瓦的住处去瞧,他昨天搁的那松石,仍在原处,丝毫未动。善知识博多瓦同他的所有徒眷等都对于任何财物,没有一个不是不起贪着,具有舍此世心的人士。仅以这高尚史事来说,对于佛教也是极大的美妙庄严。善知识博多瓦的座前,吸收了徒众约有一千人,尽都是能舍此世心修清净解脱的人士,他们都能清净守护三种律仪,将完全圆满的教法,作一修行要道而专修;所有身语意三门一切行为都追踪上师博多瓦的高风而修学。以此他们的美德名声,遍于赡洲各地,就以印度圣地来说,在他们的德风传来之下,也都彼此传说藏土中,出现了一位大菩萨,他拥有出家徒众约一千人,都是一体的能建立清净解脱德行的人物。

  又据说有一次善知识博多瓦的屋顶上积了雪,他说:“今晚发生了如《七女悟真传》中那样的心情。”因此他心中很生欢喜。所谓《七女悟真传》中所说的事,又是怎样的呢?传记中有这样的颂词——“薙除烦恼发,披着粪扫衣,乐欲住兰若,何时如愿成。”关于善知识博多瓦的德行事业,据一位噶当派中的大善知识所摄集而作出的评语是这样:“善知识博多瓦是生而具有增上心者,是著名的大律上座,他对佛法作了广大的传播,显见了经藏的总义,造论善巧,持戒精严,僧仪无差,是一位佛教中的主宰人物。他从过去直到现在所有的时间中,一直是在常观察所许的誓愿,奠定律仪基础;一心向往深入经藏;常观贪欲过患;每自掩功德光芒的一位大德。”善知识博多瓦他对三藏是很博通的,并且能显见三藏的一切教义都是一个完整的修行教授,种尊者说他是佛教中的主宰人物的时候,是当他的面前,指着他的颜面而说的,复说他是十六尊者中的一位。确实由于他的才智是很博大的,因此,他的前面任何一种经论典籍,他都能以三士道与它连系起来,对那典籍作总结的讲说。博多瓦曾经这样说:“除嘉季?香大师,与及种老两人外,不管是天人鬼神,都被梵语把他们捆扎起来而搁置着。”他依止种尊者虽说时间不算很长,可是总共也依止了七年之久。

  种尊者逝世后,继由伦觉巴和衮巴瓦两位大师如护眼珠般地教抚三昆仲。衮巴瓦逝世後,三昆仲在跋邦塘会商时说道:“我们此生中,不向人们说法;不食筮卜来的供养;不住持寺庙和部院(指僧伽部院);当发愿来生往生到弥勒和阿底峡尊者的座前。我们三人应彼此相依,一心精修善法。”

  关于善知识博多瓦的事业德行,大概情况,在朗嘉饶巴所作的《摄颂》中所举的是这样的:

  “不为他人作,宰官与仆役,

  不扰他人意,不记他人恶,

  不染虚假意,不作附攀缘,

  不去合腐污,不惯习俗流。

  亏损自愿受,善友彼所交,

  建造诸塔像,像前复供养,

  阅读诸经论,与及布施业,

  彼亦广大作。一切能舍中,

  彼之衣与食,生活诸受用,

  自供虽菲薄,知足心安素,

  寂静处所中,彼乐者居住,

  何以如是作,为修心要故。”

  在善知识博多瓦的行传——《妙莲颂释》中的说法:

  一、关于他所断离处所,有颂说:

  “自乡与家宅,本庙及城市,

  喧嚣纷嚷处,此五非行境。

  不净及YIN秽,退失誓句处,

  人与非人等,为灾作障处,

  诸处应远离。”

  二、他所断离的朋类,如颂说:

  “YIN乱及退戒,妇女与爱染,

  见行不顺者,唯求此世义,

  缺立人性等,痴呆与大欲,

  亲眷等恶朋,一概应远离。”

  三、他所断离的食物;如颂说:

  “酒肉葱蒜等,偷劫及剩秽,

  僧物与赎物,造恶而来物,

  舆及五邪命,取饮砾石水,

  不净二边行,诸著应断离。”

  四、他所断离的衣着:如颂说:

  “具兽形相衣,质色两不宜,

  量度不合律,太好或过劣,

  装饰讲华美,与戒相违衣,

  与及有袖等,一概应断离。”

  五、他所断离的资财:如颂说:

  “不宜诸沙门,掌握之资财,

  珍宝贵物等,入种不观物。

  僧物及赎物,他人爱着物,

  若贪强取财,如敌皆断离。”

  六、他所断离的作业:如颂说:

  “田业及商业,利贷与养畜,

  事业工巧业,与及养亲友,

  作村诵仪轨(即以赶经忏为业),

  求雨阻雹等,宦绅两者前,

  为役皆远离。”

  以上是这一传派的六种应断离事。

  其次他的所修和所取,即是一切显密经教的心要——三士道菩提道次第之清净解脱修学法门,如以多宝庄严的所有道之支分等。

  一、他所修中,依止上师之特点:如颂说:

  “不觅各种不同师,得一具相善依止,

  师之誓句如命护,一切净行随师学。”

  二、他对戒律之持点:如颂说:

  “容受善自身心戒,对教学处如教学。”

  三、关于他修心的情况:如颂说:

  “修心依次皆净修,等引通达以决择。”

  四、他所求知的特点:如颂说:

  “不求多类教授门,适学知识皆精习。”

  五、他所取之教授要门的特点:如颂说:

  “不觅夸大之教授,唯以三藏作教要。”

  六、他所断此生牵缠之情况,如颂说:

  “远离本乡土,断绝亲属缠,

  施主及区民,解除爱执方,

  不执家畜众,仆役与田业,

  惦念而生苦,一概应断除。”

  七、他所行之特点:如颂说:

  “修心修善等诸事,韬光隐晦进义大,

  不作立功为要图,一座常修闻思修。”

  八、他不作无谓的狂行,如颂说:

  “隐没贪欲现无贪,隐没自利作利他,

  贪着考虑此世等,诳染狂行皆不作。”

  九、他所善巧精通的特点:如颂说:

  “澄照三藏明镜里,显见二谛诸法性,

  不依世间善趣道,唯入智者所行径。”

  十、他的见行清净之特点:如颂说:

  “身语作风如戒法,悲智无别胜心固,

  虽知取舍无二义,有分别中示无别。”

  十一、他坚定的特点:如颂说:

  “已达轮回如是性,不因苦乐爱自行,

  法业不为好恶动,厌心引生净解脱。”

  十二、他断离世间八法的特点:如颂说:

  “任何贪爱成苦集,作何现见如诸法,

  世间所作世八法,彼虽断除不显实。”

  十三、他的悲心特点:如颂说:

  “难忍如母众生苦,非利他事不想念,

  不作表现具悲者,任作何种为利他。”

  十四、他的智慧特点:如颂说:

  “诸法现而无自性,幻空体性虽已知,

  然于善恶业异熟,心生决定信极诚。”

  十五、他学习菩萨行的时候,断除与般若波罗密不顺方的情况:如颂说:

  “从他收集分与他,贪求名利废闻思,

  轻视罪业诸堕恶,不净施等皆不作。

  虽作出家众导师,对教不欲养痈患,

  特有不作导师中,不作尼轨而障教, 。

  仅依养命恶衣食,为利教法能舍命,

  不作与他对争事,随不安处不趣行。

  不为名利而求故,世法佳事亦不作,

  诸恶作业弃如仇,四时带勤十法行。

  离贪及恶神通等,除生功德禅定外,

  可疑之处不觅修,专注三门善不失。

  无垢经藏如眼灯,如药多闻不疲厌,

  所闻复能从今起,真实信乐勤修学。

  舌剑唇枪彼罕作,强造摄义亦不为,

  决义少而诸义通,闻教多而义显明。

  宗义不紊依法语,随说能善思修义,

  失词隐句作正解,理紊编集广说中。

  阅诸欠缺误增等,并依善著诸释论,

  与师要诀及自慧,而作清净说法语。

  未法时中自不颓,传作如法修行中,

  除能弘法宰役等,合法顺义诸人外。

  其他宫仆两不作,事师作仆等除外,

  他众蛊惑不为役,远离合污同流事。

  依粗衣食自居卑,生起虔信大悲中,

  忍亏不谄行清净,不随不逐顺法作。

  寡治生事喜寂寞,遇灾障时对所修,

  亦不松弛作休息,仍如水流不断修。

  不贪此世唯念法,业果如命持戒净,

  出离轮回悲母众,求正通达伏我执。”

  如果想知道以上颂文的广义,可以在《妙莲本颂》及《妙莲颂释》两种著作中去参阅。

  善知识博多瓦虽是在种尊者座前彻底地求得关于密教所有教授,而彻底地修行无上密造的二种次第,但是他对于密教守护极为严密,平常用的三昧耶密具如铃杵,直到他示寂后,他的侍者们才见着,由于他诵持密咒很彻底的关系,护法神众也为他服役,当窝巴?敦穹嗾使吉祥天母逼使善知识喀普瓦示寂,并对继喀普瓦而住着的侍徒等也作损害的时候,善知识博多瓦对吉祥天母作了这样的呵责说:“你在佛前真实听受过法语的护法都这样作,那么,我依经教的人又应当怎样作呢?”这样说后,有一晚上他在梦中,梦见一妙龄女子赶着两头低着头的野牛走过,走到另一旁去的时候,同时也都向虚空飞去。据说待他梦见这样的梦后,所有灾厄损害也就根本断绝了。

  善知识博多瓦的体态是面形竖短,面部白中带红润泽色,二目凝神而住。他说法时,由于很激动活泼的关系,最初僧装披风向下滑落,渐次连上衣也滑落到腰部。他心中具有很大的智慧,讲一四句偈,能够指出这一支分是这样的趋向,这一趋向中的这一支分复是这样的,每一支分可以说出不同的教义各十种。他讲菩提道次第的时候,以《菩提道炬论》为讲义的根本,而参合《噶当六论》及《宝鬘论》、《寄弟子书》(月居士著)、《亲友书》(龙树菩萨著)、莲花戒所著的《修行次第》等论著来讲解而作出有决断的结论。此外还说出教理的本源根据出自如阿底峡尊者所著《二谛论》等许多论著的某卷有启问他传说这样的法,是从那位阿阇黎学得来的?他答说:“是从阿阇黎班扎遮梨学得来的。”据说所谓“噶当大名声”也是在善知识博多瓦的时代而著称的。清净的史事和教法的广传,也都是产生在他那一时代。由于他涵虚极深,他自己虽是没有说过我有这样的功德,但是他确是具有菩提心、亲见本尊、具大神通等功德的一位大德。

  此后在乙酉年五月十五日,他作“坐夏”。在十七日的那天开始对弟子们作通告,二十三的那天把装经篷捆好后,他说道:“你们对我虽然叫作是一位善知识,现在只不过有一空名而已,对未来说,应当怎样作一位具相的(够资格的话)人物?我们大家来供设起盛大的供品,我须在师佛前,发这样的誓言——从今以后,知道使我们钻入里面而不喜出的,是为着此世的一切考虑分别,以此当舍此世心,发誓不作毁灭佛法的败器,佛教中的枭鸟和乌鸦这两种飞禽吧!”他这样说后眼泪盈眶地就从座起来,走入住室里去了。从这天晚上,他的身体发生小病稍感不舒适,在第二天上午法会完毕后,他说:“渐次我也就要走的了,不能说去的时间过早,而是恰到适合的时候,我将无悔地而去。”说后他也就回到住室里去了。那一天没有说法,到晚间他对江敦等侍疾的人们说:“我朦胧间见着十方的虚空界遍满诸佛菩萨,我也就向诸佛菩萨祈祷求加的境相。”那时僧人们在作收集为他诵经供养祈请住世的义务捐献。他说:“对于大乘上师作承事供养,而斤斤于升斗两钱,是得不到什么成效的。我穿着破旧衣,在墙壁上蹭来蹭去。”到二十九的那天,年老的僧众们都要来拜见他,因此,他说:“好!拿一盏供灯到我座前来吧!”说后他似乎很决断地表示说:“现在我的病好了。”稍过一时,亲近的内侍仆役、及司供事僧、庙中职事等人们都来到了他的座前。他说道:“你们对于善知识作令师欢喜的各种承事,要知道具慧眼的阿底峡尊者是这样说:‘服事上师,不是没有意义的;更不是小的意义。’所以你们对我的话要相信。你们有些人作我的眼的代替者,有些作我的手的代替者,是有大意义的啊!”到三十的那天,江敦?根却坝(义为三宝焰)向博多瓦请求说:“请上师今天在佛殿上僧会中和僧众见一面,在这以前对于僧众,我们因上师有恙,都阻挡他们不容见面,他们对我们是有些生气的。”因此,他说道:“对于一个将死的老头,看一下,这样作有意义吗?”经再三地请求后,他说:“那么,你们去设座,陈设一次很好的供品。”僧众等依他所说而做的时候,善知识博多瓦来到了座上,开示了一座法,然后他两手合掌祝愿道:“愿一切众生,未得救护者皆得救护;无依怙者皆得依怙;如是我愿成为一切处、寺,亲属侍眷,及无依人们的依处。”祝愿说后,两手合掌随即向外一开后,也就开始躯体的收摄(即死时四大渐次收摄)。这样善知识博多瓦于丁卯之诞生直到乙酉年(公元一一六五年,宋孝宗乾道元年)五月三十日上午,圆寂而往生兜率说法内院去了。

  继后在三十的晚上,用肩舆迎请博多瓦的遗体。当天的黄昏、中夜、黎明三段时间中,供了约、章两师,及曲赤巴?彭德瓦三起献的大供养。初一日由约敦?却坝(义为法焰)、反章巴?杰准耶嘉(义为智幢)、曲赤巴、敦巴旺迅(义为自在童)、香准?协绕嘉措(义为智海)、堆隆巴?敦巴嘉补(义为法尊)、彭裕瓦?敦巴释迦迅(义为释迦童)等人作治理博多瓦大师的遗体事宜。当他们作净沐尸身的时候,奉安遗体的灵堂四方现起四座宝塔,与及护持善德的诸天神等都作礼供养而齐说“敬礼了”的声音,大众都清晰地听到,当由三位职事和扎焦巴向四方献供,获谒了稀有而灵异的博多瓦大师的心和舌,与及许多舍利。在初二的那天,将大师灵骨分为五分。初三的那天分大师留下的僧衣。在那里坐夏的僧众就在净沐遗体的那块地上建起塔来,到了坐夏解制的时候,才各自散去。在灵堂中建造了奉安灵骨的银塔,善知识朴穷瓦听得这一消息后说:“灵骨塔用银来造的话,假如坏人来盗取,那么,我的法友的灵骨就将遭到失掉的危险!叫爵窝?楚索(义为戒福)到这里来一下。”但是楚索没有去到他那里,后来请求朴穷瓦为塔开光的时候,他说:“如果不用银来造塔,那是很好的啊!但是现在又已到了工作的最后——将临到开光的时候了。”因此他在夏季去到垛窝寺住的时候,就顺便吩咐说:“塔檐和*轮以上是诸种庄严装饰的余事,不必完工也是可以的。塔拱斗以下可以完工吧!”继后他也就在回来的途程中,去作完了给灵塔开光的事。

  由于善知识博多瓦作出了广大的弘法事业,总的说来他所教化的众生是不可以数计的,特别是在他那一时代里也就会集了具足善业因缘的僧伽二干多人,这当中有最著称的受命八大弟子——即净信能与佛的二大弟子相媲美的受命弟子,是善知识颇章顶瓦;辩论能胜得过班智达的受命弟子,是善知识垛巴钦波;关于慈心悲心菩提心能自他相换的受命弟子为朗日塘巴;对于一切经藏皆能演说,相似获得一切智的受命弟子,是香?霞惹瓦;能以空见粉碎一切实执与相执的受命弟子,是让项玛瓦;能将一切经教都糅合于三士道的修行教授中,好比是善巧的医生诊治病者,能对症下药的受命弟子,是朗枳塔巴?耶喜嘉称(义为智幢);对供养能比得上普贤供养云的受命弟子,是善知识扎迦瓦;对上师具有不断地视师如佛的依止和虔诚的受命弟子,是梁瓦?却坝(义为法焰)等八人。此外还有能圆满住持教法的大弟子正士,也不在少数。

 
 
 
前五篇文章

深深拜谢师恩佛恩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附一、善知识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附二、善知识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附三、善知识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附四、善知识

 

后五篇文章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二十七)大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二十六)持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二十五)善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附四、善知识

云增·耶喜绛称大师: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附三、善知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