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9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href="/wumin/2013/04/152748231094.html">
<

 

 

 

 

世智当悟【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谛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为渐入。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彻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世智当悟【译文】 

智慧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世间的智慧,另一种是出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又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学识渊博,知道的多,了解的广,知识丰富、能言善辩、技艺出众、谋略深远,只是依靠丰富的知识,可以解释多种事情来胜过普通的人。另一种是注重品德修养的,能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分别邪正,凡是符合道德规范的便勇往直前去做;若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则坚决禁止去做。在这二种世间的智慧当中,如果仅具第一种的智慧,那么这种智慧只能称为狂妄的智慧,依仗这种智慧只会造无量无边的恶业,势必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如果具有第一种智慧,还同时具有第二种品德修养的智慧,这种智慧才可以称为正确的智慧,用这种正确的智慧做引导断恶修善,来生一定会生到人道或者天上。为什么这样呢?凡注重品德修养超本身具有的学问的人称为君子;至于那些只做研究学问的工作而不重视品德修养的人即是趋向于小人了(此两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出世间的智慧也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非常擅长分辨明白佛所说正确的法则、四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六度(六度就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种种法门,并依此正法而真实修行的人;一种是打破无明惑(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能够如实了知诸法的实相,清楚的明白什么是自己的妙明真心的人。在这二种当中,只是得到第一种智慧,可以称为出世间的智慧,这个叫做渐渐的修正到佛法的境界;如果两种智慧都是得到,这就是出世间的智慧中的最上等的智慧了,可以描述为直接达到甚深不可思议的佛的境界。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要得到事物根本的东西,自然不愁得不到事物枝末上的东西;如果仅得枝末,却不一定可以得到根本的东西。现今有些人,稍微得到世间的智慧上的一点点皮毛,便以为就算是大彻大悟了,真是荒谬愚昧到了极点了。

一心顶礼云栖袾宏莲池大师

 

 

 

 
 
 
前五篇文章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30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31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32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33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34

 

后五篇文章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8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七、惑业苦总摄十二有支(注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七、惑业苦总摄十二有支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六、明三种习气(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六、明三种习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