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62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62
癸四、释(分五科) 子一、除灾生(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菩萨除灾生? 这是第五大科「生品」。这一科从什麽地方来的呢?这个第十二大科是「菩萨地」,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是「广辨一一」。这个「广辨一一」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普摄学果」,分三科,第一科「标释品类」。这个「标释品类」裡边,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第二科「别释」裡分三科,第一科是「初持摄」,说这个持的意义。第二科是「次相等摄」,这一科分八科,第一科「真实诸菩萨相」,第二科「在家出家分」,第三科「增上意乐」,第四科是「十三住」。「十三住」这一科我们学习完了,现在就是第五科「生品」。这一品裡边分五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徵」,第三科「列」,现在是第四科的解释。解释裡分五科,第一科是「除灾生」,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菩萨除灾生」,怎麽叫作菩萨救护众生的苦呢?众生有很多的灾难,菩萨的大悲心除灭众生的灾难,那麽菩萨用什麽身份来作这件事呢?这是「徵」。现在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略说」裡分两科,第一科「举事」。分六科,第一科是「济饥馑」。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略说(分二科) 卯一、举事(分六科) 辰一、济饥馑 谓诸菩萨或大愿力或自在力,于诸饥馑厄难旷野正现前时,为令众生少用功力而得存济,于大鱼等种类中生;身形广大,随所生处,以自身肉,普给一切飢饿众生,皆令饱满。 「谓诸菩萨或大愿力或自在力」,这个诸菩萨他有两种力量,第一个是大愿力,就是他内心裡面有慈悲的愿,他建立了救护众生远离一切苦恼的这样的愿力,这是第一个力量,是在心理上这麽说的。「或自在力」,这个自在力就是在行动上说的;就是你有这样的愿,你也有这样的行动,也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把这件事完成了,有这样的力量,这叫自在力。有的菩萨在凡位的时候也有慈悲心的愿,但是只是有愿,事实上办不到,就是没有这个自在力。这个自在力就是你作这样的计划,「我要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但是也会很自在地完成了这件事,众生是得到离苦得乐了,这个不容易!这个「或大愿力或自在力」,这个「或」字是不定的意思,若凡位的菩萨就不行,这一定要是圣位的菩萨。前面说这个菩萨有这两种力量。 「于诸饥馑厄难旷野正现前时」,就是他的大愿力、他的自在力怎麽能表示出来呢?「于诸饥馑」,就是众生裡边生活困难,没有粮食,这样的苦难,厄者苦也,没有办法解决,所以叫作难。「旷野」,就是旷野裡边都不能够生产粮食,众生得到饥馑的苦难。「正现前时」,这样的苦难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现在现前了,现前的时候。那麽这个时候,菩萨的大愿力和自在力就显现出来了。「为令众生少用功力」,这个时候菩萨的内心裡边希望能够令众生少少用一点功力,不是用很多的力量,很容易地。「而得存济」,就能解决了饥馑的厄难,就是可以生存了,得到救护了。怎麽办呢?「于大鱼等种类中生」,这个时候这位菩萨就是示现一个大鱼,很大很大的鱼,在这一类的众生裡边受生。「身形广大」,这个时候菩萨的身体的形相很大,不是小小的。「随所生处,以自身肉,普给一切飢饿众生」,随那个因缘,就是在那个地方,在江河裡边,或者是大海裡边,就现出一个大鱼,示现一个大鱼,以自己身体的肉「普给一切飢饿众生」,就是布施给一切飢饿的众生。「皆令饱满」,你来割这个鱼的身肉,你就饱满了,这个飢饿的问题解决了!这是第一科「济饥馑」,救护众生饥馑的问题。那麽这是有大愿,还有这个自在力。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除疾疫」。 辰二、除疾疫 于诸有情众多疾疫正现前时,以大愿力得自在力,持有神验诸明咒力,摄受广大良药王身,息除一切有情疾疫。 「于诸有情众多疾疫正现前时」,众生不只是有飢饿的问题,「于诸有情」还有众多疾病的问题,很多的病,病痛很多。这种病痛现前的时候,「以大愿力得自在力,持有神验诸明咒力」,这个菩萨他有大愿力,他也有自在力,这种自在力已经成就了,所以叫「得自在力」。除了这两个力量之外,还有一个力量,「持有神验诸明咒力」,这个菩萨他是念一个咒,这个咒有不可思议的灵验。「诸明咒力」,这个「神验」是什麽神验呢?「诸明咒力」。诸,不只是一个咒,很多的咒。这个明咒是什麽意思呢?佛菩萨说咒的时候是放大光明的,所以咒叫作明咒。菩萨持这个咒的时候是有神验的,和凡夫不一样。「摄受广大良药王身」,他是有大愿力,又有自在力,又有神验的明咒力,所以就「摄受广大良药王身」,这个能摄受的就是前面的愿力、自在力、明咒力,所摄受的就是广大良药王身,就是现出来,就是成就了广大的良药的身体。这个身体就是药,而这个药是称之为药中之王,就是力量非常的广大。「息除一切有情疾疫」,菩萨这个身体能够息灭,能够除掉一切有情的疾病。你闻到这个菩萨身体的味道,你病就好了!或者他的手一摸你,你病就好了!这是「除疾疫」,下面第三科「息战诤」。 辰三、息战诤 于诸有情邻国战诤互相逼恼正现前时,以大愿力得自在力,作大地主具大势力,以法正治方便善巧,息除邻国战诤逼恼。 「于诸有情邻国战诤互相逼恼正现前时」,于诸多的有情,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国与国为邻,都是贪瞋痴的境界,那麽就有战争。一个是有战,互相杀害,这个战;并且在身口意上还有诤,还有纠纷,利害的冲突,大家口出恶言这些事情。「互相逼恼」就是两方面:一个行动上杀害的事情来逼恼,一个是语言上也是互相伤害。这样的苦恼的事情「正现前时」。「以大愿力得自在力」,这位菩萨以大愿力,还有得自在的力量。「作大地主」,其实就是作国王。「具大势力」,这个国王不是傀儡,他本身有大势力。「以法正治方便善巧,息除邻国战诤逼恼」,他作大地主,作国王的时候有力量,那当然还是两个力量:一个大福德的力量,一个大智慧的力量。「以法正治」,他作大地主的时候,他不是以非法统治国家的,是以法,以真理,或者是以善法来统治,正治其实就是统治。「方便善巧」,他另外有一个大的智慧,方便善巧的智慧。这个「方便」就是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法,那裡边有善巧的智慧的,就是把两个国家的冲突息除,息除了、灭除了邻国战诤的逼恼,使令他们和平共处。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除怨结」。 辰四、除怨结 于诸有情互相违诤正现前时,以大愿力得自在力,发诚信言,往返和好,除其怨结。 「于诸有情互相违诤正现前时」,对于这个贪瞋痴的众生常常是互相冲突,不能和合。这种冲突的事情现前的时候,「以大愿力得自在力,发诚信言」,这个菩萨能发出来真实的语言,他本身无量劫来说诚实语,所以他说出来的话人家容易相信。如果是常常的说谎话,你就是说诚实言,人家也不相信。这位菩萨发出来诚信的语言,「往返和好」,对方,又回到另一方,往返地这样去调解,令他们和好。「除其怨结」,除灭他们两方面的怨恨,也能有效地调和这个纠纷。下面第五科「息逼恼」。 辰五、息逼恼 于诸众生遭遇恶王非理缚录治罚逼迫身心扰乱正现前时,以大愿力得自在力,生彼王家,作如法王,哀愍众生,息除一切逼恼苦事。 「于诸众生遭遇恶王非理缚录」,对于众生遇见了暴恶的国王,这个暴恶的国王他是怎麽样暴恶呢?「非理缚录」,不合道理就把你绑起来了。录也是绑,缚也是绑,也是用绳子把你绑起来,不合道理地就是把你放在牢狱裡要处罚你,「治罚」,要逼迫你。「身心扰乱」,你的身、你的心都受到了扰乱,心裡面多诸苦恼。这件事「正现前时」,菩萨「以大愿力得自在力,生彼王家」,这个菩萨预先知道那件事,就是生到那个王家,国王那裡去,给国王作儿子了。然后国王死了,他就作王了,作如法的国王。「哀愍众生」,他对于众生有哀愍心,不是把众生杀掉了无所谓,不是这个意思。「息除一切逼恼苦事」,就是灭除了原来这个恶国王逼恼众生苦恼的事情,都结束了。 辰六、断邪恶 若诸有情起诸邪见,造诸恶行,随一天处深生信解;哀愍彼故,以大愿力得自在力,生彼天处方便断除邪见恶行。 这是第六科「断邪恶」。「若诸有情起诸邪见」,很多的众生他生起了邪恶的思想,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生死果报,善恶果报的事情。「造诸恶行」,认为作恶事也不会得恶报的,所以就造了很多有罪过的事情。「随一天处深生信解」,但是这个众生有邪知邪见,但是他还有一件事,就是相信天。他相信一个天,他对那个天有信心,有信解。「哀愍彼故,以大愿力得自在力,生彼天处」,那麽这个时候,这个菩萨就是哀愍众生的邪知邪见,以大愿力、大慈悲心、大自在力「生彼天处」,就能够往生到那个天。如果你没有这个愿力也不能这样作,你有愿力而没有自在力,你想要生天就能生吗?这就不行。这位菩萨他有愿力,他还有自在力,他就生到那个天上去。「方便断除邪见恶行」,他善巧方便地灭除众生邪恶的思想,灭除众生有罪过的行为。 《披寻记》一六一七页: 生彼天处方便断除邪见恶行者:此如前说增上心住菩萨受生多分作释天帝善化有情令离欲贪,如是馀住菩萨受生皆为善化有情令断邪见,其类应知。 「生彼天处方便断除邪见恶行者:此如前说增上心住菩萨受生多分作释天帝」,前面那个十三住那裡,增上心住的菩萨他来到众生的世界受生,多数是作释天帝,就是三十三天王,三十三天主。他用这样的身份「善化有情」,「令离欲贪」,使令你不要有欲贪的事情。「如是馀住菩萨受生皆为善化有情」,其馀的菩萨,增上心住,增上慧住这些菩萨,他们「馀住菩萨受生皆为善化有情」,也就是可能三十三天以上,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善化有情令断邪见,其类应知」。这是第六科。 卯二、结名 是名略说菩萨除灾生。 这个「除灾生」,第一科是「举事」,现在第二科就是「结名」。「是名略说菩萨除灾生」是这样情形,或者是在人间作国王,或者到天上去作天王,能够救护众生的灾难。这是「结名」。 寅二、例广 若广宣说,以大愿力得自在力,哀愍为先,于彼彼处受种种生,当知无量。 前面是「略说」,现在是「例广」,若广说那就是很多了,广说佛菩萨救护众生在那裡受生的事情是无量无边的。 子二、随类生(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菩萨随类生? 子二、随类生,前面第一科是「除灾生」,「除灾生」这一科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是「随类生」。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菩萨随类生」呢?众生裡边类别是很多的,一类一类的。现在这底下分两科,第一科「略说」,分两科,第一科「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类」。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略说(分二科) 卯一、辨相(分二科) 辰一、举类 谓诸菩萨以大愿力得自在力,生于种种傍生趣类,天龙药叉阿素洛等,展转谋害违诤类中,或生邪见婆罗门中,或生乐行恶行类中,或生喜乐邪命类中,或生最极耽着诸欲信解诸欲有情类中。 「谓诸菩萨以大愿力得自在力」,也还是要有这两个力量。「生于种种傍生趣类」,这个菩萨有大愿力、有大自在力,他若为了度化众生,他可以自在地,随大悲愿,愿意到什麽类众生受生都能办到。众生是业力叫你去受果报;菩萨不是业,而是大悲心。「生于种种傍生趣类」,生到畜生世界去。「傍生趣类」是什麽类呢?「天」,生到天上去,这一类,天上也有很多类。畜生世界还有「龙」,还有「药叉」,药叉鬼,还有「阿素洛等」。「展转谋害违诤类中」,这些鬼神,阿素洛,他们裡面也是很苦恼,也是有斗争的事情,还有展转互相谋害。「违诤」,互相冲突。这样的世界,菩萨也到这个世界去受生。「或生邪见婆罗门中」,这是人了。菩萨或者是来到人间,在婆罗门的世界,是邪见的婆罗门,在这裡受生。「或生乐行恶行类中」,或者是受生在欢喜作恶事的这一个众生类裡边。「或生喜乐邪命类中」,就是欢喜邪命,邪命就是不合道理的职业,就是以杀生为职业,以偷盗为职业,这些罪过的事情为职业,叫作邪命。「或生最极耽着诸欲信解诸欲有情类中」,或者菩萨是生在「最极耽着」,这个是很厉害,不是小小的,不是轻微的,是很严重的,就是贪着这个欲,对欲有信解,这样的有情类中,菩萨到这一类世界去。这是「举类」,举这类别,下面「示导」。 辰二、示导 为欲除彼诸过失故,往彼有情同分中生而为上首;为上首已,方便化导。彼所行恶,菩萨不行;彼不行善,菩萨现行。为欲令彼现行善故,为说正法;由是菩萨与彼现行不同分故、说正法故,方便善巧除彼有情所有过失。 「为欲除彼诸过失故」,菩萨到这样的众生的世界去干什麽呢?为欲除彼世界诸多的罪过故。「往彼有情同分中生」,「同分」,你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你是婆罗门,我也是婆罗门,叫同分。你是天,我也是天,就是同分。就是你受这个身体的果报是同类,思想也是同类。「而为上首」,在同分中生而为上首,就是有地位了,就是领导的那样的身份。「为上首已,方便化导」,菩萨在那个世界作一个有地位的身份,有了这样的身份以后,「方便化导」,就是善巧方便的智慧化导那一类的众生,不要作恶事了!「彼所行恶,菩萨不行」,他们原来是作种种恶事,但是菩萨不作那些恶事。「彼不行善,菩萨现行」,那一类众生不作好事,菩萨偏要作好事,这样子。「为欲令彼现行善故,为说正法」,菩萨到那一类的众生裡边作领导人。「为欲令彼现行善故」,或者修学十善法,菩萨为他们说正法,说有道理的语言,转恶为善。「由是菩萨与彼现行不同分故」,「由是菩萨」,就是菩萨这样子「与彼现行,不同分故」,他们现行作恶事,菩萨不同一样的作恶事。「说正法故,方便善巧除彼有情所有过失」,菩萨的大智慧演说有道理的法语,那种方便善巧的智慧除灭彼有情所有的过失,菩萨这样子作。下面「结名」。 卯二、结名 是名略说菩萨随类生。 这是第二科「结名」,下面「例广」。 寅二、例广 广说如前,当知无量。 《披寻记》一六一八页: 广说如前当知无量者:谓如前说以大愿力得自在力哀愍为先,于彼彼类受种种生故。 从这裡可以知道菩萨度化众生,怎麽度化呢?是这麽度化,原来是这样子。 子三、大势生(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菩萨大势生? 前面是「随类生」,现在第三科是「大势生」。分两科,第一科「徵」。怎麽叫作菩萨大势生呢?这个大势什麽意思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略说 谓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一切世间最为殊胜。此异熟果所作事业,自他利品已广宣说,是名略说菩萨大势生。 「谓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一切世间最为殊胜」,这个大势是这个意思。「谓诸菩萨禀性生时」,「禀」这个字,儒家的学者常好用这个字。「天命之谓性」,天给你的,你禀受天老爷给你的这个性,这叫做禀受;天是授予你,你就承受,那叫作禀。现在佛法不是这麽讲,这个「禀性」就是他这一生的能力由前一生来的,还是你自己创造的,就是由你这个大悲心,你有这个大悲愿力和自在力是能授予的,你现在就得这样的果报,还就是自己创造的。这样「禀性生时」,这个「性」就是心,你这一念心生起的时候,所感的寿量,也就是前一生的功德给你现在的寿量。「形色」,你这个身的形相,你的颜色。你的「族姓」,生在王族,或者婆罗门族,各种族姓。「自在富等」,菩萨无量功德,所以得的果报也有大自在力,或者是富,财富无量、威力无量、智慧无量。「诸异熟果」,这些果报,「诸异熟果」就是变异而熟的果报。「一切世间最为殊胜」,这个菩萨所得的果报,就是「寿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在世间上是最殊胜的,没有人能赶上菩萨那麽样的殊胜。 「此异熟果所作事业,〈自他利品〉已广宣说」,菩萨这个异熟果是大福德境界,他所作的事业和一般的凡夫都不一样,在〈自他利品〉已经说了,在这裡就不多说了!「是名略说菩萨大势生」。前面第一科是「略说」,下面「例广」。 寅二、例广 若广宣说,彼彼类中受大势生,当知无量。 或者是在天上,或者在人间,也是无量无边的差别的。这是「大势生」,这是第三科,下面是第四科「增上生」。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子四、增上生(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菩萨增上生? 增上生是什麽意思呢?这是「徵」,第二科解释,也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略说(分三科) 卯一、标 谓诸菩萨始从第一极欢喜住,乃至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如前所说差别受生,今于此中,名增上生。 「谓诸菩萨始从第一极欢喜住,乃至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这个增上生在这裡看出来有界线,是已经得圣道以后,不是在凡夫的时候。开始从第一极欢喜住,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乃至到第十最上成满菩萨住。这十种住「如前所说差别受生」,前面已经说过。「今于此中,名增上生」,现在这裡那就叫作增上生。那麽初极欢喜住多数在世间作转轮王,是这样子作阎浮提的王。这是略标,下面是解释。 卯二、释 谓最初住作转轮王,王赡部洲得大自在,乃至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作大自在,过色究竟,一切生处最为殊胜。唯有已得最上成满诸菩萨住摩诃萨众,得生其中。 「谓最初住作转轮王,王赡部洲」,「谓最初住」就是极欢喜住,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的增上生就是作转轮王。「王赡部洲」,在南赡部洲这裡作王。「得大自在」,他的大福德、大智慧在裡边,作什麽事情都是很自在的,任何人不能威胁他的。「乃至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作大自在,过色究竟」,他超过色究竟天的大自在天,那种境界。「一切生处,最为殊胜」,所有菩萨的增上生,这个第十最上成满菩萨住那是最殊胜了。「唯有已得最上成满诸菩萨住摩诃萨众,得生其中」,那个地方,过色究竟那个地方是无漏的世界,也就是佛的世界。那个世界唯有已经成就了最上成满诸菩萨住摩诃萨众得生其中,才能生到那裡去。你程度不够,你是不能去的。这是第二科解释,下面第三科是结束。 卯三、结 彼诸菩萨,即由此业增上所感,是名略说菩萨增上生。 「彼诸菩萨」,即由他的那种清淨无漏的业力,特别殊胜所感得的境界,「是名略说菩萨增上生」。 寅二、例广 若广宣说,当知无量。 这是简单说就是这样子,若广宣说是太多了。下面第五科是「最后生」,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子五、最后生(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菩萨最后生? 怎麽叫最后生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说」。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略说 谓诸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或生刹帝利大国王家,能现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作一切佛所作事,是名略说菩萨最后生。 「谓诸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谓诸菩萨于此最后生中,他的无上菩提的资粮,无上菩提的因。「已极圆满」,已经圆满到极点了。「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他这个最后生他到哪裡去呢?或者是生在南阎浮提,南赡部洲,「婆罗门大国师」的家裡头,在那裡受生,就是特别读书的人,非常有学问、有大智慧的。「或生刹帝利大国王家」,或者是这个最后生的菩萨,他到阎浮提,他就在刹帝利国王家生,这是两个尊贵的地方。如果当时这个世界的众生大多数的心裡面是不尊重国王,对国王的尊重心不那麽高,而对读书人特别尊重,那麽最后生就到大国师家。如果这个世界的众生的心裡,你读书,我并不是那麽尊重你,你若有权利我就尊重你,那就是生在刹帝利大国王家了。「能现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生到这样的家族裡面去以后,又怎麽样呢?能出家,「能现等觉」,能示现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无上菩提了,成佛这件事。「广作一切佛所作事」,成佛以后,就是广大地宣扬佛法,度化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作一切佛所作的事情,就是以三乘道法度化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是名略说菩萨最后生」,就是这样子。这是「略说」。 寅二、例广 若广宣说,当知无量。 也是很多的。 癸五、摄(分二科) 子一、标简 若诸菩萨于去来今,清淨仁贤妙善生处,曾当现生,一切皆此五生所摄,除此无有若过若增。唯除凡地菩萨受生。 这是第五是「摄」。前面是分别的解释这五种生,现在把它会合在一起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简」。 「若诸菩萨于去来今」,于过去、未来、现在。「清淨仁贤」,他的身口意都是清淨的,没有污染。「仁贤」就是大慈悲、大智慧。「妙善生处」,他们度化众生所生的地方都是特别好的,妙者好也,在这微妙、好的地方受生。「曾当现生」,曾是过去,当是未来,现在。在世间上受生的时候,「一切皆此五生所摄」,就是这五类。「除此,无有若过若增」了。「唯除凡地菩萨受生」,前面说这个增上生,都是指得无生法忍以后说的,所以就除掉了你没得无生法忍以前是凡地,凡夫的地方。那个凡夫的菩萨,他的受生不在内,不在这裡头,这裡没有说那件事。前面是「标简」,就是标出来就这五种,简别凡夫受生不在内。这是第一科「标简」,下面第二科是「徵释」。 子二、徵释 何以故?此中意取有智菩萨,诸所受生,为五生故;如是诸生,大菩提果之所依止,令诸菩萨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什麽理由是这样呢?「此中意取有智菩萨,诸所受生,为五生故」,这裡边意取得了圣道的人,通达诸法实相的菩萨,他是有大智慧的,所以他们这些有智慧的菩萨,他们在众生的世界受生就是这五生。「如是诸生,大菩提果之所依止」,这麽多的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的依止处,就是这样度化众生才能圆满无上菩提的,「令诸菩萨疾证无上正等菩提」的。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摄受品第二 壬六、摄受品(分四科) 癸一、标 于一切住菩萨行中,当知菩萨略有六种,于诸有情无倒摄受。 这是第三,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裡是属于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摄受品〉。〈摄受品〉也还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事情,这是第二品。这是第六「摄受品」。前面是第五科是「生品」,现在是第六科「摄受品」。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于一切住菩萨行中,当知菩萨略有六种,于诸有情无倒摄受」,就是也还是得无生法忍之后,到了极喜地以后,这样的菩萨行菩萨道的境界。「当知菩萨略有六种,于诸有情无倒摄受」,无倒就是没有过失、没有错误地摄受众生。这是「标」。 癸二、徵 何等为六? 这是「徵」。六种是哪六种呢?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癸三、列 一者、顿普摄受;二者、增上摄受;三者、摄取摄受;四者、长时摄受;五者、短时摄受;六者、最后摄受。 有这麽多的不同,六种摄受。这是列出来六种摄受的名称,下面第四科再加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明摄受的相貌。怎麽叫作摄受呢?分两科,第一科是「别显」,又分六科,第一科是顿普摄受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徵」。 癸四、释(分二科) 子一、明摄受相(分二科) 丑一、别显(分六科) 寅一、顿普摄受(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顿普摄受? 这句话什麽意思?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 卯二、释 谓诸菩萨初发心时,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作是思惟:我当于彼随能随力,作一切种利益安乐饶益之事;随所思惟,皆如是作。 「谓诸菩萨初发心时,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这句话就把这个「顿普摄受」这句话的意思解释完了。「谓诸菩萨初发心时」,初开始发胜义菩提心的时候,就是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初发心的时候,他一得无生法忍那个时候,「摄受一切诸有情界」,他一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就是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他那个大悲心就发生作用了。「摄受一切诸有情界」,就是不是摄受少分。比如说这个人发心作事度化众生,我先度化这个少分众生,这个度完,再度那一方的少分,再度一分,那就是逐渐逐渐,而不是顿普。这个「顿」就是一时,一刹那间,就是要度化一切众生,所以叫顿普摄受。 「谓诸菩萨初发心时,摄受一切诸有情界」,这个度化众生呢,这个世界有器世界,还有个有情的世界,菩萨度化众生是度化有情的世界,就是这样意思。就是有器世界,有有情的世界,但是以有情为主,就是以心为主。什麽叫作有情?就是他的地水火风裡面有受想行识,叫作有情。如果那个山河大地,也是世界,但是那裡没有受想行识,它不是有情。现在菩萨度化众生,度化有情。那表示什麽意思?有情是主,无情物不是主,这看出来佛法是这麽回事,事实上也是这麽回事嘛!「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这句话怎麽讲呢?这一切有情界都是我亲爱的人,是这个意思。或者说是这个人是我的怨家,我要杀害他,菩萨摄受众生的时候,发大悲心的时候,没有怨亲之别。怨家和亲爱的人,亲爱的人是我的眷属,怨家也是我的亲爱的人,所以叫「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都是亲爱的人。「属」这个字就是彼此相繫属,相联繫的。这表示什麽呢?就是人与人相亲爱呢,只要你在亲爱,你就是不能分开,不能分离的,常在一起的。若不在一起,不在一起就是不亲爱了。现在菩萨的大悲心没有弃捨众生的时候,和一切众生常在一起的。佛菩萨说和众生在一起,不是肉眼的境界,不是,不是肉眼的境界。 「初发心时,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菩萨这个大悲心「摄受一切」,就是接受,摄受或者当作接受讲,接受一切众生都是他亲爱的人。这一句话解释这个「顿普」的意思,就是得无生法忍那一刹那以后,他就发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所以叫作「顿」。什麽叫作「摄受」呢?「摄受」什麽意思?下面解释了。 「作是思惟:我当于彼随能随力,作一切种利益安乐饶益之事」,这叫作「摄受」。这个「摄受」当个依止讲,就是这一切众生,菩萨为一切众生作依止。一切众生的改过迁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依止处。这个话的意思,也就是众生的不作种种恶事、作种种善事、修学圣道,以菩萨为老师。随顺菩萨的教导,你才能够远离一切恶,修学一切善,这就叫作依止。这样说,菩萨是一切众生的老师,教导你改过迁善、教导你修学圣道、得大涅槃,这叫作依止。但是这个依止,你若能作这件事,你要发心为众生作老师,你有能力作这件事,那你就是众生的依止师,是这样意思。这个「摄受」,就是菩萨主动地和你作好朋友,叫作「摄受」。摄者,取也;我把你拿过来,我不弃捨你。无论你怎麽样,菩萨不弃捨你,要和你在一起来救护你、来教导你,这叫作「摄受」。如果弃捨了,就不受了。菩萨的大悲心,在菩萨的内心裡面不弃捨一切众生,总是愿意教导你,希望你能够修学圣道,就是这样意思。菩萨也教导你人天善法,但是菩萨的目的不在这裡,暂时是以人天善法为前方便,最后的目的还是要得圣道。菩萨这一念的慈悲心,就是众生的依止处。 「作是思惟:我当于彼随能随力」,于彼一切众生。「随能随力」,随他的智慧的能,随他心的力量;一个智、一个心的能力;或者随身之所能,随智慧之力,或者这麽讲。或者是随慈悲的能力,随智慧的能力,悲、智,身、心。这个能力干什麽呢?「作一切种利益安乐饶益之事」,「作一切种」,很多种类,这个利益众生、安乐众生饶益之事,就是令你得大利益,令你开大智慧,广行一切善法。令你远离一切恶事,而没有苦恼,所以叫安乐。利益也是饶益,安乐也是饶益,就是作这件事。 「随所思惟,皆如是作」,这个「随所思惟」是菩萨的智慧的思惟。「皆如是作」,事实上也这样作,不只是内心的思惟,也是这样子作利益安乐饶益之事。 卯三、结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顿普摄受。 「顿普摄受」是这样意思。这样子呢,「谓诸菩萨初发心时,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是顿普的意思。下面「作是思惟:我当于彼随能随力……」,是摄受的意思。「是名菩萨于诸有情顿普摄受」,就结束这一段。这个「顿普摄受」解释完了。 寅二、增上摄受(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增上摄受? 这是第二科,前面「顿普摄受」,这第二科「增上摄受」,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作「菩萨于诸有情增上摄受」?这句话什麽意思?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总标 谓诸菩萨或为家主,摄受父母妻子奴婢僮僕作使;或为国王,摄受一切所统僚庶。菩萨如是发起增上摄受想已,于所摄受随摄受仪,随菩萨仪,业用而转。 「谓诸菩萨或为家主,摄受父母妻子奴婢僮僕作使」,这底下解释这个「增上摄受」。「谓诸菩萨或为家主」,菩萨这时候度化众生的时候,他这时候是个在家人,菩萨他已经得无生法忍了,但是来到人间作个在家人。作在家人,作什麽事?「家主」,这一家之主,这叫作增上,就是他有地位、崇高,他有尊崇的地位,这叫作增上。这个摄受什麽意思呢?「摄受父母妻子奴婢僮僕作使」,就是来饶益父亲、母亲,和妻子,和奴婢、僮僕作使。「僮僕」,是作种种事物。这就叫作增上摄受。「或为国王」,这是第二种摄受,他是一国之主,一国之王,国家的领导人。这是增上的地位,有权势、有地位。「摄受一切所统僚庶」,那他就是饶益这一切他所统率的僚庶。「僚」就是官,就在政府作事的这些人。「庶」,或者是庶民,全国的人。那麽这是作国王,这叫作增上摄受。 「菩萨如是发起增上摄受想已」,这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这样子,或者是一家之主,或者是一国之王,他最初发动了这样的摄受想已,他心裡想,有这样的心。「于所摄受随摄受仪,随菩萨仪,业用而转」,他先发动这样的慈悲心,他才能够作一家之主,他才能作一国之王,都有这个自在力。作这样的慈悲心想已,他就是出现这件事了。出现这件事,「于所摄受」,对于所摄受的父母、妻子、奴婢、僮僕、作使,或者所摄受的僚庶,对于所摄受的人,他怎麽样摄受呢?「随摄受仪」,就是随他的慈悲心,这个饶益众生的行动,叫作摄受仪。「随菩萨仪」,这个摄受仪……这个社会上的事情,父母就是爱儿女嘛,那兄弟姊妹互相都有摄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不是,这是「随菩萨仪」,这个发无上菩提心,得无生法忍的人,他的摄受众生的仪轨,那和一般的父母儿女那个摄受不一样的。「业用而转」,菩萨发了这个摄受心已,他就是这样作,就是真实地教化众生离苦得乐,就现出来这种业用。「而转」,就是相续地这样子作,这样子行动。 《披寻记》一六一九页: 随摄受仪随菩萨仪者:作诸饶益,是名随摄受仪。作诸义利,是名随菩萨仪。如下举事,随应当知。 「随摄受仪随菩萨仪者:作诸饶益,是名随摄受仪」,就是我愿意对你好,这就是摄受的意思,这件事社会上也是很普遍嘛,是名叫作随摄受仪。「作诸义利,是名随菩萨仪」,「作诸义利」,这个就是有世间的义利、有出世间圣道的义利,那和一般社会上的人与人相爱的摄受,那另一回事,那是不同的!「如下举事,随应当知」,下面举出例子来。 这一段文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广」。「别广」分两科,第一科「于为家主」。 辰二、别广(分二科) 巳一、于为家主 若为家主,于其父母,种种方便,劝修诸善。随时供养,曾无懈废。善识其恩,善知酬报。于父母心,善能随顺。于法于义,随自在转。 「若为家主,于其父母,种种方便,劝修诸善」,这裡详细说这个摄受的相貌。若是这位菩萨他不是作国王,他在世间上作一家之主,那他对他的父亲、母亲「种种方便,劝修诸善」,那他父母可能是佛教徒,也可能不是佛教徒,那麽这样子他怎麽办呢?他要作这作事,对他父母各式各样的善巧方便,劝他父母修学善法。儿子和父母是有很大的感情的,他要作这件事,「劝修诸善」。 「随时供养,曾无懈废」,这位菩萨作一家之主,他对他父母随时要供养他父母。供养父母这件事的时候,没有懈废,不会说我从这以后不供养父母了,没有这回事,不停下来的。「善识其恩」,就是他能够认识父母对我的恩德很大,这件事。其实这个恩怎麽讲?恩即是爱也,就是父母对儿女有很多的爱,作儿女的要知道这件事。「善知酬报」,这个菩萨能知道怎麽样酬报父母,酬谢父母。这个一般的情形是业力的,业力的集合。菩萨也不能说没有业力关係,但是是大悲心,有意地要来给你作儿女的,和一般的业力集合不一样,还是不一样的。「善识其恩,善知酬报」。 「于父母心,善能随顺」,前面第一段是要劝父母修善,这是第一样事情。第二样事情是不懈废地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第三样呢,要善识父母的恩,善知酬报。这下面「于父母心,善能随顺」,还是对父母的心意能够随顺,随顺父母的意思,父母要作什麽,儿女就听父母的话,善能随顺。你若不随顺,你劝父母修善能行吗?你一定要这样随顺他,他也可能会随顺你。如果你不随顺他,那件事就完全不行了! 「于法于义,随自在转」,这句话是总说的了。就是菩萨对于法和义,能自在地不勉强,就是很自在地,自己的身口意所作的事情都合乎法、合乎义,而没有违背法义的行为,也没有违背法义的思想。这个法义,按佛法通常解释,能诠的文句叫作法,所诠的叫作义,这麽解释。 《披寻记》一六二○页: 于法于义随自在转者:谓于是法是义所应作事,恆持自身繫属随顺,是名随自在转。 「于法于义随自在转者:谓于是法是义所应作事,恆持自身」,就是来规律自己的身口意,让它合乎法义。「恆持自身繫属随顺」,繫属于法义,随顺于法义,「是名随自在转」。这个自在转一定要是得了圣道以后,没得圣道的时候那不一定的! 于其妻子奴婢等类,随时恣与如法衣食;于诸事业,终不逼切;虽有违犯,而能堪忍;彼若疾病,正能瞻疗;于诸善事,劝令修习;随时赐与殊胜财物,爱语慰喻;不生奴婢作使等想,瞻敬养育其若自身。 「于其妻子奴婢等类,随时恣与如法衣食」,前面是说父母,下面是说妻子。这位一家之主、得无生法忍这位圣者他对于妻子,和奴婢等类,各式各样的人。「随时恣与如法衣食」,随其时,现在是冬天,现在是夏天,随时。「恣与如法衣食」,「恣」就是随他的要求,他要什麽给什麽,叫作恣。如法的衣食,当然非法的事情还是不作的,给他如法的衣食。 「于诸事业终不逼切」,对于妻子奴婢应该作什麽事情的时候,「终不逼切」,不是用强力地逼迫他,「你不作不可以」,没有,不逼切。「虽有违犯而能堪忍」,他的妻子奴婢有的时候不听他招呼,但是菩萨也能堪忍,也能容纳这件事,这也不容易,不是容易,「而能堪忍」。「彼若疾病正能瞻疗」,说是这个妻子、儿女、奴婢若有病的时候,那菩萨一定正视,拿这件事当一件事办,不是马马虎虎地,所以叫「正能瞻疗」,去照顾他,为他请医生来治病,「正能瞻疗」。「于诸善事劝令修习」,对于各式各样有意义的事情,也劝这个妻子、奴婢去作这件事。「随时赐与殊胜财物」,随那个时候,相宜的时候,也给这个妻子、奴婢殊胜的财物,都给他们。「爱语慰喻」,也要说一些很合乎人情的,不能随时骂你、呵斥他,不是的!「爱语慰喻」,就是有一些什麽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也会去慰喻他。 「不生奴婢作使等想」,对于那个人的身份是属于奴婢,只是为他作杂事,听他命令的人,但是菩萨对于这个人没有这种分别心,没有这个想法,「不生奴婢作使等想」,他是这麽个身份,但是不作如是想。「瞻敬养育其若自身」,对于这个奴婢作使这个人也还是恭敬,还是养育他,就像养育自己似的,「其若自身」,对于奴婢作使就像对于自己那样子,那样子瞻敬养育,养育他,菩萨是这样的。 巳二、于为国王 若为国王,不行黜罚,不用刀杖,而能正化;以法以财用作饶益;依本土田而自食用,不以凶力侵掠他境;随能随力,于诸有情,劝止诸恶,教修诸善;视诸众生,如父于子;于他有情尚好等施,况自亲属而不均济;不行欺诳,所言诚谛,远离一切杀缚捶打治罚逼迫断截等事。 「若为国王,不行黜罚」,这是下面第二科「于为国王」。若是菩萨这个时候不仅是一家之主,他还是国王,他是国中之王,最高的领导人。「不行黜罚」,他有这麽大的权力,那他若治国的时候,就是一个赏罚,就是赏罚两个字。你有功劳我就赏,有罪就要罚,就是这样治国,是这样治的。但是现在说是菩萨作国王,「不行黜罚」,我不贬斥你,黜者贬也,就是处罚你。「不用刀杖」,不拿刀,也不拿杖。「而能正化」,而能够教化他们,能教化他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能教化他们。这事不容易的!菩萨这样治理国家还是不容易! 「以法以财用作饶益」,菩萨作国王的时候,怎麽样治国呢?说是「不行黜罚,不用刀杖」,那你怎麽治国呀?菩萨有两个方法:「以法以财」,就是法,就是用真理教导,教导你的思想。这个法就是来清淨你的思想,清淨你的思想,你自然不犯法了,这是一个办法。第二个是财,这个菩萨也可能是教众生怎麽样自己要发财、维持生活,一个生活的问题。这个财是生活上的问题,法是思想上的问题,就是这两件事。菩萨用法来清淨众生的思想,让他能得到正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子。但是也不忽略生活的问题;菩萨也发展经济,经济繁荣,大家生活快乐,这是财的问题。那这样子,老百姓就是安居乐业,就好了!「以法以财用作饶益」,用法和财来利益众生,是这样子。所以「不行黜罚,不用刀杖」,这样子治化统理国家。 这个经上说……,我以前说过一件事,现在再重说。这个《大智度论》上说:菩萨一定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什麽这样?就是为了教化众生。那种相好光明的大福德的境界、大威德的境界,还没有说话,你就五体投地了啊!若是你没有那麽大的威德,没有那麽相好光明,那就不行!他看见你,「你比我差不多嘛,有什麽了不起啊」,就不能教化众生了。现在说这个转轮圣王作国王,也是要大福德境界。福德大了,一见面就欢喜,他说什麽就是听的,自然是依教奉行。所以这世间上人与人的……,我们若从这上就会得到一个消息,什麽事情你不要争,不需要争,你就儘量地栽培自己,功德圆满了,什麽事情都是现成的,也没有人同你争。作转轮圣王的时候,作这个金轮王的时候,没有人争的,这些小国王自动地来奉献,什麽都奉献给你。所以就是自己努力地栽培自己,到时候什麽事都是很安乐、很自在,就是这样意思。这裡说是菩萨作国王的时候,「不行黜罚,不用刀杖,而能正化」,那怎麽正化呢?「以法以财用作饶益」,就是这样子。 「依本土田而自食用」,菩萨作国王的时候也要吃饭,菩萨自己也要吃饭,他父母或者是谁,也有一个家,也要生活,怎麽办呢?「依本土田」,你原来你自己的土田生产,来维持自己的这个家的食用。「不以凶力侵掠他境」,不会用凶恶的刀兵,「我用核子弹侵掠他人的世界,他人的国土」,菩萨不作这个事,「不以凶力侵掠他境」。「随能随力,于诸有情,劝止诸恶」,随自己的能力,各种因缘,「于诸有情」,就是劝他们止恶。「教修诸善」,教导他们作善事,就是作这件事。不用什麽手段,不用这些事情,就是这样子,就是明明白白地这样作事情。「视诸众生,如父于子」,这位菩萨作国王的时候,看这一切国民就像父亲对儿子似的,这样子。「于他有情尚好等施」,作国王,对于那一切不是儿女那些有情,尚且还欢喜平等地饶益他们。「况自亲属而不均济」,况且自己的父母、儿女、奴婢作使的人,而不平等地饶益呢?「不行欺诳」,他不去用一种手段来欺骗人,说了话以后不兑现,不是的!「不行欺诳」。「所言诚谛」,菩萨作国王的时候说话是真实的,老老实实的。「远离一切杀缚捶打治罚逼迫断截等事」,菩萨作国王不杀、不缚、不捶打、也不治罚、也不逼迫、断截等事都没有,不用这些事情治理国家。 卯三、结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增上摄受。 这个增上摄受就是这麽个意思,这麽讲。 菩萨作国王的时候这样作法,这个国家能作好吗?能够兴盛起来吗?我们看这个经论上还有一件事,菩萨这样作国王统治国家,那个敌国看你这样子好,他就发动军队来侵掠你,那菩萨怎麽办呢?菩萨就是不对抗,不是掉动军队和敌人作战,不作战。等到敌人来到城下的时候,这个菩萨国王就招集他的大臣开会,「我们不对抗,我现在就作老百姓,我就走,你们继续奉侍来的这个敌国的国王」,菩萨就这样走了!菩萨这样办法。「是名菩萨于诸有情增上摄受」,这是第三结束了。 下面第三科「摄取摄受」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寅三、摄取摄受(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 这「摄取摄受」怎麽讲呢?这是第三科,第一科是「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略说 谓诸菩萨正御徒众,当知是名略说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 前面这个摄受,「顿普摄受」,这麽多的摄受,「增上摄受」,是菩萨自己心甘情愿的,我是你的好朋友。现在这个「摄取摄受」又不一样,怎麽不一样呢?「谓诸菩萨正御徒众」,这是指徒众。就是这位菩萨,那就是有的人仰慕他的道德,那麽来拜他作师父,有这麽一层关係,这个和一般的不同了!就是我主动地作你的好朋友,但是你也愿意心甘情愿作我徒弟,有这样的一层关係。那麽这样的关係呢,「正御徒众」,也还是以法、以财来教导他,就是如法地以法、以财来教导他,叫「正御徒众」。不是用染污心,不是说我多收徒弟,越收越多,来强壮我这个团体,壮大我这个团体,没有这种想法,没有这个意思,没有染污心。这叫作「正御徒众」。要同别人斗一个高低,没有这种意思。「当知是名略说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就这一句话:「正御徒众」,你要知道这就是「略说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那当然这个意思就是,你来拜他作师父,是你同意拜他作师父,他也同意收你作徒弟,那叫作摄取,这个摄取有这个意思。 这是「略说」,下面是「广说」。「广说」分两科,第一科是摄受的因缘,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辰二、广说(分二科) 巳一、摄受因缘(分三科) 午一、标 若广说者,由二因缘正摄徒众,说名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 这是「标」。前面是「略说」,就是那麽一句。现在「广说」,要有两种因缘,就是两种情况正摄徒众,「说名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这是「标」,下面是「徵」。 午二、徵 何等为二? 哪两种不同呢?下面列出来。 午三、列 一者、以无染心正摄徒众;二者、于自义利正教修习,非邪加行而陷逗之。 「一者、以无染心正摄徒众」,不是说我看这个人我心裡欢喜,我就收作徒弟,看这个人我不欢喜,我就不收作徒弟,不是这个意思,不是用爱憎的心收他作徒弟,「以无染心正摄徒众」。 但是我也想出一件事来,我心裡有点分别心。我也收了好多徒弟了,我心裡的分别:说我的徒弟读书的程度都不如人家,你叫他学习佛法也不愿意学习,或者勉强地学习,也不修止、也不修观,就是平平常常的。虽然没有什麽大的放逸,但是也就平平常常,我的徒弟就是这样子。那麽我希望有什麽才华的,那我收这样的人作徒弟,那我的心情就好一点。别的人收了几百个徒弟,我才收两三个徒弟,然后徒弟和人家比,都不如人家,那麽还收不收徒弟呢?我的心情呢,还有一个想法:「因缘如此,是不可以强求的呀!」那怎麽办呢?好!我这个徒弟都不如人家,我还是欢喜这个徒弟,我还是欢喜,我好好地同他共同的学习佛法,慢慢地栽培,我不嫌弃,不要嫌弃这个徒弟,慢慢栽培就有进步。佛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是无量劫的事情。说是我能收到好徒弟,他们以前有因缘,他们是有因缘的;我没能收到好徒弟,是我以前有问题,我本身有问题,我这样想。我和我的徒弟好好地在一起学习佛法,多栽培善根,慢慢地也就好了!不要说我嫌他不及格,我不收他作徒弟,这是错误,这是错误的!什麽事都是因缘啊! 我又想起来,我看过《史记》,也看过《唐书》,这个刘邦帮助他打天下的人就是多,而且都是有能力的人,所以最后他成功了。楚霸王他能力也是很强的,但智慧不是很大,他只有一个范增,其他的人都不行,韩信是先到他那儿去的,但是他不愿意。别人也告诉他,说是韩信这个人,你若用他呢,就给他大的权力,作大将军;若不用他,就杀掉他。为什麽要杀掉?因为这个人的能力很大的,他若跑了,将来就是你的敌人。楚霸王听说这话,也没当一回事。没当一回事,韩信就走了。走了,最后他失败了!楚霸王最后只有二十几个人随着他,他一发威,刘邦那个军队有几千人围着他,把这些人都吓跑了,还杀了很多人。他对旁边人说:你看,「非战之罪也!」我今天要死了,「非战之罪也!是天亡我也!」他还说这句话,到最后他还不觉悟。他的助手少,为什麽呢?他和人没有结缘,人家不愿意帮助他,也是他自己智慧不够。而刘邦为什麽帮助他的人多?他和人结缘了!这个结缘这件事是怎麽回事?裡面有忍波罗密,你和人结缘是要有忍波罗密。一有点不对就要骂人,「请你滚蛋!」你能有朋友?你这样子态度能有朋友吗?这是从古人,从刘邦和项羽来观察这个事。从唐太宗李世民和那些王世充,窦建德这些人对比起来,亦复如是!唐太宗就是有智慧,其他那些人智慧就是不够。而若是他有智慧,也是另外有些人也看出来李世民能成事,所以到李世民那儿去。那个秦琼,是有这麽一个人,小说有秦琼,《唐书》也有这个人,他就是先是在王世充那裡作事,他就和程咬金,就是程知节,他说:「王世充这个人多疑,不能成大事的,我们走!」跑到李世民那儿去了!你看,就是这样子。所以,从原则上说,不要嫌弃谁,就是好好栽培,慢慢慢慢就成功了! 「以无染心正摄徒众」,你收徒弟的时候,在自己这一方面,你要用清淨心和人家建立关係,不要「哎呀!我看这个人,这个人有才华,好!这个人没有才华,我不要!」这是染污心来收徒弟,这是不合道理的!「以无染心正摄徒众」,要如法地收他作徒弟。 「二者、于自义利正教修习」,你对于你自己在佛法的栽培,你得到什麽样的义利,那就是戒定慧,另外还有什麽吗?「正教修习」,如法地教导你的徒弟,叫他修学圣道,要这样子。「非邪加行而陷逗之」,不要说是弄一个什麽鬼怪,或者弄一个照片表示我有神通,「你看看我有个大护法,你不拜我作师父吗?」不要用这些事情来欺骗人,「而陷逗之」。这个「陷逗」其实就是欺骗人,弄一个诡计来欺骗人,这叫「陷逗之」。「逗」就是引诱他,「陷」就是弄一个手段来欺骗人,不要这样作。说是他不愿意拜你作师父,不勉强,就是老老实实好了,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六二○页: 以无染心正摄徒众等者:此二因缘,如下自释,一一应知。 下面有解释,「一一应知」,就是这样子。 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怎麽收徒弟,有这个事情!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