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0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0
九、于诸言说非量加行言论太过。虽说法论而好折伏起诤方便。 有十种违逆戒定慧三学的事情,在十种裡面第七种思惟诸法瑜伽作意所有过患。这第七种裡又有十一种,现在说的是第九种。 「于诸言说非量加行」说这位修行人,他对于同人说话之中有非量的加行。就是没有一个「量」,就是自己应该有一个数量,我不要超过。但是他有非量加行呢,就是在这方面特别的用了心,用了心力。「言论太过」发表的言论有过了头。什麽地方过了头呢?「虽说法论」虽然同人说话是说的佛法,「而好折伏起诤方便」欢喜折伏对方,总是挑别人的毛病折伏人家,这件事是「起诤方便」。是引起烦恼的方便,就是容易引起烦恼,因此而引起烦恼。这件事对于自己用功修行也有障碍的。 十、于先所见所闻所受。非一众多别别品类诸境界中,心驰心散。 前面是第九,这是第十。「于先」就是过去所经过的事情,所见的、所闻的。「所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这些事情,不是少数而是很多的。「别别品类」,就是一样一样的事情有多少类别,这些境界裡边「心驰心散」。或者是善、或者是恶、或者是世间上各式各样的事情,心裡面跑到那些境界裡边散乱。这也是妨碍自己修学佛法的。 《披寻记》九四三页: 于先所见所闻所受等者:此说于色声香味触中不如正理执取相好,不正寻思,令心散乱故。 「于先所见所闻所受等者:此说于色声香味触中,不如正理执取相好」不符合佛法无常、无我的正理,执取它裡边的相好。「不正寻思,令心散乱」所以也是障道的因缘。 十一、不应思处而强沉思。应知是名思惟诸法瑜伽作意所有过患。 「不应思处而强沉思」不应该思惟的境界,而勉强的沉下心来去思惟那件事,这也是一个错误的地方。「应知是名思惟诸法瑜伽作意所有过患」这也是障碍修道的。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四四页: 不应思处而彊沉思者:不应思处,略有六种:谓思议我乃至思议诸佛诸佛境界。如前已说。(陵本二十五卷八页)于是处所彊摄其心思择诸法,是名不应思处而彊沉思。 「不应思处而彊沉思者:不应思处略有六种,谓思议我乃至思议诸佛境界。如前已说(陵本二十五卷八页)」,像前面的文已经说过了,这是在陵本的二十五卷八页那裡边说过。那裡边说思议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有情的业、思议有情的果报、思议静虑者的境界、思议诸佛、诸佛的境界。 「于是处所,彊摄其心,思择诸法,是名不应思处而彊沉思」。 午八、第八法 八者、于诸静虑等至乐中深生爱味。 这是十种「违逆学法」第八种。前面十一种是属于第七种。 「于诸静虑等至乐中」这个人他奢摩他已经修行成功了,他已经获得了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这三种禅定裡边呢都有轻安乐,有殊胜的轻安乐。「深生爱味」深深的引起爱着心,爱着这三昧乐。这样子也障碍他修学圣道。 午九、第九法 九者、乐欲证入无相定者,于诸行中随顺流散。 这位修行人他欢喜「证入无相定者」离一切相,不与万法为伴侣,使令他自己的心湛然寂静而住。既然欢喜这样子嘛,可是呢「于诸行中随顺流散」就是在这一切相上,这一切有为法裡边,随顺那件事,随顺那一个样的相,而流动散乱其心,这样子也是障碍自己修行的。 午十、第十法 十者、触身苦受乃至夺命苦受时,贪爱寿命希望存活。随此希望伤歎迷闷。 这是第十个「触身苦受」,有特别的苦恼触他的身,在他的身接触到特别苦恼的境界苦恼的感觉。「乃至到夺命的苦受」就是特别严重的苦的感觉。这个时候「贪爱寿命希望存活」这个修行人他爱着他的寿命,希望不要死掉了,能够排除这种苦恼能继续地生存。 「随此希望」他随着自己这样的希望心,当然是有困难,就「伤歎迷闷」。就是特别的悲伤、感歎,心裡面很困惑。这可以看出来这个人对于毘钵舍那比较钝一点,如果有毘钵舍那的话,应该没有这件事。「是名十种违逆学法」。 《披寻记》九四四页: 贪爱寿命希望活存者:谓于命根不取中夭相故,致有此失。 「贪爱寿命希望活存者:谓于命根,不取中夭相故」。就是这个「命根」,就是这个命的根,就是他的心理和生理连接起来不分离的那个力量。「不取中夭相故」他不去分别这个是有可能会死掉的,它不去这麽想,就是希望继续地长寿。「致有此失」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 巳三、结 是名十种违逆学法。 这十种是不顺于修学戒定慧的事情。这句话是结束这一段。 辰二、正显随顺(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对治如是十种违逆学法随顺学法? 前边是十种违逆学法,现在是第二科「正显随顺」,显示随顺戒定慧的这些事情,顺于正道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对治十种违逆学法」,就是破坏这十种违逆学法是什麽呢?随顺戒定慧的法,这是「徵」。 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明能治法」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明能治法(分三科) 未一、标 谓有十种。 随顺戒定慧这样的功德有十种不同。这是「标」。 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未二、列 一、不淨想,二、无常想,三、无常苦想,四、苦无我想,五、厌逆食想,六、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七、光明想,八、离欲想,九、灭想,十、死想。 第一个是「修不淨观」心裡面观想这个不淨,就破除去第一种,障碍修行的违逆法。就是「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壮可爱形色,是正修学善男子等上品障碍」。这是破除这个障碍,若「修不淨观」就破除去了。 「二无常想」。「无常想」就是破除第二种于萨迦耶所摄诸行生起爱着,这样子呢就破除去了。用「无常想」可以破除去。 「三无常苦想」就是破除去懒惰懈怠的这种障道因缘。 「四苦无我想」就是破除那萨迦耶见,破除这个「我」的执着。 「五厌逆食想」第五个就是「依于段食贪着美味」,这样的障道因缘应该修这个厌逆食想。前面「于食知量」那裡说了很多。 「六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这一个随顺学法就是「于诸世间种种戏论,非一众多别别品类。所思念中,发欲贪爱。」可以破除去这个障道因缘,一切世间不是「苦」就是「集」,所以都是戏论都是令人苦恼的事情。你能够修一切世间都是「苦」、都是「集」就会破除去这种障道因缘了。 「七光明想」第七个光明想就是破除去了「思惟诸法瑜伽作意所有过患」。这下面有解释。 「八离欲想」离欲想就是「于诸静虑等至乐中深生爱味」,就是用离欲想可以破除去。佛教徒修学奢摩他成就了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那麽在禅裡面,在定裡面修四念处,就破除去对于禅定裡面的欲,这是能破除去,破除去变成无漏的禅定了。 「九灭想」灭想是什麽呢?就是「乐欲证入无相定者,于诸行中随顺流散」。这是不对的,应该「修灭想」。就是观察诸行都是寂灭相,就能入于无相定,而不会有障道的因缘了。 「十死想」。第十个刚才讲过的「触身苦受乃至夺命苦受时,贪爱寿命希望存活。随此希望伤歎迷闷」这些事情。要「修死想」这个死想实在来说呢,也就是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寂灭相,就没有这个生死的问题了。 未三、结 如是十想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十种障碍学法违逆学法。 这是结束这一段。上面这十种想,「善修」,善者「能」也。就是能这样修习。「善修善习」一开始叫做「修」,继续的修就叫做「习」。「善多修习」能够长时期的数数地修习这十种想。能断十种障碍戒定慧的功德,这违逆的学法都能破除去了。 《披寻记》九四四页: 谓有十种等者:此中十想,如其次第,对治前说十种违逆学法应知。 午二、随释光明(分二科) 未一、明建立 当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义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毘钵舍那光明。依此四种光明增上立光明想。 这是第二科「随释光明」。前面「明能治法」是能治十种违逆学法,现在这裡特别地解释那个第七种光明想,分二科,第一科「明建立」。 「当知此中有四光明」这裡边说到光明想实在是有四种光明的不同。「一法光明。二义光明」。「法光明」就是表达义的文句,能诠显种种道理的,这个经论裡面的文句叫做「法」。「二义光明」第二种就是文句裡边所诠显的道理,这也是「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就是修止。「四毘钵舍那光明」就是观。 这个「法光明和义光明」是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这一种。「奢摩他光明和毘钵舍那光明」是修慧,修所成慧。闻慧的法光明和义光明,思慧、修慧都能够破除内心的烦恼。烦恼比喻是「黑暗」,这法和义和止观能破除去这些黑暗,所以叫做「光明」。你内心裡面有烦恼,你把经论裡面的法语,你念它一遍,这个烦恼就不现行了,就隐没了。这光明能破除黑暗,智慧能破除烦恼,所以称之为「光明」。这光明是有这四种不同。当然这法光明是我们比较容易学习的,这义光明就深了一点。奢摩他光明、毘钵舍那光明是更进一步能够转凡成圣的光明了。当然这奢摩他和毘钵舍那的光明,要以「法」和「义」的光明为根据的,所以他们这个「闻思修」还不可以分离的。 「依此四种光明增上立光明想」,就是佛陀依据这四种光明的力量建立这光明的观想。也可以说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根据这四种光明的力量,在心裡面修这种光明想。是法光明,或者你背一部经,或者你念陀罗尼咒,陀罗尼咒也是光明。「义」就是思惟裡边的义,虽然不是修止观,但是也可以思惟这法裡边的道理,那麽你心裡面就有了光明。这是「建立四种光明」。 未二、简今义 今此义中,意取能断思惟诸法瑜伽作意障碍法者。 这是第二科「简今义」。简别现在这裡边说的光明想,究竟指什麽说的呢?「今此义中」就是对治十种障碍学法。这样的光明是「意取能断思惟诸法瑜伽作意障碍法者」就是它的用意,就是取其中能断除去「思惟诸法瑜伽作意的障碍法」。你在修止观的时候,其中有前面这十一种「障碍法」。你用法光明能破,那你就用法光明;能用义光明,能用奢摩他、毘钵舍那光明,你就可以用它来对治。用法光明来对治,这是很容易的事情。譬如说念佛号也是光明。这「心不二用」你心在有种种的污染的时候,你念佛也可以,法光明就是念法了,或者是念义,或者是修奢摩他、毘钵舍那。修法光明和义光明比较容易,「修奢摩他毘钵舍那」,那就是难了一点。 《披寻记》九四四页: 意取能断思住法等者:谓第一义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俱光明想随顺能生思惟诸法瑜伽作意。若有前说十一过患障碍法时,此光明想能正对治,即于前说四光明中,随其所应取其少分不偏一切。今依此义,故作是说。 「意取能断思住法等者:谓第一义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俱光明想随顺能生思惟诸法瑜伽作意」。这是第一义后面还有第二义。这是在第一义裡边「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个「思所成慧」思惟这个法义,「修所成慧」就是止观了。「俱光明想」思所成慧也是光明想,修所成慧也是光明想。这「俱光明想」或者说你的心,我们这现前这一念心你和光明想在一起,这叫做「俱光明想」。 「随顺能生思惟诸法瑜伽作意」这个时候你这光明想在你心裡面的时候,你就能随顺,随顺圣道,随顺戒定慧能生出来,能引发出来「思惟诸法的瑜伽作意」。瑜伽作意就是奢摩他和毘钵舍那「瑜伽作意」。「若有前说十一过患障碍法」的时候,「此光明想能正对治」此光明想能够正好能破坏除去那个「障碍」。「即于前说四光明中,随其所应取其少分不偏一切。今依此义,故作是说」。就是用法光明、用义光明,不是一个光明能破一切的障碍。就是你自己酌量用它的少分,或者是用法光明,或者是用义光明都可以,是这样意思。 寅二、第二义(分五科) 卯一、标 当知此中复有十种随顺学法。 前面是「第一义」。现在是「第二义」,又一番道理来破除去前面的这十种障碍。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当知此中复有十种随顺学法」。 卯二、徵 何等为十? 这是「徵」。 下边是第三科是「列」。 卯三、列 一者宿因。二者随顺教。三者如理加行。四者无间殷重所作。五者勐利乐欲。六者持瑜伽力。七者止息身心麤重。八者数数观察。九者无有怯弱。十者离增上慢。 这十种也能破坏除去那十种「障碍」的。这是「标列」出来。 下面第四科再「解释」这十种,分十科,第一个是「宿因」。 卯四、释(分十科) 辰一、宿因 云何宿因?谓先所习诸根成熟诸根积集。 第一种这「宿因」这句话怎麽讲呢?「谓先所习诸根成熟诸根积集」。「宿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位修行人过去的时候,所熏习的所栽培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现在你能够努力地学习,过去的善根就成熟了。「诸根积集」这信进念定慧的善根就愈来愈多、愈来愈强了,善根增长了。善根增长,这就叫做「宿因」。就是你现在的成就,不全是你现在的努力,也有以前的栽培,以前的栽培现在成熟了。这表示什麽意思呢?这一个人用功修行,你不要一时之间的不理想你就气馁了,不要这样子。你继续努力继续努力终究有一天成功了,是这样意思。如果说是有的人前一生,不是这一生,前一生有栽培,栽培得很好,今生少少的努力,前一生的善根就发生作用了就成功了,当然这样是最理想的。可是你在前一生栽培的时候,也就是要各式各样的努力的,才成就的。而我们前一生懈怠没有栽培,所以今生用功修行就辛苦了。说辛苦那你不修行,不修行永久也不成,所以你还是继续努力好了,这样意思。这是「宿因」是第一。 辰二、随顺教 云何随顺教?谓所说教无倒渐次。 这是第二个怎麽叫做「随顺教」呢?「谓所说教无倒渐次」。就是「谓佛所说的圣教」,它是有一个很如理的次第的,你随顺它去学习那就成功了。你不要自作聪明把它掉过来,或者是怎麽地不要那样。「所说教」无颠倒的渐次。 《披寻记》九四五页: 谓所说教无倒渐次者:前说无倒教授渐次教授义应准知。 就是二十七卷的后面我们学习过了。 辰三、如理加行 巳一、徵 云何如理加行? 这是第三个「如理加行」。这个「如」字在这裡说可以当作「随顺」讲,随顺佛说的教理去努力修行,这样子。这是「标」。下面「解释」。 巳二、释 谓如其教无倒修行。如是修行能生正见。 「谓如其教无倒修行」就是说这位修行人,他恭敬佛的教导,对于佛有信心对于佛的教导有恭敬心。所以如佛所教导的,佛怎麽样教你怎麽修行,你就「无倒修行」。你不要再有错误,佛怎麽教你就怎麽随顺学习,这样修行。「如是修行能生正见」这样子用功修行,你会得到无漏的智慧,会得圣道,得到圣人的无我的智慧,就是「正见」,「能生正见」。 辰四、无间殷重所作 巳一、徵 云何无间殷重所作? 这是第四科「无间殷重所作」,怎麽叫做「无间殷重所作」呢? 巳二、释 谓由如是正加行故,于诸善品不虚捨命,速能积习所有善品。 「谓由如是正加行故」就是你这位修行人能这样的努力用功,「于诸善品不虚捨命」。你对于修学的戒定慧,修学的四念处这些善品「不虚捨命」,就是不空过光阴。「捨命」这个命,就是你的生命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你不要空过光阴。那麽你能无间,就是不间断,相续不断的用功。这个「殷重」就是很深刻、很周遍的。它告诉你说,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就一样一样的完全的学习,不要把其他的都不要了我就学一样,不要这样,那就不叫殷重。「殷重」有一个深刻周遍的意思。「不虚捨命」是不空过自己的生命的宝贵时间。「速能积习所有善品」很迅速的能够积习集聚。今天也修,早晨起来也修行,午前也修行午后也修行,晚间也修行,初夜后夜也修行,这样子修学你这个法门,这叫做「无间殷重所作」。 辰五、勐利乐欲 巳一、徵 云何勐利乐欲? 这句话怎麽讲呢?这是第五个。 巳二、释 谓如有一,于上解脱发生希慕。谓我何时,当于是处能具足住。如诸圣者、于是处所,具足而住? 就是这位修行人,「于上解脱」。这个「解脱」譬如说得到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也能解脱欲界的烦恼,这也叫做「解脱」。但是更高尚的圣道的「解脱」,那就是超过了禅定的解脱。「发生希慕」对这个上解脱发生了希求仰慕的心情。怎麽叫做「希慕」呢?「谓我何时,当于是处,能具足住。」谓我什麽时候,我也能够在那个空、无相、无愿,那个圣人的三三昧那个地方安住不动,什麽时候能够成就呢? 「如诸圣者」同于那些圣人,同于那些大菩萨「于是处所具足安住」。这个地方应该是指阿罗汉,或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于是处所具足安住」。在那个空、无相、无愿,无漏的戒定慧那裡面圆满的安住不动呢?这就叫做「于上解脱,发生希慕」就是这个出离的意愿很强。 辰六、持瑜伽力 巳一、徵 云何持瑜伽力? 这是第六「持瑜伽力」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持瑜伽力?」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标 谓二因缘能令获得持瑜伽力。 这是「标」。有两个因缘,能使令你成就了持瑜伽力的力量。这是标。 下面「列」。 午二、列 一者本性是利根故。二者长时串修习故。 这个「持瑜伽力」,这个「持」是拿到了,拿到了这瑜伽的力量,就是止观的力量。止修的很好,观也修的很好,你就取得了这「瑜伽的力量」。如果修止的时候你只是不是妄想就是昏沉,修观的时候也是不是妄想就是昏沉,止也止不来,观也观不来,你就是没有拿到「瑜伽的力量」。现在说是「持瑜伽力」就是止观修得好。这上面有二个因缘使令你能成就「瑜伽力」。 「一者本性是利根故」第一个因缘就是本性。就是他的「本性」者,心也,就是他的心。它的本心就是没有经过修行,他的心性是「利根」,这就是前生的栽培了。他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很锐利,不是钝的。 「二者长时串修习故」第二个呢?就是我不是利根,我前生的栽培不好,也是一样,你还是有希望的。怎麽办呢?长时期的「串修习故」不间断的去修学止观,你也自然会成功,也成为一个利根,你的止观也就成就了。因为「利」这个原因就是你不断的修习,不断的修止不断的修观,这阿赖耶识就帮你忙了。你头一支香你坐得很好,你成就那个力量阿赖耶识给你保藏起来了。虽然第二支香又散乱了,我又昏沉了不要紧,你前一支修行的功德在阿赖耶识保存起来并没有失掉。今天也修,一天坐八支香,总有二支香、三支香修得不错嘛,那麽阿赖耶识给你保存起来了。那麽第二天、第三天又有进步了,不断的进步,阿赖耶识裡面你的止观的力量逐渐地加强了,那麽你就拿到「瑜伽的力量」了,你就成就了止观了。所以「长时的串习故」,你就会成就止观了。 辰七、止息身心粗重(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止息身心麤重? 这是第七科,第七段「止息身心麤重」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止息身心的麤重」呢?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息劳乏」。 巳二、释(分四科) 午一、息劳乏 谓如有一或由身劳身乏,发身麤重发心麤重。此因易脱威仪而便止息。 「谓如有一」有这样的修行人,「或由身劳身乏,发身麤重」。或者因为你身体有劳动了,特别的用力量,结果你身体就没有力量就特别的疲倦。这个时候就「发身麤重」,你那个身体就是麤重,就不适合修止观,这时候修止观修不来。就是你特别劳累的时候,就修止观修不来。这时候因劳累而有的「身麤重」障碍你修止观。「发心麤重」这个身粗重,它不止于身粗重,它还影响你的心,心也就没有力量去修止观了。心也没有力量呢,没有那种堪能性了,不调柔、不自在,那麽这叫做「心粗重」分二部分。 这个文上看出来,我们这个欲界的人,也是人间的人,当然有身有心。而这个身的力量影响心,这一方面很强,这个心也能影响身。但是我们地面上的人这一方面也是有,但是不是那麽强。所以这裡面告诉我们「由身劳身乏,发身粗重发心粗重」。所以经行的时候,在坐禅的时候,你开静了要经行,你快步经行的时间不要太长、时间不要太多。你的这个体力消耗不多,那麽你在坐下来的时候你还能修止观。如果你经行的时间太久,你要是经行的太快,体力消耗的太多,下一支香静坐的时候不行了。就是你「身劳乏」了,你心力也受影响你就不能修止观了。所以这个地方还有这个问题。但是你不经行也不行,不经行你这个身体裡面坐久了气血瘀止,也是身粗重也影响心粗重,就不能修止观的。这个年纪大的人,他可能走路慢,可能没这问题;年纪轻的人容易有这个问题,他感觉我走路快也很自在不算什麽,但是时间太多了、太快了,你第二支香也受影响的。 「此因易脱威仪而便止息」这样的情形要怎样来调适呢?这个很容易。你若能够「易」就是变易,变易你的威仪。「脱」者,离也。把前面那个,譬如说你走路走得很快,时间很多会消耗你的体力太过了,那你把威仪转变一下就好了,不要走那麽快,时间短一点。时间长有影响,那麽时间短一点,那麽这问题就解决了。「而便止息」这个「身劳乏、身粗重心粗重」就没有了,就改变了。 午二、息寻伺 或由太寻太伺,发身麤重发心麤重。此因内心寂止方便,而便止息。 前面是「息劳乏」。现在第二科是「息寻伺」。「或由太寻太伺」或者由于这位修行人,他修毗钵舍那观这个寻伺太过头了。太过头了的时候呢?「发身麤重」身体也感觉到疲累,心也有点疲倦了,就是不堪能修止观了。「此因内心寂止方便,而便止息」那麽你也可以改变一下,你不要寻伺那麽厉害,你心裡面寂静下来,那麽也就好了。 午三、息惛睡 或由心略心劣惛沉睡眠之所缠遶,发身麤重发心麤重。此因增上慧法毘钵舍那顺淨作意,而便止息。 这是第三科「息惛睡」。「或由于」这个人的「心略心劣」就是他不去对于外面的境界心裡不去分别,就是「略」。但是这个不是修止观的这个止,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心没有力量,不去分别境界。是什麽叫做「心略心劣」呢?就是昏沉睡眠。昏沉的时候、睡眠的时候就是「心略心劣」。你的心为惛沉睡眠之所缠绕的时候「发身麤重」。你平常你这个你只睡一个钟头,忽然间睡了一个半钟头,就感觉到不对劲,这身体就感觉不对劲了。你一睡多了也不对,睡少了也不行。你常常注意这个事就是这样子。发出来身粗重,发出来心粗重。 「此因增上慧法毘钵舍那顺淨作意,而便止息」。由于「昏沉睡眠」发出来「身心的粗重」那麽怎麽办呢?你就是因这个「增上慧法」,表诠显增上慧的法「毘奈耶」,这个法就是佛菩萨说的那个经论、这些文句「毘奈耶」。「毘奈耶」或者说是律也可以,或者说这个法的作用能灭烦恼,所以就叫「毘奈耶」。「顺淨作意」也前面就是法光明、义光明这些。这些法、义它是随顺清淨的作意,随顺清淨心的活动。你若能够这样子呢,思惟这个法义,那前面因昏沉睡眠的身麤重、心粗重就停下来了,是这样。这样的情形,若要昏沉睡眠太多了,这个身粗重心粗重,最好是一方面经行,一方面诵经,思惟法义,这样子容易破除。若是你还是坐在那裡,可能还是困难,有点困难的。 午四、息烦恼 或由本性烦恼未断有烦恼品,身心麤重未能捨离。此因相续勤修正道,而便止息。 这是第四科「息烦恼」。「或由于本性」你的本心这个烦恼久远劫来常常地有烦恼的熏习,成就的这些烦恼,你没能够断,没有能够修学圣道把它断除。「有烦恼品身心粗重」这时候烦恼随时,或者由色声香味触的所缘缘的引发,或者是你的法尘引发你自己有不如理作意引起来种种的烦恼。这个烦恼的活动使令你「身心粗重」,你不能捨离。 「此因相续勤修正道,而便止息」。这怎麽辨呢?这就是你要长时期的「勤修戒定慧」,也就能够灭除去本性的烦恼了,「而便止息」。 辰八、数数观察(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数数观察? 这是第八科「数数的观察」分二科,第一科是「徵」。这个第八条叫做「数数观察」是什麽意思呢?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依尸罗」,第二科是「依作意」。依尸罗,依这个戒法来说,来解释这个「数数观察」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依尸罗(分二科) 未一、标 谓依尸罗数数观察恶作不作,数数观察善作而作。 「谓依尸罗数数观察恶作不作」这是说这位修行人他根据佛的戒法,佛所制定的毘奈耶的戒,去数数的一次又一次的去观察这件事。观察什麽呢?「恶作不作」观察这件事。「数数的观察善作而作」,观察这件事。就是这个「恶作你不要作」,「善作你应该作」,但是经过数数观察才这样子的,是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九四五页: 数数观察恶作不作等者:嫌恶所作,是名恶作。若犯所犯,恶作定生。由是说有恶作罪聚。摄事分说:由五种相除彼所生五种恶作。乃至广说。(陵本九十九卷九页)是名恶作不作。与此相违,若有所作非恶作摄,是名善作。于此善作应勤加行,是名善作而作。 「数数观察恶作不作等者:嫌恶所作,是名恶作」。这解释什麽叫做恶作。这个「嫌恶所作」,我作了这件事以后我就后悔了,我不高兴我作了这件事。这个「恶」,不念恶(俄)念恶(勿)。「嫌恶」的意思,是名「恶作」。这个「恶作」,换一句话说就是后悔了,后悔自己作的事情,不应该作自己悔恨,叫做「恶作」。 「若犯所犯,恶作定生」若是你毁犯了所犯的戒,你受了这样的戒,你现在违犯了。犯了以后,你这个后悔的心一定会生起来,不应该犯戒!「恶作定生」。 「由是说有恶作罪聚」由于你犯了戒,你有悔恨了那麽你这表你有「恶作的罪」,作错了事情一样一样地积聚下来有很多罪,这就叫做「恶作」。 「摄事分说:由五种相除彼所生五种恶作」。在「摄事分」,现在这是「本地分」。这个在摄事分的《瑜伽师地论》裡边那上面说:有「五种相」,这五种法,你学习这五种法就能够灭除去「彼所生五种恶作」,那五种恶作就被破除去了。「乃至广说」。那五种法在(陵本九十九卷九页)。这是两种,两种两个五,一个五种恶作一个是破除去五种恶作的五种法。这是两个五种在九十九卷九页那裡面已说了。 「是名恶作不作」就是不会后悔了,破除去恶作以后你就不会后悔了。 「与此相违,若有所作,非恶作摄,是名善作」。这是与恶作不同的。「若有所作,非恶作摄」那麽与后悔的事情不一样的,就是我作了这件事我不后悔,那应该是属于善,属于有功德的事情「非恶作摄」不属于恶作的,是名叫做「善作」。「于此善作应勤加行,是名善作而作」。你应该精进地努力作这些功德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子这个文的话:「恶作不作,善作而作」是这样意思。前边是「标」。 下面是「辨」,辨就是说明。 未二、辨 于其恶作不作不转,于其善作不作不退。 就是这样意思。看这个《披寻记》解释。 《披寻记》九四六页: 于其恶作不作不转等者:未生恶作令其不生,是名恶作不作不转。于未得善虽或未生,然于已得住不退失,是名善作不作不退。 「于其恶作不作不转等者」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未生恶作,令其不生」没有生起的这种悔恨的事情,那我再不要作这种事情,那叫做「恶作不作不转」。「恶作不作」就是这种有罪过的事情没有作,没有作你就永久不要再作,这是「不转不生起」。「令其不生,是名恶作不作不转」。 「于未得善虽或未生,然于已得住不退失,是名善作不作不退」。第二句是什麽意思呢?「于其善作不作不退」怎麽讲呢?就是「于未得善」这样的善法你还没成就,所以就是「善作不作」。「虽或未生」然于已得的善法,「住不退失」我不会再退堕。我金刚经背起来了,我一直的再背,如果你不背,不背就退下来了,这样的意思。「于其善作不作不退」是这样的意思。 于其恶作作而弃,于其善作作而不捨。 这又一个解释。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四六页: 于其恶作作而弃捨等者:恶作作已。速疾悔除,是名恶作作而弃捨。善作作已数数修习无忘失念。是名善作作已作而不捨。 「于其恶作而弃捨等者:恶作作已」已经作了,「速疾悔除」要迅速地忏悔,这个过失把它除灭,是名「恶作作而弃捨」。 「善作作已,数数修习,无忘失念」这个有意义的事情作完了以后还继续的作,一次又一次不断的作「无忘失」,你的念一直能够忆念这件事而不忘失,是名「善作作已,作而不捨」。这是依「尸罗」来解释这个「数数观察」是经过数数的观察思惟,使令自己有这样的智慧能改善自己「恶作不作」,善作一直的有「善作不捨,善作而作」。 下面第二科「依作意」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依作意(分二科) 未一、标 又于烦恼断与未断观察作意,增上力故数数观察。 又这个修行人,常常的用功修学戒定慧,修学戒定慧你的成绩怎麽样呢?什麽成绩呢?就是于烦恼是断、或者是没有断。这个自己的烦恼是断、是没有断?要怎样才知道呢?要「观察作意增上力故」就是由于这个观察的作意的力量,用它的力量常常观察自己,「数数的观察」不能够说一时,观察一次不可以,是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因为这个烦恼有的时候它不动。比如说这个人并没有断烦恼,但是他现在烦恼不动,就好像断了好像灭除了。这是一时的一种相貌,再过一个时候再观察又可能烦恼又动了,那你才知道烦恼没有断。如果是只观察一次这是不准的不能为准的,所以要数数的观察。这是「标」。 下面第二科是「辨」。 未二、辨 若知已断便生欢喜,若知未断则便数数勤修正道。 因为你一次又一次常是这样子来反省自己,你就会知道我这个烦恼是断了。「便生欢喜」你心裡生欢喜!我修止观没有白辛苦了,这个烦恼是不起了,便生欢喜。「若知未断」唉呀!我昨天没有动心今天动心了。或者也有轻重的不同。「若知未断,则便数数的勤修正道」这样子就不会有增上慢的这个问题。这是依作意来观察自己,来检查自己,这样意思。 辰九、无有怯弱 巳一、徵 云何无有怯弱? 这是第九没有「怯弱」这样的心情。 巳二、释 谓于后时应知应见应证得中,未知未见未证得故发生怯弱。其心劳倦其心匮损,彼既生已而不坚执速能断灭。 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的计划,他心裡面预先给自己留一个计划。说我现在是不及格,但是我继续努力我在将来,或者我三个月内,或者我在这一年内「应知应见应证得中」我应该知见。「应证得中」,这个「知」应该说是心,「见」应该说是慧。我能够由我的内心,由我的智慧认识到这个程度。「应证」就是要成就了。「知见」应该是在学习中,这个「证」就是经过修行而成就了。比如说我想要得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三昧,我在这一年内我要得三三昧,「应证」。这是将来、后世,不是现在是以后。「于后时应知应见应证得中,未知未见未证得故」当然我现在是没有,我现在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时候呢「发生怯弱,其心劳倦。」心裡面感觉到我能成就吗?心裡面有一点怯弱,有一点感觉到唉呀!我不及格、我不行,其心就是劳倦了。「其心匮损」因为经过劳倦了,心裡面就没有力量了,这个力量就损耗了就减损了。或者是我计划我将来成就那麽就开始行动,行动的时候心裡面辛苦了,唉呀!我不行我不行,就是这个意思。 「彼既生已而不坚执」说是这件事,你若长时期的努力这件事一定会成功的。所以你计划成就的功德,如果出现了的话「而不坚执,速能断灭」。出现当然多数是逐渐的,多少有一点消息。比如说是你静坐想要得三三昧,很久都没有消息,但是忽然间,可能到了一百天以后了就有消息了,有多少好消息了。不是完全成就有那麽一点好消息,这就是「彼既生已而不坚执」。不坚执自己,我不行我不能成就,就不会这样。「速能断灭」很快的就把这个怯弱的心断灭了、断掉了,这是这样意思。这一段的文,就是告诉我们钝根人,修行困难的人,你没有成就的时候不要「怯弱」,继续努力终究会有好消息。是这样意思。 辰十、离增上慢 巳一、徵 云何离增上慢? 这第十科,第十法怎麽叫作「离增上慢」呢? 巳二、释 谓于所得所触所证,无增上慢离颠倒执。于真所得起于得想,于真起触所于触想,于真所证起于证想。 这上面是说:譬如这个人计划要得色界四禅,色界四禅现在成功了,成功了要离增上慢。怎麽叫做「离增上慢」呢?「谓于所得所触所证,无增上慢」。这是三个字,一个是「得」、一个是「触」、一个是「证」。或者说是初禅名之为「得」,二禅名之为「触」,三禅四禅名之为「证」。或者是初禅二禅名之为「得」,三禅名为「触」,三禅的乐,轻安乐特别殊胜称之为「触」,四禅名之为「证」。「无增上慢」你不要有增上慢的心情。「离颠倒执」就是远离错误的执着。 「于真所得起于得想,于真所触起于触想」就是如实的这样去认识它。「于真所证起于证想」,那麽这就叫做「离增上慢」。从这些文字上看不是少数人不欢喜多学习佛法,不欢喜深入经论,不欢喜这个事情,我少少的学一点就好了,这样子就够我用了。但是实在是认识的不够!所以就努力的修行,努力的修行有成就了就容易有误会。得初禅以为是得初果了,得二禅三禅四禅就认为是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了,那麽就变成了增上慢。他修行真实是有成就,但是认识错误了,那麽就变成增上慢了,变成了颠倒执着的人了。现在这裡说你不要有增上慢「于真所得起于得想」,真实得的是初禅而不是初果,得的是二禅三禅四禅,而不是二果三果四果,你能认识它真实的相貌,那麽就没有「增上慢」了。当然这就是要多学习才能知道的。 卯五、结 如是十法,于乐修学诸瑜伽师所应修学。初中后时恒常随顺无有违逆,是故名为随顺学法。 结束这一大段。前面说这个十法,对于这个欢喜修学诸瑜伽师所应修学的「初中后时恒常随顺」。初开始修学乃至中间及后时「恆常随顺不要违逆」,不要违背了,随顺戒定慧的这个法门。「故名为随顺学法」。前面是第六科。 下面是第七科「瑜伽坏」分二科。第一科「徵」 子七、瑜伽坏(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瑜伽坏? 「云何瑜伽坏?」怎麽叫作这个止观的修学是被破坏了,不能成就了。这是「徵」。 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略辨四种」分四科,第一科「标」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略辨四种(分四科) 卯一、标 谓坏瑜伽略有四种。 谓坏瑜伽略有四种不同。 卯二、徵 何等为四? 第二科「徵」。第三科「列」。 卯三、列 一者毕竟瑜伽坏。二者暂时瑜伽坏。三者退失所得瑜伽坏。四者邪行所作瑜伽坏。 「一者毕竟瑜伽坏」这是究竟的被破坏了,无论怎麽样都不能成就了。「二者暂时瑜伽坏。三者退失所得瑜伽坏。四者邪行所作瑜伽坏」分那麽四种坏瑜伽,瑜伽坏不同。这是标列出来。 下面第四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毕竟瑜伽坏」分三科。第一科「标」 卯四、释(分四科) 辰一、毕竟瑜伽坏(分三科) 巳一、标 毕竟瑜伽坏者:谓无种姓补持伽罗。 他的内心裡面,他的阿赖耶识裡面,没有这个出世间圣道的种子,这种人是「毕竟瑜伽坏」。 巳二、徵 何以故? 什麽原因呢?第二科「徵」。第三科解释。 巳三、释 由彼身中无能趣向涅槃法故。毕竟失坏出世瑜伽。 由于那个人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没有趣向涅槃的功能,就是没有那个圣道的种子。 「毕竟失坏出世瑜伽」这个人究竟的失掉了、灭坏了出世间止观的功德,他是绝定不能成就了,这是「毕竟瑜伽坏」。 下面是第二科「暂时瑜伽坏」分四科,第一科「标」 辰二、暂时瑜伽坏(分四科) 巳一、标 暂时瑜伽坏者:谓有种姓补特伽罗。 就是他的内心裡面有这无漏的功德、有这无漏的种子。这是第一科「标」。下面第二科「徵」。 巳二、徵 何以故? 下面第三科。 巳三、释 由彼身中有能趣向涅槃法故,虽阙外缘时经久远,定当缘会。修习瑜伽令其现起。善修习已当般涅槃。 「由彼身中有能趣向涅槃法故」这是第三科解释。「虽阙外缘时经久远,定当缘会」,这个人是暂时瑜伽坏,他内心裡面不是经过栽培,自然而有涅槃无漏的种子。他有这个种子,但是也需有外缘,就是有佛出现世间。前面解释过,在「修所成地」那儿有解释过、在「声闻地」一开始也有说到。虽然是没有外缘来帮助他的时候,「时经久远」这时间经过有很多劫。「定当缘会」决定因缘会具足了,终究有一天佛出现世间了,而他这时候没有业障,那麽他见佛闻法有了信心。 「修习瑜伽令其现起」他这时候能修止观,就使令那无漏的种子发生现行了。 「善修习已当般涅槃」而他能够努力去修习,他就能得涅槃得圣道了。 巳四、结 是故说彼所有瑜伽暂时失坏。 不是永久的,是暂时失坏。这是第二种。 辰三、退失所得瑜伽坏 退失所得瑜伽坏者。谓如有一退失所得所触所证,若智若见若安乐住。 这是第三种「退失所得瑜伽坏者」是什麽呢?「谓如有一退失所得所触所证,若智若见若安乐住」。这个人他能够修学圣道,他是修止观先修止,先修止的时候得了色界四禅,得了初静虑,乃至二、三、四静虑。得了静虑以后「退失所得所触所证,若智若见若安乐住」,得到的禅定又失掉了,不是得圣道退掉了,得圣道是不能退掉的。在《瑜伽师地论》立场得了圣道以后是不能退的,只有得禅定会有退的可能。或者是自己放逸也就会退掉禅定,或者其他的因缘也会退掉禅定的。「若安乐住」就是这个禅失掉了。这是「退失所得瑜伽坏」。 辰四、邪行所作瑜伽坏(分二科) 巳一、释(分二科) 午一、不如理行 邪行所作瑜伽坏者:谓如有一不如正理精勤修行。虽多用功无所成办。不能成办一切瑜伽亦非善法。 「邪行所作瑜伽坏者」这是第四科,瑜伽坏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不如理行」。 「谓如有一不如正理精勤修行」就是有这麽一个人,他不能够随顺佛陀所教导的正理去精进的用功修行,他不。「虽多用功无所成办」虽然他也很能够很长时期的用功去静坐,但是也不会有成就的。「不能成办一切瑜伽亦非善法」,他不能成办一切佛法中所说的瑜伽。「亦非善法」他就算是有一点成就,那也不是善法。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四七页: 亦非善法者:谓虽精勤修行,然由非理作意所引,或起颠倒、或起邪见,是故名非善法。 「亦非善法者:谓虽精勤修行,然由非理作意」由于他用功的方法,不是佛法中合道理的修行。「所引或起颠倒、或起邪见,是故名非善法」。我们在前面那个「有寻伺」的三地裡面,那个不如理作意裡面,也提到外道得到四禅八定,得到四禅八定反倒有邪知邪见这些题。 午二、亏损淨命(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二科) 申一、起恶欲乐(分二科) 酉一、招集利敬(分二科) 戌一、举因缘(分二科) 亥一、为说法 又如有一多诸烦恼性多尘秽。而识聪锐。觉慧勐利。成俱生觉。善摄所闻,于闻究竟,或少或多。或住空闲。有在家者及出家者。为性质直。来至其所。因为说法。令心欢喜。 「又如有一多诸烦恼性多尘秽」前面是不如理行,他很难成办瑜伽。现在是第二科「亏损淨命」就是清淨的生命,清淨的生命就是生活所需都是如法的,由如法行为来的,叫做「淨命」。现在不如法,非法的手段欺骗人来的生活,那就不是淨命,就是破坏了淨命。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辨这个说明「亏损淨命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起恶欲乐」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招集利敬」。就是欺骗人得到了利养,得到了恭敬。分二科,第一科「举因缘」。怎样欺骗人呢?就说这些因缘分二科,第一科「为说法」为人说法。 「又如有一多诸烦恼性多尘秽」说有这麽一种人,他的烦恼很多,贪瞋痴的烦恼很多。「性多瞋恚」他的心很不清淨有很多污染。 「而识聪锐」但是这个人虽然烦恼很、很污染,但他的心很聪明很灵敏的。 「觉慧勐利」他的智慧还是很厉害的很勇勐、很利、很锐利。 「成俱生觉」他这个是与生俱来的智慧,不是经过学习的,是前生带来的智慧很高。 「善摄所闻,于闻究竟,或少或多」他若听闻了一个道理,他就能摄持住而不会失掉,记忆力很强。「于闻究竟」对于听闻的事情,他能把这件事思惟的很圆满。「或者少分的,或者多分的」这个人,这一段表示智慧很高。 「或住空闲有在家者及出家者」这个人或者是他在閒静处,不是在城市裡,在閒静处住。在那裡住的时候,有在家的人或者有出家的人。 「为性质直」这个在家人、这个出家人,他的头脑简单这个人。 「来至其所」这个人来到这个有智慧而又多烦恼的人这裡,到空閒处。 「因为说法」这个多烦恼有智慧的这个人,就给这个在家人、这个出家人说法,他所知道的这些事情。 「令心欢喜」使令头脑简单的出家人和在家人听了很好心裡欢喜。这是为说法的因缘而得利敬,是这个意思。这是第一段。 下面这第二段「行矫诈」。 亥二、行矫诈 又行矫诈。妄现种种身语相应调善所作。 而这个人又会表现出来一种欺骗人的威仪,「妄现种种身语相应调善所作」。虚妄的,就是有意的欺骗人,现出来身相应的调善所作,现出来语相应的调善所作,就是表现出来有修行的相貌,这是「行矫诈」。这是第二科「显所为」。 戌二、显所为 由是因缘招集利养恭敬。妄现种种身语相应调善所作。为诸国王大臣居士乃至商主恭敬尊重,咸共谓之是阿罗汉。 就是由前边为人说法和行矫诈这二种因缘,他就是招集来利养恭敬,别人对他有所供养对他还很恭敬。 「称颂大福德想,及得种种衣食卧具」讚歎他是大福德,就是这样想。「及得种种的衣食卧具病缘的医药,及资身的什物」这些生活所需得的很多。 「为诸国王大臣居士乃至商主恭敬尊重,咸共谓之是阿罗汉」说这个人是阿罗汉,就是这样子。 《披寻记》九四七页: 又行矫诈等者:谓如前说方便显己有胜功德,矫诈构集非常威仪。为诳他故,恆常诈现诸根无掉,诸根无动、诸根寂静。由是令他谓其有德当有所施、当有所作(就是为他作种种事),乃至广说。(陵本二十二卷十页)此应准知。 酉二、恐失利敬(分二科) 戌一、恋着爱众 或于随彼迴转弟子。若诸出家若在家众,恋着亲爱。随顺而转。 这是第二科「恐失利敬」。前面第一科是「招集利敬」招集利敬,得到利养恭敬了,他用这个欺骗的手段得到了利敬。得到了以后呢,他又害怕失掉利敬。分二科,第一科是「恋着爱众」。 「或于随彼迴转弟子」或者这个人「随彼迴转弟子」,就相信他的在家人或出家人「随彼迴转」他叫他怎麽的就怎麽的,随他意的活动。 「若诸出家若在家众,恋着亲爱」他和这些人互相恋着、互相亲爱,就是有了感情了。 「随顺而转」他这个在家、出家的弟子,随他的意思去活动,他教他怎麽的他就怎麽的。 戌二、妄立瑜伽(分二科) 亥一、明彼念 为多招引复生是念。此诸出家在家弟子信顺于我。咸共谓我是阿罗汉。彼若依于瑜伽作意止观等处来请问我。我得彼问或不能对。彼因是事当于我所捨信向心。不复谓我是阿罗汉。由斯退失利养恭敬。我于今者,应自思惟筹量观察安立瑜伽。 这是第二科「妄立瑜伽」分二科,第一科「明彼念」。 「为多招引复生是念」就是这个人为了多多的招引出来他的信徒,多多招引来利敬,这是他的目的。那麽心裡怎麽办呢?他心裡有这样的念。 「此诸出家在家弟子信顺于我」,他对我有信心能随顺我的意思作事。「咸共谓我是阿罗汉」,说我是阿罗汉。 「彼若依于瑜伽作意止观等处来请问我」说这些相信我的人「彼若依于瑜伽作意」,各式各样的情况来请问我的话「我得彼问或不能对」,我不能回答他。 「彼因是事当于我所捨信向心」,因为我不能回答他的问题,那他会对于我失掉了信向的心了。 「不复谓我是阿罗汉。由斯退失利养恭敬」,对我的利养恭敬就失掉了,不利养恭敬了。 「我于今者,应自思惟筹量观察安立瑜伽」那我现在怎麽办呢?解除这个困难呢?就应该自己思惟筹量观察安立一个瑜伽。以前的瑜伽是跟别人学习的,现在不我自己发明一个。这是他有打这个主意,这是「作念」。下面第二科是「明妄立」。 亥二、显妄立 彼由是事增上力故,耽着利养恭敬名誉。独处空闲自谛思惟筹量观察安立瑜伽。 「彼由是事增上力故」就是前面这一段,他这样想这件事非作不可。因为他内心裡面耽着,就是贪着利养恭敬名誉,贪着利养、贪着恭敬、贪着名誉。 「独处空闲」自己深入的思惟筹量观察,也就发明出来一个瑜伽,一个止观的方法。 《披寻记》九四八页: 应自思惟筹量观察者:此中思惟,谓由随相行。筹量、谓由随寻思行。观察,谓由随伺察行。 「应自思惟筹量观察者:此中思惟,谓由随相行」就是表面上的差别,表面上的情况加以思惟,就是「随相行」。 这个「筹量」是什麽意思呢?「谓由随寻思行」那就不是随相形了,就是在相上再进一步去思惟。 「观察,谓由随伺察行」这个「伺」,又比那个「寻」更微细了。这样说就是分三个阶段。「思惟」是初一步,「筹量」是第二步,「观察」是第三步。有三个阶段,有深浅的不同,这样子安立了,他发明出来的这种「瑜伽」。 然此瑜伽不顺契经不现戒律违逆法性。 他所发明的所安立的这个「瑜伽」,不合乎「经律论」,不合乎「佛法」的。 《披寻记》九四八页: 不顺契经等者:谓于摄圣教义不相符顺。是名不顺契经。于诸制立学处,或增或减,是名不现戒律。违正教量,名违逆法性。谓违圣言,或违法相等。如思所成地说应知(陵本十五卷十三页)。 「不顺契经等者:谓于摄圣教义不相符顺」就是他发明的这个止观,和佛教的教义是不相合的「是名不顺契经」。 「于诸制立学处,或增或减,是名不现戒律」他这个止观所需要的戒法也是他发明的。但是也是参考了佛教的,或者是增加一点或是减少一点,「是名不现戒律」。 「违正教量,名违逆法性」就是违背佛所说的圣教,不符合法性的真理。不符合法性的真理,这种止观不能证悟法性的。 「谓违圣言,或违法相等」违背佛的法语,也就是违背了法相的因果。「如思所成地说应知」(陵本十五卷十三页)这是「起恶欲乐」。 下边第二科「起覆藏想」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申二、起覆藏想(分二科) 酉一、略标 若诸比丘善持三藏,彼于其所覆自瑜伽不欲开示。若诸在家出家弟子,于此瑜伽私窃教示不令彰显。 「若诸比丘善持三藏,彼于其所覆自瑜伽不欲开示」,若是佛教裡的「比丘善持三藏」他心裡面有经律论的知识。「持」他心裡面能摄持经律论裡面的法语,那麽对瑜伽是有心得的。「彼于其所覆自瑜伽」那个多烦恼有智慧的那个人,就是在佛教的比丘这个地方隐藏他自己发明的瑜伽,隐藏起来。「不欲开示」不愿意说出来,不对比丘说他发明的瑜伽。 「若诸在家出家弟子,于此瑜伽私窃教示不令彰显」,若是另外的对他有信心的在家出家弟子「于此瑜伽私窃教示」。那麽那个人就对相信的在家出家弟子,偷偷的开示他发明的瑜伽。「不令彰显」不令他们在大众裡公开的发表,不这样。这是「略标」。 下边解释。第二科「释因」分二科,第一科「恐有诘发」。 酉二、释因(分二科) 戌一、科恐有诘发 所以者何?恐有善持三藏教者,闻彼如是瑜伽处已。以经检验,不顺契经。以律显照,不现戒律。以法观察,违逆法性。由是因缘便不信受。以不信言诘难于我,诤竞举发。 「所以者何?」为什麽这样子呢?「恐有善持三藏教者,闻彼如是瑜伽处已」。他恐怕对佛法有心得的这些人,「闻彼如是」听到他这样的瑜伽处,瑜伽的境界已。 「以经检验,不顺契经」以佛法的经论,以佛法的修多罗来检查他的瑜伽,是不相顺,与契经是不相顺。 「以律显照,不现戒律」以佛教毘奈耶的律,和他那个发明的瑜伽的律来对照一下也不合,不符合!不能显现出来佛法的戒律。 「以法观察,违逆法性」以佛法的真理去观察它,它也不顺于法性的真理,由是因缘便不信受。 「以不信言诘难于我」他这个人他这样想,「以不信言诘难于我」那个佛教徒对他不相信的语言来诘难他、来难问他的话「诤竞举发」,大家诤论就是把他这个过失说出来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