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7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7

 

  卯二、依二相辨(分二科) 辰一、二麤相(分三科) 巳一、明边际

  又彼麤相遍在一切下地皆有,下从欲界展转上至无所有处。

  这是第二科「依二相辨」。前面第一科是「依六事辨」,这六事就是那个义、事、相、品、时、理,依这六事辨,辨那个四禅八定。现在这以下「依二相」,二个相貌来说明,也还是四禅八定。分二科,第一科是「二麤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明边际」。

  「又彼麤相」,「又彼」四禅八定裡面,由欲界对初禅,有粗相、有静相;乃至非非想定对无所有处定,也有粗、也有静。这样说呢?彼那个粗相「遍在一切下地皆有」,普遍在一切下地都是有的。欲界五趣杂居地是初静虑地的下地,乃至到无所有处地是非非想地的下地;那麽上地就是静,下地就是粗。这样说「彼粗相遍在一切下地皆有」。「下从欲界」,这个「下地」指谁说的呢?就指欲界说,欲界有粗相。「展转上至无所有处」,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到这个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都是有粗相的。这是明这个粗相的「边际」。

  巳二、出种类

  当知麤相略有二种。谓诸下地苦住增上,望上所住不寂静故;及诸寿量时分短促,望上寿量转减少故。

  这第二科「出种类」。「当知麤相略有二种」,应该知道这个粗相也是很多的差别的,简略的说有二种。「谓诸下地苦住增上」,只要它是下地,它有一个特徵,就是有苦恼的境界,他那个众生就是住在苦裡面,这苦是很强大的,他不能出离这个苦。「望上所住不寂静故」,为什麽说下地有苦呢?因为「望上所住」,对望上面的那一个地方,譬如说欲界对色界初禅来说,欲界是「不寂静故」,欲界很多的苦恼给你受;你受苦的时候心裡面动乱,不寂静。那麽初禅对二禅来说,初禅也有苦。二禅对三禅、三禅对四禅、乃至无所有处对非非想地,也是有苦,都是令他心裡面不寂静,这就是「苦住增上」。这是一个粗的一个相貌。

  「及诸寿量时分短促」,这是第二个相貌。就是在下地的人,他的寿量就不如上地那麽长,他的寿量的「时分短促」。欲界的人,由我们地面上的人乃至到欲界顶天。欲界顶天他的寿命最高就是一万六千岁,人间一千六百年他是一昼夜,那麽三十天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这样子嘛一万六千岁;但是你不可以和初禅相比,初禅也不可以和二禅相比,乃至到非非想天八万大劫,他的寿命长。所以「望上寿量转减少故」,对望上面的境界就是减少。无所有处定对识无边处定说,识无边处定寿命还不如无所有处定。空无边处定又不如识无边处定。色界的第四禅还不如空无边处定,这个寿命展转的减少。若到人间,那麽现在也顶多活一百岁,七、八十岁,或者四、五十岁就死掉了。那麽这是第二相。就是这个粗相有这二类的相貌,就是一个「苦住增上」,一个「寿命短促」。

  巳三、例寻思

  此二麤相,由前六事,如其所应当正寻思。

  这是第三科。第一科是「明边际」,第二科「出种类」,第三科「例寻思」。这二种粗劣的相貌,由前面的六种事,「如其所应当正寻思」,你去想一想。就是那六个事就表示这个「苦住增上」,表示「寿命短促」;用那六个种类去形容这二个相貌的差别,这样解释就好了。

  辰二、二静相

  随彼彼地乐离欲时,如其所应于次上地寻思静相,渐次乃至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

  这是第二科明「二静相」。第一科是「二粗相」,现在说「二静相」。

  「随彼彼地」,色界四禅是四地,无色界的四空定也是四地,加起来就是八地,若加上欲界五趣杂居地就是九地。「随彼彼地」随你在那一个地的时候,「乐离欲时」,你这个时候你的智慧增长了,欢喜离开这个地的欲。都是因为有欲才在这个地方住的;你来人间也是有欲,你到天上去也是有欲,你到这色界天上去也是因为你喜欢才去的,你不喜欢是不能去的,所以那一个地都是有欲;但是你这个智慧增长了你的观点就不同了,以前认为好现在认为不好,所以「乐离欲时」,你喜欢离开这个欲;我不欢喜初禅;我不欢喜二禅;我不欢喜三禅。

  「如其所应于次上地寻思静相」,随你在那一个地,随其所应,「于次上地」,就和你相连的那一个地;那麽二禅于初禅是「次上地」,三禅于二禅是「次上地」,乃至非非想地是无所有处的「次上地」。那麽对于自己现在居住的这个地区是粗,临次的「上地」是静、是微妙的、是最好的。

  「渐次乃至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先思惟粗相、静相,这是了相作意;然后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所以每一地向上进步的时候,都有这七种作意。

  这是「依二相辨」。

  寅二、广辨离欲及诸等至(分二科) 卯一、释经说(分二科) 辰一、四静虑(分四科) 巳一、初静虑(分五科) 午一、释离欲

  复次此中离欲者;欲有二种:一者烦恼欲,二者事欲。离有二种:一者相应离,二者境界离。

  这是第二科「广辨离欲及诸等至」。第一科是「七种作意」解释七种作意。这七种作意分二科;第一科「依六事辨」、第二科「依二相辨」这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广辨离欲及诸等至」就是又详细的解释这件事,也还是这个四禅八定。分二科,第一科「释经说」这是解释经上所说的。分二科,第一科「四静虑」又分四科,第一科是「初静虑」分五科,第一科「释离欲」,解释这个离欲。

  「复次此中离欲者」这裡边说我们欲界的人对于欲是不容易离的,但是有善根的人他就把欲放弃了,但是这个欲究竟是怎麽回事?「欲有二种」,现在佛告诉我们欲有二种不同。「一者烦恼欲,二者事欲」就是这两种欲。「烦恼欲」是我们心裡面的欲,心裡面有爱、有贪是烦恼欲。「事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个烦恼欲活动出来有色声香味触可欲。若只限于内心叫做「烦恼欲」,如果有了行动就叫做「事欲」。事欲当然就是有了色声香味触了,这种境界。

  「离有二种」,说我现在放弃这个欲,放弃这个欲那麽也是有二种。一者「相应离」,「相应离」就是你的烦恼欲。因为你的心是洁白的,这个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是无记性的;但是你贪心出来了,你这个无记性的心和贪在一起合作,叫作「相应」。现在与你心相应的这个烦恼你若弃捨了,叫「相应离」;这是从心裡面离欲。「二者境界离」,第二个离欲,没有色声香味触这件事,就是没有欲的行动。那麽这样子我们来看自己,我们这个离欲是那个离欲呢?当然是境界离;我没有色声香味触可爱,这是境界离;但是心裡面还有妄想,就是你只有境界离,你没有相应离。如果你修不淨观的话、修四念处,心裡面的烦恼也消灭了,那麽叫做「相应离」。这是把「欲」和「离欲」说得非常清楚。

  午二、释离恶不善法

  离恶不善法者;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即身恶行、语恶行等、持杖持刀、斗讼诤竞、谄诳诈伪起妄语等。由所彼故,说名为离恶不善法。

  前边说离欲,解释这个离欲;这下面解释这个「离恶不善法」。

  「离恶不善法」是什麽意思呢?「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就是你内心裡面的烦恼欲,以此为因所生出来的种种的恶不善法,那就是十恶、十不善道。这个烦恼欲是能生,种种恶不善法是所生的。能生的是因,它是个主要的动力,你有这件事的时候你忍不住的,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恶不善法现出来。

  究竟这「种种恶不善法」是什麽东西呢?「即身恶行、语恶行等」,就是你这个生命体表现出来的杀、盗……这些种种伤害人、伤害自己的行为。「语恶行」,就是语言上说了很多不合道理的语言,就是那四种过失「等」。「持杖持刀、斗讼诤竞、谄诳诈伪」,这下面就是举个例子。什麽叫做身恶行呢?就是拿着杖、或者拿着刀,就去要伤害对方这些事情。「斗讼」,就是两方面有战斗起来,「讼」者诤讼;当然这也可以说是通于身、口。「诤竞」,这就是语言上大家斗争起来了。「谄诳诈伪」,或者表现出来的语言;不是拿刀杖,但是谄媚、谄曲、欺诳、「诈伪」,这些欺诈的、虚妄的这些事情。「起妄语等」,这样子发起了这些虚伪的语言;这就是「语恶行」。

  「由断彼故,说名为离恶不善法」,那什麽叫做「离恶不善法」呢?就是我们佛教徒相信了佛法,知道有凡夫、有圣人,我们不愿意做凡夫想要做圣人,那就叫「远离」,把这些恶法都断灭了;这叫做「离恶不善法」。

  我们常学习经论,我们有可能会知道这件事。如果我们出家人不学习经论,你只是上个早晚课的话;你自己说谎话,你自己不知道我说谎话是错了,不知道,你不知道这件事。大家随时也会拿刀拿杖拿拳头就斗诤起来了,还不知道错,不知道这件事。你若是学习经论,经论就是一面镜子啊!常照这个镜子,哎呀!我这地方是黑点、这是污点,才知道这是错误。知道错误呢;初开始出家的时候学习经论知道错误,就逐渐改。逐渐改,这件事不是用语言说:「你不可以这样子!」这话没有用。你一定是要静坐,用这个定来调心,这时候能改,才能改的。少数人他不静坐,他可以把粗暴的行为能改变,但微细的不能改。我们持戒;受戒的时候,如果你受了戒你去学习戒才知道这个是错误,这是犯戒的,理智强的人也能改掉很多,但是内心裡面的事情不能变动。内心裡面还是有污染,所以非要静坐。静坐的时候用奢摩他的力量,用毘钵舍那的力量,那就完全能改变,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恶事、恶不善法,你不静坐不行的。

  而我们前面的「修所成地」「思所成地」,现在这个「声闻地」也学习很多了,开示我们种种的方法,你能这样的如理作意,它就决定有效,能改变过来。我今天中午说;其实都是《瑜伽师地论》上的。就是这样子,这染污法是这样熏习而有的,清淨法也是这样熏习它也一定有,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你看那个人他能有烦恼很强,你就应该知道他的定慧也一定能成就,也一定能成就的。所以你的信心,不必一定看到阿罗汉你才有信心,不用;看见自己有烦恼,你就一定也会有戒定慧,因为这理论是平等的,无差别啊!这样子才能够「离恶不善法」,光说不行的呀!你非要用戒定慧才可以。这是解释「离恶不善法」。

  午三、释有寻有伺

  有寻有伺者;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是故说名有寻有伺。

  这是第三科。第一科解释「离欲」,第二科解释「离恶不善法」,现在是解释「有寻有伺」。

  「有寻有伺者: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这个「有寻有伺」就是不高兴在欲界裡生活了,想要到初禅去生活,这个人成功了。成功了他内心裡面怎麽回事呢?他内心裡面有寻伺。「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这个人他内心裡面有欲,要用这个寻伺来破除内心的欲,所以一定要用这个寻伺,他不知道寻伺也有过失的,不知道,不知道有过失,但是也用这个寻伺来破除。这就像什麽似的呢?这就像自己要作皇帝,一定要用这个人做大元帅、作总司令、作将军来破除一切的敌人,等到敌人破除去他本身就有问题了,就是这麽回事。「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这时候因为有欲界的欲的敌人,你不可以不用这个寻伺,用这个善的寻伺来灭除欲界的染污的寻伺,就是这样子。

  这个禅师说的话;这个禅师有智慧说这个话,「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这件事其实……所以这个世间上的历史也是应该读,读这个历史就会知道这句话。他不知道这个寻伺有过失,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就是在这个初禅的自地,他内心裡面还有「对治」就是灭除欲界染污寻伺的「诸善寻伺」,就是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用这样的善寻伺灭除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是故说名有寻有伺」,所以说初禅是有寻伺的,是这麽回事。

  午四、释离生喜乐(分三科) 未一、离

  所言离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

  第三科是解释「有寻有伺」的原因。现在第四科解释「离生喜乐」分三科,第一科解释什麽叫做「离」。

  「所言离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就是这位禅师最初学习了相作意、然后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我们前面讲过了,「远离作意」是断除上品烦恼,「摄乐作意」断除中品烦恼,「观察作意」断除增上慢烦恼,「加行究竟作意」断除下品烦恼;把欲界的烦恼分成三品,这三品烦恼完全消灭了叫做「离」,这就叫做「离」。「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以叫做「离」。

  未二、生

  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离生。

  这第二科解释什麽叫做「生」。「由此为因」,就由加行究竟作意的因。「由此为缘」,这个因和缘有什麽不同呢?我想就这样解释好了;就是以奢摩他为因,以毘婆奢那为缘,以止观;或者以毘婆奢那为因,以奢摩他为缘,就是这二个法,这二个法就是止观了。「由此因缘,无间所生,故名离生」,「无间所生」就是止观到这时候成功了,没有第三法参杂在裡头,没有这个间隔就生出来你所成就的功德了,这叫「无间所生」。「故名离生」就因离而有生,这是解释「生」。

  未三、喜乐

  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及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一切麤重已除遣故;及已获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说名喜乐。

  「言喜乐者」,这就是所生;生什麽?就是生出「喜乐」来。「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及于喜中未见过失」,他为什麽要欢喜呢?就是他已经成就了所希求的果,他希求得初禅,这初禅他成就了,成就了心裡欢喜。其实一般的事情也一样,只要你想要做这件事,达到这样的境界,我要成功;没成功的时候心裡面还在努力没什麽好喜的,成功了心裡快乐。现在这位禅师他成功了,他也是有喜,就是这麽意思。「谓已获得」所希求的果,「及于喜中未见过失」,他这个时候对于这个喜他没有看见它的过失;没有看见这个喜有过失没有,所以他也就有了喜,「及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这个欣就是喜而说「有欣有喜」,这个「欣」有个次第的意思,逐渐的逐渐的生起来欢喜,不是顿然间就有欢喜的,不是。因为你逐渐的修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你这个功夫逐渐增长,那麽就把这个烦恼逐渐的消除了;你这个喜也因此而逐渐的生出来,是这样意思。

  「一切麤重已除遣故」,这个喜就是因为把这个欲烦恼的麤重已经破除去了,烦恼一破除去了,你生理上、心理上就有变化,就是感觉到快乐。麤重除遣所以就生出来这个喜。这往下面也是一样;「一切麤重已除遣故,及已获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前面说「谓已获得所希求义」,获得什麽「所希求义」?就是这个;你已经得到了广大的轻安,前面也讲过了,周遍身体乃至没有一个汗毛孔不快乐、不喜乐的啊!广大的轻安乐。身也调畅、心也调畅;你若有阻碍就不调畅;没有阻碍,这时候周身的地水火风乃至到你的内心通通都是调畅的。

  这个非佛教徒;其实密宗也是有,静坐的时候不完全是调心,他也调这个气,这个气在周身动,那麽就会感觉到快乐。这个其它的方法,道教的方法、其它的密宗也有多少。但是显教裡面呢,小小的调身,而努力地调心,把心裡面的欲把它除掉了;这个欲除掉的时候你心就是调畅了,心调畅、这个生理受心理的影响也调畅了,所以身心调畅。这个外道多数是偏重于调身,就是用这个气在周身动;当然这件事你调得好呢也可能是不错,你若搞错了就危险,也是个事情。而佛教呢,释迦牟尼佛我们佛陀是大智慧,不是,主要是要你调心。

  「有堪能故」,你若是得了这个身心调畅,广大轻安的奢摩他,你这个时候你有堪能,你有能力;有什麽能力?你可以有修学圣道的能力;初开始得未到地定,你这时候就有堪能修初禅;修初禅的能力也有,得圣道的能力也有,你有办一切事情的能力,办事情能力也强起来了,有很多的能力都现出来了。譬如说这种人他若读书的能力,他也比没得奢摩他的人强,他读书强,记忆力强,他读几遍他就记住,他不忘。我们没有得奢摩他的人就不一定,你读是读了,但是过后就忘了,而且不见得很深刻,不见得是会很深刻的;若是有奢摩他成功的这种人,有广大轻安乐身心调畅,譬如说得了初禅了,那他要读书的能力比任何人都强。我们若看说《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呀哟!那麽多啊!我几时能学完啊?不愿意学。但是你若是得了初禅这种人,一百卷算什麽事情啊!他很容易就可以毕业了。

  「有堪能故」就是表示这个意思,表示得了定的时候这个人能力非常强,他这个勇勐心特别强;不像我们没得定的人,也可能有人有勇勐,但是有的人没有勇气,勇气不够。但是得了定的人,他的勇气特别大,勇敢,没有怖畏;说这太困难!他不算一回事,这件事很容易做的,所以是「有堪能故」啊!所以说若得了定,这个功德是很大的,很大很大的。这个人得了定以后,他若肯学习佛法有了智慧,他若发无上菩提心的话,这个人一定是有成就的,一定在佛法裡面有贡献的,是不一样的。

  「有堪能故,说名喜乐」,这就叫作「喜乐」。当然这就是他本身得了定他心裡面喜,有堪能、心裡面也是有喜;这乐呢、当然这是三昧乐,三昧乐和心一境性是一件事。

  午五、释初静虑具足安住(分四科) 未一、初

  所言初者;谓从欲界最初上进创首获得,依顺次数说名为初。

  这是第五科解释「初静虑具足安住」。前面这都是佛说的文句;初开始释「离欲」、「离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这都是现成的文句,解释佛说的这些文句。这下面解释「初静虑具足安住」这句话,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初」。

  「所言初者」,修多罗裡面佛说这个「初静虑」这个「初」字怎麽讲呢?「谓从欲界最初上进创首获得」,「谓」就是说,这个人就是我们欲界的人,因为我们欲界的人有很多苦恼很容易接受佛教,多数是在欲界裡面栽培善根的,所以就是从欲界。「最初上进」这是最开始的时候,在欲界这个时候求上进;这个人感觉欲是苦了,为欲所害才知道欲是苦,不然还不觉不知啊!那麽想要弃捨这个欲我要修禅定,这个时候修成功了,「创首获得」就是最初得到的这个就是初禅,得到这个禅了。「依顺次数说名为初」,依顺次说;根据这个一、二、三、四的次第来数,「依顺次数」来计算数目,它是叫做「初」,这个静虑这个在次第的排列上它是「初」。这个「初」字是这麽解释。

  未二、静虑

  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繫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

  「言静虑者」,第二科解释什麽叫作「静虑」。「于一所缘,繫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就是你要选择一个所缘境;或者是用出入息做所缘境,或者是有其他的所缘境。在这个所缘境上「繫念寂静」,我怎麽样安住在所缘境上呢?我这一念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怎麽安住呢?「繫念」,用这个「念」字;就是想念,我想念大莲花,我一想念这莲花就现出来了,这个「念」就是把所缘境显现在心裡面,叫作「念」。我念「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现在我的心裡面不忘就是「念」。现在不是念阿弥陀佛,是念这个所缘境,把这个所缘境显现在心裡面。

  这个念和所缘境的情况,说个譬喻就是个「繫」字;「繫」就是用绳子绑住它,这两件事情绑在一块叫做「繫」;现在我们的心和所缘境用这个「念」就是个绳子,把它绑在一起,这叫作「繫念」。这就是我们初开始,这个心不容易安住在所缘境,你要特别努力的安住在所缘境,所以用这个「繫」来表示,就好像用绳子绑住了似的。

  安住在所缘的时候,「寂静」,不要有其他的妄想叫「寂静」,这就是奢摩他了。「正审思虑」,这就是毘钵舍那了;这时候你还要努力地去思虑、去观察,要想欲界是不淨,它是个大坏蛋,还不如到色界天初静虑是非常微妙、非常安乐,你要思惟,「正审思虑」。

  「故名静虑」就是止观的意思。这六波罗蜜裡边的禅波罗蜜,这个禅就是止观;禅,中国话就是静虑;再明白点说就是止观,就是有止也有观。初开始修行那是世间禅,等到你得到般若波罗蜜就是出世间的境界了,「故名静虑」。

  未三、具足

  言具足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

  第三科解释「具足」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这个「具足」这句话就是圆满了,所应该有的都有了;但是这裡面「有」是什麽呢?「谓已获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就是从了相作意,到最后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那麽你就是具足了,就是初禅的境界你圆满了,所以就叫做「具足」,具足作意故。

  未四、安住

  言安住者;谓于后时由所修习多成办故,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于静虑定其心昼夜能正随顺趣向临入,随所欲乐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

  这个「安住」怎麽讲呢?「谓于后时由所修习多成办故,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于静虑定,其心昼夜能正随顺趣向临入」,这解释这个「安住」,安住在初禅裡面。「谓于后时」,就是你初开始得初禅的时候还不圆满,还是不圆满的,你得了初禅以后你还不能停下来的,你要继续的入定,继续练习入、住、出;入于初禅裡面,在初禅裡面安住,然后又从初禅裡面出来,就常常这样训练自己。训练久了呢,「多成办故」,所有很多的功德你都成就了,那麽这叫做「安住」。

  这下面还解释这个成办的相貌;「得随所乐、得无艰难」,你成就了你所欢喜的这个境界。你所欢喜的:我要入禅就入禅,我要出禅定就出禅定,我要安住在禅定裡就安住在禅定,能随你随意自在。这可见你在没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心情不自在,你是成就初禅了但是不自在;我想要入禅定还不能入,没那麽顺利;我想要出禅定还出不来,还有这种事情啊!我们在青岛湛山寺的时候,倓老法师是提倡静坐的人,有同学就有这个问题;一静坐了这个身体就像石头似的,就是不能自由活动,是有这种境界。这入了初禅,还不像你想的那麽好,就是也有时候有困难。现在「得无艰难」就是你成就了不艰难、不困难;入、住、出都不感觉困难。「得无梗涩」就是没有障碍的,你要这样子就这样子。

  「于静虑定其心昼夜能正随顺」,对这初禅的静虑这个三摩地的定,「其心昼夜」你这个禅师的内心不管是白天是夜间,「能正随顺」能够没有错误的随顺这个禅、趣向这个禅、临入这个禅;能顺、能向、能入,能这样子。顺的反面就是不随顺;没有这回事。趣向:没有说违背这个禅、我到别的地方去;没有这回事情。临入;就能入于禅定裡面。

  「随所欲乐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随你自己的欢喜,我想要入禅定八个钟头,就能在禅定裡安住八个小时;我要十二小时;要二十四小时,都随你,随你的欢喜。我要二十四小时住在禅定裡面;我要住禅二天、三天、四天,乃至到七天入定在禅定裡边,「七日七夜能正安住」,你就能这样作能作到,都是快乐的,「故名」叫作「安住」。这是把初静虑解释完了。

  下面是「第二静虑」分五科,第一科是解释「寻伺静及内等淨」。

  巳二、第二静虑(分五科) 午一、释寻伺寂静及内等淨

  复次于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捨,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

  「复次于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捨」,就是这位禅师他又发觉这个寻伺是有过失的,他原来是用寻伺的方法成就了初禅,成就了初禅以后就感觉初禅这个寻伺是不太好、也有问题;那麽有问题呢,他要弃捨这个寻伺,「能弃捨」,能弃捨它。「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对于这个二禅没有寻伺的境界,这个三摩地的定那个相貌「繫念安住」;要怎麽样弃捨这个有寻有伺的三摩地?怎麽样弃捨呢?就是「于无寻无伺的三摩地相繫念安住」,就是这样做的。

  《披寻记》一○七五页:

  于有寻有伺三摩地相等者:此释经说寻伺寂静。谓初静虑地寻伺不复现行,名寂静故。

  这个「寻伺」是心裡面在动,在观察欲是不静的,这心在动;现在把这件事停下来就是寂静了,是这样意思。

  于诸逡务所行境界能正远离,于不逡务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静、极寂静转,是故说言寻伺寂静故,内等淨故。

  这地方也有详细的解释弃捨这个寻伺的方法。「于诸逡务所行境界」那就是「寻伺」这个「寻」。「逡务所行境界」,「所行境界」那就是修不淨观。「能正远离」,他把这个匆务的境界,他把它弃捨了,你不要再那样去修不淨观了。「于不逡务所行境界」,那就是没有这个「寻」的境界,没有这个寻伺的境界你心裡面安住在那裡;这也就包括这个「伺」,这个「徐历行境」也能正远离,于这个「伺」的境界弃捨了之后,没有「伺」的境界「安住其心」。

  「一味寂静,极寂静转」,我们没有成就未到地定的人,就是成就了欲界定的人,这可以看出来是很粗浅的定;那麽由欲界定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这又一个阶段这样努力的用功,我们如果有时候感觉到心裡面很寂静;感觉到很寂静,但是那还是在欲界定、未到地定裡面的境界。现在是到了初禅、到二禅的境界,那「一味寂静,极寂静转」,那是更寂静了,那定裡边的境界是更寂静了!更寂静到什麽程度?就是天上打雷你都没听见。所以他若在那裡入定了,说我来打引磬,你出定;没这回事情的,你不能够叫他出定的;要他自己要出定才可以,你不可以叫他出定的。所以这是「安住其心,一味寂静、极寂静转」,那前五识是不动了,前五识不动了。「是故说言寻伺寂静故」,所以这叫做「寻伺寂静故」。是「内等淨故」;看这「内等淨」怎麽讲呢?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七五页:

  于诸逡务所行境界等者:此释经说名内等淨。谓为对治寻伺,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捨住,远离寻伺尘浊法故。如《显扬》说。(《显扬论》二卷六页)由内体遍淨,得内等淨名。

  「于诸逡务所行境界等者:此释经说名内等淨」,解释「名内等淨」的意思。「谓为对治寻伺,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捨住」,就是这个禅师、就是成就了初禅的这个人,他现在不高兴这个寻伺,要对治这个寻伺要灭除这个寻伺,怎麽办呢?「摄念」就是我们把这个心不去修寻伺观,不修这个不淨观,把心收回来念这个无寻无伺的境界,这叫「念」。「正知」,但是你初开始修的时候,有的时候一失念寻伺又出来了,出来这就是错误了,你要知道,你要知道现在错了,再把它修正过来,再把心收回来安住在无寻无伺的境界,这叫做「正知」。

  「于自内体其心捨住」,就是在你内裡面的那个奢摩他那裡,你的心就弃捨这个寻伺,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叫作「捨住」。「远离寻伺尘浊法故」,这个「内等」就是内心裡面寂静住;怎麽叫做「淨」呢?就是「远离寻伺尘浊法故」,这个「寻伺」到那个时候是个污染的东西,它不是个清淨的东西。我们由未到地定到初禅的时候,寻伺是清淨法;因为对欲界的欲来说,这个寻伺是个宝贝,它能弃捨欲。若是由初禅到二禅的时候,二禅的境界超过了初禅,那初禅的寻伺是污染法,就变成污染了。所以叫作「内等淨」,这个「淨」就是你内心的寂静中没有寻伺的污染,所以叫「内等淨」。「如显扬说」,如《显扬圣教论》说。(《显扬论》二卷六页)。

  「由内体遍淨,得内等淨名」,这是《显扬论》说的。「由内体」,就是你内裡面那个心完全是清淨的,就是完全没有寻伺了,叫作「得内等淨」的名称。

  你看他解释这个「内等淨」你要记住;你若为人解释二禅的时候,二禅有内等淨、喜、乐、心一境性,这是二禅。那麽初禅呢,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一定要记住它的,然后你再解释什麽叫初禅?什麽叫二禅?三禅?四禅?你把那个初禅的内容说出来,把二禅的内容也说出来。如果你不记住这个,你怎麽说法呢?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你没有「语」,这个「义」怎麽能显出来呢?这个「义」显不出来的。就是你要常温习这个《瑜伽师地论》,等到把本子合起来,你在那儿经行,你心裡面想:初禅有五支,二禅有四支;四支是什麽?五支是什麽?一定要他背下来,一定要做这件事。说是得了禅定了,这都是世间禅,这是世间禅、还是凡夫的境界啊!说我是佛法是无漏的禅,无漏禅是超过这个境界的,那是更是微妙了,有什麽差别?你都要注意学习啊!要知道这件事情啊!

  午二、释心一趣

  又彼即于无寻无伺三摩地中串修习故,超过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是故说言心一趣故。

  这地方第二、解释这个「心一趣」,什麽叫做「心一趣」?「又彼即于无寻无伺三摩地中」,「又彼」那个初禅那个人他想要进步到二禅去,「即于」这个二禅的「无寻无伺三摩地中」,「串修习故」,这个「串」就是连续不断,但这指是一种精进,已经得到很自在了但是还要继续地努力修禅。像我们没得禅定的人,我们好像有的时候会忙一点,有的时候也会閒;但是有修行的人他更忙!他更是没有閒时间啊!一天就是要入定、出定、住定,训练、锻鍊自己啊!那有閒功夫冲壳子呢?没有时间啊!是这样子。

  「超过寻伺有间缺位」,因为常常地学习无寻无伺定,从开始学习到成功中间这一段裡边,就是有的时候这个寻伺有间缺位,「超过寻伺有间缺位」,「超过寻伺」就是不寻不伺,无寻无伺就超过寻伺了,但是有的时候又有寻伺,就是超过寻伺有间缺。到了「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就是完全没有寻伺了,一入定就完全没有寻伺了,就是没有这个寻伺间杂在裡边,你这无寻无伺没有缺少;有寻有伺间杂在裡边,就使令无寻无伺这一段就是缺少了,缺少了无寻无伺了;现在是「无间缺」,达到这个境界。「是故说言心一趣故」就是你心裡面是唯一的清淨的境界,如果你内心裡面有的时候寻伺,有的时候无寻无伺,心就是二趣了,或者三趣了,就是有差别的境界。现在没有寻伺的间杂,你只是无寻无伺,所以叫「心一趣」,是这样意思。

  午三、释无寻无伺

  无寻无伺者:一切寻伺悉皆断故。

  「无寻无伺者」,这是第三科解释无寻无伺。「一切寻伺悉皆断故」,所有的这个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都息灭了。

  《披寻记》一○七六页:

  一切寻伺悉皆断故者:离寻伺欲说名为断。有寻有伺等地说,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陵本四卷二页)。

  「一切寻伺悉皆断故者,离寻伺欲说名为断」,这个寻伺欲说名为断。「有寻有伺等地说,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这个前面(陵本四卷二页)已经说过了。就是他心裡面也有思惟观察,但是不是思惟观察欲,不是想这个欲,所以说无寻无伺并不表示他内心裡面没有分别;他心裡面也有分别,但是不是像在初禅,或在欲界的时候那个寻伺的境界,是这样的意思,所以叫做「离寻伺欲」,所以叫「无寻无伺」。

  午四、释定生喜乐(分三科) 未一、定

  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

  这是第四科解释「定生喜乐」。这个初禅是「离生喜乐」,现在二禅不叫离生喜乐、叫「定生喜乐」。为什麽起这个名字呢?分三科,第一科解释这个「定」。

  「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由初禅到二禅也是七种作意,七种作意他现在已经到达了加行究竟作意了,到这个时候就是决定是把初禅的寻伺消灭了,所以叫做「定」。如果内心裡面还有寻伺的话,那不能称之为二禅无寻无伺定,不能称为「定」的。这是解释「定」,下面解释「生」。

  未二、生

  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定生。

  由这个加行究竟作意的因缘,「无间」没有其他的间隔,就令又生出来一种功德那就叫做「定」。「故名」叫作「定生」,就是由定而生。这第三科解释「喜乐」,就是定所生的喜乐。

  未三、喜乐

  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又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一切寻伺初静虑地诸烦恼品所有麤重,皆远离故。能对治彼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所随逐故,名有喜乐。

  「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定义」,你希求的就是二禅的乐。「又于喜中未见过失」,而二禅的这位禅师,他对于这个喜的境界裡边没有看见过失;不知道喜也有过失的,他还不知道。「有欣有喜」,所以心裡面有这个喜。

  「一切寻伺初静虑地诸烦恼品所有麤重,皆远离故」,这个时候初禅的所有的寻伺,就是「初静虑地」。「诸烦恼品」,这是站在二禅的立场说初禅的寻伺是烦恼品,他这个烦恼也有「麤重」就是令你心乱;本来是名之为定,但在二禅就认为那是乱、那是麤重。「皆远离故」,把这个寻伺、乱的境界远离了。「能对治彼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所随逐故,名有喜乐」,「能对治彼」寻伺的二禅的心一境性,是广大又广大的轻安;二禅的轻安要比初禅的轻安还是广大的。他那个身心也是「调柔」的,不是那麽粗暴、刚强。「有堪能」的乐,那个时候的堪能性更强大了。「所随逐故」,他那一念清淨心有堪能乐的随逐;有喜乐的随逐,有堪能乐的随逐。「名有喜乐」,这叫做有喜乐。这是「定生喜乐」。

  午五、释第二静虑具足安住(分二科) 未一、释第二

  依顺次数,此为第二。

  这是第五科解释「第二静虑具足安住」,分两科,第一科解释这个「第二」,「释第二」。「依顺次」,随顺这个次第去数,这个静虑是属于第二的。

  未二、指其馀

  如是一切,如前应知。

  这第二科「指其馀」。怎麽叫作「安住」?怎麽叫作「具足」?这些如前面初禅已经解释了,这裡不说了。

  巳三、第三静虑(分四科) 午一、释离喜

  复次彼于喜相深见过失,是故说言于喜离欲。

  第三科解释「第三静虑」。初禅、二禅都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三静虑」。「第三静虑」分四科,第一科「释离喜」就是「离喜妙乐地」。初禅有寻有伺静虑,二禅无寻无伺静虑,这三禅是「离喜妙乐地」,先解释这个「离喜」。

  「复次彼于喜相深见过失」这个成就二禅的禅师,他常常在初禅、二禅裡面训练,在这裡面入定、住定、出定这麽训练,久了他知道这个喜有过失。有过失就不高兴这个喜了,所以要弃捨这个喜就不欢喜这个喜,对这个喜没有欢喜心了。「是故说言于喜离欲」,不欢喜这个喜了这叫作「离喜」,是这样意思,就是有厌离心了。

  午二、释住捨念正知(分二科) 未一、住捨(分二科) 申一、辨相

  又于尔时远离二种乱心灾患,能于离喜第三静虑摄持其心。第二静虑已离寻伺,今于此中复离于喜,是故说言安住于捨。

  这是第二科「释住捨念正知」。这个三禅它有五支:有「捨」、有「念」、有「正知」、有「乐」、「心一境性」;先解释这个「捨、念、正知」。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这个「住捨」,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

  「又于尔时」,这个由二禅进修三禅的这个人,在那个时候「远离二种乱心灾患」,远离了二种乱心的灾患。「能于离喜第三静虑摄持其心」,他也弃捨了两种「乱心灾患」。这个二种前面说:一个苦住增上和寿命短促这些事情;另外呢,这个初禅有火灾、二禅有水灾、三禅有风灾,现在不说风灾。你内心裡面有喜,你就有二种灾患,就前面说的这些灾患;一个是内心的灾患,一个是外面的灾患。内裡面有灾患;内裡面的灾患:苦住增上、寿命短促。外面灾患就是水灾,火、水、风。「能于离喜」你远离了那二种乱心的灾患,「能于离喜」的「第三静虑」;第三静虑就把这个喜弃捨了。「摄持其心」就是摄持自己的心叫它不要喜;他有了定,用定的力量控制自己内心不喜;我虽然获得了那麽样高深的禅定有殊胜的堪能,但心裡不生喜、能控制,是这个意思。他要远离二种乱心灾患,就是喜有这种灾患,不高兴它、弃捨它,所以对第三禅的静虑「摄持其心」,就是不要这个喜。

  「第二静虑已离寻伺,今于此中复离于喜,是故说言安住于捨」,就是第二静虑的时候已经远离了初禅的寻伺的灾患。「今于此中」,今于第三禅裡边「复离」了第二禅的喜,第二禅的喜也不要了。「是故说言安住于捨」,这个「捨」字就这麽讲。现在三禅对初禅来说,弃捨了初禅的寻伺;对二禅来说,弃捨了二禅的喜。如果这地方这一句话要解释前面这句话,就是「远离二种乱心灾患」也可以;那就是寻伺是一种,喜是一种,这麽样解释也可以。「是故说言安住于捨」,这个「捨」就这麽讲,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七六页:

  远离二种乱心灾患者:寻伺及喜,能扰乱心障无间捨,是名二种乱心灾患,如下自释应知。

  「远离二种乱心灾患者:寻伺及喜」,他这个《披寻记》也这麽解释,「能扰乱心障无间捨」,你心裡面有寻伺有喜,能扰乱你的心,就是障碍这个无间的捨的境界;到了第三禅的时候,他的寂静的力量是更深了,所以感觉到二禅的喜于定是不合适的。所以从这裡看出来,二禅的三摩地的定和三禅来对比,三禅是更深刻了、更深了,要安住于捨。「是名二种乱心灾患如下自释应知」。下面第二科是「料简」。

  申二、料简

  如是二法能扰乱心障无间捨。初静虑中有寻伺故,令无间捨不自在转;第二静虑由有喜故,令无间捨不自在转。是故此捨初、二静虑说名无有。由是因缘,修静虑者,第三静虑方名有捨。

  「如是二法能扰乱心障无间捨」,说这二种法:寻伺是一法、喜是一法,「能扰乱」你的心,使令你不成就无间断的捨;这个捨的境界是更高了。「初静虑中有寻伺故,令无间捨不自在转」,就是初静虑它也有三摩地,它也有心一境性,它也是有捨;但是那个捨为寻伺的动乱使令它受到干扰,不能自在的成就。「第二静虑由有喜故,令无间捨不自在转」,第二静虑也有无间捨,但是为喜所动乱,这个无间捨不能自在的现前。

  「是故此捨初、二静虑说名无有」,所以这裡边这第三禅这裡,弃捨了初禅和二禅那二个灾患,所以叫作「无有」,没有寻伺也没有喜。「由是因缘,修静虑者,第三静虑方名有捨」,由这个因缘;就是弃捨了寻伺、弃捨了喜,所以这个修禅定的这个人,他是第三禅了才叫作「有捨」;若是初禅二禅还不能说有捨。这是说出来什麽原因第三禅才「有捨」,初禅二禅裡边为什麽没有捨呢?因为还有寻伺的干扰,有喜的动乱,所以不能说是有捨。下面第二科解释「住正念正知」。

  未二、住正念正知

  由有捨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复现行。

  由于第三禅的这位禅师他有这个「捨」的功夫,所以「如如安住」,如是如是安住在第三禅裡面所有的正念,就是没有寻伺也没有喜的这个「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这样子、这样子,彼二禅的「喜俱行」的「想」,就是想和喜是同时的,他们两个在一起活动所以叫「喜俱行想」。「及作意」,及这个喜的作意;喜的现前、想的现前要有作意心所,由作意心所才引出来这个喜的现前、引出来想的现前。喜、和想、和作意「不复现行」,由于正念的力量,使令他们不再出现了,所以就叫做「捨」,叫做「正念」,叫做「正知」。

  《披寻记》一○七六页:

  第三静虑方名有捨者:《显扬论》说:问:念正知捨一切处有,何故于初静虑等不说耶?答:初静虑中,由寻伺门所引发故,虽有不说。第二静虑中,有踊跃自体之所作业,及心所有少分烦恼所缠覆故,总以内等淨名显之。第三静虑中,彼心所有少分烦恼皆远离故,显彼自相,故经中说,远离喜贪。(显扬论十九卷十二页)。由是当知,第三静虑名有捨义,及彼初二静虑名无捨义。又显扬说: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有厌离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名住于捨。(显扬论二卷六页)其义应知。

  「第三静虑方名有捨者:《显扬论》说:问:念正知捨一切处有,何故于初静虑等不说耶?」这个念、和正知、和捨「一切处有」,其实连这个欲界定都有,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禅、二禅都是有这个修行方法的,都有这个境界的;什麽原因「初静虑等不说」呢?它没有说有念、有正知、有捨呢?

  「答」、回答:「初静虑中由寻伺门所引发故,虽有不说」,这个初静虑是怎麽成就的?是由寻伺为门而成就的,就是由修不淨观才成就了初禅,才引发了初禅;虽然是有这个念、正知、捨,但是不说;因为被这个寻伺扰乱了,它那个相不明显所以不说。「第二静虑中有踊跃自体之所作业,及心所有少分烦恼所缠覆故,总以内等淨名显之」,这个第二静虑裡边「有踊跃自体的喜」,这个喜就有动乱相「之所作业」。「及心所有少分烦恼」,这个初禅、二禅它都有欲,这个欲的烦恼「所缠覆故」,他那个念、正知、捨被这个喜,被这个少分烦恼所缠覆。「总以内等淨名显之」,就是用「内等淨」的名字显示那裡面有念、有正知、捨而已;不明白地标示出来这念、正知、捨的名称。

  「第三静虑中,彼心所有少分烦恼皆远离故」,把初禅、二禅的烦恼都弃捨了。「显彼自相」,就把这个念、正知、捨的相显示出来。「故经中说,远离喜贪」,所以经中说:这个喜令你有贪,你欢喜「喜」;而三禅把二禅的喜贪弃捨了。(显扬论十九卷十二页)那上面这麽说的。「由是当知第三静虑名有捨义,及彼初二静虑名无捨义」,这个「有」和「无」的原因就这样子。

  「又《显扬》说: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不接受。「有厌离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动转而安住性,名住于捨」,这是形容三禅的捨的相貌是这样子。(显扬论二卷六页)「其义应知」。

  若复于此第三静虑不善修故;或时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时复现行,寻即速疾以慧通达能正了知;随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弃捨除遣变吐,心住上捨。是故说有正念正知。

  这底下解释「正知」,前面是解释「正念」。「若复于此」,若这位由二禅进修第三禅的人,这个人「复于此」他又对于此第三静虑「不善修故」,他修得不是那麽善巧,修的相貌不那麽理想。「或时失念」,怎麽叫做「不善修」呢?「或时失念」,有的时候他失掉了「念」;失掉了「无喜」,这「无喜」就是念。现在失掉了这无喜的念,「彼喜俱行想」,彼那个喜、和喜俱行的「想」、和喜俱行的「作意」,「时复现行」又活动出来了;他心裡面又有喜了,又有喜想及作意了。

  「寻即速疾以慧通达」,他要立刻地、很快地「以慧通达」,他有正知的智慧通达:啊!我现在错误了。「能正了知」能知道,能知道我现在心裡有喜是不对的。「随所生起能不忍受」,这个喜是生起了,但不接受这个喜。「方便弃捨除遣变吐」,用这个念的方便「弃捨除遣变吐」,就是把这个喜驱逐出去了,弃捨它、除遣它、变吐。

  「心住上捨」,这时候内心裡面安住在最高上的捨的境界,这是超过了初禅和二禅的境界,所以叫「上捨」。「是故说有正念正知」,所以这个第三禅来说,说有正念、有正知、有捨。

  午三、释有身受乐

  彼于尔时住如是捨正念正知亲近修习多修习故,令心踊跃俱行喜受便得除灭,离喜寂静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彼于尔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是故说言有身受乐。

  这第三科解释「有身受乐」。「彼」那个第三禅的禅师,到那个时候他内心安住在「捨」的境界,安住在「正念、正知」的境界。「亲近修习」,亲近这个捨、正念、正知,修习而又「多修习」,就是精进地这样用功了。「令心踊跃俱行喜受便得除灭」,就使令心「踊跃」的这个动的境界的这个喜,喜的感觉「便得除灭」,就把它究竟地驱逐了。「离喜寂静」,心裡面没有喜的动乱,心裡面很寂静,是「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和那个动乱的喜是相违背的,这个时候是寂静、极寂静的境界,这样的感觉现出来了。这个「寂静、最极寂静」实在是心的感觉,也是心的感觉。有这样的境界,它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不是无心,他有心。

  「彼于尔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是故说言有身受乐」,「彼于尔时」那个时候,那个第三禅的禅师,他的色身和意身「领纳受乐」;就是到这个时候,这个「色身和意身」,「色身」就是他这个生理的身体,因为这个人是欲界的人,他在欲界这生理的身体和这了别性的意身,这两个都叫做身。「领纳受乐」他能领受了一个乐。「领纳受乐」是一种乐,另外还有轻安乐,这是两种乐。「是故说言有身受乐」。

  《披寻记》一○七七页:

  离喜寂静至有身受乐者:此显乐受最胜微妙遍身心转。初二静虑由有喜故,心无乐受。今此不尔,是故说言离喜寂静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如是乐受由依阿赖耶识及彼转识相应俱转,是故说言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当知此中色身意身总集名身,是故经说有身受乐。

  「离喜寂静至有身受乐」这一段文,「此显乐受最胜微妙遍身心转」,这个文表示他的乐受是最殊胜的、最微妙的、普遍到他身心都现前这种乐。「初二静虑由有喜故心无乐受」,这个初静虑和第二静虑都是有喜的,他心裡有动乱的喜「心无乐受」,他的心是没有乐受的。「今此不尔」现在第三禅的人不是,是有的。「是故说言离喜寂静」,所以说这第三禅是离开了喜,心裡面得「寂静、最极寂静」的境界,「与喜相违心受生起」。

  「如是乐受由依阿赖耶识及彼转识相应俱转,是故说言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所以这个文字上说「依阿赖耶识及彼转识」,这个时候这个人他前五识是不动了,所以说「转识」就是第六识了。「相应俱转」,这时候是阿赖耶识和意识他们互相和合地现前。「是故说言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这样说色身受乐和意身受乐,就是分出来两种乐;一个是身受乐,一个是轻安乐。轻安乐就是意;这个身受乐就是阿赖耶识。因为这个时候说「身」,不是眼耳鼻舌身那个「身」,是指阿赖耶识说的了。

  「当知此中色身意身总集名身」,身受乐这个身就是第六意识也在内,阿赖耶识也在内,总名为身。「是故经说有身受乐」,经上这样说「身受乐」,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解释这样解释了,其中就是身受乐和轻安乐;就是一个阿赖耶识,一个第六识,这样子其中有乐。

  午四、释圣宣说具足捨等(分二科) 未一、辨不共相

  第三静虑已下诸地、无如是乐及无间捨。第三静虑已上诸地、此无间捨虽复可得,而无有乐。下地乐捨俱无有故,上地有捨而无乐故,是故说言于是处所。谓第三静虑,诸圣宣说;谓依于此已得安住补特伽罗,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乐,第三静虑具足安住。

  这第四科解释这个「圣宣说具足捨等」,分二科,第一科「辨不共相」。

  「第三静虑已下诸地」,那麽就是初静虑、第二静虑。「无如是乐」,他没有第三禅这个乐。「及无间捨」,也没有第三禅的这个捨;这个乐和捨,初禅、二禅都没有。「第三静虑已上诸地」,那麽就是第四静虑,连无色界四空定。「此无间捨虽复可得」,他们虽然有这样的无间捨。「而无有乐」,但是没有在四禅以下,第三禅的乐他们没有;他们有捨而没有乐。下边初禅、二禅的捨和乐都没有,「下地乐捨俱无有故」、都没有,「上地有捨而无乐故」,「是故说言于是处所」,所以那个经上佛就说:在这个处所有殊胜的乐。和前边和上面的第四禅也不同,和下面的初禅、二禅也不同。

  「谓第三静虑,诸圣宣说」,对于第三静虑的乐,「诸圣」这些佛教的圣人,就是这样说。「谓依于此已得安住补特伽罗,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乐」,佛和佛弟子就是这样说:这个已得第三禅安住的人,他具足了捨、具足了念、具足了正知、还有身受乐,这样子说。「第三静虑具足安住」,这个人具足的安住在第三静虑了。下边解释「诸圣名」。

  未二、释诸圣名

  言诸圣者:谓佛世尊及佛弟子。

  这叫做「诸圣」。下边解释「第四静虑」。

  巳四、第四静虑(分四科) 午一、释乐断苦断先喜忧没(分二科) 未一、显断差别(分三科) 申一、乐断(分二科) 酉一、标

  复次此中对治种类势相似故,略不宣说乐断对治,但说对治所作乐断。

  「第四静虑」分四科,第一科「释乐断苦断先喜忧没」,解释这句话,分二科,第一科是显断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乐断」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此中对治种类」,就是前面把初禅、二禅、三禅解释完了,这又解释第四禅。在第四禅裡边「对治种类」,又不高兴这个第三禅的乐了,这安住在第三禅的这个禅师他又不高兴这个乐了,他想要进修第四禅那就是要把这个乐要对治,要把它消灭了它。对治这个「种类」的,就是这个乐;这个乐和前面的喜不同类,和寻伺也不同类。「相似故」,能对治这个乐的那个力量是相似的,这个第四禅和第三禅能对治的方法是相似的,也是有捨、有念、有正知,也是这个。「略不宣说乐断对治」,所以这裡边解释说的话,这第四禅裡边说的简略,就不像那个第三禅裡面说的那麽详细,「略不宣说乐断对治」。「但说对治所作乐断」,只是说用这个念、正知、捨的方法灭除了这个乐,只说这件事。就是这个对治的方法所做的事情;做什麽事情?就是把三禅的乐消灭了。这是「标」,下面解释。

  酉二、释

  何等名为此中对治?所谓捨、念、及以正知。由即于此数修习故,便能弃捨令不出离第三静虑第三静虑地中胜乐。是故说言:由乐断故。

  「何等名为此中对治?」说第四禅裡边他用什麽方法来对治这个乐呢?「所谓捨、念、及以正知」,就是和三禅一样,也是用这个方法的。「由即于此数修习故」,就是这个第三禅的这个禅师,他就在禅定裡面数数地修习这个捨、修习这个念、修习正知故。久了呢?「便能弃捨」,就把这个乐弃捨了。这个乐是什麽东西呢?「令不出离第三静虑」,叫你不出离这个第三静虑;这个乐能把你绑住了你不愿意出离第三静虑,是「令不出离第三静虑」,谁令你不出离第三静虑呢?「第三静虑地中胜乐」它叫你不出离。说凡夫得到这个定很难出来的,唯有圣人得了这个定还可以,还容易解脱。「是故说言:由乐断故」,所以就说乐断了,把第三禅的乐消灭了。

  《披寻记》一○七八页:

  复次此中对治种类势相似故等者:谓于第四静虑地中非不具足捨念及与正知,然是第三静虑种类势用相似,是故经中略不宣说,但说彼所对治乐断。

  「复次此中对治种类势相似故等者:谓于第四静虑地中非不具足捨念及与正知」,也是具足的。「然是第三静虑种类势用相似」,这样讲呢,这个捨念正知,他是第三静虑的捨念正知的种类那个「势用」是相似的,这样说这个「种类」这麽讲,和我刚才讲的不一样。「是故经中略不宣说」,所以经中就把这个捨念正知简略地说,就不完全说了。「但说彼所对治乐断」说这件事;怎麽能够对治出去第三禅裡面的乐呢?还是用这个捨、念、正知。

  这个「四禅八定」在大辞典裡面也有讲,但是我们若去读呢?似懂不懂的。倒不是说他说得不对,但是我们读,不可能完全明白。唯有这个《瑜伽师地论》他详细的解释我们才能够知道多少。这个唯识的经论对于这些事情解释得详细,其他的经论解释得没这麽详细。但是天台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裡面有讲,我们也可以去读一读。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2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