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5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5
未三、度广欲爱(分二科) 申一、第一义(分二科) 酉一、方便修习(分二科) 戌一、了法 云何了法?谓于苦法,能了、能观;于集灭道法,能了、能观。 我们耽误了二个星期没上课。前面的大意,我不知道各位还记得住吧!现在的文是从「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现在的文是「思所成地」,这一大段里面。「思所成地」,里面分三段,第一段是「由自性清淨故」,二、「由思择所知故」,三、「由思择诸法故」。「思择诸法」,这一段里面,分二大科。第一科是「思择素呾缆义」,第二科是「思择伽他义」。「思择伽他」里面分三大科,第一科「建立胜义伽他」,这主要是说:补特伽罗无我义,说无我的道理。第二段是「建立意趣义伽他」,这个「意趣义」,《披寻记》的解释是说:这戒定慧三学是能摄一切法门的。根据此义,建立这麽多的伽他,这叫做「建立意趣义伽他」。第三段是「建立体义伽他」,这《披寻记》解释是:宣说法要,叫做体;开显理趣,叫做义。看这个文,这「建立意趣义伽他」,我们已经学习过的这几段文里面的大意,主要是说我们佛教徒,修学圣道,要超越凡圣这一关,主要是说明这件事。凡圣这一关,你超越这一关很难,要怎麽样的超越,主要是说这个意思。这滕王阁序上:「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其实那个还不是太难,这个超越凡圣一关,是很难,是说了又说,说了又说,前面这几段,都主要是说这个意思。 「建立体义伽他」,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辨释体义」。「辨释体义」,又分二科,第一科是「辨释」,第二科「辨体」。「辨体」一共分十三科,第一科说「恶行」,第二科是「应说」,第三科是「欲贪」,第四科是「暴流」。「暴流」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的解「释」。解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缘起」,第二科是「别释颂」。「别释颂」里面分二科,第一科「出体」,第二科「释义」。「释义」裡面分三科,第一科「越五暴流」,第二科「当广度六」,这两科都解释完了。 现在是第三科是「度广欲爱」,这个欲爱像大海似的,很广大的,你要超过它,怎麽办法呢?说这个道理。这里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义」,这个「第一义」,不是胜义谛那个第一义谛,是第一、第二、第三,这个第一,第一个道理来解释这个「度广欲爱」。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方便修习」,就是怎麽样能超越这个欲爱的苦恼?要这样子方便的修习才可以。分二科,第一科是「了法」。 「云何了法?谓于苦法,能了、能观」,就是想要超越这个欲爱,你需要通达,需要了法,你才能够有希望。怎麽叫做「了法」?「谓于苦法,能了、能观」,就是说我们佛教徒,对于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苦恼的境界,你要能够深刻的认识它,你要知道它真是苦。这个「能了、能观」,这个了和观,单独说了,它的含义应该是很广的,但是又说一个观,那就有了界限了。这个「能了」,就是浅显的明了;「观」是深入的观察,有深浅的不同了。就是对于这个苦,你深入的去明了它, 我们能够不如意的感受,我们感觉到苦,我们知道这是苦,这是谁都容易明白的。我们如意的事情,快乐的事情,认为它是苦,这就是深了一点,一般人还不知道乐是苦。这个苦、乐,苦是苦,乐也是苦,还是比较浅一点;就是不感觉到苦,也不感觉到乐,这个时候的色受想行识也是苦,这就是深一点。这样的色受想行识是苦,包括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生命体也是苦,这是唯独圣人才能明白的,所以叫做胜义谛苦。这样的色受行识是苦,你能明白,你能深入的观察,这叫做「了法」。 「于集灭道法,能了、能观」,前面是苦,还要个集,这个集,就是苦集灭道四谛的这个集谛,原来这个苦是没有的,一切众生根本没有苦,怎麽有苦了?你有烦恼的活动,就把苦集聚来了,就积成苦了。这个烦恼的分别心,和烦恼的动、动作,这业力,有集成众苦的力量,所以叫做「集」。你要明白,我这一念分别心,自己感觉到没有什麽,那你对佛法的认识还不够,你若深刻的认识,我这一念的分别心一起,这苦恼就来了,苦恼是从这里来的,那叫做「集」,那叫做「能了、能观」。这个「灭」就是把这麽多的苦,这麽多的集,都消灭了,这是个大安乐境界,你要明白,这就叫做「灭」。「道」,这个苦和集,怎麽能够灭?你要修学戒定慧,修学奢摩他、毗婆舍那,修四念处,修三十七道品,才能够成功的。你不修无我观不可以、不可熊、不行的。所以这个这是「道」。这个「集」法和「灭」法和「道」法,你能够了、能够明了,而且能够深入的观察,这叫做「了法」。你若能这样「了法」,你就能够「度广欲爱」,这广大的欲爱,你能超越过去,也就能够解脱苦了。 这是第一科「了法」,下面第二科「修无寻定」,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戌二、修无寻定(分二科) 亥一、徵 云何修习于无寻定? 这地方加一个「修」字,那麽前面那个「了法」,实在来说,在闻思修三慧上来说,就是闻慧和思慧,在这个程度。这个「修」,就是在闻思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要修奢摩他定,修这个定。前面还算是解,这底下就是修行了。修什麽呢?修习这个「无寻定」,看后面这文的解释,这「寻」是什麽意思?「寻」就是烦恼,就是贪瞋痴的烦恼,就是灭除去烦恼的定,心里面不要散乱,这样子就是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之间,这样子。这是问,怎麽样我们想要解脱这个苦,怎麽样来修行这个「无寻定」呢?这是问。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安住」。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安住 谓能了知如是法已,又复安住居家,诸欲依持断灭及弃出中。 「谓能了知如是法已」,前面这一段这个「了法」,就是说这个佛教徒,他相信了佛法,有一点信心以后,他继续的学习佛法,学习经论,学习什麽叫苦、集、灭、道,他达到闻所成慧,思所成慧这个程度了,他通达这件事了以后。「又复安住居家,诸欲依持断灭及弃出中」,这几句话就是出家的意思,就是离开了烦恼的家了,这样意思。「诸欲依持」,「诸欲」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欲,这个欲有所欲,所欲的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是所欲,是我们所欢喜,所爱着的;这个能欲的就是自己的贪瞋、贪爱心。现在说「诸欲依持」,就是我们心里面的这个分别心的这个欲,它不是自然而有的,它要有所依,才心里有这个分别。这个「依」,就是所欲,所欲的色声香味触,就是那件因缘的事。什麽是色声香味触这件事?我们依止这个欲,因此欲,因此境界,而生欲心,生了欲心以后,这个欲心,它不失掉了。「持」,持而不失,一直的有欲心,时时的会动起来,叫做「持」。 这个「断灭」,「断灭」是什麽?就是弃捨了,不去爱着这个色声香味触了,远离色声香味触了,叫「断灭」。这个「安住」,居家的人,诸欲的依持断灭了,你安住在这里,安住在居家诸欲依持的断灭,就是断灭了居家的诸欲依持,我不接触这个色声香味触了,你安住在这个境界里面,就是离欲了,这个意思。这个「离欲」,就是远离了色声香味触。「及弃出中」,就是弃捨了色声香味触,从色声香味触里面出来,那麽就是出家了的意思,你安住在这个境界裡面。就是前面,你明白了什麽是苦、集、灭、道以后,你要出家,这个意思。 《披寻记》六三六页: 安住居家诸欲依持断灭及弃出中者:谓居家者略有七摄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七、库藏事。如〈意地〉说。(陵本二卷十七页)既出家已,不顾如是诸欲依持,是名安住断灭及弃出中。 「安住居家诸欲依持断灭及弃出中者:谓居家者略有七摄受事」,就是有七种事,你常要积集、积聚、爱着这七种事。「一、自父母事」,自家的父母,自己父母,父亲、母亲的事。第「二、妻子事」。第「三」个是「奴婢僕使事」,第「四」个是「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五、田宅邸肆事」,这个田,还有宅,很多的房子,「邸肆事」,就是另外还有些产业,作生意,作工商业的这邸肆事。「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在社会上做医院,做安老院,修桥补路,做社会上公益的事情,这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及其他的一切的这些,世间人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的。「七、库藏事」,有积蓄,积蓄的这些事情。「如〈意地〉说。(陵本二卷十七页)」,有说到这七种摄受事。「既出家已,不顾如是诸欲依持,是名安住」,就是这个人,他明白了苦、集、灭、道以后,他就出家了。既然出家已,「不顾」就是不留恋,不爱着这个诸欲的依持,「是名安住断灭及弃出中」,这个意思。 或于阿练若处,或于树下空闲,于随顺喜眼所识色所有喜身;于随顺忧眼所识色所有忧身;于随顺捨眼所识色所有捨身,于此所缘无欲寻缠,心多安住,乃至亦无所生家世相应寻缠,心多安住。 「或于阿练若处,或于树下空闲」,有出家了以后,离开了家以后,到那儿去呢?或者是到寂静处,阿练若处,寂静的地方,或寂静处;或者是在树林的下面。总而言之,阿练若处也好,树下也好,你在寺院里也好,都是空闲的地方,没有喧闹,没有人事的来往。「于随顺喜眼所识色所有喜身」,在那个地方住,这是你的身体,你心在那裡呢?你身体在那个寂静处住,你心干什麽呀?这是一个真实重要的地方。这个心,就对于「随顺喜眼所识色」,这个眼所识的色的境界,是随顺你内心的欢喜的,看见这个色心里欢喜,「所有喜身」,随顺喜,所以心里面就生出来欢喜了,就是生出来爱着心了。这个「身」就是心,就指心名之为身,就是欢喜的心,叫作「喜身」。「于随顺忧眼所识色」,这个眼接触到眼色,是随顺忧,随顺你生出来忧愁的心情的,这样的所识色,「所有」,就生起来忧愁的心里了,这个「所有忧身」。「于随顺捨眼所识色所有捨身」,眼所识色,这时候也没有生喜,也没生忧,这时候叫作「捨」。这时候这个心情是平静的,所有的这个捨的心情。 「于此所缘,无欲寻缠,心多安住」,那麽这位出家人,在阿练若处、寂静处,在空闲处住以后,对于眼所识的色,生起了喜、生忧、生捨,这样的所识色,「于此所缘」的色,「无欲寻缠」,心里面不生欲心。这个「忧」其实也是欲,这个「喜」也是欲,这个「捨」是欲暂时的不动,其实还是欲,欲潜藏在那里,暂时性里面没有动欲心,其实也是欲。这个修行人,要注意自己的内心,接触所缘的时候,要没有这个欲的分别,「欲寻」,没有这爱染心。这个「缠」,这个爱染心生起来,缠绕自己的心,不放鬆,不放下。「无欲寻缠」,现在这个修行人,没有欲寻的缠绕,「心多安住」,心多数是安住在无欲的烦恼境界里面。这个修行人,在寂静处住的时候,常调伏自己的心,在无欲的境界里面安住。「乃至亦无所生家世相应寻缠,心多安住」,要这样安住。这里面这个「乃至」,就是中间还有一大段没有说,就略过去了,最后是没有所生家的世相应寻缠,心多安住。 《披寻记》六三六页: 于中所缘无欲寻缠等者:〈摄事分〉说八种寻思:谓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轻蔑相应寻思、家势相应寻思。(陵本八十九卷九页)今彼一切皆不现行,故于文中说乃至言。 「于中所缘无欲寻缠等者:〈摄事分〉说」,本论的〈摄事分〉在后面,「说八种寻思」,这个修行人,他这个烦恼若现出来,一共有八种。「谓欲寻思」,就是心里面有爱染心,就思惟这个欲的事情。「恚寻思」,不高兴的事情,譬如说愤怒,就思惟这个事情。「害寻思」,看这个《大毗婆沙论》上解释,这个「恚寻思」是厉害的,就是想要杀害对方,这叫做恚寻思。这个「害」,他不想杀,他就这样伤害你,想要伤害你,这样的寻思。「亲里寻思」,这个修行人,在那静坐的时候,没有修止,没有修观,想自己的亲里,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这些事情。「国土寻思」,唉呀!我在这地方,这麽冷、这麽热,我不如回家去好,我家住的那个地方,不冷也不热,国土寻思。「不死寻思」,感觉到我现在还不会死,还能活几百年,那样想。「轻蔑相应寻思」,感觉自己很有成就,生了高慢心,瞧不起别人,相应寻思。「家势相应寻思」,家势相应寻思是什麽呢?就是指施主,自己常来往的居士,你的那个护法居士,都是很贫苦的人,我的那个认识的居士,都是大富翁,是这样子,家势,就是这样子思惟这些事情。这在(陵本八十九卷九页)上说的这事情。 「今彼一切皆不现行」,现在这个修行人在寂静处,居住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这一切的分别心都不活动了。「故于文中说乃至言」,叫做「乃至」,就是「于此所缘,无欲寻缠,心多安住,乃至亦无所生家世相应寻缠」,这个家世,这个「世」,在那个小字上是势力的「势」,那麽这叫做「安住」。这个「无寻定」怎麽样修行?就是这麽样修行,心里面没有这麽多的虚妄分别,心里面寂静住,明静而住,这等于是修奢他的止。 这是第一科,底下第二科是「了知」。 天二、了知 设起欲寻,乃至家世相应寻等,即能如实了知出离;不为欲寻之所障碍,乃至不为家世相应寻所障碍,而能静虑、审虑、谛虑。 「设起欲寻,乃至家世相应寻等,即能如实了知出离」,如果说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他若发心修行,还没有成功,说是一时的修奢摩他,能把这些分别心停下来,那有的时候还会起,还会起「乃至家世相应寻」这些事情,这些分别心会起。「即能如实了知出离」,这个修行人,他能够真实的知道,哎呀!我这个妄想不对,那麽立刻的觉悟了,就从这个分别心里面解脱出来,你的清淨心,从这些染污的分别里面跳出来。 「不为欲寻之所障碍,乃至不为家世相应寻所障碍」,这个心里面,心是要与道相应,但是若有分别心就障碍了,就不能与道相应。现在不为这些分别心所障碍。「而能静虑、审虑、谛虑」,这是修观了。心里面能把这一切虚妄分别停下来,寂静住,那麽就修奢摩他,在奢摩他里面,你还要修毗婆舍那观,所以叫做「静虑」,「虑」就是观了。「审虑、谛虑」,这个修观的时候,初开始修观叫做「虑」,进一步就是要深刻的观察,要认真的去观察它,这叫做「审虑」。这个「谛虑」呢?就是最后,就是初中后,初开始观察叫「静虑」;中进一步的观察叫「审虑」;最后的观察叫「谛虑」,就是决定了,「谛虑」就是决定,决定是这样子,这样观察。那麽这样观察,就能把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乃至家世相应寻思,都不活动了,没有这些分别心了,那麽这就是修观。这等于「安住」是修止,「了知」是修观。 酉二、施设越度(分二科) 戌一、释过解脱 由此方便,由此道修,能断喜身,染爱过失;能断忧身,愤恚过失;能断捨身,惛沉过失。诸缠断故,身得轻安;随眠断故,于欲界繫三身染污,心善解脱。 前面是「安住」、「了知」,这二科是「方便修习」,依据止观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去修习止观。出家以后,就去修这个止观,也就是修四念处。这个第二段「施设越度」,就是你修成功了,「施设」就是安立,安立这时候,你就是越度这广大的欲爱这个苦恼了。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过解脱」,超过这个欲爱,而得解脱了,解释这个道理。 「由此方便,由此道修」,由这个前面止观的方法,你这样子去修行去,「由此道」,这个止观之道,你这样去修行。这个「方便」,我们从前面的文,后面的文,有二个意思,「方法」叫做方便;「行动」也叫做方便。这里分二句,「由此方便,由此道修」,这个「由此道修」是行动,「方便」是方法,是这样意思。由这个努力的去修止观的方便,「能断喜身,染爱过失;能断忧身,愤恚过失」,就是把贪爱的染爱的过失,能断灭了它;能断忧身,愤恚的过失;能断捨身,惛沉的过失。就是没有修四念处的人,他的烦恼没有断,但是他心里面也不会常有欲,也不会常有恚、愤恨,有的时候心里也是平静的,那叫做捨。但是那个捨,不是清淨的捨,不是一个好的东西。现在这个修行人,把那个捨也息灭了,「能断捨身,惛沉过失」。这个「惛沉」就是心里面不知道、不觉知,这是个苦恼的事情,不觉知这个捨,也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叫做「惛沉过失」。 「诸缠断故,身得轻安」,对这个欲爱,你能断了的时候,你这个身体就轻安了,就不是那麽麤重、苦恼了,他就不那麽烦燥了,他心里面有一个身体,就感觉到轻鬆安乐,也可能是得到欲界定,从欲界定得到未到第定,就得轻安了。「随眠断故,于欲界繫三身染污,心善解脱」,这个「随眠断故」,是把贪瞋痴的种子了断,「随眠断故」。「于欲界繫」,这个属于欲界的,色界,无色界不在内,「于欲界繫」,就是属于欲界的喜忧捨的这三种身,都是染污的东西。「心善解脱」,你的心,就解脱了这三种烦恼,就解脱了。 《披寻记》六三六~六三七页: 而能静虑审虑谛虑者:此三差别,义当解了、等解了、近解了。〈摄异门分〉说: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近解了者,求已决定。(陵本八十三卷十页) 「而能静虑审虑谛虑者:此三」,这三句话的「差别」,「义当解了」,这三句话的道理,就和「解了、等解了、近解了」相当,和这三句话是相同的。这本论〈摄异门分〉那个地方说:「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对于所认识的事情,所接触的事情,「作意」就是心要动作起来,来认识这件事,发动「觉悟」,我疑它是怎麽回事情,去认识、去觉悟它,这是开始。 「等解了」是什麽意思?「既发悟已,方便寻求」,就是你要继续的观察、思惟,这件事是怎麽回事情,那叫做「等解了」。那麽「等」这个字,有二个意思,「等」有相续的意思,有普遍的意思。你一开始,你认识这件事,总是粗略的知道一个大概,但是你继续的要认识它,要详细的去观察它,那叫做「等」,是这个意思。 「近解了者」,是「求已决定」,就是你方便寻求以后,到最后这件事是这样子,我认识了,这叫做「近解了」。这个「近」,就是和那件事情的真相,相接近;你的认识,认识错了,那就是远了。现在和那件事物的情况相近,就是相似的,你认识这件事了。那麽现在这里,「静虑、审虑、谛虑」,也就是这样意思。 这一段是解释「过解脱」,超过了忧喜捨的烦恼,你的心,从忧喜捨的烦恼里面,解脱出来了。这是第一科,第二科「释广欲爱」。 戌二、释广欲爱 彼于尔时,名已越度广大欲爱。谓于诸色乃至诸触遍流行爱,若和合爱、若增长爱、若不离爱、若不合爱、若退减爱、若别离爱,或于欲界复受生爱。 「彼于尔时,名已越度广大欲爱」, 说那个修行人,在那一个时候,就是已经到达了,「已越度广大欲爱」,这个欲爱,像个大海似的,非常大,所有的众生都沉没在里边,现在你从那里面跳出来了,所以已越度广大的欲爱了。「谓于诸色乃至诸触遍流行爱」,这个广大的欲爱是什麽?「谓」,就是说一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色乃至触」,中间里面有声香味这三个。「遍流行爱」,普遍地都有爱着心,一直是在活动,相续不断的叫「流」,这个「行」就是活动,这个「爱」相续不断的在动、在爱着,那麽这就叫做「广大欲爱」。这是总说,底下又分别说。 「若和合爱、若增长爱、若不离爱、若不合爱、若退减爱、若别离爱」,就是六种,这个「和合爱」,就是我所爱的境界,我还没得到,我希望能得到这个我满意的爱,叫做和合爱。「若增长爱」,已经得到以后,希望这个爱继续增长,总感觉到不足,希望再多!再多!再多!叫增长爱。「若不离爱」,就是和所爱的境界不要再分离,不要再失掉了,这样意思。「若不合爱」,这底下第三个爱,就是说不如意的事情,苦恼的事情。苦恼的事情,我没有得到的时候,就是「若不合爱」,我不要和那苦恼的事情合,我不要遇到苦恼的事情,那苦恼的事情同我远远的,叫做不合爱。这个「不合」是所爱,我爱不要和苦恼的事情遭遇到,这叫做「不合爱」。「若退减爱」,若是已经遭到苦恼的事情,赶快退,退减、退减,减少、减少,这样哦!「若别离爱」,希望它这苦恼事,同我分开,这样意思。这六种就是叫做广大的欲爱。「遍流行爱」,这是解释这个「广欲爱」。 这底下又说:「或于欲界复受生爱」,这句话怎麽讲? 《披寻记》六三七页: 或于欲界复受生爱者:此显欲爱从受所生。谓乐受为缘,生和合爱至不离爱;苦受为缘,生不合爱至别离爱。前说事境是爱依处,此说诸受是爱因缘,故差别说。 「或于欲界复受生爱者:此显欲爱从受所生」,我们这个爱,是从「受」,受缘爱,十二缘起的受缘爱,从这个受生起爱。怎麽叫做从受生爱?「谓乐受为缘,生和合爱」,谓这个乐受,这个快乐的感觉为缘,「生和合爱」,就生起我希望得到这个快乐,这个「和合」,「和合」有一个成就的意思,我希望得到这个满意的爱,但是这是在乐受上说,「生和合爱」。「至不离爱」,就是若增长爱,若不离爱。 「苦受为缘,生不合爱」,这个苦的痛苦的感觉,就生起这个不合的爱,我不要遇到这种苦恼。「至别离爱」,这三个爱,不合爱、退减爱、别离爱,这是在苦受上说的。「前说事境」,这个「或于欲界复受生爱」,和前面说的这个爱有什麽不同?前面说「谓于诸色乃至诸触遍流行爱」,那也是爱,这里还是爱,这两个说法有什麽不一样?这底下简别一下。「前说事境」,前面那一段是说色声香味触的那个因缘的事,可爱的境界,或者不可爱的境界。那个事境「是爱依处」,依止此处而生爱。「此说诸受」,这里面说受是爱的因缘,这个受是在你心里上说的,是在心上说的,你心里面有乐受、有苦受,在这上说的,因受而生爱。这句话「或于欲界复受生爱」,前面是因事所缘境,境界生爱,这地方是因受生爱,有一点不同。这个受是在心里上说,这个事是在外境上说,「故差别说」。 申二、第二义(分二科) 酉一、释无寻定 复有差别。云何修习于无寻定?谓已得无寻无伺静虑。 这是第二科「第二义」,前面是「第一义」。这个「度广欲爱」,分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解释完了。现在这底下第二个道理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释无寻定」。 「复有差别」,这个「度广欲爱」,还有不同的解释,除了前面的解释之外,还有一个不同的解释。「云何修习于无寻定」呢?这无寻定怎麽修习呢?「谓已得无寻无伺静虑」。 酉二、馀例前说 馀如前说。 这个「谓已得无寻无伺静虑」,前面这个修行的时候,他修这个无寻定,修这个无寻定的时候,修止修观,可能在初开始修行的时候,顶多是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在这里这样修行,在欲界定,一开始就是欲界定,进步了就是未到地定,等到破除这些欲的时候,就得初禅了。因为在欲界定、未到地定,还是有爱的,到了初禅以后,才是没有爱。那麽这个「无寻定」呢?就是这麽一个程度,就是在初禅和未到地定和欲界定之间,在这里说的。 现在说这个「无寻定」,「谓已得无寻无伺静虑」,就是第二,色界第二禅了。色界第二禅里面,没有寻、没有伺,没有这个伺,这个已经得到这个静虑了。得到这个静虑的时候,他还要继续修四念处的,还继续修四念处的,修四念处的时候,「馀如前说」,也是一样,和前面说的一样。这个名字是一样,内容还是有点差别。前面说这个,这是说第一科是「了法」,也要「谓于苦法,能了、能观;于集灭道,能了、能观」,也还是要这样子,也还是得要修这个无寻定,也要修这个修止观,是这样子,还是这样意思。所以说「馀如前说」,像前面说的。 巳三、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这是「略辨义」,前面是「标缘起」和「别释颂」,这两科说完了。「别释颂」里面,主要就是三科,一个是「越五暴流」,一个是「当度第六」,第三个「度广欲爱」,这三科解释完了。这三科合起来,就是第二科「别释颂」。现在第三科「略辨义」,就是简要的,把前面说的道理,再重新提要的,简略的说出它的道理来。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这叫做「标」。现在要说什麽,这句话的大意说出来了。 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天女问」。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天女间 谓彼天女,略问世尊三种要义:一者、下分结断,二者、上分结断方便,三者、即彼下分结断方便,及如彼善断。 「谓彼天女略问世尊三种要义」,前面这个颂:云何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云何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身轻安心善解脱,无作繫念不倾动。了法修习无寻定,愤爱惛沉过解脱。如是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 这个颂原来是天女间的,「谓彼天女略问世尊三种要义」,是简要、要略的,就是问世尊有三种要义。「一者、下分结断」,第一个要义,就是欲界,这个「下分」就是欲界,欲界的烦恼,就是五下分结断灭了。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贪欲、瞋恚,这五个五下分结,这是一个要义。「二者、上分结断方便」,这个「上分结」就是色界、无色界,色染、无色染就是无明,色染、无色染、掉举、慢和无明这五样,这断的方便,这是一个要义。「三者、即彼下分结断方便」,第一个要义说下分结断,这第三个要义是说下分结断的方法,就这三个要义。「及如彼善断」,就是在禅定里面来断这些烦恼。这三个要义,这是天女问,问这三个要义。 第二个世尊回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标随应」。 未二、世尊答(分二科) 申一、标随应 如是问已,尔时世尊随应而答。 「如是问已,尔时世尊随应而答」,随其所问,那麽来回答,这是叫做「应」。若是答非所问,就是不应了,不合适了。现在「随应而答」,这是随应而答。 第二科是「配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下分结断」。 申二、配释颂(分三科) 酉一、下分结断 谓由身轻安心善解脱,答彼所问下分结断,非断方便。 这个颂上说,这个第一个颂,「云何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云何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这是问,底下面「身轻安心善解脱」,佛这句话,就是回答他所问的「下分结断」。五下分结断了的时候,就是得「身轻安心善解脱」。下分结断,就是初果、二果、三果。这三个果就是断了五下分结。「非断方便」,不是断的方法,只是说五下分结断。 酉二、上分结断方便 由无作繫念不倾动,答彼所问上分结断方便,非断。而于彼断,天女类前,亦即领解。 「由无作繫念不倾动」,这个佛回答里面第二句,「无作繫念不颂动」这句话,「答彼所问上分结断方便」,他问上分结断的方便,那麽佛就这麽回答。「非断」,这不是说是断掉了五上分结,只是你要这样的方法可以断,这个断的方便是因,断掉而后是果,先只是说因而不是说果。「而于彼断,天女类前,亦即领解」,「而于彼断」,只是说了断方便没有说断,但是那个天女「类前」,就是和前面的文,前面说「身轻安心善解脱」,从那个相类似,也就会明白了,所以「亦即领解」,这是这麽解释。 《披寻记》六三七页: 而于彼断天女类前亦即领解者:谓于彼上分结断,天女类前下分结断亦即领解。谓身轻安心善解脱,亦是上分结断所证相故。 也是一样有这个相貌的,所以也就明白了。 这是第二科,底下第三科。 酉三、下分结断方便及如彼善断(分二科) 戌一、举问义 唯馀下分结断方便,及如彼善断。 这底下第三科「下分结断方便及如彼善断」,这个意思还要再解释一下,分两科。第一科「举问义」,前面这两科解释完了,还剩下来的,「下分结断方便,及如彼善断」的意思,还没解释,是「举问义」。 底下第二科「随应答」。 戌二、随应答(分二科) 亥一、断方便(分三科) 天一、标 尔时世尊先以修无寻定,广说差别,答断方便。 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断方便」,分三科,第一科「标」,第一科就是「标」。 尔时世尊先以修这个「无寻定」,广说断的方便,答断的「方便」,断的方法。 第二科是「列」。 天二、列 谓若能断、如断、所断。 就是这样子是断方便,这是「列」。 第三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能断」。 天三、释(分三科) 地一、能断 此中了法,说名能断。 这个「能断、如断、所断」,这三个断。怎麽叫做「能断」呢?此中就是「了法」,你要明白苦集灭道,叫做「能断」;如果你不明白苦集灭道,这个烦恼是不能断的。这叫做能断。 地二、如断 修无寻定,说名如断。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什麽叫做「如断」?你修这「无寻定」的时候,那叫做「如断」。就是依据这个方法,你才能断的。那就是修止观的方法,如止观的方法,能断掉这个爱。 这个第三科是「所断」。 地三、所断 所断愤过,谓瞋恚品;所断爱过,谓贪欲品;所断惛沉过,谓愚痴品。如是名为能如所断。 「所断」是什麽呢?「所断愤过,谓瞋恚品」,这个愤怒的过失,是什麽?就是瞋恚这一类的烦恼。「所断爱过,谓贪欲品」,这个爱烦恼的过失,就是贪欲品的烦恼。所断的惛沉的过失,谓愚痴这一类的烦恼。「如是名为能如所断」。「能如所断」,能你这个止观,能如所断而断。 亥二、如善断(分二科) 天一、举问义 如是广答断方便已,唯有所馀如善断在。 这底下,前面第一科是「断方便」,分成这三个断。现在第二科叫「如善断」。这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问义」。 「如是广答断方便已」,还有所馀的「如善断在」,怎麽叫做「如善断」呢?这个问题还存在,没有解释。底下。 天二、随应答(分二科) 地一、标列 复由第二修无寻定差别因缘,答其善断。 这底下「随应答」,分二科,第一科「标列」。 「复由修第二修无寻定差别因缘,答其善断」,回答那个「善断」。 《披寻记》六三八页: 复由第二修无寻定差别因缘者:此说已得无寻无伺静虑,名无寻定。由此因缘,能如善断。 「复由第二修无寻定差别因缘者:此说已得无寻无伺静虑,名无寻定。由此因缘,能如善断」,这个意思。 言善断者:谓毕竟断、远分断、一切杂染断。 这个「善断」这麽讲,这麽多事情,怎麽叫做「善断」呢?谓能「毕竟断」、能「远分断」、能「一切杂染断」,这叫做「善断」。 这是第一科,第一科是「标列」出来,底下第二科解「释」。 地二、随释 由了知法故,释毕竟断;由修无寻定故,释远分断;由贪瞋痴缠及随眠一切断故,释一切杂染断。 「由了知法故,释毕竟断」,就是你要了知是苦集灭道四谛,生死是苦,出世间的涅槃是乐,你要有出离的愿望,然后修学止观,这才能「毕竟断」。「由修无寻定故,释远分断」,你修这个无寻定,就使令烦恼远而又远,远而又远,就是断掉了烦恼了。「由贪瞋痴缠及随眠一切断故,释一切杂染断」,这一切断都断。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前面这样解释,就是前面那一段文的略义是这麽样,是这样子。 巳四、明问依(分二科) 午一、依有学 又彼天女依诸有学未得胜意。已离欲贪未离上贪,而兴请问。 「又彼天女依诸有学未得胜意」,这下面这几句话:「身轻安心善解脱,无作繫念不倾动。了法修习无寻定,愤爱惛沉过解脱。如是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 这个话,我都解释完了。底下说,是这个「如是定者能度广欲爱」,这句话也解释完了。「而未得腰舟」,「未得腰舟」这句话还没解释。所以这底下第四科,第四科「明问依」,前面这三科解释完了,一个「标缘起」,一个是「别释颂」,一个「略辨义」,这三科解释完了,现在第四科「问依」。「问依」分两科,第一科是「依有学」。 「又彼天女依诸有学未得胜意,已离欲贪未离上贪,而兴请问」,这个天女提出来这样的问题来问佛,他心里面是有一个范围的,他在这个范围内提出这个问题,不是普遍的提出这个问题。是什麽呢?「又彼天女依诸有学」,就是依据「诸有学」,「有学」就是初果、二果、三果。「未得胜意」,他还没能得到那个无学的境界。 《披寻记》六三八页: 依诸有学未得胜意者:于上分结心善解脱,是名胜意。一切有学皆所未得,由是说言未得腰舟。如下自释,易可了知。 「依诸有学未得胜意者:于上分结心善解脱,是名胜意」,于色界、无色界的这个烦恼,完全解脱了,那叫做「胜意」,那就是阿罗汉的境界了。是「未得胜意」,就没得阿罗汉,诸有学还没得阿罗汉那个殊胜的清淨心,「一切有学皆所未得,由是说言未得腰舟」,这样解释。「如下自释,易可了知」。 已离欲贪未离上贪,而兴请问。 「已离欲贪未离上贪」,这个有学,未得阿罗汉的人,但是也不是一般的凡夫,是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的人,他们已经远离了欲界的贪欲心,还没能远离色界、无色界三昧的贪心。「而兴请问」,为这些人请问这个道理,请问这个法门的,这是为圣者请问的。 午二、释腰舟(分三科) 未一、出体 意名腰舟。 这个「腰」,「而未得腰舟」,这个「腰舟」怎麽讲呢?这个解释一下,第二科「释腰舟」,分三科,第一科「出体」。 是「意」叫做「腰舟」,这个「腰」就是身体的一个部位,这个腰上面有一个舟,就是这个人没有大的船,就是用这个用一个葫芦,繫在这个腰上面过海,用葫芦或者其他的浮囊繫在这个腰上,繫在腰上可以就浮在水面上,可以过海,那就叫作「腰舟」。就是以葫芦、以浮囊为腰舟,或腰上有个船,这样意思。而这个「腰」,指什麽说的呢?就指你的心说的。这个腰舟是一件事,在腰上绑一个葫芦,绑着一个浮囊,就这样过海。现在这是个譬喻,在法上说什麽呢?怎麽说呢?这「腰」就譬喻你的心,你心里面有戒定慧,就是心里面,就叫做船,叫做「腰舟」。 「腰」譬喻心,这个「舟」,主要是无我观的止观,无我慧的止观,就是戒定慧了。你心里面有戒定慧,叫做「腰舟」,这样意思。 未二、引证 如经说惭轴意腰舟。 这是第二科「引证」,经说这个「惭」愧,这个惭愧,有惭愧心的,譬喻这个「轴」。这个车有个轴,这个轴繫着两个轮,或者是驶,两个轮,然后就能够驾这个车,度一切苦厄了,这样意思。是「意腰舟」,经上有这样的话,「意」就是「腰舟」。这是「引证」,底下解释。 未三、辨位 于此腰舟犹未得者,说彼名为未得腰舟。此中何等名为腰舟?谓于诸结善解脱心。 「于此腰舟犹未得者」,说是修行人,修行了好多年,他还没能得到腰舟,「犹未得者」。「说彼名为未得腰舟。此中何等名为腰舟?谓于诸结善解脱心」,就是你的心里面的戒定慧,还没修成功,这个五上分结,还没有解脱,就是「未得腰舟」,就是没得阿罗汉。那个无学圣人的戒定慧,你还没成功,烦恼还没解脱,就是「未得腰舟」。这什麽意思呢?就是你是初果,你是二果、三果,不是四果阿罗汉,这麽意思。依据这样的人,提出这个问题,所以叫做「问依」,这样意思。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