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2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2
寅五、魔惑品力障治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障品 又有七种魔惑品力,一、憎嫉圣教,二、现行能往恶趣恶行,三、乐习不顾自妙好障法,四、乐习不顾他诽毁障法,五、于善不善、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若白,及广分别缘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悭垢弊心,积集众具,七、智慧[阿-可+(匚@夹)](同陕)劣,愚痴增广。 「又有七种魔惑品力,一、憎嫉圣教,二、现行能往恶趣恶行,三、乐习不顾自妙好障法,四、乐习不顾他诽毁障法,五、于善不善、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若白,及广分别缘起法中,不能解了」,这是第五科「魔惑品力障治差别」。 「又有七种魔惑品力」,这裡说这个「魔」是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烦恼破坏自己的功德,由自己的烦恼来迷惑自己。这个「品」,就是一样、一样的,一类、一类的。这个「力」就是这个烦恼的力量。有七种魔惑的不同的力量,那七种呢? 「一、憎嫉圣教」,就是对于佛法没有信心,反倒是憎恶嫉恨,这是一种烦恼。 「二、现行能往恶趣恶行」,这个「恶行」就是罪过,这个做了有罪过的事情,叫「恶行」。这个恶行它有什麽力量呢?「能往恶趣」,能使令这个造作恶行的人,到三恶道去。「现行能往恶趣恶行」,说这个人他的身口意裡面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就是造作能往恶趣的罪过,这是一种魔惑品力。 「三,乐习不顾自妙好障法」,这个「顾自妙好」,这个「顾」也可以说是欢喜,欢喜我自己能得到如意的果报,叫做「妙好」。「障法」,障碍自己得如意果报的事情,那就是罪过的事情了。「不顾自妙好」,他不顾念自己果报的如意,做一些有障碍的罪过的事情。他欢喜做这个事情,「乐习」,欢喜做这种对自己将来得恶果报的事情,这是一种。 「四,乐习不顾他诽毁障法」,「不顾他诽毁」,就是自己做了错误的事情,别人会来诽谤我,诃斥我,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他「不顾」,我造罪、我做坏事,别人说什麽我都不介意,叫「不顾」。不顾别人诽谤我这些错误的事情,他欢喜做这个事情。 前面这个第二句是「顾自妙好」,这个第四句是「不顾他诽毁」,就是一个「顾自」,一个「顾他」,这样不同;做的错误的事情是一样的。做这种事情,将来自己会得到恶果报,他不管。我做这种恶罪过的事情,别人会议论,会谤毁我,也不管。这正是那惭愧这两个字。这第三就是「惭」;第四就是「愧」,不愧,加一愧儿呢?就是不惭愧,就是不知道惭愧。 「五、于善不善、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若白,及广分别缘起法中,不能解了」,这个「于善不善、有罪无罪」,这个「善不善」就是应该和后面几句是通着。这个「善」就是无罪,「不善」就是有罪。或者说呢?这个善不善是在心裡面说,在自己内心说。内心裡面有善心所、有恶心所的不同。这个「罪、无罪」呢?就表现出来的行动,表现出来行动,造作一些有罪过的事情,或者是没有罪过的事情。 「若劣、若胜」,这是得的果报。你有罪的时候,你得到的果报是很劣,是不如意的;你没有罪,造作有功德的事情,得的果报就是殊胜了。 这个「若黑、若白」,「若黑、若白」呢?就是在心王上说。「善不善」在心所上说。这个心王于善心所在一起那就是白;与染污心所在一起就是黑了。 「及广分别缘起法中」,这前面这就是缘起法。「广分别」,就更详细、更广泛的去说明这个因缘的果报的生起的情况。或者是在人间,或者是天上,或者是三恶道,或者出世间的更殊胜的境界。「不能解了」,「不能」,不明白,不明白什麽叫做善、不善?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若白,这些事情都不明白。不明白呢?就是没有多闻的关係。你没有听闻佛法嘛,就不知道这个事情,「不能解了」。 「六、悭垢弊心」,这个「悭垢弊心」是悭吝,悭吝是一种垢,是一种污染。「弊心」,这个「弊」也是一种不如意的事情,一种…不是…和那个蒙蔽的「蔽」有相通的地方吧。总是这个和如意的事情相对的,不如意的境界,就是染污的事情。使令心不清淨,就「悭垢弊心」。「积集众具」,他因为悭吝的…这个心被悭垢所污染了,他只能积聚众多的享受的资具,而不肯佈施,悭吝。 「七,智慧陕劣,愚痴增广」,说这个人的这个智慧,也不是说没有智慧,智慧是陕劣一点、狭小一点。很多很的愚痴,愚痴而且还不是停留在那裡,逐渐地「增广」,增加广大了,没有智慧。 这前面这是一共七种,「七种魔惑品力」,这是说出来七种魔惑品力的相貌。这底下第二科「例能治」,就是能对治这七种魔惑品力的。 卯二、例能治 若能降伏如是七种魔惑品力,当知即是圣法律中信等七力。 「若能降伏如是七种魔惑品力」,这个「例能治」,没有把这七种能治的善法一样、一样列出来,只是比照所治的这个魔惑品力,这样子简单的说明,所以叫做「例」。 「若能降伏如是七种魔惑品力」,如果这个人遇见善知识了,他能降伏自己内心裡面这七种的烦恼。「当知即是圣法律中」,就是佛法中的那七种善法,就是上一次讲的七圣财。「七圣财」就是信…一个是信,第二个就是戒,「现行能往恶趣恶行」就是犯戒了。「不憎嫉圣教」,对于佛法能有信心。信、戒、惭、愧、闻、捨、慧这七种。就是有这七种力量,能降伏这个烦恼,就没有这麽多的过失了。 寅六、令法衰损及兴盛别(分二科) 卯一、举衰损(分三科) 辰一、标 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所对治法,能令正法衰退隐没。 这是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这是第六科。第六科呢,是说的是什麽事情呢?「令法衰损及兴盛」,你有这七种事情能令佛法「衰损」,就是能令佛法灭亡了。及「兴盛」,如果没有呢?那麽佛法就兴盛了,就是这个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举衰损」,先是「标」。 「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所对治法」,这个「第一义法」,「第一义」就是最殊胜的,最殊胜的智慧境界。这个「义」是所诠表的,「法」是能诠表的。这个能诠、所诠是佛菩萨殊胜的智慧境界,所以叫做「第一义法」。这个「第一义法」究竟指…是什麽?就是「涅槃」,这是已经成功了的人,无分别的智慧境界。「所对治法」,这个第一义法所消除的事情,所消除的就是有过失的一种事情。 「能令正法衰退隐没」,这个所对治的这些烦恼法,有什麽不好呢?能令佛法「衰退」,由盛而衰,逐渐地就是灭亡了,没有了。能令正法不能流行在世间了,就是「隐没」了。 辰二、摄 如是七法,三衰损摄,谓受用衰损,增上意乐衰损,方便衰损。 「如是七法,三衰损摄」,这底下第二科是「摄」,就是把这七法,又归纳成三种法,多法摄成少法。「如是七种法」是归属于三种衰损裡面。那三种呢?「谓受用衰损,增上意乐衰损,方便衰损」,这是三种衰损。 这是「摄」。底下解「释」,第一科是「配」这个「名」字,先说这个「受用衰损」。 辰三、释(分三科) 巳一、配名(分三科) 午一、受用衰损 于衣服等,乐求妙好,乐欲多求,及彼所起种种受用,名受用衰损。 这是第一科这个「受用衰损」。这个「受用衰损」究竟指什麽说的呢?「于衣服等」,就是我们的佛教徒,我看还是主要是出家人啊,对于这个衣服,饮食,卧具这些事情,欢喜要求最好的。穿的要最好、吃的要最好、住的要最好。那麽这个内心裡面注意这件事,这样是谓「衣服等,乐求妙好」。 「乐欲多求」,不但说是求好,还要多,好的还要多起来,还要求多,这样子。 「及彼所起种种受用,名受用衰损」,即是求,这是一个问题。求来了以后,还要很考究的去受用。我早晨穿什麽衣服?我晚上穿什麽衣服?我今天吃什麽东西?明天要吃什麽东西?老是算、来思惟、琢磨这些事情,种种的受用。「名受用衰损」,这样子呢?我们出家人若是这样子,这个佛法就衰损,就会变了。 这是「受用衰损」,第二科是「增上意乐衰损」。 午二、增上意乐衰损 于道及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名增上意乐衰损。 「于道及道果」,这个「道」就是苦集灭道这个道谛,就是戒定慧、这个四念处、三十七道品这些佛法。及道所得的「果」,就是涅槃,也是三明六通,这一切的殊胜的功德的果报。 「心不信解」,这个心对于这个道和道果这件事没有信心。没有信,当然也就是不解,不明白。没有信解,也就不希望去做这件事了。这样的「增上意乐衰损」,这个「增上意乐」,就是我「意乐」就是我希望修学圣道,我希望能得圣道,希望能得涅槃,我希望能得无生法忍,我希望能宏扬佛法广度众生,这叫「意乐」。这「增上意乐」,就是特别的有力量,有强大的意愿,愿意修学圣道,愿意得道,成就道果,这叫「增上意乐」。现在说是对于道及道果,心不信解,就是没有了,没有这个意乐了。 那麽这就看出来这是…前面这个「受用衰损」,就是这个心就是注意自己在欲上的享受,五欲的享受。对于圣道呢?完全没有意乐了,不欢喜修学圣道了。就是我们出家人若是这样的话,的确是有问题。 午三、方便衰损 懈怠、失念、心乱、恶慧,名方便衰损。 这是第三科「方便衰损」。这个欢喜欲要特别好一点、殊胜一点、多一点,修学圣道的事情没有兴趣了,没有信心。这样的人,他表现出来的身口意的情况是什麽样呢?就是懈怠。这个「懈怠」是有个什麽意思呢?就是提不起劲,这个心力提不起来,就是愿意睡觉。愿意睡觉,把时间都空过了,弃捨了一切修学圣道的事情,那麽就是「懈怠」。这个断恶修善的事情不愿意做,不愿意做这些事情,就这样把光阴都空过了,那麽就叫做「懈怠」。 「失念」是什麽意思呢?对于佛法裡面善知识所教诫教授的正法,记不住,不能明记,都失掉了。没有正念,那麽叫做「失念」。 「心乱」呢?就是对于这个五欲的事情,清清楚楚的,记得很清楚,就是攀缘妄想,那麽就是「心乱」。对于这个佛法的戒定慧的事情,记不住,没有兴趣。 「恶慧」,恶慧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对于自己的这个不正确的这种想法,执着,坚执不捨。自己这个错误的想法,认为是对的,不肯弃捨,那叫做「恶慧」。就是违背善品,不能得解脱的这些事情,他坚执是对的,这叫做「恶慧」。这个自己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坚执不捨,抗拒这个正法的教授。正法的教授不能接受,而本身有些邪知邪见,坚执不捨,是名为「恶慧」。 那麽这叫做什麽呢?「方便衰损」。这个「方便」是什麽呢?就是努力的去修学圣道,叫做「方便」,现在这完全没有了,这种方便是没有了,所以叫做「衰损」。 那麽有这三种衰损,这加起来就是七种。这个「受用衰损」就是「于衣服等,乐求妙好,乐欲多求等」这是一样,这七种法这是一个法。第二这个「增上意乐衰损」裡面有二法:一个「道」及「道果」。这二法,加上前面的受用衰损一法,就是三法。再加上这个「方便衰损」,裡面有四法,一个「懈怠」、一个「失念」、一个「心乱」、一个「恶慧」,一共是七法。 这是三种衰损说完了。这底下是第二科「出类」,第一科是「配名」,配这三种,这七法来配合这三种衰损,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出类」第二科。 巳二、出类 受用衰损,是贪不善根品类。意乐、方便衰损,是痴不善根品类。 「受用衰损,是贪不善根品类」,这也又是一个「摄」,就是由七归成三种,现在又三种又会合成两种。 「受用衰损,是贪不善根品类」,就是在这个衣服、饮食这一方面,这个贪心很大,就想要受用上要求怎麽好…,这是属于「贪不善根」这一类的事情。贪是不善的根,瞋、愚痴,三不善根。那前面这个「受用衰损」,就是属于「贪不善根品类」的,因贪而能生出来种种的错误,所以叫做不善之根。 「意乐、方便衰损」,是意乐衰损、方便衰损,「是痴不善根品类」,是愚痴,就是煳涂。煳涂呢?反倒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也是贪的不善根的根本。 卯二、例相违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白品七法。 与前面这两种善根相违,这三种衰损相违,那就是白品的七法,就是善法而不是罪过的。那就是第一义法和这涅槃法的这一类的。能够这样呢?那佛法就兴盛了,而不会衰退的。 寅七、令无退等涅槃品别(分二科) 卯一、略标列 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为恶缘侵损依止,五、正求财法,六、无增上慢,七、于可供养、不可供养补特伽罗,能善拣择此可供养,此不可供养。 「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这底下又有七种。前面说出来七种,是在有过失的那一方面说;这底下是正面说。是第七「令无退等涅槃品别」,使令正法不退、正法久住,这种差别。 「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这个「涅槃品法」,也就是出世间无漏的善法是因,我们能这样做,就能成就「第一义法涅槃品法」。 「能令正法无退久住」,这个「正法」有教和证的不同。教法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和这个「证」(证明的这个证)、「证法」那是圣人的境界,圣人成就了,这叫「证法」。现在这裡说「能令正法无退久住」,当然是包括这两种正法。包括这两种正法呢?我看还是偏重于语言文字的正法。语言文字的正法能「无退」,就是不会衰退,而能永久的住在、住持世间,利益众生的。那七种法呢? 「一、闻所成慧」,「闻所成慧」就是听闻佛法。能听闻,欢喜听闻佛法。听闻呢?就会得到一种智慧。这个「闻慧」在佛教徒来说呢?是最起码的智慧,但是又是非常重要的智慧。你不听闻…这个「闻」也包括这个阅读在内。就是你不听闻的时候,这个智慧…是很难有智慧的。因为所听闻的经律论,这都是佛、菩萨、阿罗汉的智慧,圣人的智慧。我们若是希望有智慧呢,怎麽样才能够有智慧呢?就是学习佛菩萨这个经论。经论就是佛菩萨智慧,我们从这裡面的学习,就能得到佛菩萨的这个智慧的这种气氛。所以要由闻开始的,从这裡面得到一些智慧的,所以因闻而成就的智慧。 「二、思所成慧」,听闻了以后还要专精思惟,思惟以后,这个智慧又进步了,就比闻慧更深刻了,下面还有解释。 「三、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呢?就是修了禅定,在禅定裡面把「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变成毗钵舍那去观察,就可以得圣道了。能断烦恼,能得圣道。 这个「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都属于解;这个「修所成慧」是修行。一个解,一个行,这个是这样。 「四、不为恶缘侵损依止」,这个「依止」是什麽呢?后面这个《披寻记》的文有解释,就是指我们的身体说的,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身体。我们修学圣道,你为什麽能修学圣道?你要靠这个身体,这个身体若是坏了,就是不能修了,不能修学圣道的。所以这个身体是一个「依止」,还是很重要。所以要保护他,「不为恶缘」来破坏他,才可以。你若有恶因缘破坏了,破坏了就不能修行了,所以也是很重要一件事。 「五、正求财法」,这个「正求财法」,前面闻思修慧也就是求财法,那是求法。但是这底下是「正求财」,就是不只是法,正求财、正求法。那麽「求财」,就是你若想修行,你自己不能够去生产,你要向别人乞求,所以这个求财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低头,不然不能求财。这个「正求财」,表示是合法的,而不能够有欺诈的行为,这个「正求法」也是。也要也是有一个仪轨的,而不是这个高慢的行动、行为,能求到佛法的。当然也有种种,还有其他的一些条件,才能求到佛法。 「六、无增上慢」,说我求了财,又求了法用功修行,你还不能够有「增上慢」,不能够说是得到一点消息,就认为是得圣道了,那也是不对的。这地方呢?一定…这闻思修这个地方,你的智慧圆满,就不会有增上慢了。 「七、于可供养、不可供养」的「补特伽罗,能善拣择」,说是这个人怎麽、怎麽有修行,又什麽、什麽…,我们去供养,应该供养他。但是这个地方,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个弥勒菩萨把这件事来开示我们,你可以供养的?是不可以供养的?「能善拣择」,你能有智慧能拣择的这个人可以供养?是不可以供养?能善拣择「此可供养、此不可供养」,还有这件事。 这底下「显胜利」,前面这是列出来、标列出来这七种法。底下来显示这七种法的功德,也就是解释这七种法。 卯二、显胜利 此中由闻慧故,于未了义能正解了;由思慧故,于未善决定义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断诸烦恼;由无恶缘侵损依止故,堪能修断;正求财法故,速证通慧;无增上慢故,于下品所证不生喜足;能善拣择补特伽罗故,于诸世智大福者等,不乐亲近,亦不供养,唯乐亲近供养少欲者等。 「此中由闻慧故,于未了义能正解了」,这个「闻慧」是什麽呢?「于未了义」,于我们不明了的道理,「由闻慧故」就能明白了。有世间的因果,有出世间的因果,很多、很多的事情明白了。 「由思慧故,于未善决定义能善思惟」,这个「思慧」是什麽意思呢?你在闻慧裡面还没有、「未善决定义」,就是没能够决定,就是心裡面还有犹豫的地方。诸法是无常的,是吗?要去思惟。诸法是无我的,是空的,这个道理还不是完全明白,要专精思惟。「能善思惟」,你能够善巧的去专精思惟,就是犹豫的,不犹豫了,能断除去疑惑。断除去内心的疑惑,使令所闻的佛法更深刻的认识了,这是思慧的作用。 「由修慧故,断诸烦恼」,这是有了闻慧、有了思慧以后,再修学禅定,在襌定裡面修毗钵舍那呢?就能断除一切烦恼,这时候因为有力量。这个闻慧和思慧的力量不够。思慧也多少调伏烦恼,多少有点力量,断烦恼还是力量还不够。非要心裡面有了定,然后用智慧断烦恼,才能成就的。断烦恼那就是圣人了,就是成功了。 这是这三种智慧的胜利。如果没有闻慧、没有思慧,那个修慧也不能断烦恼。如果是没有修慧,只是闻慧、思慧,也不能断烦恼。所以这三种智慧都要具足才可以。 「由无恶缘侵损依止故,堪能修断」,就是没有其他的罪过的事情,来破坏你的身体,那你这个身体呢?「堪能修断」,就有能力可以「修断」,可以修学善法、断除恶法,就有这个能力了。所以这个身体也是很重要。 「正求财法故,速证通慧」,这个「正求财法」,这个「财」,我去乞求财,我能合乎佛的戒律,也是如法的。求法也是如法的,那麽修学止观。这时候「速证通慧」,没有过失,你会很迅速的就得到「通慧」,得到无漏的圣人的大智慧了,通达无碍的智慧。这裡面当然有慧解脱,有俱解脱;有的人有神通、有的人没有神通;当然最后圆满,功德都应该是具足的。 「无增上慢故,于下品所证不生喜足」,这是这一样法。因为你对于佛法闻思修慧具足故,你就不会有增上慢。那麽你对「于下品所证」,初开始用功,在凡夫的时候没有入圣位,在凡夫的时候有一点殊胜的成就,叫「下品所证」。多数就是定,得到了定力。你不会生知足想,也不会错认消息。 「能善拣择补特伽罗故,于诸世智大福者等,不乐亲近,亦不供养。唯乐亲近供养少欲者等」,这个地方这麽讲。「能善拣择补特伽罗故」,你有这种智慧,这个智慧也还是从闻思修来的。没有闻思修,原来的这种分别心是不够的。能善巧的拣择观察,说这个人。对于人,人有的人…各式各样的哦,能善巧的观察。「于诸世智大福者等」对于这个人他有…这个人看上去福报很大,有大福。看上去也是有智慧,但是那个智慧是什麽智慧?是世间的智慧,不是佛法的智慧,是「世智」。「有大福者等」这一类的人,这个「等」就是不只于此。不只于此是什麽呢?我这麽想,就是邪知邪见的人,也应该在内。「不乐亲近」,你不应该亲近这种人。因为亲近这个人,你是徒劳了。「亦不供养」他,也不要去供养他。那麽亲近谁?供养谁呢?「唯乐亲近供养少欲」这一类的人,少欲知足的人,他是有正知正见的人,这样子。这上面说到这件事,这弥勒菩萨把这件事也加上去。 这样子「令无退等涅槃品别」,但是这个事,这个是裡面这一条「由恶缘侵损依止故」,这一条没有说那麽明白。这个说的就是…不说那麽明白,就是含蓄在裡面。那个意思含蓄在裡面,没有说明白。没有说明白,这底下这《披寻记》它说了,我们把它念一下。 《披寻记》五三一页: 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等者:由此七种,唯以涅槃而为上首,是故名为第一义法涅槃品法。此中第四、不为恶缘侵损依止者:谓远离自苦行边,受诸饮食,存养寿命,身得安住,由是身无飢羸,有力有能,堪任修断。又彼第五、正求财法者:谓以法及不凶险追求财物,名正求财。于善说法勐利爱重,求欲多闻,无有厌足,名正求法。馀易可知。 「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等者:由此七种,唯以涅槃而为上首,是故名为第一义法涅槃品法」,「涅槃为上首」,这什麽意思?就是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它是自己这个诸有所作的一个目的,我就是为了得涅槃,成就诸法的寂灭相,成就圣道,这就是「为上首」。 「此中第四不为恶缘侵损依止者」,这句话怎麽讲呢?这地方说「谓远离自苦行边」这麽讲。「远离自苦」,自己给自己苦头吃,远离这件事。怎麽叫做「远离自苦行边」呢?「受诸饮食,存养寿命,身得安住,由是身无飢羸,有力有能,堪任修断」,这裡说「受诸饮食」,你要吃饭。这饮食,你要吃饭的,不可以我不吃饭,要怎麽、怎麽地…。说这个「受诸饮食」,你有了饮食来存养这个寿命,这个身体得到了滋养,各部分就有了力量,你可以继续地生存下去。这样子,「身得安住」,这个四大也就调和了,也有力量了,就可以很安、很平安地生存,安乐的自在。「由是身无飢羸」,身体不会饥饿羸瘦。这「有力」,就是有了力量。这个身体有力量,心也会有力量,所以「堪任修断」,这时候有能力,你可以静坐,修学戒定慧,都可以。拜佛也好、诵经也好,都有能力,「堪任修断」。所以这就叫做由无「恶缘侵损依止故,堪任修断」。这个《披寻记》这麽解释。 「又彼第五正求财法者,谓以法及不凶险追求财物」,「谓以法」,以法来追求财物。「不凶险追求财物」,这个「凶」,凶恶,和及「险」,就是欺诈去求财物,求财物那裡面危险,因为那个地方不合法了,就是会到…就有因果的问题了,追求财物,「名正求财」。 「于善说法勐利爱重」,这个善说法要勐利的爱重,这就是…有这样的意乐。「求欲多闻无有厌足,名正求法,馀易可知」。 这个我们佛教徒呢,在这些事情上,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样。有的佛教徒的想法,不愿意学习佛法。现有的一点知识就够了,就好了,别的不学了。也有这种情形。这种情形真是很难说,究竟是对不对?但是在这个文上是说「于善说法勐利爱重」,这是你内心的意乐。这个意乐发出来的相貌就是「求欲多闻,无有厌足」,「多闻无有厌足」,没有满足的时候,名叫「正求法」。 当然我在想呢,我们只是念阿弥陀佛。我就是念阿弥陀佛名号,修学淨土法门,到阿弥陀佛国去,何愁不开悟,也是可以。这样子,不多闻也是可以。如果你若想修禅定的话,那非要多闻不可。因为禅定这件事,关涉到很多、很多的事情,你差一点就不行。你差一点你就修不来,这是修禅定。若修智慧、修毗钵舍那的时候,也是很多的事情,你差一点就不行。所以这个修止观这件事,就是要…的确是要「勐利爱重,求欲多闻,无有厌足」才可以。这个少少的知道一点佛法,得少为足了,我就不学习佛法了,那对你这个止观的修行,有很严重的影响,是一个问题的。这也就看出来我们现在的佛教呢,修止观的人少,那也就是因为佛法的学习不够。闻思修都不够,小小的有一点闻,闻慧不够;思慧更是少;修慧也更是有问题,所以这个止观是修不来了。所以我们佛教徒裡面的法师,弘扬淨土法门是对的。因为这麽多的广大的佛教徒裡面,不能够修止观,那麽怎麽样解决问题呢?只好念阿弥陀佛了。念阿弥陀佛也好,能到阿弥陀佛国也可以,问题就解决了,也是好。 寅八、受生有情诸识住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七种诸有情类受生处所,于彼处所受生有情,诸识现前相续而住。 这底下是第八科「受生」的「有情诸识住别」,这「识住」这件事还是有差别。第一科是「标」,标出来这个「识住」的事情。 「又有七种诸有情类受生处所」,「七种」就是七类,这个很多的众生,众生虽然很多,可以归纳成七类。这七类的众生,他「受生」的地点,他得到一个身命体的地方。 「于彼处所受生有情,诸识现前相续而住」,在他那个地方,得到了身命体的有情,他的「识」一受生的时候,这个识就要活动。识有了根的时候,识就会活动,那麽相续的这样活动。 这个地方有分别的,这地方说「识住」这个意思呢?就是欢喜在这裡住,这叫做「识住」,欢喜在这裡住。但这个你得到果报,是的,我欢喜住;但是也有不欢喜住的。我在这裡得到果报,但是不欢喜;不欢喜,你也在这裡住。你想要走,还是不可以的。这业报困住你,你无可奈何! 但这地方就把它分成七种,这现在就是「标」出来,底下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简非」。「简非」裡面先「标」,而后再解「释」,就这个地方不是识住的地方。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简非(分二科) 巳一、标 于三界中,唯除恶趣,无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处。 「于三界中」,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个世界都是众生流转生死的地方。这流转生死地方啊,怎麽说「识住」呢?是「唯除恶趣」,就是把恶趣简出去不算,那麽三恶道那地方很苦啊,众生都不愿到那裡面住,所以那「不立识住」。地狱也不欢喜在那裡住,饿鬼、畜生都不愿意,不是好住的地方,所以不立识住。 「无想有情」,这个色界天的第四禅有无想天,无想天那个地方没有「想」。没有「想」,这个前六识都不住了,都没有了,所以也不立识住。 「及非想非非想处」,那个地方也有问题,也不是识所乐住的地方。 这三个地方「不立识住」,三恶道、无想天、非想非非想,这个三个地方不立识住。这是「标」,底下解释,为什麽「不立识住」呢? 巳二、释 由恶趣中,极可厌故,不立识住;无想有情,一向转识不现行故,不立识住;非想非非想处、行与不行不决定故,不立识住。 「由恶趣中,极可厌故」,这个地狱、饿鬼、畜生的世界,很多的苦恼啊!是令那裡的众生生厌恶心,「极可厌」离,所以那裡「不立识住」,「极可厌故,不立识住」。 「无想有情,一向转识不现行故,不立识住」,无想天,色界第四禅裡面有个无想天的那个众生,「一向转识不现行故」,他们完全是转识不活动,所以没有识住的这件事,识不在那裡住,所以也「不立识住」了。 「非想非非想处,行与不行不决定故」,非非想天呢,那裡有什麽问题呢?「行与不行」,就是「非想」,就是没有想,那就是想不行;「非非想」呢?还是有想,所以又是有想的活动。这个想与不想,「行与不行」就是又说是非想,又说是非非想,这件事不决定。所以「识」是欢喜想的,欢喜想。识欢喜想,而那个地方那个想不决定,那个境界不明利,昧钝,所以也不是识所愿意居住的地方,所以也「不立识住」。 这是「简非」,这三个地方「不立识住」。底下第二科「辨类」,这是识住的地方。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名」。 辰二、辨类(分二科) 巳一、总标名 身异类故名种种身,想异类故名种种想,当知与此相违,名一种身,一种想。 这是「总标名」,如果说把它说是「列名」也是可以。 「身异类故」,除掉了前面所说的三类以外的、剩馀的这一众生的世界,他的身体不一样。这个地区的众生这个身体是不同类的,各式各样的身体,名叫做「种种身」。比如人,这个身不一样,你有你的身,他有他的身体,这不一样。 「想异类故」,他内心的思想呢?也是不一样,就叫做「种种想」。有的人苦恼很多,在人间也是苦恼;有的人乐很多;有时候不苦不乐的这些事情。有的人,这个是做医生的,有的人是建筑师的,这个想也是各式各样。所以这样说呢?那就是想也是不同,所以叫做「种种身」、「种种想」,这是一类。这样就是我们欲界的人、天,都是这样子,就是属于这一类。 「当知与此相违,名一种身,一种想」,与前面不同的地方呢?身体也是相似的,思想也是相似的,那就是「一种身,一种想」。这个是什麽呢?就是三禅天以上。三禅天,三禅天以上的人,四禅天不在内。三禅天的人就是他「身」也不是…都是光明,他的身体是大光明的境界。「想」呢?就是唯有乐想,而没有苦…,苦恼的这些都没有。这三禅天以上,那麽就是「身一想一」,身也是相同的,想也是相同的,「身一想一」。 巳二、随难释(分二科) 午一、身异想一 梵世已下,身形异类,所生身形,种种色相,有差别故。于梵世中初受生时,彼诸梵众咸作是念:我等皆是大梵所生。尔时梵王亦作是念:是诸梵众皆吾所生。如是彼想非有异类。 「梵世已下,身形异类,所生身形,种种色相,有差别故」,「梵世以下」就是初禅天,就是梵天,梵天这个世界以下,那二禅天不在内。「身形异类」,这个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他们的身体还是不一样的,有差别,「异类」。所生的「身形」,有种种的色相,有差别,这是「身异」。 「于梵世中,初受生时」,这底下来观察他内心的思想。「于梵世中初受生」的时候,初开始在梵的世界得到一个生命,那是化生的境界。比如说二禅天的人死了,来到初禅天。 「彼诸梵众咸作是念」,那个世界的这个梵天的很多的「众」,很多数的,这心裡面都这样念。「我等皆是大梵所生」,我们都是大梵天王他生的,我们都是他生出来的。就这样想,是他生出来的。 「尔时梵王亦作是念」,那时候那个大梵天王他也是这麽想。「是诸梵众皆吾所生」,都是我生出来的。「如是彼想非有异类」,这样他们的思想都是相合的,没有不同的思想,所以想是一。 这样加起来呢?身形「有种种色」相差别,就是「身异」;但是思想是相合的,「想一」。「身异想一」,这又是一种了,这一种就是梵天。但是这是在「劫初」的时候这样情形,这个劫开始的这个时候。那个世界开始有人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叫做「身异想一」。如果若是以后,以后那就不同了,各有各的想法了,这是第三种了。 午二、身一想异 第二静虑已上,一切诸天,身光等照,故名一种身。光音天众先后生者,由龤梵世勐焰烧然,尔时便有怖、不怖想,是故于彼有异类想。 「第二静虑已上,一切诸天,身光等照,故名一种身」,这个第二静虑以上,他们也是很多的天,他们的身体的光明「等照」,都是一样的光明普照,光明普照的,故名叫做「一种身」,身体是无差别。 「光音天众先后生者,由龤梵世勐焰烧然」,这底下说他的内心的想法。这个「光音天」,就是第二禅天的人,叫光音天。「先后生者」,有先生的、有后生的这个不同。「由龤梵世勐焰烧然」,他们那个寿命是特别长的,我们前面在<意地>的时候有讲过这个事情。他们看见这个「梵世」,就是初禅天。初禅天被勐火所燃烧的时候。「尔时便有怖、不怖想」,这个时候这个光音天的世界上的人,就有恐怖想和不恐怖想的不同。就是先生在光音天的人,他们经验过这种事情,所以他就知这个初禅天的勐火烧得很厉害啊,他知道就在那裡就灭了,不会烧到二禅天来,所以心裡面不恐怖。而初生到二禅天的人不知道这件事,心裡面就害怕了。哎呀!那火会烧到我们这裡来了吧,所以就生恐怖想。「是故于彼有异类想」,所以那个地方「有异」,想法有不同。这样子呢?就是叫做「身一想异」,就是这样子。 这加起来就是四类,加起来有四类。第一类是「身异想异」、第二类「身异想一」、第三类是「身一想异」、第四类是「身一想一」。这个身和想有「一、异」,一共有四句,加上这个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这三层天。加在一起,一共是「七」,七识住,就这样子。 这个《披寻记》念一下也好。 《披寻记》五三一页: 又有七种诸有情类受生处所等者:当知此说七种识住,于三界中唯除恶趣、无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处,不立识住,如文可知,所馀一切处所,有色有情有四识住;无色有情有三识住,如是总成七种识住。有色有情有四识住者:谓有有情身异想异是第一识住。彼诸色身种种显形状貌异故,是名身异。又彼苦乐不苦不乐想差别故,是名想异。此如人及一分天是。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或有有情身异想一是第二识住,此如梵众天是,唯劫初起身异想一,如文自释。或有有情,身一想异是第三识住,如第二静虑诸天是,身一想异,如文自释。或有有情,身一想一是第四识住,如第三静虑诸天是,身一、如前说;想一、谓唯有乐想,是名有色有情四种识住。无色有情有三种识住者:谓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下三无色应知。 「又有七种诸有情类受生处所等者:当知此说七种识住,于三界中唯除恶趣」和「无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处,不立识住,如文可知」,「如文可知」,像论文上说得可以明白了。 「所馀一切处所有色有情,有四识住。无色有情有三识住」,这个这「有色有情,有四识住」,包括欲界,色界和欲界都是有色有情,这裡加起来有四个识住。这个无色界天的有情有三个识住。「如是总成七种识住」。 「有色有情有四识住者:谓有情身异想异是第一识住」。「彼诸色身种种显形状貌异故」,这身体的相,这显色形色的状貌是不同,是名「身异」。「又彼苦、乐、不苦不乐想」也是差别的,「是名想异」,这是一种。「此如人及一分天是」,这个「身异想异」就是我们人间的人及一分天。「一分天」是什麽?「一分天谓欲界天及初静虑天」,欲界天也是这样子,初静虑也是。「初静虑,除劫初起」,劫初的初静虑天不在内,劫初的时候不在内。除了劫初的初禅天,剩下来的初禅天也是「身异想异」,也是这样子。 「或有有情身异想一」,或者有的有情身体不同,但是想是统一的,这是第二识住。「此如梵众天是」,梵众天呢?就是「唯劫初起」,劫初的时候有这个情形,身异、是想一。这前面解释过身异想一,「如文自释」。 「或有有情身一想异是第三识住,如第二静虑诸天是,身一想异,如文自释」,前面文解释了。他们的「身光等照」,所以是「一」。但是有怖、不怖想,就是「想」有差别。 「或有有情身一想一是第四识住。如第三静虑诸天是。身一如前说」,就是身光等照是身一,「想一,谓唯有乐想,是名有色有情四种识住」。 「无色有情有三识住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这是「下三无色」,无色界天一共有四层天,下三层天是有识住的,加起来是七识住。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