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
辰十六、七种慢(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七种慢? 巳二、列 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这是第六意识它的作用。一共是分成十五科;前面说到「广辨世间」;这第二科「安立世界」。「安立世界」裡边,第一科「约依处辨」,就是所居住的地方来说。现在是第二科「约有情辨」,约有情裡面说分两科。第二科是「随应释」。「随应释」裡面分十九科,现在是第十六科,是「七种慢」。这是第六意识它有高慢心。当然,我们头几天说到人所以名之为人,因为高慢心太大。在这裡把它分成「七种慢」。 「七种慢」,第一种叫做「慢」。「慢」这个字,在这裡就是心举为相。我们的内心就自动的会高起来,感觉到自己很强,那就叫做「慢」,这是个通相;这七种慢说它的别相,第一个「慢」,《披寻记》裡面说的很清楚。你们都有《披寻记》。 《披寻记》七五页: 谓慢过慢等者:于劣计己胜,于似计己似,是名为慢。于似计己胜,于胜计己似,是名过慢。于胜计己胜,名慢过慢。于五取蕴观我我所,是名我慢。未得计得,名增上慢。于多分胜计己少劣,是名卑慢。于实无德计己有德,是名邪慢。如是一切心举为性,故名为慢。(如《集论》四卷十页说)。 第一个是「于劣计已胜,于似计已似」,这叫做「慢」。就是对于不如我的人──这个人不管是那一方面,他都不如我,我超过他,那麽叫做「计已胜」。他是超过他,他也就执着我比他强,这是第一个。 第二,「于似计已似」,就是彼此相似,彼此的程度是相等的,我也就认为是相等的,我不是不如你,那麽这裡面还是有高举的味道的,所以叫做「慢」。这是第一个慢,叫做「慢」。 第二个慢是「于似计已胜,于胜计已似」,对于彼此的程度是相等的,但是认为自己超过他。「于胜计已似」,事实上那个人的程度是高过我的;但是我感觉我和他是平等的,一样,这叫做「过慢」,就是超过了。头一个慢是相等的意思,在相等上执着是相等的;现在是不如人家,他认为和人家一样,这就是过了,这是「过慢」。 「于胜计已胜」,事实那个人的程度是超过我的;但是我认为我超过他,这叫做「慢过慢」,这是太过了,这种高慢。 「于五取蕴观我我所,是名我慢」。这个慢,这倒是一个根本的,在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裡面,经过观察的,不是一般的分别心,经过了观察,感觉到五蕴裡面有一个我可得,有一个我,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有了实体的我了,这个心就自然的会高起来,那麽这叫做「我慢」。 「未得计得,名增上慢」,我没有成就这样的功德,我没得初果,我认为我得初果了;我没有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我认为我得到了,这叫做「增上慢」。这个「增上慢」,是一个修行人,不是一般的人,他真实是用功有多少成就的;但是错认了消息,对于这个法相认识得不够清楚,认识不够清楚,自己所认为的境界超过了事实的境界,叫做「未得计得」,这叫做「增上慢」。 「于多分胜计已少劣,是名卑慢」,就是那个人超过我很多很多;而我认为,我只是小小的不如他而已,那麽这叫做「卑慢」。 「于实无德计已有德,是名邪慢」,自已实在是一点功德没有、一点优点也没有;但是自己感觉自己有功德,那麽叫做「邪慢」。「如是一切心举为性」,这一共是七种慢,总而言之,就是心裡面高,就有这个味道,所以叫做「慢」。 佛菩萨的智慧的确是广大,对于烦恼的相貌说得非常的微细、说得非常的清楚,若不这麽说,我们自己还不大清楚;小小的可能会明白。这是第十六科:「七种慢」。 辰十七、七种憍(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七种憍? 这是「七种憍」,怎麽叫做「七种憍」呢? 巳二、列 谓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 第一个是「无病憍」,我没有病、我身体健康;我没有病,看别的人总是常常有病,于是乎自己也会憍慢。这个憍慢──这个「憍」傲和前面那个「慢」有什麽不同呢?这个「憍」,就是对于自己所有的如意的事情、自己所有的荣耀的事情,深深的爱着而憍傲了,这叫做「憍」。和前面「慢」的不同,前面的「慢」,是在我上的有执着;这个「憍」,是在我所上的执着,我所,我所有的。我没有病,那麽也就是这个憍傲心也会生起来。 第二个是「少年憍」,他年轻,看别人都老了,他年轻,他也会生起憍慢心,看你们都老了,渐渐可能都走了,这都是我的天下了,那麽心裡面也生了欢喜心,也就憍傲起来。 「长寿憍」,寿命长,年高,也会憍,也会有这种憍慢心。 「族姓憍」,他这个族姓比别的族姓高贵,他父亲是皇帝、他祖父也是皇帝,他若做皇帝更不得了;就是不做皇帝他也感觉不得了!族姓高贵的时候也生憍。 「色力憍」,这个「色」,就是这个身体──或者是相貌庄严、或者是身体健康、或者各式各样的色。这个「力」,他的体力、或者是智慧力、或者什麽,这一方面有特别的优点的时候也会憍。 富贵也会憍。这个「富贵憍」和「族姓憍」有相通;或者他虽然不富贵,但是他是富贵的族姓,属于这个族姓的。现在说富贵是他本身已经富贵了。 「多闻憍」,这个人有学问,博学多闻,那麽他也会憍慢,各式各样的这些烦恼。从经论上看,当然我们凡夫心粗,烦恼重,会有骄慢,圣人也有憍慢。当然,没到圣位的时候,得到禅定的人高慢心是更厉害;入了圣位以后也是有憍慢心。从《大品般若经》上看,要得到阿罗汉以上才没有憍慢心。所以这个憍慢心,的确是,这个烦恼连圣人都有。到第七地,若论菩萨说,到第七地还有多少憍、还有多少慢的,还都是有。 不过论习气,约习气来说,那阿罗汉可能也还是有一点。可见这个事情真是遗憾,很不容易除掉这种烦恼。这要深深的修无我观才能够去掉这种个高慢心,不然的话还是不容易;但是圣人他的觉悟心很强,他这种心一有,他立刻会知道;知道,他立刻的他能够把它停下来,和凡夫不同。凡夫有了憍慢心,一直的不能停。 辰十八、四种言说(分三科) 巳一、徵 云何四种言说? 这是第十八科「四种言说」。 巳二、标 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 这是「标」出来。「云何四种言说」是问。这第二科是标:「谓依见、闻、觉、知」而发起「所有」的这些「言说」,这底下解释。 巳三、释(分四科) 午一、依见言说 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色,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见言说。 解释分四科,第一是「依见言说」。 「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色,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见言说」。这个「依见」,根据自己所见到的事情而发为语言的。「谓依眼故」,就是根据自己的眼,这眼最好是正常。「现见外色」,就是现在看见外边的一切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各式各种境界。「由此因缘,为他宣说」,由于「现见外色」的因缘,所以为别人宣说所见的事情,那麽会有很多的话说出来。「是名依见言说」。 这个「见」是得到言说的消息,实在来说,是第六意识才会说话,这个眼识还不会说话的。 午二、依闻言说 依闻言说者:谓从他闻,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闻言说。 这是第二科「依闻言说」。「谓从他闻」,谓从别的人听到一些消息,「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闻言说」。 午三、依觉言说 依觉言说者:谓不见不闻,但自思惟,称量观察,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觉言说。 这是第三科「依觉言说」。这个「依觉言说」怎麽讲法呢? 「谓不见、不闻,但自思惟,称量观察,由此因缘,为他宣说」,那麽这叫做「依觉言说」。这是指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一种智慧境界。这个第六意识也就是第六意根特别强的人,他不全是凭藉见、闻得到的消息,他内心思惟会出来很多事情,这是有智慧的人,所以「依觉言说」。「但自思惟,称量」那件事、「观察」那件事,「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觉言说」。 午四、依知言说 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知言说。 「依知言说者」,这是第四科,从这个「知」上面得到消息而发为语言的。 「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各别于内」,就是一样一样的。「内」,就是心、就是识。前面那个「依见」,是依眼识,眼根发眼识;「依闻」,是依耳根发耳识,得到了资料,这个第六意识才会说话。这个「依觉」,是指第六识说。现在这个「各别于内」,就剩下来这几个:一个是「所受」,应该指鼻识说;「所证」,应该指舌识说;「所触」,指身识所说;「所得」,就是指五俱意识,这个前五识和外境接触的时候,同时有第六识和它在一起得到外面的消息,这一刹那前五识停下来,而第六意识就会说话。那麽这就指那个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同时活动的那个第六意识,叫做「所得」。 「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知言说」。这样的解释和我们通常的解释有点不一样。 这是说「四种言说」。「四种言说」,就是我们人会说话,这个众生会说话是有这麽多的差别。这麽多的差别,在我们佛教徒来说、佛弟子来说,这裡边可是有点问题。其中有一样事我想要特别说的,就是关于用功修行这件事。用功修行,若是有多少相应的人,你修定、或者修慧,修这个戒、定、慧有多少相应的人,就是心安下来了。你静坐的时候修止有多少相应、修观也多少相应,他就能调伏烦恼。这种人有一种相貌:不愿意说閒话。他因为有多少相应了,他就愿意去修行,愿意修止观、修行。 至于说是我们佛教徒,就说我们出家人,虽然是出了家,但是于法还没有相应。当然初开始来到佛法裡面来,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他没能够与止观相应。没有与止观相应的时候,他也有一种相貌,表现于外的相貌,什麽相貌呢?心若不安以后,就要找人说话,不说话心裡面受不了,就是烦躁、心裡不安;若找人说说话就好一点。因为人就只知道自己而不知道别人,他就要敲人家的门、要串寮,到别人寮房;如果有人在屋子裡、在静坐的时候,敲他的门,敲他的门就和人说话。而那个人性格如果是柔和一点,他当然也随顺你,你要说,他就和你说说话。如果是性格不是那麽随顺的,他立刻的拒绝你,没有时间同你说话,他不怕得罪你,他心就是在用功上面。所以有些老修行有怪脾气,其实怪脾气,有的人生来有怪脾气,这也是有;有的人是因为道心发出来的怪脾气,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境界。 现在是说修行的境界,生来就有怪脾气,那个我不管,我们不要说。就说是修行的人怪脾气,反倒是很好,他立刻拒绝你,不同你说閒话。但是另外的人的性情多少的──也不要说哀愍,多少同情你,愿意说话随顺你说话,结果你打他閒岔了,他现在一下子最少可以坐两个钟头;若和你说閒话,可能说到两个钟头、三个钟头说不完。其实修行人他那个心情,你说这句话一毫钱也不值,一毫钱都不值,不值得说这些事情;但是那个与法不相应的人,他感觉到很有意思,说出来心裡痛快,他不知道打别人閒岔了,不知道这是不对的事情,这是一个很不合道理的事情。 而那个用功修行的人,如果你常常这样子去,他就会有变化。什麽变化?那修行人要走了,他告假,他到别的地方去了,不在这儿住。若是那个修行人脾气怪一点,一下子拒绝你,再也不要同我说话了,那麽他就继续用功,他可能还不走。但自己与法不相应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感觉到:我的一肚子委屈,自己也好像很有理由的要诉苦、要说出来;但是那个修行人,这实在是不值得,什麽事情值得这样子? 所以这个事情,在我们在家居士或者还是可以宽一点、放宽一点;我们出了家的人要觉悟这一点,自己与法不相应、自己的烦恼、自己的业障,自己的善根还没有成熟,自己懈怠,自己不能调伏自己,反而还障碍别人。不是你有意障碍,是愚痴;并不是有意障碍。就是无意中障碍了别人,这是不对的,这应该要注意这件事。 辰十九、众多言说句(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众多言说句? 这是第十九科,「众多言说句」。前面只是说「四种言说」,现在这裡是广说了,各式各样的言说。分二科,第一科是「徵」,就是问。 「云何众多言说句」,就是很多很多的语言,究竟是怎麽回事情呢?那叫做「言说句」。这个「言说」,就是我们说这个语言叫言说。「句」,是文句。言说裡面都是文、都是文句;一个字一个字连接起来就有「句」;那麽就会表达你内心思想,这叫「言说句」。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解释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类」。「标类」裡面有两种,第一个是「出多种」。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标类(分二科) 未一、出多种 谓即此亦名释词句、亦名戏论句、亦名摄义句,如是等类,众多差别。 「谓即此亦名释词句」,有众多、有多种类,第一个「即此」,就是这个言说裡边也名为叫做「释词句」,就是解释一切法的这种言句;和下面有「戏论句、摄义句」。那麽这个「释词句」,照理说,一般说是解释一切法的言词,这裡应该说就是读书人,就是书,各式世间上的书、和佛法中的书都包括在内,就是书上的言句你能够去阅读、去解释、去言说,那麽这是「释词句」。 「亦名戏论句」,这个「戏论句」是什麽呢?窥基大师的解释就是「颂」,也就是像我们说个白话就是唱歌、各式各样的歌曲,现在说这是个「戏论句」。这一切的言词都没有真实义,没有真实义,所以叫做「戏论」。没有真实的意义的,那麽叫做「戏论句」。这个没有真实意义,当然这是站在佛法的立场来批评这件事;若是站在世间的人的立场来说,那又不同了,世间人认为唱这个歌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是立场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 「亦名摄义句」。这个众多的言说句就分这麽三类:这个「释词句」,这是读书,读书的事情;「戏论句」是唱歌的事情;至于「摄义句」,就是其馀的一切的言论,就是内心裡面有什麽样的思想,把它表达出来,那麽都叫做「摄义句」,应该是这样意思。 「如是等类众多差别」,有「释词句」、有「戏论句」、有「摄义句」,有这麽多的类别,很多很多的差别,它包括了很多的差别在裡边。 未二、摄诸字 诸字母能摄诸义,当知亦名众多言说句。 这个科的名字叫做「摄诸字」;但是文裡面的话是「能摄诸义」,应该是一样的。 又「诸字母」,这个文字,古代的人发明文字的智慧,像英文有二十六个字母;那麽或者梵文;或者我们中文,中文这个字母是太多了,我看。由这麽多的字裡边,根本的这个字母能生来很多很多的变化、能生出来很多很多的语言、生出来很多文章、能变出来很多的书,所以叫做「母」,是这个意思。 「能摄诸义」,这个字母它能够含摄很多很多的道理。这个「摄」也可以当个「引发」讲,能引发出来很多的道理,无穷无尽的,就看你的智慧了。「当知亦名众多言说句」,这个字母有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知道也可以名之为叫「众多言说句」,这样意思。 午二、列句 彼复云何?所谓地、根、境、法、补特伽罗、自性、差别、作用、自、他、有、无、问、答、取、与、正性、邪性句。又有听、制、功德、过失、得、不得、毁、誉、苦、乐、称、讥、坚、妙、智退、沉量、助伴、示现、教导、讚励、庆慰句。又有七言论句,此即七例句。谓补卢沙、补卢衫、补卢崽珔、补卢沙耶、补卢沙摫、补卢杀裟、补卢铩,如是等。又有施设、教敕、标相、静息、表了、轨则、安立、积集、决定、配属、惊骇、初、中、后句。族姓想、立宗言说、成办、受用、寻求、守护、羞耻、怜愍、堪忍、怖畏、拣择句。又有父、母、妻、子等,一切所摄资具,应当广说。及生、老等,乃至所求不得、愁歎、少年、无病、长寿、爱会、怨离、所欲随应、若不随应、往来、顾视、若屈若伸、行住坐卧、警悟、语默、解睡、解劳句。又有饮噉、咀味、串习、不串习、放逸、不放逸、广略、增减、寻伺、烦恼、随烦恼、戏论、离戏论、力劣、所成、能成、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相似、不相似句。又有杂揉、共有、现见、不现见、隐显句。又有能作、所作、法律、世事、资产、真妄、利益、非利益、骨体、疑虑、惊怪句。又有怯弱、无畏、显了、不显了、杀害、繫缚、禁闭、割截、驱摈句。又有骂詈、忿怒、捶打、迫愶、诃责、烧烂、燥暑、摧伏、浑浊、圣教随逐比度句。 「彼复云何」;前面是「标类」,这底下「列」出来这个言说「句」。众多的言说句,究竟是什麽呢?这底下说出来。 「彼复云何」?彼众多的言说句究竟是什麽呢?「所谓地、根、境、法、补特伽罗、自性、差别、作用、自、他、有、无……」。这以下,窥基大师把它分成十科,分成十段,这第一段是「人法所依门」。「人法所依门」,这个「地、根、境」就是法;「补特伽罗」就是人了。有人就有法,有法也就有人。 「地」这个字怎麽讲呢?当个「依止」讲。这个依止,若在经论上看,这个依止怎麽讲?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他有说出这件事。譬如说,要说这一大段文的时候,第一句是总、是个总句,以下的句是别句。这个总句是别句的所依,依这个总而说出来别;依这个别,去解释总句的意义,所以叫做「依止」。那麽这也可以说,像写文章的方法也就是这样子,先把大纲──你这篇文章的大纲有几条,列出来,然后一一的解释,文章也是这样子。现在说这个总句是所依止的,叫做「地」,那这是一个言说句,也是言说的方法、言说的次第,这是一类。 「根」,就是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这也是个言说的地方。「法」,色、受、想、行、识都是法,也是包括一切法。「补特伽罗」,在前边「地、根、境、法」,是法;「补特加罗」就是众生、就是人了。那麽有这样的法,是谁有这样的法?就是这个人。这个人做种种的活动,发出来种种的言说,就是「人」。 「自性、差别、作用、自他」,这底下又说到这个法──每一法都有他本身的体性。譬如地、水、火、风:地是坚性;水是湿性;火是暖;风是动。这色法以变碍为性;受、想、行、识,乃至识以了别为自性,每一法都有他本身的体相,那就叫做「自性」,这也就是言说。 「差别」,它自性上还是有差别的。譬如色法以变碍为性;但是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地、水、火、风各式各样的色法。心法是了别为性;但是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阿赖耶识,乃至常、无常的各式各样的差别。 「作用」,每一法都有它的作用,这个桌子有桌子的作用,灯有灯的作用。「自、他」,「自」,另外还有相对的「他」,彼此也是不同的。 「有、无」,就是一切事情是因缘生法,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问、答」,在语言上的时候,有的时候有问、有时候有答。有「取」、也有「与」,取之为己所有;与,是赠送给他人、借给他人。这一切法裡面有「正性」的、也有「邪性」的不同,那麽这都是语言的言句。 「又有听制、功德、过失、得、不得、毁、誉、苦、乐、称、讥」等,这是第二种,「得失随生句」。有得、有失,种种的变化。「又有听制」,这个「听制」怎麽讲呢?若在我们佛法裡面来说,这个「制」,就是戒律,就是佛告诉我们这个事情不可以做,不可以杀生,不可以偷盗,这些事情。这个「听」,就是你受了戒,你要顺从,随顺所受的戒,「听」戒。 「功德、过失」,你受了戒,你随顺这个戒去做去,就有「功德」;你犯了戒就有「过失」。或者世间上事情有法律,你随顺这个法律去做,那麽也是有意义的;你犯了法,犯了法就有过失,要制裁你,这也是一样。「得、不得」,得到你如意的事情了,或是没有得到。或者「毁、誉、苦、乐、称、讥」,我们上一科也讲过了。 「坚、妙、智退、沉量、助伴、示现、教导、讚励、庆慰句」。这个「坚、妙、智退」这是什麽意思呢?如果你能够精进地修学,那麽你的妙智慧,就坚强起来了,就有坚强的妙智慧了。如果你放逸懈怠,你的妙智慧就会退下来,这也是一种情形,也是一种语言。 「沉量」,「沉」在这裡可以念ㄔㄣˊ。这个「沉」是什麽呢?就是昏沉。坐在那裡想要用功就打瞌,就是「沉」。「量」,就是心裡面分别思惟,就是掉举、就是散乱。「助伴」,就是前边我们讲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同时有心所法帮助他活动,那麽就叫做「助伴」。 「示现、教导、讚励、庆慰句」,若在佛法上说,这个「示现」怎麽讲呢?就是佛法裡面所讲的道理有苦、空、无常、无我、第一义谛、真如无为这个道理,在我们凡夫的境界来看,都隐藏在裡边,由佛菩萨的开导把它现出来,把这种道理显现出来,那叫做「示现」。明白点说就是说法,为我们讲说佛法,那麽叫做「示现」。 「教导」,法说完了,佛就叫你不可以做恶事,你要修学善法,你要坐禅,你要念佛,你要放下,那麽就叫「教导」。 「讚励」,你肯这样做了,你肯去坐禅,你肯去念佛,你肯能够灭恶生善,佛菩萨就讚歎你、鼓励你、勉励你:「很好!你肯这样做」。「庆慰」,你这样用功修行有成就了,佛菩萨也来庆贺你、来讚歎你,那麽叫做「庆慰」,所以叫做「示现、教导、讚励、庆慰」,那麽这也是一种言句。 「又有七言论句,此即七例句」,这是第三科,就是七言论句,七种言论的言句,是什麽呢?「此即七例句」,也叫做「七例」。这个「七例句」是什麽意思呢?这底下列出来。「谓补卢沙,补卢衫,补卢崽珔,补卢沙耶,补卢沙摫(注:师云:《披寻记》的本子是「补卢沙头」;木板本的是「补卢沙摫」,是多+页),补卢沙裟、补卢铩,如是等」。七种言句,这是印度梵文文法上的变化,每一句的句尾上面有这麽多的变化,一共有八种,八种最后一种叫做「希补卢沙」。「希补卢沙」没有特别的意义,所以这裡没有讲;只讲这七种。 七种,第一种「谓补卢沙」,就是中国话是体的意思,身体的体,体质的意思,这是一个变化。「补卢衫」,是业,业就是作用的意思,由这样的体发出这样的作用。「补卢崽珔」,是具,器具的具,具足的具。「补卢沙耶」,是为,有为,有作为的为,为的意思。「补卢沙摫」,这是从的意思,你从什麽地方来这个从。「补卢沙娑」,这是属,眷属的属,它繫属于谁,属。「补卢铩」,是依的意思,依止的意思,住处的那个依止,那个依。 「如是」,就这样有这麽多的变化,在文法上有这麽多的变化。这个在玄奘法师传,大唐三藏法师传上面有讲这件事,《南海寄归传》义淨三藏也有提到,现在这个《佛教百科全书》上也有解释这个,有七转声,就是七种变化。 「又有施设、教敕、标相、静息、表了、轨则、安立」,这是第四。第四是约我们出家人受戒、修学佛法的次第来说。这个「施设」怎能麽讲呢?就是要受戒的时候,要安排一个坛场。譬如说是要受戒,要安排一个戒坛,这个戒坛要安排一下的,就叫做「施设」。「教敕」,就是和尚、阿闍黎来教导、来开导这个受戒的人,这叫教敕。这个「标相」就是结界,这个戒场是到东边到什麽地方为止;南、西、北,这个四方面的界限的相貌要划出来,有大界、还有小界。这个大界,就是出家人所居住的地方;小界,就是去受戒的地方。在大界裡面还要结一个小界,就是在这小界裡面做羯磨来传戒。受戒的人在小界裡,在这裡受戒,受戒先要标出界的相貌。 这个「静息」是什麽呢?「静」,实在就是止静;「息」,就是不要说话,没有事情不要讲话,这是静息。「表了」是什麽?就是做羯磨的时候,就是叫做白众。就是向大众报告,现在有什麽事情,向大众报告叫「表了」。「轨则」,就是所做的事情,佛在戒律上、就是广戒上,都告诉了出家人什麽事情怎麽做、什麽事情怎麽做。比如说:安居,安居怎麽怎麽做;受戒,受戒怎麽做;说忏悔,怎麽怎麽做;都是有一定的规则,就是按照那规则来做这件事。 「安立」,做羯磨的时候,出来受戒的人要把他安排在另一个地方,眼见、耳不闻的地方。眼睛可以看见大众僧在那裡坐;但是他们说话,他听不见,叫做「安立」。眼见、耳不闻的地方,在那裡。「积集」,就是你结了界了以后,就是三师七证、就是十师,若加上引礼师就是更多了,这些人要集在戒场那裡集会。「决定」,是什麽意思?就是问遮难,先要问你有没有做什麽严重的错误,这些事情,这时候叫做「决定」。「配属」,就是你回答,问你的时候,你要回答,一条一条的,你是怎麽回事情。 「惊骇」,问遮难的时候,这是令你心裡面惊骇的、令你心裡生恐怖。那麽三师七证开导你的时候,令你发上品心、发诚恳心来受戒,这都属于「惊骇」之类的。「初、中、后句」,初句、中句、后句,就是三白羯磨,就是做白四羯磨,一白三羯磨,叫做「初、中、后句」。 「族姓想」,就是指这个受戒的人,他是那一个族姓的,叫什麽名字。这个「想」,就指名字说。「立宗言说」,前边是受完了戒,以后还做什麽呢?「立宗」,就是你重要的事情要建立起来,是什麽呢?就是修四念处了。受完戒就要去修四念处,叫作「立宗」。「言说」,同时也去教导他人、宣扬佛法,叫做「言说」。「成办」,你受了戒以后,你精进不懈怠的学习四念处有成就了,因为你持戒、修学四念处,你得初果了;或者先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得了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了,这都叫做「成办」,有了成就了。 「受用」,你有这样的受了戒,变成一个比丘、或者是个比丘尼了,天天的用功修行,那麽你在大众僧裡面可以受用财、法二施──法的布施、或者财的布施,你可以接受了。「寻求、守护」:「寻求」,但你虽功德圆满了,还有功德没有成就的,你应该寻求、去学习去。「守护」,你已经成就的功德,你要守护,不要失掉了它,「守护」。「羞耻」,就是我受了戒,那一条戒我犯了戒了,我要知道羞耻;不用等人家讲,自己要有惭愧心,要忏悔还淨,又恢复清淨,叫「羞耻」。 「怜愍」,说是那个人受了戒、犯戒了,那麽你要对这个人发怜愍心,叫他发露忏悔,这叫做「怜愍」。「堪忍」,「堪忍」是什麽呢?譬如我是受了戒,在大众僧裡用功修行,你还要堪忍大众僧有些事情、勤苦的事情,你要能受得了,为大众僧做事,这叫「堪忍」。「怖畏」,说是我若是犯了错误的时候,有因果的关係,我要生恐怖心,不要说这件事无所谓,没有关係,不是。小小的过失要生恐怖心,叫「怖畏」。。 「拣择句」,前面每一句都有这个「句」,「立宗」也是句、「言说」也是句、「成办」也是句、「受用」也是句,乃至到「堪忍、怖畏」都是句。这个「拣择」,总而言之是弃捨一切恶法来建立一切善法,那叫做「拣择」。好的要收过来,不好的不要,弃捨,叫做「拣择」。就是弃恶生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这就叫做「拣择」。 「又有父、母、妻子等,一切所摄资具」,这是第五门,世事──世间上事情的差别。世间上事情──人就是每个人都有父母、有妻子等。「一切所摄资具」,在这个世界要生存所需要的资具,这些事情。「应当广说」,各式各样的需要,衣、食、住、行都需要。 「及生老等」,以及这个人生存在这个地方,一定是要生、老、病、死的,这些怨僧会离、爱别离这些苦恼的事情。「乃至所求不得」,这个生、老、病、死苦,乃至到所求不得,这些事情。「愁歎」,求不得就忧愁了,忧愁是在心上说。「歎」,是发之于口,自己在悲歎、在诉苦。「少年、无病」,或者这个人是在少年的时候;或者是这时候健康、没有病。或者「长寿」;或者是「爱会」,相爱的人能在一起,叫做爱会;这个「怨」家的人能够远「离」了。 「所欲随应」,自己所欢喜的事情,自己都能够成就,叫「随应」,这是这样。「若不随应、往来、顾视」,若是「不随应」,有病,或者寿不长,这个爱别离,怨僧会了,没能满自己意,这是属于叫「不随应」。「往来、顾视」,心就不安了,就是各处走动,各处去看消息,看看有没有什麽机会,叫「顾视」。 「若屈若伸」,或者这时候身体上有「屈、伸」;或者说意志上不得伸展叫做「屈」、或者是得意了叫「伸」。或者「行住坐卧」的威仪。「警悟」,自己有了经验了,或者失意的经验、或者是得意的经验,自己能够觉悟,那叫做「警悟」。 「语默」,或者说话、或者是默然。「解睡」,就是睡醒了,不要睡太多,叫「解睡」。「解劳」,就是休息,就是睡觉。睡觉这也算休息类的,那这是世界上的这些一般的事情。 「又有饮噉」,这是第六科。这个饮食不当,放逸的事情、或者不放逸。又有饮、或者噉,或者「咀味」,很有滋味,多嚼几口。「串习、不串习」,下面有个「放逸、不放逸」,这个「串习」,或者指善法说,我常常的做善法,修学善法,那麽叫做「串习」。 「不串习」,偶然的做一点善事,不是常常连贯的做。「放逸」,就是做恶事了。或者是「不放逸」。「广略、增减」,或者是读书读得很多、或者读得很少,或者做事情很多、或者做得很少的,就是「广略」。「增减」,或者是做善法,继续的「增」,不断的做善法,是「增」;这时候不愿做,就少做了,就是「减」。或者做恶事,天天做恶事叫做「增」;或者做得少一点就减,又减少了。 「寻伺」,这是内心的分别。这个「寻伺」,就是粗动的分别,叫做「寻」。微细的分别心,叫做「伺」。这裡边也有善、也有恶的不同,这是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欲、恚、害,这是属于恶的、烦恼的寻伺。那麽出离的寻伺、无恚、无害的寻伺,那麽就是善法的寻伺。是用这个善的寻伺来破除恶的寻伺,那麽这应该是佛教徒是这样子。 「烦恼」,这主要是贪、瞋、痴、慢、疑,这些我见、身见、萨迦耶见,各式各样的烦恼。「随烦恼」,就是前面那个烦恼的等流性。譬如说没有惭愧心,实在来说就是贪、瞋、痴的烦恼。譬如说昏沉,静坐的时候就昏沉,昏沉就是愚痴的等流了。那麽掉举,心裡面去思惟一些可爱的事情,那就是贪烦恼的等流。各式各样的等流性,那叫「随烦恼」。就是这个烦恼遇见种种的境界,反应出来的烦恼有轻、有重,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况,都叫做「随烦恼」。 「戏论」,就是语言、各式各样的戏论。或者是「离戏论」,这个人不多说话。「力劣」,他的力量薄弱,不强。「所成、能成」,「所成」就,就是成就,或者成就了四禅八定,或者成就了富贵荣华,成就了很多的苦恼。这个成就,有「所成」、有「能成」,你有大智慧、有勇勐精进,那麽你就成就了如意的事情;或者是煳涂、智慧不够,造作了很多的恶事,成就了,也是成,「所成、能成」。 「流转」,就是因果相续的叫做「流转」。因果相续不断的下去,有因、就有果;有果又有因,有因又有果,就是从无始劫来一直相续不断的,这叫做「流转」。这个「流」,是相续的意思,因果相续不断的流。但是,其中也有转变,相续中有转变。他前生在三恶道,今生忽然间做人了,有变化;或者说到天上去了,虽然是相续,但是有转变,那麽叫做「流转」。这就是指凡夫的境界说;若是圣人就不流转了。说圣人他也流转,他也是流,他所成就的无穷无尽的功德,也是相续下去的,不也是流转?但是流而不转。他总是圣人,他不会再像凡夫,忽然间是人、天,忽然间要到三恶道去了,圣人没有这回事情,所以圣人可以说是流而不转,这是「流转」。 「定异」,就决定是不一样的。譬如说是这个因果裡面,你做微妙功德的因,就会得到可爱的果报;你若做恶事情、做恶业,那麽就得到三恶道的果报。这个善恶是不一样的,所以是「定异」;虽然是相续不断,其中有「定异」。「相应」,就是善因得善果是相应的,恶因就得恶果也是相应的。不可能善因得恶报,恶因得善报,这是不相应了。说是因果是相称的,因果相续而其中是不溷乱的;如果善恶果报溷乱了,那不叫相应,也没有这种道理。所以这个「相应」,就是因果相称,因果相称我们已经讲过多少次了。有异熟的因果、有等流的因果。这个等流的因果:我发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就得长寿的果报,这个因和果是相称的。你常常没有慈悲心、常常杀生,你叫别人的寿命短了,你把别人的寿命中断了,将来自己也是得这种果报,所以这因果叫做相称,这叫做等流果;你布施得大富,那麽是等流果。你愿意别人富贵,那麽将来你也富贵,这叫做等流的因果。异熟因果就不是,异熟因果:因有善、恶之别,得到的果报就是无记的,这是异熟因果,他也是相称的。因为,善恶的业力帮助你那个名言种子去得果报,它有这个力量,也是相称的,所以叫做「相应」。 「势速」,「势速」是什麽意思?就是这个因果的力量是很大,但是很迅速的就结束了!我看起来有八万大劫的寿命这麽长;但是他那个修行人,他也不感觉到很长,八万劫结束了,都是无常的。这表示因果是相续的、因果是无常的,这样意思。我们从历史上看,很多的大人物,这一生之中做了很多的功业,大家都很讚歎,他感觉到光荣,结果很快的就结束了,这个叫做「势速」。 「次第」,这个「次第」是结束了、没有中断,还是继续下去的。继续下去,就是又重新开始了。富贵的境界可能多数的凡夫都守不住,受不住这个富贵的迷惑,造很多的罪业,就放逸。造了很多的罪业──『天子一怒,流血千里』,那还了得!造了很多的罪。那种大自在的境界,完全不管别人的死活,自己想怎麽的,就怎麽的,可能自己认为这样是光荣的,结果这个罪是造成了,杀、盗、YIN、妄,完全不讲道德。所以你在富贵的时候,这就「势速」,无常了、结束了,结束了没有完哪!还有恶的果报在后面等着你,那叫做「次第」。 从这些事情看,只有学习佛法这条路是安全的;不学习佛法,社会上做一般的善法,如果不用慈悲心去做,不是吉祥的事情,不吉祥。社会上一般的善法不吉祥,怎麽不吉祥?由于别人的提倡,大家这个好心肠都发出来了,说是这事有功德,怎麽怎麽的,大家做这件事。你用取着心,贪、瞋、痴的心,贪心去做这种功德、做这事,做了,做得很好,当然将来就是富贵了,自然是这样子。富贵了,你将来就是仗势欺人,就会做恶事。做恶事完了;第一生你做功德,做善事情;第二生是享受;第三生就跑到三恶道去了。说我富贵的时候,我不做恶事,这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平常人做不到。这种善事要用慈悲心,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用慈悲心做这些善事,这是最吉祥。用贪、瞋、痴做善事,不是很吉祥,不是吉祥事。 所以「势速、次第」这裡边有很多文章。不过,看事实上看,做社会上一般的善事,很多人欢喜、很多人认同,因为容易明白。做个医院很好,做很多善事能解除人的苦难,很好。的确是好事,不是坏事;但是,你有所得的分别心去做的时候,将来你危险,将来你很危险。所以,我说这话意思不是说善事不做;若用慈悲心,若用般若波罗蜜来做这个善事,那就没有问题。所以要学习佛法去做善事,这将来是吉祥的。所以我们佛教裡常说迴向,这个事情也是很妙,你做了功德的时候,你用般若波罗蜜去迴向、用大悲心去迴向的时候,你那个功德有般若波罗蜜的力量的熏习了、加持了,有大悲心的加持了,你将来得富贵的时候,你可能不容易迷惑,有善知识来引导你的时候,你能容易觉悟。你若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的加持,没有大悲心的加持,那个富贵的境界来了、果报来了的时候,你就被那果报迷惑了、困住了,你很难觉悟的,你也不容易遇见善知识。他没有时间,他那种富贵的境界那有时间同你见面呢? 所以我想,这个孔明如果遇见佛法能得圣道的,这个人他是『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个人贪欲心不是很大。这刘备三顾茅芦把他感动了,他出来;实在若他本人,他不出来做事,他已经看明白了:没有什麽意思。我为你服务、帮助你打天下,有一点不对就要杀头,这事情不是一个好事。我们从历史上看就是这样子嘛!那一个皇帝不是这样子?这个唐太宗,他到时候他不愿意杀头,功臣要给他安乐;但是他有的时候也发劳骚,就是同情汉高祖杀功臣,忽然间有这种感歎。所以从这些事情看,庄子也有道理,我宁可在山林裡面跑,在这裡清閒自在,我不要到庙堂上去,也有他的道理。但是在佛法上说,一定把自己的贪、瞋、痴去掉,有大智慧、有神通道力了,再去行菩萨道,就不怕这件事,我不怕你杀头。没有这种境界的时候,都是苦恼境界;没有这个圣道的时候,都是苦恼的事情。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