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禅林开示 第一讲 入出息念(1) |
 
玛欣德尊者:禅林开示 第一讲 入出息念(1) 第一讲 入出息念(1)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诸位尊者、法师、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将应一些禅修者的要求,在这里跟诸位一起来学习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要修行?修行有什么意义?谈到修行,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有苦,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要断除烦恼,要熄灭苦,就必须要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除一切烦恼,为了止息一切苦。 修行有很多种方法,佛陀在一生当中,在不同的场合,依不同的角度,教导了很多种修行的方法。有时候佛陀说到三十七道品,有时候说到八圣道,有时候说到四念处,有时候说到戒、定、慧,有时候又会说到止与观。所有这些都是一样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而已。 比如说八圣道,八圣道跟三学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其中,八圣道里的正见与正思维是属于慧学,或者说增上慧学,八圣道当中的正语、正业与正命,是属于增上戒学,而八圣道当中的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属于增上心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和增上慧学称为三学,也就是戒、定、慧。 在戒定慧三学之中,戒是禅修的基础、前提,是行为和语言的规范。在戒清净的基础上再培育定力,在培育定力的基础上再培育慧。要培育定,我们就要修止(samatha),要培育慧,我们就必须要修观(vipassanà)。 在《清净道论》里面也提到:如果一个禅修者要从凡夫禅修直到证得圣道圣果,必须经过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在《中部·传车经》里也有讲到。这七个阶段分别是七个清净,也就是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与智见清净。其中的戒清净属于增上戒学,心清净属于增上心学,而从见清净直到智见清净属于增上慧学。 所以我们说在戒清净的基础上培育心清净,也就是修止。有了一定的定力之后再修观。修观的过程其实就是培育后面那五种清净,即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与智见清净。从见清净一直到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有时候我们又可以分为十六个阶段,即十六种观智(vipassanà ¤àõa)。 在修观之前,通常要先培育定。在《清净道论》和《摄阿毗达摩义论》里说到,增上心学或者心清净包括了近行定与安止定。要培育近行定与安止定,佛陀教导了很多种止业处。 在《清净道论》里面,把佛陀一生所教导的种种培育定力的方法归纳为四十种止业处(kammaññhàna)。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有一些业处是可以达到禅那,有一些业处只能够达到近行定。有些业处可以达到第四禅,有些业处可以达到第三禅,有些业处只能够达到初禅,有些业处只能够达到近行定而不能够证得禅那。但无论如何,通过这四十种业处都可以培育心清净,也就是说修习它们可以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 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有一些业处是非常实用的,乃至到现在还是给许多禅修导师们所教导、所修行。有一些业处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比如佛陀在《增支部·第九集·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里面说到: ßAsubhà bhàvetabbà ràgassa pahànàya, mettà bhàvetabbà byàpàdassa pahànàya, ànàpànassati bhàvetabbà vitakkupacchedàya, aniccasa¤¤à bhàvetabbà asmimànasamugghàtàya. û “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要断绝我慢,应修习不净。” 在上座部佛教的传统里面有称为“四保护业处”的,这四种保护业处分别可以对治四种不好的心态。其中,佛随念可以对治信心不足或者疑;如果有贪欲,那么就应当修习不净;如果有嗔恨心,那么可以修习慈;如果懈怠、放逸,可以修习死随念。这些都是侧重于对治的,但并不是说没有这些问题我们就不能修,其实修习每一种业处都有很大的利益。 然而,为更多禅修导师所教导,为许多禅修者经常所修习的是入出息念(ànàpànasati,又作安般念,阿那般那念)。对于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在《清净道论》里有很多详细的说明与解释。在《律藏》里面也有讲到如何修习入出息念。在《律藏》巴拉基嘎(pàràjika,波罗夷)的第三条“杀人戒”的制戒因缘里面就谈到佛陀教导修习入出息念。在《经藏·相应部》的第五十四相应便是专门讲解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在《长部》《中部》《增支部》里都有谈到如何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比如在《长部》里的《大念处经》、《中部》里的《念处经》,佛陀都教导了入出息念的修习方法。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入出息念是佛陀在许多场合下教导的禅修业处。 在《清净道论》里面也提到,入出息念是一切知智的佛陀、一部分的独觉佛,以及一些佛陀的弟子获得殊胜证悟与「现法乐住」的足处(直接依靠的原因)。入出息念在一切业处中是最上的(muddhabhåtaü),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本人也修行入出息念。 当佛陀还没有成佛、还是菩萨的时候,他坐在布德嘎亚(Buddhagayà,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忆起了少年时代曾经跟随父王一起去参加一个农耕节,当时他坐在一棵赡部树(jambu tree)下,专注呼吸,进入了初禅。然后他认为这种禅定的境界很殊胜,虽然有快乐,但没有夹杂着欲乐,他想这应该就是通往解脱之道。 那时,我们的菩萨已经放弃了苦行,他于是坐在菩提树下,尝试专注自己的呼吸。当时就在菩提树下,依照入出息念依次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在证得第四禅之后,他再修十遍,然后转向修vipassanà。在初夜时分,菩萨证得了宿住智证通,也就是宿命通,能够很清晰地了知过去世的种种生死状态。在中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死生智证通,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眼通,能够看到众生各随其业,依照善或不善的业而在善趣、恶道里不断地轮回。 在后夜时分,他证得了漏尽通。漏尽通也就是如实知见了苦圣谛、如实知见了苦集圣谛、如实知见了苦灭圣谛、如实知见了导至苦灭之道圣谛。当他证得漏尽通的同时,也就是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须陀洹道智)与入流果智(sotàpanna-phala,须陀洹果智)、一来道智(sakadàgàmi-magga,斯陀含道智)与一来果智(sakadàgàmi-phala,斯陀含果智)、不来道智(anàgàmi- magga,阿那含道智)与不来果智(anàgàmi-phala,阿那含果智)、阿拉汉道智(arahatta-magga,阿罗汉道智)与阿拉汉果智(arahatta-phala,阿罗汉果智)[1]接连地生起,最后证得了跟一切知智相应的阿拉汉道。自从那个时候,我们的菩萨就成了全自觉者[2]。 所以我们知道:为佛陀所教导的入出息念其实是他本人的禅修方法,同时也是佛陀在世时很多弟子们的禅修方法。这种禅修的方法,在经典里面有时提到四个阶段,有时提到了十六个阶段。然而,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入出息念的具体修行方法,我们可以在《清净道论》里找到很详细的解释。 现在,我想要在这里讲解的是:当我们要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应当从何下手?通过修习入出息念培育起一定的定力时,应当如何继续修习直到证得安止定?在这里就跟大家一起来进行讨论。 如果一位禅修者要修习入出息念,要做的第一步是要先排除障碍。在经典里面经常提到的障碍有五种: 1、欲欲 (kàmacchanda),也就是对欲望的贪爱,对欲乐的贪恋和执着; 2、瞋恚 (vyàpàda),或者说是瞋恨心,不高兴的、厌恶的心态; 3、昏沉与睡眠 (thãnamiddha); 4、掉举和恶作(追悔) (uddhacca-kukkucca); 5、疑(怀疑) (vicikicchà)。 根据阿毗达摩,这五种盖分别属于七种不善心所。其中的“欲欲”属于贪心所,“瞋恚”是瞋心所,“昏沉睡眠”是昏沉和睡眠心所,“掉举”是掉举心所,“追悔”是恶作心所,“怀疑”是疑心所。这些都是不善的所。我们不要这样说:禅修等到有了定力之后自然就可以把这些障碍去除。其实这是颠倒的想法!我们应该知道:要培育定力先要去除这些障碍。 不要认为说“我将定力培育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就没有障碍,我想入定就入定。”即使你能够做到这样,但是当你一睁开眼睛,一遇到生活上不如意的事情,或者顺境逆境的时候,你的心就立刻给障盖障住了。这时即使你能够在禅坐的时候很好地专注,但是你的禅定还不能说很稳固,因为你的心波动太大。这些障盖(nãvaraõa)跟心的专注(samàdhi)是敌对的,它们是修定的天敌,是与定力不共的。在定力稳固的时候就不可能有这些障盖,但是当这些障盖生起的时候,它就能够障住你不能够入定。 所以在禅修之前,先要把禅修的障碍排除掉。如果禅修的障碍没有排除掉,要禅修也是很困难的。如果你有很强的执着,诸如对自己身体的执着、对钱财的执着、对男女情爱的执着、对家庭的执着、对食物的执着、对住所的执着、对人际关系的执着等等……假如你对这些对象有很强的执着的话,它将成为一种障碍。这种障碍有时强到会使你很难去培育稳固的定力。 如果要禅修,要老实地培育定力的话,首先要把对欲乐目标的贪爱放下,不要太过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财产,不要太在意一切的外物。当然,在这里说不要在意自己的身体并不是叫你忽略自己的健康,只是说你不要太过于紧张,稍微有一点感冒头痛就觉得好像非常严重。对自己的身体过分的疼爱,或对财物过分的执着,还有对男女情爱的执着,这些都不应当有。如果有的话,那真的很难将定力培育得很稳固。 第二个是瞋恨。不要认为说只有在生气的时候才叫瞋恨。生气叫做瞋恨,讨厌一个人也叫瞋恨,讨厌自己也是瞋恨,乃至于你感到烦躁、忐忑不安、忧愁、烦乱、躁动,这些都是瞋恨。瞋恨的范围很广。从极强的暴怒,暴怒到可以拿刀拿枪杀一个人,直至到很微弱的担心、紧张、忧心忡忡,这些都是瞋恨心。当你妒嫉一个人、排斥一个人、讨厌一个人的时候,生起的都是瞋恨心。 只要有心,就会有相应的所缘(心的对象、目标)。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很多所缘。当我们的心在接触外界的所缘时,如果是不如理作意的话,遇到任何的所缘都可以生起不善心。当你遇到到好的对象、接触可喜的所缘,比如漂亮的人啊、好看的衣服啊、好吃的食物啊、舒适的住所啊、别人称赞你啊等等,这个时候很容易生起贪爱。由于不如理作意,当我们的心接触到可喜所缘的时候,接着产生的速行[3]就属于与伴随着贪的心。很容易的,只要是不如理作意! 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不圆满的世间,就必须得经历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世间上绝大部分的事物都不能够完全称心如意,有些时候身体会生病,财产会丢失、会变旧、会损坏……当我们遇到不可喜的所缘时,如果不如理作意的话,就会产生瞋恨心。 假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也会生起瞋恚心。比如说,他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啊?他怎么不理我啊?怎么今天他的态度这么恶劣啊?事实也许是他不喜欢说话,他只是在专注自己的禅修业处。遭遇到不可喜所缘,通过不如理作意就会产生瞋恨心。这是凡夫心的自然反应。不仅如此,因为自己的不如理作意,即使遭遇到可喜所缘或极可喜所缘,也会产生瞋恨心。我们知道,心在接触所缘的时候,只要没有正念,没有如理作意,碰到任何所缘都可以产生不善心。接触好的所缘会产生贪爱,接触不好的所缘会产生瞋恨,是不是? 在禅修时我们要先把这些障碍排除,要有一个好的禅修的态度、禅修心态。拥有好的、正确的心态对禅修是很有帮助的。 接着来谈昏沉与睡眠。我们在这里讲的并不是在《阿毗达摩》意义上讲的昏沉与睡眠。《阿毗达摩》意义上的昏沉与睡眠是指伴随着有行不善心一起生起的两种心所。但在禅修角度所讲的昏沉与睡眠,是指当禅修者对自己禅修的所缘缺乏兴趣时,或者所缘比较单调时,内心由于枯燥乏味而软弱无力、昏昏欲睡,就是昏沉与睡眠。 接着是掉举和追悔。从字面上来理解,“掉”是心的下沉。“举”是心的浮动,也就是心的烦躁不安。我们现在一般说的妄念纷飞,心处于散乱的状态,没办法集中、没办法专注的状态,这就是掉举。有时候我们也把追悔翻译成恶作(kukkucca)。恶作是指对自己应当做的事情没有去做,或者对自己做了不应当做的事情而感到后悔、悔恨。 第五种盖是疑。在《阿毗达摩》里面提到了八种疑,就是对八种对象的怀疑: 1、对导师(佛陀)的疑; 2、对法的疑; 3、对僧的疑; 4、对学(戒、定、慧三学)的疑; 5、对过去五蕴的疑; 6、对未来五蕴的疑; 7、对过去、未来五蕴的疑; 8、对缘起或者因果法则的怀疑。 然而,我们在这里将讨论具体落实到禅修上的疑。有三种疑我们不应当生起: 第一、对禅修方法的疑。 禅修者怀疑说:“这种方法到底能不能够证得禅那?这种方法到底对不对啊?现在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可能证得禅那啊?”这是对法的怀疑,是一种很严重的障盖,它可以障碍你不能够证得禅那、不能得定。 第二、对导师的怀疑。 禅修者怀疑说:“导师到底懂不懂佛法啊?他自己的禅修到底是怎么样的啊?他会不会教人啊?他怎么这么样教人的啊?”或者对导师所教导的指示只听一半不听一半。 另外,还有这样的一些禅修者,他们表面上对导师很听话,但是并没有完完全全地按照导师所给的指示去做。就好像说一个人生了病,他跑到医生那里去看病,医生诊断后给他一定份量的药,然而他只吃了一两片就把药丢掉,或者根本不吃就把它扔进垃圾桶。由于病人的顽固,他的病很难治好,是不是? 同样的,你们想要证得禅那、培育观智,导师是很重要的。你们只要依照导师的指示,把导师给你们的指示老老实实地落实在禅修上,那么,你禅修进步的把握就很大。正是如此,佛陀才纠正了阿难(ânanda)尊者的话: 有一次,阿难尊者跟佛陀说: “尊者,我认为善知识是梵行的一半。” 这个时候佛陀立刻纠正说: “你不能这样认为,阿难,你不能这样认为,我说善知识是梵行生活的全部。” 正是因为有佛陀这样的善知识,我们才有可能依法而修行,正是因为有古代的那些阿拉汉们、有历代的禅师们,有这些维护佛陀正法传统的长老、大德、善知识们,我们现在才有可能听闻到佛法,才有可能依法而禅修。所以我们应当对导师有信心,不要怀疑。 三是对自己的怀疑。 有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也许会说:“唉!我现在已经很老了,我不行了。”或者说:“唉!我的烦恼很多,很多障碍。”或者说:“我业障很重,我没有办法培育正念,也没有办法培育定力。”或者说:“我是不是有巴拉密啊?”对这一类的疑也是不可取的。 总而言之,有三类的疑: 第一、对法(禅修方法)的怀疑; 第二、对禅修导师的怀疑; 第三、对自己的怀疑。 这三类的怀疑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有任何这一类的疑,它就是你禅修的障碍。我们要禅修,就先要把这些障碍排除。 在《清净道论》中也提到,禅修要具备很多的条件:衣服不要弄得脏兮兮、皱巴巴的,住所要干净清洁等;禅修的环境也很重要,不能嘈杂,不要有很多的事务。比如说,现在你想来这里禅修,但是寺院却叫你做职事,任命你做知客或做当家,那你一天到晚都忙个没完,哪里还有时间抽空来禅修。在很吵杂的地方也不适合,比如说在闹市区、马路旁或者大工厂附近,这些地方都很难禅修。想要禅修,要选择好的地方、好的环境,外部条件是禅修的保障。 除了禅修环境之外,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佛陀在《增支部》里教导有五种适合禅修的条件: 1、青春; 2、健康; 3、僧团的和合; 4、衣食容易获得; 5、没有战争(没有打仗)。 这五个条件是适合禅修、精进的。第三是僧团的和合,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和谐,大家没有争斗,没有妒嫉,没有不悦的心,彼此之间不会互相对抗、互相排斥。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禅修气氛,对我们禅修是很有帮助的。没有必要对别人的禅修状况产生不满。如果随喜他人的禅修成就,你自己也在造很强的善业。如果别人禅修有成,或者别人禅修正在进步当中,你就前去干扰别人;虽然你现在可以成功地干扰别人,但是你所造的业以后也将会成为禅修的障碍。 我们发现有许多的禅修者,当他们修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人为的或非人为因素的干扰。比如当他禅修得很好的时候,身边就会发生一些事情,或者突然得了一场病等等。为什么?这很可能是他在过去生曾经干扰过别人。不要以为现在我们不想让对方禅修得好,或者不想让对方过得快乐,我们就能过得快乐,在无形之中,你已经造下了障碍自己禅修的恶业。 现在我们大家都坐在这里,大家到这里来,我相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来禅修,就是为了解脱烦恼。是不是?!如果大家都没有烦恼,何必又那么辛苦呢?在座的各位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条件很可能比这里要优越得多,是不是?如果你们不是为了法而来,不是为了禅修而来,只是来这里受苦,那不是很傻吗?是不是?既然大家来到这里,那么在经典上就称大家为同梵行者、同法者。既然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戒,共同的法,共同的环境,而且有共同的因缘在这里相聚,这是很好的因缘,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才对。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要学习包容! 为什么我们不是跟社会上那些不信佛的、不修行的人在一起,而是跟这些都有一定的信仰、都想要培育善心、都想要培育智慧、都想要禅修、都想要断除烦恼的人在一起呢?这就是因缘、善缘,我们应当好好地珍惜,多点对同梵行者、同法者散播慈爱。散播慈爱、希望别人好其实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好的同时,也是为了别人好。这是互动的、互相的。 当你散播慈爱给别人时,首先受益的是你自己。你对别人产生瞋恨心,不喜欢别人、厌恶别人、排斥别人,首先受害的是你自己。不要认为说他向我散播慈爱后,我才向他散播慈爱;他对我好,我才对他好。如果一个人的心量很宽广、很包容的话,别人对我好不好,我都能够对别人好。当你内心充满了慈爱时,就不会在意别人对你好不好。同时,有了慈爱,你就能得到别人的微笑和别人的善意,这个不好吗? 所以我们要共同来创造一个和谐的禅修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禅修环境,这对我们自己很有帮助,对排除禅修的障碍也是很有帮助的。这个大家每个人都有份,人人有责! 在菩萨的十种巴拉密当中有一种叫khanti-paramã, khanti是忍。忍是一种包容,既包容好的也包容不好的。特别是不好的,要容得下。假如你的心连一点儿东西、一点儿沙子都容不下的话,你必然过得不快乐。容不下别人的人也容不下自己。同时,在容不下别人的时候,生起的必然是不善心。为了大家的和谐,为了大家都能够很好地禅修,为了能够尽早地排除禅修障碍,我们先要自己参与,自己创造一个很好的禅修环境,很好的法的家庭,大家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在创造好的禅修气氛的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禅修条件。大家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禅修,互相之间就要像兄弟姊妹一样。如果彼此之间真的能够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爱、互相尊重,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毫无意义的争端,那么多没必要的纠纷。 对于排除禅修障碍,有一句话想要在这里强调一下:不要以为说禅修提升了,有了定力,障碍就自然会消失!事实正好相反,应该先排除禅修的障碍,端正禅修的心态,之后才能谈禅修。有问题不要动辄就赖外部原因,很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出在自己。如果自己没有尝试去做、去实践,或者说只是懂得一些理论、道理,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当中,没有真正用它来改变自己的心态,问题就会很多。 当我们排除了禅修的障碍之后,接下来就要着手禅修。在禅修的时候,先选择一种适合的业处。 在这里,有很多禅修者都选择修习入出息念。修习入出息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很简单、很寂静。 佛陀曾经赞叹说: ßânàpànassati, bhikkhave, bhàvità bahulãkatà mahapphalà hoti mahànisaüsà. û “诸比库,已修习、多修习入出息念,有大果报、大功德!” 入出息念是非常寂静、宁静的。就犹如在秋时天气很干燥,空中充满了很多灰尘,假如这时下了一场大雨,就可以把空气清洗得很干净,空气就变得清新。同样地,入出息念也有这样的功德。当我们的心很烦燥、散乱、妄念纷飞的时候,如果专注入出息念,就会感觉到心很快能够平静下来、清凉下来。 有些曾经修行过其他禅修业处的禅修者就能体会到:当他们在尝试修行三十二身分、四界分别或白遍等不得力之后,很想再回到入出息念来。为什么会想要回到入出息念来呢?因为修习入出息念比其他禅修业处简单得多。 如果修习四界分别,我们要注意四大的十二个特相:硬、粗、重,软、滑、轻;流动、粘结;热、冷;推动、支持。 如果修三十二身分、修习不净,我们要依次地思惟发、毛、甲、齿、皮,肉、筋、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等等,对三十二个身体的部分我们都必须要思惟。这些业处的所缘都比较复杂,是不是? 修习白遍也一样。对于还没有禅定的禅修者想要修习白遍,要先做一个白色的遍相,然后到一个很宁静的地方。你要经常张开眼睛去看白遍,看了10分钟、20分钟,当你闭上眼睛的时候,前面已经是一大片黑黑的。 如果要修习慈心也可以。但修行慈心要不断地转换不同对象,而且对一个对象都要以“Averà hontu, abyàpajjhà hontu, anãghà hontu, sukhã attàna§ pariharantu.”“愿他们无怨敌,无嗔害,无恼乱,保持自己的快乐!”四种方式来散播慈爱。 所以修习入出息念是佛陀所赞叹的。为什么?相对比起其他的业处来,修习入出息念真的是很简单。因为入出息念的所缘很简单,所以也很殊胜、很宁静。 同时,修习入出息念跟修习其的业处还有不同的地方。如果我们要修习白遍的话,在得到取相之前,应当数数去看白遍的遍相;如果修地遍的话,对初学者来说也要先做地遍的遍相,然后数数去取地遍的遍相,这在《清净道论》里面有很详细的讨论。特别是修习十种不净,要到坟墓里面去取尸体的相,取尸体的相有很多危险,所以《清净道论》提到修十不净的时候要避免很多东西:要认清来的时候是走哪条路?回去的路怎么样?不要顺风,附近有没有危险…… 在现在这个时代,要取得不净相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现在我们很难能够看到腐烂的尸体。在古印度,人死后采用的是林葬,就是把尸体搬到树林里面,然后任其腐烂。当时,男众要修习不净可以一个人到林墓里面去取相,但对于女众来说就很困难了。佛陀在世的时候,比库们要修不净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取相的。但现在普遍采用火葬,要取不净相就相对比较困难。 然而,我们想要修习入出息念就很容易取相。呼吸就是修习入出息念的相,只要有呼吸,就能够取到相,不用特别准备外在的相。所以,修习入出息念的要点就是简单。因为所缘简单,所以才能够有殊胜、宁静这些效果。当我们选择了修习入出息念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地来实践。 实践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坐下来禅修的时候,或者说坐禅的时候; 第二部分是在平时生活培育正念、培育入出息念的时候。 现在先来讲禅坐时应当如何来培育定力。当我们从业处导师(kammatthanacariya,禅修导师,禅师)那里取得入出息念业处之后,就要去寻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当然,现在已经有了禅堂,就不用我们再去寻找,我们直接坐在安排好的位置上就可以了。 在坐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坐在地板上,可以坐在大概有四指高的软垫子上。虽然说有四指高,但一坐下来也许只剩下两、三指高了。如果有些人盘腿比较困难,可以选择更高的坐垫(cushion)。然后,可以先盘腿,能够双盘的就双盘,能够单盘的就单盘,如果不行的话,散盘也可以;或者一只脚放在前面,或两只脚平放也可以。 对于禅修的姿势,有两个要点需要注意: 第一、要坐得舒适。坐得舒适了才不会坐了一会儿就觉得麻、痒或者痛。坐姿舒服能够保证长久地安坐,帮助培育稳定持久的定力。 第二、要持久。不要动来动去,不要一会儿就换腿,10分钟换一次腿,15分钟又换一次腿……当定力培育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说能够专注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是很忌讳换腿的;因为一旦换腿之后,定力很可能就开始走下坡了。所以在开始禅修时,选择一种舒适的姿势持续地坐,能够坐一个小时就坐一个小时,能够坐一个半小时就坐一个半小时,尽量不要换腿。 当然,如果腿确实已经麻到妨碍你没办法继续禅修的时候,还是可以换腿的,但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不要在稍微感觉到有点痛、有点麻就换腿。假如你换来换去养成了习惯,比如说才坐半个小时就换腿的话,那么,每当你坐到差不多半个小时腿就开始痒了。想要突破这一点,你应当学习忍耐。当你觉得腿痛想换腿时,你应下决心对自己说:且让我再坐多十分钟才换腿。然后就忍多十分钟,十分钟再换腿。如此经过大约四、五座的忍耐,你就能持续地坐四十分钟了。能坐四十分钟后,再增加到五十分钟、一小时等等。一点一点慢慢地增加,不久你就能克服腿痛的困扰。 让自己的坐姿保持舒适且持久之后,我们再来谈要如何坐。坐姿要正确,身体保持中正,不要歪向一边。有的禅修者在坐了大概十几分钟后身体不知不觉就往一边歪;有的禅修者有上身则很自然地耷拉下去。 在《大念处经》中有讲到坐姿要“保持其身正直。”《清净道论》里也有解释。我们要保持身体的正直,意味着脊椎骨既不要像弓箭的弓一样弯曲,但是也不是像箭一样绷直。像弓一样叫做弯曲,不叫正直;像箭一样叫做绷直,也不叫正直。正直是指自然的直,而不是挺直。挺直、绷直,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腰背这个地方很难受,甚至会痛。我们要用很自然的坐姿保持上身正直,正而不歪,直而不曲。假如经常像这样点头哈腰般坐着的话,不但胸部容易给憋住,而且久而久之连走路也会像驼背一样。 保持上身的正直,还要调整脖子和头的关系。头不要太低,也不要太仰,有的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慢慢地头会仰起来,或者会耷拉下去,这跟他个人的呼气有关;有的禅修者坐着坐着,他的脸就会歪向一边,这些现象并不是他故意的,而是跟他的呼吸有关。如果他的呼吸吸气长,呼气短,慢慢地头就会往上仰;如果他吸气短,呼气长,慢慢地头就会耷拉下去。 有时候我们两个鼻孔的出气是不同的。如果是左边出气,慢慢他头就会往右边歪,这跟我们的呼吸有关系,同时跟一个人的习惯也有关系。如果你知道身体老是爱往一边倒,或者头爱往一边歪,警觉到之后就要稍微纠正一下,养成身体保持中正的习惯。如果歪惯了,久而久之脊椎骨就会受压畸变,造成因为禅修姿势不正确而带来的没必要的毛病。 身体保持正直的最好方法是从鼻端一直到肚脐处能够成一条垂直线。保持上身正直之后,你的手怎么放都可以,你的手既可以迭掌,也可以放在膝盖上,只要觉得自然就行,不要绷紧。总之,头、颈、身、手、脚都要保持自然的、舒适的状态。然后把眼睛闭上,不要睁着眼睛,也不要微微睁开眼睛,要闭着眼睛来禅修。 在禅修之前,我们可以先检查身体是否会绷紧,是不是哪些地方还没有放松。有些禅修者在禅坐的时候不知不觉头颈部会绷紧,或者某些部位会僵硬。久而久之他发觉头颈等部位会痛、会硬等,甚至想到禅修都会感到害怕。 所以,在正式开始禅修前应先检查身体是不是已经处于轻松、柔软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柔软并不是软绵绵的柔软,更不是软弱,而是说身体处于自然、舒适、适合禅修的姿势与状态。当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之后,再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去追忆过去,也不要去计划未来,决意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先放下,然后把心专注在鼻头气息入出口这个地方。 为什么一定在鼻头一带专注入出息呢? 《清净道论》中说: ßPhuññhaphuññhokàse pana satiü ñhapetvà bhàventasseva bhàvanà sampajjati.û(Vm.1.223) “只有将念放置在[鼻头]接触点的地方修习者,才能成就其修习。” 气息的入出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在鼻孔的出口处,有些人会在鼻头,有些人在人中,有些人在嘴唇的上方。只要在这一带区域,无论在哪里都没关系。因为每个人的气息强弱程度不同,或者说每个人对气息的敏感度不同,所以无论是在嘴唇上方也好,在鼻孔出口处也好,鼻头也好,人中也好,只要能够感觉到呼吸的地方,你就在那里尝试感觉呼吸就可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有三样东西是很重要的。 《清净道论》里说: “在此,一为入息所缘心,一为出息所缘心,另一为相所缘心。没有此三法者,则他的业处既不能达到安止,也不能达到近行。若有此三法者,则他的业处能达到近行及安止。正如这样说: 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 不知三法者,修习无所得; 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 知此三法者,修习有所得。”(Vm.1.231) 是哪三法呢? 一、相; 二、入息; 三、出息。 在这里所说的相指的是什么呢? 注解《清净道论》的《大复注》(Mahà-tãka)里面讲到,相就是鼻孔出口处这一带地方(Nimitte'ti nàsikaggàdinimitte.)。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在鼻孔出口处这一带区域知道入息和出息。如果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才可以修习入出息念,培育定力才能够成功。 如果只是专注在相,而没有专注在入息和出息,这只有一法,而没有三法,不能成就入出息念的修习。有些人说只是专注气息就可以,不要管在哪里,只是感觉你的气息,那么,这种人说的只有入息跟出息,而没有注意到相,即人中这个地方,因此也是有二缺一,还是不能够成就入出息念的修习。所以说,修习入出息念必须具备这三样东西:第一、相;第二、入息;第三、出息。 用现在的话来理解就是:我们在相,也就是嘴唇上方或者鼻孔出口处一带去专注入息跟出息。当我们能够在这个地方专注气息之后,就把心放在呼吸上。要知道我们修行的是入出息念,入出息是我们的呼吸,入出息念就是我们把心念放在呼吸上。 因为呼吸太简单了,或者说入出息念业处的所缘太简单,所以很容易把心转移到另外一个所缘里去。我们能够只是觉知呼吸就已经足够了,然而,稍微不注意的话,会感知到呼吸里面所具足的法。虽然说呼吸很简单,但是呼吸里面却有很多法。什么法呢? 如果去注意气息很顺畅地流动,可不可以?你要专注的话,可不可以注意到?你去注意气息吸进鼻腔的感觉凉凉的可不可以?气息呼出来时鼻头感觉暖暖的可不可以?你去感觉气息的柔软可不可以?感觉它的滑可不可以?当你深呼吸时感觉到气息很粗,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甚至你去注意气息的无常、苦、无我都可以。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入出息念的所缘。换一句话说,假如你注意气息里面的这些法的话,你就不是在专注呼吸,你就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果一个禅修者修到色业处的话,他可以分析气息。他将会发现气息是由无数的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组合而成,每一粒色聚里面都有地、水、火、风四界。地界具有硬、粗、重或者软、滑、轻的特相,水界具有流动和粘接的特相,火界具有冷或暖的特相,风界具有推动和支持的特相。另外,想要去注意气息的颜色也可以注意到,去注意气息的气味也可以注意到……然而,这些都不是我们要专注的对象。 所以,如果我们去分析气息的话,可以辨识到构成气息的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面的很多法,这些法都是究竟色法。假如你在专注究竟色法的话,可以很肯定地说你不可能得到安止定,不能证得禅那!当我们在修四界差别的时候以及修色业处的时候,也要观照入出息,但在那个阶段就不是专注呼吸了,而是去辨识气息里的那些究竟色法,这是属于色业处的范畴。然而,在修习入出息念的阶段,我们不应该去理会气息里面的法,而只是专住气息本身就可以了。 另外,还有些人会去注意到气息附近的法,比如在鼻孔出口处这一带区域的感觉、这边的触觉,他们会感觉到这里是麻麻的、痒痒的或者凉凉的。假如他感觉到麻、凉、舒服或者柔软都好,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在专注触所缘,是在用鼻孔附近的身净色去感觉凉、柔软等触所缘。 呼吸不是触所缘。我们的五门所对应的所缘有五种:色(颜色)所缘、声(声音)所缘、香(气味)所缘、味(味道)所缘、触(碰触)所缘。入出息并不属于这五种所缘,入出息念属于法所缘。根据《阿毗达摩》,我们是通过六门接触外界。分别是: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这六种门所对应的六种所缘分别是:色、声、香、味、触和法所缘。 其中,五门所对应的只是五所缘。眼门心路过程只能够取颜色所缘,不能取声音所缘,也不能取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眼门心路过程取的只是颜色所缘;耳门心路过程的所缘只是声音;鼻所嗅的只是香(气味),鼻门心路过程取的只是香所缘;舌门心路过程取的只是味道所缘;身门心路过程取的只是触所缘;而意门心路过程可以取一切所缘,无论是颜色、声、香、味、触、法所缘都可以取。意门心路过程除了能够取五种根门所对应的五所缘之外,还可以取法所缘,即:1.五种净色,2.十六种微细色,3.八十九种心,4.五十二种心所,5.涅槃,6.概念。 这六种是法所缘。其中的概念是法所缘,它只能是意门心路过程的所缘。我们现在所专注的气息是概念法,概念法只是意门心路过程取的所缘。为什么说气息是概念法呢?因为气息是可以被分析的。当你修到色业处时,你可以尝试去分析呼吸,你会发现呼吸是由很多的心生九法聚和时节生八法聚所构成。当你继续分析这些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将会发现这些色聚还可以分为很多种究竟色法,如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跟声音。所以我们说气息是概念法,不是究竟法。 假如你去注意气息里面的法还是可以注意到的。比如去注意气息的柔软,那个时候你是在注意地界;注意气息凉的感觉,是在注意它的火界。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这些都不是我们要注意的,我们只是知道气息就够了,知道我们在呼吸就够了,注意呼吸的本身就是在注意概念法。 我们的心是很敏锐的,它可以取任何的对象。或者说意门心路过程可以取任何的所缘。假如你要取究竟法,取触所缘也是可以,比如取地界也可以,取火界也可以,去注意它的推动或流动也是可以办得到。但是,要知道这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你是在修四界。 在四十种培育定力的止业处当中,除了识无边处和非想非非想处,这两种业处取究竟法为所缘能达到禅那之外,其他所有取究竟法为所缘的禅修业处都不能够达到安止定。比如:修四界为什么不能达到安止定,不能证得禅那?因为修四界取的是自性法、究竟法。为什么修佛随念不能达到安止定?因为佛陀的功德是究竟法。 为什么修地遍可以证得禅那?因为地的遍相是概念,但是去注意地的硬的特相,你就不可能证得禅那。为什么修白遍可以证得禅那?因为白遍只是取白色的概念。在修火遍时,取的只是火的遍相;如果你只是取火的概念然后把它扩到一切处,你就是在修火遍;假如专注火的热,那就不能证得禅那。我们修不净、观尸体或三十二身分可以证得禅那,因为它们的所缘是概念法。所以我们清楚修四界为什么不能证得禅那,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为什么不能证得禅那,因为它们的所缘是究竟法,所以就不能证得禅那。为什么修入出息念可以证得禅那?因为呼吸是概念,禅相是概念。在修入出息念时,我们是用意门心路过程去注意,而且注意的所缘只是呼吸的概念,如此,取的所缘才是正确的。因为取概念为所缘,所以才能证得禅那。 所以,当我们把入出息念的所缘确立在概念上之后,就不要再把心放在呼吸里面的究竟法上去。要不然你在那里兜一大圈还不能入禅,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当我们确定了修行入出息念的所缘之后,接着再来讲修行入出息念的次第。 我们首先就把心放在人中这一带地方,然后就觉知入出于这一带区域的气息。当你能够感觉到呼吸的进和出之后,你就只是知道入出的气息就可以。在《大念处经》里说:“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它的意思是:“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也就是你的所缘是呼吸,你的心念只是放在入出息上就够了。如果能够很单纯地觉知气息,那么你就持续地专注下去。如果还不行,有时候会有一些妄念,有些散乱,那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用数息的方法。 有三种方法可以避免禅修者的心散乱: 第一种方法是少外缘。你想要在自己禅修时少妄念的话,就必须得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尽量减少其它的外缘。放下没有必要的干扰,要做的义务还是要做,做完了就把它放下;不要讲太多的话,不要进行太多无意义的讨论,不要有太多的思维,尽量让自己单纯。 我们修行入出息念的所缘是很简单的,所以我们不要用很复杂的心去面对很简单的所缘,是不是?如果你的心很单纯,同样对着很单纯的所缘,你的心跟所缘才能够相应;如果用很复杂的心去面对很简单的所缘,你的心是很难平静下来的。禅修者如果有太多的义务,如果要做寺院的职事,要做很多的服务,讲很多的话是很难培育定力的。甚至就连学习,要学太多的教理,要挖字眼、钻牛角尖,你是很难专心禅修的。为什么?因为你的心很复杂,就很难培育定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种方法是平时的正念。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要时常保持正念,专注自己的呼吸,不要起太多的贪嗔痴,要如理作意。因为一个人平时经常生起贪嗔痴,生起不善心,要他坐下来让心很快地平静有可能吗?所以,尽量让自己的生活――行、住、坐、卧保持正念,保持越简单越好。生活简单,行为简单、心就越简单,只要符合正道、符合于法就可以了。 有些人在禅修的时候修得很认真,但是一下座、一睁开眼睛,就什么心念都起来。假如是这样的话,即使你在禅修的时候能够爬到三尺,平时都会掉下两尺。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生活的放逸、心念的放逸,会退失掉已培育起的定力,已经培育的定力不能够继续培育,没有培育的定力不可能再培育。这是第二点,行、住、坐、卧都要保持正念。 第三种方法是数息。在禅修过程中妄念起来的时候,《清净道论》里面教导我们可以尝试用数息。在数息之前,我们可以先决意:「且让我从一数到八的时候,我的心不飘走。」然后,你就开始专注自己的呼吸:「入、出数一;入、出数二;入、出数三……一直数到八。」(帕奥)禅师建议我们数到八,因为它在提醒我们正在培育八正道。如果数息数完了一到八之后,接着再决意说:「让我再从一数到八……」 有这样的迹象大家可以一起去尝试一下,就是说,在数息的过程中,如果心念飘走的话你就重新来。再从一数到八,八结束,然后重新再开始,这个是关键点,大家要把握好。要不然,稍微一不留神就会溜掉,到时你的心一边还是在数,一边还是去旅游,去做一些白日梦,所以很重要就是说,当妄念来的时候,你要有省觉,省觉之后就回来,回来之后又回到数息,数息的时候你真正要感觉到在这里入出的气息,而不是无动于衷,很麻木的感觉,你要真正地知道你现在在那里呼吸。 在决意的时候其实是很短的时间,可能不到十分之一秒,比如说:「让我从一数到八,然后接着就从一数到八,在数的时候就把那些决意东西忘掉,只是知道呼吸就够了。」然后呼吸从一数到八的时候,你在呼吸的时候你只是专注气息,而不要把你的心放在数字上,数字只是帮助我们把心限定在一个时间段、在一个范围内而已。如果能够数息持续地专注半个小时、乃至四十五分钟、一个小时之后,你觉得你的心已经平静了、妄念已经很少了,那么,你就可以把数息放掉,数息只是一个手段、只是一种帮助,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心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当中持续地专注,如果心能够专注,那么就可以放弃这种工具。 当禅修者能够专注到自己的气息,那么,慢慢地气息就会变得越来越微细,气息变微细是因为自己的身、心已经平静下来,已经慢下来。身不动,气息就会变得缓慢,气息变得缓慢,那么我们的心就感觉到它越来越微细。微细的意思是气息的时间段呼吸会越来越缓慢,那气息变缓慢的同时,心也要跟着气息变化而变化。气息变缓慢,我们感觉就是气息变得微细,气息变得微细的同时我们的心也要跟着微细。 如果心还是处于一种只是觉知气息入出那种比较粗的阶段的话,那这个时候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到心很容易打妄想,心很容易跑开,这个是很自然的。就正如说,我们习惯去看很粗的东西,突然有一样很细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能够看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再细心一点,在看更小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再看一下,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还是可以看到更细的东西。如果用看很粗东西的眼睛去看更细的东西,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到很细的东西很多是觉察不到的,是不是? 如果你是用看更细东西的眼睛去看更细的东西,那么你还是可以察觉到。这个时候你所要看的东西就可以看到,就不会给你忽略掉。同样地,如果我们的心还是用看更粗的呼吸的心去看更细的气息,那么我们的心跟所缘就会有一定的差距,这个时候心就很容易去专注其它的所缘,所以这个时候把心跟气息达到平衡、心跟所缘达到平衡,也就是说心要更细一点。心细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从《大念处经》,从佛陀教导的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知道,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讲到修行入出息念的四种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专注它的长息,长的入息、出息; 第二个阶段是专注短的入息、出息; 第三个阶段是专注息的一切身的入息跟出息; 第四个阶段是专注息的寂止的入息跟出息。 如果再加上前面佛陀讲的:“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就是只是专注于它的入息跟出息,我们再把长息跟短息合而为一,那我们还是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只是注意到它的入出息,这个是很粗的; 然后,第二个阶段是专注到气息的长短,这个是细一点,但是还是比较粗的; 然后,第三个阶段是专注到气息的整个过程,就是它的开始、中间、结尾,就是初、中、后,那这是更细的; 最后,第四个阶段是到有时候气息若隐若现,乃至到不知道他是在入息还是出息,这个是属于微息,这个在《大念处经》里面教导的止息。 这四个阶段就是我们只要正确地培育入出息念的方法,我们都可以经历的。首先是从呼吸的入出那里下手,如果气息变得更微细的话,我们就可以专注气息的长短。有些禅修者可以直接从入出息转到整个过程,这要看每个人不同的进度跟导师的判断跟指示。接着再专注气息的整个过程,这整个过程就证明说这个时候气息已经是很缓慢了,这个时候,你的心再细一点就注意到气息的开始、中间、结尾,那证明说你的气息是细的,你的心也是细的,这就是《大念处经》里面佛陀教导的为什么要有次第的关系,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气息微细我们的心也要跟着微细。 然后,再到第四个阶段。气息如果很微细,这个是指有些禅修者定力已经培育到一定的程度,他会感觉到他一坐下来已经很善巧了,可以很快地让心平静下来,让身心都平静下来,然后让心专注在这个地方(人中)的气息,然后他会感觉到气息很快变得很微细。很微细是很好的事情,证明说你的气息已经很快地进入了适合培育定力的状态。所以,有些人不要以为说我的气息不见了,或者说我到处在找呼吸而苦恼,(气息很微细)这是一件好事,一个人的气息很微细要比气息很粗是更好的。但是气息变微细,很多禅修者会面临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就是他会找不到他的呼吸,或发现他的呼吸不见了。 其实呼吸是不会不见的,因为你不是《清净道论》里面提到的那七种人,就是你不是胎儿、不是死人、不是梵天人、不是进入第四禅定者、不是进入灭尽定者、不是溺水者、不是休克的这七种人。所以,你不要担心,你还是有呼吸的,只是你的呼吸很微细,微细到你的心不容易觉察到而已。这个时候所需要的只是在这个地方(人中)等,在这个地方只是觉察到你有气息,有时候气息若隐若现,只是知道就可以了。 不要尝试去找气息,更不要尝试去让气息变得很明显,然后尝试去深呼吸,不要这样做。这样做会影响你的进度。因为你的气息很宁静,证明你的心已经很平静了,你突然去加一个深呼吸,深呼吸你的心跳就变快,你心跳变快你的心就会躁动不安。所以不要尝试去改变你的呼吸,只是知道你的气息就够了,慢慢的你会发现你还是有气息的,这个时候把你的心还是专注在气息这个地方。 这四个阶段过程中,每个人的时间段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时间段不同是因为每个人不同的巴拉密的关系,每个人不同的过去所积累的菩提资粮或者解脱资粮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禅相,有些人一、两年都不能看到禅相。这个不奇怪,但是不要因为说看不到禅相就气馁,其实我们说的禅相是叫做nimitta,nimitta是什么?Nimitta就是标记而已,只是影相而已,不要太在意,虽然入禅必须得要有禅相,但是没有禅相不要因此而苦恼。 正确的方法跟正确的禅修态度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能够顺着正确的方法一直地禅修,只要不放弃,只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终有一天他会成功的,最怕的就是那种投机取巧的,那种用想象出来的,一定要刻意想象出光来,那样的人即使能够维持他的所谓的禅相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的定力是不稳的。其实他的那种禅相或者那种光是逼出来或者只是靠想象出来,不是真正的靠正确的方法、正确的禅修心态,很稳、扎实地培育出来的。所以对于禅相姗姗来迟的人不要着急,也许它很害羞。 如果能够把定力培育得越稳越扎实,那么即使没有禅相你还是可以专注得很好很稳,那一旦禅相出来,你要入禅是很容易的。对禅相刚刚出现的禅修者来说呢,往往光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现在这里(人中),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说出现在这边(人中以外)的不叫禅相,或者有时你会感觉到刚开始的光是笼罩在头上,或者在很远的地方或者在眼前一片灰蒙蒙像雾一样的状态。在这个阶段,有许多禅修者就会给自己添加障碍,就是起疑:「到底这个是不是禅相啊?这个是不是光啊?」 这个很没有必要的,这种障碍就好像说你自己本来是很轻松地走路,你一定要拿一块大石头自己扛着在那里走。没必要去怀疑,是不是禅相也不要紧,如果是禅相那也很好啊,但那有什么好了不起的呢?反正那灰蒙蒙的光你问导师,导师也不会说那个是禅相,甚至他会说:「你为什么要专注它?它不是禅相。」是不是禅相没关系,不要对禅相太过执着,禅修的心态很重要。 禅修者只要在这个时候持续地专注气息,无论他的气息是入出息的阶段、或者说长短息的阶段、或者全息的阶段还是微息的阶段,他只要在这个地方持续地专注气息,慢慢地他会发现到外面的光会干扰得越来越频,有时候会感觉到整个身体给光笼罩着,或者说感觉到有时候一闭上眼睛眼前就一片光亮,这个时候还是不要管,是不是禅相也不要管,没有关系,只是专注在这里的气息就够了。 在这个时候的禅修者应当继续只是专注他的气息,无论他的气息是属于入出息、还是长短息、还是全息、还是微息,只是专注他的气息,慢慢地他就会发现到他的气息有时候会变成光,有时候会不见,这个时候也不要去管他,只是专注他这里的气息就够了。这样持续地专注气息,如果能够保持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是很好的,只是管气息就可以。 当气息真正的已经变成了禅相,或者说你会感觉到那个时候你呼出来的气就是光,你吸进去的气也是光(不是走进里面,也不是到外面),只是在这个地方;只是说你一闭上眼睛你就发现到这个地方(人中)就有光出现,这个时候你也不要去判断它是不是禅相,不要紧。 如果你知道你的气息变成光,那么这个时候你应该向禅修导师去报告,如果导师说你可以专注光,你就把心放在光里面就可以了;如果禅修导师还是叫你继续专注气息,你就专注气息,你不要去判断它:「这个到底是不是禅相?或者说禅相出现是什么形状?」这些不要紧,刚开始光出现的时候会有很多种情况,在这个时候有些禅修者如果不注意的话,他就很容易去玩弄禅相,他一玩弄的话很容易出事的。 有些禅修者的光可能会呈现红色、紫色、黄色、蓝色、白色、各种各样,或者有的禅修者会呈现像星星一样的,或者说整片的光,有的甚至像玫瑰一样的、或者像车轮一样、像蜘蛛网一样、像棉花一样、像云彩一样……都没关系。在这个地方,如果它变成光而且光是很稳定,你不要管它是什么形状、不要管它是什么颜色,只要你的气息变成光,而且你的气息就是光,光就是气息,那个时候你就专注在光里面就可以了。 专注在光的时候不要去玩弄,有些人好玩,就想一些东西,它真的就能够变现那些东西,但是这样的话很危险的。当然,一般在这边,这种情况就比较少,因为如果经常要跟禅修导师互动的话,这种情况会出现得比较少,要不然的话你真的会想见到佛就可以见到佛,见到魔就见到魔,见到极乐世界就见到极乐世界,如果你一直这样修下去的话是可以的,因为你的心有很强的力量,很强的魔力,可以变现出你想要见到的东西。 把这些东西抛开,不要管它。如果你的气息没有变成光,你就只是知道气息;如果气息完全变成了光,光就是气息,气息就是光,你分不出哪一种是气息,哪一种是光,那么就让你的心放在光里面,就够了。这样的持续地专注光,偶尔有时候光会变得暗淡乃至到不见,不要着急,回到气息,当你专注气息的时候,不久它又会变成光,这个时候如果是出现在这里,我们可以说这个是禅相了。如果说在远处啊或者是什么形状呀,有时有、有时没有,这个时候是不是禅相不要去理它。 对有些禅修者来说,他的禅相是很容易出现的;有些禅修者来说,他的禅相是比较迟出现的。这个是指在一座当中,有的人可能一闭上眼睛很快禅相就出现了,有些人可能会五分钟、十分钟才出现,乃至有些人可能要十多二十分钟才出现,这都不要紧。 如果是对于慢出现的人来说,他可以坐下来之后先做好准备工作,比如说身体的端正啊,身心都适合于禅修的那种柔软、那种轻松的状态,然后呢,再专注这里的气息,然后从入出息开始,然后慢慢的越转越细,然后转到长短息,再转到息的整个过程,然后只是专注在这边的气息,只是知道它的气息就够了,要让心这个时候更单纯就够了。然后,如果它变成光,那么你就专注在光,如果不行的话还是只是专注这里的气息。 如果对于禅相很快出现的那些禅修者来说,也是一刚开始就可以先专注气息、入出息,当它变成光的时候,你就只是知道它是光,那个时候就可以把你的心完全地融进光里面,把心投进光里面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事情,不要有任何的想象,不要有任何的期待,只是知道那是光,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到你的心专注在光跟专注在气息是不同的,具体的就每个人各自去体验就好了。 如果一位禅修者能够专注在禅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那么很可能他能够达到一定的定力。在定力还没有稳定的阶段,禅修者会落入有分。落入有分,很多禅修者体验到,他本来是坐得好好的,而且光是非常明亮,突然好像有一个很快的中断一样,接着他又很快专注回自己的禅相。 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禅修者来说,他不要紧张,也不要去尝试练习落入有分,还有立刻让自己的正念提起来,要提醒自己只是专注在禅相就够了,只是让心投进禅相,一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就提升自己的精进跟正念,然后再把心投进禅相。这样持续地过了一段时间,他对于专注禅相越来越善巧、越来越熟练的时候,这种落入有分的情况会越来越少。然后他就可以很长时间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专注在禅相上。 如果能够专注在禅相,心融入禅相能够专注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禅修导师就会叫他去查有分,如果他能够查到有分,就会叫他查禅支,如果能够查到寻、伺、喜、乐、一境性的话,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已经证得了安止定,这个是属于初禅。如果一个禅修者证得初禅之后,他还可以再继续练习初禅的五自在,然后在练习了五自在之后再进入第二禅。第二禅能够善巧之后再练五自在,五自在之后再进入第三禅,然后再依次进入第四禅。 有人问:「是否一定要达到光,还是说如果没有达到光就不能专注光?」 尊者答:「很重要的就是当你的气息完全变成了光,这个时候,你分辨不出气息跟光,其实在这个时候,你的心很容易就放到光里面,这时候你会发现不容易分辨而且没必要去分辨的就是:第一你的气息;第二是你的心;第三是光。如果你达到这个阶段,你不知道这个是心还是光还是呼吸,你就不要去管它,你就只是融入就可以了。」 在整个修习入出息念的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禅修心态就是不要太紧张、不要有期待。因为我们之所以生长在这个年代,我们距离佛陀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佛陀在世(距今)已经有两千六百多年了,在经过这么漫长的时间,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巴拉密的话,我们早已经解脱了,我们不用再轮回,再继续痛苦到现在,是不是?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能够依照正法,还是生活在佛陀正法的时期,还是有机会解脱,还是有机会证得禅那。 所以我们要有信心。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的同时,我们要有自信心,我们的自信心就是通过努力,通过积累巴拉密,我们一定能够成就。但是,我们不要跟佛陀在世的那个时候的人比,不要跟有些禅修得很好的人比,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 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禅修者来说,能够一帆风顺地禅修的人少之又少,一般都是一波三折的,偶尔只有一、两个是禅修很顺利的,大部分都是经过很多障碍、很多磨难、很多波折等等,他慢慢地才提升自己的定力,才修行成功的。所以在禅修过程中,进进退退是很正常的事情,起起落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心去承受这样的起落。 对于禅修的进度不要有太多的期待,不要太大的执着,对于好我们保持一种很平静的心态,对于不好我们也保持一种很平静的心态,最重要的我们是不是用一种很平等的、很中舍的心去对待我们的禅修。如果你太紧张的话,好的话你就欣喜若狂,好像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飘飘然,如果一旦不好的话,自己又很沮丧,好像整个世界都很黑暗。对自己的禅修进度太紧张了,患得患失,这种情况即使你的禅修方法是正确的,但是你的禅修态度、心态是不正确的(还是会对你的禅修带来障碍)。所以不要对于禅修的进度太过紧张,你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只管把心安住于法,只管把心安住于自己的禅修业处就够了。 不要去想:「今天进步得怎么样,今天又不好,今天坐了不能专注,今天禅相又不见了,今天很多妄想,今天又昏沉……」 因为,要培育定力需要有很多的外缘跟内缘,缺一种缘都不行。假如现在外面很吵,你能够很专注吗?或者说现在寺院有很多工作、有很多义务要去完成,你也很难去专注,或者现在你跟同住一个孤邸(kuñi,寮房)的人吵架或者同隔壁孤邸的人过不去或者跟某一位禅修者勾心斗角,在那里互相制造一些痛苦、制造一些是非,你也很难专注。又或者说现在你很想禅修,但是你没时间禅修,你很忙、很多其他的事务,或者突然你的亲戚来了或者你要回台湾啦、要回马来西亚啦、要回新加坡啦,这个也是很难的,是不是? 或者说你很想禅修,你也很有巴拉密,但是没有导师的指导,你现在到了一阶段,你在那边卡着,自己没有办法解决,那怎么办?是不是?还有很多,比如有时候饮食不舒适,有时候食物太辣或者太热气(上火),如果不适合也是会干扰到自己的禅修;有时候身体的病,比如说感冒、发烧或者自己的身体很虚弱,也是很难禅修;或者有一些外在的非人的干扰、或者人与人那些没有必要的障碍干扰,这些也是会障碍到自己的禅修。 所以我们要知道,禅修是很多内缘和外缘加在一起,才能助成我们能够培育定力的,只要其中的一种缘缺乏,我们的禅修就会有进退。比如说你的身体不舒适、身体有病了或者身体很虚弱或者很累、睡眠不足,晚上睡不好,白天就会影响到禅修;比如说自己的心不好,最近心有很多贪爱,或者说很多嗔恨心,很讨厌一个人,或对很多东西都很抗拒、很排斥,你也是很难禅修的;如果外面太热,热得你一坐下来就满身大汗,你也是很难禅修,是不是?要助成禅修的缘要很多很多,但是要破坏你禅修,破坏你定力的缘只要有一个就够了。 所以我们知道,正是因为很多缘助成的禅修,助成的定力,它是很脆弱的,所以我们不要对自己禅修的定力抱太大的期望,太大的执着,因为一旦执着的话,那么稍微一个外缘变动,你的心就在那里变动了,你的心一变动,你就没办法禅修了,没有办法禅修你就很痛苦,你的心痛苦产生的是苦受,苦受或者是叫忧受,产生了忧受你产生的就是不善心,就是嗔恨心,如果你的嗔恨心又在变本加厉,它是连锁反应的。你生起了不善心就会障碍你的禅修,你禅修不好又生起不善心,不善心又障碍你的禅修,这变成一种恶性循环。 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多一点生起善心,多一点如理作意,不要太过在意自己禅修的得失,而且不要有期待,不要说我要在七天之内证得阿拉汉果,这个是不可能的。为什么?现在不是说不可以证得阿拉汉果,但是你说我要在七天之内,我要在一年之内证得阿拉汉果,这个是确实地超过了我们现在这个时期的能力范围。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不要有过重的负荷加在自己的身上,要学会做个快乐的禅修者,学会做个愉快的、轻松的禅修者,不要太多的心理负担,不要太多的期待。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故事叫拔苗助长的,是不是?拔苗助长就是他的心态不正确,太过急于求成。我们种一棵树可能要两三年、三四年才能够成长,才能够开花、结果。同理,那你为什么要期待你现在的禅修要在一、两个月当中成就呢?举个世间例,不可能说我现在要开公司,我要刚开的公司在一年内就要盈利几十万、几百万,这是不可能的。资金要积累,巴拉密也要积累,无论你现在的禅修好不好,只要坚持,你就是在积累自己的巴拉密。 只要你依照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向去禅修、去精进,你所做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它都是在积累,只是看什么时候成熟而已。所以这里它的成熟超出我们的期待,超出我们的期限,我们不可能说,当我们种下了一棵树、一颗种子之后,我们要期待它两天之内、三天之内,要长高、长大,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浇水、施肥、除虫而已。 佛陀在经典里面也有讲到:一只母鸡要孵鸡蛋,它不可能在鸡蛋还没有孵出小鸡之前,它就去啄它的蛋壳,是不是?如果去啄它的蛋壳的话,那么鸡也不会出来,那个蛋也没有用了。它的工作只是孵蛋而已,而且呢,是坚持不断地去孵蛋,不是说母鸡孵了一天、两三天就去玩,玩了又回去孵,它都是持续地去孵,然后应该出去吃的时候它就出去吃,吃完之后就又回来孵自己的鸡蛋,总有一天小鸡会破壳,然后那个时候它就会稍微再把鸡蛋啄一啄,就能够助成小鸡出来。所以我们禅修也是这样,我们要学习做母鸡。 这个是佛陀的比喻,佛陀另外也举了一个农夫的比喻,一个农夫种地,只应在适当的时刻耕田,适当的时刻播种,适当的时刻灌溉,至于说禾苗什么时候长出来,这个不是他能够期待的。禾苗的生长是有它自己的规律。同样地,我们禅修有一个过程,而我们所做的努力只是依照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心态,持续地努力,这样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我们有正确的方法,有好的心态,持续地禅修,那么终有一天我们的巴拉密是会成熟的,终有一天我们是能够证得禅那,能够证得道果的,终有一天我们是能够解脱生死轮回的。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了。 萨度!萨度!萨度!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