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十三祖略传 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八祖杭州云栖莲池大师 九祖北天目灵峰蕅益大师 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师 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师 十二祖红螺资福彻悟大师 十三祖苏州灵岩印光大师 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远公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听后,远公悟彻真谛,感叹地说:“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秕。”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 远公大师出家后,卓尔不群,发心广大,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进为道,无时或懈,道念日纯。道安大师常常赞叹说:“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远公二十四岁时,便开始讲经说法,听众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远公便援引庄子的义理为连类,采用“格义”方法,令听众清楚地领悟。远公著述宏富,相传鸠摩罗什大师读到远公所著《法性论》,大加赞叹云:“边国人未有经,使暗与理会,岂不妙哉!” 在弘法传道的过程中,许多人皈投到远公座下。东晋太元四年(公元379年),道安大师为前秦苻坚所执,往长安,其徒众星散,远公率领弟子数十人,打算去罗浮山,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到庐山清净,足可以息心敛影办道,于是驻锡庐山的龙泉精舍。刺史桓伊发心建造东林寺,远公自此以东林为道场,修身弘道,着书立说,晚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由于远公的德望,当时的东林寺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中外僧俗,望风遥仰。“东向稽首,献心庐岳。”遥与北方长安消遥园,平分天下。 远公作为一代佛教领袖,十分注重僧格的尊严,针对“沙门抗礼万乘”的说法,着《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阐述僧人不礼拜帝王的道理,高标出家修道的胸襟。远公如是推重出家的志向,赞叹修道的功德,无非欲令世人具敬僧之心,亦令僧人自尊自强。由此,远公严正声称:“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外之人,不应致敬王者。”可谓掷地有声,凛然刚骨,力争僧格的尊严与独立。迫使篡位的桓玄,下诏书确立僧人不礼敬帝王的条制,自此便成为中国的规约。 远公志逾丹石,不畏权势,不求利禄,惟道是从,保持着崇高的僧格形象。试以二例为证:其一,晋安帝自江陵回京师,辅国何无忌曾劝远公在江干候迎,远公称疾不行,安帝不特不以此为忤,反而来信安慰远公,谓“知所患未佳,甚情耿……法师既养素山林,又所患未痊,邈无复因,增其叹恨!”其二,桓玄征伐殷仲堪,行军经过庐山,要远公出虎溪一见,远公亦称疾不堪以行,绝不破例出虎溪去见宾客,桓玄只得自己入山。起初桓玄傲气十足,不肯向远公敬礼,哪知一见远公的严肃神韵,不觉自然而然地致敬起来。桓玄问:不敢毁伤,何以剪削?远公答云:立身行道。桓玄称善。本拟提出许多问题来诘难的,一与远公接谈,不敢复言。桓玄下山后对左右随从说:像远公这样的人,实是我生平所未见过的,的确是个高僧大德!其后桓玄沙汰僧众,特对他的僚属说:“沙门有能伸述经诰,畅说义理,或禁行修整者,始可以宣寄大化。其有违于此者,悉当罢黜。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远公为此致书桓玄,广立沙汰僧人的条制,桓玄悉皆遵从。由此可见远公感化人之深。 远公一生德业隆盛,声誉环字,其本迹吾人难以测度,然其威神妙用之事相,亦足以感发人心。远公率众初抵庐山时,住在离水源较远的龙泉精舍,尔时,远公以锡杖轻击泉池云:“若我与此地有缘,此池便当涌现泉水。”说后,地下泉水汩汩涌出。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寺便命名为龙泉寺。 建造东林寺之初,木材供不应求,远公为此发愁,夜梦山神禀告:“此山足可栖神,愿毋他往。”说着,天空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殿前池塘中,涌出许多珍贵的木材。刺史桓伊大为惊讶,更加相信远公是神僧,号召百姓出工出力,建寺速度加快。因将大雄宝殿称作“神运殿”。 陶侃在广州作刺史时,一渔人见海中有神光,撒网到放光处,得金文殊像,上有“阿育王所造”的字样。陶侃以此金像送武昌寒溪寺供养。后来,寒溪寺遭火灾,殿寺全被焚毁,唯有金文殊像及其供像的殿堂得以幸存。陶侃移任江州作官后,派人迎请金文殊像,谁知金像抬上舟船便沉到水底,多次打捞,了无踪迹。当时,有民谣云:“可以诚至,难以力招。”东林寺建成后,远公至江上虔诚祷之,金像忽然浮出水面,遂恭迎金像至神运殿,另造重阁以供奉,并制文殊瑞像赞。 远公容貌威严,令人一见顿生敬畏之心。据传记载:时有慧义法师,以强正自命,不肯服人,对远公弟子慧宝说:“你们都是一班庸才,所以对于慧远推服得不得了。你们看我和他辩论。”及到听远公讲《法华经》时,屡次欲提出问题来问难,终因心情战栗,汗流浃背,一句也不敢问。另有谢灵运恃才傲物,一见远公,肃然心服。足见远公感格人心之威德。 东晋时代,佛法虽已不断的传入,然尚不完备。所以梵僧来华弘化者,仍然络绎不绝。远公感于法道有缺,曾派弟子法净、法领等西行取经,得到诸多梵本佛经,遂于庐山置般若台译经,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 远公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共期西方。率众精进念佛,凿池种莲花,在水中立十二品莲花,随波旋转,分刻昼夜作为行道的节制。由于修行的理论与方法正确,莲社123人,均有往生净土的瑞相,甚至有的还在现身中见佛,如刘遗民等。 据《远公别传》记载:远公在庐山的净修,非常精勤勇猛,曾于念佛三昧中,三次见到佛菩萨的胜相,然而远公从未向他人宣示,其后在般若台的东龛,刚刚从定起来,又见到阿弥陀佛身满虚空,而于圆光之中,有无数化佛及观音势至等,同时还有慧持、昙顺、刘遗民等。于时阿弥陀佛对他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刘遗民等也曾趋前对远公禀言:“法师之志在吾之先,何来之迟也?”远公确知往生日期后,才将见到胜相的事实告知法净、慧宝等弟子。制订遗戒,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享寿八十三岁。 远公大师圆寂,道俗奔丧,络绎不绝。四众弟子奉远公全躯葬于西岭,治冢垒塔,谢灵运作碑文,以铭其德。后人在寺中图画远公像,令人瞻仰。远公大师德业广被,自晋至宋历代帝王谥号追荐多达五次。 赞云: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 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圆音一阐士归庐,大法将弘神运殿。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愿。 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生于安徽泗州(一说山东临淄)。年少出家,早年修习《法华经》、《维摩诘经》,后见西方变相与《观无量寿佛经》,心生欢喜,欣慕西方极乐世界,每常诵习十六观行冥心思惟,如法作观,未经数年,已成深妙,便于定中,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在目前,涕泗交流,举身投地。 贞观十五年,大师二十九岁,至西河石壁谷玄中寺,见道绰禅师,蒙授《无量寿经》。见净土九品道场,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如救头燃。每入室长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寒冰天气念佛,亦要念到汗湿衣襟才止息。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心绝念于名闻利禄,从不举目而见女人。律己峻严,待人慈爱宽恕。凡美味佳肴都供养大众,粗粝饭食则留给自己。佛前灯常年不熄,三衣瓶钵,躬自持洗。从不与人聚谈世俗之事,恐怕耽误净业。大师念佛功深,成就殊胜。念一声佛,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百千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自证境界不可思议。 善导大师对净业修持,特重专精,认为能否做到专精,是决定能否往生的关键。他说:“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未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善导大师的著作中,对时人多有苦口婆心的劝示。《观经四帖疏》云:“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由于大师净土信念诚挚,德业隆盛,故四众弟子受其感化,而归心净土者不胜计数,其中也有难抑厌欣之情,以致舍身往生者。据传载,大师在光明寺说法,有人告大师曰:“今念佛名,定生净土否?”大师答曰:“定生!定生!”其人礼拜讫,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相次。出光明寺门,上柳树表,舍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逝。大师的弟子中,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念佛三昧成就往生净土者,不可纪述。 大师自利成就,悲心不舍众生,几十年来,孜孜弘扬净土法门,所有的供奉都用来写《阿弥陀经》,达十万余卷,画西方净土变相三百余处。大师少时,偶见西方净土变相而引起愿生之心,推己及人,了知艺术的感染力与渗透力甚大,故致力于净宗艺术性的弘扬。敦煌千佛洞中《观无量寿佛经》曼荼罗的成立,即是大师亲自作画,流传于世。举世共仰的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据考即为大师之所监造。 大师于唐高宗永隆三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示寂,享寿六十九岁。弟子怀恽等瘗于长安城内禾原,为大师造塔,并建伽蓝(即今香积寺)。植神木灵草,四时供养不怠。大师遗着存世者共五部九卷,计为《观经疏》四卷,《往生礼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 大师圣德高风,本迹不可测度。据《天竺往生略传》云,善导是阿弥陀佛化身。我国莲池大师曰:“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 赞云: 师当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净土惬群情,佛力谁与京?若肯投诚,西方定往生。 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切诫学者须撝谦,兼使极力生欣厌。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择机理双契干。念佛出光励会众,所说当作佛说看。 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岁时,出蜀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慧日法师离京至广州,大师来谒,恭敬求法。慧日法师教示不可独然独善,应依《无量寿经》修念佛三昧,以救济群生。从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归衡山,于山之西南,建立精舍,号弥陀台,仅安置经像,精苦修道。有人供养食物则吃,无人供养则食野果花草,弊衣唯求御寒蔽体而已。慕名来求道的人,常见一人身形羸弱,尘垢满面,负薪担水,都以为是大师的侍者而轻慢之,及打听,方知那正是大师。大师万缘放下,精进念佛,得念佛三昧,常感圣境现前。 当时,法照大师在庐山修禅定。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一褴褛僧人侍立在佛侧,询知是南岳的承远大师。出定后,法照即往衡山面谒承远大师,悲喜流涕而受其教,转修净土。远近道俗亦闻其德业,前来亲近乞教。负布帛,斩木垒石,搭棚居住,并发心施金,营造殿宇。大师既不拒绝,也不营求,殿寺盖成,题名弥陀寺。营造殿宇的结余,都布施给饥饿病苦者。 大师教化众生,善立中道,随机设教。为了使众生早证道果,大师殷殷开示念佛法门,并将经教法语,弥陀名号,书写在大街小巷,镌刻在山岩溪谷,苦口婆心地劝勉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从化者甚众,前后受法弟子千有余人。就中以比丘惠诠、智明、道侦、超然、法照等,皆入室之秀。后来,代宗皇帝奉法照大师为国师,便也推尊承远大师,顶礼有加,赐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承远大师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十九日告别诸弟子,安祥示寂于弥陀寺,享年九十一岁。吕温之《南岳大师远公塔铭记并序》,柳子厚之《南岳弥陀和尚碑》,均记传大师的德行。 赞云: 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新法永传扬。 般舟苦行世难堪,绝粮泥土作所餐。常将经要佛名号,遍书途巷岩石间。念佛佛教特别法,来学以此令心安。天子闻名南向礼,故得道风四海传。 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一说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之芳踪,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于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中(公元765~766年),登南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后始修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在南岳云峰,偶于钵中感见祥云高山与寺院,涧溪北面有一石门,内中有一寺庙,题有“大圣竹林寺”金字。大师见此景相虽然清晰,然内心尚疑是自己的幻觉。过了一段时间,于用斋时,又在钵中睹见五色祥云,楼阁台榭,还见文殊菩萨与诸圣众讲经说法。斋食用毕,景相方消失。大师咨询他僧,知是五台山的景象,遂萌朝拜五台的念头,然障缘甚多,未能成行。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夏天,大师于衡州湖东寺,启五会念佛道场。感五色彩云弥覆其寺,祥云中现出许多楼阁寺宇,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其身高大,满虚空中。参与法会的人都清楚地见到,个个欢喜踊跃顶礼。上述景象持续了四小时才消失。 大师于当晚,在念佛道场遇到一老人,老人对大师说:“法师曾发愿朝拜五台,为何迟迟不行呢?”大师回答:“障难甚多,路途遥远,怎么去得了呢?”老人说:“只要肯下决心,道路遥远崎岖又怎能挡得住呢?”说完,倏尔不见。大师又惊又喜,在佛像前重新发誓,待念佛法会期满,即当起程,纵然火聚冰河,终不退志。于是,偕同志数人慨然上路,旅途果然顺利。 大历五年四月五日,大师等数人到了五台山,蒙佛光照引,寻至大圣竹林寺,看见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端坐在讲堂狮子宝座上,为众说法,历历可闻。大师向二大菩萨恭敬顶礼后禀问:“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菩萨回答:“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如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大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菩萨开示:“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后,菩萨为大师摩顶,并为他授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讫,二位大圣互说偈颂。大师恭敬聆听,法喜充满,作礼而退。顷时,刚才的景物倏然隐去,大师心中倍增悲感,便在原地立石作记,用资纪念。后蒙一老梵僧的劝告,将所见所闻宣示诸道友,并在原地仿建一庄严的寺庙,名为竹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