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就念《无量寿经》,这决定得 ...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就念《无量寿经》,这决定得生

净土法门法师: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就念《无量寿经》,这决定得生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53集

2011/8/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这一生当中我就是想到极乐世界,就这一个念头,其他念头全放下,统统放弃,我就走这一条路

「如《宗要》云:此言佛智,是总标句,下之四句,各显四智,不思议智者,是成所作智」。成是成就,成就所作的这种智慧。成所作智是转前五识所成就的,前五识是眼耳鼻舌身这个五识。这五识也是果上转,前五识跟第八识是果上转,最重要的是六、七,六、七是因上转。你从哪里转起?从第六、第七。第七怎么转法?不执着,就转第七识;不分别,就转第六识。所以,一定从第七先下手。「此智能作不思议事」,事就是事业。这里举出一个例子,譬如「一念称名」,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永灭多劫重罪」。这句佛号有这么大的力量吗?真有,随便念一句也真有。这个力量不在现前出生,这一念你听到了,或者你自己念这一声,自己念一声比听到的力量更大。无论是有心无心,你看连听到,看到阿弥陀佛的像,看到阿弥陀佛名号这几个字,无论是听见,叫一历耳根,看见是一历眼根,阿赖耶识的种子永远不消灭,只是缘不成熟。什么叫缘?你没有真信,你没有发愿,你没有真的用心去念,这叫缘不成熟。如果缘成熟了,那个作用就太大!缘成熟了,一念称名确实像经上所讲的「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永灭多劫重罪。这种念佛,像我在前面所说的,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妄念都没有,这个效果就能产生。

你要问为什么?这里头有道理,佛在经上常说,我们听了也耳熟,但是不懂他的意思。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心里想什么?凡夫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想什么?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中国人常讲七情五欲,想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不好。这些欲望,欲望必然引起你的烦恼、习气。头一个,四大烦恼一定跟着起来。我见就是自私自利,接着贪瞋痴慢全起来了。这些东西引导你到哪里去?佛法讲六道轮回两种业力,第一种是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是这种业力,哪一个力量最强就先到哪里去。如果说贪的力量太强,就引导你到饿鬼道,贪心变饿鬼,瞋恚的力量强,就引你到地狱道,愚痴的力量强,就引你到畜生道,不是好事情。到哪一道不是任何人决定的,任何人都没有这个权力,阎王没有这个权力,天王也没有这个权力,完全是自作自受,是你自己造的业力牵引你走的,你不能怪任何人。

我们这一生得人身算不错了,什么业力牵引着我们到人道来?佛法里面讲五戒十善,起心动念不忘五戒十善。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念头一起就会想到五戒十善,十恶我决定不做,十善可以,这你不失人身。我们中国人讲凭良心,你在这一世当中,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都能够凭良心,不会做坏事,来生还会到人道来;换句话说,我们过去生中修过这些法,所以这次得这个果报,得人身。人身难得,我们得到了,得到人身,人身最可贵的是闻佛法,我们这一生当中又得到,真是太幸运了。有缘闻佛法这也有因,过去生中曾经学佛,供养三宝,爱好经教,这一生才遇到。

遇到之后能不能成就?这在今生就可以决定,宿世的因缘我们现在都兑现了,今生要努力提升。遇到佛法能信、能解,这叫有善根,你的善根很深厚;真肯干,真正发愿往生净土,真正念阿弥陀佛,能够把欲望、不好的习气统统放下,这叫有福报。《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我们的善根就很厚。我遇到了,我能信、我能够理解,我真正发愿,不想再搞六道轮回了。这一生当中我就是想到极乐世界,就这一个念头,其他念头全放下,统统放弃,我就走这一条路,这个福德因缘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你决定成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净宗法门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这个机会真正把它抓住,我们这一生成就了,功德圆满,这就叫成所作智。这个果报之殊胜,能生界外胜报,如是等事,这是不可思议。

第二个,不可称,「不可称智,是妙观察智」。称是称赞,无法称赞的,这是第六识。「此智观察不可称境」,无量无边的境界,这不可称境。这里也举一个例子,「谓一切法,如幻如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非逐言者所能称量,是故名为不可称智」。这实在是不容易,如果不读大乘经你决定不知道,你会把一切法都当作真的,以为真有。这一切法,包括极乐世界、包括十方一切如来的刹土,没有一个是例外的。《金刚经》上跟我们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在这桩事情我们搞得很清楚、很明白,真正清楚明白了,那就应该放下。现在还没有放下,那就是还不是十分明白,放不下,这就是半信半疑。真正相信,没有疑惑,肯定放下。所以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非常重要,我们要常常念,最好每天能念一遍。经文不长,记得很熟,不必看字也能背诵。

……

净宗有个妙法,叫你造什么业?造阿弥陀佛的业

「大乘广智,是平等性智」,这是第七末那识。「此智广度,不同小乘,谓游无我,故无不我,无不我,故无不等摄」,等摄是什么?悉皆平等摄受,「以此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是名大乘广智」。这个境界不可思议,这实在说把咱们那个小心眼打破了,把我打破了。末那识就是执着我,六道里头造作一切不善的罪业,它是根。所以,八识里头染污最严重的就是这个,叫染污意,这个染污就是自私自利。所以此智,转末那就为平等性智,这个智慧可以广度一切众生,心量大了,这是你自己本来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它不同小乘,小乘没有这么大的心量。小乘虽然破了身相,我见没有破,也就是说,小乘把第七识破了一小部分,不执着身是我。他执着什么是我?灵性是我。这一执着,执着是迷,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什么叫智慧,什么叫迷。有执着这就迷,不执着就是智慧,不执着就是平等性智。

怎么知道我的末那识破了,转识成智了?从你内心深处去观察,你没有自己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物跟自己是一体,你觉悟了。你对待一切众生跟对待自己一样,决定没有分别,这叫开悟。如果还有分别,你没有开悟。所以,真正转末那为平等性智,谓游无我,这个游是指活动,你在活动里头没有我;无我故无不我,没有我,我在哪里?一切万法皆是我。这就要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自己的真心,识是自己的阿赖耶,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真的就跟我们作梦一样,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当梦醒来之后,刚才做了个梦还清清楚楚,梦中所有的境界不见了。如果梦中觉悟了,你就可以大行菩萨道,广度众生。梦中还执着自己有个身体,那你是凡夫境界,你不能做佛事。佛事是教化众生的事,是帮助众生觉悟的事,叫佛事。佛事反过来就是轮回事,不是做佛事你就做轮回事。轮回事就是造轮回业,造轮回业是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轮回里头跟这一切众生结怨、结缘,善的是结缘,恶的是结怨,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那真叫苦不堪言!所以,觉悟的人再不干这个事情,以前不知道,干了些傻事,现在再不干了。

说自己再不干了,自己没有把握,不知不觉他又干了。这什么原因?习气太重,在六道里头住的时间太长,染上许许多多不良的习气,这些习气在操纵你,这个习气佛法里头称它作魔。《八大人觉经》讲四种魔,四种魔里头最麻烦的是五阴魔,完全是自己。五阴是什么?这个身体,色受想行识成就这个身体。色是肉身,受是你有感受,内里面,阿赖耶识里头的业习种子会让你有苦乐的感受,外面的境界,人事境界、物质环境的境界,都能够让你生起苦乐忧喜的感受。这些感受你会有反应,顺你心的就生欢喜、贪恋,不顺心的就起怨恨,这就造业了,是你自己无法控制的。起心动念就在造业,身心再去造作,那个业的力量就更大了。所以,出离六道轮回是多么难!在一般来讲,人想脱离六道轮回,他做不到。佛法叫你修行,叫你断烦恼,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才入门。就这个入门,我们现在一般人一生做不到,后面就不必说了。必须见思烦恼断尽,你才能超越轮回,见思烦恼断尽是阿罗汉。《华严经》这是大乘,大乘十信位的菩萨到第七信才脱离六道轮回,六信还在色界天修行,还出不去。你说这个事情多难!

正因为这个事实,世尊为我们特别介绍净土法门,介绍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我们这才有救。为什么?极乐世界有带业往生,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断都能去,一品都没有断也能去,这个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可是佛说得很清楚,可以带业,但是这个业一定你要能把它控制住,不需要断,但是一定要能控制,这就是说只带旧业,不带现行。你现在还在造作,这个带不了,过去造的,昨天造的,可以带,今天造的不能带。所以今天,今天我不造了,行,今天不造可以。可是不造不行,念头不会断。净宗有个妙法,叫你造什么业?造阿弥陀佛的业。你就想阿弥陀佛,你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念,这个方法就行。这个方法真的人人都能做得到,人人都有条件往生极乐世界。

「无不我,故无不等摄」,等是平等,摄是摄受,接引。阿弥陀佛转八识成四智,转末那识成平等性智,这个经上讲的大乘广智就是平等性智。所以,阿弥陀佛对待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对待,没有说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没有。你天天念佛,佛欢喜你,天天造五逆十恶,现在回头了,我不再造,阿弥陀佛还是喜欢你,一样,决定没有差别。现在继续再造,那就没法子了。换句话说,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权,不在阿弥陀佛手上,在我们自己手上。我们自己真想去,真把烦恼习气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谁叫他来接我们?我们自己要他来接引,他跟我们是一体,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我们不要把我跟阿弥陀佛当中画个界线,这是我,那是阿弥陀佛,你的烦恼习气还在。当中界线没有了,我跟阿弥陀佛是一体,我跟极乐世界是一体。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我在这里修行有困难,不能成就,我今天要把娑婆世界暂时放下,我一心要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不是去享福,到极乐世界是为了成就自己,怎么成就法?要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成就。成就之后,像阿弥陀佛一样,平等摄受一切众生,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个力量让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迎接,不是别的原因。六道轮回受果报,自作自受,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也是自己的一念心跟佛一体,跟佛相应。你把这个道理搞通了,事实真相搞明白了,你一点怀疑都没有。

念老底下解释得好,你看末后这两句,「以此同体智力」,这个智就是平等性智,就是大乘广智,佛跟我们同体,「普载无边有情」,他有这个能力。遍法界虚空界不知道有多少有情众生,不是只我们地球上,无量无边的世界,诸佛如来都在宣讲《无量寿经》,都在劝导大家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化无量无边的身相,众生有一个念头希望往生,阿弥陀佛就有一个分身,就有一个化身去接引。「皆令同至无上菩提」,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定帮助你在一生当中证得究竟圆满的果觉,《华严经》上称为妙觉如来,等觉之上。我们这一生遇到这么样殊胜的缘,太稀有!太难得!这是阿弥陀佛的大乘广智。

下面,「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者,正是如来大圆镜智,始转本识」,本识就是阿赖耶。我们就晓得,第七、第六、前五都是从阿赖耶衍生出来的,阿赖耶是本识。「始转本识,方归心原」,这个原跟源头的源是一个意思,你真正回归自性,你证得无上菩提,你成就了究竟的佛果。「一切种境」,这个种是种种,一切种种境界,上到诸佛如来,下到阿鼻地狱,情与无情,这一切种种境界,「无不圆照」,圆是圆满,一个也没有漏掉,照是照见。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妙觉如来照见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种种境界。

……

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就念《无量寿经》,这决定得生

「三者,不了大乘广智,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众生无量无边,佛能度得了吗?佛能度得了,为什么我还没有得度?我曾经在马来西亚遇到一位法师,他就是怀疑:佛真能度众生的时候,他说了,众生没有度尽他不成佛,我还没有得度,他怎么成佛了?来问我这个问题。「复疑一切念佛众生岂能皆得往生净土」,这种怀疑的人很多,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其实,你对于念佛两个字没搞清楚。这真念假念,真念的往生了,假念的当然不能往生。真念佛的,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导同学的,我们把心换过来,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这样念佛决定得生。心里面还是有贪瞋痴慢疑,口里念佛,不能往生,那不叫念佛人。真正往生的条件,经上讲得很清楚,「心净则佛土净」。真心一念,他是心清净的,所以他有感应。我们一天念一万声、念十万声,心不清净,不曾感应,道理就在此地。虽然不能感应,这个念佛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头永远不坏,而且种子很多,他念佛念得多。哪天缘成熟了,这个善根就非常深厚,因为他过去念佛念得多,因缘一成熟,他决定就往生。什么缘?他真能放下,阿弥陀佛之外全放下了,他的缘就成熟,就这么回事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是二心、三心,你记住这句话,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别想,什么也不说。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想它干什么?你说它干什么?好,虚妄的,不好,也是虚妄的。《般若经》讲得那么清楚,「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想它干什么?你说它干什么?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就念《无量寿经》,这决定得生。古德所讲「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的。所以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

「故于阿弥陀佛作有量想,对治此疑,故言大乘广智」,大乘广智就是破这个疑惑,「此智无法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也」。大乘经教里佛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不是佛没有能力度,佛有能力度一切众生。什么是无缘?不相信,不接受,不看佛经,不听讲经,完全不相信,这就没有缘。阿赖耶里头虽然有种子,他没有缘。为什么没有缘?应当是从小没有接触到,从小所接受的与佛教、与传统大概都是相悖的这些知识。我们自己是过来人,晓得。家里面不信宗教,但是还信因果,因果什么?因果只是对人,杀盗YIN妄的对象都是人,对畜生还是照杀,这就是对因果还有少许那么一点。学校受的教育不谈这些,说这些是迷信,说这些是封建时代帝王欺骗人民的,是一种手段,稳固政权的一种手段,现在都不要了。

……

这些法,现代受过科学教育的人他不能接受,我们很清楚。尤其是圣贤的教学、佛菩萨的教学,没有诚敬这个心态你是没有办法契入的。即使出家修行,对经典、对三宝没有真诚恭敬心,你一辈子都得不到。为什么?你的怀疑没有断过,虽然出家了,还是怀疑。出家的原因我们不必去过问,但是他对于经典上这些关键的问题他的疑惑没断,又没有机会深入经藏。我们今天真正明白了,世尊在世四十九年讲经,为什么?只为一桩事情,帮助大家断疑生信。断疑生信之后,那是第二个目标,帮助大家破迷开悟。四十九年讲经教学就是为这个,没有一丝毫是为着自己的利益,没有。我们知道连须陀洹身见都破掉,佛怎么可能有我执?不可能。阿罗汉我执破掉了,何况是佛!《金刚经》上讲的四相四见都破得干干净净的,虽然是应化身,跟法身实际上说没有两样。所以,也要把佛看作普通人,以为他的智慧、能力都是有限的,这就错了。有量就是有限量。对治此疑,故言大乘广智。这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此智无法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

净土法门法师: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就念《无量寿经》,这决定得生

 
 
 
前五篇文章

人往往贪图眼前的小利,所以一生没成就(附一封来信及回复

人往往贪图眼前的小利,所以一生没成就(附一封来信及回复

四十八愿 第六讲:净土的修行是佛行,不是自力修行

四十八愿 第三讲:净土教的重点在于往生,不在于觉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三讲:二门章,舍圣道归净土

 

后五篇文章

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

真学佛,不一定在寺庙、在道场,家里也可以学

真学佛,不一定在寺庙、在道场,家里也可以学

教化众生不是一桩容易事,有学问、有德行还要有善巧

端正身心,止恶修善,发菩提心统统具足,就会把佛念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