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意趣诸宗祖师说 ——别时意趣与净土教(三) 王孺童 所谓诸宗祖师说,即以净土宗祖师为主,旁涉它宗祖师,梳理他们对别时意趣的个性化见解和阐释。 既然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别时意趣与净土教的关系,那么净土宗祖师对别时意趣的论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便于讨论,先从国籍上分成中国与外国两个部分,然后再从宗派上分成净土宗与其它诸宗。 对于每位祖师,均简述其生平,着重说明其在本宗的地位和师承关系;不论其是否为净土宗祖师,凡有与净土相关之经历,择要举出。在论说的内容上,主要以诸宗祖师本人的著述为依据。其中有些祖师对别时意趣的论说,是结合对净土经典的注疏展开的,由于本节侧重于分析各宗祖师的见解,且以后还要专门讨论“别时意趣会通诸经”,故在此对所涉经文只作意引或略引。 诸宗祖师既然对别时意趣进行论说,即是在不同程度上对无著菩萨论说的肯定,因此其论说均属会通一流。 一、中 国 (一)净土宗 1、道绰 道绰(562—645),俗姓卫,并州(今山西太原)汶水人,初习禅,后承袭北魏昙鸾思想,终成一代净土宗师。 道绰对别时意趣的论说,主要体现在其所著的《安乐集》中。 (1)肯定菩萨造论的意义 由于别时意趣之说肇始于无著菩萨,菩萨毕竟不是佛,对于“菩萨所造之论”是否具有与“佛说之经”同等的权威性,就成为论争的一个焦点。 道绰在此问题上,是充分肯定菩萨造论意义的。《安乐集》卷上:“凡菩萨作论释经,皆欲远扶佛意,契会圣情;若有论文违经者,无有是处。” (2)判《观无量寿佛经》为别时意趣 这主要是针对《观无量寿佛经》中有关“下品下生”的内容而说,经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道绰认为《观无量寿佛经》中的这段记述,当属佛陀的别时意趣说法。 (3)否定“十念成就”为别时意趣 既然判《观无量寿佛经》中“下品下生”为别时意趣,那么具体是什么内容“意在别时”呢?有人即依据无著菩萨本论及论释,将经中“十念成就”判作“即得往生”的别时远因。也就是说,就算“十念成就”,也不能“即时”往生,而是要在“别时”往生,将此作为经中别时意趣之所在。《安乐集》卷上:“今《观经》中,佛说下品生人,现造重罪,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摄论》云,道佛别时意语。又古来通论之家,多判此文云:‘临终十念,但得作往生因,未即得生。何以得知?论云:如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故知十念成就者,但得作因,未即得生,故名别时意语。’” 道绰对此是持坚决否定态度的。若真是如此,就彻底动摇了《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中所讲述“临终十念”的真实功德意义,故《安乐集》卷上云:“如此解者,将为未然。” 道绰认为,若“十念成就”不能“即得往生”,也就谈不上什么“成就”;若说“成就”,则必能“即得往生”。所以,若判“十念成就”为别时意趣,会导致经中文义自相矛盾。经乃佛说,经义必不会自相矛盾;前面已经肯定了菩萨造论的意义,那么论义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既然二者都是正确的,问题只能出在是否恰当并准确运用菩萨论来解释佛经了。 (4)“没因谈果”为别时意趣 到底《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中所述的哪一部分内容属于别时意趣呢? 道绰认为,别时意趣为佛陀的方便说法,既然是方便,就不是通途说法。那什么是佛陀的通途说法呢?《安乐集》卷上:“佛常途说法,皆明先因后果,理数炳然。”也就是说,佛陀的正常说法,必是先讲明原因,然后再得出结论,有因有果,有始有终。 那么与此相违,就是别时意趣。《安乐集》卷上:“今此经中,但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 由此可见,道绰认为“十念成就”和“即得往生”均是别时之果,而经中根本未谈“别时远因”,此即为《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中“别时意趣”之所在。 道绰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还引用《大涅槃经》作为论据。《安乐集》卷上:“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过去因?如《涅槃经》云:‘若人过去已曾供养半恒河沙诸佛,复经发心,而能于恶世中闻说大乘经教,但能不谤,未有余功。若经供养一恒河沙诸佛,及经发心,然后闻大乘经教,非直不谤,复加爱乐。’以此诸经来验,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过因不虚。若彼过去无因者,善知识尚不可逢遇,何况十念而可成就也!” (5)摄化懈怠众生 经过前面的论说,可以得知“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是别时意趣。但是,若要“十念成就”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也就是说不可能“即得十念成就”。 道绰既然承认别时意趣之说,为什么在他一生的教化生涯中,除自己身体力行,称念佛号每日达七万多声外,还极力劝说他人,并教以麻豆或赠与自制念珠计数称念佛号呢?从中又可看出道绰对别时意趣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即对别时意趣是对治众生懈怠障的认同。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释道绰传〉:“今有惰夫,口传《摄论》,惟心不念,缘境又乖,用此招生,恐难继相。”可见,道绰虽知佛陀别时意趣说法,但仍劝人念佛,也是为了广泛摄受众生,避免众生因懒惰懈怠而退失对佛法的信心。 (6)考据 道绰对别时意趣的论说,是就《观无量寿佛经》相关内容进行集中讨论,辅以《大涅槃经》为论据。据唐道宣《续高僧传》记载,道绰“《大涅槃》部,偏所弘传,讲二十四遍”,“恒讲《无量寿观》,将二百遍”。 其在《安乐集》中所引《大涅槃经》经句,出自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六〈如来性品〉,经云: 善男子,若有众生于熙连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乃能于是恶世受持如是经典,不生诽谤。善男子,若有能于一恒河沙等诸佛世尊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爱乐是典,不能为人分别广说。善男子,若有众生于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亦不能为他人广说。若有众生于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虽为他说,未解深义。若有众生于四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十六分中一分之义,虽复演说亦不具足。若有众生于五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广为人说十六分中八分之义。若有众生于六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十六分中十二分义。若有众生于七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十六分中十四分义。若有众生于八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亦劝他人令得书写,自能听受,复劝他人令得听受,读诵通利,拥护坚持,怜愍世间诸众生故供养是经,亦劝他人令其供养,恭敬尊重读诵礼拜亦复如是,具足能解,尽其义味。 2、迦才 迦才,唐代人,生卒年不详,住长安弘法寺。 迦才对别时意趣的论说,主要体现在其所著的《净土论》中。 (1)肯定经论的正确性 一般来讲,别时意趣说与净土教的论争,主要来源于无著菩萨本论中所说,与净土经典所说似乎存在差异,不甚相符。迦才认为,经为圣教之言,论乃道理之说。圣教玄奥,必依道理而得明了;道理清晰,必循圣教而得阐释。若欲得真知正解,二者皆须研习,不可偏废。故《净土论》卷中云:“圣教纶披,实难究览;业行萦结,谁可窥寻?今还捡之圣教,究以道理,使往生之路决如掌中。如《摄大乘论》云,夫为证者,必须经论二教。阿毗达磨以理为胜,修多罗以教为胜,教必有理,理必顺教。” 可见,迦才从宏观上肯定了“经”和“论”的理论正确性。他对别时意趣的讨论,也是由此而展开的。 (2)净土经典为“了义经” 既然“经”和“论”都是正确的,那么由别时意趣与净土经典在理论上的看似矛盾,自然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如果无著菩萨本论中所说是正确的话,净土经典显然在教理上有不完备之处;反之,如果净土经典教理完备,那别时意趣又何所指呢? 迦才通过对“经”与“论”两个方面的讨论,肯定了净土经典教理的圆满。 [1]经无破处 迦才认为佛经教理有隐显二说,即“了义经”与“不了义经”。了义经,义理圆备,无有可破之处;而不了义经,义理则有缺陷之处。净土经典,无可破之处,故必为了义经也。 《净土论》卷中:“究理者,捡诸经藏,有隐显二说,谓了义经、不了义经。了义经者,毕竟不破。不了义经,至涅槃会上,并引未决破。唯净土一教,不入破限,当知即是了义经也。” [2]论中赞叹 菩萨造论,是为了解释经义。在论中,对于了义经的内容,则支持赞叹;对于不了义经的内容,则消释破除。而净土经义于论中,只有赞处,没有破处,故必为了义经也。 《净土论》卷中:“又菩萨造论,解释佛经,其不了义经即破,了义经即赞。此土一教,于论中赞,无有破处,故知是了义经也。”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讨论,分别引出了下面两个问题。 [1]别时意趣所指不为净土经典 此就前面“经”的讨论而言,既然净土经典为了义经,而无著菩萨本论又是正确的,如何理解这二者在理论上的看似矛盾呢?别时意趣到底指的是不是净土经典呢? 迦才认为,无著菩萨本论中所说之别时意趣,乃是针对教理不甚完备的不了义经;而净土经典为了义经,必不属于别时意趣。一个为不了义,一个为了义,怎么能将不了义指证了义呢?《净土论》卷中:“如彼论说,自是别时;余经中说,非是别时。岂得将别时难不别时也?”故别时意趣所指必不为净土经典。 [2]别时意趣所破不为净土经典 此就前面“论”的讨论而言,既然了义经于论中无有破处,那无著菩萨本论岂不是破了净土经典了吗? 迦才认为,无著菩萨本论中所述有“别时”,有“不别时”。别时意趣所指,为空发于愿而无有行者。若愿行具足,则就不属于别时意趣的范畴了。而净土经典,除说发愿,兼讲修行,亦不属别时意趣。所以,无著菩萨本论所破并非净土经典。 《净土论》卷中:“彼论但据空发愿,不论修行者。余经中说,兼论修行。”“若如诸净土经,或明三福业、十六观门;或令发菩提心,七日念佛;或教发愿回向,十念往生。如此等经,并是往生,即非别时也。故彼论云:‘由唯发愿,是别时意也。’既空发愿,理是别时也。” (3)《佛说阿弥陀经》具别时意趣 既然别时意趣所指、所破均不为净土经典,可为什么《摄大乘论》北魏佛陀扇多译本中,明确指出《无量寿经》呢?当然笔者在《别时意趣本义探源》一文中已经讨论过,这个“无量寿经”很难说就是具体指的哪部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所指的必是一部“净土经典”。在此问题上,迦才具有自己独特之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还间接回答了有关北魏译本中“无量寿经”所指的问题。 迦才认为,《佛说阿弥陀经》中的部分内容属于别时意趣。《净土论》卷中:“若佛经中说众生发愿则得往生者,并是别时意说,不得往生也。如《小弥陀经》云,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也。如此等经,总是别时意说,不得即生也。” 其又依经中“不可以小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语,认为“少善根”为“空发愿”,当属别时意趣;而具“广善根”才能临终“七日念佛”,此不为别时意趣。《净土论》卷中:“依此经,少善根是空发愿,广善根是七日念佛。若能七日念佛,满百万遍,即得往生也。” (4)例证 迦才《净土论》卷下,记有方启法师,花荫人,于唐贞观九年至蓝田县悟真寺。曾为一切众生祈请:“如《摄论》中判作别时意,《观经》中言即生,愿于梦中见阿弥陀佛,请决此疑。”后于当夜,唯在一处,三度作梦,分别梦得大德、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依次示现,为证净土之行决定不虚。方启于迦才着书时尚健在。 此为目前可知于别时意趣感应之唯一事例,实为难得。 3、善导 善导(613—681),俗姓朱,山东临淄人(一作泗州人)。曾专研《观无量寿佛经》并修十六观,后拜访道绰。道绰悯其不畏严寒远来,即授以《观无量寿佛经》奥义。唐贞观十九年(645),道绰示寂,善导即赴长安,盛弘念佛法门,为中国净土宗实际之创始人。 善导对别时意趣的论说,主要体现在其所著的《观无量寿佛经疏》中。从论说形式上,善导对“念佛”与“发愿”两事是分别进行的。 (1)“念佛”事 善导对于“念佛”事,是从讨论“一行”与“万行”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说的。 [1]“一行”非即“万行” 善导认为,无著菩萨本论中所举“念佛得不退”之例释,其义等同于“念佛成佛”。成佛乃须万行具备,而“念佛”只为“万行”中之“一行”。所以说,想通过“念佛”之“一行”,获得不退转之无上菩提佛果,是没有可能的。因此,“念佛得不退”之说为别时意趣。 《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报道理。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岂将念佛一行,即望成者,无有是处。” [2]“万行”中具“一行” 善导认为,虽然不能仅靠“念佛一行”而“得不退”,但“念佛一行”也是最终“获得不退”所须“万行”中之“一行”。虽为“一行”,但为能够成就“万行佛果”之“一行”,因此不能忽视此“一行”之重要功用。 《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虽言未证,万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华严经》说:‘功德云比丘语善财言: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以此文证,岂非一行也?虽是一行,于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没,故名不堕。” 故日僧良忠《观经疏传通记》卷五说:“凡成佛之法,迳历劫数,具修万行然后成佛,实无一行成佛之理。而佛对于懒惰之机,若说万行圆备成佛,机应退屈,故隐中间万行,即说念佛一行成佛。所化闻之,以为念佛时即成佛,其实非是念佛时即成佛。佛意在于未来,故云别时意也。”“总而言之,成佛别时意,万行一行,相对而说。万行成佛即是实说,一行成佛是别时意。” (2)“发愿”事 [1]行愿别时 善导对“发愿”事,也认为论中仅说“发愿”,不谈“有行”,所以“发愿”为“往生”之别时远因,此为别时意趣之所在。若要“行愿具足”,则必能往生,则非别时意趣。 《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论中,但言发愿,不论有行。”“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是故今此论中,直言发愿,不论有行,是故未即得生,与远生作因者,其义实也。” [2]否定“十念成就”为别时意趣 此仍就《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中所述内容而论。善导也不同意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判作别时意趣,其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说。 ①别经佐证 善导认为,如果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判作别时意趣,即“十念成就”不能“即得往生”,那么就等于说别时意趣意指佛明知“念佛不能往生”,而诳骗众生说“念佛能够往生”。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在道理上都是说不通的。况且《佛说阿弥陀经》中,还有六方诸佛证诚临终念佛之殊胜功德。 《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论中说云‘如人唯由发愿生安乐土’者,久来通论之家不会论意,错引‘下品下生’十声称佛与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钱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声称佛亦复如是,但与远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道佛直为当来凡夫,欲令舍恶称佛,诳言道生,实未得生,名作别时意者。何故《阿弥陀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言护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称佛之名也。” ②行愿具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