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读慈谕,极谆切,极方便,数载泣歧,一朝知正。今後当一心念佛,普为众生回向净土。其余期图,若俗若真,皆已放下,唯此一着,确可安身立命,自利利他,上慰悲愿,而报鸿恩。乞赐加被,常行精进。兹拟来月或八月再事禁语,默持观音圣号,日期长短,随力随缘。所有关中礼念仪式,及诸疑问,谨陈於後,即请诲迪,祗遵为感。心常存於修持,关与不关,皆无甚紧要。然须圆通,不可死执,或致心有不安,反为无益。观音慈悲广大,决定有感即应。但不可过於急躁求应。譬如种谷,今日下种,今日即望收谷,便成痴人。而菩萨固有一举念,即蒙加被者。但不可作此种崖板观念期望,则有大益矣。 入关第一天 早起念十气佛,盥漱毕,礼十方常住三宝,各一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西方教主四十八拜,净土经论三拜,观音三十二拜,势至海众各三拜,地藏莲宗诸祖(现在师僧)各一拜,念供养咒廿一遍,念莲大师西方愿文一遍,念观音赞一遍,继续专念圣号,於其中间,除眠食外,兼於近午过午,近晚正晚,礼观音三十二拜。仪节以简为妙。 以後各天 早起念十气佛,盥漱毕,礼观音三十二拜,继续专念圣号,於其中间,除眠食外,兼於近午过午,近晚正晚,礼观音三十二拜,如第一天。 完满一天 早起及近晚各仪如前,正晚圣号念毕,念西方愿文一遍,礼西方教主四十八拜,观音三十二拜,势至海众各三拜。 问:又莲大师愿文中,专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句,自应妀为专念观世音菩萨万德洪名,余句尚须妀易否。 答:宜酌量。愿文中首段,今於佛前翘勤五体,念至此句时,祗须一礼便起,或须伏至以下某句才起。久伏或致伤气。不可不知。 问:通行观音赞云,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十二大愿四字,恐系误引药师如来因缘,应改何语。 答:十二大愿无出处。改为慈悲誓愿最弘深。亦可。临卧如不成寐,祗管忆念圣号,以治之,抑须暂停圣号,静心以治之。 静心念圣号 问:欲念起时,须作已死想,抑作将死想,关中尚有应须注意之事,统祈指示。 答:事岂能尽指出,唯志诚恭敬,不急躁求灵应。但取心与圣号相应。不求感通,自获感通。否则或至着魔。 问:平日屡梦,在屋内飞行念佛,惟被椽瓦盖住,不能冲昇,又一日在某寺见一帧水墨画观音像,身眼巨大,至今尚觉怖畏,以上二缘,未知是何罪障。 答:此梦系好境界。但尚未至业力大消,故仍有碍。见像怖畏,亦无碍。然不得常存念在心。 问:又恩师尝谓行人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又谓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云云,然则行人见有境界,或因心想不周,或因文字疏拙,以致少说多说,亦有妨碍否。弟子曾蒙恩师三次示梦,当向某友等宣说,虽非欲自炫,亦非为证明,实为令其启信,不知仍属有过否。 答:梦境尚无大关系。禅定中之境,切须慎重。修行人每每犯未得为得之病。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劝谕,使令感悟,祗好忍耐随任,忆念观音,以祈慈佑得乎,并恳开示幸甚。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即彼不得益,自己却得大益。 修持偈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以此自行复以化他是名佛子所应行者 若能如是功德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