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四节(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二、「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依据与融会路线

  (一)以新融旧的「人间佛教」

  法师在大陆虽受虚大师间接地影响,蕴育了「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而发心弘化:说法「给人类听」,是虚大师学理改革——「人生佛学」的主轴;立志教育,培育「人才」,挽救「人心」,是虚大师的教制改革核心;法师因而用功读书,期盼深入「教义」,「指导社会、摄受信众、普化人间」。这些都是对度亡经忏作一系列深切地反省,而回归到以「人」为本的佛教,也就是虚大师「人生佛教」——「人乘行」不同面向的肯定与实践。法师在不同道场、不同时期,似有不同的心愿,但都朝向一个目标,那就是「走入人群弘化」。「教义」是弘化的内容,「教育」是弘化普及、深化的方法。

  然而这只是信念的启发,方向的确立,还没有经论的依凭,思想的建构。直到法师来台在军中,受印老著作的影响,因而再度出家闭关时,阅读了《阿含经》与律典,得知佛陀与弟子无不是一边体证佛法,一边积极主动地与人分享,不是等着人家上门求法而已:

  成道之后便开始将他证悟的佛法分享人间。初度五比丘皆证阿罗汉果。立即付嘱他们,游化人间,分头弘法。335

  因此印证了法师在大陆出家时,立志弘化的心愿,法师于是把佛陀及其弟子在人间弘化的精神,称为「人间佛教」:

  当释尊于鹿野苑初度五比丘,当五人都已证得阿罗汉之后,便付嘱他们……:「诸比丘,汝等游行人间,勿二人共行。」释尊自己也是如此,所以佛在世间以人间身出现,……悟得缘起的佛法。告诫人间大众,依此自利,并且利益他人,便是人间佛教。336

  这种主动把佛法传播在人群里的自立(利)、立(利)他,法师认为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各位都曾阅读过《释迦牟尼佛传》,知道释尊在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度过一夏之后,便指示五人各自分头,走向人间,各化一方,这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337

  法师取用《阿含经》佛陀时代走入人间、人群的化世精神,来诠释虚大师为顺应时代所作的一切努力,为「人间佛教」之建设:

  近代太虚大师,为顺应时代潮流,奔走号召以建设「人间佛教」为职志。所谓「人间佛教」的建立,即是基于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依佛的教诲,指导我们如何达到自立而立人的目的。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自立需靠教育,立人要靠文化和慈善。338

  因此法师的「人间佛教」,涵盖了以「人本」精神取向的教育、文化、慈善等事业。

  此外,也包含了以「人」为主的各种佛教思想,及相应观念:

  例如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印光大师主张「敦伦尽分」,都是人间化的佛教。当今的印顺法师也主张「人间佛教」,我的先师东初老人也是主张「人生佛教」,我们法鼓山正在提倡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这些都在强调佛教是跟人间结合在一起的。339

  所以印光大师以儒家的「敦伦尽分」,劝化世人,也不离法师「人间化佛教」的义涵。因此前文「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沿革」,所提及的近代中国佛教兴革之事业、人物、思想,都被法师归入了以「弘化」角度切入的「人间佛教」340,而且称为「回归佛陀释迦牟尼本怀的运动」。(《圣严法师学思历程》页4)

  然而「人间佛教」的名相以《阿含经》确立,以《阿含经》阐述其内容,源自于印老。印老服膺虚大师「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的见地,认同大师提出的「依着人乘正行,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乃可进趣大乘行」,是为「适应现代根机」。但现实上印老所见的一般信徒,信奉由「人」而行「菩萨」道,直达「佛乘」的「人乘行」之「人生佛教」,相较于「称名念佛,是末法时期的唯一法门」者,实在是「少数」。探讨其因,印老认为这是「人生佛教」「没有经说依据」的原故。341

  因此印老誓愿「要从佛教思想的演化中,探求人间佛教的依据」342。当时印老又面对了伴随国难、教难而来的诸多教法质疑,在困惑、苦思下,看到了《增一阿含经》:「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而「有所入」后,抉择了《阿含经》为虚大师「人乘行」的经证。343又因《阿含经》「人间」处六道中央为枢纽之说,启发印老以「人间」「不但对治了偏于死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与永生」为根据,所以高举「人间佛教」,为真正的佛法,是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344

  前文「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沿革」的探讨,民国四十六、四十七年(1957、1958)法师是用「人生」,而不是「人间」语词。可推知法师是在闭关中研读了《阿含》、律典后,认同了印老以「人间佛教」修正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所以法师也常以「人间佛教」提及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并将自己所推动的「建设人间净土」,定义为「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

  然而法师虽与印老相同地使用「人间佛教」,也同于印老使用《阿含》、律典为经证,甚至同样地以因缘法避免神化——「神造宇宙」;以「五戒十善的伦理实践」避免鬼化——祭祀主义的宗教行为。345但法师的切入点不是印老「在人间成佛」的「人间佛教」,而是佛陀及其弟子积极「在人间化世」的「人间佛教」。因此法师以化世精神为主的「人间佛教」,就从近代溯源到明末:

  明末以来,当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挟着西方的科技文明传入中国之后,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便起而振兴,尤其是民国初年,佛教界出现了数位大师,又将山林中的佛教推向人间,走进都市,重视义理的弘扬,恢复佛教的化世功能。346

  也就是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三学兼顾的菩萨道游化人间,都在法师的「人间佛教」、「复兴中国佛教」的义涵内。这应是法师「以新融旧」的作略之一:

  明末的者们,已不是仅以话头公案及机锋对答为满足,而在把佛法恢复到戒、定慧三学兼顾的本来面貌。若将明末视为中国佛教复兴的时代,亦不为过。347

  (二)由旧创新的「人间净土」

  1.大陆出家的观音信仰与人间净土

  「人间净土」的名相创源,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348一样,同是虚大师。349在虚大师之前的中国古德,乃至印度佛教,都不曾明确地标举、阐扬以「人」为本,而「成佛」的教义;以「人乘行」的「菩萨道」为成佛修行的方法,乃至「建设人间净土」。虚大师所谓「人间净土」之义,是「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350。「期以人的菩萨心行(无我大悲六度十善),造成人间净土」351;或「依佛十善等法而行,与三乘圣贤为友,即为造成人间净土之因缘也」352。所以虚大师「人间净土」的重点,在如何「造成」,而没有提出理论说明。因而法师在《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一文,以宋初永明延寿「一念成佛论」为「人间净土」的理论根据。353

  法师「人间净土」的理论架构、内容,不是这篇报告探讨的主轴,但也不全然无关。因此本文不从法师以经论建构的《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一文探讨,而从法师大陆出家,法师的个人特质部分,来看「人间净土」的义涵。

  法师在狼山,虽年仅十四岁,就受到讲课的老师启发,信心无比、难以扼抑地兴起将以弘化来实现「人间净土」的愿景。法师此愿景之所以如此轻易、强而有力地被唤出,缘于在此愿景兴生之前,法师的「苦厄」,得到观音菩萨的悲愿救济。

  法师以刚出家,于出家生活杂役的学习虽得心应手,却背不熟上殿课诵的《禅门日诵》。因此师父为法师讲了出家后的第一个故事,鼓励法师学习故事中人物,礼拜观音菩萨,发大愿心,忏悔业障,以乞感应。而故事中的人物,竟是这么的巧合,是法师今日引为「人间净土」基础理论——「一念成佛论」的古德——永明延寿。

  法师的师父提及「向观世音菩萨求智慧得智慧的事例: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因修法华忏法二十一天,梦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便得无碍辩才。」法师因此早晚忏悔观想礼拜。三个月后,「感觉到通体清凉舒适,似乎整个世界都不同了。头脑变得明澈清楚,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增进,背诵再不是难题了。」伴随菩萨感应而来的是,「承担佛法的责任感」。就是这分责任感,让法师听课时受到启发,而以弘化为志,人间净土为愿景。

  菩萨的感应,是来自善男、信女虔诚的信心。法师来到狼山之前,对狼山的圣迹传说,已烙印在心;又法师的母亲深信观音菩萨,加入乡间的观音会,对法师不无影响。上山后,壮丽的殿宇,如仙境般的环境,充满着菩萨灵显的事迹,虔敬香客、幽远的梵呗,内外交融成片的虔诚气氛。这样的情境,童稚的法师面对刚出家的当前困境,听到师父说永明延寿向观音菩萨求智慧满愿之事,当是生出无限的希望,深信不疑、诚敬礼拜,终致感应道交。

  这位古老、遥远辩才无碍的大德,就随着法师对观音菩萨的信心,与佛教责任感的生起,354在法师的心中有了「潜意识」的联系。毕竟刚出家头一次遇到困难,听到的第一个故事,知道的第一位高僧,第一次的菩萨感应,这些对充满宗教情愫、梦想的少年沙弥,自有难以探知的影响。

  而在狼山的现实故事,是虚大师受张季直敬邀,在狼山流为美传的讲经盛况。张季直崇佛,是缘于张夫人「祷子观音岩,晚年得子」。所以其把南通建设为国际性「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经验,以佛教立场,在狼山推动,虽未成效,但也引入了新气象,而留下痕迹。张季直带给狼山一种十分鲜明而特殊图像,就是在古老的道场中,传统虔诚的信仰里,引入了最先进的理念而建设。这些场景,似乎是在引导十五岁不到的法师,以信心直入虚大师所谓「《法华》、《华严》,少数大心凡夫若善财童子等,及积行大士若文殊、普贤等,能领受其意」的「人乘行」之「人间净土」建设。

  从上述这些因缘来看,可以了解法师的学佛基础,是来自广大乡间农民,清朝「家家观世音,处处弥陀佛」的信仰;355传统寺院礼拜、忏悔的宗教修持与感应;由出家生活实务、杂役的训练,建立了佛教的信心与菩萨的悲愿;以及可能受张季直狼山建设意象之暗示,促使法师不废传统佛教,能于年少,即以信心直受虚大师的「人生佛教」与「僧教育」之近代佛教学理、教制改革,而蕴育了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

  2.来台后的禅法悟入与人间净土

  法师来台,民国四十七年(1958)在尚未依止东老二度出家前,无期而遇到灵源老和尚,以同榻而卧因缘,法师就把在静安学院禅修时已酝酿成团,到当兵时随时呈现的疑情请教,老和尚不断地问「还有吗?」法师便问个不停,持续了两三个小时,老和尚不作答,竟出其不意的拍床「棒喝」:「放下!放下来!学密、学禅、学净土、学什么?想成佛,又想上西方、又想开悟,这些东西都要放下!」356这一师子吼,逼使法师身心脱落,在禅法上有了个入处。357此一心得,法师应用于化解社会对「佛教是消极、出世」的认识,在东老《人生》杂志发表〈人心的安顿和自性解脱〉,为本文前面以「『自私』的终点——慈悲的圆满表现」引证为法师早期「提升人的品质」的另一说法。358这也是民国六十七年(1978)于东老往生后,法师之所以接了灵源长老得自虚云老和尚传下的临济宗法脉缘起。

  顺此法缘,法师再度出家闭关时,揣摩出适合自己身心特质的禅修方法,及试炼佛家各种禅法,而决定作为宗教家、老比丘,也选择了日后教禅的路。359由此可以推知,法师当时未成形的「人间净土」思想,已包含禅法。

  综合法师在大陆与台湾二度出家前后的修行经验,可以了解要构成法师「人间净土」思想,至少要包含庶民佛教、传统净土,以及人间净土与禅法等。因此法师在民国八十七年(1998)《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一文,考量「人间净土」理论须具备的条件如下:

  以广大庶民「一般凡夫的妄心乃至散心」为主,从「凡夫学佛成佛」的立场,「令之生起,能够自利,亦能利人的信心」,且就在「此娑婆世间」,即能「付之日常行动」,由一切净土正因「十善菩萨学起」,而组织为凡夫菩萨群,共同以教育来「推动及推广」、「实践人间净土」360。

  法师从这些需求,切入古今净土的经论,与大德论述,辨析之间差异,论证出宋初永明延寿禅净合一的「一念成佛」论,符合「人间净土」思想所需的各种条件。这个理论如何取用《华严》当经证,析构出凡夫也可得入净土,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法师是以其修行经验,法海探骊,为具足烦恼凡夫所在的「人间」娑婆世界,可得见净土,而抉择出永明延寿的「一念成佛」论:

  一念与佛的慈悲和智慧相应,此一念即已成佛;一念与佛相应,一念住于净土,多念与佛相应多念住于净土,一人与佛相应一人住于净土,多人与佛相应多人住于净土,人人与佛相应,人人住于净土。36l

  依此论而行,法师说就可由凡夫的一念妄心,不管什么修行方法,若参禅、念佛行善、或尽分等,都可「净土」:

  凡夫可以见到净土,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也可见净土,参禅参到明心见性也可见到净土;如果既不念佛,也不参禅,而修行五戒十善,或尽责任、奉献社会,能与慈悲心与智慧心相应,也能见到人间净土。362

  这个净土不是梦想,不限时空,不待往生,随时、随处、随地,可在一念间见到:

  我们的「人间净土」,绝对不是空想和梦想,只要体验佛法的慈悲,运用佛法的智慧,乃至短到仅仅于一念之间,你这一念就能见到当前的环境,即是净土。363

  虚大师创此「人间净土」新名相,法师补入宋初「一念成佛」为思想根据,似乎是「以新融旧」。但从法师在《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以历史思想探源、论证的角度来看,「人间净土」则是「由旧创新」,是出自传统活泼修行的力量,以现代的方式开展。

  (三)「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时代意义

  法师在台,民国四十六、四十七年(1957、1958)有「美化人生以达理想社会」、「创造理想的社会」、「建设以离开世界」等之理念,刊载于东老的《人生》杂志;民国六十七年(1978)继承东老道场,开始推动东老生前致力的「教育、文化、慈善」三项佛教事业,是年开始举办最具个人特质的禅七修行,以及弘法建僧等,今日已具体成为「一大使命,三大教育」的法鼓山佛教事业。过程中法师曾以「复兴中国佛教」、「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人间化佛教」、「回归佛陀的本怀」、「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等标语,说明这一系列的「建设人间净土」的推动。法师目前最近的一篇相关学术报告,则以「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为题,标举出这一系列弘化事业的三藏依据与思想理论。

  「人间佛教」、「人间净土」是二十世纪才有的名相,前者是印老提出,后者是虚大师。一个为精神原则,一个是建设蓝图。东老的三项事业发展而成的「三大教育」,则是建设方法。这是法师推动佛教现代化的三足鼎立。从「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之题,可以看出法师于佛教适应时代的大方向,是受虚大师、印老的影响。而佛教事业的推动方式,则与东老的「以新融旧」、「由旧创新」相应。

  印老「人间佛教」的经证是《阿含经》与律典,法师则以「弘化」角度,将佛陀时代,佛陀与弟子积极、主动地走入人间、人群的化世精神,为「人间佛教」。这一善巧的切入,让现代「人间佛教」的新名相有了融旧空间,贯通了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连串了明末佛教的复兴,在「人间佛教」义涵。

  虚大师「人间净土」的提出,重点在「造成」,于「凡夫」烦恼、「人间」娑婆与「净土」之间的关系,没有经证论述,也没有理论铺陈。法师于是从净土思想沿革,依经论、古德著作,一一辨析,探证宋初永明延寿「性相会合」、「禅净合流」的「一念成佛」论,364为「人间净土」思想。因此「人间净土」涵盖了明末以来的传统佛教,参禅求悟、念佛求生,或遵行「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五戒、十善者,乃至一般尽责任、奉献社会的庶民,都是「人间净土」的行者。所以法师的「人间净土」理念,不只是传统佛教的发扬,更是近代革新佛教的壮大。

  从这个角度看,就可以理解法师在指导禅修结束时,必礼拜、感恩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虚云老和尚等。因为这些传统佛教参禅、念佛、持戒的大德,也是「人间净土」的实践者与弘扬者。

  所以法师「人间佛教与人间净土」善巧地融合了虚大师中国佛学与印老印度佛法的分立,会通了近代兴革佛教与传统佛教的断层。让趋向消极、避世、质变的中国传统佛教,365走向佛陀时代积极化世的精神。让批判传统,视如蔽屣的革新者,以旧活新,产生包容的力量,转化对立,共创佛教兴荣。

  这「人间佛教与人间净土」不是法师今之刻意造作的善巧立说,而是法师个人的生命写照。是源自法师大陆出家,遇持诵困境,受永明延寿得观音灵应事迹鼓励,而礼拜观音有应,内心产生了信心与责任感,外缘相应虚大师「人生佛教」精神之听法,激发为「发愿弘化以建设人间净土」所致。昔「弘化」之愿,今「人间佛教」为名;「建设人间净土」今以永明延寿「一念成佛」为「人间净土」之理。在时空推移下,这般对应巧合,前后人物同一之巧合,或许可用《华严经》「初发心时,便成正觉」366之开始即圆满的意象来形容。

  再从虚大师兴起的近代佛教三项改革来看「建设人间净土」的意义。虚大师在台湾第二代的绍承者,学理方面有印老「人间佛教」。教制改革则以东老最为积极,文化事业方面有影印大藏经、办《人生》杂志、撰写佛教史书等;教育方面,东老对于兴办佛教大学最为有心,虽在台湾的有生之年,没有具体的成绩,但其努力从未间断。就近代佛教教育的改革路线,东老人先毕业于虚大师创办新式学堂式的闽南佛学院,协助智光长老以传统丛林创办佛学院,可说传承了近代两种佛教教育改革路线。然而虚大师的寺产改革,以台湾整体佛教的情势使然,367无人继承,更没影响。所以虚大师第二代的佛教改革运动,在台湾是学理与教制个别发展。

  因而第三代的圣严法师于教制改革,续东老文化、教育事业;教理改革则继印老的「人间佛教」,进一步推动革新、转化,综合为「建设人间净土」、「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法师此一全面而深化的融旧创新之精神力量根源,可说来自大陆香火、经忏、学僧的生活经验,与时代的苦难,和绍继虚大师之中国佛教兴亡的忧患意识。可说相印了《维摩经》的一段经文:

  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368

 
 
 
前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四节(一)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三节(十)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三节(九)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三节(八)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三节(七)

 

后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四节(三)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四节(四)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四节(五)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四节(六)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四节(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