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贵践行 |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一、修行证悟是禅的生命? 《法华经》上说,诸佛世尊来到这个世界上,惟一的愿望就是让众生了解、领悟佛的世界观、人生观,帮助众生修行入道。最终的目的是帮助众生了解成佛的根本,修行得道,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佛教世界观、人生观。? 由此可以看出,对佛教的真正尊信,不能停留在对佛教知识的了解上,也不能停留在对佛教道理的知性理解上,最关键的是通过自身的修行实践,证悟佛教真理。可以说,修行证悟是佛教的生命所在。禅宗直接以见性成佛为目标,更直截了当地反对把佛教世界观、人生观当作知识、理论来学习、研究,主张以全部的知、情、意投入到佛教的践行中,使佛的知见成为自己的知见,自己的生命化为佛的生命。因而,修行证悟更是禅的生命。不然,若禅宗门人只停留在辩认的机缘上,停留在知性的理解上,没有踏实的践行,禅宗的法脉也便断绝了。? 耕云先生提倡安祥是禅的生命。而安祥作为生命的原态,要得到亲身的体证,必须通过修行克服身心方面的重重习气。我们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要获得安祥的觉受,必须消除贪嗔痴,读经时心中没事,便有法喜充满的情怀,以为自己以后碰到什么扰人的事,都不会贪、不会怒、不会痴了,不料往往一到现实生活中就卡壳,碰到自己喜爱的物事,照样会贪,照样会痴;碰到自己烦心的人,照样会怒,自己所学的佛教道理有时也会跑出来,与贪嗔痴打架,不过很少有胜的时候,于是往往自怨自艾,甚或找出借口来为贪嗔痴辩护,赖在一个地方不能进步。到这时方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心态的自觉自主,安祥的获得与持运,同样是与踏实的践行分不开的。实际上,修行多了,禅定功夫深了,许多不好的习惯,根本不用你费心与它周旋,它自然会消失。? 修行证悟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与知性理解不同,还在于知性的理解往往不能深入经义,而只有通过修行,才愈来愈明白经典的甚深内涵。比如《金刚经》“善现起请分第二”中,须菩提尊者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一语,可以简单理解为释迦牟尼佛有能力使弟子时时持正念,在弟子遇到问题时,能嘱咐弟子以正确的方法处理。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我们的自性光明,能使我们抵御妄念,碰到问题让我们知道如何解决。但如果不通过修行,修行不到达一定层次,也不知道自性光明是指什么,它又如何抵御妄念、如何告诉我们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呢?显而易见,没有切实的修行,是不会真正体悟到这句话的内在含义,也不会明白为什么禅宗以《金刚经》为主要经典。? 二、修行应有明师的印证、指导? 我以前学禅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毛病(也许其它的修行人也有这样的毛病),宁愿自己读经理解经义,不愿参访大德时贤。只是偶然的机会拜会了归元寺住持,听过另一位法师的讲经,并且只赶上了最后一场,回家打坐就马上有很好的体验,轻松入定。可见亲近修行的人是有益处的。耕云先生的《谈心》一文在谈到“传心”时说:? 一个真实的禅师,二六时中,秒秒绽射著般若的生命之光,展现出有若“磁场”般的辐射圆周。学人若果诚敬恳到,进入“磁场”就会在亲和、同化的作用下,发露出“本心”的空明心态,亲证到“定慧圆明”的心法,当师家说句“只这是“或“善自保任”的印证和直指时,就完成了无上大法的秘密传承,……(文载《禅》九二年第三期)? 修行之初,找到真正的明师是很重要的,明师一方面可以传佛心印给我们,让我们了解修行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教给我们打坐的方法,用以克服消除社会生活对我们内心诱惑和坏影响;教我们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定慧圆明”的本心。? 不接触修行的人,只单纯看经典,是很难进步的,因为只有通过修行人,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修行的力量,才有真实的信心和修行的渴望。这一点经典是做不到的。经典中虽然也讲到前人修行的体验,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对我们只能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而已。? 不得到明师传心传法,便谈不上真正的打坐修行,如果仅凭自己微薄的知解力盲修瞎炼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不了解修行解脱的目的,欣羡神通,则更易走到邪路上去。? 那么,怎样找明师呢?一要有求大道的信心和勇气,不能仅“乐小法”,停留在气功、神通的追求上,也不要满足于阅读经典,要敢于参访修行大师。二要用自己的智慧找到自己的师父。不同的修行人力量不同,愿心也不一样,我们要找师父,当然应该找愿意帮助我们解脱,有智慧有力量帮助我们解脱的明师。不要一听说哪个人修行好,就盲目拜下去。自己参访修行人,应诚心求问,悉心体会,看他是否有很安祥的修行气氛,是否能使你心地澄明,是否能帮助你解决修行的难题。也可以直接问他,是否有把握修行解脱,是否能帮助你修行解脱。修行人不打妄语,如果他能给你肯定的答复,便可以拜他为师。只要你诚心学,真正以了脱生死为目的,是一定能找到明师的。? 三、修行的内容? 修行不是单纯的参学,也不是单纯的打坐。大体说来,修行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心行,②德行,③功行。? 其中心行是最根本的。所谓心行,指心的实践,心的体证。禅宗直指人心,修行入手点是心;修行是否进步,也是看心是否更安定、更平和;修行是否得法,也是看心是否能获得解脱。心的实践有两方面具体内容:一是参访时贤,披览佛典,了解修行的目的,从而树立正确的修行理想,找到最佳修行方法。其实这并不是件容易事,能克服众多的诱惑,以了解宇宙人生真谛,求得圆满智慧为人生理想是很不容易的。另一方面内容是在现实生活中磨炼自己,以圆明本心观照一切现象,时时发正念,持正行,显正觉(使本心的觉性呈现),克服修行路途中的具体障碍,圆成无上功德。? “德行”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处理周围的人和事上。人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有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持自然、社会的和谐、稳定。佛教之所以要求素食,就是为了爱惜物命;在社会上每个人同样承担着一定的义务,特别是在家人,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养子女,还必须为工作处理好有关的人和事。如果因为修行,该尽的责任不尽,便会招致物议,打坐也难安心,这便叫失德。修行人作好自己的本分事,才谈得上安心打坐修行,因而可以说,德行是心行的必要条件。此外,修行人随着修行的进步,会越来越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在日常生活中,抑自心之恶,扬他人之善,成人之美,这也是德行一方面的体现。只要修行方法正确,德行的进步是自然而然的。? “功行”指禅定实践,它是修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人的背景不同,有些人往往某一方面的习惯力量很大(即佛教所说的业障很深),可克服习惯力量对自心的牵制,非要有切实的禅定实践不可。禅定功夫增长,内在的光明时时呈现出来,习气也就会为本性光明所摄化。修行打坐要克服习气的障碍,需要恒、勇、慧。习气来了,要有克服的勇气,不要自暴自弃,赖在一个地方。常见一些修行人,说我这一生只要修到哪一个层次就够了,俨然修行得道只是个别高人的事,我是不在其中的,这是真正修行人所不应该有的心态。学禅的人以顿悟、解脱为目的,更应有大无畏的勇气,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卡住了,便应即时放下,义无反顾;再就是持之以恒,只有刻刻精进,每时每刻提醒自己,坏的影响才不易侵入,坏习气才不会有萌发的机会。依我的体会是,每天规定一次的打坐时间,每天按固定的打坐时刻打坐,哪怕再苦,再没有精神,也要坚持上座,有助于培养自己修行的恒心,吃不了苦,往往容易放弃修行;学禅的人在打坐修行中还要善用智慧,碰到问题,应静下心来找出原因,找出对治方法;或提醒自己,现象的无常,一切的障碍终会过去,鼓励自己安心打坐;或者静心体察习气侵入的机缘,即时清除等等。? 心行、德行、功行是修行实践不可或缺的三个组成部分。不过我们应该清楚,修行的根本在于心灵的解脱,一切的努力都是为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不少人不明生死根本,以为在社会上作一个好人就够了;又有人执迷于禅定层次,不明本性,不知禅定境界只是路途风光,这都是些片面的观念。? 四、研禅不要流于形式? 在武汉时了解到,一些有志之士结社探讨禅学,心中很欣喜禅学在当代兴盛有望,同时也担忧那种脱离切实践行的禅研会导致不良禅风,故写此文献之于同道。? 以前,从一个北京的道友那里了解到,在北京,一些禅学爱好者聚集一起,往往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回去参悟,下次聚会时花不少时间就这一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进行讨论。我以为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见解,而是为了明心见性。随着修行力量的提高,性情会越来越安祥,处理事情会越来越和顺,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许多问题,有了踏实的践行,本是自明的,不用回答的;即便一个人打坐并不以识心参悟既定问题,通过踏实修行,明白问题的实质,有真实的见解,也没有必要在讨论的场合说出来,一方面不同的人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另一方面,所谓真见解只在别人需要,修行有疑问,机缘成熟时才能给人以启发,在不相应的场合提出来,没有针对性,也不会引起对方的重视。? 我并不反对参学的人聚在一起,而是主张大家在一起做更有意义的事:帮助不了解修行的人了解为什么要修行,修行的最高目的是什么;帮助自己了解修行上出现的障碍,是因为自己在什么方面没有放下,借鉴他人克服障碍的方法;互相给予对方精进修行的气氛、安祥的气氛。? 总之,修行人在一起应是为了修行的提高,不应暄宾夺主,停留在教理的讨论上,更不应该停留在比较辩才、境界的谁高谁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