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五个国家如何帮国人管住嘴 |
 
看五个国家如何帮国人管住嘴 面对种种美食的诱惑,人们常常不能自已,这也导致全球肥胖率呈现上升态势,“吃出来的”疾病越来越多。为此,各国政府都在想办法帮民众“管住嘴”,吃得营养健康。
美国 量身定制“我的餐盘” 作为一个肥胖大国,美国人深知“管住嘴”的重要性。为了帮百姓科学饮食,美国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制定膳食指南,并逐步进行改善。还设立了专门的网站帮人们量身定制饮食方案,管理饮食。 2005年,美国农业部推出“我的金字塔”个性化膳食指南网页。打开它,输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个针对个人的营养指南就会以金字塔的形式出现,其中包括一日三餐应摄入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各种营养的量,推荐的蔬菜谷物种类等。这个个性化的饮食指导一经推出,就深受民众欢迎。 2011年6月2日,美国农业部用“我的餐盘”代替了“我的金字塔”,以餐盘的形式继续帮使用者“管住嘴”。“我的餐盘”更加直观,也更容易操作。盘子分成4块,左侧两块分别是水果和蔬菜,右侧两块分别是谷物和蛋白质。盘子右上角是一个蓝色小盘子,标注“乳制品”。 除了膳食指导,美国在帮助百姓“管住嘴”方面还有很多举措,如要求餐馆在菜单上标注食物热量,开发了上千种饮食的应用软件。美国第一夫人还对全美公立学校午餐进行了一次改革,所有孩子都要吃营养午餐,禁止出现垃圾饮料。
德国 大力推广“少肉套餐” 德国人做事严谨,在吃的方面也毫不马虎。德国营养学会早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制定膳食指南。目前使用的是三维锥子图像的模式,分为六个层次。锥体上标有红绿灯指示的食物,最底层是水,往上依次是谷物、果蔬、奶制品和脂肪甜食。底层的东西可多吃,越往上越要少吃。 记者发现,严谨的德国人会把指南贴在厨房里,提示自己要吃得健康营养。实际上,膳食指南只是德国帮百姓“管住嘴”的一部分,其他的措施还有不少。比如,德国销售的食品包装上都有详细的成分表,必须标注热量、盐、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饱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生产商还要自愿标注热量、盐、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单日建议摄入量”。此外,德国还大力推行“生态食品”、“食品红绿灯”等八大德国优质食品标志。 此外,德国政府机构、企业推行“少肉套餐”。这些机构都有营养师进行配餐,把每人每周摄取的肉类控制在450克以下,员工可以在网上查阅一周的菜单。
日本 按人群规定饭量 日本2002年的调查发现,约一半国民都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这与饮食密切相关。为此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共同制定了帮助国民防止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膳食结构的手册——《膳食均衡指南》。 在饮食方面,日本使用“陀螺状膳食指南图”,从中可以一目了然看到一天所需。其中,运动和水在最上面,强调了运动和喝水是健康的基础。日本还对饭量进行了规定,例如活动量较小的女性、老人每天摄取的食物热量在1800千卡以内,分摊在食物上就是:每天主食两碗、蔬菜两小碟、鸡蛋一个、肉类一小碟、乳制品90毫升、水果一个。里面还有详细的表格,介绍每种食物的热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计算一天所需热量。 根据这个指南,日本超市、餐馆制作料理时推出了“一人份”,让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心中有数,既保证了饮食的多样性,热量又不会超标。
英国 营养医生像“管家” 据英国国家医疗保健系统调查,英国每年有超过20万人是因为肠胃病去医院的,30%的英国人承认,在家中的常备药品中,肠胃药使用频率最高。让英国人肠胃遭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吃进肚里的食品不够科学健康。 英国蛋业委员会曾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很多英国家庭在做饭时不能彻底煮熟食物,常吃生肉;居民家里的冰箱通常都很大,常常把生熟制品堆在一起存放;英国人每餐前都会先吃点干面包开胃,涂抹果酱、黄油等,这些都属高热量食品。面对患者的种种“恶习”,医生常常感叹:“这样饮食想不生病都难。”这时医生会告诉病人,不仅要吃得安全,还要吃得健康,并通过饮食指南向患者讲解如何“管住嘴”。 英国的卫生部门还和一些健康促进部门合作,定期请营养科医生开设课程,走进企业、社区,向民众讲解如何健康饮食。记者了解到,英国的膳食指南以“餐盘”形式出现,将营养物质分为5类,果蔬和淀粉类食物分别占每日饮食总量的1/3。医生们会根据指南,向百姓普及一些重点实用的知识,例如100克面包和100克土豆相比,土豆带给人体的热量更少,同时它还含有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医生们也会鼓励大家坚持一些好的饮食习惯,例如传统英国人的饮食中,每餐必有水果,如蓝莓、苹果、葡萄等,很多现代人用包装类果汁替代,医生会建议大家回归传统,多吃水果少喝果汁。所以有人说,营养医生像个“管家”,帮英国人“管住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