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玛欣德尊者:《若希望经》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玛欣德尊者:《若希望经》三

  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

  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

  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

  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三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若希望经》三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三次)

  (大致读音:那摩达思 帕嘎瓦多 阿拉哈多 三吗-三布他思!)

  各位法师、各位禅修者、各位居士、大德们:

  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将一起继续来学习《若希望经》。我们在前两天晚上讲到了,佛陀强调作为一位比库,他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话“他应完全持戒[1],致力内心之止[2],不轻忽禅那[3],具足于观[4],增加空闲处[5]。”

  如果一位比库能够做到这么样,他希望“愿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我。”他将能够达成其愿。

  假如他希望“愿我能获得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 他将能够达成其愿。

  如果他希望“愿我受用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报、大功德。” 他能够完成其愿。

  我们昨天晚上同样也谈到了作为一个在家人、一个佛弟子、在家的弟子,他也应当要完全的持戒,在家弟子完全的持戒比出家人容易得多。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持戒清净,他的善愿都能够达成。

  因为佛陀在《增支部》里面提到了,就是一个持戒者他的愿望可以因为他戒的圆满而达成。即使是作为一个在家居士也是,只要他持戒清净之后去发愿,他的善愿还是可以达成的。

  让我们再回到经文,佛陀继续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已故、去世的亲族、血亲们以净信心忆念我时,能使他们有大果报、大功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这里讲到的“已故、去世”其实都是一个词,就是已经去世了的亲族、血亲,也就是包括去世了的父母、叔伯、姨、兄弟、姐妹、儿女等等,在这里也包括在过去生和过去世的时候,曾经做过我们父母的那些,乃至到在《义注》里面讲到,在一万劫那么漫长的轮回当中,如果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亲戚、妻子、丈夫等等,这些如果他们在临终时不善业成熟而堕落到鬼道,那么他们在忆念的时候将得到大果报、大功德。在这里主要是指非人类,非人类包括了天人、夜叉、也包括鬼类等等。在忆念到一个之前曾经做过亲族的人,他曾经出家而且持戒清净,他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果报和功德。

  在这里就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那时有个居士,他生了个儿子,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送他出家了。出家之后这个孩子很乖巧,他认真的持好戒,出家成为沙马内拉,履行各种各样的义务,对于自己的依止师、老师、戒师、还有客人,他都尽自己的能力去奉侍他们。正是因为如此,僧团和佛陀都很喜欢他,而且他的声音也很清脆,他很小就能背诵许多经典。在一次诵经的会上,当时其他的比库就因为他的声音很好,就让他对着大众诵经。他就坐在为他准备的座位上,然后就念诵一段经文。当他念诵完一段经文以后(也就是讲经,因为在古代印度是使用巴利语,而他们念经就是对大众讲经),他就这样发愿,说“愿我现在所做诵经的功德回向给我的父母”,但是他今生的父母并不知道,所以他们不能得到这些功德。然而,他过去生曾经有个母亲,现在投生为母夜叉,当时这个夜叉和其他的同类、天人一起也参加了这次诵经会。当她听到了这个小沙马内拉将诵经的功德回向给她,她很高兴,她说:“哇!这位持戒清净的沙马内拉现在把诵经功德回向给我,哇!很好,萨度!萨度!萨度!”。因此这样,在天人和其他的种类当中,很多就很恭敬她。因为她有一个持戒清净而且很会诵经的孩子,虽然只是过去世曾经做过他的母亲。正是因为如此,她去到哪里,都有大威势,大家都很恭敬她。她去到哪里,人家都会为她让座、喝最好的水、把美味的食品给她,所以她就在夜叉、诸天的族群中间享有很高的地位。当这位沙马内拉长大了以后,随着年龄的长大,他渐渐的对出家的生活感到枯燥,不感兴趣而想要还俗。他觉得出家很闷,有各种各样的义务要做,在家很好,可以玩,可以享受欲乐。他就找到今生的母亲,想向他的母亲要在家时的衣服,并说自己想还俗。他母亲就劝他不要还俗,还俗很苦。但无论怎么劝他,他都不听。他的意志很坚定。他说:“我要还俗就还俗,我现在很不喜欢出家了。出家生活很闷、无聊、每天都过着同样的生活。”他决定要还俗,他母亲也拿他没办法,说:“好吧,既然你一定要还俗,那也等你吃完了这顿饭再还俗。至少我还可以供养你一次。”他母亲就进入厨房,在厨房里忙着为他做饭的时候,那个他前世的母亲——母夜叉说:“哇!我的儿子他现在准备要还俗了,一旦他还俗了,我的颜面尽丢,而且我在自己的族群里会变成他们的笑柄,无论如何我一定要阻止他还俗。”于是,她就用附体的方式,就进入了这个沙马内拉的身体。于是,那时那个沙马内拉就躺在地上,在那里一直在打滚,口吐白沫,已经不省人事了。他的母亲看到他的儿子这样了,吓得惊惶失措。其他邻居也来,他们知道这是被非人附体。那些邻居就安慰说:“你有什么话就说吧!你不要这么做。”于是,那个母夜叉就借着这个沙马内拉的口就说:“这个沙马内拉他准备要还俗了,如果他真的还俗的话,他将不能够解脱苦。”说完她就离开了。离开以后,他就清醒过来了。然后,他看到母亲满脸都是眼泪,而其他邻居都是用很惊讶、很诧异的眼光看着他。他问:“发生了什么事?”他母亲就把刚才的经过告诉了他。于是,从此这位沙马内拉打消了他还俗的念头。于是他就乖乖的拿了自己的三衣,跑到寺院里对自己的戒师说“我不还俗了,我想要继续再出家了。”

  这件事就说明了一个人如果他持戒清净,哪怕他还没有禅修,他过去生,乃至很多世以前的父母,如果他们不幸投生为鬼或者投生为某一类的天人的话,当他们忆念起“我的儿子他现在是一位持戒清净的长老、比库或者一位出家人”他将会感到很荣耀,而且在他的族群里面,他的地位会变得很高。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诸比库!若一位比库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解脱、解脱知见。诸比库,我说:‘哪怕只是去见这位比库都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诸比库,更何况去听闻、忆念、随他出家、亲近他、奉侍他。”」奉侍他,就是服务他,服务这些比库都可以带来很大的利益,佛陀在《如是语》里这么说过。

  我再为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大概2002-2003年左右,在缅甸的(印塞那个地方),这个故事是由帕奥西亚多讲出来的。(印塞)西亚多有一次受居士的邀请,到居士的家里去应供。(在缅甸,出家人到在家人的家里去应供是很普遍的事情,一般是缅甸人在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或祭日、或者小孩出生等很喜庆事情发生时,他们一般会召集家人、亲族们,邀请寺院里的长老、比库到他们家里应供,或者会准备一些食物拿到寺院里去做供养。他们有这样的风俗、传统)。一般按照比库的传统,会先为居士们诵护卫经、再给他们做一些开示、讲经。就在这位(印塞)西亚多做开示的时候,在听众当中突然有一个人坐立不安,然后就神志不清,其他的亲友就去扶她。这时她就变了一个声音,说“我是某某(是他们亲族里一个死去的人),我死得很惨,我死的时候给人肢解了(就是她的手脚给人砍了)。”也许是由于她在她临死的时候很执着于自己的身体,所以她投生为一种很奇怪的鬼类(无手无脚),当她附体到座位中的一个女人身上的时候,也是坐立不安。这时这位(印塞)西亚多很镇静,就说:“那你跟我念。Buddhaü saraõaü gacchàmi. Dhammaü saraõaü gacchàmi.Saïghaü saraõaü gacchàmi.”给她受三皈依,那个女鬼也跟着他念。念了之后说“啊!我的手已经出来了。”那(印塞)西亚多又继续为她授五戒,受了五戒之后那个女鬼又说:“我的脚也出来了”。然后不久她就离开了。自此之后呢,那些亲族们就以这位死去的女人的名义,再供养扫帚给仰光的大金塔,然后再把供养扫帚的功德回向给这位死去的女鬼。不久之后,她就用托梦的方式说:“现在我的生活已经象天人一样快乐了。”乃至到只是通过布施或者受戒都可以使一个受苦的众生得到快乐。所以我们应当要很好地持好戒,持好戒不但有利于我们自己,而且有利于供养我们、恭敬我们的人、奉侍我们的人,甚至连过往世的那些亲戚们,我们都可以利益他们。

  接着,佛陀又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6],愿我不被不满所征服,战胜已生起的不喜,住于胜利。’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这里是说,当一位出家人感到寺院的生活、出家的生活、修行的生活是很枯燥,有些人往往就耐不住寂寞或者说做了欲望的奴隶,他们想要回到在家的生活中。因此,他们经常会生起对梵行的不满。(即对出家生活的不满、对欲乐生活的向往)这种情况在出家人当中往往是很普遍的。有此出家人当他们出家了一段时日之后,会感到很沮丧。有很多比库,特别是出家两三年之后,他们会觉得持戒很辛苦,那么难,现在我持戒不好,又要受人礼敬,内心感到很惭愧。会想到:我若是在家里还可以自食其力。还有些比库,当他们的瓦萨(戒龄)已经比较大了,一般上来说,到了10个瓦萨,他在僧团当中就已经可以尊称为长老了。如果在上座部,一个长老要履行很多的义务。比如:要教诫新学比库、要履行对僧团的义务等。这时,如果他觉得自己学得不好,随着瓦萨的增大,他会感觉很惭愧。因为有些新学的比库,学得比他好、修得比他好,长老要受他的顶礼、受他的礼敬、受他的服务,他会感到很惭愧,所以有些人会想到还俗。或者有些人,随着出家生活的增长,他觉得自己确实没有信心,佛法那么高深了,修行的路那么漫长,于是他的信心动摇,也会产生还俗的想法。所以佛陀说:“如果一个比库,他想要战胜、征服不满和喜好,他应当持戒、应当修戒、定、慧。”这里的“不满”是指厌烦诸善法与偏僻的住处。一般出家人会住在山林、安静的地方。“喜好”是指喜好五欲的功德,贪图在家生活的欲乐享受,在家人晚上可以吃晚餐,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吃,想什么时候出去逛街就什么时候出去逛街,想什么时候和朋友聊天就什么时候聊天,可以玩游戏、又可以有在家的生活,而出家很枯燥、很闷,甚至说又不能听歌、看电视、连报纸也不能看,觉得每天只是呼吸和业处,有些人会感到内心很烦燥。那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能够省思他的戒、能够勤修戒、定、慧,把心完全投入禅修,他就能够战胜这种不满、战胜对欲乐的喜好。

  在这里,就想讲一个也是佛陀在世时的故事(cittahattha的故事)。佛陀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城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个亲人是帮人放牛的。有一天,他去牧牛,结果牛走丢了。将近中午时他在森林里找到了这头牛,此时他已经很累、很饿,当他发现有一个寺院时,就想:‘如果我到这个寺院里面要点吃的,必定能够找到一些吃的东西。’于是他就进了寺院,正好那些比库用完餐,在一个盆里有很多吃剩的饭菜。这位年轻人礼敬了长老、比库,为他们做了服务,然后他就站在那里。比库们看见这位青年饥肠辘辘,饿成那个样子,于是就说:“这些剩的饭,如果你要吃,就拿去吃吧!”于是他就尽情的吃、尽情的喝,吃得饱饱的。这位年轻人就问长老、比库:“尊者啊!今天是不是有居士邀请您到他家里应供啊?”比库说:“不是啊,这些饭菜都是我们托钵回来的。”于是,他就想:‘托钵回来都可以吃到那么好的东西!我一年到头,一天忙到晚,辛辛苦苦劳作,我都吃不到那么好的东西。这些尊者们他们已经吃到这么好了,出家的生活一定很不错。’于是,他就请求那些比库说:“尊者,那么我可不可以出家呢?”那些比库就说:“好吧!如果你愿意出家,那你现在应该做些你的义务,比如说把牛还了等等”。之后他就跑到寺院里面出家。当他出家受了具足戒后,他就成了一位比库。他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戒律、履行各种各样的义务,他吃得好、喝得好,不久他就变得白白胖胖的,过着很舒适的生活。不过,他过了一段出家的生活之后,他就想:‘哎!出家的生活太闷了,每天都要去托钵,每天都过着一样的生活,太枯燥了,倒不如还俗吧!我还俗回家吧。’于是他就还俗了。他还俗回到家里去以后,就又要做工了。在他做了几天工以后,他又开始变瘦了。他又想:‘在家的生活那么辛苦,我还是去出家吧!’他又跑去出家。跑去出家不久之后,又感到出家太无聊了,太枯燥了,觉得虽然在家生活苦一点,但毕竟还是有些欲乐可以享受的,于是他又还俗了。这样,他还俗了六次,又出家了六次。到了他第六次还俗的时候,他妻子也怀孕了,有一天正当他做完工,感到很累的时候,回到家里,他推开门看见他妻子正在睡觉,因为一般怀孕(妊娠)的女人,到她妊娠的晚期,肌肉会发胀,皮肤会变得很粗而且有一股臭味。这个时候,他看见他妻子睡在那里,她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她的口水从嘴巴里面流出来,而且鼾声如雷,一副很丑陋的样子。那个时候,在他看来就象一具膨胀的死尸。于是他突然生起很强烈的念头:‘啊!这个世间确实是无常的,这个世间确实陷入于苦。’于是他就二话不说,他就把农具一丢,把他的袈裟捆在腰上就跑出门去。这时,他的岳母在她的房间里看到了这一幕。她就纳闷她的女婿为什么那么快卷着袈裟就跑出去了,于是她就打开他的房间,发现她的女儿象一头死猪一样睡在那里打着鼾。她急忙叫醒她的女儿:“喂!起来起来!你的那个家伙又走了。”她的女儿又睁着她睡眼惺忪的眼睛,说:“算了吧!过不了几天,他又会回来的,你不用担心。”母亲说:“不是,这次走他可能不会回来了,他是真的走了。”

  那这位年轻人卷着袈裟,一边跑一边念:“世间是无常的,这世间陷入于苦。”他就生起了很强的厌离心、出离心,结果在半路上,他就证得了初果。后来他就来到了寺院,到了寺院以后,他就去顶礼长老。对长老说:“这次我想出家,我真的想出家。”其他的比库就不同意他出家,并说:“你看你的头啊!你的头已经磨得光得象磨刀石了,你还想要出家?不行!你不能出家!”因为他几次出家又还俗,出家又还俗,所以人家都给他起了个名字叫cittahattha。Citta就是心,可以理解成象手一样摆手,或者理解成他又控制了那个心念。hattha就是手的意思。当时,人家就说他:“你这个人啊!想到什么做什么,你不会考虑结果的。”那些人都呵责他,不允许他出家。他说:“不行!这次我一定要出家,无论如何一定要出家。”后来,那些比库和那些长老都想到,虽然他出家没几天就还俗,但是他出家的时候也为僧团做过事情,于是出于悲悯就同意他出家。他出家受了具足戒,第七次出家之后不久,他就证得了阿拉汉果。证了阿拉汉果不久之后,他的同梵行者问他说:“你又来出家了?你这次怎么竟然可以撑那么久啊?”他说:“哦,以前我的心是摇摆不定的,但是这次我不再还俗了。”那些比库就去问佛陀,佛陀说:“是啊!这次他已经不会再还俗了。因为现在他已经战胜了他的烦恼,他已经完全的断除了烦恼。”于是佛陀就说了一段偈颂:“如果一个人的信心不坚定,他的心经常会摇摆不定,那么他的智慧将不能增长,如果一个人的信心很坚定,他将能够培育起他的定、慧。”那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一个人他真正的能够持好戒、履行各种各样的义务,勤修止观,他将能战胜对梵行生活的不满及对欲乐的爱好。

  接着,佛陀又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克服怖畏与恐惧,愿我不被怖畏、恐惧所征服,战胜已生起的怖畏、恐惧,住于胜利。’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因为出家人往往是住在森林里面、住在山里面,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以及非人,有很多动物会有攻击性的。一般到了晚上,如果是一个人住在山林里面,他有时会生起恐惧的心。如果一个出家人他想要克服怖畏与恐惧,他应当努力的去持好戒,应当要培育定、应当要培育慧。就好象我们住在帕奥禅林里面,它的孤邸是一间一间独立的,我们住在山上,到了凉季和到了雨季,每天晚上我们都可以听到唏唏沙沙的声音,那些野猪它们会去找食物,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蛇,有大的、有小的,你也会看到银环蛇会吞食其他的小蛇,还有蜈蚣、蝎子也是很大的,在森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毒虫,但是,由于我们经常住在山里面,每个人都应当培育慈爱。现在整个帕奥山林里面有不下几千条蛇,毒蛇也有,没有毒的蛇也有,一到凉季,那些蛇就会出来找青蛙吃,有时候我们一天可能看到三、四条蛇,但是我们住了那么久没有听到有人给蛇咬过,我们已经跟蛇和平共处了。如果看到有些蛇,见到人仍然在那里悠哉游哉的,不怕人,这种蛇就不要去惹它,是很毒的蛇。如果蛇看到人,它就溜了,一般是没有毒的蛇,因为我们经常住在森林里面,已经知道哪种蛇有毒,哪种蛇没有毒了。我们每天都会对周围的众生散播慈爱,因此即使是一个人住在森林里面,也不会觉得有恐惧的感觉,好像比如说刮风、下雨、或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或听到有人敲门的声音等等,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这个已经没什么了。因此如果一个人经常省思自己的戒,或者一个人经常致力于禅修,那么他一定能战胜自己的恐惧,并且也觉得没什么好恐惧的。

  下面呢,佛陀又继续告诉诸比库:「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对于增上心、现法乐住的四种禅那,愿我随愿而得、容易而得、不难而得。’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在这之前所讲到的,几乎都是一位出家人可能会碰到的,特别是那些刚出家的人,他们会碰到的一些困难,包括一些外在的困扰和内心的烦恼。从现在开始讲到的就是上人法,这是属于佛陀教法里面可以获得的利益。这里讲到的增上心,增上心是属于三学的其中一学adhicitta,adhicitta的意思称为增上心,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定。提到三学,我们会说到adhisãla、adhicitta、adhipa¤¤à,增上戒、增上心和增上慧,也就是戒、定、慧。这里讲到的增上心是指禅那,还有现法乐住,现法叫做ditthadhamma的意思是指今生,在这一生当中;乐住sukha-vihara是指安乐的住处、快乐的住处,这里讲到的增上心以及现法乐住是指四种禅那。

  为什么说禅那是现法乐住呢?《清净道论》里面提到了,一个禅修者修习禅定他可以得到五种功德,其中第一种功德就是现法乐住。如果一个人在拥有了禅那之后,他觉得这个世间的这些欲乐很低贱,他不想要再去追求这些欲乐生活,或者说他不想再去理会这些世俗的事务,于是他可以到空闲处,到安静的地方,可以结跏而坐,正直其身,置念于面前,然后他可以入禅,可以决意入禅那,入几个小时乃至更久,当他在入禅的整个过程当中,他的任何烦恼不起,他的内心都是住于很殊胜的快乐当中,这个是在今生可以获得的。所以在今生你的心一入定,是完全住于很殊胜的快乐,这个叫做现法乐住。

  如果一个人在修vipassanà(在修观)的时候也是,由于在修vipassanà的时候,他的心要观照很多所缘,特别是修到越高的观智,由于所观照的所缘它生灭的很快,他又要很用神的去观照它们的生灭,然后依照生灭来观照无常、苦、无我。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的心很容易感到疲劳、疲累。当他感到疲劳的时候,他可以入定,特别是他可以入第四禅。当他可以入第四禅的时候,从禅那出来他的体力和精力可以很快恢复。

  又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在观缘起的时候,他要取过去世的因和今世六门的果,过去世所造的业和当时支助这些业的烦恼,也就是无明、爱、取、行和业跟今生这种果报心、果报名法的关系,还有果报色蕴、六门的色法和六门的名法的关系,他要不断的去观照。我们现在举我们的眼识为例,由于过去生的无明生起,所以现在生的眼识、受蕴生起。无明是因,眼识、受蕴是果。过去生的爱生起,所以现在生的眼识、受蕴生起。爱是因,眼识、受蕴是果。过去生的取生起,所以现在生的眼识、受蕴生起。取是因,现在的眼识、受蕴是果。我们就这样不断的观照,不断的观照,然后很详细的把六门的所有果报的这些都要观照,而且要依照六门逐渐的观照。他观照有时会很累。

  或者说有时候观照到过去世,特别是观照不善名法的时候,他会发现由于不善名法是一种很低劣的心,一种很低劣的名法,他的光会慢慢的暗淡起来,这时他可以再入定,比如说他入第四禅,当他出定的时候再观照,这时他的心又变得很强了。为什么呢?因为禅那是属于增上心,很殊胜的心。这种很殊胜的心,它可以产生很殊胜的心生色法,这些很殊胜的心生色法里面的颜色是很明亮的,而这种很殊胜的心生色法它其中的火界又能够产生时节生色,所以为什么一个人的心如果越殊胜的话,他会体验到越明亮的光,这个叫做禅那之光或者叫做智慧之光,就是这么样来的。

  然后他再利用这种很殊胜的心所产生的这些光明,去照见过去世、现在世,它们的因果关系就会变得很清晰。如果一个人在修名法的时候,当他在观照不善名法的时候光会暗淡下来,他可以重新入定,入定的时候他可以休息,因为观照的时候心是很繁忙的,往往它会累,一旦他进入了禅那就等于充电一样,很快他就恢复了精力,出来再观。

  所以我们可以比喻,禅那象一个碉堡,我们在修观的时候好象跟敌人作战,跟烦恼作战。当一个士兵经常跟敌人打仗的时候,他会感到很疲劳,这个时候他可以暂时躲到碉堡里面去休息一会,等他养足了精神之后再出来继续打仗。同样的,一个人在修vipassanà的时候,修观的时候,由于所缘很多,生灭的很快,他的心很容易疲劳,当他的心疲劳的时候他可以入定,入定的时候,他的心完全安住于快乐,安住于寂静,等他恢复了精力之后再继续观。在这个阶段我们才能称为止观双运,或者说止观双修。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一入定出定的时候,立刻去观禅那的心也是无常、苦、无我。这个时候,在入定出定之后立刻取禅那的心;

  另一种:如果你已经有了禅那,当你观的很累的时候,你入定,入定之后当你恢复了精力,心很明亮的时候再去观照。这个才叫止观双运。

  不是现在一般人理解的。(举例:你妄想一次。哦,这个是妄想啊!应该回来呼吸。这个不叫止观双运,差的远啦。)

  如果一个人他想要证得禅那,他应当首先要持戒,他应“完全的持戒”。对于在家人来说呢,一般上来说,如果大家想要先培育禅定,培育定力,如果你在家里,觉得今天戒有缺陷或者怀疑戒不清净,你应该再受三皈五戒,有条件的话应当再受八戒。对于出家人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戒不清净,应当先忏悔,忏悔之后再去禅修,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做到戒的清净。

  应当“致力于内心之止”应当平静自己的心;

  “不轻忽禅那”要适度精进修行,要多坐。

  “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应当经常到安静的地方。

  对于在家人来说,你们可以在你的房间或家里的角落放一个坐垫,把电话、把什么东西都放下,这个就是你的空闲处。对于出家人来说,找个空闲处就更容易了,大家经常坐,这样的话,慢慢随着你的心越来越平静,你的定力就能够越来越提升,当你的定力提升到一定的阶段,你就可以证得禅那。

  特别是对于戒来说,如果你的戒持的很清净,它会是你培育定力很强力的助缘。在这里呢,佛陀为什么会说到:对于禅那,“愿我随愿而得,容易而得,不难而得”呢?从这句话,佛陀是教导那些比库,如果你们想要证得禅那,你们想要很容易的证得禅那,那应当要持戒清净。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到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比库很难证得禅那,不是我们现在才这样。如果说佛陀在世的时候人家一闭上眼睛就证得禅那,佛陀也不会这样教导,何苦呢?而且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的出家人、比库,他证得禅那也是很困难,现在也是很困难。不过,佛陀在世的时候,可能相对来说,他们的心更单纯一些,所以更容易,现在的人心更复杂一些,相对来说更难一点。

  应当如何让我们作为增上心、现法乐住的禅那随愿而得,容易而得,不难而得呢?我们如果想要证得禅那,我们首先应当要避免、要离开修习定的障碍。我们应当住在适当的精舍或者住在适当的住处,这里所谓的精舍就是不要靠近闹市区,不要在人员很复杂的地方,不要在太新的寺院,太新的寺院会忙于修建建筑,不要在太旧的寺院,太旧的寺院会忙于维修等等,不要在有果园或者有很多人聚居的地方,尽量在很安静的寺院,特别是人少的地方更好。同时应当避免很多会干扰禅修的事情。比如说交际啊,读书啊,很多亲戚朋友啊,很多信徒啊,神通啊,或者说读诵啊,为僧团服务啊等等这些,都把它暂时放下,如果你是真正要修行的话,你应当把这些放下。最后呢,我们应当要找到适当的住所,住的地方要干净,衣服也要干净,不要弄得脏兮兮的,一定要剃头,剪指甲,要让自己的内外清净,这样的话我们禅修才能够舒服。之后呢,我们应当亲近一位能够教导禅修业处的业处导师,要亲近一位阿闍梨。在我们去见一位导师的时候,在《清净道论》里面提到,你先不要去问其他的人,你直接去找就可以。因为即使是一位很清净的人,如果你问到的是一个对他有意见的人,他们就会批评,或者有些人就喜欢说一些惹是生非、造谣的话,所以你直接就去找他就可以。找到之后你应当履行做弟子的义务,应当去看他需要什么。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你可以去准备齿木(现代叫牙刷),准备洗脸水,做一些弟子应履行的义务,如果业处导师问你来做什么?就说你来请求业处的。如果业处导师嘱咐你什么时候来,你应当按照约定的时候再去。这样在你做了这些弟子的义务之后,你就请业处导师教导你禅修的业处。当你获取了业处之后呢,就应当回到你自己修行的地方,好好修行。如果遇到问题,你应当再去请教你的业处导师。就这样,当你能够学好业处之后,就应该专心的去取一个所缘来修行,这个是想要取得业处、想要拿到禅修方法的前行。当你拿到禅修的方法之后,你应当依照业处导师的指示去做就行了。

  那应当如何来证得禅那呢?在《清净道论》里面提到了有四十种业处。其中《清净道论》里举了地遍的例子来讲如何修行禅修的业处一直到证得禅那。我们在这里也是以地遍简单地来说一下。如果一个人想要修行“地遍”证得禅那,首先他应当到河边去取很柔软的泥,这种泥的颜色应当象黎明的天空一样,也就是有点红褐色。之后呢,他应当拿这些泥做一个圆盘,就像mandala,mandala古代翻译成曼陀罗,曼陀罗就是圆盘的意思,圆的意思。mandala的直径大概为20-30公分;之后将圆盘磨平,去掉上面的石块、树叶、树枝、一些大的沙子等等,让它尽量象鼓面一样平;之后就拿到寺院的边角没有人经过的、不嘈杂的地方,在那边去“取相”。刚开始做这个圆盘的时候,叫做“预作相”;之后呢,就去“取相”,他应当把圆盘放在自己的前面大概(眼光向下看)45度角的地方,之后微微张开眼睛,经常去看着地(即圆盘),然后作意它“Pathavi、Pathavi、Pathavi、Pathavi”,就是“地,地,地,地……”,一遍一遍的,把“地”的概念就印在心里。他不应当去注意“地”的颜色、不应当去注意“地”的硬、不应当去注意“地”的温度,也不要去注意“地”的质材,表面的泥。他只是应当依“地”的概念来作意这个是“地,地,地,地……,Pathavi、Pathavi、Pathavi、Pathavi”,这样一遍一遍的,直到他闭上眼睛“地”的遍相已经出现在他面前。

  如果,当他闭上眼睛“地”的遍相又消失的时候呢,他应当要再睁开眼睛再继续地取相,一直到他一闭上眼睛“地”的遍相就出现在他面前,那他就可以离开地的遍相,然后去尝试长时间的去注意“地”。如果他可以很成功地见到“地”的遍相出现在面前,这个叫做“取相”成功。

  当他可以取到相之后呢,就可以离开“地”的遍相,继续地专注“地,地,地,地……”,当他持续地专注时,会发现“地”的遍相已经不象开始看到时那样粗糙了,已经变得很细滑、很舒适的样子。而且没有那种“地”的质感,只有“地”的概念。他的感觉已经会比刚取相的时候,殊胜很多,这时的相称为“似相”。当他可以稳定地专注在似相上时,他应当尝试再把“地”的遍相扩大。刚开始扩的时候,不应当一下子扩得很大,应当慢慢地扩大。比如先扩大一寸,如果成功的话,再慢慢地增加,扩大到他的周围。如果可以的话,再扩大到他的整个房间。假如可以的话呢,再慢慢地扩大到整个寺院、整个村落、整个镇、然后整个县、整个省、乃至到整个轮围世界。

  这个时候,他极目望去(当然不是睁开眼睛),都是“地”,这个叫做地遍。遍呢就是一切处,那个时候“地”的相已经遍一切处。当他成功的把“地”已经遍一切处的时候,他就再作意在地的遍相上,他继续作意“地,地,地,地……”,当他如此作意的时候,他的心将能够持续维持很久,他的心将能够超越随顺,种姓而达到安止,这个是成就地遍遍相初禅的方法。

  当他证得了初禅之后呢,他应当要再练习去确定他的禅那,应当要学习查有分跟查禅支,之后呢,再练习五自在。之后他再练习第二禅,然后再练习第二禅的五自在。第三禅,第三禅的五自在。第四禅,第四禅的五自在。当他成功地达到了地遍第四禅以及五自在之后,他可以再转修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跟限定虚空遍,他也可以再继续修而成就十种遍。当他成就了十种遍之后,他再可以依照这十种遍其中的前面九种遍,再去成就四种无色界定(这四种无色定呢,我们明天会讲到)。

  这个是依照地遍而证得,在这里所说到的“对于增上心现法乐住的四种禅那”。

  我们在这里呢,再简单的讲依照入出息念而证得禅那的方法。

  修习入出息念,也应当要经过三种相,第一个是遍作相,第二取相,第三似相。跟地遍的遍相一模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入出息念是可以证得禅那的业处,地遍也是可以证得禅那的业处。地遍的相跟安那般那(入出息念)的相,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的所缘必须得是概念法。同时,它都必须得通过专注于似相而证得禅那,所以两种业处都必须得有禅相。一切的四十种业处,都可以得到预作相或者遍作相跟取相。但是呢,十遍、十种不净、身念处、入出息念这二十二种,它必须得通过专注似相而证得禅那。所以,修习入出息念也是必须得通过专注似相而证得禅那。

  刚开始的时候,一位禅修者应当去到空闲的地方、幽静的地方、没有嘈杂的地方,坐下来调整好姿势之后,他应当专注于呼吸。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了,当我们专注在这边呼吸之后,我们只应当注意呼吸,而不要去随着呼吸的进跟出,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就是我们的预作相。我们可以说,鼻头这里的接触点,这个可以是预作相或者说这里的呼吸,也是我们的预作相。

  当我们可以取到这里的呼吸的时候,我们就把取了预作相,然后我们就持续的专注在这里的呼吸。不要去注意它的自性相,也就是不要去注意这里的触觉,这里的痒啊、麻啊,也不要去注意这里的冷啊、暖啊,也不要去注意这里的流动啊,这里的柔软啊等等所有的感觉,不要去注意它,只去取呼吸的概念,呼吸本身就可以了。这样的话,这个才叫做遍作相。

  当他一直专注的时候,他会发现到他的呼吸这边已经变得犹如像烟一样,或者像棉花一样,或者像雾一样,这个还是属于遍作相。之后随着他持续的专注,专注在这里的呼吸,他会发现到这边的呼吸已经变得越来越明亮,明亮得像白色的布,或者说像灯光,像星星的光,这个时候叫做取相。当他发现到他的呼吸已经变成了光,光变成了呼吸,而且他的光一直都很稳定出现在这边,这个我们叫它禅相或者叫它取相,这个时候他的心就可以专注在取相上。当他持续地专注在取相的时候呢,他的心会觉得越来越专注,随着他的心持续专注,他的定力也再提升。当他的定力越来越提升的时候呢,这里的禅相也会越来越显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刚才所说过的,有定的心它是很殊胜的心。这种殊胜的心,它会产生很殊胜的心生色法。这种很殊胜的心生色法,它又能够产生时节生色法。这些心所产生的心生色法跟时节生色法,它的颜色界都是很明亮的,所以我们可以体验到这里很显耀的光。当他持续地专注这里的禅相时,他的光会变得非常显耀,显耀得像太阳光,像宝石,像很晶莹的珍珠等等,因人而异。这个时候,我们称它为似相。他可以通过专注在似相,持续地让他的心维持不动,不散乱,不动摇,平静,稳固的专注,一直达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他将有可能证得禅那,证得初禅。

  然而当他证得初禅的时候,他不应当自己作主张,他也不应当自己去查有分,他应当去到他的业处导师那边。然后业处导师如果确定他这个时候可以查有分的时候,他会教导他查有分的方法。当他可以成功的查到有分时,业处导师又会再教他如何去确定五种禅支。当他可以查到五禅支时,那么有可能他已经可以入初禅了。然后,再教他如何去修习初禅的五种自在。当他练习了初禅的五自在之后呢,他就要再向业处导师报告,然后业处导师教他如何再进入第二禅,如何再进入第三禅、第四禅。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修行入出息念,专注我们的呼吸,依次的经历了遍作相、取相跟似相,通过专注似相依次的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当他可以证入了第四禅,他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强有力。虽然一个人刚开始他有能力证得初禅,但是呢,他的初禅可能还不是很稳固,他必须得要象佛陀教导的一样,要修习,多多修习,要多坐,就是经常练习入定。当他可以入定得很善巧,可以维持得很久,而且很稳固的时候,那这时就可以称为增上心。

  这样的心跟我们欲界的心是不同的,因为禅那的心在阿毗达摩里面叫做广大心。它已经不是欲界的心了,它是属于广大的心,这是一种很殊胜的心,正是因为殊胜,所以称为增上心。而且,当他可以经常的练习入定,可以经常的练习入禅那。当他入禅那的时候,他身心体验到很殊胜、很寂静、很微妙的快乐。虽然他不去注意这种快乐,但是那种快乐好象已经完全地渗透进他整个身心。如果他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想要住在定中多久,就可以住多久,这个叫做现法乐住。

  如果一位禅修者想要证得禅那,若希望修习禅那时不难得,希望很容易修得,首先他要持戒清净。然后致力于内心之止,不要轻视禅那,应当经常去空闲处,多点时间去打坐,多点时间去修行。这样的话,你的定力慢慢就能够培育起来,当你的定力培育到一定的程度,你就可以证得禅那。

  好,我们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明天晚上我们继续接着一起来学习。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

  [1] 完全持戒 (sãlesvevassa paripårakàrã):他完全地持守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即是说应通过无缺失、完全地持守诸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

  [2] 致力内心之止 (ajjhattaü cetosamathamanuyutto):致力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在此,“内”和“自己的”是同义词。

  [3] 不轻忽禅那 (aniràkatajjhàno):不排斥禅那或不退失禅那。以排斥、退失之义为轻忽。当知舍弃了这种顽劣后他致力于谦逊等。

  [4] 具足于观 (vipassanàya samannàgato):致力于七种随观,即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厌离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和舍遣随观。

  [5] 增加空闲处:巴利语bråhetà su¤¤àgàrànaü的直译。意为增加前往空闲处的次数,频繁地去空闲处。于此,当知在把取了止观业处之后,日夜进入空闲处禅坐的比库为“增加空闲处“。

  “应完全持戒”乃是说增上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乃是说增上心,“具足于观”乃是说增上慧学。“增加空闲处”对修止者来说,频繁地去空闲处为增上心学,对修观者来说则是增上慧学,这是包摄了两种学而说的。

  [6] 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 (aratiratisaho assaü):希望能战胜、征服不满与喜好。于此,不满是指厌烦诸善法与偏僻住处。喜好是指喜好五欲功德。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7 美好的随喜

玛欣德尊者:《若希望经》四

玛欣德尊者:《若希望经》五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8「给」的价值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9 心灵的曙光

 

后五篇文章

玛欣德尊者:《若希望经》二

玛欣德尊者:《若希望经》一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6 幽默的风趣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5 奇妙的好事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4 创造「知」的美好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