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二讲 如何以其它法门修定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二讲 如何以其它法门修定如

 

  前言

  在上次的讲座中,我已经解说修行安般念以达到第四禅的方法。我说到当禅修者以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并且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转修观禅(vipassana)(内观)。

  然而在此刻,他也可以继续修行其它止禅法门。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讨论如何修行其它的止禅法门:三十二身分、白骨观及白遍等。

  三十二身分

  如果想修行三十二身分,首先你应以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在此光的帮助下,你应逐一地辨识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

  在身体的这三十二个部份当中,地界显著的有二十个,水界显著的有十二个。

  你应观地界显著的四组,每组有五个:

  一、发、毛、爪、齿、皮;

  二、肉、腱、骨、骨髓、肾;

  三、心、肝、膜、脾、肺;

  四、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脑。

  接下来观水界显著的两组,每组有六个:

  一、胆汁、痰、脓、血、汗、脂肪;

  二、泪、膏(皮脂)、唾、涕、关节滑液、尿。

  按照上述的顺序逐一地辨识。尝试如同对着明镜照见自已的脸那样,清楚地在各个身分存在的部位透视到该身分[1]。如此修行时,如果你的禅定之光暗淡下去,正在辨识的身分也会变得不清楚。这时你必须回来修行安般念,将定力再度提升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再度明亮强盛时,才回过头来辨识三十二身分。每当禅定之光变暗之时,你都必须如此修行。

  练习到当你顺着由发辨识到尿,或逆着由尿辨识到发时,你都能以透视的智慧清楚地看见每一个部份。继续修行直到对它精通纯熟。

  然后,依旧闭着眼睛,运用禅定之光辨识离你最近的人或其它众生,尤其理想的是位于你前方的人。辨识那个人或众生的三十二身分,从发开始顺着辨识到尿,然后从尿逆着辨识到发。如此顺逆地辨识三十二身分许多次。这样修行成功之后,你应辨识自已内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然后辨识外在那人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如此内外交替,不断重复。

  能够如此内外辨识之后,你的禅修力将会增强。你应如此从近而远,逐渐扩大辨识的范围。不必担心你或许无法辨识远方的众生。在第四禅明亮光芒的帮助之下,你将能轻易地看见远方的众生,不是用肉眼,而是用慧眼(banacakkhu)。你必须将辨识的范围扩展到十方:上、下、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在这十方当中,无论所辨识的对象是人、畜生或其它众生,你都必须一次选取一个对象,辨识内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外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如此重复。

  当你不再看到男人、女人、水牛、乳牛或其它众生等种种差别,无论何时何地,不分内在外在,你所看到的只是三十二身分的组合。那时你才可说是已经成就、纯熟、精通于三十二身分的修法。

  涅盘的三门

  在此,我想解说通向涅盘的三门。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中佛陀开示说,四念处法门是通向涅盘唯一的道路;但是在另一方面,注释中解释说涅盘有三个门:色遍(vannakasina)、不净观(patikula-manasikara)、无我(subbata空)──即四界分别观。

  然而,这三门的差别只在止禅部份而已,它们的观禅部份是相同的。继三十二身分之后,我们可以进修这三门中的任何一门。由于它们都能引导我们达到涅盘,所以称为涅盘的三门。

  当禅修者熟练于内外三十二身分的辨识之后,他可以选择这三门中的任何一门来修行。首先,我要解说如何修行三十二身分的不净观。

  白骨观

  你可以将三十二个部份当作一个整体,或只取其中的一个部份,作为修行身体不净观的对象。我将解说如何修行三十二身分其中之一的白骨观。

  修行此法门之前,首先你应回来修行安般念,将定力再度提升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先辨识你自己的三十二身分,然后辨识你附近的人或众生的三十二身分。如此内外辨识一或二次。然后将自己全身的骨骼视为一个整体,以智慧辨识它。当你很清楚地见到全身的骨骼时,以骨骼的不净可厌相作为对象,用下列词语中的任何一种,在内心一再地默念:「厌恶,厌恶」(patikula)或「可厌的骨,可厌的骨」或(atthikapatikula)或「骨,骨」(atthika)。

  可以随你喜欢而用任何一种语言来默念。你应使心平静地专注于骨的不净可厌相,持续一或二小时。注意观察骨骼的颜色、形状、位置与界限,如此,骨骼不净可厌的概念则容易在心中生起。由于安般念第四禅的力量,你对不净相的修行也将提升、加强、乃至完全稳固。你将能生起、持续与开展对于不净的觉观与智慧。

  以骨骼的不净可厌相培育定力时,你必须舍弃「骨骼」的概念,只注意骨骼为可厌。

  根据《清净道论》,观察身体某一部份的颜色、形状、位置与界限乃是观察取相(uggaha-nimitta)。而观察与辨识那部份的可厌乃是观察似相(patibhaga-nimitta)。

  五禅支

  借着专注于骨的可厌相,你可以达到初禅,此时有五禅支存在,即:

  一、寻(vitakka):将心投向骨的可厌;

  二、伺(vicara):使心持续地注意骨的可厌;

  三、喜(piti):喜欢骨的可厌;

  四、乐(sukha):体验骨的可厌所引生的快乐;

  五、一境性(ekaggata):一心专注于骨的可厌。

  以同样的方法,你也能观察身体其它部份的可厌而达到初禅。

  有人会怀疑:以骨的可厌作为观察对象为什么会生起喜与乐呢?答案是:修行这种方法时,虽然骨骼确实是可厌的,然而,因为你事先了解此法门的利益,才来修行,同时也了解最后你将能解脱老、病、死之苦,所以会生起喜与乐。此外,喜与乐也能因为你已去除使心热恼疲惫的五盖烦恼而生起。

  好比一个以捡拾垃圾维生的人,当他看着一大堆垃圾,想到:「利用这些我将赚很多钱。」他会感觉很欢喜。又像一个身患重病的人,当他的痛苦因为呕吐或排便而得到舒解时,他会有愉悦与快乐的感觉。

  《阿毗达摩》的注释中解说:专注于骨的可厌,从而达到初禅的人,应当继续修行初禅的五自在。然后应当观察离他最近的众生(最好是坐在他前面的人),以禅定之光采取那众生的骨骼为对象。他应当专注骨骼为可厌,培育此不净想直到五禅支变得很明显。根据注释,即使五禅支很明显,仍然不能称此时的定力为近行定或安止定,因为对象还是活的。然而,根据《阿毗达摩》的再注释《根本复注mulatika》,如果将外在的骨骼当作死人的骨骼来专注,你还是能达到近行定。

  如此,当五禅支很清楚时,你应回来专注自已内在骨骼为可厌。如此交替地内在一遍、外在一遍,专注于骨骼的可厌,重复许多次。对不净可厌的修行变得强力而且完全开展之后,你应扩大辨识众生骨骼的范围到十方:一次取一个方向,在你禅定之光所照之处,观察那一个方向所有众生的骨骼。每一个方向都是如此。运用你透视的智慧,从近而远,遍及十方。每换一个外在的对象,都必须先观自己内在的骨骼一遍,然后观外在的骨骼一遍。必须修行到无论看向十方当中的那一方,所见到的唯有骨骼。修行成功之后,你就可以进一步修行白遍。

  十遍

  色遍

  遍禅中用到四种颜色,即:青、黄、红、白。译为青色(nila)者亦可译为黑色或褐色。这四种色遍都可以采用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来修行,以达到初禅乃至第四禅。

  根据《阿毗达摩》的注释,发、毛、黑眼球的颜色可用来修行青遍;脂肪的颜色可用来修行黄遍;血液与肌肉的颜色可用来修行红遍;身体的骨骼、牙齿与指甲的白色可用来修行白遍。

  白遍

  经典上说,白遍是四种色遍当中最好的,因为它能使心清澈明亮。因此,首先我要解说如何修行白遍。

  修行白遍之前,首先你应再度修行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当禅定所产生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你应辨识内在的三十二身分;接着辨识外在你附近一个众生的三十二身分;然后只辨识他的骨骼。如果想观察那骨骼为可厌,也可以那么做;如果不想观察它为可厌,也可以只观察它为骨骼。然后,选择骨骼上最白的一处作为对象;若整个骨架都白,也可以取整个骨架的白色作为对象;或取头盖骨背面的白色作为对象,专注它为:「白,白」。

  另一种方法是:如果你的心非常敏锐,已经能专注于内在骨骼的可厌,达到初禅,那么也可以取你自已骨骼的白色作为修行白遍的对象。

  你也可以先辨识外在骨骼的可厌,借着强化、稳固骨骼的概念来修行不净,如此你能使骨骼的白色变得更加明显。然后,你应改去专注它为:「白,白」,而修行白遍。

  采取外在骨骼的白色为对象,你应练习保持心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对象,一次持续一或二小时。

  由于安般念第四禅定力的协助,你的心将平静地专注于白色的对象。当你能专注于白色一或二小时之后,你会发现骨骼相消失,只留下白色的圆形。

  白色圆形出现之前,骨骼的白相是遍作相(预备相);当白色的圆形如同棉花一样白时,它是取相;当它变得明亮清澈,犹如晨星时,它是似相。

  如果你在过去生中曾经修行白遍,无论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或过去佛的教化期,意即:你具有修行白遍的波罗蜜,那么,你不需要将禅相扩大,因为当你看着它,并默念:「白,白」之时,它将自动扩大到遍满十方。

  继续注意它为「白,白」,直到它变成似相。继续专注于该似相,你就会进入初禅。然而,你会发现此定力并不十分稳定,而且持续不久。为了使定力稳定与持久,你必须将禅相扩大。

  要做到这点,你必须先专注于白色似相一或二小时。然后你应下定决心将白色圆形扩大一、二、三或四吋。依照你想要扩大的尺寸去扩大它,看能否成功。不要尚未事先决定扩大的尺寸就将禅相扩大,务必先下定决心要扩大某个限度:一、二、三或四吋。

  在你扩大白色圆形之时,可能会发现它变得不稳定,那时你必须专注它为:「白,白」,以便使它稳定。当你的定力增强,你会发现白色禅相变得稳定而且静止。

  当扩大的禅相变得稳定之后,你应重复上述的步骤:再下定决心一次将它扩大若干吋。如此,你能将禅相扩大到直径一码,然后二码……。如此做到能把它扩大到包围着你的十方,没有边际。那时,无论看向那里,都只看见白色的禅相,而看不到一丝一毫其它物质的迹象。你应保持平静地专注于白遍上。当白遍稳定时,将你的心安放于白遍上的某一处,就像将帽子挂在墙壁的钩上一样。保持心安住在那处,并继续注意它为:「白,白」。

  当你的心平静稳定,白遍也会静止稳定。白遍将会非常洁白、明亮、清澈。这也是似相,乃是扩大原来白遍似相之后产生的。

  必须继续修行,直到你的心能够持续专注于白遍似相一或二小时。你心中的五禅支将变得非常显著、清晰、有力,而达到了初禅。五禅支是:

  一、寻(vitakka):将心投入白遍似相。

  二、伺(vicara):使心持续地注意白遍似相。

  三、喜(piti):喜欢白遍似相。

  四、乐(sukha):专注白遍似相时所引生的快乐。

  五、一境性(ekaggata):一心专注于白遍似相。

  它们整体合起来即称为禅那。依照安般念讲座中所叙述的方法,修行白遍初禅的五自在,然后修行第二、三、四禅。

  这四种禅那又称为色界禅(rupavacara-jhana),因为它们能使禅修者投生到色界天。但是在这里,我们鼓励修行禅那并不是为了投生色界天,而是为了用它们来作为修行观禅的基础。

  如果你已能用外在骨骼的白色修行白遍,达到第四禅,你也能用外在的头发修行褐遍(或青遍;黑遍);用外在的脂肪或尿修行黄遍;用外在的血液修行红遍。你也能用自己身体内在的部份修行各种色遍。

  修行成功之后,你也能用花朵或其它外物的颜色,修行不同的色遍:所有青色、棕色或深色的花都在呼唤你、邀请你修行青遍;所有黄色的花都在呼唤你、邀请你修行黄遍;所有红色的花都在呼唤你、邀请你修行红遍;所有白色的花都在呼唤你、邀请你修行白遍。因此,纯熟的禅修者能够以他所见的任何外物作为对象,修行遍禅与观禅──不论是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内在或外在的。

  根据巴利圣典,佛陀教导十遍禅,它们是上述的四种色遍加上另外六种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空遍、光明遍。

  现在,我要解说如何修行其余的六种遍。

  地遍

  要修行地遍之前,必须先找一处平坦的土地,有着如黎明时天空那样的褐红色,没有夹杂树枝、石头或树叶。接着用树枝或其它工具在地上画一个直径一呎的圆形。然后专注于那块圆形的土地,注意它为:「地,地」。睁着眼睛专注那块圆形的土地一会儿,然后闭上眼睛,试看能否见到同样的圆形地相。如果那样做无法见到地相,你应以安般念或白遍将定力再度提升到第四禅。然后借着禅定之光的帮助,注视圆形的土地。当闭眼时也能见到与睁眼所见同样清晰的圆形地相时,你就可以到其它地方去继续修行此禅相(取相)。

  不应专注于地相的颜色、或地界的硬、粗、重等特性,只应专注于地的概念。继续专注于此取相,定力更强时,取相会变成非常纯净清澈的似相。

  然后,你应将似相逐渐地扩大。一次扩大一些,直到它遍满十方。然后专注于地遍的某一处,达到初禅乃至第四禅。

  水遍

  要修行水遍,你应使用一钵或一桶清净明澈的水,或井里清澈的水。不应专注于水界的流动、黏结之特性,只应专注水的概念为:「水,水」,直到修成取相。然后以修行地遍时同样的方法修行此相。

  火遍

  要修行火遍,你应使用火堆或蜡烛的火焰,或你所记得曾见过的其它火焰。若有困难,你可以做一块中间有圆洞的帐幕,圆洞的直径大约一呎。将帐幕挂在燃烧木材或干草的火堆之前,让你透过圆洞只能见到火焰。

  不应专注于烟或燃烧中的木材或干草,也不应专注于火界的热、冷之特性,只应专注于火的概念,并注意它为:「火,火」。然后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来修行取相。

  风遍

  可以透过触觉或视觉来修行风遍。透过触觉的方法是:你应注意由窗或门进来而吹拂在身体上的风,并且默念它为:「风,风」。透过视觉的方法是:你应注意被风吹拂的树枝或树叶之移动,并且默念它为:「风,风」。不应专注于风界的支持、推动之特性,只应专注于风的概念。也可以先以其它遍处修行禅定,达到第四禅,然后以禅定之光观察外在枝叶的移动,并辨识风的相:取相看起来有如热奶粥上冒出的蒸气;似相则是静止不动的。

  光明遍

  光明遍的修行可以借着注视光线从墙壁的隙缝照进来,投射在地上的光明相;或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投射在地上的光明相;或向上仰望树枝间隙所露出天空的光亮。如果那样做有困难,你可以找一个陶罐,在陶罐内点燃蜡烛或灯。将此陶罐加以摆置,使罐口射出的光线照在墙上。然后专注墙上的圆形光明相为:「光,光」。

  虚空遍

  借着注视门口、窗户或钥匙孔中的空间可以修行虚空遍(或称为限定虚空遍)。如果有困难,你可以制做一块木板,木板中间有一个直径八吋到一呎的圆洞。握持木板朝向天空,让你透过圆洞只能看见天空,看不见树木或其地物体。然后专注于圆洞内的空间,默念它为:「空,空」。

  四无色禅

  修行十遍中的每一遍都能达到第四禅之后,你可以进一步修行称为四无色处的四种无色禅(arupa-jhana或称无色定)。四无色处是:

  一、空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

  三、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

  你能以九种遍当中的任何一种为基础,来修行四无色禅,唯独不能用虚空遍。

  空无边处

  修行四无色禅之前,你必须先思惟色法(物质)的过患:人的身体是父母亲的精卵和合所产生的,称为所生身(karajakaya)。因为有所生身,所以你会遭受刀、矛、子弹等武器的攻击;会遭受锤击、欧打与折磨;所生身也会罹患各种疾病,如:眼疾、耳疾、心脏病等。因此,首先你必须以智慧来了解:因为有色法构成的所生身,所以你会遭受种种痛苦;如果能脱离色法,你就能免除依靠色法而生起的痛苦。

  虽然依靠遍处所达到的第四禅已经超越粗身色(粗的身体物质),你仍然必须超越遍处色,因为它与粗身色极为相似。如此思惟而对遍处色厌离之后,你应修行九种遍当中的一种,如地遍,直到第四禅。出定之后,你应思惟它的缺点:它依靠你已厌离的遍处色而生起、它有第三禅的乐为近敌、它比四无色禅更粗劣。

  由于第四禅中的名法与四无色禅中的名法相同,因此不需像修行四种色界禅时那样思惟禅支的缺点。

  见到色界第四禅的缺点并对它厌离之后,你应思惟无色禅比色禅更加宁静的优点。

  接着应扩大你的(地遍)禅相,使它遍满十方,没有边际,或扩大到你所喜欢的程度。然后,借着专注于遍处色[2]所占有的空间来将遍处色除去,默念:「空,空」或「无边空,无边空」。于是,留下来的只是遍处色原先占有的无边虚空。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应辨识在地遍禅相某一部份里的空间,并将它逐步地扩大到无边宇宙。结果,整个地遍禅相会被无边虚空所取代。

  必须以投入的心态(寻心所)来继续专注于无边虚空相,默念:「空,空」。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会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以无边虚空相为对象,你达到了近行定。继续专注于无边虚空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一种无色禅,即空无边处禅。

  识无边处

  第二种无色禅是识无边处禅,它的对象是以无边空相为对象的空无边处禅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

  若想修行识无边处禅,你应思惟空无边处禅的缺点:空无边处禅有色界第四禅为它的近敌,并且空无边处禅不如识无边处禅宁静。

  见到空无边处禅的缺点,并且厌离于它之后,你应思惟识无边处禅宁静的本质。然后,你应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也就是以无边虚空相为对象的心,并默念它为:「无边识,无边识」或「识,识」。

  应当以投入的心态来继续专注该相为:「识,识」。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将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你达到了近行定。持续不断地专注该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二种无色禅,即识无边处禅。

  无所有处

  第三种无色禅是无所有处禅,它以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为对象。空无边处禅心乃是前面识无边处禅所缘取的对象。

  如果想修行无所有处禅,你应思惟识无边处禅的缺点:识无边处禅有空无边处禅为它的近敌,并且识无边处禅不如无所有处禅宁静。

  见到识无边处禅的缺点,并且厌离于它之后,你应思惟无所有处禅宁静的本质。然后,你应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心:空无边处禅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与识无边处禅心(vibbanabcayatana-jhana-citta)。然而,在一个心识剎那[3]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出现,当空无边处禅心存在时,识无边处禅心即不存在,反之亦然。专注于刚才入识无边处禅时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默念它为「无所有,无所有」或「不存在,不存在」。

  应当以投入的心态来继续专注该相为:「无所有,无所有」。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将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你达到了近行定。持续不断地专注该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三种无色禅,即无所有处禅。

  非想非非想处

  第四种无色禅是非想非非想处禅,它以无所有处禅心作为对象。它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因为此禅定当中的想极端微细。

  如果要修行非想非非想处禅,你应思惟无所有处禅的缺点:无所有处禅有识无边处禅为它的近敌,并且无所有处禅不如非想非非想处禅宁静;再者,想是病、想是疮、想是刺,而非想非非想处禅是宁静的。

  见到无所有处禅的缺点,并且厌离于它之后,你应思惟非想非非想处禅宁静的本质。然后,你应一再地专注无所有处禅心为「此心宁静,此心至上」。

  你应以投入的心态继续专注无所有处禅心的相为宁静。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将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你达到了近行定。持续不断地专注该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四种无色禅,即非想非非想处禅。

  今天,我已经解说如何修行十遍,以及由四种色界禅与四种无色界禅所组成的八定。在下一次讲座中,我将接着解说如何修行四梵住[4](brahmavihara):慈、悲、喜、舍。

  -----------------------------------------------------------

  [1]禅修者应实在地透视到自己身体内的各个部份,而非透过想象。若所见的身分呈显在面前,犹如观看相片一般,则只是出自想象而已,不是真正透视到三十二身分。透视不到三十二身分的原因通常是定力不够深。禅修者应当有耐心地再培育够深的定力,不可贪快,囫囵吞枣,错失大利。

  [2]遍处色-内心见到的遍相。它是定心所生的影像,不是真正的色法。但是由于它依靠外在的色法而生起,犹如色法之子,所以也称它为色。这只是一种隐喻而已。

  [3]心识剎那-心生起到消灭的时间。心识剎那极端迅速;在一闪电或一眨眼的时间里有十亿个心识剎那生灭过去。一个心识剎那中有三时,即心的生时、住时、灭时。(ComMAbhⅣ.6p.156)

  [4]四梵住brahmavihara-这四种禅那是梵天神内心的安住处,所以称为四梵住。它们又称为四无量心,因为这四种心都必须以无边宇宙的所有众生作为对象。(ComMAbhⅨ.9p.336)此中包含三种关爱他人的修行法,即:慈(愿他人安乐)、悲(愿他人离苦)、喜(对他人所得到的成就感到欢喜),及一种中性平等的修行法:舍(不忧不喜,中立而不执着)。(P-EDictp.494)

  问 答(二)

  问2-1:初学者如何平衡定根与慧根?如何以安般念(anapanasati)修行智慧?

  答2-1:在上次的讲座中,我们已经谈过使五根平衡的方法了,但我可以再次简要地解释。对初学者而言,平衡定根与慧根并不重要,因为他们还只是初学者,五根尚不强。在最初修行的时候,通常内心有许多妄想干扰,所以五根尚未茁壮有力。唯有当五根坚强有力之时,才需要去平衡它们。不过,如果初学者在开始的阶段就能平衡五根,那当然也是好的。

  举例而言,你现在修行的法门是安般念,安般念意指保持正念观察呼吸时的气息:对安般念能引生禅那有信心是信(saddha);为了清楚知道气息所做的努力是精进(viriya);忆念气息是念(sati);一心专注于气息是定(samadhi);了知气息是慧(pabba)。

  初学者必须尝试保持强而有力的五根:他们对安般念必须有够强的信心;必须付出够强的努力,以便清楚地知道气息;必须对气息保持够强的忆念;必须对气息保持够强的专注;必须清楚地了知气息。然后还必须平衡五根。如果五根之中有一根过强,其它根就无法适当地发挥功能。

  例如:若信根过强,它会产生激动。此时,精进根就无法执行维持相应名法于气息的功能;念根无法执行建立忆念于气息的功能;定根无法执行深度专注于气息的功能;慧根也无法清楚地了知气息。当精进根过强时,它导致心不安,因此其它根会变弱,而无法适当地执行它们的功能。当念根薄弱时,什么事也不能做,你将无法专注于气息,不能努力辨识气息,同时也没有信心。

  现今你正在修行止禅。修行止禅时,强而有力的定是好的;但是太过度的定会产生怠惰。怠惰一生起,信、精进、念、慧诸根就变得很薄弱,以致无法适当地执行它们的功能。

  在初学的阶段,智慧还很低劣,只是了知自然呼吸的气息而已。因此,对于修行止禅的初学者而言,清楚地知道气息就已经足够。当取相或似相出现时,知道它们的也是智慧。除了这种智能之外,运用太多其它知识于修行上是不好的,因为你将会老是在讨论与批评。如果禅修者对安般念作太多的讨论与批评,他的慧根就太超过了,会使其它诸根变弱,以致无法适当地执行它们的功能。

  所以,初学者能够保持五根平衡也是好的。如何使五根平衡呢?我们必须以强而有力的正念与精进清楚地了知气息,且要充满信心地专注于气息。

  问2-2:在达到第四禅之后,为什么不直接觉观五蕴,透视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以便证悟涅盘?在证悟涅盘之前,我们为什么需要修行三十二身分、白骨观、白遍、四界分别观、名业处[1]、色业处[2]、缘起与观禅呢?

  答2-2:五蕴是什么?五蕴与名色之间有何差别?你知道答案吗?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之前,我要先解释名色与五蕴。根据佛陀所教导的《阿毗达摩Abhidhamma》,有四种究竟法(paramattha),即: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rupa)、涅盘(Nibbana)。

  要证悟第四种究竟法(涅盘),我们必须透视心、心所与色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心有八十九种;心所有五十二种;色有二十八种。八十九种心称为识蕴(vibbana-khandha)。五十二种心所当中,感受是受蕴;形成内心印象是想蕴;其余五十种心所是行蕴。

  有时,心与心所合起来称为名(nama)。若将它们分成四组,则是: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这四组是名蕴(nama-khandha);二十八种色即是色蕴(rupa-khandha)。所以心、心所与色合起来称为名色(namarupa),有时也称为五蕴。它们的形成因缘也只是名色而已。因此,修行色业处、名业处就是在观照五蕴;修行缘起就是在观照过去、现在、未来五蕴的因果关系;修行观禅就是在观照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佛陀对三种人教导修行观禅的五蕴法门:智慧利的人、对名法之观智不分明的人、想要以简略法修行观禅的人。

  现在我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根据上座部[3]佛法,有两类修行法门(kammatthana业处),即:应用业处(parihariya-kammatthana)与一切处业处(sabbatthaka-kammatthana)。应用业处指的是:个别禅修者修行以作为观禅的禅定基础之业处;他必须经常修行此业处。一切处业处指的是:所有禅修者都必须修行的业处,又称为四护卫禅[4],即:慈心观、佛随念、死随念[5]与不净观,它们能保护禅修者,免离内外的危难。所以禅修者可以用安般念作为他的应用业处,但他也必须修行四护卫禅。这是正统的方式。

  要修行慈心观达到禅那的境界,最好禅修者事先已能修行白遍达到第四禅。举《慈爱经Metta Sutta》为例:经中讲到五百位比库,都是精通十遍与八定(samapatti),并且修行观禅已达到生灭随观智[6](udayabbaya-bana)的境界。当他们停宿处的树神受到打扰,而变形出来惊吓他们时,比库们回来见佛陀。于是佛陀教导他们《慈爱经》,以作为修行的法门,同时也是守护的诵文(paritta)。

  《慈爱经》中列出十一种修行慈心观的方法,乃是针对已经成就慈心禅(metta-jhana),并且已破除不同类人之间差异界限的禅修者而说的。修行这些方法时,心中忆念:「Sukhino va khemino hontu, sabbesatta bhavantu sukhitatta」──「愿一切众生快乐安稳……」,而且必须修行达到第三禅。这对那五百位比库来说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已经精通十遍。

  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中佛陀开示说,在四种色遍当中,白遍是最好的;它使禅修者的心清澈明亮。平静的心是高超而有力的,如果禅修者以一颗清明、无烦恼的心来修行慈心观,通常在一次静坐当中就能成就慈心禅。因此,如果禅修者先进入白遍第四禅,出定之后才修行慈心观,他很容易就能成就慈心禅。

  若要证得白遍第四禅,禅修者必须先修行内外的白骨观,因为这使到白遍容易修成。所以,在完成安般念第四禅之后,我们通常教导禅修者三十二身分、白骨观与白遍。在我们的经验里,大多数禅修者说白遍第四禅比安般念第四禅更超胜,因为它能引生更清澈、更明亮、更平静的心,如此对修行其它业处很有帮助。因此,在教慈心观之前,我们通常先教白遍。

  在此,我要指出初学者常发生的一个问题。你可能曾经修行慈心观,你是否成功地达到慈心禅呢?在实际修行时,如果禅修者想散播慈爱给相同性别的某个人,他必须先以那个人微笑的面容作为对象,然后散播慈爱给他:「愿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当初学者如此散播慈爱之时,那张微笑的面容很快就会消失。他无法继续他的慈心观,因为没有对象,而他将无法达到慈心禅。

  若先有白遍第四禅的基础,情况就不同了。出定之后,当他散播慈爱时,那人的笑容不会消失,这是因为有先前定力帮助的缘故。他能深度地专注于那笑容,能在一次静坐中就提升到慈心观第三禅。如果能有系统地修行到破除不同类人之间的差异界限,他就能修行巴利圣典《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中所提到的五百二十八种散播慈爱的方法,以及《慈爱经》中所提到的十一种方法。因为这个缘故,在教导慈心观之前我们通常先教白遍。

  你也许修行过佛随念。你是否成功地达到近行定呢?当那些已经成就慈心禅的人修行佛随念时,他们能在一次静坐当中就达到近行定。这是因为先前定力帮助的缘故。然后转修不净观也是很容易的。如果禅修者修行不净观达到初禅,然后修行死随念,他能在一次静坐中就成功。

  这就是我们在四护卫禅之前先教白遍的理由。然而,如果禅修者不想修行四护卫禅,也可以直接转修观禅,毫无问题。

  问2-3:为什么在透视名色法之后必须修行缘起第一法与第五法?何谓第一法与第五法?

  答2-3:根据上座部佛法,清净有七个阶段。在这里我要解释前五个阶段,它们是:

  一、 戒清净。

  二、 心清净,即:八定与近行定。

  三、 见清净,即:分析名色的智慧(名色分别智)。

  四、 度疑清净,即:辨识因果的智慧(缘摄受智),也就是透视缘起(十二因缘)的智慧。

  五、 道非道智见清净,即:思惟智[7]与生灭随观智;这是观禅的开端。

  因此,在修行观禅之前有四种清净。为什么呢?观禅乃是对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本质的领悟。如果还未了解名色及它们的因缘,我们如何能领悟它们是无常、苦、无我的呢?如何能修行观禅呢?唯有彻底地透视名色及其因缘之后,我们才能修行观禅。

  名色及其因缘称为行法或有为法(savkhara):它们生起之后立即消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它们遭受不断生灭的压迫,因此它们是苦的。它们没有自体(atta)、没有稳定不坏的实质,因此它们是无我的。

  如此领悟无常、苦、无我才是真正的观禅。所以在修行观禅之前,我们教导禅修者透视名法、色法与缘起法。注释中解释说:「aniccanti pabcakkhandha」意思是:无常是五蕴。五蕴就是名色及其因缘。所以真正的观禅依靠对五蕴与因果的了知。

  佛陀依照听法者的根性而教导四种透视缘起的方法,在《无碍解道》中还有另一种方法,因此总共有五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顺着透视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它在上座部佛教很流行,然而对于未曾学习《阿毗达摩》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即使对已经彻底研究《阿毗达摩》的人,实际修行时也可能会面对许多困难。

  对于初学者而言,舍利弗尊者所教导而记载于《无碍解道》的第五法比较容易修行。它乃是透视五种过去因产生五种现在果,五种现在因产生五种未来果。这是第五法的要点。如果想以亲身体验来了解它,你必须修行达到这个阶段。

  有系统地修行第五法之后,修行第一法将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先教缘起的第五法,然后才教第一法。对于有足够时间而且想多修行的人,我们教导所有五种方法。佛陀是依照听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法教导缘起,修行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足以证悟涅盘。但是由于第一法在上座部佛教很盛行,所以我们教导第一法与第五法两者。

  有一天,阿难尊者用所有四种方法修行缘起之后。到了傍晚,他前来拜见佛陀,并说:「世尊,虽然缘起法很深奥,但它对我而言是很容易的。」佛陀回答说:「Etassa A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a, appativedha evamayam paja tantakulakajata, kulaganthikajata, mubjapabbajabhuta apayam duggatim vinipatam samsaram nativattati」──意即:若没有透过随觉智(anubodha-bana)与通达智(pativedha-bana)来了知缘起,则无法从生死轮回与四恶道[8](apaya)中解脱。随觉智指的是: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通达智指的是:所有的观智[9](vipassana-bana毗婆舍那智)。所以,如果没有以随觉智与通达智来了知缘起,禅修者就无法证悟涅盘。引述了这段经文之后,注释上说:若不了解缘起,则没有人能解脱生死轮回,即使在梦中也不例外。

  -----------------------------------------------------------

  [1] 名业处-辨识究竟名法(精神成份;心与心所)的观禅法门。

  [2] 色业处-辨识究竟色法(物质成份)的观禅法门。

  [3] 上座部Theravada-佛陀原本的教法。(P-E Dict p.310)一般称为南传佛教。佛陀般涅盘后二百余年正式传到斯里兰卡。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寮国。严谨保守原始佛教的传统。

  [4] 四护卫禅-四种保护禅修者的修行法门。

  [5] 死随念marananussati-思惟死亡必然会来临、死亡之期完全不确定、死亡时一切都必须舍弃的修行法门。(清净道论?第八品)

  [6]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第四种观智;透视行法(有为法)生灭的智慧。(Com M Abh Ⅸ.32 p.351)

  [7] 思惟智sammasana-bana-第三种观智;以分组的方式透视行法三相(无常、苦、无我)的智慧。(Com M Abh Ⅸ.32 p.351)

  [8] 四恶道apaya-痛苦多过快乐的四种生存界。造恶之人因为恶业而投生之处。(一)、地狱道:最低而且最苦的生存界。其中的众生从生到死一直受苦,没有一剎那间断。(二)、畜生道:不像地狱那么苦,但痛苦仍然远超过快乐,因为它们很难有行善的机会。(三)、饿鬼道:遭受极度饥渴之苦与其它痛苦而无法解除的众生。(四)、阿修罗道:形体巨大丑陋,遭受折磨类似饿鬼的众生。(Com M Abh Ⅴ.4 p.189)

  [9] 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只是观禅的基础。真正的观智是从思惟智开始算起。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大安法师:你不能选择自杀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三讲 如何修行四梵住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四讲 如何辨识色法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五讲 如何辨识名法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六讲 如何透视缘起法

 

后五篇文章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一讲 如何修行安般念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序及中译序

阿姜李尊者:意识

刚晓法师:佛教因明中的共许

陈柏达:净土的见证 第七十八章 结语(摘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