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六、皮带束缚经(一) |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六、皮带束缚经(一) 《皮带束缚经》有两部,这两部我们都将研究。第一部《皮带束缚经》的经文开始说: 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当时世尊对诸比丘说: 「诸比丘,生死轮回的源头是无法察知的。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的起点是难以得知的。」 业力只有在无明(avijja)与爱欲(tanha)的支持下才能产生结果;若没有无明与爱欲,业力就不能产生任何果报。因此在本经中佛陀教导说生死轮回(samsara)的主因是无明与爱欲。 「无明」是指错误地认知有真实的男人、女人等存在。根据佛陀的教导,只有究竟名色法(精神与物质)存在而已,没有真实的男人、女人存在。如果有人这么想:「这是男人、女人、儿子、女儿……」,这种错知就是无明。如果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就能见到名为色聚的微粒。分析各种色聚微粒之后,就能照见总共二十八种色法(rupa)。此外还有依靠色法(物质现象)而生起的名法(精神现象)。所以依究竟谛(胜义谛)而言,只有名色法存在而已。然而名色法一生起之后就立即消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没有恒常存在的男人、女人、儿子、女儿等,因此认为有男人、女人等真实存在就是无明。 由于无明的缘故,执着这些对象的爱欲就会依靠无明而生起。在无明与爱欲的帮助之下,成熟的业力就能结成善或恶的果报。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本经中说:「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的起点是难以得知的。」 佛陀继续开示说: 「诸比丘,汪洋大海有干涸、竭尽到点水不存的时候;但是我说,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而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他们的痛苦没有穷尽的时候。」 根据佛教的道理,终有一天世界会被火、水或风所毁灭。佛陀在本经中描述的是世界被火毁灭的情况。那时有愈来愈多个太阳出现。通常四恶道里的众生会死亡,投生到人间或欲界天来。当天空中出现五个太阳时,汪洋大海会干涸、竭尽到点水不存。那时通常欲界的众生都会死亡;他们在死亡之前都精进修行而达到禅那。依靠禅那的缘故,他们都投生到梵天界去。因此佛陀开示说即使在那时生死轮回还是没有穷尽──「但是我说,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而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他们的痛苦没有穷尽的时候。」 佛陀继续开示说: 「诸比丘,众山之王──须弥山──有被焚烧、毁坏到尘点不存的时候;但是我说,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而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他们的痛苦没有穷尽的时候。」 当第六个太阳出现时,众山之王──须弥山──也焚烧、毁坏到尘点不存。那时,以无明及爱欲为根本,禅那的业力使众生投生到梵天界去,开始另一个生命的流转。所以佛陀如此开示:「但是我说,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而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他们的痛苦没有穷尽的时候。」 然后佛陀开示说: 「诸比丘,辽阔的大地有被焚烧、毁坏到寸土不存的时候;但是我说,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而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他们的痛苦没有穷尽的时候。」 当第七个太阳出现时,辽阔的大地被焚烧、毁坏到寸土不存。那时,依靠无明及爱欲,剩余的欲界众生非常精进地修行以达到禅那。由于禅那的业力,死后他们投生于梵天界。所以佛陀如此开示:「但是我说,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而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他们的痛苦没有穷尽的时候。」 接着佛陀以狗为譬喻来开示: 「诸比丘,就像一只以皮带束缚的狗被绑在牢固的木桩或柱子,牠只能绕着那根木桩或柱子一再地打转。同样地,诸比丘,未曾闻法的凡夫未见圣者,未善巧与未调伏于圣者之法(四圣谛);未见善士,未善巧与未调伏于善士之法,他认为 (一) 色是我,或 (二) 我有色,或 (三) 色在我之中,或 (四) 我在色之中。 他认为受是我……他认为想是我……他认为行是我……他认为识是我,或我有识,或识在我之中、或我在识之中。 他从色到色、从受到受、从想到想、从行到行、从识到识,一再地奔走、流转。 当他在其中一再地奔走、流转时,他无法脱离色、无法脱离受、无法脱离想、无法脱离行、无法脱离识。我说,他无法解脱生、老、死,无法解脱愁、悲、苦、忧、恼,无法解脱痛苦。」 在此,佛陀解释二十种萨迦耶见(sakkayaditthi身见),即认为有个体存在的邪见。我想解释这二十种萨迦耶见。 有色蕴中有四种萨迦耶见: 一、 他们将色认定为我:色与我是相同的;我就是色,色就是我。注释以譬喻来解释这一点:蜡烛的光与蜡烛的火是相同的;光就是火,火就是光。同样地,有些相信有我的人认为我就是色,色就是我;色与我是相同的。 二、 我有色:在这里,名(精神)是我,我与色是不同的。他们认为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为我,这四种名蕴拥有色法。注释以譬喻来解释:树木与树木的影子是不同的;树木是一回事,树木的影子是另一回事;树木拥有影子。同理,我(名法)好比是树木;色法好比是树木的影子。因此我是一回事,色是另一回事;我拥有色。 三、 色在我之中:他们认定名法为我,而色法存在名法之中。注释以譬喻解释说:好比花有香味,香味存在花之中。同样地,我(名法)好比是花,色法好比是香味;色法存在我之中。 四、 我在色之中:他们认定名法为我,而这个我存在于色法之中。注释以譬喻解释说:盒子里有红宝石,红宝石存在盒子之中。同理,色法好比是盒子,我(名法)好比是红宝石;我存在色法之中。 以上是四种譬喻:(一)烛光与烛火、(二)树木与树影、(三)花与花香、(四)盒子与宝石。这是《阿毗达摩藏》的注释《殊胜义注》(Atthasalini)的解释。这些是关于色蕴的四种萨迦耶见。关于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也都各有四种萨迦耶见,其情况可以此类推,于是总共有二十种萨迦耶见。 在本经中及第二部《皮带束缚经》中,佛陀都解释如何灭除这二十种萨迦耶见,因为这二十种萨迦耶见是一切邪见的基础。依靠萨迦耶见的缘故,种种邪见如无作用见(akiriyaditthi)、无因见(ahetukaditthi)、空无见(natthikaditthi)才能生起。 一、 无作用见:否定善法与不善法能产生作用。 二、 无因见:否定果报的因。 三、 空无见:否定因能产生果。 这三种邪见都是否定业因与果报。 在本经中,佛陀以狗为譬喻说:「就像一只以皮带束缚的狗被绑在牢固的木桩或柱子,牠只能绕着那根木桩或柱子一再地打转。」那只以皮带束缚的狗被人用绳子绑在牢固的木桩或柱子,因此无法逃走。同样地,如果凡夫有强烈的无明、萨迦耶见与爱欲,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因为这三种烦恼将他绑住了。无明与萨迦耶见蒙蔽他的慧眼,使他无法如实地照见究竟法。萨迦耶见好比是束缚在他脖子上的皮带;爱欲好比是绳子,将他绑在牢固木桩或柱子上;而五取蕴好比是那根牢固的木桩或柱子。无明与爱欲促使他造作善行或恶行;那些行为称为业。只要还有无明与爱欲存在,死亡之后,成熟的业力就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识。有了结生识就会再有老、病、死,而愁、悲、苦、忧、恼也都会产生,因此他无法解脱生死轮回。 举例而言:假设有人供养烛光给佛像,发愿来世成为比丘。根据佛陀所教导的《阿毗达摩藏》,事实上并没有真实的比丘存在,只有名色法(精神与物质)存在而已。他认为有比丘存在;这就是他的无明。渴望得到比丘的生命就是爱欲。执着比丘的生命就是取。依靠无明、爱、取的缘故,他供养烛光给佛像,这是一种善业,包含行与业力。如此总共是五种因,即无明、爱、取、行、业。如果他能修行缘起,就能照见供养烛光给佛像时有三十四个名法。这些名法一生起后就立刻坏灭;没有恒常的行法存在。然而它们留下了某种潜在力量。当那个力量成熟时,就能依照他之前所发的愿望而产生比丘的五蕴生命,这种力量称为业力。因此,只要五种因还存在的话,生死轮回就还会一直继续,他无法解脱痛苦。 佛陀接着开示说: 「然而,诸比丘,善闻法的圣弟子得以见到圣者,善巧与调伏于圣者之法;得以见到善士,善巧与调伏于善士之法。他不认为色是我,或我有色,或色在我之中、或我在色之中。 他不认为受、想、行是我,他不认为识是我,或我有识,或识在我之中,或我在识之中。 他不再从色到色、从受到受、从想到想、从行到行、从识到识,一再地奔走、流转。 由于他不继续在其中奔走、流转,因此他脱离色、脱离受、脱离想、脱离行、脱离识。 我说,他解脱生、老、死,解脱愁、悲、苦、忧、恼,解脱痛苦。」 如何才能解脱痛苦呢?我们将在第二部《皮带束缚经》后段加以讨论。佛陀在那部经中解释说:不同的业导致众生的种种差别。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