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释 摄功德宝经释 第四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释 摄功德宝经释 第四品

 

  庚三(广说)分五:一、修学加行之次第;二、真实成就彼加行果之理;三、宣说加行者补特伽罗;四、如是趋入行者之超胜功德;五、彼所修学法之超胜功德。

  辛一(修学加行之次第)分五:一、所修加行之本体;二、修行加行所生之功德;三、对加行制造违缘之过患;四、加行之作用;五、宣说加行之缘善知识。

  壬一、所修加行之本体:

  天王帝释问佛尊,菩萨如何勤行智?

  蕴界尘许不勤行,不勤于蕴菩萨勤。

  天王帝释请问人中狮子佛尊:“在以往的如来前承事过、从中产生善根并被善知识摄受的诸位菩萨,应当如何精进行持智慧波罗蜜多呢?”佛告帝释:“对于蕴界所包含的法,微尘许也不以缘取或安住的方式精进行持,不缘、不住、不精进于蕴等,那就是菩萨的真精进。”

  壬二(修行加行所生之功德)分三:一、加行因——恭敬之功德;二、加行所生果之功德;三、暂时加行本体功德。

  癸一、加行因——恭敬之功德:

  谁闻此法如幻化,无疑学复行加行,

  知彼久远入大乘,事佛俱胝那由他。

  任何行者,听闻到此《般若经》中解说所有这些法虽然无有本体,但行相不灭犹如幻术、幻化的道理,对它的意义诚信不疑进而修学,继续策励修行加行,由此可知那位有情,先前长远以来就步入大乘,并且可以推知,他在以往通过供养、礼赞等方式精心承事过俱胝那由他数的佛陀。原因是,不依靠这样的因作为前提,不会听闻到甚深般若的意义并产生胜解。

  癸二(加行所生果之功德)分二:一、不被违缘所害之功德;二、获得三身之功德。

  子一、不被违缘所害之功德:

  入多由旬荒道人,见牧牛人交界林,

  思乃临近村城兆,得安慰无盗匪惧。

  如是寻觅菩提时,得闻诸佛此般若,

  彼得慰藉无畏惧,非罗汉果缘觉地。

  步入于荒无人烟的路途已达数由旬的人,当徘徊在道路中时,一旦看见城区牧牛人荒郊和村落交界的森林异常舒心惬意,已经走过遥遥路程的他们心里思量:这些该是临近村落和城邑的相兆,从猛虎等荒郊野外所具有的畏惧中得以安慰(义为不再有这种畏惧),从此以后心中再没有盗贼、土匪威胁的恐惧感。

  同样,要想获得微妙的菩提,在寻觅菩提的方便之时,得以听闻诸佛之母堪为正道之最的这一般若波罗蜜多,这位有缘者,从轮回的痛苦中获得慰藉(义为脱离轮回的痛苦),而且无有堕入三有、寂灭之边的畏惧,因为并非堕入声闻阿罗汉的果位,也不是堕入缘觉地。

  子二(获得三身之功德)分三:一、获得法身之功德;二、获得报身之功德;三、获得化身之功德。

  丑一、获得法身之功德:

  如人为观海水往,见树林山仍遥远,

  不见彼等遥远相,思近大海无怀疑。

  当知已入妙菩提,听闻如来此般若,

  纵未得佛亲授记,不久自证佛菩提。

  比如,一个人为了观海水而前往,假设他看见前方有树木森林高山,就会知道离大海仍然还遥远,当不再见到山峦等那些遥远的相征,所有地带渐渐下倾、趋向平坦,一眼望不到边,就会想到:现在我已经靠近大海。对此无有怀疑,而且从远处就知道这一点,因为大海一望无际、广阔平坦的缘故,它的范围内不可能有高山等,由此而知(离海)尚远。

  我们应当知晓:如同此喻一样,已经趋入胜妙菩提者,通过拥有听闻如来此般若波罗蜜多的缘分,已经靠近离一切边的法身智慧大海。由此,如同山林般的所有分别念相逐渐断除,一切妄念运行接近寂灭,进而无欺获得无缘智慧。所以,不离此般若的行者,纵然没有得到导师佛陀亲口授记说“你将成佛”,但是可以知道自己不久将证得佛陀的菩提,因为从无欺的因果道理中足能推知。

  丑二、获得报身之功德:

  春季好时树叶落,枝不久生叶花果,

  谁手中得此般若,不久获证佛菩提。

  在春季的大好时节,当某种树木凋萎的陈叶更换而落到地上时,(人们就会知道)树枝不久将新生出绿叶、花果。同样,作为行者,谁的手中得到了此般若波罗蜜多,他过不了多久就会获证诸佛的菩提,因为:自从得到真实的教授时起为胜乘发心的果,也就是具有大悲茂密绿叶之凉荫、竞相绽放的相好之花、饶益他众之硕果好似如意树般的色身——受用圆满身终将获得。

  丑三、获得化身之功德:

  犹如孕妇受苦逼,彼谓已至分娩时,

  菩萨听闻如来智,生喜求疾证菩提。

  比如,怀胎的某位孕妇,当胎月圆满以后感受临产的病苦所逼迫,那种症状就意味着已经到了分娩的时候。同样的道理,某位菩萨得以听闻如来的这一智慧波罗蜜多,并生起清净的欢喜之情和渴望的希求之心,将迅速证得大菩提,因为,由经这一正道使佛性的种子复苏,到资粮已经圆满,就像孕妇生子一样,化身势必直接显现于世间。

  癸三(暂时加行本体功德)分二:一、虽不分别增减等却不证一边涅槃;二、虽无分别亦能利生。

  子一、虽不分别增减等却不证一边涅槃:

  行胜般若瑜伽者,不见色之增与减,

  不见非法法法界,不证涅槃彼住智。

  在如理行持最殊胜般若波罗蜜多意义之时,胜乘的瑜伽行者,不见色等染污清净的一切法产生及相续累积胜进的增相和灭亡及较前下降的减相,安住于一切法在真实义远离增减盈亏的平等性中。同样,也不以耽著的方式而见善的法和不善的非法、诸法的法性或法界,尽管灭尽一切所缘并安住于无戏论中,然而也不以唯一寂灭的法界方式而证得一边的涅槃,那位菩萨安住于不住有寂之边的等性智慧中。

  子二、虽无分别亦能利生:

  行此不计佛诸法,五力神足寂菩提,

  远离分别依加持,行此即行胜般若。

  如理行持此般若波罗蜜多者,不以执著而妄加分别佛陀的(十)力等一切法,同样,对于道的五力和四神足等以及果位真如寂静菩提也不予分别,对色等一切蕴界也不加分别。实际上这说明了远离四种分别相的道理,按照《佛说入无分别陀罗尼经》中所说,依次说明了远离对蕴等轮回的一切法分别为有自性、把道般若分别是对治法、将真如分别成法性、将佛陀的诸法分别成所得的一切分别。虽然远离了以上所有的分别,但凭借无分别任运自成之等持的威力、愿力或加持,降伏魔众,无勤之中行持一切他利之事,安住在这一无分别的等持中,依靠法尔获得诸佛也以无二之方式加持的威德力,因此他的事业丝毫不虚。这种方式,就是在行持最殊胜的般若无分别智。

  壬三(对加行制造违缘之过患)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癸一、略说:

  须菩提问说月佛,何为喜功德者障?

  佛言成为障碍多,从中稍略普宣说。

  相好圆满的尊容中放射出妙语的光芒,从而遣除所化众生的无明黑暗和烦恼酷热,为此共称为“说月”。出有坏释迦牟尼佛前,须菩提请问道:“喜爱大乘功德的诸位菩萨之加行的障碍是什么?”佛告须菩提言:“成为障碍的多之又多,其中在这里稍稍普及宣说。”

  癸二(广说)分三:一、真实违缘之过患;二、出现魔业之原因;三、宣说违缘损害与否之因。

  子一(真实违缘之过患)分四:一、退失因——加行;二、退失大乘道;三、不具足讲闻因缘;四、宣说以此为例之其余过患。

  丑一(退失因——加行)分二:一、由智慧不堪能而退失;二、由对般若生疑而退失。

  寅一、由智慧不堪能而退失:

  缮写佛此般若时,不同辩才纷涌现,

  未利众生似闪电,疾速退失是魔业。

  当缮写、受持、读诵、讽诵、传讲、听闻佛陀的这一般若波罗蜜多等时,分别三时的对境色等的不同辩才以及掉举、昏聩、睡眠、后悔、贪嗔、怀疑等纷纷涌现,依靠这种加行并没有利益自他众生,好似闪电一般迅速中断精进,从加行中完全退失,要知道这纯属是魔业。

  寅二、由对般若生疑而退失:

  讲此之际有生疑,导师于此未言及,

  我名种族地姓氏,不闻弃此是魔业。

  在宣讲此法之际,有些人对此生起怀疑,心想:导师佛陀于此既没有提及我的名字,对于种族、所住地方、姓氏也全然未说,因为没有对我作明确授记,所以并未发现依此我必定成就菩提的因缘。将诸如此类的问题当作是背离般若的理由,于是依靠这种怀疑,不再听闻而断然舍弃此深法,这实是魔业。

  丑二(退失大乘道)分三:一、以比喻说明舍弃遍智之因——大乘;二、以比喻说明寻求劣道;三、以比喻说明从下乘中寻觅大菩提。

  寅一、以比喻说明舍弃遍智之因——大乘:

  不明此理舍根本,愚昧不解寻枝叶。

  由于不明白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切法之唯一基础的道理,由这些愚痴导致,舍弃了真实佛陀诸法根本般的这一般若,因愚昧不解而去寻求枝叶般的其余法,这也属于魔业。

  寅二、以比喻说明寻求劣道:

  如得象复寻象迹,听闻般若寻经同。

  就如同寻求大象者已经得到了真正的大象而把它放置一旁又再度寻觅大象的足迹一样,明明听闻了直接宣说最殊胜深法的般若波罗蜜多,而不踏踏实实策励追求,反而去寻觅除此之外间接趋入般若的其余经义,要知道这与比喻所说的一样,也属于魔业。

  寅三、以比喻说明从下乘中寻觅大菩提:

  如人获具百味食,得妙食寻菲薄食,

  菩萨得此波罗蜜,罗汉果寻菩提同。

  例如,有人获得了具有百味的食品,不品尝它的味道,反而在得到最上等的食品以后又再度寻找菲薄之食。同样,某位初学菩萨明明获得了这一最殊胜的波罗蜜多法门,而不如理行持它的意义,反而依靠指示阿罗汉果之道的经论去寻觅究竟菩提,与上述的比喻一样,这也属于魔业。

  丑三(不具足讲闻因缘)分二:一、依于自己之因缘;二、依于他者之因缘。

  寅一、依于自己之因缘:

  贪求恭敬图利养,以有见心熟俗家,

  舍法而行非法事,弃道入歧是魔业。

  贪求自己美名传扬,受到别人恭敬,再者力图品尝到财食等利养的味道,带着爱见外境的心态,交往熟识城区的在家人,以诸如此类的各种散乱琐事舍弃缮写、听闻、思维此深法,而行持任意一种投生恶趣之根源的非法事,抛弃正道误入歧途,这纯粹是魔业。

  寅二、依于他者之因缘:

  尔时希求起信已,去听闻此微妙法,

  知说法师依琐事,不喜不悦而离去。

  任何闻法者,在讲法者散乱于利养恭敬的当时对般若有希求心并生起信心之后去往其前听闻了这一微妙法,当那些听法者知晓说法师喜爱利养恭敬,沉迷于此等恶劣琐事的情况以后,不再喜爱在这位法师前闻法,心里想现在不该求法了,心情不悦、扬长而去,这也是障碍听闻般若的魔业。

  丑四、宣说以此为例之其余过患:

  是时出现此魔业,彼时扰乱众比丘,

  不令受持此般若,余多违缘亦屡现。

  在听闻此深法等的当时,会出现令不具足讲闻因缘等对真实的加行制造障碍的这种魔业,那是什么呢?在听受深法等(“等”字还包括缮写、讽诵、供养等)的那个时候,心里憎恨正法的魔王波旬如箭入心,扰乱受持经藏的众多比丘的相续,千方百计百般阻挠,不让如理受持、思维此般若波罗蜜多等障碍方法多之又多,在此没有提到的其他违缘也屡屡出现。总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受持此深法等(“等”字还包括缮写、听闻、讽诵等)的过程中,凡是有害于它的方面,不管是什么,通通属于魔业,因为原本就是把对(行善)制造障碍取名为魔业的。《虚空藏请问经》中云:“善男子,令行不善法,舍弃善法,皆是魔业。”

  子二、出现魔业之原因:

  有人已得无价宝,稀有恒时害亦多,

  如是如来胜般若,法宝难得害亦多。

  比如,有人已经得到了无价之宝,因为并不是随时可以获得,所以稀有罕见,在得到持有的时时刻刻里,遭受有贪婪之心的怨敌等危害的情况也是许许多多。同样,如来的这些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法宝,也极度难得难遇,福德不圆满者难以享有的缘故,恒常遭受的损害也颇多。

  子三(宣说违缘损害与否之因)分二:一、宣说出现违缘之对境;二、由违缘中受到佛陀护佑。

  丑一、宣说出现违缘之对境:

  新入乘之浅慧者,未得稀有此珍宝,

  为造违缘恶魔喜。

  新入乘的智慧浅薄众生,以往从未得到过极其稀有、甚深、能超越魔境的这种法宝,不曾心领神会,为了给他制造违缘,恶魔也是兴高采烈,伺机得逞。

  丑二(由违缘中受到佛陀护佑)分二:一、真实宣说;二、以比喻说明。

  寅一、真实宣说:

  十方佛陀行摄持。

  如果有人认为:那么,所有一开始行持般若的行人都属于初学者,倘若遭遇魔的违缘,那菩萨修行般若就难以圆满了。

  就像有些获得珍宝的软弱者会受到当地国王的保护一样,安住十方世界智慧所见无有遮障的所有佛陀出有坏精进或进行摄受起初行持此法、还没有获得超越魔境之觉受境界的那些人,使其脱离违缘的险地。然而,我们要知道,观待修行者往昔的福德之因和现在的信心等之缘,导致没有成为佛陀加持对境和成为佛陀加持对境,也会出现不被违缘所害、被违缘所害等各种情况。

  寅二、以比喻说明:

  如患病母有多子,悉皆伤心服侍彼,

  如是十方世界佛,亦念佛母微妙智。

  佛陀保护的原因是:例如,一位患病母亲有的许多儿子,都心情不悦伤心难过服侍母亲。同样的道理,十方世界的一切佛陀,也护念生育自己的这位佛母——微妙智慧。

  壬四(加行之作用)分二:一、生自子之作用;二、令自子行功德之作用。

  癸一、生自子之作用:

  过去十方及未来,世间怙主由此生。

  如果有人问:正如刚刚所讲的一样,如果把般若称为“佛母”,那到底是怎样成为佛母的呢?

  如同世间中,母亲是从生子、生育之后令他行事两个角度而安立为“母”的,在此也是同样,过去、现在十方一切刹土中安住以及未来时将要出世的所有世间怙主佛陀出有坏,他们都是由这一般若波罗蜜多中出生的,因此她堪为三世诸佛之母。

  癸二(令自子行功德之作用)分三:一、令知轮涅基之理;二、令行遍智果之事业;三、令行灭二边道之理。

  子一(令知轮涅基之理)分二:一、依靠般若而知世间二谛;二、由证悟真如而得名。

  丑一、依靠般若而知世间二谛:

  示世诸佛能生母,示余有情之心行。

  世间罗汉之真如,缘觉佛子之真如,

  离实非他一真如,如来彻知智慧度。

  般若波罗蜜多为自子诸佛指示,世间也就是共称的蕴界处的所有法,它们名言的因、果、体的自性是怎样,因为佛陀依靠一切如来的能生之母此般若才如同手中放湿庵摩罗果一样照见那些法。此外,般若还为自子指示:尽管界性无量的所有其余有情的心行内摄、外散、有贪、离贪等有无量无边的情况,但通过修习般若的威力也能利益所有众生,这以上是讲世俗。

  世间五蕴的真如、阿罗汉的真如、缘觉的真如、佛子菩萨的真如,并不成立他体的缘故,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切也远离有实的缘故,并不是另行存在,为此称为真如。如此染污、清净的一切法的实相真如智慧度,就是如来所彻知并如实领悟的。

  这一个半偈颂,说明了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佛陀照见略摄二谛的一切法理。

  丑二、由证悟真如而得名:

  遍知住世或涅槃,无过法性法空住,

  菩萨随证此真如,故于佛赐如来名。

  洞晓真如的智者——诸佛,不论安住于此世间界,还是趋入涅槃,宣说无过法性诸法空性这一点永无改变,谁也无法扰乱,如同虚空般存在着。诸位菩萨以智慧随行证悟原本如终安住的这一真如无误实相,一旦证悟达到究竟之时,如实而来或如实证悟真如的缘故,才对佛陀赐予“如来”的名称。

  子二(令行遍智果之事业)分二:一、依于般若成办二利;二、尤其为利他说法之理。

  丑一、依于般若成办二利:

  依于般若欢喜园,十力导师此行境,

  尽除众苦三恶趣,彼等永无众生想。

  依于般若能带来无边无际无漏欢喜的缘故,犹如天人乐园一样而安住、具足十力的诸位导师佛陀的行境即是如此,是什么呢?尽管能完全拔除无量众生的种种痛苦和三恶趣,但那些佛陀永远也无有众生想,因为他们是以无缘大悲凭借恒常、周遍、任运的事业进行讲经说法等。

  丑二(尤其为利他说法之理)分二:一、折服非道之理;二、指示正道之理。

  寅一、折服非道之理:

  如狮栖山无畏惧,震慑群兽发吼声,

  人中狮子依般若,慑众外道发吼声。

  如同兽中之王的狮子栖身于雪山间对谁也无所畏惧而安住,能震慑群兽并发出狮吼声一样,人中狮子——佛陀也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空性之义,而震慑持有我见的众多外道,在世间中也发出妙法的巨吼声。

  寅二、指示正道之理:

  譬如空中之阳光,晒干大地显色相,

  如是法王依般若,有海干涸说诸法。

  比如,虚空中的太阳光芒能晒干这个大地所有的潮气,并且也完全展现一切色相。同样,正法的日轮——法王佛陀出有坏依于般若波罗蜜多的虚空界,能使三有的爱河无余干涸,并且真实宣说一切所知万法。

  子三(令行灭二边道之理)分二:一、道之本体;二、道之作用。

  丑一(道之本体)分二:一、意义;二、比喻。

  寅一、意义:

  诸色及受不可见,想无所见行不见,

  识心及意无所见,此名见法如来言。

  因为一切色法自本体不存在的缘故,无所得或者不可见,同样,受也不可见,想也无所见,行也不可见,入定于真如的行境中,识、心、意之基一无所见。对此,其他注释中解说:取过去的对境为心、取未来的对境是识、取现在是意的角度而如此宣说,或以不同的名称表达。智慧论师说:按照共称,心是阿赖耶识;意是染污意;识是六转识。如此以五蕴为例一切法一无所得,任何本体也一无所见,这就名为现见诸法的本来自性,是如来所宣说的,如同无损害之眼根未见飘浮的毛发,就是见到毛发的自性。

  寅二、比喻:

  有情声称见虚空,虚空岂见观此义,

  佛说见法亦复然,见以他喻不能诠。

  如果有人问:无见之见的比喻是怎样的呢?

  比如,所有世间有情心里这样想、口里也这般说“我见到了虚空”,可是,虚空怎么能见呢?所看到虚空成为眼根对境的形色、显色全然无有,所以,我们值得观察心想并言说此话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结果会领悟到仅仅是把有色的法一无所见这一点当作是见虚空的名言。与此比喻相同,佛陀宣说过:所谓“见诸法之真如”也是同样,依靠慧眼而认识到诸法皆不成立,任何本体也不可得或不曾见,就称为见法者。世间中,用某某有境见到某某对境,就称为“见”,那么不得任何边、不见任何戏论相的这一见到,只是片面性用见虚空的比喻来说明而已,实际上在真实性中超离一切有无是非等诸边的法界是以各别自证现见,以其他比喻并不能全面诠表,因为不可思议,真实超越了比喻和推理等衡量、推算的范畴。

  丑二(道之作用)分二:一、摄集道果一切功德;二、远离歧途之理。

  寅一(摄集道果一切功德)分二:一、以大臣比喻说明行诸事业;二、以国王比喻说明摄诸功德。

  卯一、以大臣比喻说明行诸事业:

  谁如是见见诸法,如王舍住臣普行,

  佛行声闻所有法,悉皆依于般若行。

  任何菩萨,不见任何所缘相,如是依靠慧眼而见,就是现见一切万法,从中获得广大所为,犹如国王无有勤作舍置而住,最得力最出色的大臣普遍行持国王的一切事。同样,佛陀的所行事业以及诸位声闻的所有功德法,都是依于无分别的般若波罗蜜多而行持的,原因是:如果具备证悟无我的智慧,那么就能顺利成就一切解脱之道,否则无法成就。

  卯二、以国王比喻说明摄诸功德:

  如王不往城国邑,居自宫摄诸财物,

  菩萨法性无所去,摄集佛地诸功德。

  比如,大国王不去城市,也不去往国家的其余诸大城邑,深居于自己的皇宫,向内收摄一切赋税等财物。同样,菩萨于相续证悟的甚深法性中如如不动安住,不去往其余任何处,证悟的心相续依靠法尔的威力而摄集佛地的一切功德,这实在是稀有的所为。

  寅二(远离歧途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卯一、略说:

  于佛菩萨有坚信,意乐行持胜般若,

  尽越声闻独觉地,速得无遮佛菩提。

  任何行人,对诸位善逝及佛子菩萨,有清净信和不退转的坚定信心,以意乐追求,以加行勤奋行持成为菩萨和佛陀的道——殊胜般若波罗蜜多,方便智慧兼而有之,完全超越声闻、独觉二地的歧途,进而将迅速获得不被有寂障碍所遮蔽的微妙佛菩提。对胜乘有信心,是最初的入门,以智慧信奉的同时,不退失获得果位,因此主要讲了方便、智慧这两者。作为初学者,虽然具备信心,但如果不具有智慧波罗蜜多,那么就有可能退失正道,而只要深刻领会了般若波罗蜜多的甚深密意,就获得了不可夺取的信心,不可能由正道中退失。

  卯二(广说)分四:一、以沉水之比喻说明;二、以新罐之比喻说明;三、以造船之比喻说明;四、以老者之比喻说明。

  辰一(以沉水之比喻说明)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巳一、比喻:

  犹入海者船破毁,何人未持尸草木,

  葬身水中不抵岸,若人握物至海岸。

  比如,入于大海的人船只破损毁坏,其中任何人没有抓住尸体或草堆或者木头,那么就会葬身于水中,而不会抵达海岸。何人握住木头等物体,依靠它,就能达到大海彼岸。

  巳二、意义:

  如是具信得净心,不随般若非证觉,

  生老死忧波涛汹,轮回海中恒流转。

  若以殊胜慧摄持,通法自性说胜义,

  方便功德以慧摄,速证最妙佛菩提。

  与上述比喻相同,具备追求圆满菩提的信心并得到希求的欢喜清净心的某位行者,不依信心而随行成为正等菩提之道的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就不会证得善逝的菩提果。如此一来,将在生老死亡和种种忧恼的波涛汹涌的轮回大海中恒常流转。如果任何行者以证悟无自性的殊胜智慧波罗蜜多摄持,那么就将毫不颠倒通达万法的自性并且能够宣说胜义。倘若他们追求圆满菩提的信心等方便的那些功德,以无缘的智慧摄持,将迅速证得最殊胜绝妙的善逝菩提,如同某人抓住木头等物而得以达到海岸一样。

  辰二、以新罐之比喻说明:

  如人新罐盛装水,知不牢固故速毁,

  窑烧瓶中盛装水,途无坏惧安返家。

  如是菩萨信虽足,然失智慧疾退堕,

  若信心以慧摄持,越二地获大菩提。

  比如,有人如果在没有入窑焙烧的新瓦罐里装水,那么可想而知,那个瓦瓶由于不够坚硬的缘故很快就会毁坏,如果往入窑焙烧过的瓶子里装水,那么在行途当中不会有瓶子毁坏的顾虑恐惧,安然返回自己的家园。同样,任何菩萨,如果不具备希求圆满菩提的信心,或者,虽然信心十足,但如果退失了能修的道——智慧波罗蜜多,显然很快就会从大乘道中退失,堕入劣道等中。如果信心加上智慧,也就是说,以有信心的智慧度摄持那位行者的相续,那么就会完全超越声闻缘觉二地,而获得大菩提。

  辰三、以造船之比喻说明:

  如未精造船入海,财宝商人俱毁坏,

  彼船精心而细造,无损载宝达岸边。

  如是菩萨纵熏信,若无智速退菩提,

  若具殊胜智慧度,不染失证佛菩提。

  例如,材料、结构、标准、补漏等方面没有精工细造的船只入于海中,连财宝带商人,一起都会毁掉;如果那艘船只,经过精心审察而精工细作,那么它就会完好无损地载着财宝抵达大海岸边。同样,任何菩萨纵然具备熏染信心之因,可是如果没有依于智慧度,很快就会退失最上菩提的正法;倘若既具足信心,又拥有殊胜的智慧波罗蜜多,那么就不会染上劣道的过患,不会从胜乘道中退失,而证得佛菩提。

  辰四、以老者之比喻说明:

  一百廿岁老苦人,虽立独自不能行,

  若左右人作依附,无跌倒怖顺利行。

  如是菩萨智力微,彼已趋入复退失,

  以胜方便慧摄持,不退证得佛菩提。

  比如,寿量已达一百二十岁高龄,衰老、痛苦的人,虽然能从坐垫上站立起来,可是凭着自己的能力,无法行走到其余地方,因为他已老态龙钟。假设左右两侧有身强力壮的人作为依附,那么就不会有途中跌倒的恐怖,而能顺利去往想去的地方。同样,任何证悟真如的智慧力量薄弱的菩萨,尽管他已经趋入了殊胜菩提道,然而在没有获得果位之前还会再度退失,那位行者相续如果以殊胜的信心等方便和证悟无我的智慧摄持,就不会从正道中退失,将证得如来的菩提。

  壬五(宣说加行之缘善知识)分二:一、宣说所依上师;二、宣说依者(听闻甚深智慧之)弟子。

  癸一(宣说所依上师)分二:一、需依具相善知识之理;二、善知识宣讲教授之理。

  子一(需依具相善知识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需要如此依止之理由。

  丑一、真实宣说:

  住初学位之菩萨,胜意乐入大菩提,

  贤善弟子敬上师,恒依诸位智者师。

  处于初学位的菩萨也就是初学者,怀着特别缘于利他和正等菩提的殊胜意乐,追求而趋入佛陀大菩提道果的贤善弟子,带着对上师的恭敬,恒常依止具有善妙见行并能宣说大乘密意的诸位智者上师。

  丑二、需要如此依止之理由:

  因智功德源于彼,随说般若波罗蜜,

  佛诸法依善知识,具胜功德如来语。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要教诫步入大乘的初学者认真依止殊妙的善知识呢?

  因为通晓大乘道果的一切智慧功德,都是来源于善知识,他们随从宣说大乘道的这一般若波罗蜜多。为此,要获得佛陀的一切法者当依善知识,这是拥有一切最殊胜功德的如来圆满佛陀所说。原因是,对于如此善巧方便之道修行、思维、听闻,前前依于后后(即修行依于思维、思维依于听闻),而且,听闻也依赖于善知识。

  子二(善知识宣讲教授之理)分二:一、如何宣说教授;二、如是宣说之赞叹。

  丑一、如何宣说教授:

  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慧回向大菩提,

  菩提莫执蕴见取,初学者前示此理。

  如果要对这种新入乘者传授教言,那么就要应机而宣说方便智慧不相脱离的正道,教诫他们说:“你对于成为如来之道的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要具全加行、正行、结行而行持,并将一切善根以希求一切种智的作意而回向究竟大菩提。”这是对方便方面教授。欲求究竟所得的菩提,也切切不可依耽著而把色等蕴的有实法执为最胜或殊胜——见取见。为什么呢?菩提为例的一切法均无有自性,因此教授通达这一点,是对智慧方面的教诫。要在希求菩提的初学者面前开示这种道理。

  丑二、如是宣说之赞叹:

  此行善海说法月,众生皈处友军所,

  依慧洲导欲利者,日灯说胜法不乱。

  如此行持、善妙宣讲教授的大乘善知识,您堪为善妙功德难以测度的大海,您作为具足真实妙法光芒的说法皎月,通过宣讲利乐之因的正法而成为遣除众生痛苦的皈依处,作为带来涅槃安乐的友军,作为消除苦因的处所,同样成为趋往菩提的所依,成为具有了知利害的智慧者,成为沉溺三有爱河者的洲岛。洲岛,位于水中央的所依处,所谓的“岛屿”,也是位居两河之间依处的名称。

  通过宣讲无生法性能从轮回淤泥中引导出来随心所欲利益或者行持利益的商主等。宣讲人无我而成为日轮,宣说法无我而成为正法明灯,通过无碍解而讲说最殊胜的空性法,一心不乱,或者无所畏惧,自己对甚深之法坚信不移进而传讲它的道果,克胜诸方的辩才圆满。或者也可以解释成:“导”,是指就像商主等一样引领众生步入正道;“欲利”,是指以悲心任运自成行持他利;“说胜法不乱”,讲说真如之第一法,不被邪魔外道等敌方的反驳所害或扰乱。

  癸二(宣说依者(听闻甚深智慧之)弟子)分二:一、宣说于深法具胜解信之弟子;二、宣说甚深难证之理。

  子一(宣说于深法具胜解信之弟子)分二:一、智慧甚深之理;二、宣说甚深之功德。

  丑一、智慧甚深之理:

  具大名披难行铠,非蕴界处之盔甲,

  离三乘想无执取,不退不动不乱法。

  迈入最为深广之大乘道的某位行者,在无边佛刹中拥有菩萨大名者,披上难行铠甲,如此在名言中发心:“我为了将等同虚空的无边一切有情解救到不住之涅槃的法界,我要证得涅槃。”那也是远离染污、清净的所缘,不是披上缘于蕴界处有实法的盔甲,远离耽著三乘之想,安住于不缘或不执取任何法的般若中,为此诚信甚深义而具备三大所为,在获得圆满菩提果中不退转,在大乘道之理中不动摇于他处,恶缘、邪魔和敌方的任何辩难也无法使他的相续染污,因此是一心不乱的有法。如《广般若经》中云:“‘世尊,菩萨为使一切有情证得涅槃而披上盔甲,然有情不可得,彼等实难行持。’世尊言:‘须菩提,彼盔甲非与色相系……’”

  丑二、宣说甚深之功德:

  彼具此法无戏论,远离疑虑具实义,

  听闻般若不退却,不依他转不退还。

  那些菩萨由于具足深不可测的如此之法,因此无有一切所缘的戏论,对于甚深义远离怀疑、犹豫和顾虑,具有诚信的实义。这里“虑”只是怀疑的别名,也就是说明现行等粗细的怀疑全然无有。或者,对于道果,现在无有怀疑、过去没有犹豫、未来没有顾虑,应该把它们看成是反体的差别。以无有怀疑的诚信来听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对它的意义,心不退却而凭借自己的智慧领悟深法,结果不仰仗别人,也就是绝对不会有被他牵引而盲从之类的情况,由此可知,就不会从胜乘道果中退转。

  子二(宣说甚深难证之理)分二:一、宣说所行之深法;二、如此甚深之理由。

  丑一、宣说所行之深法:

  诸佛此法深难见,谁亦无悟无获得,

  行利慈者证菩提,思众谁知不欲言。

  一切导师圆满佛陀的这一大般若法,最为深奥,基位的一切法无生,仅仅真如也不可得,本来超越所取能取心的行境,而难以现见。为此,在道位,谁也无所证悟,果位时获得也是不存在的。如果证悟、获得的本体存在,那么就不能充当是真如的真悟和真得。其他经中也说:“菩提,佛陀也不曾获得,更何况说他众?因为菩提的本体本来就是空性之故。”再三宣说了此理。正因为无有现见、证悟、获得的这一甚深法性,深不可测,所以具有利益一切有情的大慈大悲的圆满佛陀,证得无上大菩提以后,不禁思量:我心领神会的这样的深法,众生群体中有谁能了知?于是不想言讲正法。《方广庄严经》中云:“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此法我已得,纵为谁说亦不能了知,是故默然安住于林间。”又如《中观根本慧论》中也说:“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丑二、如此甚深之理由:

  众生喜处求诸境,住执不通愚如暗,

  所得之法无住执,故与世间起争议。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普通人难以证悟这种甚深法呢?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内心久经串习实执所牵引,喜爱把三有之处执为我等情形,并且欲求一切所取境,住于执著它的心态中,就这样堕入所取能取戏论行境当中,为此,对于无有所取能取分别的真如义一窍不通,对其理愚昧不知,犹如处于黑暗之中一般。

  所说和所得的般若法义,既不存在以缘所住的对境,对任何法也无有执著,出世间的这些法与一切世间不同,更为超胜,由此与世间发生争议,因为世间人执著实有,另一者说它不存在。比如,所有世人,不曾见到宣说无实的法理才争执不息。而如来如实照见万法的本体,虽然无有本体,但在世人面前显现如幻的这些法,按照在世间怎么显现,就随顺世间而进行言说,所以佛在其他经中也说:“世人与我诤,我不与世诤,世间承许有,我也承许有……”

  辛二(真实成就彼加行果之理)分二:一、认清所得之果;二、若无此道则不得果之理。

  壬一(认清所得之果)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癸一、比喻:

  虚空界于东南方,西方北方无边际,

  上下十方尽其有,不成别体无差异。

  虚空界,在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无有边际,也就是说四方全无边际,如是上下,再加上四隅也不例外,总之它于十方范围无有边际尽其所有之处都存在着,虚空无所不遍,本身无有成为有实的自性,因此不同方向的虚空也不成他体,而且自本体也没有形状等不同的差异。

  癸二、意义:

  过去未来之真如,现在罗汉之真如,

  诸法真如佛真如,法之真如皆无别。

  正如虚空无有差别一样,过去时的万法真如、未来的真如、现在的真如以及阿罗汉等补特伽罗的真如,基——所知诸法的真如,果——佛陀的真如,证悟空性等道位诸法的真如,如此所有真如,均无有各自成立的分别,而于法界的本性中一味一体。如此三有和寂灭、过去和未来等以二法分析的一切,仅仅在名言现相中显为不同他体,并如此假立,但在真正的实相义中,一切法无生无灭的体性于法界自性中成为平等性,因此无有三时、自他、贤劣等差别,这一切都以法界唯一明点的自性存在着,依靠具一刹那的智慧领悟,从而在自然本智具一切相之最的法身本体中圆满一切法而证得菩提。远离盈亏,不迁不变的大菩提就是究竟的果。

  壬二(若无此道则不得果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癸一、略说:

  善逝菩提离异法,任何菩萨欲得此,

  具方便行智慧度,无导师慧不可得。

  所得的究竟果——善逝的菩提,具有虚空的特征,远离所证能证等异体的法,无二的自然本智身或者法性身的这一自性,任何菩萨想要获得,必须具足追求正等菩提的信心等方便,行持或精进于证悟万法真如的智慧度,如果没有导师佛母这一智慧波罗蜜多,那么永远也不可获得所得的大菩提,因为究竟果的因决定是拥有般若波罗蜜多名称、一切道之微妙的无分别智慧。

  癸二(广说)分二:一、若离此道最终不成就果之理;二、如是了知而入此道之理。

  子一(若离此道最终不成就果之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丑一、比喻:

  鸟身一百五由旬,羽翼折断无本领,

  彼由忉利天自坠,至此赡洲必遭损。

  打个假设的比喻,有一只鸟,身体庞大量达一百五十由旬,它的翅膀折断而不具备腾飞的技能,如果那只鸟从三十三天自行跳到此赡部洲,那么当时它一定是遭受损伤,也就是说,身体不能不受伤等。

  丑二、意义:

  俱胝那由他劫行,诸佛此五波罗蜜,

  无边大愿世恒依,无方便慧堕声闻。

  纵然在许多俱胝那由他劫中兢兢业业行持成为诸佛之道的布施等这五种波罗蜜多,并且在此世间恒常依于屡屡趋入广大道果的无边大愿,可是仅此一点并非具全获得大菩提的因,因为大菩提的无误之因,是将一切善根回向遍知佛果等大乘的无量善巧方便以及证悟诸法为等性的智慧,如同鸟行空中的双翅一般的方便智慧不相脱离。换句话说,不具备这样的方便,或者离开了证悟真如的智慧,就会堕入声闻的果位中,如同飞禽即使身躯庞大但如果没有翅膀而跳跃,就会一落到底。倘若具备究竟实相的般若,那么这种智慧的本体就是方便智慧无合无离,二谛无二无别的有境。

  子二、如是了知而入此道之理:

  乐此佛乘定生者,众生平等父母想,

  利心慈意勇精进,无嗔正直说柔语。

  乐求依于究竟的大菩提之因、唯一经行之道——这一无上佛乘般若波罗蜜多,而决定获得趋至大菩提果位者,要具足什么条件而趋入呢?

  大乘的根本就是缘他利的悲心,它的俱有缘是方便,果位就是乃至虚空际利益有情,因此实际行持大乘的方式、趋入大乘的行者,就是要对于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有平等心,无有偏袒,一视同仁,怀有父母想、兄弟姐妹想等,希望他们永久有利之心和暂时快乐的慈意,勇猛精进行持众生利益,无有忿恨、损恼的嗔心,无谄无诳,秉性正直,口里讲经说法及随同讲说等,说柔和之语。身体也要行持仁慈之事,对一切众生真心实意萌生饶益之心,不怀有与之相违的谄诳和害心等。

  辛三(宣说加行者补特伽罗)分二:一、以请问略说;二、以答复广说。

  壬一、以请问略说:

  须菩提问世尊言:功德海无烦恼相,

  大力如何不退转?功德少分请佛宣。

  须菩提尊者请问三世间的怙主佛陀世尊说:“具足无量功德海、无有烦恼的相兆和征象是怎样的?成办二利的大威力菩萨究竟如何?以什么相表示于大菩提道中不复退转,知是不退转的菩萨?如此大菩萨,他们的无量功德中片面或部分,请佛陀为我明确宣说。”

  壬二(以答复广说)分三:一、认清表示不退转之相;二、不退转之行为特点;三、宣说退转与不退转之差别。

  癸一、认清表示不退转之相:

  离异体想具理语,沙门梵志余不依,

  依智恒时断三途,十善业道极精进。

  对于须菩提这般请问不退转的一部分相,善逝告言:证悟甚深法性的菩萨,现见一切法于真如中无二无别,从而对染污、清净的一切法远离他体之想;在相应实相善巧宣说深法时,以具备衡量之理的词语来赞叹,他人不能够转变;自己对此道的本师获得不退转信心,不以示道者想而依止其他外道沙门及婆罗门,对他所说的种种道,发自内心不信赖;因为依靠通达因果无欺等法理的智慧和坚信断除明显的不善业,由此获得时时刻刻恒常远离三恶趣及其为主的一切无暇的方法。那些智者本身自然安住于十善业道中,而且极为精进令别人也如此行持。

  无染为众随说法,专喜正法常雅言,

  行住坐卧具正知,视轭木许无心乱。

  无有着眼于利养恭敬等染污的心思,遵照一切佛菩萨为众生如何宣讲而随从宣说波罗蜜多等法;对甚深法义诚信不疑,专心致志欢喜妙法,不特别刻意行持其余事,主要奉行唯一的正法;利他心达到纯熟,为此常常说文雅语言等,具备仁慈的身语意业;由于不放逸串习善法,平时行住坐卧四种威仪,所作所为都杜绝放逸,极具正念、正知。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此在行路时,眼睛视一轭木许之处行走,恒常无有放逸所生的迷路、身体受伤之类心迷乱的现象。

  净行洁衣三远离[6],非图利尊恒求法,

  超越魔境不随他,四禅静虑不住禅。

  随着聪明才智、不放逸之心而安住于无所诋毁之法,为了避免别人不起信心,外内的所有威仪清净而行,身著清洁衣装等;相合所化众生心意的举止纯净,身语意三门远离罪业,如同无垢的水晶般纯洁;现见有为法的(无常等)本性,不贪执它而行持;并非是以取受功德等方式贪图利养,胜伏悭吝等波罗蜜多的违品,以殊胜功德庄严自相续,广行他利,因此自然成为众人之尊;恒时希求甚深正法,自相续与法相融,一切时分都具足法性(即相应法性)而行,由于体悟到甚深法性,内心自然与之不相分离,一切所言所行都与法性相符,不超离法性,就像具贪者一切举止都表现出具有贪欲一样;已经具足甚深法忍,即便魔王波旬的幻现来宣说他道,幻变出地狱等,令对轮回产生恐惧,以诸如此类的种种伎俩使其退出大乘道,开示形象的道,然而了知他是魔,不被各种魔业所害,因此超越魔境,不随他转,也就是说,不依赖于他而具备自己的智力;虽然入定于四禅,或者修行静虑,可是并不以品尝禅味(著禅味)等而安住禅定中。

  非求名誉无嗔恚,在家亦恒不贪物,

  不为维生惨寻财,不行诛业不双运。

  由于认识到万法如幻,以至不追求自我名誉;依靠正法使自相续调柔,无有嗔恨乱心或扰心的情况;不贪执自我私欲,以善巧方便利他,即使成为在家人,也恒常不贪执一切事物而慷慨布施;处于证悟无我与利他的悲心中,断除过分执著自我利益所引起的一切邪命和行业,无论如何绝不为了自己维生而通过杀生、谄曲奉承等有可怕异熟果报的途径来寻觅财产;绝不为了自己以暴行的诛业残害他人,也不以贪欲驱使行持制服或怀柔女人双运的密行。

  不记欲界转男女,极静精进胜般若,

  离争慈心亦坚固,求遍知心恒向法。

  语言上,从不为了自我宣扬而授记说“我于欲界的有缘分人中住胎或者本来即将投生,转成男或女”,具足清净这些为例的邪命和邪业的相;三门所为,完全避开喜爱琐事、言说戏论的各种散乱,极其寂静;精进行持殊胜般若波罗蜜多;由于相续寂静调柔,住于何处,相互之间都远离冲突、争执等;慈心不被外缘所动,非常稳固;始终以欢喜的心供养遍知佛陀并渴求、希求“我获得佛果”,恒常怀着希求、向往之心以十法行的方式行持佛教正法。

  离野人境诸边地,自地无疑如须弥,

  为法舍命勤瑜伽,当知此是不退相。

  凭借愿力或智慧获得投生自在,远离边鄙野蛮人的境域,佛法不兴盛的边地,依靠法尔力转生于正法富兴的境内;对于自地的功德等确定无疑,不被其他道所动,恒常稳如须弥山王;为了妙法,纵然是自己的性命,也不难舍弃;极度精勤于受持正法、思维意义的瑜伽。应当知道,以上这些就是领受深法的决定要点、安住于加行道及见谛行者的不退转相。如果具足方便智慧瑜伽之道,拥有决定并串习的这种相,那么依靠这些相就能决定不退转,如同由烟知火一样。

  癸二(不退转之行为特点)分三:一、胜义之有境甚深行为;二、世俗之有境广大行为[7];三、善巧方便双运之行为。

  子一(胜义之有境甚深行为)分二:一、认清所行甚深义;二、如何行持深义之理。

  丑一(认清所行甚深义)分二:一、宣说甚深性;二、行持彼而集福德。

  寅一、宣说甚深性:

  色受想行识甚深,自性无相极寂灭,

  如以箭测大海深,以慧观察不得蕴。

  色、受、想、行、识一切法悉皆甚深,如何甚深呢?无有自性的缘故,是空性,无有变碍的相状,耽著它的希冀完全寂灭,为此心无所缘,犹如用箭测量大海的深度根本不会得到“就在此处”一样,以分析真如的智慧进行观察探究,根本得不到蕴。

  寅二(行持彼而集福德)分二:一、真实宣说;二、断除过失。

  卯一(真实宣说)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辰一、略说:

  菩萨于此甚深法,乘之胜义无贪执,

  证蕴界处无此法,何有较真成福胜?

  菩萨对于所证悟法的自性或实相如是以本体成为甚深,殊胜乘——胜义的有境皆不分别而无有贪执安住于一切,哪还有比这样证悟蕴界处的本性并不成立的甚深此法真实形成的福德更为殊胜的他法呢?那是真实成就的最殊胜福德。

  辰二(广说)分四:一、思维此深法之功德;二、传讲此深法之功德;三、入定后得修行之功德;四、视如是福德亦如幻之功德。

  巳一、思维此深法之功德:

  如行爱染之人士,与女约会未遇彼,

  一日尽其行思念,菩萨能得彼数劫。

  如《广般若经》中说:“具足般若波罗蜜多之甚深处,审谛、思维、衡量、观察,如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甚至仅在一日行持瑜伽,其于一日内行多少事?”其中,从“譬如耽欲人……所超生死流转数,与耽欲人经一昼夜所起欲念数量等同”到“能远离退转正等菩提所有过失”[8]之间加以说明。按照经中所说,在这里也不例外,比如,行持染爱心之法的一个男士和女人约会,假设没有遇到她,那个男子的一天,思念的分别心会接连不断涌现,由贪爱所牵,反反复复思念那唯一的对象。尽其所行这样的思念心刹那,在这么多劫中积累的善法,一日之中修行此法瑜伽的菩萨即能获得,因为心的每一刹那也能聚集无量的善资。

  巳二、传讲此深法之功德:

  菩萨千俱胝劫施,罗汉独觉守护戒,

  谁说具胜般若法,善妙施戒不可比。

  某某菩萨在千俱胝数多劫中,对阿罗汉、独觉等作布施,或者为了声闻缘觉的果位而进行布施,守护清净戒律,另外某人仅在一日讲说殊胜般若波罗蜜多法的善妙,布施持戒比不上它一分。

  巳三、入定后得修行之功德:

  菩萨修行胜般若,起定宣说无染法,

  利生回向菩提因,三世间无等彼善。

  某某菩萨入定中修行殊胜般若波罗蜜多,从中起定而在后得时,宣讲相应自己所修行的无染之法,也就是无有相分别等过失的法,或者也可解释为:不被追求闻名利养等的妄念所染而讲经说法,如果说法也为了利益众生回向成为大菩提之因,那么在地下、地上、天上三世间中没有等同于它的善法。

  巳四、视如是福德亦如幻之功德:

  了知此福不实空,虚无不真无实质,

  如是行持佛智行,行时引摄无量福。

  如此思维、传讲般若波罗蜜多等,虽然在名言中有不可限量、不可胜数、不可估量的福德,但在胜义中福德也无有自性,彻底了知这般传讲等所生的福德自法相也不成立的缘故,为“不实”。同样,由于无有苦等行相,因此是“空性”;无相的缘故为“虚无”;因为自本体不成立,依缘而起,所以“不真实”;远离缘取,为此无有实质。如是行持一切善逝的般若波罗蜜多,那么在行持这样的行为时,能引摄无量福德。对此,也有解释成:由于无有自相的缘故为不实;空性等三者是指空性;空空、大空、胜义空三种,是不实;有为空、无为空、无际空、毕竟空、无散空五种,是虚无;自性空等是无实质。实际上,万法无有自性的道理,从反体的角度,似乎是众多积聚、虚而不实,无有坚固性可言,为此是“不实”;诸如狮子等假造的形象,是“虚无”的;不能独立自主而观待他法,虚伪不可靠,因此说“不真”。诸如此类,以虚妄的不同名词来说明。

  卯二(断除过失)分二:一、除胜义中福德果无增无断无得故成佛不合理之过;二、除世俗中亦不该获得佛果之过。

  辰一(除胜义中福德果无增无断无得故成佛不合理之过)分二:一、胜义中无灭无增;二、胜义中虽无但世俗中成佛合理。

  巳一、胜义中无灭无增:

  知佛略广详尽说,此一切法唯说已,

  俱胝那由他多劫,纵说法界无增灭。

  诸佛出有坏简略宣说、广泛结合其义而说明、连同能立证成理而详尽宣讲的所有法,了解到这一切尽管在真实性中能诠所诠皆不可得,也就是无可言说,但在名言中唯是讲说的名称而已。在俱胝那由他多劫之中,纵然宣说无量法门,以遮破或建立的方式来进行诠解,能诠的词句倒是无有止境,然而法界自本体中,过失无有灭尽,功德毫无增长,恒常处于不可言表、无盈无亏的平等性中。所以,在真实义中,一切法无增无灭平等性,原本就是涅槃,而丝毫也不存在再度证得菩提的情况。

  巳二、胜义中虽无但世俗中成佛合理:

  所谓诸佛波罗蜜,诸法唯名普宣称,

  菩萨回向心无执,无失证佛胜菩提。

  所谓的一切佛陀之道——波罗蜜多的所有法,自本体都不成立,唯是以名称表达,普遍宣称,然而单单在世俗中,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了知道果无有自性的菩萨,没有执著彼彼之心,方便、智慧圆融双运,由无欺缘起之理的正道中不会退失,将证得佛陀的殊胜菩提,这在名言中是存在的,原因是:由现证诸法本来涅槃自性清净的实相真如,获得离客尘清净作为差别的菩提,从现相的侧面而言真实不虚存在。

  辰二(除世俗中亦不该获得佛果之过)分二:一、断除所断合理;二、获得功德合理。

  巳一(断除所断合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午一、比喻:

  如油酥火相遇时,非初焚油无不焚,

  非触火焰末焚油,无末火焰不焚油。

  如果有人说:从世俗名言出发,能获得菩提的心是刹那性,它无法积聚,为此依靠这颗心怎么获得离障的菩提呢?因为,单单依靠前面的心也不能断除障碍,不依靠前心而仅仅凭借后心也不能断除障碍,这两者也不存在积聚一起的情况。

  首先运用世间共称的比喻来说,(油菜籽)粮食等的油精华——熔酥,和油灯、火焰这两者相遇时,并不是仅以第一刹那火焰就完全焚尽灯油的,当然没有第一刹那也不能焚尽它,也不是仅仅油汁和火焰接触到最后才烧尽灯油的,当然没有最后的火焰也不能烧尽它,从火焰的第一刹那到最末刹那之间的刹那相续完结时,就烧尽了所有清油的熔酥,灯油全部用尽,以这种存在的现象作为比喻可以了知。

  午二、意义:

  非初心证胜菩提,无其不能证得彼,

  非末心得寂菩提,无其不能获得彼。

  正如刚刚所说的比喻一样,并不是仅仅以刚刚发心的初始心证得远离一切所断的殊胜菩提的,当然没有它也不能证得菩提,也不是由临获得菩提相续末际那唯一的心获得使一切垢染寂灭的大菩提,当然没有它也无法获得菩提,然而,由超胜前前的后后心相续证得断除一切所断的大菩提,这是缘起的规律,不可否认。

  巳二(获得功德合理)分二:一、获得功德合理;二、圆满功德合理。

  午一(获得功德合理)分二:一、无不合理之理;二、从缘起而言决定合理。

  未一、无不合理之理:

  如由种生芽花果,彼灭树木非不存,

  初心亦是菩提因,彼灭菩提非不存。

  有人辩驳说:如果能获得菩提的初心到得果之间一直住留,那就成了常有;倘若它不停住而灭亡,则每一刹那的心,都不生菩提,结果数劫之中修行的菩提功德出生,这在名言中并不合理。

  答复:一切有为法虽然都是刹那性的,但是作为因的所有刹那先前流逝过去,它的果会无有耽搁而产生,这是缘起规律。比如世间中,由种子生出芽、从苗芽中依次长出茎、花、果,在果实之际,各自的因尽管已灭,可是种子灭尽,它的果——树木并非不复存在,虽然种子已经灭亡,但是苗芽等果会逐渐显现出来。同样,在分析道之果的此时,也与此比喻相同,初发起的心或者一开始的心也是菩提的因,彼心泯灭,它的相续之果——菩提并非不复存在,由于因果无欺的原因,由道位时前后心的因中无欺获得菩提之果。

  未二、从缘起而言决定合理:

  有种生出谷稻等,彼果非有亦非无,

  诸佛之此菩提生,离有实性虚幻生。

  如此缘起(即依缘而生)的道理:拥有能产生自果的因缘聚合的种子以后就将生出五谷杂粮及稻果等。那个种子的果,在那一种子上本来并不存在,由于能生的原因,也并非不存在,原因是,如果先前存在,就不需要因;假设能生而不存在,那么就没有所谓“因”的含义了。这般分析它的自性,虽然是远离有无等万法的自性,但以虚幻等的方式会出生无欺显现的行相,这就是缘起的法则。依此道理也可了知,一切佛陀的此菩提也是以缘起而生的,如果分析它,则远离成实的有实法自性,如虚幻般出生。

  午二、圆满功德合理:

  水滴满瓶始末间,涓涓必渐盈彼器,

  初心亦胜菩提因,渐圆白法终成佛。

  如果有人问:由于一切有实法是刹那性的,不可积聚,纵然在无数劫中修习,也不可能聚集一起而增长,为此又怎么能获得圆满一切功德的菩提呢?

  尽管一切有实法的确是刹那性的,但是依靠前前心,而使后后功德更为超胜,所以最终就会圆满功德,比如,就拿一滴滴水积聚众多会盛满瓶器来说,第一滴到最后一滴之间逐渐涓涓细流,积少成多,到最终就会盈满那个瓶器。同样,观待五道十地依次发心的数目圆满能得以成佛,也与此比喻相同,胜解行阶段最初的发心也是殊胜菩提的因,虽然并不是依靠独一的它圆满功德的,可是逐步向上,通过圆满白法功德终将得以成佛,就像一滴水不能盈满瓶器,但众多水滴能盈满一样。

  一滴水不能盈满而众多可能盈满,来作为具足发心的许多刹那获得佛果的比喻,尽管水是刹那性的,但所有水滴相续齐备就能盛满瓶器。同样,刹那心的相续,后后超胜前前也可凭借这种方式来理解。

  丑二(如何行持深义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宣说其功德。

  寅一、真实宣说:

  行空无相无愿法,不证涅槃不持相,

  犹如舟子善往来,不住两岸不住海。

  如此诸法自本体是空性,因此是完全寂灭一切有缘见解的意义;所缘之基或因的相不存在,是完全断除一切分别念的意义;为此对它无有耽著或者对果无有愿求,是远离一切三界之愿的意义。行持所证悟以上三解脱门的甚深法——有寂平等性的意义,依靠它的威力,不证寂灭一边的涅槃,不行持耽著三有之相,如同聪明的舟子,善于往来大海的两岸,可是他既不住于彼此两岸,也不住于海中。在讲般若的此处,用三解脱、无生、真性、真如等尽其所有的别名来说明,也都是同一个意义,空性即是无相,也是无愿等,所以我们要知道,各种异名虽然反体不同,但就像蜂蜜同一味道一样,所证的法界是一味一体的。

  寅二、宣说其功德:

  如是行持之菩萨,无佛记证菩提想,

  此无菩提无畏惧,此行即行善逝智。

  如是行持有寂平等性之义的菩萨们,心里并没有“我将蒙受具十力者——佛陀授记,证得所得菩提”的执著想,因为他们完全通达了这一实相意义无有任何所遣所立、所得所断,所以对菩提虚空的法相全无不能接受的畏惧而胸有成竹地如此行持,这就是在行持善逝的甚深智慧。

  子二、世俗之有境广大行为——修行刹土:

  世间荒途饥馑疾,见而不惧披铠甲,

  后际恒勤尽了知,尘许不生厌倦意。

  在这个十方世间界,不清净的显现、无水无城贫乏荒寂的野外路途,似乎到处充满了凄凉的景象、粗糙的处所和凶残的猛兽等器世界的瑕疵。有情世界,缺乏正法与财富的饥馑,身心痛苦之病以及内在种种烦恼之疾。(行者菩萨)目睹此情此景,了知这一切是虚幻的心无所畏惧,于是披上修行刹土的大铠甲而实地行,并由衷感叹:悲哉!这些众生福报浅薄,才这般被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所折磨,因此,我为了利益这所有众生,要修行刹土,有朝一日,我成佛的佛土,全无这样的弊端,富饶完美。为此目的,乃至究竟后际(即尽未来际)之间恒常精进修行波罗蜜多资粮,由于完全了知这也无有自性,而对此丝毫不生厌倦之意。

  子三(善巧方便双运之行为)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丑一、略说:

  菩萨行持如来智,知蕴本空且无生,

  未入定悲入有情,期间佛法不退失。

  所有菩萨随时随地行持并安住于如来之母——智慧波罗蜜多中。那是怎样的呢?

  他们凭借有境智慧力,知晓蕴等所有这些法原本空性、无生,以无二的方式入定于法性义中,然而在没有如此入定的阶段,以大悲心趋入千差万别不可限量的有情界,而入定安住在唯一法界中,也并非舍弃众生利益,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智悲双运的甚深、殊妙瑜伽。在行持众生种种利益期间,也不退失佛陀之法——不住之住般若波罗蜜多,因为获得了智悲无二的善巧方便智慧。这里所谓的“未入定”,也可以解释成:在以悲心趋入没有入定(即平等安住)于甚深法性义的迷惑众生界;或者菩萨自身没有入定之时,以悲心趋入众生界;或者安住于智悲双运之间或者中道之类的时候,从十力等佛陀之法中不退失。由于具足如此善巧方便,而不现前唯一的寂灭。不管怎样,都是说明智悲双运善巧方便的本体。

  丑二(广说——以八喻说明)分八:一、以幻喻说明不舍众生;二、以器世界喻说明圆满愿力;三、以飞禽喻说明无依也不堕落;四、以射箭喻说明未圆满而住;五、以神变喻说明住留也不厌他利;六、以撑伞喻说明不堕边;七、以商主喻说明成办自他利乐;八、以商人喻说明精通道。

  寅一、以幻喻说明不舍众生:

  如有善巧诸德人,具力知技勤难事,

  投抛工巧臻究竟,知成幻术欲利生。

  偕同父母及妻子,行至众怨荒野路,

  彼化勇敢众多士,安稳行程还家园。

  尔时善巧之菩萨,于众生界生大悲,

  尽越四魔及二地,住胜等持不证觉。

  如果有人问:智慧大悲圆融双运的善巧方便者到底是怎样的呢?

  下面依次以比喻说明:

  比如,具有善巧降伏怨敌方便一切功德的人,自己身强力壮,心有魄力,精进做出他人无能为力的难事,是什么事呢?了达身体跳跃等技能之事或者方法,射箭等投抛以及工巧明众多学问达到究竟,不仅如此,而且还知道成办展示种种幻术的方式,他是极其渴望利益道中的众生或者精进于其他众生之利的大悲尊。这样的人,自己偕同父母及妻子去往有众多怨敌的荒郊野外路途,如果成群的仇敌来到那里,此人本身无有怯懦而幻化出英勇、具有力敌对方气魄的众多人士,全然不受怨敌等所害,而安稳到达想去的目的地,并顺利返回自己的家园。菩萨在此修道阶段,也与比喻相同行持众生的利益,当时,善巧方便的菩萨,对于一切众生界普遍萌生大悲心,完全越过成为大乘道违缘的天子魔等四魔及声闻缘觉二地以后,安住于具三解脱的殊胜等持中,不以现前唯一真实际寂灭法界的方式而证得菩提。

  如果有人认为:按一般来说,真实际单单是指远离一切戏论,以一味的方式融合其中的入定无分别智已达成熟的清净地大菩萨之类的圣者们可能趋入唯一寂灭法界的涅槃吗?

  那是不可能的。原因是,他们以善巧方便摄持,在圆满佛陀的一切法之前不会现前真实际;其余经中宣说了经佛陀劝请等把他们从寂灭中唤醒的情形等,遮止寂灭的道理,真实际法界的本体中并非存在一个堕入寂灭边的基,如果存在,那么就成了不是以体性不住于有寂的基般若。所以,证悟它趋近果般若的基智,也就不合理了等等。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大乘的要点,而般若波罗蜜多就成了三乘共同的道,而不该是大乘不共的道了。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法界真实际,是自本体二谛无别平等性究竟实相的意义,不住于有寂,如果原原本本现前它,那就是佛陀。为此,在学道中不可能现前它,因为现前的因尚未齐全之故。

  如果有人认为:那么,对此就无需顾虑,既然中间不可能现前它,为什么还宣说善巧方便等呢?

  在学道位,方便智慧的部分有多有少,而从真实际无缘的反体来讲,如果万一唯独耽著它,那就成了一边的寂灭,从宣说善巧遣除边执之方便的角度,为了认识到真实法界究竟的现空无别是那些住地菩萨也要再度趋入的深法。八地菩萨,安住于自己内在的善巧方便力,加之外缘——诸佛也劝勉“善男子,你尚未得到我的十力等法,因此当精进。当悲悯无量有情界”,这也是一种法尔。八地菩萨尽管获得了无勤安住于现空无别境界的瑜伽,然而智慧方面安住于寂灭法界的等持占大部分,仍然没有获得法界现空无别、普皆清净的本性、方便智慧无不平等而圆融一体等同诸佛的究竟入定行境,所以还需要趋入逐步向上的道,而绝对不是指万一偶尔也可能有中间涅槃的清净地者的意思,因为从一地开始就现见了二谛无别的法性,为此决定是佛陀的种姓,然而在不清净七地尚未获得与清净地相同的无分别智慧,因此安住方便分占大部分。

  如果有人问:经中不是说“万一诸佛未劝请,他无疑将趋入涅槃”吗?

  尽管如此,但那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八地菩萨的等持极其寂灭、超群伦绝,才以假设句来说明的。事实上,诸佛不劝请他的情况在何时何地都不可能有。八地菩萨依靠内在善巧方便的智慧自在,加上外缘如是劝请以后,修行真实门,也是一种必然规律。而且,从转生为大乘种姓、不退转获得一地开始便是这样,更何况说八地菩萨了?所以,在没有获证究竟果位不住之大涅槃佛果前,中间涅槃也绝不是寂灭一边的涅槃。善巧不入灭于此的方便,也就是二谛无别的有境空性大悲无二的般若而并非其他。可是,我们要理解,趋入这种善巧方便的不共方法是说在清净地修行的时刻,这是相当关键的重大要点。

  以上对于至关重要的疑点稍加分析而阐释了。

  寅二、以器世界喻说明圆满愿力:

  风依虚空水依彼,大地依彼生依地,

  有情造业因即此,虚空何住思此义。

  如是菩萨住空性,知有情愿作所依,

  展现众多种种事,不证涅槃不住空。

  世界形成、安住时,最初风轮依靠虚空而形成,水依赖于风,这个大地依赖于水,而住于地面的四洲等众生依附于大地,一切有情积累、造作共业的因或基础,就是如此。所有大种这般互相依存,但最终虚空依于其他何法而住呢?思索这一意义时,必将认识到虚空任何法也不依赖的道理。同理,菩萨安住于虚空般的空性中,以了知有情之名言和胜义自性的无缘大悲,而为了一切众生发下无量宏愿作为依处,依靠愿力所生,在一切有情界中展现多种多样的利乐之事,不证一边的涅槃果位,也不住于单空之道。

  寅三、以飞禽喻说明无依也不堕落:

  何时菩萨明而知,行此空寂妙等持,

  其间全然不修相,住无相寂最寂行。

  如飞虚空鸟无处,非住于彼不堕地,

  菩萨行持解脱门,不证涅槃不持相。

  在修学大乘道的过程中,如此菩萨自己精通胜义并能驱散他众的愚痴黑暗而带来光明,在空性的有境——这一寂灭的微妙等持中行持,于学道期间,丝毫也不修行所缘相,安住于无相之义中,寂灭轮回分别念、完全寂灭涅槃的分别念而行持。然而,就像飞翔在虚空中的鸟并没有所依的其余处,既不是安住于虚空任何地方,也不是堕落地上。同样,菩萨行持三解脱门,以方便不证得涅槃之边,依智慧不行持三有之相,因此不住于任何法,也不堕于任何边。

  寅四、以射箭喻说明未圆满而住:

  如学箭法空射箭,余箭随后不间断,

  前箭不得落地机,彼人想时箭坠地。

  如是行持胜般若,智方便力神变行,

  彼等善根未圆满,期间不得妙空性。

  比如,认真学习箭法的人,向空中射出带有木板的箭,紧接着所射的其余箭,随着前前箭的后面,连续不断,一个接一个(指后箭不断射前箭的箭舌)[9],使前面的箭得不到落地的机会,而向上飞跃,当那些人想停止这种功力而没有射的时候,那些箭就会坠落于地。与此比喻相同,行持殊胜般若者,在道位时,依靠无缘的智慧以及大悲回向等方便、信心等之力、身体随心所欲显示神变等而行持的那些圆满、成熟、修行该达到究竟的一切善根在没有圆满期间,就不会获得微妙空性无漏的法界,也就是实现愿力之事没有完成前要积累资粮的意思。

  寅五、以神变喻说明住留也不厌他利:

  如比丘具神变力,住空顿时显神奇,

  行住坐卧四威仪,彼无厌烦无疲倦。

  聪睿菩萨住空性,智神变竟无有住,

  为众生现无边事,俱胝劫间无疲厌。

  例如,一位具备高超神变力的比丘,安住于虚空中顿时大显神奇,变幻行住坐卧四种威仪种种举止,可是他没有以各种行为心生厌烦,他的身体也无有疲倦。与此比喻相同,聪睿的菩萨,安住于虚空般的空性之义中,善巧方便的智慧和神变达到究竟,尽管以对任何法也无有缘执的方式安住,然而为所有众生,能展现相应各自的无边种种利乐事,纵然在俱胝无量劫之间,也不厌其烦,身体没有任何疲劳。

  寅六、以撑伞喻说明不堕边:

  如人处于大悬崖,双手撑伞空中跃,

  身体下落不坠入,大深渊底直行进。

  具有智悲之菩萨,手握方便智慧伞,

  悟法空性无相愿,不证涅槃法亦见。

  比如,有人处于大悬崖边,双手撑两个伞,向空中跳跃,身体下落时,手拿的伞借助风抬起的力量,使他不会立即坠入大深渊底,在那期间,一直缓缓行进。同样,具足通晓真如之智、心怀大悲的菩萨,撑着方便智慧两把伞而住,如此持着智慧的伞而证悟诸法空性、无相、无愿;持着方便的伞,不证得寂灭一边的涅槃,一切尽所有法也得以现见。

  寅七、以商主喻说明成办自他利乐:

  如欲珍宝赴宝洲,已得珍宝返家中,

  商主非独以安生,令亲友众不悦意。

  菩萨诣至空宝洲,获得禅定根及力,

  不喜独自证涅槃,而令众生心忧苦。

  我们知道:例如,高贵种姓的人,为了使亲友等人幸福安乐而想求得珍宝,于是赴往宝洲,已经获得众多珍宝以后返回自己的家中,商主并不是以本身独自所得来安然维生而一丝一毫也不给其他亲友众人,使他们心不悦意。与此比喻相同,菩萨到达空性之等持的宝洲,获得了禅定之乐、五根及五力等无量功德法时,并不欢喜独自一人证得涅槃不饶益其余所有众生而令他们内心忧苦,因为正是为了众生的利益才修行那些法的缘故。

  寅八、以商人喻说明精通道:

  如求利商熟知故,中经都市城邑村,

  不住彼处及宝洲,知不住家通路途。

  明了菩萨则通晓,声闻独觉智解脱,

  不住于彼及佛智,不住无为解道理。

  比如,谋求珍宝利的商人们由于熟知道路的缘故,从自己家到宝洲之间虽然经过所有都市(即大城市,旧译王都)、城邑(中等城市)和村落(小城镇或乡村,旧译聚落),可是他知道自己留在那没有意义,也就不住在中间的城市等处,他也明白即便是留在宝洲也对自己的家起不到利益作用,也不住在宝洲,在行途当中,熟悉、了解道路,他们也不住在自己的家里,而善巧行程并精勤行路。同样,我们要知道:追求利乐有情的菩萨正当修学方便智慧之道时,对此道理明明了了,这样一来,精通中间之城等般的声闻、缘觉的道——智慧及果——解脱的所有道理之后,自己不安住于下劣之道、果中,也不以耽著的方式安住于如宝洲般的佛智中,又不以享受(即著味)的方式安住于如自家般的无为涅槃法界中。充分理解暂时行道般的声闻、缘觉、菩萨三道之理后,而利益各自种姓的无量有情。

  丑三(摄义)分二:一、意义;二、比喻。

  寅一、意义:

  何时慈心结缘众,行空无相愿等持,

  彼者既不获涅槃,亦不可立有为处。

  什么时候,以大慈心摄持而结缘众生之后行持空性、无相、无愿的微妙等持自性的菩萨,他既不可能获得唯一无为法界涅槃,也不可能安立是流转有为法轮回之处者。

  寅二、比喻:

  如化人身非不现,彼以名称亦能立,

  行解脱门之菩萨,彼以名称亦能立。

  我们要知道:尽管不能这样来安立轮回、涅槃任意一种,但菩萨并非随时随地谁也不知、谁也不见,比如幻化人的身体并非在谁的面前都不显现,他以名称也能够安立,世间中也有表达他的方式。虽然依靠名称假立,但幻化终究不成为人或非人的其他补特伽罗。同样,行持三解脱门的菩萨,虽然不住三有和寂灭,但在世间中能够显现并且以名称也能安立。

  癸三(宣说退转与不退转之差别)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子一、略说:

  若问行为以及根,菩萨不说空无相,

  不讲不退转地法,知彼尚未得授记。

  某位行者请问某某菩萨:佛子所安住的行为到底是怎样的?行者对甚深之理如实信解、如实思维的信根及慧根等根是怎样的?那位菩萨并不宣说所证空性无相的深法,对于根性成熟的那位(询问的)行者不能够传讲能使之诚信的不退转地之法的验相和行相等,由此可知他还没有获得不退转的授记。比如说,有人问:“如若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当如何熟练空性、如何是不现行?”以此为例,询问不退转的行为、根、相是怎样的?对此,由于自己没有领会体悟而无法讲述这一点。如经中说:“行菩提者多,能答复者少。”[10]自己已经现前了不退转之道法者,对于别人如何提问,都能以极其肯定的方式予以回答,由此就能确定这是领会体悟如此深法的不退转者,否则,无法确定是不退转者。

  第四品终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203.祖心宝觉禅师悟道因缘

索达吉堪布:取舍明镜 六、烟酒杀生过患 3、猎杀野生动

索达吉堪布:取舍明镜 六、烟酒杀生过患 4、饮酒之过失

索达吉堪布:取舍明镜 注释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与众生是父子关系

 

后五篇文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202.怀深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201.赵抃居士悟道因缘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释 摄功德宝经释 第三品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释 摄功德宝经释 第二品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200.刘经臣居士悟道因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