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 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 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身边故事 生活故事 短故事护持
 
 

业力与前世今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出家感悟:业力与前世今生

  一般情况下,大家忙着用功,很少听到一些神奇古怪的事情,倒是经常听到有居士讲到一些。比如说,有人说看到树神、甚至鬼怪之类的。

  虽然我没有见到过,但我确信生命的形式绝对不是我们的肉眼能够看到的这些而已。有些前面的见多识广的法师分享过他们的生命经验,偶尔也会说的我们目瞪口呆。

  一个美国老人,他从网络上得知了我们的寺院,不远万里赶来,在经过寺院的一座古老的石桥时,他对翻译说,他回忆起他前世的事情,很多世以前,他曾经是这个寺里的一个小和尚,由老和尚带领着修建这座石桥。

  翻译问他,前世他穿的什么衣服。

  这个美国老人说了出来。

  老人还说,在那个遥远的古代,僧众们都说要修一个木桥,但是当时的住持坚持要修一个石桥。于是,在他的坚持下,就造起了一座石桥,就是现在我们庙里的这座。

  这是我亲历的最神奇的生命回忆了,虽然,这次经历让我比较恍惚,但是我没有怀疑过这个美国老人的真诚,我相信他。因为,没有理由让一个美国老人从地球的那边飞过来跟我这样一个小和尚开这个玩笑。

  他说他是回家了,心甘情愿为我们的寺院做很多事情。

  我们对世界、生命、乃至于对我们自己认识和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太浅薄了。

  在寺院里,每年都会有很多优秀青年神奇地从各地赶来,什么样的因缘都有,有的是从网上了解到的,有的是听别人说的,等等。

  有一个非常聪慧的少年,大学一毕业,就跑来出家,在寺里干很苦很累的活。其实,他的家境很好,衣食无忧,但,就是要出家。父母千里迢迢地赶来,把他带回去。一回家,就找来他往日的同学们,诱惑甚至强迫他喝酒吃肉,给他准备很多电子游戏,让他玩,让同学们陪他外出,去网吧玩,等等。

  神奇的是,这些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基本难以抗拒的诱惑,他竟然都能够抵御的住,终于,有一天,凌晨三点,他在身上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从家里出来,步行了五个小时,走到天亮,找陌生人求助,打电话,借路费。

  又千里迢迢地赶回寺院。出家。

  这样的事情,很多,倘若是我们生命中没有那些特殊的因缘,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人,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动力,做出这样的选择。

  随着修行的深入,有些青年僧侣发生了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重大的生命觉悟,而且,不同的人在几乎相同的修学环境下,呈现了深浅不同的特质,其实,差距也是很大的。

  那么只能有一种解释,人,绝对不可以用一生来衡量、对照,那样的话,简直就没有办法接受,有的人,一出手,就有道。

  上一生,上一生,再上一生,这么去分析和判断人与人在现象上的差距,就都通了。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生生世世的。人,真的是有前生后世的。

  有的人出家前,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小学直到大学,学习成绩就好到不得了,出家后也好的不得了;有的人学习成就差的要死,小学差、中学差、越学越差。常有懊悔不已的信众忏悔,说过去做了多少多少的坏事,多么多么的失败和糟糕等等。遗憾的是,我一直找不到可以宽慰他人的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来。只能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应付一下。

  佛门里的话,叫业,还有因果。

  曾经有个看起来不那么三好学生的样子的师兄,师父就说他,他能开悟。

  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佛门里才能体现真正的生命平等,无论这一世怎么样,上一世怎么样,上上世怎么样,当下的努力才是硬道理,才是未来。

  无论是三好学生型的,还是非三好学生型的,在因果面前,都一样,所有的众生在因果面前都是一样的。但这些还不是最能让我们从过去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最好证据。

  按照师父的指导和教授,学习一些龙树菩萨的论典,这位被中国汉传佛教称为八宗共祖的大菩萨,年轻时根本就不是三好学生,而是一个。。。。。。

  怎么说呢,他年轻时曾经伙同另几个不良青年潜入皇宫,干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后来,改邪归正,做祖师了。

  我师父的话,是,对于过去,是忏悔还不是后悔。

  那些从过往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人,才能有未来,当然,我们要相信能够走出来,相信因果,相信前生后世,相信无限生命,我们的生命才好玩,才有意思,否则,就这一世   

 
前五篇文章

佛是随缘

最不喜欢的人

超级倒霉蛋终成千万富翁

进退之间的选择

家族的保富法:乐善好施,行善积德

 

后五篇文章

李世民背后的女人

做一个有气质有魅力的人

前进需要勇气 拐弯需要智慧

不要和诱惑较劲儿

相信自己的意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