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
 在王舍城有一大富人家的女儿,因为父母的严厉管束,禁止女儿与外界来往, 反而促成了女儿与家仆的一段恋情,进而畏罪私奔,两人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之后妻子怀孕了,临盆之前,她想到夫妻两人要抚养一个小 孩很辛苦,于是建议丈夫一起回到她父母身边,做丈夫的唯恐主人怪罪,迟迟不敢 答应妻子的请求,妻子也知道丈夫的顾虑,但自己究竟是他们亲生的女儿,无论如 何,父母还是不会为难她的,主意既定,于是她将家中整理一番,并请邻居代为转 告她丈夫,就独自回家去了。谁知在路上孩子就出生了,所幸丈夫即时赶来,两人 认为已无回家的必要,就相偕踏上归程,并将那在路上出生婴儿取名叫做'路'(P anthaka)。 不久,她又再度怀孕,一切经过如同上次一样,第二个男孩同样地在回父母家 的路上出生,于是老大取名'大路'(摩诃槃陀伽Mahapanthaka),老二取名'小路 '(周利槃陀伽Culapanthaka),夫妻俩带著两个孩子又回到原先居住的地方。 小孩渐渐长大,看到别的小孩有很多叔叔、伯伯,就问他们的母亲:"我们没 有亲戚吗?""是的,孩子,在这里我们没有亲戚,但是在王舍城,你有一个非常富 有的外祖父,以及很多的亲戚在那儿。""那为什么我们不到那儿呢"儿子问道。夫 妻俩经过一番商议,终于带著两个儿子回到王舍城。她请人送信给自己的父母,告 诉他们已带著两个儿子回到了故乡,她的双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如此说道:"在生命 的轮回中,谁不曾互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呢?只是,在这一世中他们那么深地 伤了我们的心,要再让他们生活在我们眼前,已是不可能的事,叫他们带著这些钱 到他们喜欢的地方去过活,不过,还是让他们把孩子送到这儿来吧!"于是夫妻俩 不得不依著双亲的意思将两个孩子托付信差,带著双亲给的钱,伤心的离开王舍城 。 两个孩子在外公、外婆家渐渐长大,小路还小,大路却已能和外公一块儿去闻 佛说法,因为常亲近佛,聆听法音,心中乃升起出家的念头,外公得悉非常高兴, 就带大路去跟随佛陀出家,大路出家后,十分精进,而且深解佛陀教法之义谛,不 久即证得阿罗汉果,并度他的弟弟──小路出家,然而小路生性闇钝,大路教他一 个偈颂:"注视著佛陀的光耀,赞叹佛陀的光明,如清晨红莲之绽放,亦如丽日中 天。"小路花了四个月仍学不会此偈,原来在迦叶佛时代,小路曾经是个聪敏慧黠 的出家人,因为开玩笑的模仿一位迟钝比丘的模样,妨碍了那位比丘因被嘲弄而不 愿再学习,也不愿再复诵他所学,由于此一业因,小路此世生为呆钝之,每每学了 一字就忘了前面所学的一字,如此四个月过了,即使他很努力的学,还是记不得那 个简单的偈诵,大路只好对他说:"花四个月的时间都不能记好一个偈,如何能做 好一个出家人呢﹖你还是离开吧!"然而小路喜爱佛法,并不想还俗过在家的生活 。 有一天耆婆长老前来邀请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明日去接受供养,大路负责安排僧 众应供的执事,就将小路排除,不令前往,小路知道后非常伤心,他想:"尊者接 受那么多比丘应供的事宜,独独将我除外,显然我兄长对我已失望透顶,我留在僧 团还有什么意义﹖倒不如还俗回家,多行布施等善行,过在家生活。"隔天清晨就 离开僧团准备回家,佛陀在这天清晨以神通观察娑婆世界,得悉此事,就比小路更 早到他所经过的路上,并在门前漫步,小路看见佛陀就前去顶礼,佛陀问明原委, 就叫小路到佛陀身边学习,佛陀以布满千辐轮的细软手掌抚摸小路的头,并将他带 到小香屋,让他在跟前坐下,而后佛陀用神通变化一块净布给小路,对他说:"小 路,你好好留在这里,面对著东方,用心的搓揉这块布,并随时记住一句话:'把 污秽除去,把污秽除去'。" 应供的时间到,佛陀率领比丘众到耆婆长者家中,坐在已铺设好的座位。而小 路也面对著太阳坐著,边搓边念:'把污秽除去,把污秽除去',但那块布被他一搓 ,竟愈搓愈脏,于是他心想:"这块布原是非常乾净的,因为我的缘故,改变了它 原来的样子,变得这么脏。因缘和合的事物的确是无常的!"他心中于是产生了对 变异、毁坏的深切体悟。佛陀知道小路心中的感受,就以神通力再进一步对他说: "小路,这块布因为灰尘而弄脏了,你不想想你心中也有如尘灰般激动不稳的情感 吗﹖去除掉这些"并说偈言:"贪著是尘垢,亦非常真尘垢,尘垢乃贪著,住于佛陀 正法之比丘,不为尘垢所縳。瞋恚是尘垢,亦非真尘垢,尘垢乃瞋恚,住于佛陀正 法之比丘,不为尘垢所縳。愚痴是尘垢,亦非真尘垢,尘垢乃真愚痴,住于佛陀正 法之比丘,不为尘垢所縳。" 佛说偈已,小路立即体悟证果,同时具足四无碍解,一切三藏的义理全了然于 心,事实上,小路过去生中曾是个国王,当他绕城巡行时,汗水从他的额头淌下, 他用乾净的布一拭,布变脏了,他心中有所感:"因为这身体,如此乾净的布改变 了它的形态而脏了,因缘和合的事物的确是无常的。"因为对无常的思惟,成就他 开发智慧的重要助缘。 (在耆婆长者家),长者为佛陀送上供水,佛陀用手盖住他的钵,问道:"还有 比丘在寺陀中吗﹖"大路尊者答道:"世尊,没有比丘在那儿了。" 佛陀对耆婆长者说:"还有,还有。" 于是耆婆长者差遣一人前往寺一探究竟。 那时在寺院中的小路尊者想:"我兄长说寺院中已无比丘,我要让他们看看尚 有比丘在此。"于是,整个芒果园到处是比丘众~有人在缝制僧服、有人在染衣、 有人在阅读,所变化出来的一千个比丘各自做著不同的工作。打探消息的人一看这 一情景,回来报告耆婆长者说:"主人,整个芒果园到处是比丘僧,小路尊者也在 那儿"小路尊者变化出一千个像他一样的比丘后,就坐在美丽的芒果园,等著接受 邀请。佛陀对那回消息的人说:"你到寺院里去说佛陀传唤小路尊者"他去之后,依 此传唤,谁知一千张嘴竟都回答:"我是小路,我是小路。"那人再度回来说:"世 尊,他们每个人都叫小路尊者。"世尊告诉他说:"你再去,看谁第一个说'我是小 路'的,你就抓住他的手,其他的就会消失不见了。"他照著做,一时一千个比丘都 不见了。小路尊者就和他一道前往耆婆长者的家。 用斋结束时,佛陀传唤耆婆长者,对他说:"耆婆,握住小路尊者的钵,他将 为你说斋后的祝愿与开示。"耆婆依教奉行,小路尊者即如年轻的狮子般,以三藏 的甘露法义做一次如狮子吼般的饭后祝愿与开示,而后,佛陀即离坐,率同僧众回 到精舍。 傍晚时分,比丘们聚坐一处,论佛威德,大家都认为无上正等正觉佛世尊,只 在一顿饭之间就令小路尊者证得阿罗汉果,同时具足四无碍解,了解三藏法义,佛 陀的威德不可思议。 佛陀在小香屋以清净无碍眼观知此事,就出小香屋来到法堂中央,佛光四射, 即开示大众:"比丘们,小路尊者不只此世是呆钝的,过去生亦是如此,而且他亦 不只是此世依止我,过去世亦依止我,不过过去生我使他获得世间的财富,现在则 令他拥有出世间的财富。" 比丘们于是要求佛陀详述过去的故事:昔时,波罗奈城有一个人到竺刹尸罗大 学求学,因为为老师服务,在五百个求学者中,他成为师长的学法住校生,从为老 师按摩脚到所有的事他都做,但因为他呆钝,并没学到任何东西,老师心想:这学 生对我帮忙太大,我有心教导他成为有学养的人,却因为他的资质不够而不能,但 为了回报他对我所做的一切,我要为他创编一个咒语。 老师带他到林间,将所创编的咒语──〝努力,努力,为何如此努力﹖对此, 我很清楚,我很清楚〞,重覆地教了他好几百次。之后对他说:"人一旦拥有一项 技艺是永不会忘失的,去吧!好好记住这咒语,每天要不断不断地背诵,不要忘记 了。"说完就送他回家了。 当他回到波罗奈城的家中,母亲以极高的敬意与荣耀,心想:"我的儿子已学 成回来了。" 当时,波罗奈的国王想要了解民情,并想了解百姓他治理国事的看法,有一天 就微服出巡。 那时,有两个小偷正在挖一条通向两户人家的地道,国王就躲在屋子的阴影中 看著他们,当他们挖好地道潜入屋中正在寻找财物时,那个从竺刹尸罗回来的学生 正好醒来,口中背诵著他老师所教的咒语:"努力,努力,为何如此努力﹖对此, 我很清楚,我很清楚。"小偷听到后以为行窃被发现,吓得落慌而逃。国王看到这 一幕,回到宫中后,第二天就传唤一个人来对他说:"你到某某地方去有被挖了地 道的房子,那儿有个从竺刹尸罗学成回来的年轻人,把他带来﹖"使者依旨前往将 年轻人带回王宫。国王就对他说:"将你所学的教教我吧!"年轻人就把老师教的咒 语传授给国王,国王就给他一千个金币当做报酬。那时,城中的将军以一千金币贿 赂国王的理发师:"当国王刮胡子时,你假装帮他刮胡子,然后用剃刀切断他的喉 咙,届时,你是大将军,我就是国王了。"国王刮胡子那天,理发师用香水在国王 胡子上涂肥皂,手持锋利的刀,握住国王的前额,心想:"一定要一刀切断他的喉 咙,这剃刀有点儿不够锋利。"于是走到一旁去磨剃刀。此时,国王记起自己的咒 语,随口诵道:"努力,努力,为何如此努力﹖对此,我很清楚,我很清楚。"理发 师一听顿时吓得直冒冷汗,将手中的剃刀掉落在地,匍匐在国王的跟前,国王心知 有异,就对他说:"嘿!恶劣的理发师,你以为国王什么都不晓得吗﹖""陛下,请 原谅我。""可以,不用害怕,将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陛下,将军给我一千个金 币,要我在帮国王刮胡子时切断国王的喉咙,他要当国王,我当将军。"国王大怒 ,就将将军放逐。接著传唤老师,对他说:"老师,因为你的关系,保全了我的性 命。"之后对他崇敬有加,并赐与尊荣。 佛陀说完过去生的故事后说:"小路尊者过去生中亦是呆钝的,因他曾依止我,故 获致世间的财富得以自立。比丘们,不只现在依止我,以前也是。过去生中,我令 他接有世间的财富,现在,我则令他获得出世间的财富,那时,小富翁的学生就是 小路尊者,而会观星相的智者就是我。" "比丘们,在我的教法中,只要是精勤不懈的人,一定可获得超越世间的法益。 "佛因此而说偈言: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伏,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佛说此偈已,会中多人证得须陀洹等果位,这教法助益了整个教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