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石钟山十四号石窟:佛、菩萨、弟子造像(南诏末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石钟山十四号石窟:佛、菩萨、弟子造像(南诏末期)

董增旭

此窟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二弟子和二菩萨损毁较为严重,只有中间的弥勒佛保存较为完整。此窟造像古朴典雅,加上石窟顶上怪石嶙峋的龟背石,使佛和菩萨显得庄严肃穆,弥勒佛眼观鼻,鼻观心,超脱凡尘,摒弃七情六欲,凝神入定,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在为解脱人世间的苦难而作冥思苦想。

弥勒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兹氏”,据佛经说佛出生在古印度南部大婆罗家庭,属第一等贵族,十分高贵。后来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弥勒修炼成道,先于释迦前灭度,上升到兜率天,享受种种妙乐之事。释迦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弥勒“成佛”时,佛国净土更是美妙无比,这里谷食丰裕,人民识盛。多诸珍宝,如金银玛瑙、珍珠琥珀,各散在地,无人捡拾,视若瓦石。这里土地极其平整,如镜清明,又以香汁洒地,极为香净,时气和适。四时顺节,更奇的是,“地内自生粳米,亦无皮衷,极为香美。”更妙的是,“彼时男子妇女之类,意欲大注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记讫之后,地还复合。”这就是佛经中所描写的“兜率净土”的美妙奇观。着实令人神往,所以确实使不少人对此着迷。弥勒诞生时世界将是太平盛世。唐代武则天也把自己说成是弥勒诞生来解救世人的苦难。南诏时期对弥勒的崇拜,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和平的祈望。

该窟造像是“弥勒佛”,属于净土宗造像,不是密宗造像。净土宗的主要经典有《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和《往生论》五经一论。净土宗是指以求生佛国净土为目的,以称念佛陀圣号为主干的修行宗派。广义应当包括求生弥勒的“兜率净土”,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净土”,以及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的修行宗派。从沙登箐第十二号石窟和该窟都属净土宗造像,延至石钟寺、狮子关区造像以密宗为主来看,佛教传入云南的也许最早是“净土宗”,但其影响不大,后来被密宗取代。而首先传入剑川沙溪的是净土宗是可以肯定的。佛教石窟造佛的出现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交通的繁荣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人们只有解决了吃、住、穿的问题以后,才能从事宗教、艺术等活动。随着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的建立,南诏“四渎之一”的沙溪黑潓江流域成为滇西北连接四方的重要商道,商贸的频繁促进了沙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这一地区以张傍龙为首的笃信佛教的善男信女提供了创造心目中永远存在的佛教偶像的机会。

来源:大理日报

 
 
 
前五篇文章

石钟山十三号石窟:阿嵯耶观音造像

石钟山十七号石窟:阿嵯耶观音化现梵僧造像

石钟山十六号石窟:大黑天神造像(南诏末期)

石钟山七号石窟:甘露观音造像

石钟山二号石窟:阁罗凤出巡图

 

后五篇文章

明嘉、隆时期佛道思想的日常化(以松江士人何良俊为例)

明末清初碑刻研究中的书学观念

南郭寺的古树

南郭寺的下午

南华禅寺:岭南佛教圣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