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甘肃陇南几处中小石窟调查简报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甘肃陇南几处中小石窟调查简报

  □ 孙晓峰 《敦煌研究》 2008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在陇南市西和县、徽县境内分布有数处小型石窟,其开凿时代早至北魏,晚至明代,除个别资料中提及外,鲜为人知。但其窟龛形制、造像特点等极具地方特色,对于研究陇南一带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简报在对上述石窟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为研究者提供准确的资料。

  关键词:陇南石窟;调查;简报

  中田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03-09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邻陕西汉中,南接四川广元,西临甘南藏族自治州,北连天水市。其境内的石窟寺分布在陇南市西和县、徽县和成县境内,主要有西和县法镜寺石窟、八峰崖石窟,成县大云寺石窟和徽县广佛寺石窟、佛爷台石龛、罗汉洞石窟。受甘肃省文物局委托,2005年7月,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中小石窟调查组对其中的法镜寺石窟、广佛寺石窟和佛爷台石龛进行了调查。

  一 法镜寺石窟

  法镜寺石窟位于西和县城北12公里的石堡乡石堡村五台山支脉崖壁上(图1),现存大小窟龛24个,造像11身(图2)。1962年改建西(和)徐(家店)公路时,将南侧山崖拦腰劈开,部分洞窟遭到破坏(据《西和县志》载,法镜寺原有大小窟龛31个)。“文革”中,绝大部分窟龛内的造像被摧毁,残损极为严重。

  (一)窟龛

  1号:位于东崖北侧崖面,平面马蹄形,圆拱顶龛,高1.70米,宽2.00米,进深1.50米。空窟,距地约10米。

  2号:位于东崖北侧崖面,平面马蹄形,圆拱顶龛,高1.50米,宽1.80米,进深1.20米。空窟,距地面约8米。

  3号:位于东崖北侧崖面,平面长方形,摩崖浅龛,高1.60米,宽1.54米,进深0.81米。龛顶已残,龛内地面有约0.20米的沙土堆积层,距地面约7米。

  造像:龛内正壁现存坐佛1身,残损严重,仅可辨识下半身,上半部分仅存一半圆柱形石胎,残高0.88米。

  4号:位于东崖中部,平面马蹄形,穹窿顶窟,高2.20米,宽2.30米,进深2.00米。空窟,距地面约11米。窟形基本完好,窟内泥皮无存。

  造像:现存正壁坐佛1身。残高1.00米,除佛像的头及上半身尚可辨识外,其余部分均为裸露的石胎。

  5号:位于4号窟下方,平面横长方形,摩崖浅龛,高2.67米,宽3.06米,进深0.53米,距地约7米。该龛残损严重,仅存大形。

  造像:龛内正壁残留3身立像石胎,原塑一佛及二胁侍菩萨。其中正中坐佛残高2.10米,两侧胁侍菩萨均残高2.00米。

  6号:位于东崖中部,平面横长方形,摩崖大龛,拱形顶,高6.90米,宽8.50米,进深2.20米,距地面约4米。该龛残损严重,仅存大形。

  造像:龛内正壁原塑一佛二胁侍菩萨,现仅存石胎,均为立像,头部及躯干大形尚存。其中主尊残高5.80米,左侧菩萨残高4.60米,右侧菩萨残高4.70米(据当地老乡回忆,这三身大像在20世纪60年代“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每身塑像的胎体上均有多处桩眼。

  7号:位于东崖中部,平面横长方形,穹窿顶窟,高2.02米,宽2.30米,深2.00米。空窟,距地面约8米。窟形基本完好,窟顶前部微有残损。

  8号:位于东崖中部,平面横长方形,穹窿顶浅龛,高3.50米,宽2.50米,深1.50米。距地面约9米。窟形基本完好,龛门风化严重。

  造像:窟内正壁1身坐佛,高2.50米。四方脸,较丰满,高肉髻,双耳较大,垂于双肩,短颈端肩,穿袒右袈裟,手臂及下半身残损不清。

  9号:位于东崖中部,平面横长方形,平顶小龛,高0.80米,宽1.00米,深0.80米。空窟,距地面约7米。龛形基本完整,窟门口及窟内地面有厚约0.40米的沙土堆积层。

  10号:位于东崖南侧,平面横长方形,穹窿顶浅龛,高1.20米,宽1.20米,进深1.00米。空窟,距地面约8米。窟门顶部及右侧坍塌严重,窟内壁面泥皮全部剥落。

  11号:位于东崖南侧,平面方形,平拱顶龛,高1.90米,宽2.14米,进深1.00米,空窟,距地面约4米,现仅存大形。

  造像:龛内正壁正中有一佛座残迹,高0.80米,推测原有一身坐佛。

  12号:位于东崖南侧,平面方形,平拱顶。高2.00米,宽1.60米,进深1.00米,空窟,距地面约8米。残损严重,窟内约三分之二已被沙土掩埋,并长有杂草和灌木。

  13号:位于南崖中部,平面长方形,圆拱顶大龛,高6.50米,宽3.40米,进深1.90米,龛内泥皮全部脱落无存,两侧壁外缘残损严重。

  造像:龛内一身立佛,石胎泥塑,高5.30米,磨光高肉髻,宽额方脸,弯眉突目,直鼻阔口,目视前方,双唇紧闭,短颈端肩,挺胸而立。内穿交领衫,外穿“V”形领袈裟。衣带于胸前打结分两缕下垂,服饰上阴刻稀疏刚劲的衣纹线。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图版1)。

  14号:位于南崖上部,平面方形,圆拱顶窟,高2.50米,宽2.40米,进深2.70米。空窟,距地面约4.5米。该窟残损严重,窟内泥皮全部脱落,仅右壁较为平整。

  15号:位于14号窟右侧,平面方形,圆拱顶窟,高2.50米,宽2.95米,进深3.10米。空窟,距地面约3.5 米。该窟残损严重,除右壁外,窟内泥皮全部无存,在右壁尚可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凿痕。

  16号:位于15号窟右侧,平面横长方形,圆拱顶浅龛,高1.80米,宽1.60米,进深0.40米。空窟,距地面 约4.5米。该龛残损严重,仅存龛形。

  17号:位于南崖上部,平面横长方形,圆拱顶浅龛,高2.40米,宽1.80米,进深0.80米。空窟,距地面约3.5米。龛内泥皮全部脱落,仅存龛形。

  18号:位于17号窟右侧,平面横长方形,圆拱顶浅龛,高2.10米,宽2.10米,进深1.20米。空窟,距地面约4.5米。龛内泥皮全部脱落,仅存龛形。

  19号:位于18号窟右侧,平面横长方形,圆拱顶浅龛,高2.30米,宽2.20米,进深0.90米。空窟,距地面约4.5米。龛内泥皮全部脱落,仅存龛形。

  20号:位于15号窟下方,平面方形平顶,中心柱窟,高1.70米,宽4.82米,进深3.00米。空窟,窟形残损严重,前壁已坍塌,左右壁大部分残损,仅窟内中心柱的上半部分保存较完整。

  21号:位于17号龛右下方,平面方形,圆拱顶窟,高1.44米,宽1.52米,进深1.51米。空窟,距地面约1.80米。窟门残毁,窟内泥皮无存,壁面风化严重。

  造像:窟内正壁一身坐佛,石胎泥塑,残高1.05米,面形方圆,低平肉髻,细长目,直鼻,双耳紧 贴后颊,短颈端肩,胸以下部分仅存石胎。左、右壁内侧各塑一身立像,现仅存石胎,残高0.81米。

  22号:位于公路西侧崖壁下,长方形平顶龛,下半部分已被土掩埋。残高4.77米,宽3.70米,进深2.90米。

  造像:龛内塑一身立佛,残高4.75米,石胎泥塑,现仅存大形,佛像头部已于2000年7月被当地村民用水泥重新修补,面目全非。

  23号:位于24号龛右侧,长方形平顶龛,下半部分已被土掩埋。残高5.20米,宽3.00米,进深2.60米。龛形基本完整,龛内泥皮全部脱落。

  造像:龛内塑一身立佛,残高5.15米,石胎泥塑,现仅存大形,佛像头部已于2000年7月被当地村民用水泥重新修补,面目全非。

  24号:位于23号龛右侧,平面方形,套斗顶,窟高3.20米,宽3.00米,进深2.40米。窟内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形浅龛。其中正壁龛高2.10米,宽2.90米,进深0.60米,左壁龛高2.15米,宽1.85米,进深0.65米,右壁龛高2.10米,宽1.85米,进深0.60米。

  该窟已被罩在当地村民房中,仅存窟形。

  (二)其他遗物

  法镜寺石窟南崖下为由南向北流淌的漾水河,河床已侵蚀到崖壁下,东崖下为石堡村民宅,原寺院遗存已无迹可寻。现法镜寺在石窟西北方向、公路西侧的五台山上,距此约500米。寺院系现代重修,但寺内保留有三通清碑,一为康熙二十八年(1688)《复建五台山法镜寺碑》,一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法禁寺碑记》,一为雍正三年(1725)《重建五台山发镜寺碑》。

  二 佛爷台石龛

  佛爷台石龛位于徽县城南约8公里处的水阳乡姚坪村佛爷山北侧断崖上(图3),系一处摩崖仿帐式龛,残损较为严重。现存4个大龛,14个小龛,各类浮雕造像18身,现分别叙述如下:

  1、窟龛

  整个崖面上浮雕一大龛,高3.60米,面阔9.80米,进深0.20-2.00米。龛楣呈弧形,其下浮雕有多重式垂幔,龛两侧及下方残损较为严重,从两侧的桩眼分析,该龛外侧原有木质防护建筑。龛内正中并列开有四个圆拱形龛,在每个龛周围均开有数量不一的耳龛。在大龛外两侧下方各开有一个小圆拱龛。大龛右侧有一道斜向裂隙,贯穿整个崖面(图4)。

  2、造像

  1号龛高1.19米,宽1.07米,进深0.24米。龛内浮雕一坐佛,通高1.51米,螺纹高髻,方圆脸,弯眉细长目,两耳紧贴后颊且外撇,鼻梁以下部分剥蚀残毁。穿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跏趺坐于三重式仰莲台上。龛右侧下方浮雕——胁侍菩萨,残高0.57米,风化严重,形象模糊不清;龛上方并列开三个小耳龛,中间耳龛残损,残高0.26米,宽0.26米,进深0.04米。龛内浮雕一坐佛,残高0.17米,形象模糊不清。左侧耳龛高0.29米,宽0.30米,进深0.05米。龛内坐佛高0.27米,形象模糊不清。右侧耳龛高0.24米,宽0.27米,进深0.03米。龛内坐佛高0.23米,形象模糊不清。

  2号龛高1.92米,宽1.07米,进深0.08米。龛内浮雕一坐佛,高1.91米,螺纹高髻,方圆脸,白毫相,弯眉细长目,两耳紧贴后颊且外撇,高鼻小嘴,面形饱满圆润(图版2)。短颈端肩,胸部已大部分剥蚀,从两侧残存的衣纹分析,着圆领袈裟,结跏趺坐于三重式仰莲台上(佛的左膝及莲台已全部脱离崖面,现放置于地面)。龛两侧各开一耳龛,左侧耳龛高0.72米,残宽0.30米,进深0.03米。龛内胁侍菩萨高0.59米,束发高髻,方圆脸,弯眉突目,高鼻小嘴,发辫披于肩侧,细颈端肩,胸部大部分残毁,双手交叠于胸前,饰项圈、臂钏和手镯。下着长裙,披帛于腹前十字交叉后搭肘再贴双膝下垂,立于台上;右侧耳龛高0.59米,宽0.43米,进深0.09米。龛内菩萨坐姿,高0.55米,头戴高花冠,神态、服饰及装饰大致同左侧菩萨。左臂自然下垂抚膝,手毁。右臂上举,手心贴于胸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腹以下部分多已残毁。

  3号龛高1.25米,宽1.01米,进深0.23米。龛内浮雕有倚坐佛,高1.67米,面部形态同2号龛内坐佛,短颈、端肩、挺胸,身穿垂领式袈裟,左手抚膝,右手上扬举至右肩,五指做拈花状。跣足,脚下各踩一双重式仰圆莲。面部一纵向裂隙,胸至膝部已大面积剥落。龛两侧各开一耳龛,左侧耳龛高0.58米,宽0.51米,进深0.12米。龛内浮雕一菩萨,坐姿。高0.56米,头戴高花冠,面形饱满,神态情形同2号龛胁侍菩萨,细颈端肩,上身袒露,下着衣裙,披帛在胸前做十字交叉。左手放置于膝上,右臂上举抚胸,手心向内。饰项圈、臂钏及手镯,结跏趺坐于三重式仰莲台上。左膝以下部分残损剥落;右侧耳龛高0.67米,宽(残)0.25米,进深0.05米。龛内浮雕一立菩萨,高(残)0.50米,风化严重,仅存大形,可辨菩萨双手合什而立,披帛绕臂贴膝下垂。

  4号龛高1.17米,宽0.97米,进深0.22米。龛内浮雕一坐佛,通高1.43米,面部神态与前几龛内坐佛相同,身着圆领通肩式袈裟,服饰上阴刻细密的衣纹线。手印不详,坐于三重式仰莲台上。佛头部残损较多,胸以下部分表面基本剥蚀无存;该龛两侧各开一舟形耳龛,左侧耳龛基本残毁,仅可辨大形,龛内一身立像,仅存轮廓。右侧耳龛高0.56米,宽0.30米,进深0.06米。龛内浮雕1胁侍菩萨像,残高0.37米,腰以下部分衣纹尚清晰,其余部分全部风化。在大龛上方开有三个小耳龛(其中右侧耳龛稍高一些,可能是为了避开岩石裂隙),其中左侧耳龛高0.56米,宽0.30米,进深0.06米。中间耳龛高0.27米,宽0.25米,进深0.05米。右侧耳龛高0.25米,宽0.26米,进深0.05米。每个龛内浮雕一身坐佛,穿圆领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仅中间和右侧耳龛内的造像尚清晰可辨,一身高0.23米,一身高(残)0.24米,左耳龛内的造像仅存大形,残高0.37米。

  在帐形大龛外两侧下方,各开一圆拱形浅龛,龛内各浮雕一身护法力士。其中左侧浅龛已基本残毁无存,浮雕的力士仅存少许披帛。右侧浅龛高1.19米,宽1.07米,进深0.24米。力士身材健壮,头及胸部已剥落残毁,左手弯至腹前,托一物(因残损严重,已无法辨识),右手上举过头。上身袒露,下着战裙,披帛搭肩绕臂飞扬。

  3、其他遗存

  在佛爷台周围已无任何遗存,根据调查,20世纪60—70年代,当地村民在佛爷山背后的缓坡上开壁耕地时,曾出土过大量的残砖断瓦。表明这一带在历史上可能存在着寺院建筑,更详细的情况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

  三 广佛寺石窟

  广佛寺石窟,又名三眼洞石窟,位于徽县城西 35公里的江洛镇下寨村(镇政府所在地)镇政府背后的山坡上(图3),现存三个洞窟,按南北向呈阶梯状排列(图5),现分别叙述如下:

  1号窟

  1、时代:清代开凿,2003年重修。

  2、窟龛:平面方形,顶部不规则。窟高3.15米,宽3.98米,进深3.09米。窟内地面凿有倒“凹”形通坛基,高0.76米。

  3、造像:原作仅存右壁坛基上的14身石雕造像,因石质粗糙及风化严重,人物细部特征已很难辨识,应为16罗汉像。现代在正壁塑关羽、关平及周仓像。

  4、其他:无。

  2号窟

  1、时代:明或清代开凿,2003年重修。

  2、窟龛:系利用天然洞穴略加开凿而成,平面纵长方形,顶部不规则。窟高2.30米,宽3.30米,进深4.15米。窟门高2.10米,宽0.76米,进深0.28米。窟内沿正、左、右三壁凿倒“凹”形低坛基,高0.70米。

  3、造像:原作无存,现代在窟内正壁塑观音、文殊和普贤,左壁塑唐僧师徒四人、三身罗汉、一身立菩萨和一身金刚。右壁塑三身坐佛、七身罗汉、一身立菩萨和一身金刚。

  在窟外两侧尚保存有原作的浮雕青狮和白象,残损、风化较为严重。

  4、其他:无。

  3号窟

  1、时代:清代开凿,2003年重修。

  2、窟龛:平面略呈梯形,平顶。窟高1.54米,宽1.32—1.88米,进深2.20米。窟内沿正、左、右三壁凿倒“凹”形低坛基,正壁做两层式坛台,通高0.58米。

  3、造像:原作无存,现代在窟内塑送子娘娘。

  4、其他:无。

  四 相关研究情况

  上述几处石窟系陇南市境内比较重要的石窟寺遗存,但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且保存情况一般,在甘肃省历次文物普查中对其重视性不够,故多不为外人所知。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宝玺先生曾做过一次较全面的调查,但除了在一些文章中有所提及外,其时代判定、造像数量等与本次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出入。此外,尚未见有任何全面性的调查材料公布。

  五 结语

  1、法镜寺石窟不见于史料记载,其窟龛形制主要以摩崖浅龛为主,兼有平面方形窟、中心柱窟和三壁三龛窟。特别是中心柱窟,在天水和陇南一带的石窟群中尚属首次发现,其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大量的摩崖浅龛平面多呈横长方形,圆拱顶或平顶,完全有别于麦积山石窟北魏时期的摩崖浅龛,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地方特征;三壁三龛窟在麦积山石窟主要出现在北魏晚期和西魏阶段,法镜寺石窟的同类窟龛仅有24号窟一例,且分布在整个窟区的最西侧,它的出现可能标志着法镜寺石窟窟龛开凿进入尾声。

  法镜寺石窟的造像现存极少,多为单身立佛或一铺三身的组合形式。佛像面部棱角分明,五官凿雕紧凑,神情庄严肃穆,体态敦厚矮壮,身穿“V”形领袈裟,衣带自胸前打结后下垂,衣纹简洁流畅,极具地方特色。但在佛像服饰和衣纹处理上带有鲜明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造像特点。

  因此,结合其窟龛形制、题材组合和造像特征,并与附近的麦积山石窟同时期的窟龛造像相比较,大致可推定法镜寺石窟的开凿年代应在北魏中晚期。并且其佛事活动至少在唐代时仍很兴盛。根据现存几块清碑的记载,明清之际,当地及周边县区的民众,曾数次捐资对法镜寺进行过重新修缮。

  2、佛爷台石窟作为一处摩崖大龛,其龛形与麦积山石窟西魏至北周阶段流行的帐形龛较为相似。龛内四佛并列的造像组合形式也很有特点,从造像特征、衣着服饰等方面上看,佛爷台石窟的造像具有较多隋唐造像的特征:佛螺纹高髻,面形圆润,端庄挺拔,穿垂领式或圆领通肩袈裟,衣纹雕刻刀法为减地直平阶梯式,坐式为倚坐或结跏趺坐,佛座为2—3重仰莲瓣式莲花座。此外,在大龛外两侧下方各有开一小龛,龛内浮雕护法天王,天王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动感十足。

  因此可见,佛爷台石窟在龛形上继承了北朝晚期流行的垂幔式帐形龛,在造像题材和内容上表现的仍然是北朝晚期盛行的大乘佛教思想。所以其开凿时代大致应在隋末唐初。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位置处于唐宋时期由秦地入川的交通要道上,对于了解早期的道路交通、佛教信仰、文化交流、北方石窟和川北地区石窟之间的相互影响、川陇交界地带佛教发展情况等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广佛寺石窟除2号窟外两侧浮雕的青狮、白象外,原作基本无存。从窟龛分布和窟龛形制上看,三个窟系同一时期开凿,且开凿时代较晚,其原来窟龛内造像极有可能反映的是以华严思想为核心的佛教信仰,这一点与毗邻的西和县石峡乡八峰崖石窟中所反映的华严信仰是一致的。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们认为广佛寺石窟的开凿时代大致在明清之际,而山脚下广佛寺遗址的详细情况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

  六 附录

  1、重建五台山法镜寺碑

  古今来□,忠臣孝子列女节妇,无不记之□史,载之于策,以使后之慕风者,闻之莫不兴起。吾以为多积阴功,广种/福田者,亦宜勒之于石,书之于匾,以使后之向善者,视之成为则效。郡城之南廿余里,有山名日“五台”。观其形峨然/,视其状巍然,谓别是人间,真堪入画者是耶。□命昔之会,建梵宇于其上,代远年湮,莫核所目。但相传以为“法镜/寺”云。中所构造,虽无层楼,虽无高阁,其殿亦非一所。无奈年远日久,风雨摧残,遂致檐瓦败坏,垣墉倾圮。至康熙丁亥年,倘分修真赵先,念古迹之不易而重,必杳然无踪,自重建后,多历年所扬无,仍然败坏,垣墉仍然倾圮。/有赵大造张荣宗等,爱发洪愿,矢志重修,约同志共图盛举。许至三年以完工,今已三年,愿将施财之大众,皆勒之/于石,俾侈认成日:某年某月某人,重建之于其先;某年某月某人,补修之于其后。倘有崩颓,亦复如是。则西邑之胜/境,永垂万世矣。噫!人人皆有如是之善念,圣神岂无默佑之福祉。此故笔之于石,以俟将来之好善者。/新任知县杜启运、恩贡生王爵、生员张翅遥……原任知县贾泽浩、监生赵大□、生员王永盛、临潼县……/客商高陵县张文珍……韩城县……礼泉县吴奇生……咸宁县田生斗……渭南县……功德主赵大造、张荣宗/……/□碑石匠□大成、□大德、木匠白生彩、何生龙、白成福、白珍、泥水匠赵养志、扬子奉/十方□会善人等,张官人坡会首张成……/王家崖会首郭士成……/崔家沟会首陈起圣……

  雍正三年四月初八谷旦伏羌县庠生刘继章题并书。

  2、复建五台山发镜寺碑立叩献

  耸翠穷峰,岛屿之萦回;彩彻云霄,列冈峦之体势。来山洪武建设,及后民俗丕变,竟成荆林矣。我□□/朝定鼎以来,复经修葺,虽宇廊成灵,丹□未施。于是臣道长二三父老,忾□起修,化众补葺,会卜谈,奉/子孙娘娘老爷忏殿之,侯建牌垂□□千载,使后之瞻拜者/观森严而善心生,风规所及,不亦远乎?/玄门弟子承像人陈守常、赵太玄……/大清康熙岁次戊辰孟夏之月吉日生寅……/献/。

  3、法禁寺碑记

  西邑西北境,号曰石堡镇古郡。五台山北依耸峰,俨然崆峒形势,西南润流直注汉水渊源。倚欹休哉,何风之景也。昔有诸圣,颜貌创之先代,讫经有千余载,不意损坏。于是,诸真弟子赵先倚连善信人等,阅历其陨,目击心伤,不忍失前人之遗志,而竟听其倒置。□恃约领受生□谕,积少成多,补葺宫殿,圣像辉煌。一举而众喜,共襄效力,相□有成,今则厥功告竣,丕振重新。诚十方朝山、焚香、作善之福祉也。先等特援笔刻石,遂传不朽云。修真弟子陈守常领会弟子赵先室……木匠白生彩塑匠焦心成铁匠齐加良泥水匠赵大宗石匠刘大成皇。清康熙岁次丁亥年仲吕梅月 谷旦立石书生方煜董沐献文苏世凤(董沐)书石

  参与本次调查工作的人员有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孙晓峰、孙永刚、项一峰、唐冲和武山县博物馆的臧全红。

  执笔:孙晓峰

  测绘:臧全红 孙晓峰

  摄影:孙永刚

 
 
 
前五篇文章

甘谷大佛——石窟雕塑艺术中的瑰宝

敦煌石窟中的女供养人首饰

敦煌石窟环境艺术设计研探

凉州金刚亥母寺

宏伟的石窟造像群 千年佛窟千佛崖

 

后五篇文章

江南地区石窟造像

揭开龙门石窟万佛洞的神秘传说

揭秘麦积山石窟之谜

克孜尔石窟深藏的秘密

克孜尔石窟研究之我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