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宗教的未来走向——马志丽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化、交通便捷化的发展,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也作为一种有组织能力、有广大信教群众的社会实体,是全球化进程中重要而活跃的成分。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宗教面临的挑战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会对传统宗教文化形成威胁,对社会具有不可预测的外来影响力;因而,弱势经济文化必须抵抗和反对同化和单一化。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一体化,而是多元并存和发展。全球化在促进各宗教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的同时,也唤醒其自我意识,促进其个性发展。众所周知,每一种世界性宗教都是从地域性宗教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的,这些宗教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不断发展壮大,经久不衰,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宗教能够不断地聚集不同社会的力量,并适时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潮流变化和社会发展。一般来说,世界性宗教都具有跨民族、跨地域、跨国家的特点,覆盖的范围特别广,因而对于世界事务影响较大。在现代社会,可以说,世界性宗教构成了强有力和重要的文化全球化形式。那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宗教又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中国当代社会提出和谐社会要共享共建,“积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各宗教应是“和谐的宗教”,而不是“冲突的宗教”。虽然在现阶段,中国宗教的社会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宗教的社会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道德体系,包含积极而稳定的因素。广大宗教信仰者也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为建设国家、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在一些重要的公益事业和服务事业方面,宗教界人士正在起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扶贫救灾、助学济残、植树造林、架桥铺路、服务社会等方面,宗教界人士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仅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过程中,宗教界就为灾区捐款4000多万元。2004年东南亚海啸发生后,大陆与港澳台宗教界联合捐助海啸受灾国家。在去年“5·12”大地震中,各大宗教众志成城,携手共济,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向受灾同胞传递一份关怀、牵挂、支持。可见,各大宗教在灾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宗教关爱生命,仁慈、奉献的精神。

此外,中国各宗教已经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和宗教界人士建立了友好联系,并参加了许多重大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宗教同世界各国宗教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中国宗教在理论上,以价值观念上的求同存异或和而不同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和平共处、相安共存。

在世界领域内,因为宗教极端主义倾向导致的“宗教不宽容”现象屡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民族间或地区间的冲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宗教应该发挥自身倡导宗教宽容与宗教对话的特色,为世界树立一个和谐的榜样。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宗教的走向

(一)宗教向伦理化、文化型的方向转变

宗教既是一种特定形态的思想信仰,又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佛教、道教为例,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道教文化更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观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宗教的发展趋势离不开这一视角,我们看到当今中国宗教的整体发展趋势正在朝着伦理化、文化型的方向转变,中国宗教的文化价值取向将越来越明显。

(二)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更加密切

宗教与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些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的宗教信仰强化了该民族构成的诸要素。宗教在作为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民族之形成中,发挥了某种核心和全面的作用。宗教信仰与大多数民族的心理、文化、风俗习惯几乎融为一体。同时,在宗教的影响下,一些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也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许多民族全民信仰某一宗教,民族的宗教意识和信仰体系有利于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自身文化根基。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宗教作为民族特征或标志的趋势将有所强化。

(三)宗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宗教文化交流,我们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世界宗教文化交流只会扩大规模,而不会缩小。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对外开放将会变得越来越全面、彻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将会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鉴于宗教伦理化、文化型的倾向,以文化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宗教交往将会越来越频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宗教在开展宗教文化交流时,既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同时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宗教在“外树形象”的同时,一定要不断地“内强素质”、“固本强基”,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综上所述,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世界,中国宗教在全球化的文化较量和竞争中,既要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母体,坚守文化的自觉与自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要敞开心胸,海纳百川,接纳和吸收有益自身健康发展的文化因素,并主动参与和融入到共建世界文化的进程中。

作者:马志丽

 
 
 
前五篇文章

论世界宗教发展趋势下我国宗教的发展取向——陆志东 戴宁

净土观想与谢灵运山水意象及意境之关系略探——李小荣 张

浅谈佛教组织、寺院及僧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松纯

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徐文明

传承宗教壁画艺术的一群民间艺人们

 

后五篇文章

谈佛寺建筑类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杨玲

西部农村宗教组织从事公益事业的地域特征——秦燕

宗教生态关怀的三个基本向度——王雪梅

以生命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徐文明

佛教对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任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