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寺坐落沱江畔 |
 
仙寺坐落沱江畔 来源: 内江日报 葛仙寺位于东兴区小河口镇光明村境内的小脚仙山上,沱江绕山流过。据传,西晋时期的道教学者葛洪(公元284~364年)曾在此炼丹,葛仙寺因而得名。日前,记者前往采访。 ◇本报记者 黄成江 王莉萍 文/图 一 在住持法师的引领下,记者进入大殿,参观了葛洪像。葛洪既是著名的医学家,也是道教学者,自号抱朴子,著有《抱朴子》内外篇,外篇言儒,内篇言道,还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著作传世。抬眼望葛洪像,素衣道袍,一手拈着金丹,一手握着经卷,面带微笑。 在殿堂外,一块青石板上有一只长0.6米的赤脚印。据说,在一千多年前,葛洪入川炼丹,从沱江下游的龙门镇一脚跨到这边山上,留下此脚印,龙门镇还留下一只大脚印,于是此山赢得小脚仙山的美名。而旁边一个深陷在石头里的圆窝,则是当年葛洪跨上山时所拄拐杖所致。 关于这两处遗迹,有一个传说:多年前,一位中年男子背着七十多岁的瘫痪母亲上山烧香。临下山时,男子将母亲的脚放在石脚印上,下山时,老太太竟能独自站起来,并在儿子的搀扶下,一拐一拐地走了回去。而那个圆窝,每天早晨会溢满一窝米,够寺内道人煮一天的饭。有一天,一位贪心的道人嫌窝小米少,偷偷用錾子把圆窝加大,从此以后,圆窝里便不再见一粒米了。而这留有脚印的石块,也历经劫难。“文革”期间,附近一位石匠发现这块石头的石质好,想凿一块当磨刀石。当石匠的錾子凿到石脚印的中心时,突然眼冒金星,昏倒在地。记者看到,石脚印上还有清晰的凿痕。 二 住持法师告诉记者,葛仙寺始建于北宋初年,数百年香火不断。可惜,这座富丽堂皇的寺庙毁于明末清初的战乱,至今只留下极少遗迹。1993年,一位云游此处的老尼姑萌发了重建山庙的意愿,发动善男信女筹资,重建了这寺庙。在葛仙寺原址重修庙宇时,由于川南民间信佛者众,道观因此改为佛寺。 为佐证葛仙寺悠久的历史,住持法师还搬出《内江县志》让记者查阅。果然,书中《宗教》一章介绍:道教传入内江,始于葛洪。西晋末年,葛洪入川来到椑木镇(今东兴区小河口镇光明村境内)入空穴炼丹,后人称为葛仙洞。北宋初年,修建葛仙寺,寺外原植有两株巨大的桂花树,秋桂飘香,为内江八景之一。因明末清初一场大火将寺庙全部焚毁,两株桂花树也随之死亡。在重建寺庙时,居士们在原址补栽了两株桂花树,十多年后,两株桂花树长势惊人。 说到这里,住持法师引领记者参观了葛仙寺镇寺之宝——宋代木鼓。木鼓直径1米,鼓身红漆尽脱,呈现出灰黑色。据说,此鼓是北宋初年修建庙宇时,河南嵩山少林寺住持派专人跋山涉水、昼夜兼程送到葛仙寺的。明末清初,张献忠入川路过小脚仙山,放火烧庙,道人奋力抢救,死亡多人,此鼓方得保存下来,后又经多次战乱,木鼓流落民间。上世纪90年代重建葛仙寺时,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回来。如今,此鼓放于大殿之中,供游人观赏。 三 在葛仙寺下的山崖处,还有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3龛118尊。造像高5~30厘米不等,人物形态各异,造型精致,栩栩如生,俨然一处世俗化的袖珍石刻画廊,是研究沱江中游北宋石刻造型艺术的重要资料。 在下山的路上,还有一处“神仙池”。所谓“神仙池”,其实是一块隐藏在杂草丛中的青石,石上有一个圆圆的石窝,与周围的山石没有什么区别。听附近村民说,这个石窝里的水一年四季从未干涸和溢出。传说在明末清初,小脚仙山周围几十里发生了一场瘟疫,一位银须道长在此歇脚,看到瘟疫横行,轻轻挥动手中拂尘,便有涓涓清水从拂尘流入石窝。随后,他盘腿坐在石上,手指在石窝里拈拈水,弹在病人额上,水到病除。后人便称石窝为“神仙池”。 记者捧起石窝里的水喝下,一股甘甜的清流直入肺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