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瑜伽的宇宙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瑜伽的宇宙观

  一、世界的结构

  1、古印度传统的宇宙结构论

  对于宇宙结构的认识与说法,是古印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吠陀时代开始,印度各种神话传说,各宗教、各哲学门派,都试图阐释这个问题。最初,人们认为世间万物万象都源与水,水面上浮着一只龟,龟背上立着四只大象,四只大象共同支撑着无边无垠的大地,而天空如同一口大锅倒扣在大地之上。在天地之间,中央是巨大的须弥山,须弥山的周围旋绕着日月星辰。后来,各种神话传说,各派宗教与哲学,皆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

  2、佛教的世界安立理论

  佛教兴起后,在秉承上述古印度宇宙观的基础上,又进行有系统的发挥与阐述,形成了独特的世界安立理念。

  原始佛教四部《阿含经》、《佛本生经》、《起世经》及〈俱舍论〉等佛教经论及大乘佛教经典如〈华严经〉〈圆觉经〉、〈金刚顶经〉、〈大智度论〉等,都有关于宇宙观的论述。下面依据这些经论做概要说明。

  (1)佛教对世界总的类分

  佛教将整个世界别称为"法界"。两种称呼的区别在于:世界是有限的概念,法界是无限的概念。世间万象是可见的,而"法"既含摄了可见的世间,又统摄了人的意识所变现的无形的世界。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识所对应、无形的东西也叫做法。佛教将世界从极恶到极善、从极苦到极乐、从极低层到极高层,共区分为十法界:一是地狱法界,而是饿鬼法界,三是畜生法界,四是阿修罗法界,五是人法界,六是天法界,七是声闻法界,八是缘觉法界,九是菩萨法界,十是佛法界。其中从地狱到天的六个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后四个法界叫做"四圣法界"。六凡法界的众生随其所做善业、恶业,上下升沉,循环不定,这就叫"轮回"。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就是针对六凡界众生而言。四圣法界的众生,已跳出三界、了脱生死,不再受六道轮回,所以称之为圣。

  法界按性质分为"器世界"(物质的)和"有请世界"(精神的)两类。器世界指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称为"依报";有请世界指有情识的众生的个体,也叫做"正报"。

  此外,佛教还提出了大千世界的概念,: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廓的同一日月所照空间,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因一个大千世界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组成,故宇宙又称"三千大千世界",简称"大千世界"。

  (2)器世界的具体分类--"三界六道"说

  "三界",是未觉悟的众生在生死流转中会经历的三种境界,三界又称"三有",生死境界的有因有果,鼓名为"有"。三界的范畴与上面所说的六凡界是相等的。

  按由低向高的顺序,三界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间有人道、阿修罗道,下至畜生、饿鬼、地狱等道,因为此界为男女杂居,充满染欲,因此称为欲界。

  色界众生已无男女之欲,无须段食,寂静清净,唯有胜妙的形色,依报的宫殿国土也殊妙精好。

  无色界众生已无形体之相,并一欲色,又无依报之国土,唯有识心常住深妙禅定。

  三界又分六道,包括: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等。其中的天道又分二十八天,其中,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分:四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均居于须弥山腰。)、叨利天(居于须弥山顶,四周各有八天,天王为释提桓因,即帝释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弥勒佛菩萨道场位于此)、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天主自在天王居住于此)。

  色界十八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其中的大梵天,即印度婆罗门教等宗教哲学中尊崇的主神"梵",能造化万物,统领大千世界。佛教将此天置于色界之中,表明大梵天也获得上等禅定的果报,并成为佛教中的一方护法神。

  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3)三界与禅定相对应的分类--"九地"说

  三界是天界个体经过修持所达到的不同境界,也是人类经过修持所能次第达到的境界,因此这三界与四禅八定又有一种对应关系。三界分定、散二地,散地指欲界,因心散乱粗动,不能注于一境,所以这样命名;色界、无色界为定地,此界众生定心微细寂静,能专注一境,故名定地。初禅即进入无色界,四禅对应无色界十八天,四"空定"又对应无色界四天。于是,按禅定境界,将三界分为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对应四地;无色界四空对应四地。

  为了更直观地表述禅定境界与天的关系,我们换个方式来表述。

  初禅三天:指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以上已不食人间烟火,因此没有鼻、舌二识,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识所生起的"喜"、"乐"二受,以及寻伺思维的能力。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二禅以上只有意识,没有眼、耳、身三识以及寻伺思维,因此只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

  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禅天只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

  四禅九天:指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四禅天只有"舍"受相应的意识活动。

  无边无处天:指厌于色身系缚,欣求虚空无边,由加行如空无边处定所所得定地的果报。

  识无边处天:指厌离空无边处天,由识无边之定所招感的果报。也就是思维清净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识之相,观照无边的色相,先思维无边的识相而修加行,复引起第二无色定,称为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天:指厌患识无边才户,舍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动,到了加行成就时,不但所思维的"空"没有了,连观无边心识的能观心也没有,因此,名无所有处天。

  非想非非想天:此天的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因此称为非想;此天尚有细想,因此称非非想。此天位于三界九地的顶上,因此又称有顶天。

  六道之中,天界虽然有许多殊胜妙乐,但是,天人的福乐也不是永恒的,一旦福报享尽,还会有"无衰"征象出现,依旧要堕落到六道轮回受苦,同时,天界仍属三界之内,三界仍然难逃成、住、坏、空四大劫难,当世界坏灭时,还会产生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的三种苦难,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即使无色界也逃离不了此灾,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报,但是天界并不是一个最好、最究竟的地方。因此,《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能于三界欲,勉出诸众生",因为三界迷苦的领域有如大海的无边无际,因此,三界又称"苦界"、"苦海"。一般常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便是劝人出离三界,佛教的解脱就是以出三界为基本目标。

  从《韦达经》、《奥义书》《薄伽梵歌》到《瑜伽经》似乎只涉及到大梵天以下(初禅三天以内)的概念,天人合一似乎只限于"梵我一如"的层面,与佛教所说的出三界解脱大为不同。但依据古印度传统的禅定理念,或从《瑜伽经》的禅定解脱路来看,应当是广涉四禅与四空定的,从理论上说,当然也就涉及三界诸天的概念。所以,以上依据佛教的说法,列出诸禅、诸定与诸天,虽说不全是愈加的宇宙观,但对于全面理解《瑜伽经》中的冥想禅定理念,也有参考借鉴作用的。

  二、世间万象的缘起

  1、印度传统哲学的见解

  从吠陀时期起,直至各派学说的兴起,关于宇宙万象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这里仅列举主要的观点。

  (1)宇宙"开展说"

  又称"转变说",这是吠陀时期的宇宙缘起说。这种学说从"有"与"无"的对立中寻找宇宙起源之因。

  早期的说法,将"有"、"无"并为宇宙的原初状态,认为宇宙万象未形成之前,宇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有",包括光、热、湿;另一部分为"无",是有的反面。"有"中蕴涵着神与人类;"无"中蕴涵着魔。从宇宙诞生之初,神与魔就开始了较量与斗争。而人与神,本同为一体,所以人神终当同舟共济,与魔做斗争。这种说法,为后来的"梵我同一"说埋下了伏笔。

  后来的《韦达经》、《无有歌》中又指出存在一个宇宙"本原"又称做"彼一",它是万物生起的唯一原因。正是这个"彼一",实现了宇宙的创造,也是它造成了"有"与"无"的分家。这种说法,实际上肯定了在原因中已经包含、潜藏着结果,同时表明了创世前夕,"有"与"无"不是分离对立的,而是一体无别的。也就是说,早在宇宙万物尚未产生时(即宇宙的混沌状态时),就存在着"有",它是万物闯生的源泉。但这个"有"却是在"无"的隐蔽之下,与"无"混杂无别。创世之初,宇宙是在"有"与"无"的统一状态,这一状态称为"混沌"。可以说,宇宙的本原也就是"有"、"无"合一的状态。后来,在偶然的、未知因的情况下,"有"与"无"瞬间分离出来,从"有"中生出了万物。当万象产生后,这个"本原"并未因万物生起而分解或改变。依然保持其原质,这个原质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这个主宰与后来"梵"的概念大体相当。《奥义书》继承了《韦达经》的这些说法,认为创世之初,世界只有水;由水化生"实在","实在"的本质就是"梵";由梵化生出"生主";生主化生出"诸神"。而宇宙间的天地自然,人类牲畜等万事万物也由水构成。

  上述宇宙开展说,似乎并未将"梵"作为原初造物主来看待,梵只是宇宙产生后,由自然到生物(诸神、众生)转化的一个关键,是生灵之主。但是,梵也不是物质聚合而生的,在宇宙的起因中,就已经包含了绝对精神--梵的存在,而宇宙创生时,物质(水为代表)与精神(梵)同步诞生。水是物质的特征;梵是物质的本体或实相。梵与水是原初宇宙万物的两面,这或许就是后来心物二元论的初胚。因此,依据上面的说法而断言先有物质、后有精神是不确切的。

  (2)集合说:

  又称"积聚说",此学说认为结果并不包含在原因中,提出了类似"原子论"的思想。早在奥义书中可以看到这样倾向,如在《歌者奥义》中有说到宇宙之初,只有"无",而"有"产生与"无"。这种观点为后来的耆那教、数论派等宗教哲学派所认同。在《歌者奥义》中还有"金卵产世"说:宇宙未创生前,金银两瓣,而后,金化为地,银化为天;外化现山峦,内出现云雾;脉化为河流,液化为海洋。

  耆那教认为:世间物质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的,而这些元素又由"极微"(原子)组成,这些"极微"都是同质无别的,只有"拈性"或"干性"之别。"极微"相互结合而成为复合物,复合物又相互结合而成为更复杂多样的复合物,从而形成各种元素和万物。

  正理论、胜路等哲学门派,继续发挥上述思想,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组成,并提出了"时"(时间--、"方"(空间)的概念。同时阐明了这五种元素由极其微小、永恒存在的"极微"所组成。不同的"极微"组成不同的元素,它们可以形成单体,也可以形成复体。这些"极微"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由这些原子的结合产生了世界。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认为结果是由无数的原因的结合而成,这就表明了因中无果,原因和结果是不同的。

  数论派哲学认为:世间万象的产生,是由基本的元素构成,而这些原初物质之所以能构成万物,是由它们自身中具备了三种属性,称为"三德"--喜(萨)、忧(罗 )、暗(达磨),这三种属性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当这"三德"平衡时,就是宇宙原初物质形态;"三德"平衡被打破时,就形成宇宙万物。而打破"三德"平衡的动力,便是"神我"。"神我"是与原初物质同时存在的高级的意识形态,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它是永恒不变的,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三德"平衡时,"神我"与原初物质(自性)合而为一,宇宙处于混沌状态;一旦平衡消失时则开始发生变异,神我就脱离自性,成为观照者,宇宙万物开始产生,而神我并不参与万象产生的过程。《数论颂》中则进一步阐述了由原初物质到世间万象产生(变异)更详细过程的"二十五谛"说:原初物质首先产生"觉"(又称"统觉");由"统觉"产生"自我意识"(又称"我慢")由自我意识产生色、声、香、味、触五种细微元素;由这五种细微元素产生眼、耳、鼻、舌、身、手、足、口、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根等主体的十一根和地、水、火、风、空等客体的五种粗大元素。全部变异过程总括为二十三个范畴,再加上"神我"和"自性"共二十五个概念,统称"二十五谛"。后期数论派则转化了神我的概念,将原先的"神我"等同于大自在天,也就是梵天,同样与"梵我一体"联系了起来。

  《薄伽梵歌》的创世观,类似与数论派,特别是数论派的"统觉原理",统摄了永恒不灭的"我"与生灭的我。与《薄伽梵歌》的瑜伽修行目标与进程有着理念上的一致,能区别不灭"我"与生灭"我"者,称为"智瑜伽"。同时,神我(精神)和自性(原初物质)并谈,这种被称为"二元化"的哲学理念,在《薄伽梵歌》中也被体现。

  《薄伽梵歌》中在阐述物质、环境现象的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时,有着与数论派相似的说法,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土、水、火、空气、以太五大元素组成的。

  (3)"幻现说"

  "幻现说"也是古印度出现的较早的一种宇宙创生观。这种学说认为:世间万象因众生的"无明"而生,犹如幻影幻相一样,并非是实在的。在因果关系上,因中已包含果,这一点与开展说有相似之处。但"开展说"是将原因和结果同视为真实存在的,而"幻现说"认为,作为原因的"梵"是真实的,而作为结果的世间万象却是不真实的,只是一种"幻现"之相罢了。那么真实的"梵"又为何变现不实的世间呢?是因为神我离于自性。个体(我)离于本体("梵")造成的,梵我分离的原因是个体的"无明"。因此倒过来看,如果透过世间的幻相。而找到幻想产生的源头"无明",灭除"无明",就能除幻证真,从而实现个体(我)回归本体(梵),达到梵我一如,几证得了统觉。

  这种由无明开展世界的因中有果论,是瑜伽哲学中"梵我一体"论的基础,也是瑜伽解脱论的基础。这种思想,与佛教的世界观,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2、佛教的世界缘起论

  佛教别树一帜,以缘起论作为宇宙起源、存在与坍坏的原理基础。主要特色如下:

  (1)"有"与"无"的关系:依佛教缘起论,"色"与"空"、"有"与"无"都不是绝对对立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这一理念最经典的说明。也就是说,有与无是相互联系、相互融贯的,世界是"有"和"无"的统一体。这种观点与上述宇宙开展说的宇宙混沌时期相仿。

  (2)佛教关于人类和世界起源的解释:佛法从缘起的角度主张世界不存在第一因,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各种条件的组合,就条件本身说,是相互依赖的,并没有一个最初的条件,宇宙一切现象的有无、生灭,都依一定条件而存在,都依一定条件的离散而生灭,正所谓"因缘成世界、因缘灭世界"。在佛教的经论中,关于因缘的解释很多,《杂阿含经》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就是"缘起说"的精简概括。因此,客观世界并不存在一个万能主宰者(我),作为主体的人也不存在一个起主宰作用的永恒灵魂(我),这就叫"诸法无我"。这种说法其实也否定了世界是某个神创造的说法。在具体分析世界构成时,佛教也采取了类似原子论的说法,把宇宙万物分为两大类:属于物质现象的有"色蕴"(物质的),由地、火、水、风四大元素构成;属于精神现象的有"受蕴"(感觉的)、"想蕴"(知觉的)、"行蕴"(动机的)、"识蕴"(意识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一各种因缘相互结合而存在,世界就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的。而三界众生,也由因果业报而生,众生因受何种业报,即生何种国土,并非是一个绝对的精神主宰(神)在做安排。原始佛教提出了"十二因缘"说,将众生的存在与生死轮回归结于一定的条件(因缘)串成的因果链,共有十二个环节,称为十二因缘观,其中的"无明"是根本因。佛教的上述观点,与"幻现说"很相似。

  而大乘佛法,从印度的中观宗、瑜伽行派,到中国的华严宗、禅宗等,都将宇宙万象的起源与存在归于众生一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的就是此理。《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直截将十法界的差别与成立说成是众生心力创造出来的,一念极恶的心,就是创造地狱法界的动力;一念极悭吝的心,就是创造饿鬼法界的动力;一念极愚痴的心,就是创造畜生法界的动力;一念极嗔恚的心,就是创造阿修罗法界的动力;一念修五戒的心,就是创造人法界的动力;一念修十善的心,就是创造天法界的动力;一念修四谛法(苦、集、灭、道)的心,就是创造声闻法界的动力;一念修十二因缘法的心,就是创造缘觉法界的动力;一念修六度法(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心,就是创造[菩萨法界的动力;一念广大慈悲、平等无碍的心就是创造佛法界的动力。动力是现在所做的业因,法界是将来所感应的业果。个人所造的业因不等,所以所得的业果也不同,于是就有十法界的差别。"三界唯心"揭示了心与境的关系,认为心境相依,境不离心,也就是说,能认识的心与所认识的境是相互依存的,而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一切现象、行为的根源所在。

  将宇宙的创生归于缘起,否定了"第一因",据此可以避免心外求法的倾向;将宇宙万象归于一心,为从当下一心一念的禅定中,求得"天人合一"提供了理论基础。佛教的这种理念,与《瑜伽经》的禅定解脱论,可以说是一脉相通的。而大乘佛法瑜伽行派典籍之一的《瑜伽师地论》的止观禅定论论,恰是《瑜伽经》中禅定论的最好补充与参与。

  (3)佛教的世界无常论

  照佛教的说法,宇宙由无数的千世界组成,而世界由因缘而生,既有形成的过程,也有毁灭的过程。任何一个世界,都要在无常规律的支配下,经历生成、稳定、毁坏、消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在经典中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佛教不承认宇宙有第一个"开始",所谓一件事的"开始",只是前一件事的"结束"而已。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

  在佛教中,宇宙存在的时间、地球存在的时间、生命存在的时间,都是以"劫"为时间单位的。"劫"主要分为小、中、大三类,一小劫约为1600万年,每一中劫为20小劫,每一大劫为四个中劫。世界的形成和毁灭,也同样以劫作为划分。宇宙中的各个世界,都处于不断的成、住、坏、空之中。从十方世界的局部来看,有的正在形成,有的已经安住,有的处于毁坏,有的化为虚空;然而从整体上来说,虽然各个世界有成住坏空的变异,但宇宙却在无限的循环中不增不减。而宇宙中各个世界的生灭变化,不外乎成、住、坏、空四个过程。

  成劫,就是世界形成的过程。佛经说,世界形成于众生的业力。当然不是某个众生的业力,而是所有众生的共业所感。众生的共业在宇宙中产生旋风风轮,再由旋风在空中转动饿出现风起云涌的现象,云越聚越厚,形成雨水轮。风轮把空中的众多微尘旋刮在一起,然后由雨水轮的力量使各种物质凝聚,经过一小劫的漫长时间,世界的雏形开始显现。世界形成之后,再经十九个小劫,逐渐出现三界六道众生,即为成劫。

  住劫:世界大地形成之初,土壤松软肥沃,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香甜的水果,还没有人类。后来,光音天的天人来此云游玩耍,发现此地物产丰富,就经常飞来采食,由于贪食过多甚,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无奈之下只好暂时柜柳在地球之上,。在这之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人口越来越多,人世界渐渐进入一种稳定的发展状态,佛经中把这个时期叫做住劫。住劫的时间共有20劫。

  坏劫:大地经过住劫之后,开始走向毁灭,世界的毁坏不是在一夕之间,而要经历20个中劫,包括有情世界的毁坏和器世界的毁坏。有请世界的毁坏,是指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消亡,无论是人类还的动物,都在死后寄生于其他星球,地球逐渐变得荒芜。待地球上的生命完全消失之后,它们所赖以生存的器世界也随着灾难的降临开始瓦解。器世界是在三种灾难的摧毁下渐渐毁灭的:首先出现的是火灾,将世界化为灰烬;接着出现的是水灾,将万物悉数淹没;最后出现的是风灾,将世界散成碎石及无边无际的粉尘,重又回到最初的状态而归于太空。这三种灾难即经典中所说的"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吹三禅天"。

  空劫:世界经坏劫之后,开始进入空劫的状态。此时,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复存在。而其中的众生,业报未尽着,因业受报,或生他方地狱,或生他方边地;而业报也尽者,有因定力,生光音天。当世界再次开始时,光音天诸人,从空而下,因贪尝地味,,失却神通,渐次建立善恶美丑的人间。

  佛教无常观对于瑜伽行者的意义何在?首先,明白此理,就当不满足于粗浅的瑜伽冥想境界所达到的较底天界,而是不断精进努力,渐次升进直至超越三界,以免坏空之灾;其次是明了禅定相应诸天的生灭变化情形,更进一步了解诸天的特质,特别是发梵天的特质,有助于与天人合一之"天"的认识。

  (4)佛教否定梵天创造人类及世间万象的说法

  梵天造世、造人说,佛教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并首先指出了造成这个误区的原因:当光音天人,因福报享尽,下生大梵天时,先下生的大梵天人,见后人纷纷下生,且与自己相貌一致,又见下界各类众生、物种在其后渐次繁兴,于是,大梵天人以为是自己之力造世造物,并生"大我慢'心,以为"我生一切诸人,我是众生之父"。

  佛教有一部《大悲经》,在其"梵天品"中,佛陀与大梵天王的一段对话,就澄清了"梵天是否是世界造物主"的问题。

  "佛言:'梵天,汝从何因作是念言: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是我所加;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是我所加耶?'梵天言:'世尊,我以无智邪见未断颠倒心故,常于如来所说正法不听受故,我本曾作如是恶见如是恶说: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世尊,我今还复问佛此义:所有世界,是谁所作、是谁所化?一切众生,是谁所作、是谁所化、是谁所加、是谁力生?'"

  佛陀如是回答:"梵天,所有世界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一切众生,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业力所生。何以故?梵天,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故有如是大苦聚集。梵天,无明灭乃至忧悲苦恼灭,更无作者使作者安置者,唯有业有法。和合因缘故有众生。若能离此业法和合,当知是人则能远离生死流转。"

  可见,依佛教的说法,世界非是梵天所造所作,而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而众生的起源,是因为"无明",由无明到生死的流转,共有十二个过程,构成生死轮回的因果链,称"十二因缘"。

 
 
 
前五篇文章

西安大雁塔历史价值

西安大雁塔历史文化

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的历史文化价值

信佛人李元松老师传略

唐三藏取经《佛教东传故事画卷》

 

后五篇文章

支道林为什么是“茶道之祖”

映照安史之乱的唐代民间弥勒信仰实物

繁华深处的北宋遗迹——观音寺石塔

弘一书法境界:从不卑不亢到淡泊宁静

刘一闻:弘一法师的书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