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
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新建的大寺院仍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这一时期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避,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更属通用式的,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
日本四天王寺(受当时中国庭院布局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寺院现无一存留。作为实物存留的则有石窟寺(以云冈石窟和敦煌早期石窟为代表)和日本的一些建筑。中国最早凿建的石窟寺在新疆地区,始于东汉,受南亚次大陆风格影响。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传到中原,并向南方发展。中原地区早期石窟的建筑,沿袭南亚次大陆于窟内立塔柱为中心的作法,并明显受到汉化建筑庭院布局影响。如,四世纪末建成的云冈第六窟,窟室方形,中心立塔柱,四壁环以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龛,即是一例。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5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成,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结跏趺坐,面部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肓齐挺,造型雄伟。
塔
“塔”是梵文Stūpa的音译的简称,意为“高显处”或“高坟”,原是印度的一种纪念性坟墓的通称。它的造型简单一致: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从此,塔与佛教开始密切联系起来。印度式的塔(Stūpa),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它随佛教入中原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意匠经验,为统治阶级建造过迎候仙人和备远望的重楼。早期的佛教又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所以,匠人在设计塔时就以本民族习见的重楼为蓝本,建成楼阁式木结构塔。此后陆续又有许多新的塔型传入,如“宝箧印经”、覆钵、“金刚宝座”等,它们同中国固有的建筑技术和形式相结合,衍化出多种类型,如中期的花塔等。塔的各个部分也逐渐规格化,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特别在塔刹部分,变化地吸收了原南亚次大陆Stūpa的形制,后来更有多样化的发展。中国早期的高塔多为空心,可以登临。这一点与南亚次大陆原型大不相同,是中国人的创造。
汉式楼阁(汉代陶楼模型) 印度式Stūpa高坟 印度Stūpa形“圣骨箱” 敦煌壁画中的
印度Stūpa
汉-印风格合璧,“塔”终于产生了↓
敦煌壁画中所绘最初的塔
云冈石窟第七窟浮雕多层塔
山西塑县崇福寺九层石塔
→ → 塔逐步向多层化和复杂化发展 ,顶部"Stūpa"所占比例逐步缩小 → →
历史记载中的最大木塔是元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高一千尺,百里以外便能望见。可惜这座塔建成不久便被焚毁了。由于木塔易遭火焚,不易保存,又发展出仿木结构砖塔,并在楼阁式基础上发展出密檐式,还有小型单层的亭阁式。自此以后,砖塔逐渐增加,木塔逐渐减少。到十世纪以后,新建的木塔已极为稀有了。我国此时期的木塔已一无所存,唯在日本法隆寺有五重木塔一座(乃隋时高丽僧依魏齐之法所建)和我国云冈石窟内的方形塔柱可为旁证。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图
云冈石窟内方形塔柱
日本法隆寺五重塔(南北朝风格)
云冈石窟内方形塔柱
云冈石窟内方形塔柱
日本四天王寺五重塔
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市,寺内五重木塔平面呈方形,高31.9米,塔刹部分约占总高1/3弱。塔内部无楼层,不能登临。塔第1层檐下也有后加的裳阶,2层以上檐下都有装饰性栏杆。塔中心有一根贯通全塔的中心柱,承托刹上的相轮、宝珠等部件,塔身重量则由外檐柱和4个天柱承担。中心柱下有埋置舍利的孔穴。中门进深3间,面阔4间,入口处有中柱和左右2门。这种做法为中国汉以前的宫室、祠庙和墓室所普遍应用。
我国现存最古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此塔造型特殊,砖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佛塔中仅见此一座,塔身有用莲瓣作柱头(希腊风格)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狮子作主题的佛龛(波斯风格),有火焰形的券间(印度风格),形式十分优美。它的艺术处理虽十分成功,但却不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塔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