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卡——历史宗教 遥远的西藏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鲜为人知的藏族艺术则更令人心驰神往,与酥油花、堆绣并称藏族艺术三绝的唐卡以其辉煌尊贵、粗犷豪放、风情万种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唐卡是藏语,即卷轴画的意思,由於便於携带,信徒们在朝拜中则随身携带以便随时祈祷之用。其独特的艺术性质首先在於它与宗教密不可分的脐带关系,凡创作题材、构图、内涵,无不以藏传佛教作为基础。 西元七世纪,随著佛教传入西藏,各种风格的佛教画像也开始在西藏流传,至西元十一、十二世纪,历代的西藏艺术创作者集各艺术流派之大成并结合民族特色,渐渐形成了藏族佛教画像的风格,西元十三世纪,唐卡正式在西藏出现。而每一件唐卡,均是藏族画师借由一颗虔诚安定的心,一笔一笔、一刀一刀雕凿出的呕心沥血的作品。 唐卡的题材以藏传佛教为基础,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佛教显宗为一派,多以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的画像为主;二是以秘宗诸神为一派,这一派不轻意示人。藏传佛教认为,没有信仰、没有根器的人看之污秽,会引起误解。此外,唐卡的内容还包括宇宙模式、藏族医学以及山水、花鸟、虫草、房屋等。在古代,唐卡是以天然矿物研磨成粉末调合为染料而画成的,如红色就是红宝石的粉末,金色就是黄金的粉末,画布也是特制的。而这些技艺都是不外传的。这样的唐卡颜色经久不褪,非常珍贵。在规格上,唐卡有大有小,据说,大的唐卡可以将一面山遮住。 牛头人身的“阎魔天”、威严尊贵的护法神、成千上百的神像……,唐卡艺术风情万种的精彩画面和宗教色彩引起了国内外艺术家们的浓厚兴趣。 唐卡的题材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它是刺绣或绘制在布、绸或之上的彩色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 唐卡内容繁多,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内容,所以唐卡又被称作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其所设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佛、菩萨类;二、佛转获佛本生故事;三、密宗本尊各神;四、观音度母类;五、护法神、明王类;六、上师高僧、大成就者类;七、藏族历史及历史人物类;八、坛城佛塔类。还有其他如宇宙日月天体运行图、香巴拉图,须弥山图、生死轮回图等。 西藏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明清时期,西藏的唐卡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时期的唐卡,一是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画派。大体说来,前藏的唐卡构图严谨,笔力精细,由善肖像,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着色浓烟,属于笔彩的画法。 人们现今所看到的唐卡,也称之为布画,始兴于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伴随着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传,外来文化艺术渗透,为唐卡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她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艺术特色,一方面戏曲汉地或印度,尼泊尔等地之艺术精华,久而久之,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唐卡,是以严麻布或粗布作为底布,较为珍贵者是以丝绸作为底布。 唐卡的品种 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绒绣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绣。织锦唐卡是以缎纹为底,用数色之丝为纬,间错提花而织造,粘贴在织物上,故又称“堆绣”;贴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缎,剪裁成各种人物和图形,粘贴在织物上;缂丝唐卡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此织法可织出样式变化多元化的图腾图案,且色彩正反面皆相同,而图腾左右则相反,但这种织法也有结构比较脆弱的缺点,不太容易保存,缂丝唐卡用各色纬线加强了唐卡的装饰性,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金彩辉映,显得格外灿烂夺目。缂丝是我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品。这些织物唐卡,质地紧密而厚实,构图严谨,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西藏的织物唐卡多是内地特制的,其中尤以明代永乐、成化年间传到西藏的为多,后来西藏本地也能生产刺绣和贴花一类的织物唐卡了。印刷唐卡有两种,一种是满幅套色印刷后装裱的,还有一种是先将画好的图像刻成雕版,用墨印于薄绢或细布上,然后着色装裱而成。这种唐卡,笔画纤细,刀法遒劲,设色多位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层次分明,别具一格。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视之如雕镂之象,风貌典雅,富有立体装饰效果。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多是印刷唐卡与绘制唐卡。 最初的唐卡起源于何时,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从唐卡的形式和功能来看,它和藏民族祖先的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崇尚佛教的雪域先民的游牧生活中,除颂念六字真言外,还需要有一种随时可以供奉身、语、意的圣物来赞颂佛陀,瞻仰佛陀,唐卡这种宗教艺术形式自然是最理想的载体。唐卡不仅仅便于收藏携带,更重要的是支持唐卡广阔无垠,能容三界诸佛为一堂,随时可以瞻仰,赞颂祈祷,保佑部落和家庭平安。流传至今的藏族传统婚嫁迎娶仪式中,迎亲队伍前面悬挂唐卡以求吉祥,望果节庆丰收转地边时,前面唐卡引路感谢神灵保佑;在野外演出藏戏时,悬挂汤东杰布唐卡于场中以示崇拜;很多地方祭山神,观风水,修房造屋时悬挂唐卡进行祈祷等。从这些民间习俗来看,唐卡这一宗教艺术形式及其应用,是与藏族先民游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的。随着历史的推移和藏传佛教的兴盛,这种艺术形式也随之兴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具有浓郁的藏民族特色的完美的唐卡艺术 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这种原料的配方科学,加之西藏高原气候干燥,所绘就的唐卡即使过上数百年之久,依然色泽鲜艳,犹如新绘制的艺术佳品。 唐卡至此并不算完工,还有类似汉地的张裱之工序。画成后,底部四周镶以各色的锦缎,与图像色调和谐相配,上下两端贯以木轴,便于张挂,再在其上覆一与唐卡大小相同的丝绸,到此,一副装裱的卷轴画----唐卡才算完工。 唐卡的题材广泛,内容无所不含,可说是一部社会史的风俗画,其中尤以宗教题材冠首。概括起来,可分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经变画、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建筑布局等等,可谓一部西藏社会综合的历史文化大辞典,纵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各方面,无以计数的大小唐卡,为藏学研究的诸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唐卡从制作工艺上可分若干类,除绘画外,还有刺绣、贴花、织锦、缂丝、堆绣等各种艺术技巧,用这些方法制作的唐卡,富有立体感与质感,动感也强,将它悬挂于殿堂之内,微风拂来,画面上的佛像跃然布上,栩栩如生,在信徒的幻觉中,宛如置身于天界之内,禁不住飘飘然。 有关宗教题材的唐卡,整幅画面一般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各代表天、地与个地下。此种布排及说明了佛教的教义,也反映了西藏原始宗教----本波教的三界说。唐卡中央部位一般绘上本尊造像,亦即信徒供养膜拜的对象,诸如释迦牟尼、五部金刚大法、诸祖师等;上部即为空界,亦称圣界,会有诸佛菩萨;下部即为地界,也称凡界,绘有护法神及僧侣。但圣凡之界并不如此严格区分,常常有不依此制编排的唐卡。居于空界最中的一尊佛像,称之为“顶严”。本尊即是此佛的部属。 绘与唐卡上的各种图案,如诸佛菩萨的造型以所佩戴的饰物项冠、璎珞、念珠等等,所持的法器,各有其宗教意义,不一的造型,并非艺术家随心所欲而制作,单就手的姿势与放置的部位,就有无数,或双手合十置于胸前,或一手竖立置于跏趺座上等等不一而足。 唐卡的大小并不规则,大小相异,一般为七八十厘米长宽,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巨者长度达数十米。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大的唐卡,为布达拉宫所珍藏的长达50余米的两幅巨型唐卡,外地的游人若有可能来到西藏,可在藏历年二月三十日举行的赛宝法会上,目睹布达拉宫赛佛台上悬挂的稀世珍品唐卡,那壮观的场景会使人终生难忘。 藏传佛教密宗,起始于公元10世纪后半期,它和藏传佛教一样,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苯教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藏传佛教密宗的神佛多的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单绘进唐卡中的各种密宗神佛像就有639个,而每个神佛又都有变佛的本领,一变就是许多模样,变化的越多,说明本领越大。所以除了一些常见的,有明确特点的密宗神佛外,一般人很难识别他们的身份。 在唐卡中,最常见的有三尊密宗神佛,即胜乐金刚,集密金刚,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有62种,基本体为三头、十二臂、二足、胸前附母神,其状为一头、二臂、二足、立像;集密金刚有32种,常见的是盘腿坐像,本体为三头、八臂、二足;大威德金刚胸前附母神,其状为三头、四臂、二足。大威德金刚变化尤为多样,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附有母神像,另一是不附母神像,其状正面为水牛头,顶生角,牛头周围另有八头围绕,三十四臂,十六足,多坐像。除上述三大金刚常被绘入唐卡外。如萨迦寺的杰多吉唐卡,八头、十六臂,二足,交叉的两手,抱母神,左持金刚杵,右持骷髅,其他各手都持骷髅;母神一头、四臂、二足、手中也持骷髅。桑耶寺的普巴唐卡,二头、六臂、二足,胸前两手合十,身后有翅,腰围虎皮。扎什伦布寺里的团吉科洛唐卡,四头、三臂,每肩出八掌、二足,胸前附母神,等等。这类唐卡的构图方法都很巧妙,画师在处理众多的头、手和母神的头、手时,使它们形成一个圆圈,包围在金刚本体的周围,使画面造成“众星捧月”之势,而母神的多头多手则散乱地聚在一起,在本体的小范围内活动,与本体起着陪衬和联系作用。这就在构图上既保持了使用圆圈的意图,又打破了圆圈带给构图的呆板,通过夸张、变形、装饰等艺术手法,使凶恶怪异的形象不使美感,并符合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此外,这类唐卡还充分运用了造型要求的对比,使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发挥了构图的语言特点,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唐卡的绘制 唐卡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一幅唐卡的绘制过程是一次积累善业功德和对佛法崇拜的行为。如你或你家里需要供奉一幅唐卡,首先要请活佛占卦,活佛根据你的生辰八字卦出你应供应的佛,菩萨或本尊作为你的主尊以及天界地界应供奉的其他佛、菩萨。你根据活佛所卦出的内容请画师为你绘制,画师在绘制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仪轨要求进行。在过去,绘制唐卡除要求僧人或俗人画师对绘画技法、画理纯熟外,还要进行各种宗教仪式,颂念经文,奉献供品或发放布施,上师还通过观修祈请神灵----智慧之神文殊菩萨进入画师的躯体之后,才能进行绘制。如果画的是密宗本尊或护法神,还要根据所画的本尊或护法神进行入密仪式,观修等。对画师的衣食住行也有严格要求,在绘制期间严禁吃肉、饮酒、吃葱蒜、近女色;并要进行沐浴洁身等。还对画师的个人能素质品行有很严格的要求,而后进行精心绘制。具体绘制唐卡的过程是这样的:根据画面大小,将白布用绳子绷在特制的木框上,涂上一层胶水,与后用胶水和粘土混合成糊状涂在布的两面。待干后,一边用布头沾水涂在布面,一边用光滑的卵石进行打磨,经反复打磨后,布面平整光滑,干后就可以起稿。起稿是必须严格依据画佛像的尺度,藏语称“提康”,意思是线房。任何佛像或做或立都有相应的造像尺度,如果不按尺度,就不能称其为佛像,也不能开光。起稿一般用烧制的柳木炭条,完成后用淡墨线勾画定稿,然后就着色、分染、勾色线、最后描金。绘制完成后请高僧活佛进行装藏,即在佛像的额、下巴、颈等背面写上“翁”、“啊”、“哞”藏文或梵文明咒,并有各种彩缎进行装裱,藏语称“故夏”,然后送寺庙内请众僧诵经进行开关柜仪式,使本尊或佛、菩萨附于面上,才算有了灵气,才能成为圣物。一幅唐卡才算完成。另外,由寺庙僧人画师奉命绘制的唐卡,施主为病人康复或家城去世的人进行宗教仪式献给寺庙的唐卡也很多,有的著名寺庙还收藏有皇帝御赐的唐卡,这样日积月累,寺庙就成为唐卡艺术博物馆。 绘画唐卡藏语称“止唐”,一般是在布上画的,也有在绢上画的,用颜色区别的有彩色唐卡,黑底描金的黑唐卡,朱砂底描金的红唐卡,金底上用朱砂描绘的金唐卡等。用材料区别的有各种绸缎剪贴的堆秀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刺绣唐卡,甚至还有用珍珠串缀而成的唐卡,此外还有在皮革上绘制的唐卡等。 唐卡绘制的依据 唐卡中众多的佛、菩萨、观音度母、护法神等的形象是依据什么绘制的呢?藏民族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分为五类,称五明。五名又分为大五明、小五明。大五明包括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和内明。工巧明是指工艺学,根据佛陀身、语、意三者不同的工巧技能形成三种不同的类别。身是指佛的具体形象,身之工巧主要是造像,如佛陀画像,菩萨像及塑、刻、雕、铸等;语是指佛的教诲,语的工巧包括佛经的释读、颂唱、刻制经文等;意的工巧包括对佛的感受、理解、意念、包括造佛塔等。身之工巧是根据佛陀所现的三身又分为三类,即法身、受用身、变化身进行绘制。唐卡是信徒崇拜的象征物,信徒通过对唐卡佛像的崇拜取得善业功德,因此,只有将佛、菩萨等的形象按照佛经规定的尺寸、比例准确地绘制出来,才会合乎要求。这也是绘制唐卡画最重要的事项,因而也就有了绘制佛、菩萨像的标准:《佛说造像量度经》、《圣像绘塑法知识源泉》、《身、语、意量度注疏花蔓》等大量有关造像比例的论著对造像进行了严格规范。为了佛、菩萨的形象塑造完美,还要求按佛经中记载的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作为依据来绘制,这样,佛、菩萨形象就更加完美无缺。 藏传佛教是以师徒传承形式进行传承,佛像唐卡绘画也是以师徒传承的形式延续的。由于藏区地域广阔,地理位置的差异及周边文化交流的影响,形成了藏传绘画的不同流派。这些画派在绘画风格方面来讲,后藏的画风因地域关系,受印度、尼泊尔文化影响,在造型、布局、施色等方面明显带有这种文化的痕迹,如阿里古格遗址、托林寺,江孜白居寺、扎什伦布寺均可以看到这类壁画和唐卡。在康巴地区因地理位置特殊,画风受内地汉式绘画的影响较大,从设色到山水皴法、云彩花卉分染法,到山石树木的造型,线条勾勒等,把汉式工笔画技法引用揉进唐卡技法中,这类唐卡壁画在康区的一些寺庙里面可以看到。除地域影响外,在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入藏后,二位公主带进藏区的尼泊尔文化和汉族文化艺术,对藏区本土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唐卡中,纯粹的尼泊尔风格和纯粹的汉式画风都已不存在。因为他们都已融入藏传唐卡艺术中了。 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藏族人为了绘制一幅唐卡供奉,可以倾其所有,因而唐卡绘制材料也十分讲究。绘制唐卡的颜料为矿物、植物颜料和纯金纯银加工制成。更有甚者,用各类珠宝研磨绘制。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经历几百上千年后,画面仍金碧辉煌,灿烂如新。特别是金的应用可以说是唐卡的绝技,金经过磨制加工后使用,除可以用金描出各种丰富的线条、图案纹样外,金本身的成色可以分十多种色相,可以用宝石在涂金的画面上磨出很多种层次。这些技法在其他画种中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在瞻仰时看到的唐卡经千年的烟熏火燎,画面模糊,但用金绘出来的部分仍是闪闪夺目,原因也在于此。 唐卡中的佛和菩萨 当我们瞻仰唐卡时,如何去辨认唐卡所绘的佛、菩萨呢?因为唐卡里各类佛、菩萨、明王护法、佛母上师等形象非常多,而且有的佛具有多种变化身呈现,十分复杂;加之藏传佛教各教派供奉的佛、菩萨形象亦有差异,所以辨认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我们先以佛的两种变化身来区别,即真实身(自性身)和忿怒身(教会轮身)。真实身也称之为寂静相,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慈目善眉,四肢正常完美,表情平静的佛、菩萨形象,如穿袈裟的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强巴佛、大日如来、不动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光如来、不空成就佛、无量寿佛、八大药师佛等。这些佛根据佛陀三十二相、八十二随形好绘制,个个面如满月,体态端庄,肩头圆满,体分上下匀称,顶成肉髻,斜披袈裟或着天衣,庄严地坐在莲台上,接受世人的祈祷。忿怒身的形象就是佛在镇服魔障时显现的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的恐怖形象 ,画师们根据佛经的记载,把这类形象刻画的怒目贲张、血盆大口、身上挂着人头骷髅串、骨饰、蛇等,手里拿着冒血得人心,配上背后的熊熊烈焰,十分凶悍恐怖。这就是通称的忿怒相,如大威德怖畏金刚、金刚手、大黑天、六臂怙主、马头明王、阎魔敌等。还有一种善怒皆有的形象,通称为寂忿相,如本尊神上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等。唐卡中千手千眼观音,四壁观音较好辨认,二十一度母通常以白度母和绿度母为代表,白度母身白色,双手和双脚各生一眼,面部有三眼,头戴鲜花五佛冠,身穿天衣,佩戴璎珞,双腿跏趺坐于莲台上,左右持一曲颈莲花,右手掌心向外,表示接受人们的求助,绿度母深绿色,左手拿一朵莲花,左腿单盘,右腿向下舒展,脚踏在一朵莲花上,二十一度母身色都不一样,有金色、蓝色、红色等。据说二十一度母是从观音菩萨的眼睛中变化来的,千手千眼观音,四碧观音及二十一度母均属寂静相,这些观音和度母的形象被画师描绘成体态优美,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含情脉脉的女性形象,使人觉得她们真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菩萨,能救众生于水火。唐卡中常见的十六罗汉、大成就者及历代藏王、上师高僧等形象,基本是按人的形象特点绘制的。因此比较好认,唐卡中神佛的形象还可以根据肉身的颜色、服饰、坐姿、手印、标识等来区别,当然这还得具备一定的佛学基础知识才能正确地认识。 唐卡的内容还有坛城图、四大洲及风火水图、须弥山图、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香巴拉图及根据四部医典绘制的医方明类图、期巴霍图等。唐卡的用途虽然是用于观修、礼佛、积善祈愿,但作为一种宗教艺术品,我们从唐卡多变的构图形式以及丰富艳丽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中,可以领略到唐卡的无限美感及藏民族历代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虔诚的敬业精神,同时也可以领悟到我们祖先给人类留下的艺苑奇葩----唐卡艺术的神韵。 唐卡艺术及其它 唐卡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诺文化遗址中,我们从简单的彩绘纹饰上,就可以窥视到当今唐卡艺术的先河。那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纹和三角图案,看似原始,却显得粗放豪迈,它与今日尤其是藏东地区的唐卡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唐卡与汉地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有纺织及缂丝等生产技术,这些底布从历史上来看,当时这些生产技术在西藏被应用而后推广各地。 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这种原料的配方科学,加之西藏高原气候干燥,所绘就的唐卡即使过上数百年之久,依然色泽鲜艳,犹如新绘制的艺术佳品。 唐卡至此并不算完工,还有类似汉地的张裱之工序。画成后,底部四周镶以各色的锦缎,与图像色调和谐相配,上下两端贯以木轴,便于张挂,再在其上覆一与唐卡大小相同的丝绸,到此,一副装裱的卷轴画----唐卡才算完工。 唐卡的题材广泛,内容无所不含,可说是一部社会史的风俗画,其中尤以宗教题材冠首。概括起来,可分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经变画、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建筑布局等等,可谓一部西藏社会综合的历史文化大辞典,纵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各方面,无以计数的大小唐卡,为藏学研究的诸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唐卡从制作工艺上可分若干类,除绘画外,还有刺绣、贴花、织锦、缂丝、堆绣等各种艺术技巧,用这些方法制作的唐卡,富有立体感与质感,动感也强,将它悬挂于殿堂之内,微风拂来,画面上的佛像跃然布上,栩栩如生,在信徒的幻觉中,宛如置身于天界之内,禁不住飘飘然。 有关宗教题材的唐卡,整幅画面一般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各代表天、地与个地下。此种布排及说明了佛教的教义,也反映了西藏原始宗教----本波教的三界说。唐卡中央部位一般绘上本尊造像,亦即信徒供养膜拜的对象,诸如释迦牟尼、五部金刚大法、诸祖师等;上部即为空界,亦称圣界,会有诸佛菩萨;下部即为地界,也称凡界,绘有护法神及僧侣。但圣凡之界并不如此严格区分,常常有不依此制编排的唐卡。居于空界最中的一尊佛像,称之为“顶严”。本尊即是此佛的部属。 绘与唐卡上的各种图案,如诸佛菩萨的造型以所佩戴的饰物项冠、璎珞、念珠等等,所持的法器,各有其宗教意义,不一的造型,并非艺术家随心所欲而制作,单就手的姿势与放置的部位,就有无数,或双手合十置于胸前,或一手竖立置于跏趺座上等等不一而足。 唐卡的大小并不规则,大小相异,一般为七八十厘米长宽,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巨者长度达数十米。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大的唐卡,为布达拉宫所珍藏的长达50余米的两幅巨型唐卡,外地的游人若有可能来到西藏,可在藏历年二月三十日举行的赛宝法会上,目睹布达拉宫赛佛台上悬挂的稀世珍品唐卡,那壮观的场景会使人终生难忘。 藏传佛教密宗,起始于公元10世纪后半期,它和藏传佛教一样,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苯教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藏传佛教密宗的神佛多的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单绘进唐卡中的各种密宗神佛像就有639个,而每个神佛又都有变佛的本领,一变就是许多模样,变化的越多,说明本领越大。所以除了一些常见的,有明确特点的密宗神佛外,一般人很难识别他们的身份。 在唐卡中,最常见的有三尊密宗神佛,即胜乐金刚,集密金刚,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有62种,基本体为三头、十二臂、二足、胸前附母神,其状为一头、二臂、二足、立像;集密金刚有32种,常见的是盘腿坐像,本体为三头、八臂、二足;大威德金刚胸前附母神,其状为三头、四臂、二足。大威德金刚变化尤为多样,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附有母神像,另一是不附母神像,其状正面为水牛头,顶生角,牛头周围另有八头围绕,三十四臂,十六足,多坐像。除上述三大金刚常被绘入唐卡外。如萨迦寺的杰多吉唐卡,八头、十六臂,二足,交叉的两手,抱母神,左持金刚杵,右持骷髅,其他各手都持骷髅;母神一头、四臂、二足、手中也持骷髅。桑耶寺的普巴唐卡,二头、六臂、二足,胸前两手合十,身后有翅,腰围虎皮。扎什伦布寺里的团吉科洛唐卡,四头、三臂,每肩出八掌、二足,胸前附母神,等等。这类唐卡的构图方法都很巧妙,画师在处理众多的头、手和母神的头、手时,使它们形成一个圆圈,包围在金刚本体的周围,使画面造成“众星捧月”之势,而母神的多头多手则散乱地聚在一起,在本体的小范围内活动,与本体起着陪衬和联系作用。这就在构图上既保持了使用圆圈的意图,又打破了圆圈带给构图的呆板,通过夸张、变形、装饰等艺术手法,使凶恶怪异的形象不使美感,并符合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此外,这类唐卡还充分运用了造型要求的对比,使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发挥了构图的语言特点,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唐卡的分期 从时间上,我们大致可把唐卡艺术分为4 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7至9世纪的槛筋期,即造像之初期,也就是藏传佛教的滥觞期。构图简练,多用青、黄、赤、白 4种根本显色绘成。人物造像几乎全裸,仅以梵绳、八宝为庄严,主尊画得较大,多直线。第二个时期是12世纪左右,即藏传佛教的后宏期。西藏江孜地区形成了一种以印度健陀罗、尼泊尔、汉地和西藏本土艺术风格相互影响融合的地方艺术风格流派,即江孜画派。其特点是造型比例适当,着重心理表现,突出个性特征的写实手法。第三个时期是15至16世纪,即藏族佛教艺术的繁盛期。宗教上层参与唐卡的创作活动,产生了著名的 "门者画派"、"门萨画派"和"嘎玛贡画派"。第四个时期是18至19世纪,也就是唐卡绘画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艺术风格主要受到汉地工笔重彩技法的影响。它的发展前后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18世纪八邦寺高僧多倾觉和曲吉牛勤所创的"新嘎玛贡"画派为其代表。这一画派学习汉族工笔画传统,重晕染、烘托、勾勒,艺术上已不满足原有的朴素、简洁风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所谓 "二十四次明暗渲染"法来丰富画面效果。第二阶段是19世纪初所形成的"汉风"时期。"新嘎玛贡"画派在第一阶段华丽富贵的风格基础上,开始追求汉画设色雅致 、清新的风格,并将一些汉地通用的 "福"、"寿"之类吉祥词绘于画中,形成了今天的唐卡艺术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