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 略述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影响(下) |
其次,我们来谈谈色空观念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的艺术表现。要探讨这个问题,先得对佛教哲学中的色空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①]大家知道, 佛教哲学大体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人生方面,阐述人生现象的本质,指出解脱人生苦难的途径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佛教哲学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二是从探索人生问题出发,继之探索人与宇宙交涉的问题,由此而开展寻求宇宙的“真实”,形成了“缘起”、“无常”、“无我”(“空”)的世界观,这是佛教哲学中最具哲学韵味的部分。这两方面的内容是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的。而“色空”思想在佛教哲学的这两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