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尼沙罗尊者答:有人告诉我,佛教中没有神; 又有人告诉我,佛教一直是有神的。许多西方人似乎被那个无神说所吸引,但 |
 
坦尼沙罗尊者答:神祗在早期经文中是有的,但不是作为崇拜的对象,也不是必须服从的权威。他们与佛教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如何修心,使之不再造苦——基本上是无关的。
早期经文中提到的神祗,范围之大,从类似于[西方传说中的]仙人、天使的树精与天人,一直到自以为是宇宙缔造者的梵天大神。这些神祗是因为过去的福德而投生于所在的境界,当他们的福德耗尽时就坠落了。(你过去也可能是一位神,现在又回来做人了。记得这一点,有助于你对神祗不那么有敬畏惶然之感。)
有时神祗有助益,有时没有; 有时他们被形容为多智,有时却被描述为无知、虚僞。(有一段经文中提到,一位女树精见 到一位比丘从河里沐浴后上岸,便从树丛中出来向他求偶。另外一段经文中,一位比丘在视相中看见一位自称宇宙缔造者的大梵天,便问他色界在何处终止,这位梵天反复说:“我是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不可征服者、无所不见、无所不能、全权之尊主、制造者、创造者、主宰者、任命者与统治者、一切已生与来生[有情]之父”。这位比丘——不同于约伯[译按:见圣经约伯记]——答 道: 此非我之所问。最后,那位梵天抓着比丘的胳膊,把他拉到一边,承认自己不知如何答复,但不想当着崇拜他的下属之面承认自己的无知,令其失望。)
因此,根据早期经文的描写,诸神祗同我们一样,并未脱离贪、嗔、痴。这一点上,他们远不及佛陀与他的阿罗汉弟子们。早期经典建议我们,礼遇神祗,祝其幸福,这同我们对其它衆生的态度是一样的。但经典并不建议我们服从神祗,或者只因为某个神灵在你面前显现并主张某种教说,便加以信奉。佛教注重的是你自己的能力,你能否带着对业力原理的适度信心,运用自己的智性。神祗是佛教宇宙风景中的一部分,但他们不一定是圣道的指南。
更多坦尼沙罗尊者佛教问答 ---------------------------------------------------------------------------------------------- 坦尼沙罗尊者佛学专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