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草根一族的国学热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这些年,社会上有很多的“热”。在种种的热流之下,有那么一种存在,虽算不上是热潮,却也顽强地存在和滋长着,这就是民间对于“国学”的热情。

一个80后的执著

“国学”听上去像是一门学问,离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很远,然而,对于西安明德国学馆馆长王毅锋来说,它却是非常具体的,和自己每天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乃至心情都密切相关。“国学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里,因此,只要是去亲近国学,就一定能找到那种贴心贴肺的感觉。”王毅锋如是说。  出生于1982年的王毅锋,在高中二年级时就和国学结上了缘。那年,他从表哥那儿得到了一本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从此,对国学一往情深。后来,考上西北工业大学通讯工程专业后,他仍然会在早晨五点钟起来读上两小时的《大学》、《礼记》、《论语》、《易经》。大学毕业后,他没去找工作,而是毅然决然地开起了面对幼儿启蒙的国学馆,做起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  办国学馆的最初,人们对于国学的认识还有偏颇,需求还不明确。在一些人眼里,国学等同于封建迷信;爱好国学的人不是另类,就是脑子有毛病。这样的社会环境,当然不利于国学馆的生存。期间,王毅锋有过停顿和犹疑,但没有放弃。

好在社会风尚变化得很快!现在,连中央电视台都在“开心学国学”了,国学馆的生存条件自然是好了很多,但和其他类型的学习机构相比,进入国学馆的人数还是有些不成比例。像明德国学馆,目前只有两个班,一个是全日制,有6个孩子;另一个是周末班,有二十来个孩子。寒暑假时,学馆也会举办夏令营、冬令营之类,这种时候,前来学习的孩子会多些。  明德国学馆现在设在小寨的一个单元楼内,210平方米的房子里有两个小教室,一个大的公共活动空间。小教室的木头地板上摆放着一张张小小的长方形桌子,孩子们上课时都是席地而坐,其形制让人联想起旧时代的私塾。

学馆里主要教孩子们读四书五经。此外,还有描红、古琴音乐赏析、唐诗宋词学唱、下围棋、习练太极拳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是随着馆长王毅锋自己的成长和领悟渐渐开起来的。他说,童年对一个人非常重要,拥有健康童年的人,长大后人格扭曲不会太大。而国学经典和艺术的熏陶,对人格的长成,品德的建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上课的老师除王毅锋本人和另外一个专职者外,其余都是业余的,且是义务的,其中有一位还是学生家长。在这里,老师和家长处得像是一家人,大家互通有无,相互照应。在某种程度上,明德国学馆可以说是一个国学爱好者的自助学习中心。

家长们反映,孩子们通过国学馆的学习后,和小朋友玩耍时懂得礼让了,面对长辈懂得孝敬了。“读经一定要落实到做人上。再好的东西,如果不去践行,那也是空的。”面对夸奖,王毅锋淡然地说。

身着汉服的射礼

1月28日,早晨下过小雨,到中午时天气依旧阴冷。然而,一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却不避寒冷,如期在陕西师大新校区图书馆前的草地上举行了一场今人罕见的“射礼”表演。

由陕西师大“厚德中华经典读书会”组织的这场表演有一百多个人参加,整个过程都按照《仪礼》中记载的程序和仪轨举行。射礼场上设有司射、上射位、下射位、乐席、观礼位等席位,射手头戴古代的帽子,身着镶有红边的黑色汉服,举手投足都要以礼为先,以优雅为准,胜负要经过“三番射”才能决出。其中一“番”赛,不仅要看射得准不准,还要看和乐席中的古筝节奏配合得好不好。射手除了射前射后要向同伴和观者行鞠躬礼外,胜了之后,也不能洋洋得意,而是要向负者敬酒,以谢对方礼让……

参加表演的靳晓东正在读研究生,他说,“射礼”的重点不在射,而在礼,它是通过射箭比赛,来实现礼乐配合、谦逊和让和道德自省。而且,箭射得准不准,关键在于身子正不正,正因此,射礼在古代被称为是“立德正己之礼”。

观礼者裴海燕正在读研二,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大学生英语念得很流利,但却读不懂古文。作为一个文科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那既是一种悲哀,也是忘本。这一点,她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现在,很多同学都在自发地阅读《论语》、《易经》等传统经典,大家还会相互交流阅读感受。作为未来的老师,她觉得自己既有责任向学生们介绍现代知识,也有责任让他们了解古代文化,因此,学习传统经典,将会是她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

主持此次射礼,并且为整个仪式提供服装和用具的,是一位姓胡的先生。他来自民间,若干年来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传统文化。胡先生说,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始于中学时代,后来发现,汉服和传统节日是弘扬传统文化很好的切入点,为此,他曾主持过“女子笄礼”,举行过冬至祭祀,重演过古代文人墨客的“曲水流觞”。这一次表演的射礼,是古代六艺中的一种,能很好地承载传统人文精神。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采访中,记者见到和听到很多痴迷传统文化的个体,比如有牙科医生痴迷古琴,有成功商人开办免费国学讲堂,有白领阶层钟情茶道、香道,有西医转而研究上古中医……

不久前创办了陕西道心国学公益学堂的向炳伟先生曾深有感慨地说,这些年,国人的生活水平在迅速提高,烦恼忧虑也在迅速增多。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国学断档,遗失了儒释道三家的生命智慧。以至于大家的脑子里虽然装了很多的知识,但却连基本的吃、喝,及行住

坐卧都不会,更别提与自心、与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了。结果是,自己越来越不健康了,地球也不健康了,灾害频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复兴国学不仅是爱好者个人的事,也是人类的大事。

国学中蕴含的智慧是无穷的,学习它,实践它,能让自己心境平和,更加贴近真善美,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这些,既传递出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活力,也在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复兴的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前五篇文章

志愿服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

素食更要素心——逍遥居士访谈(原创)

轮回——《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 》

“新”字当选2009日本年度汉字(图)

 

后五篇文章

我们适合吃什么?

认识你自己——《遇见未来的自己》

等公交也有趣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人造猪肉 有望减少动物屠宰

寿星秘诀——乐观知足 童心常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