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向导 |
 
众缘聚合,人类面临巨大的变革与挑战。心灵缺乏佛法引导,人们认知混乱,焦虑、迷失、妄执、内而自心,外而世界,失去和谐。家和血缘的执著,积淀了汉文化,面对变革,撼动根本,汉文化区焦虑不安。汉传佛教若即若离,浅尝则止,需下切实工夫,养育国民品格,融入生活过程,服务人生。不坏缘起,此时此地此人,当下不执著的生命境界,唯佛法可以实现。而这种禅修体验,正是生命和乐、世界和谐的切入点、转机与基石。顺势利导,重新定义,置换内涵,汉传佛教需抓住机遇,深入引导心灵,致力于和谐。
祈 请 顶 礼 为令一切生命光明和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和谐,祈清三宝加持胜缘,令正法久往;祈愿佛陀智慧慈悲的光明,遍照每一位众生,信任生命的光明和乐,自觉利他,共创平安喜乐的和谐世界。 借此机缘,仅就汉传佛教未来走向,提供一些陋见,就教于诸大德。 时节因缘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表达商业化、居住环境城市化、生活模式化、社会活动程序规范化、生物圈暖化、地球生态环境恶化、文化传统遭遇边缘化,如是等等,人类面临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直接对现在及未来人类的生存产生深远影响;生活节奏加快,人机互动过程中当事人缺乏过程体验,人际互动中信任沟通面临障碍,生命缺乏哺育,心灵缺乏引导,焦虑、乏味困扰着人类。 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物质消费扩张,精神文化产品短缺,教育迷失,未建立普世核心价值,人们认知混乱,焦躁不安。 成就与尴尬 汉传佛教在中国大陆从“文革”劫难中复苏后,其重建过程与中国大陆30年改革开放相伴随。 佛教寺院从废墟尘封中建立起来,信施香客正待静修之际,旅游观光客如潮水般蜂拥而至。 佛教人才青黄不接,佛教消费的需求激增,朴素的供求双方共赢,掩饰了人才断层问题的严重性;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中国加入WTO,焦虑困扰下的人们渴望心灵引导,他们再次奔向寺院时,不满足感滋生出来:或退隐,或抱怨批评,或继续寻找,或奔向青藏高原,或奔向网络弘法园区……这时候教内外才猛然体会出赵朴老那心底的呼唤的份量:“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 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公民社会,化解重重危机,佛教可以贡献智慧心力同时世界也亟需生命向导,然而在中国大陆,佛教却并未回归社会主流意识,极少拥有话语权,缺乏恰如其份的互动平台;已经数不清佛教界在慈善公益中做过多少奉献,以及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旅游观光、佛事服务等诸多贡献,然而法布施无畏布施呢?信众需要佛法和心灵引导,这种需求日益突显,如何应对呢? 汉文化反思 汉文化注重家庭。对于汉族人来说,家,是人生的源头、生命的摇篮,是生活平台,是人生归属地,是家人的生命城堡,祖先的祭坛,全家人的集体记忆,生老病死的依托,生命认同的标志。 家园是全家人的神圣领地,别人见到园墙,自会敬重这家人的权利。然而,对家的执著,却成为全家人心灵困扰所在。 家是人生责任所在,行为价值取向,评价回馈的唯一参考。失去家的信任依托庇护,是内心最大的恐惧;失去家人,是最大的苦痛。为家人谋幸福,是最大的快乐。 团体、社区、族群、国家、宗教等等一切,都要经历家的认同投射,才决定行为取舍。一旦认同为自家人,善恶是非等等都让位于和睦相处,资源共享不计成本;否则,门也没有。 内外有别,表里不一,隐秘莫测,都是源于家的认同执著的积淀与投射。 性格特点,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社会架构,制度设计,文明道统,都由此衍生。 文化交流,族群融合,时空流转,人事变迁,都未能撼动这个根本;佛教传入汉地,也未能完全化导。 众缘和合的任何显现,不执著,都足以滋养生命;然而,一旦执著,甘露即为毒染污。 佛法的卓越之处,恰好在于以不执著一切的见地与方法,平等养护一切生命。 时节因缘聚合,社会大变革,撼动了汉人家之根本,有复古的潮流,也有破旧立新的潮流,这些都令人焦虑不安。 佛教的缘起空性正见,不坏缘起,觉悟人生,不取不舍不破不立。大开大合的时局,给佛教提供了契机。如何把握呢? 因势利导 重新定义 缘起显现时,生灭、破立、誉毁、增减 、取舍、迁转,这些执著都会令当事人焦虑烦恼;不坏缘起,此时、此处、此人当下体 验不执著的生命喜乐,唯佛法可以实现。而这种佛法禅修引导所致的喜乐体验,正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切入点、转机和基础地。 活动设计、劳动创作、教育制度乃至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等,都融入这些方法,平等参与,体验过程,养育性格,成长进步。 世间林林总总,除佛法外,都是增加执著,我们不能等待大浪淘沙后再搜寻信众弟子,而要设法主动介入。 许多事物已变得面目全非、貌合神离,我们正好可以置换佛法的精髓,重新定义,顺势利导。 往世今生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有幸以睱满人身皈依佛门,听闻佛法。既入宝山,岂可空手而还?教界同仁,不论僧俗,都要珍惜践行佛法。 闻思经论,正信正知,学习仪式,这些都令行者充满成就感;然而,实修佛法,却是要超越自己种种局限,放下自己重重执著,其内心历程,岂是一句寒彻骨所能概括?然而,放下妄想执著,是我们生命内在的需要。 无数众生,与我们同一灵性,帮助每一个众生,就成为我们份内之事;担当生命,是我们自觉的诀择。缘起,即担当生命;性空,即担当的当下不执著一切 。 天下父母,放开怀抱,更进一层,超越血缘,平等看护养育一切生命,喜乐无量! 诸法平等,生命同体,一切生命都是我的家人,我的思想行为,我的劳作服务,我的产品成果,岂容假冒伪劣,那样欺害我的家人,天地间焉有我容身立命之处?! 以家族血缘为生命认同标志,成就感不足以实现人生价值,使自己内外失衡、身心交困。以生命为标志,服务生命家园,方可快慰今生。 以无上觉性为“天”,以缘起显现为“地”,以菩提心为“君”,以不执著的正念为“亲”,以悲智双运事理圆融的圣贤为“师”。 个性是我的机缘,如果执著张扬突显它,则违背平等,困扰自己,保持自他平等,借助个性展现人性,回归觉性,才真正实现了我的个人价值。 共性是我们的共识共业,如果执著突显它,则违背平等,小圈子困扰我们;保持内外平等,则共享共荣,回归觉性,真正实现了团队价值。 面对自己,务必而且只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回归觉性,此即生命的价值。 面对生命,敬重和乐自觉利他,此即生命的权利。 面对资源,感恩惜缘持续共享,此即生命的责任。 如果你“信”任并且委“托”我,那么与你共同维护你的“权利”,就成了我的“责任”,因为我们都有“义务”,共同捍卫“生命”共同体的平等觉性。 市场经济中,我不是以一个产品服务去赚钱,而是以该产品服务重新定义诠释生活,为利乐生命,供养一个机缘。 生命本来单纯和乐,缘于无明妄执,而呈现复杂、困扰与苦恼。然而妄执根本不可能确立生命的终极意义,因而,不坏缘起,解脱妄执,敬重生命,接受无常,学习放下,自觉利他,和乐共享,体悟人生。 这就是我们期望的和谐世界,任重道远,众生的苦难在召唤勇士…… 感恩共享 僧才素质、公民品格是佛教信、解、行、证的世出世间两方面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