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毁人不倦 |
 
如今才知道,自己太小瞧应试技巧与时俱进的本领了。 春节前,来自全国的若干优秀高中生参加了本校自主招生的考试。我领着一群研究生一起批改笔试卷时,有个发现,让自己大吃一惊。说起来,自己在中学时代所接受的,就是再典型不过的应试教育了。单单关于贝克莱主教“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就做了无数道选择题、判别正误题和论述题,以致多年来一看到他老人家的名字,就条件反射般地想起“主观唯心主义”的标签。可是当年备战高考,在做各个学科的论述题时,我所接受的训练,让我还是可以写成文从字顺、思路清 晰的小文章的。这一改卷,可开了眼了:这些经过层层过滤才有资格参加考试的中学生,在回答论述题大多是列出若干个干瘪瘪的要点。答卷看上去惨不忍睹,可 一对照标准答案,却往往还能拿到不低的分数。因为,那些个标准答案,就是若干答题要点和各自分值的罗列。于是,问起身旁的研究生,才知道在他们的高中时代,应试训练的规则,已经是教人在答题时,如何凑上一个个标准答案中所可能列出的得分点了。 日前给大一学生上课时,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话题转到了他们此前同类课程中精读过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一问,《理想国》中什么人才能做统治者,所有人都能答得上来:哲人王。再问:为什么是哲人王?却始终没有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点的答案。只好自己试着解说一番:《理想国》集中讨论的是正义问题。正义可以有很多层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层面是分配的正义。一个社会中会有很多好东西,从各种实物到好名声和好机会都在其中。如何分配这些好东西才是正义的呢?最 简单的答案是,要让每个人得到自己应得到、配得到的东西。可这里面麻烦就大了。比方说,要分一块蛋糕,一种考虑是,每个人在参与创造这块蛋糕时付出的努力 不一样,因此,应该按照他们付出的多寡而得到相应的酬报;又有一种考虑是,一个衰弱的老人和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虽然付出有限,但需要更大份额的蛋糕 来支撑病体或者保障发育;还可以有一种考虑,每个人在创造蛋糕时得到的机会和岗位并不是均等的,和他们的能力也不见得相匹配,所有这些因素也应该加以考 虑,才能保证分配结果足够公平;再比如,假如用来分配的是一件小皮袄,大概就只有小孩拿到以后才能派上用场,在壮汉那儿就会被束之高阁……于是,付出、需 要、能力、机会、适宜(物尽其用)等等,就都成了公平分配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要在这样一些要素之间折中、平衡、确定权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事 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善意,难免监守自肥;倘若没有清明的智慧,又必定处置不当;而若没有足够的权威,则又不足服众。一种很现实的解决办法是民主、多数人说了算。可对于柏拉图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因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就是被多数人投票给处死了的。可见多数人既不代表智慧,又非德行化身。一个共同体中终归得有权威说了算,而这权威只有结合了智慧、德行(善意)和权力,才能让人们指望,正义可以在人群之中实现。极目寰宇之间,也惟有兼备了智慧和德行的哲人成了王,这样的筹划才算有了落实处。这就是柏拉图所构筑的理想国中,只能是哲人王当令的一个缘故。 念完一本书,记住的只是一些干瘪瘪的知识点,却没有明确的意识要去探究其中的“为什么”。知识点本身没有被放到一个有机的脉络之中;引出知识和答案 的问题和论证思路,却常常不在学生的视野之内。大学中(至少是文科)的师生所常常感受到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断裂,就由此发生了。以前总把有些大学 生中阅读、写作时缺乏连贯性的不良习惯,想当然地归咎于互联网对新时代的负面影响,如今才知道,自己太小瞧应试技巧与时俱进的本领了。 教育要教人以知识,要引导人思考,要让受教育者学会准确、连贯、有说服力地把自己的论点表达出来。片断、零散的知识点,因为一心揣摩“标准答案”而被拘限起来的思维,只求找准要点而不求文从字顺、理路通达的表达方式,对少年心智荼毒太甚。这样的教人方式,可就当真将诲人不倦变成了毁人不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