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二十四节气歌详解(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编者按

立秋:表示暑去秋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它和“立春”一样,是一季的开始。人说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秋,表示庄稼要收获了。每年的阳历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开始,此后,气温开始下降。诗云:“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秋天,不仅给人们带来丰硕的果实,同时也带来不冷不热、清爽宜人的好天气。有的秋天,气温仍然很高,似盛夏一样,故有“秋晒如刀剐”、“秋后一伏热死人”的农谚。为什么立秋时阳光直射已经减弱,还晒得那样历害呢?这是由于经历了两个伏天,地面上贮热很多,到“三伏”时,达到了存热最高量,这好比烧热的炕,火虽残了但余热尚在,人们就觉得很热。大秋作物和人一样,在灌浆、乳熟阶段缺少水分,照样不能散热,影响收成,因而又有“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雷震秋收”等农谚。“头伏萝卜中伏菜,末伏荞麦长得快。”粮食作物中,荞麦的生长期较短,它出苗2-3寸后就边开花、边生长、边结籽,六七十天就可收获,是一种防旱抗荒、回茬的好品种。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恐怕末伏里种的粮食作物只有荞麦了。所以有空地的话,要不失时机地种好荞麦。“立了秋,还不能挂锄钩”。虽然说这时的庄稼长得又高又大,再不怕草欺了,但还要锄草松土,地边路旁都要锄。因为“今年锄尽地边草,明年粮多虫害少”。立了秋,华中、南已开始收秋,安徽:“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湖北:“麦到立夏收,谷到立秋黄。”湖南:“麦到小满谷到秋,是迟是早一路收。”山东、广东、上海:“立秋十日吃早谷。”浙江:“立秋三日后,稻子粒粒黄。”而在华北、东北稻谷才开始灌浆。“立秋莫断霜,插柳正当时”。这里的“柳”是各种树的代称。秋天,树木生长迟缓了,有的几乎停顿。此时移栽,即使根部受点伤,也不会影响它的内部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愈合伤口,一到春天,能很快恢复。因此,秋天植树有利于抗旱保苗,来年发芽早。

处暑:象征着东南季风最后退出我国大陆,西北季风开始统治我国大陆。处暑以后的天气真正转入秋季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每年阳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开始。此后我国广大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热不来”就是这个道理。处暑又称暑退,这时气温一般是15-17℃,最适于人体的气温,因此觉得很舒适。陆游有两句诗:“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这是对处暑的最好描绘。“秋不凉,籽不黄”。一般作物灌浆以后,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有所下降,当然太低了也不行。处暑,由于夜寒昼暖,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贮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山西:“处暑禾田连夜变”,山东:“处暑三日无青谷”,浙江:“处暑三朝稻有孕”,湖北:“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河南:“处暑不处暑,七月十五吃稻黍”。这些都说明,处暑后禾田连夜变,很快就要收获了。没有按时播种的庄稼,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处暑花,不回家”,“处暑不出头,割得喂了牛”。说明误了农时,不论棉花,还是粮食作物都不会有收成。

白露:在节气上和雨水、谷雨、寒露、大雪、小雪一样,都是表示雨量和降水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凉了,特别是晴天的晚上,天空很少云层,地面的热量毫无阻碍地向天空发散,地面和地面上的物体,由于气温下降,草木上凝成白色露水。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开始。仲秋的白露,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比春季更艳丽,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以及池塘里的黄色荇菜花和白色的水鳖花,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等,都深深点缀了秋色。正如诗人的描绘:“桂花十里芬芳,芙蓉千姿百态,菊花满地金黄,使人心旷神怡”。“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阴历的8月,正是阳历9月的白露节,这时,对气候最敏感的候鸟,如黄雀、椋鸟、树鹨、柳莺、绣眼、沙锥、麦鸡,特别是大雁,发出集体迁徙的信息,准备向南飞迁。科学家认为:生物体内有一种感知外界环境周期性变化,并调节其生理活动的“生物钟”,所以,一切候鸟春来秋往而且向南飞行时,多在仲秋的月明风清之夜候鸟的迁飞,好象给人传书送信:天气冷了,要收割的庄稼很快收割吧,并准备寒衣,迎接“三秋”大忙季节。确实,白露节是农事活动的高潮季节。山东:“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湖北:“谷到白露遍地黄”。河北:“白露打核桃,秋分下梨枣”。山西:“白露花结籽,采集树籽好时候”。上海、江西:“白露雨弥弥,秋分稻秀齐”。安徽:“白露田中一场空”。福建:“白露白茫茫,早禾收完迟禾黄”。甘肃:“白露天气晴,打得谷米白如银”。白露以后,气温继续下降;常常是每隔5~7天突然变冷一次,而且一次比-次冷。“一阵秋风一阵凉”,冷空气一阵一阵南下,不仅带来寒冷,有时南下的冷风与热风相迎,形成降雨。“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由于太阳辐射的热量日日减退,白昼又短,地面上经过“三伏”积存的热量逐渐消散,特别是夜间消散得更快,于是一夜比一夜冷了。

秋分:古称“宵中”。它和春分一样亦有两个意思:一是这一天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平分了昼夜;二是秋分居于秋季90天之半,平分了秋季。《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每年阳历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开始。秋分以后,由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越过赤道。转向南,半球,所以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将一天天减少,而地面向天空散发的热量,反倒因“秋高气爽”,云量减少而增加,所以散热很快。这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频频向下,天气逐渐转寒。秋雨以后,地表水分增多,这些水分蒸发又要吸收一些地表贮存的热量,于是就有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农谚。秋分棉花吐絮,稻田飘香,大地给劳动者丰富的果实。另一个自然现象是枫树、槭树、乌桕、野漆树、盐肤木、黄栌等树叶片放红,胜于“二月花”。为什么这些树叶要红呢?原来这些树叶内有许多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这三种色素中叶绿素最容易被破坏,后两者较稳定,能在叶内保持较久。秋分时节,亦是植物生机减弱的时候,一些阔叶树叶,因丧失了叶绿素变成黄叶,而枫、槭树等失掉叶绿素就变成红叶了。杜甫很爱红叶,在《寄柏学士林居》中写有“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的诗句。杜牧在《山行》中写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陆游在《初冬》诗中写有“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愈残愈好看,梅花未动竟先香。”诗情画意,使秋景更为壮观。天文学上规定:秋分为北半球秋季开始。从这时起,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了秋收、秋耕和秋种的“三秋”工作。所谓秋收,《史记-太史公自序》写道:“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庄稼成熟有乳熟、黄熟、完熟三个时期。什么作物宜黄熟收?什么作物宜完熟收?必须心中有底。高粱宜黄熟收,因为完熟期籽粒皮厚又容易落粒,“十成收、八成丢,八成收,十成收”就说明黄熟收获的好处。糜谷宜在完熟期收获,“糜谷落镰一把糠”,就说明乳熟、黄熟收割都会造成秕粒。秋耕可以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耕过的土壤比不耕的土壤温度可提高1.2℃,昼夜温差可减少2度。秋耕对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非常有利。据调查:耕过的土壤每克干土中,放线菌能增加49万个,好气性固氮菌可增加1.3万个。这样,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矿物质元素,就能被土壤微生物较快地分解,被作物吸收利用。秋种主要是指种冬小麦。华北地区种麦的时间是秋分。农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因为种得过早,温度高于20度时,往往会造成麦苗冬前生长旺盛,叶茎过于繁茂,越冬易受冻害,种得过迟,温度低于10度时,麦苗冬前生长期短,分蘖和根系生长不良,造成麦苗冬前细弱,不能积累养分,对越冬返青都不利。因此,必须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因时因地种好小麦。秋分,华北地区是收获烟叶之时。采收过早,叶不熟,易烤制成青烟,气味辛辣,过晚,成熟过度,烤制后易成褐色,缺乏香味,品质不好。秋分,烟叶由绿变黄, 叶脉变白,叶面粗糙如皮革,呈现波状膨胀的黄斑,腺毛脱落,叶缘叶尖向背微卷,采时叶柄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收获的好时候。烟叶怕冻,冻则变质,所以冻前一定要收回。

寒露:表示温度又一次下降,露水更加寒冷,接近地面的水气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每年阳历10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开始。这时,打雷现象基本消失,降雨也少了,但个别年份也会出现秋雨连绵的天气。寒露节天高气爽,昼暖夜凉,晴朗少雨。这时,北方冷空气南下势力加强,逐渐代替了暖湿空气的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压的控制,天气稳定少雨,这对秋收十分有利,可以利用晴天精收细打,晾晒贮藏。寒露期间,我国北方地区最低气温已达0℃以下,开始出现初霜冻,南方地区有时也因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使气温骤降,出现“寒露风”天气,对晚稻生长造成危害,应注意防御。“寒露雁南飞,菊花开”。前边已经讲到“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大雁从白露开始到寒露,一直往南飞迁。关于雁南飞,科学家根据古代的地理、气候和古代动物的情况,结合现代鸟类材料推理,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北方是鸟的故乡。很早以前,北方气候暖和,四季如春,鸟类在那里过着幸福的日子,但是大约在300万年以前,地球突然变冷,处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北方天寒地冻,鸟类找食困难,于是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后来冰川解冻,天气转暖,它们又回到故乡生儿育女。天长地久就形成了每年春季必定飞回北方,到秋季又向南方飞去,第二种看法认为,南方是鸟的故乡。最初鸟类的种类、数量都不多,居住的地方也有限。后来大量繁殖,数量逐渐多起来,原来的地方住不下,找食也困难,于是慢慢向外扩大自己的住处。第四纪冰川时期以后,北方没有什么鸟类居住,于是就飞到北方生育儿女,秋天再飞回来。长期如此,形成习惯。上述两种看法,表面看来很矛盾,但由于自然界复杂,鸟类多,可能两种情况都有。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大部,分鸟类属于第一种情况。鸟类的飞迁给我们起到物候的作用。如“燕子来,种春麦,燕子去,种冬麦”。“布谷鸟儿叫,种谷时间到”。“鸪鸪来了种高粱”。指示着农业生产。寒露是秋收、秋耕和秋种继续深入的时期。山西:“秋分糜子寒露谷,熟不熟要拾掇”,陕西、宁夏:“寒露割秋稻”;上海:“寒露收割中禾稻,霜降无老少”,江苏:“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寒露虽然天冷,但还不致滴水成冰,仍保持着一定的温度,那些尚未吐絮的棉桃,还不致受冻,及早把棉桃收回来,阴干或晒干,有一部分还会吐絮。其余的可用人工或机械剥出来,纤维虽短,却保持着洁白。否则在地里一经受冻,棉桃液汁结为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致使原生质严重脱水变质,那时,棉桃的红水渗入棉絮,色泽变红,织成布不易上色,而且也不好看。所以在寒露节未封冻前,应及时把棉桃收回来。寒露,梨果、柿子、枣,也要收回来,贮藏好,以便供应市场。山区还要进行小秋收,打山楂、山果,并采集各种树籽。在南方要继续抓好晚稻和后季稻的后期管理,防治病虫害,做好"三秋"的准备工作。

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开始。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在气象学上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早霜,也有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霜是露水凝成的,露水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有人曾经试验: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害极重,而盖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这说明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水汽凝华时,还可放出大量热来,1克0℃的水蒸汽凝华成水,放出气化热是667卡,它会使重霜变轻霜、轻霜变露水,免除冻害。与其说“霜降杀百草”,不如说“霜冻杀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现,冻是杀害庄稼的敌人。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收获以后的庄稼地,都要及时把秸秆、根茬收回来,因为那里潜藏着许多越冬虫卵和病菌。

 
 
 
前五篇文章

环境教育应从校园抓起

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多重效应:离婚率下降

天文记时仪器──水运仪象台

淡水供应持续紧张 全球共同关注水资源安全

警惕城市被空气污染“霾葬”

 

后五篇文章

捐赠衣服被扔,是中国式慈善的悲哀

顷刻勿忘出离心的要义(开示1)

徐文明:浅谈学僧教育的三个层次

中国汉文大藏经的历史、现状与前瞻

对净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思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