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北京电(驻京记者柯立)大学4年与小柳同居一室的同学昨天告诉本报记者:“大约一周前,班上另一位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的同学到MIT的教务处打听柳智宇的班级分配情况,却被该校教务处告知,柳同学因打算出家而未到学校报到。”
本报记者昨天踏访北大,求证柳智宇是否出家。学校宣传部工作人员答:不了解情况。数学系相关人士介绍,小柳今年7月初已经毕业离校;作为未直升本校硕士的毕业生,系里不了解学生去向。在北大宿舍区,记者随机向50位学生和教工调查此事,有15人表示:已经听说过了。其中6人,是一周前在北大校园BBS上见的相关贴子。
柳智宇的同班同学,留校的都在就读本校研究生,大多住畅春园。记者遇到他的4位同学,聊起他的事情,大家十分感慨,有人说他“钻了牛角尖,没考虑父母的感受”,也有人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柳智宇大学时住在北大男生宿舍45号楼,当时同屋共住4位男生。记者辗转联系上其中一位室友,这位已经直升本校研究生的阳光男孩说:柳智宇入学不久,就加盟了北大禅学社,长年坚持吃素,在衣著上倒没有什么特殊。他性格比较内向,也许是潜心向佛,他为人很平和,乐于助人,大学期间没听说有什么感情纠葛。
记者随后登录北大禅学社网站。发现从2007年开始,柳智宇就积极参加该社团活动。小柳还与社友们组织了“清凉合唱团”,其中“清凉”二字即取自弘一大师所作之《清凉歌》:“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早在2007年,小柳就随禅学社前往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拜访高僧,受到热情接待。小柳吟诵《寒山诗》,其中的“夜板清澈耳”等词句,被赞为“如此的澄澈静谧”。最近3年来,小柳还积极组织禅学社的成员开展“红湖救生”等活动。
这位室友同时透露:“大约7月10日,智宇跟我们告别,把行李打包,说是回家去。一周前,我们听那位和他一起被MIT录取的同学说他可能出家后,几乎每天都打他的手机,想劝劝他,或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这些同学帮忙,手机是开的,但始终无人接听。”
室友说,目前小柳是否已经剃度不得而知。之所以大家都猜测他去了龙泉寺,是因为这几年加盟北大禅学社后,他成了龙泉寺的常客,经常在寺里做义工。
本报讯 (记者魏娜)昨日,记者在北京龙泉寺网站上,查到今年2月23日,柳智宇写的一篇文章,名为《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文章说:思想之于人生,犹如一张地图,上面不仅标明了各处的景致、风光,也标明了我们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所谓有思想,不是说对一些地图上不相干的地方有一些繁复斑驳了解和猜测,而是关注于人生社会的大问题,就好比地图的整体、地图中的一些重要特点和我们的起点、终点、中间的路径。
“同时,思想中蕴涵了行动,我们有了地图就是要去走一条路的,而实践也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科学上的定律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则需要靠我们的生命体验来验证,否则就只是一堆假设。”
他认为,“大爱和敬畏为我们提供了求知的动力。对未知领域没有敬畏、对真理不热爱,真诚的好奇心从何而生呢?对人类的苦难没有悲悯、对生命没有敬畏,又何以研究政治、经济、社会以奉献人类呢?没有对生命真谛、世界美好的追寻,又何以钻研文学、历史和哲学呢?”
在柳智宇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他谈到自己的感悟:其实出世,获得解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存在状态……就个人来说,我小时候就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觉得他们天天在那里闹腾,太没意思了。这也是一种出世。有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奥赛主教练回忆爱徒
奥赛获奖之路
本报讯 (记者魏娜)昨日,记者在华中师大一附中网站上,看到一篇该校数学奥赛主教练余世平撰写的有关爱徒柳智宇的文章。
他介绍,柳智宇对所有的学习科目都有同样浓厚的兴趣,而且每门课程都融会贯通。每次讨论,柳智宇都会用较为深刻的理论阐述一种观念,令人折服。
柳智宇的学习效率比一般学生高。尽管刚开始接触奥赛时,他的数学知识含量并不是最多的,但他暗下决心,准备用比同学多一倍的时间系统学习数学竞赛有关书籍,《高中数学竞赛教程》共3本书上共有习题3000多道,他全部做了一遍。
上高二年级的柳智宇,已经在全国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取得联赛一等奖,并入选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国家队队员。
2005年4月,在俄罗斯举行比赛。比赛第一天,时间从早8时到中午12时30分,历时4.5小时,比赛共有4道题目。这一天,柳智宇发挥非常出色,他用3.5小时做完全部题目,而且有十分的把握所做题目全部正确。
第二天的比赛是关键的一场,和第一天一样,柳智宇用了一个小时完成了前两道题目,可困难出现在第三题。经过20分钟思索,对第三题仍没有找到主攻方向。他搁下笔,走出考室,在一个安静角落,闭目而思,经过10分钟调整,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
最后,柳智宇不负众望,以领先第二名一个题目的优势夺得比赛第一名。
这次去斯洛文尼亚参加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我的心情非常轻松。2006年7月10日从北京出发,登上飞机时我突然觉得,既没有仪式能让我担忧或害怕,只不过是做一次旅行,做一套题目而已。到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已经是晚上。
11日傍晚,我在小城漫步,晚霞鲜艳无比,在一瞬间,突然不知道“我”是谁,只觉天地万物,无一不恰到好处,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和苍白。12 日开始考试,清早,下了大雨,走出宿舍时,只见一道彩虹闪耀在不远处的小山之前。考试是在一间体育馆篮球场内,我在一楼。第一天题目比较简单。第二天我起得很早,端了早餐到门外邀青山白云共食,有些小黑虫,我开始嫌恶,后来想,它们是主人,我是客人,客人怎能对主人不敬,于是专门为它们准备了一小盘又在地上撒了一些,给虫儿和鸟儿们吃。
题目很难,做到两小时的时候,第5和6两题都还没有思路,这更激发了我的斗志,我用上了一年来悟出的应对办法,逐条列出已有思路,发现思维火花并进行下去。
在还剩一小时的时候,对这两题都有了思路。接下来的3天,我们在斯洛文尼亚旅游,认识了许多各国的朋友,对考试的结果最初还有所挂怀,后来我想,这次我已在考场做了完美的发挥,当时就已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又何必为成败在意。
7月16日,我们知道了成绩,我自认为有一点小漏洞,但思路全对,组委会给我评了满分。得满分的还有,俄罗斯Magazinov Alexander,摩尔多瓦的Iurie.Boreico。在17日的闭幕式上我们3人单独颁奖(perfect score)。
(记者周敬整理)
柳智宇,武汉人,毕业于华中师大一附中。
读初三时,柳智宇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拿到一等奖。这一奖项,是对他自学电脑编程4年成果的肯定;
高一时,柳智宇参加湖北省第1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撰写的数学论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获得省级一等奖,挑战世界级数学难题;
2006年,柳智宇进入高三。当年7月,他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MO)中获得金牌。之前,他已获北京大学数学系的保送资格。同年,他赴北大求学。
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柳智宇都有一帮“粉丝”。
(记者 魏娜)
比我聪明的,能干的,有才华的人我见的多得去了,但只有他,可以让我到崇拜的程度。他以前叫柳智宇,现在叫圣宇大师。
他那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提交上我们科学院审评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社科部、工科部、理科部、数学部的各位部长们,以及所有指导老师,全部沉默了。在几页A4纸上,充斥着各种我见都没见过更别提理解其关系的字符,以及看上去似乎是中文,但你却完全无法领会其意义的文字。在一片沉默之中,这篇论文拿了毫无疑问的一等奖。
其他一等奖的得主,均被各种提问淹没。等轮到他的时候,又是一片可怕的死寂。最后有一个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用颤抖的声音问:“你是如何想到去解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呢?”柳智宇回答:“这个构思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想了。”这要搁一般人身上,我大概会大骂。但是对于柳智宇,他真诚的眼神告诉你,他说的是真话。
——网友多情无情剑 (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 netease
相关阅读:【原创】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