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集市溯源 |
 
《南宁市志》记载:东晋大兴元年(318年),从郁林郡(郡治在今贵港)分置晋兴郡,辖晋兴(今南宁)等四县,而晋兴郡治在今邕州老街附近,即原南宁市建筑材料厂晒砖场至水塘村一带(旧地名为“马道”,即跑马大道),大概位置就在今雷庙(白沙大道南三里)往西南经南国花园商城至马驰坪(今荣宝华商城)之间。在今江南客运站附近的烟墩脚还设有烽火台,作郡衙门传递军情之用。不久,晋兴郡治才从邕江南岸向北岸凌铁村迁移建新郡城。 古时,亭子包括尧头岭、白沙一带。亭子街附近的地域由邕江冲积而成,村民在河滩上搭戏台(因地质松软,戏台为石头建筑,以“镇”土地)、建圩亭。因圩亭形似亭,故地名为“亭子”。1600多年来,由于晋兴郡治以及上世纪初邕宁县政府曾设在附近,对这一带的集市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亭子古时就是广西重要的圩镇和物资集散地。周边苏圩、吴圩、那马、大塘、良庆、蒲庙、心圩、沙井、石埠、老口等,以及横县、武鸣和左、右江一带地区的农民和商人,都将农产品和牲畜运至亭子圩交易。 亭子集市尽管历经沙泥地(今荣和新城附近)、细姨巷(今葫芦鼎大桥头附近)、大圩头(今白沙大道北二里白沙信用社附近)、鸡头圩(今母猪湾下游100米处)、老鸡行(亭子东三街)、大码头(尧头岭附近)的变迁,但始终不改繁华。 之所以叫“鸡头圩”,是因为集市鸡鸣即成市,天光即散市。大约自明末清初时起,约定俗成三日一圩的习惯。 亭子集市与江南一带的良庆、吴圩、那马集市互通消息,将圩期错开。当时亭子集市盛极一时:每逢圩日前一天下午,周边的客商即云集于此,马驮、担挑、鸡公车……货物源源不断地运来,有北海生螃蟹、鹌鹑、鹧鸪、红土龟、山瑞等山珍海味,还有山货、谷米、蛋品、大塘柑果等,一应俱全。光是驮马客栈就有“覃安记”等三四间。客商们在亭子住一晚,连夜到江北办货,次日回去。当时集市的盛况是:春节前的几个圩日都有三四千人赶圩,人声鼎沸,在两公里外都能听闻。当地人就曾在此贩过横县、永淳的大头菜。 集市繁荣推动了亭子小手工艺的发展。亭子过去有合昌、忠记、恒昌等三四间爆竹制作工场,从裁纸到成品制成均为手工操作。妇女也加入了制炮行列,如搓炮、“过红皮”等。男子则从事危险性大的工序,如上火药、上炮引等。“一硝二磺三炭”加上砸碎的生铁犁头,是亭子人制炮的祖传方子。最厉害的爆竹是平南村清代中叶后盛行的“花筒”,头年选好撑船竹,次年将竹晾干后锯开一节节,每一节就是一个花筒,填充火药,放好引信后就可燃放了。燃放时光焰无际,煞是壮观。可惜花筒在上世纪30年代后失传了。 亭子的小吃制作也小有名气,尤以“雷四姑粽摊”驰名,吃时“咂咂有声、齿颊留香”。狗肉的名声也曾盛极一时。 亭子集市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住在江北市区的市民常常从阳关码头(桃源路与中山路交汇处)、凌铁横渡口、渡船口(旧仁爱路),乘坐小艇过江赶亭子集市。上世纪60年代后,亭子集市逐渐消失,1991年后被附近的亭子农贸市场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