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危物种桃花鱼:生存之路在何方? |
 
桃花鱼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最高级———极危物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如其灭绝,将是我国物种多样性的重大损失 秭归人视桃花鱼为吉祥物,并把她与屈原、王昭君一起作为屈乡人的骄傲。每年桃花盛开时节,江边桃花鱼像飘落的一簇簇桃花瓣,淡红的、洁白的、乳白的、棕紫色的……无头无尾,身体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有铜钱那么大,好像一只只彩色的降落伞,又好似一块块漂亮的小手帕,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与长江两岸绽放的千万朵桃花相辉映,与碧水中五彩斑斓的鹅卵石相映衬,美妙无以言表。 奇特的物种 1826年《忠州直隶州志》记载:“桃花鱼淡墨色,形如桃花,桃花开放时,出皇华城折尾滩积水中。”1837年《归州志》记载:“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1921年《湖北通志》记载,桃花鱼“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物无有矣。”从以上记载得知,古人之所以叫它桃花鱼,是因为它不仅形似桃花,艳如桃花,而且还与桃花开谢同步。 桃花鱼真的是“鱼”吗?答案是否定的,如同鳄鱼和鲸鱼就不是鱼一样。从生物进化史看,现有生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动物学家首先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较低级,按照从简单到复杂排列的顺序,包括单细胞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特点是体内有一条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椎,由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桃花鱼属无脊椎低等多细胞腔肠动物,身体构造仅比原生动物复杂。体内有一条原始消化道———腔肠,其前端为口,可摄取食物,但未消化完的食物残渣———粪便,仍由口排除,既是嘴巴又是肛门。由此可见其等级之低,与有脊椎的鱼相差甚远;而其资历之长,又远远超过鱼类。腔肠动物因其体形有筒状、伞状之别又分为水螅(筒状)、水母(伞状)两大类。水母一般形体较大,大多生活于海洋中(如海蛰),仅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且形体较小,“桃花鱼”属后者,其正确名称应是桃花水母。 人类研究桃花鱼的生活习性,掌握其繁殖技术,为自然界保存一个物种基因库,在发展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水生物学、水环境生态学以及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老的历史 地球已有50亿年历史,水母这类低等多细胞动物比大熊猫、白鳍豚资历更老,约出现于15亿年前。那时陆地尚无生物,水域中就数它们先进、强大。 历史上桃花水母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记载:欧、亚、美洲和大洋洲的温带地区,都有桃花水母,但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而绝迹。在我国,桃花水母分布也很广。从发现地点看,长江流域与南方各省及港、台等11个省38个市、县都有报道。淮河流域的河南信阳在1961年也曾发现,后因修建水库而消失。目前,全球范围内,桃花水母仅存于三峡库区的秭归县境内。 桃花水母在我国分布虽广,记载也多,但经生物学家研究报道正式定名者却较少。从1880年6月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种植的王莲水槽中发现小型水母,经研究定名为“索氏桃花水母”之后,世界各地才陆续有生物学家对淡水水母进行研究报道。据统计:自1880年至1984年这100多年间,世界各地由学者发现的淡水水母仅有75次,1922年在日本伊势县发现的水母,经研究发表,定名为“伊势桃花水母”;1939年2月武汉大学教授高尚荫、公立华在四川嘉定大渡河边一水池中发现了几个直径约为18毫米的桃花水母,经研究发表,定名为“中华桃花水母”;1984年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和振武和云南大学教授寇治通合作,发表了“四川桃花水母”;紧接着,和振武、许人和夫妇又发表了“秭归桃花水母”。至此,全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桃花水母仅有5个种类。 “秭归桃花水母”正式发表后,美国、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生物学家纷纷写信给和振武,要求前来秭归参观考察。英国皇家科学院已将“秭归桃花水母”作为新种注册登记。1988年4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水螅生物学会会议上,和振武宣读了关于“秭归桃花水母”的学术论文。从此,秭归的桃花水母登上了世界科学殿堂。 生死之谜 人们往往只在桃花盛开时节才能领略桃花鱼的倩影,它的“以桃花为生死”之说,给其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想解开这个谜的人实属不少,然而谈何容易。 桃花鱼的产生并非民间传说中所说的昭君涕泪所化。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黄明显《桃花水母》一文介绍,1924年,美国人潘恩在北美印地安那州波斯湖对桃花水母进行了专门研究,发现桃花水母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当时中国及其他国家尚无人从事此项研究工作。上世纪60年代四川大学生物系马德和钟远辉教授,曾在校内建水母池从事这项研究。文革期间,马德教授蒙冤自杀,水母池被填平,研究工作中断。 1985年至1988年,秭归县一中高级生物教师黄达茂首先发现了三种形态结构异于“秭归桃花水母”的新类型;其次是发现了桃花鱼的色彩与吞食不同颜色食物积累其色素有关;三是发现了桃花鱼的死亡之谜———被它的天敌寄生致死并食尸灭迹;四是发现了桃花鱼的繁殖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交替进行的。桃花鱼有雌、雄之分,其后代的产生既要通过有性繁殖,还要经过无性繁殖———产生水母芽,脱落后即为小桃花鱼;五是发现了桃花鱼并不“以桃花为生死”。一般人认为,桃花鱼只在桃花开时才出现,桃花谢了就没有了,其实不然,水下一年四季都有。因为夏天阳光强烈,水面温度较高,又有洪水的冲击,而冬天水面温度较低,没有它们所需要的浮游生物,所以它们就在水下和石头缝里觅食,只有春暖花开时节,桃花鱼才浮到水面来。发现了这一秘密后,黄达茂便特制了一个深入水底捕捞桃花鱼的网勺———这就是他家为何常有桃花鱼的缘故。中央电视台和省市台关于桃花鱼的报道,许多镜头都是在他家里拍摄的。 众人情牵桃花鱼 2003年6月,随着三峡大坝第二期工程的结束,秭归境内原适宜桃花鱼生存环境的水域水位被抬高,泥沙淤积,严重破坏了桃花鱼生生不息的这片圣地。桃花鱼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有识之士先后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出了呼吁,秭归县民间自发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桃花水母保护研讨会,有关专家建议在古归州长江附近再选择一处合适地带,建一个与长江相通的人工水池,用缆车提取长江水,经过反应沉淀后,还原桃花鱼的生存环境。县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编制了《桃花水母异地放养工程建设书》。但据了解,这一设想尚存3个问题无法解决。一是工程建设上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二是缺乏对桃花鱼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三是资金上的困难。据测算,如果按照此设想来保护桃花鱼,整个工程将耗资465万元,这对于本属国家级贫困县的秭归县来说是无力办到的。 能不能通过人工繁殖延续“桃花鱼”生命呢?早在1992年7月,黄达茂老师经过8年多时间的业余研究,在家中阳台的小水池中繁育出了芥菜籽般大小的桃花鱼,但这些鱼只活了一个多月。在这个过程中,黄达茂拍到了一组显微照片,展示了从有性世代之雌雄水母产生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受精卵通过发育,逐步成为无性世代的螅状的过程。黄达茂说,秭归桃花鱼对当地的生存环境十分依赖,异地人工繁殖、放养均很困难。因为它们对水质要求极高,在别的水池中无法避开天敌的袭击,存活率几乎为零。 日前,中科院院士、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宋大祥,河南师大教授和振武在专程赴秭归县考察桃花鱼的生存现状后,联名向国务院相关部门呼吁挽救桃花鱼。他们介绍说,2003年3月召开的我国物种红色名录研讨会上,桃花鱼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最高级———极危物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假如其灭绝将是我国物种多样性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古时记载桃花鱼这一文化资源的永久损失,如果只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动物名录中留下记载,那将成为一个永久的遗憾。 直到目前,桃花鱼的人工繁殖仍是横亘在国内外生物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迫切需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抢救性方案,给桃花鱼找到一个安全、幸福的新家,使这个三峡库区最古老的“居民”生命延续,世代相传。 昭君、香溪河和桃花鱼 秭归下游7公里的江北岸,便是香溪河口。碧绿的溪水和金色的江水在此汇合,泾渭分明,河口一镇,亦名香溪。 香溪发源于鄂西的大神农架群山中。溪水四季常绿,清澈见底。传说昭君在家乡时常临溪浣洗。有一次,她颈上的项链断了,一串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转清,若含脂气,故名香溪。 香溪出产一种稀有的鱼类——桃花鱼。它的学名叫桃花水母。鱼的主体如伞,透明而微带乳白,触手繁多,依长短可分为7极,因伞部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每至桃花盛开时节,一簇簇桃花鱼,一闪一闪地荡漾在碧波里,仿佛在与岸上的桃花相媲美,当桃花凋谢时,它也随花消逝。这种有趣的习性,古代早有发现。《宜昌府志》就有诗文描述,说它“以桃花为生死。……质甚微,视之,仅有形,或取著盆中,大如桃花。……桃花既尽,则是物亦无矣。”有一首古诗咏曰:“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花开是鱼两不知。花开正值鱼戏水,鱼戏转疑花影移……”。 香溪河畔的种种传说,几乎均与昭君有关。桃花鱼的传说也不例外。传说昭君出塞前,从京都返乡探亲,泣别亲人之日,正是桃花盛开之时。她乘船顺流而下,一路上弹着琵琶,念及从此永别,不免泪如雨下。那滚滚泪珠,落于溪中,和水中的桃花飘洒在一起,竟化作了美丽的桃花鱼。年复一年,花儿开了再谢,鱼儿来而又去,可是人们对于昭君的怀念却始终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