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受访的外地人中,自养的老人占78% 调查组原先设想通过人大系统走村串寨,现实令他们感觉“不好使”。被拒绝的理由是“你们黑龙江人大代表管得也太宽了”。他们遂另行他法,即由摩的、三轮车夫引领至被调查的村庄。自我介绍也随之改口,“我们是民政部门退休人员,没事了出来转转,顺便了解了解老有所养情况。”这样的介绍令三个调查组兴奋“好使得很”。 三个调查组录制的录像印证了托尔斯泰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陕西永寿县马坊村李老汉,71岁,腿残疾,住一间破窑洞。他有四儿一女。四子同住一村。他说:“儿子一结婚,儿媳就不要我了。”一年中他只在春节和中秋时吃两次肉。2005年春节,三个儿子共给他40元,一个儿子不给。
四川沐川县宋村王老汉,67岁,有五女一儿,患白内障,被一个女儿勉强收留。王老汉对盛春华抱怨:“晚上,他们点灯我点蜡。要是他们孩子有眼病,砸锅卖铁也得张罗治啊!”同是一个村的刘姓老夫妇,一个69岁,一个66岁,他们奉养着93岁的老母亲。刘老夫妇有四儿一女,子女皆不赡养他们及带他们长大的祖母。刘老夫妇以养猪、卖包子维持三人生计。翟玉和从刘老夫妇举动中得出“老一辈较好地继承了传统孝道”。官铁村童老太,61岁,寡居四年,有三儿两女,与儿子同住一村。三个儿子都不要母亲。二子每年春天送一头仔猪让她喂养,杀猪时给她一公斤左右的肉算是报酬。春节时,女儿回来看她,她陪女儿去儿子家时可以再吃上一次肉。“一年就吃两次肉”,童老太对盛春华抹泪,“老话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不是宝我是草。” 云南水富县新寿村万老太,79岁,寡居,有五子,五子皆外出打工,儿子们将四个孙子孙女甩给了年迈的母亲。万老太是典型的留守老人带留守儿女。万老太卖果树为生。她一手扶着残疾的腰部,一手扶着树干对盛春华的采访摇头:“不说了,不说了,说了难受……”但她还是忍不住说了心里话。“这年头,有了儿子咱就成了儿子,有了孙子咱就成了孙子”、“小人是老人,老人是佣人。”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三家村潘老太,89岁,丧偶独居,有两儿一女。二儿偶尔接济老母一点米。长子、女儿对老母不管不问。盛春华来到老人居住的地方。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院子里长满一人高的蒿草,屋内墙壁由木板搭成,缝隙有大有小。逢刮风下雨,屋内屋外几乎没有区别。盛春华问她“没跟大儿子、女儿要赡养费吗?”老太摇头:“他们也不容易,娃多,开销大,哪顾得上我呢。”做爹娘的,逢说起不肖子孙,盛春华深感“家丑不外扬”的根深蒂固。“他们要么欲言又止,要么替不孝子女遮掩、开脱。”盛春华仅听到唯一一位老人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对女儿的不满:“她家日子过得好,可她心黑的很。” 贵州镇宁县雷召村,盛春华在几家目睹同样的场景——一个孤独的老人,一口悬挂的棺材,阴森可怖的氛围令盛春华放弃了采访,“还用问吗?肯定是无人赡养。” 广西龙胜县都坪村粟老汉,62岁,丧偶。独生女嫁到梧州后,十多年无音信。2004年,粟老汉遭遇车祸,肇事方赔偿8000元,亲属告知此事,女儿很快回家,明确为赔偿金而来。村委会拒绝了粟老汉女儿的要求,因粟老汉吃穿住多年由村委会包管。粟老汉、女儿、村委会三方在签协议时,女儿表示,不要钱也不管老父。第二天,女儿返回梧州。村委会向翟玉和念叨此事时,顺便让他过目刚从城里印制回来的乡规民约。翟玉和感觉其条款“倡导有余,惩戒不足”,他由乡规民约联想“过去孝道写在心上,如今孝道写在纸上。” 河南民权县杨龙村张老夫妇,一个84岁,一个78岁,有四儿一女。老两口原在洛阳二儿家养老,一天,二儿媳发话:“你们有四个儿子,不能总靠我们养活呀。”老两口遂与其余三个儿子商量,但他们都表示因种种原因不能接走。三个儿子商量结果,划出二亩地,父母自己过。老两口商量着分工,78岁的老太种地,84岁的老汉上县城打短工。 通过对10401人的调查,统计表显示:孝18%,一般52%,不孝30%;好8%,较好39%,差53%。被调查者人均收入650元,自养者78%,儿女供养22%。调查组总结“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住得最小的是老人。空巢老人大多没精气神,眼神茫然空洞,脑筋迟钝,面无表情。家里清风冷灶。有电不使,有电视不开,不烧煤……”这些得不到物质赡养的老人,更难得到精神赡养。比较而言,调查组感觉“少数民族地区老人过得不错”。 翟玉和走了六个省。走过之地,他称之“沉重的旅途,沉重的调查”。沉重在于礼崩。 不肖子孙突出表现在刁、泼、蛮、野的儿媳妇身上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有感恩之心,为什么众多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会大逆不道呢?一路上,翟玉和、盛春华与各村支书探讨。支书们异口同声将不孝归罪于“文革”中的“亲不亲,阶级分”及对孔子“愚孝”的批判。政治上,孝道这一德行被扼杀后,人性中被德行抑制的兽性抬头。市场经济又让带着政治烙印的一代转向拜金——“世上只有钱最亲”。由此,孝道在部分中青年农民中渐行渐远直至失传。 翟玉和、盛春华问不孝子女为什么不养老人?答案多为生活琐事。如埋怨爹娘偏疼偏爱,责怪他们在自己结婚时厚彼薄己。此心结致使儿媳记恨公婆,自然,记恨转为不孝。对此,翟玉和开导她们的话是复述母亲语录“赶上骑驴就骑驴,赶上骑马就骑马”。调查组共同发现不肖子孙突出表现在刁、泼、蛮、野的儿媳妇身上。她们大多小学文化甚至小学没毕业。她们眼里只有小家,孩子。视体力不济、疾病缠身的老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另有儿女怨父母无能,没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所以,当父母生活困窘,他们亦以“无能为力”推掉赡养之责。调查组听到不少老人异口同声地抱怨:“老话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现在的人养了儿也不知父母恩。”
调查组行至河北,翟玉和委婉地指出某家儿子不孝时,不孝子反问“他们没冻着没饿着,怎么就不孝了?”如此诘问让翟玉和自然联想到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另一种不孝现象表现为冷暴力、软折磨。父母与子孙同住一个院,但长年不说话,视同路人。还有“啃老族”,他们对父母无限索取,直至榨干。 对不孝子女,调查组调查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干预状况,结论是监管不力。部分村庄的妇女组织名存实亡。干部们直言不便插手的苦衷“清官难断家务事”。不便插手导致不孝恶行膨胀。每当被虐老人找村委会告状时,村干部象征性地登门调解。然而,事后虐待依旧。如果说村官不便插手,那么乡风文明也可成遏制恶行法器。如口诛笔伐、黑板报、标语等,然而调查组没听见没看见。反而,一些村民对不孝见怪不怪,不笑话不谴责。行政束缚的失效,小气候的放任,以致不肖子孙在不孝路上越走越远。 调查组听到不少子女这样承诺:“我现在没能力,等我有能力了一定好好孝敬父母。”说这话的多在外乡的致富路上奔忙。这话让翟玉和忆起他失去父亲的日子。1985年,翟玉和父亲去世,尽管他有“大孝子”之名,但他仍蘸泪赋诗“痛痛痛,痛心疾首把父葬,悔悔悔,悔不尽孝后悔难”。父亡21年,翟玉和现仍不断检讨当年的自己“哪句话惹老人生气了,他要求的哪件事没顺他心思”。如果没及时行孝,翟玉和体会“那是一辈子的痛一辈子的悔”。所以,他劝诫承诺者“行孝要及时”。及时行孝既是向父母还债,亦是为自己老年储蓄。即对上行孝,对下收效。 不孝后果还导致高离婚率及高犯罪率。离婚儿女将孙子孙女扔给父母,缺爹少娘的失去管教的孩子极易走上犯罪道路。其后果是给父母添忧,给社会添乱。 《孝经》言:“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72村村干部承认,“孝经,当今时代一本难念的经。” 《说文解字》诠释“孝”,意为儿子支撑老人。调查显示,52%的老人身下悬空,而全国还有多少身下悬空的老人?! 提出五大对策,联名将议案提交全国人大 俗话,百善孝为先。《孝经》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仁德之本。微观看,孝道为齐家之用,宏观看,则是治国平天下之器。翟玉和经验,在家不孝,为人必定不忠不义,为官必定不清不白,为商必定不诚不信。翟玉和留心众曝光罪犯,同谋者多为妻子儿女,而天下父母少有纵子为祸的,所以走上刑场的罪犯,诀别之言多为“对不起父母”。因此,翟玉和认为弘扬孝道不失为反腐良策。 当今时代,翟玉和认为应像抓计划生育那样抓孝道。这是成本最低成效最大,无需政府投入,只需大力持久倡导的德政工程。为此翟玉和提出五大对策: 一、修改《老年人权益法》。因该法对不孝者没有惩戒,所以,不孝者不知晓不尽孝是违法。 二、孝道从娃娃抓起。将《二十四孝》作为影视、图书的启蒙教材。 三、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弘扬孝道、鞭挞不孝,形成孝子人人敬,逆子人人谴的社会氛围。如在市、省、全国评选“十大孝子”、“十大孝媳”、“十大逆子”。给孝子劳模待遇。在各种晚会上宣传孝道。建议增设重阳节晚会。韩剧中渗透的德政工程,文化部门应从中借鉴。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妇女组织的建设。成立“村老会”,专门协调、裁断、处理不孝纠纷。 五、加强农村托老机构建设,探索社会化养老之路。 “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身为民营企业家的翟玉和,此次调查非孤立行动,横向看,当他有能力“以天下养”时,他遂以天下事为己任。麻山区敬老院,是他个人长年扶贫点。他对资金困难的养老院的支持是“收一个给2000元”。每年春节前,翟玉和回麻山给钱送米接济困难户。逢此,翟玉和必带上小儿子,旨望扶贫济困可持续。 “为老人说句话,向政府进一言”,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翟玉和以人大代表之责、人子之心已联合30名代表形成议案提交全国人大。他寄希望该建言在全国刮起“以德治国从孝始”的春风。
链接:翟玉和:乡村孝道调查让我们忧心如焚(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