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久违慈悲——禅修小记一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久违慈悲——禅修小记一则

  张老师是位金刚上师,有过几番面对生死、长期独住山洞的实修经验。几位青年朋友,虽然读过点佛经却不知怎么修行,于是请他指导一次七天的禅修。

  农家山居,在夏夜的清凉中早早地沉入寂静。房里,张老师打破寂静,对零散而坐的几位朋友说, “大家感到心还是静不下来吧?为什么静不下来呢?因为心不松弛。为什么不松弛呢?因为心没打开。把心打开,让我们来哭一场。”

  刻意地哭一场?几个人被逗得笑出声来。张老师微微仰头,轻垂眼帘,遮断他似乎遥望向无限的目光。唱诵佛号的旋律,深沉悠缓地响起。大家敛容静坐,默默伴着旋律呼唤弥陀。

  熟悉的佛号,熟悉的旋律,今天似乎多了点什么?是感情。思念、哀伤、忧郁……越来越浓,难言地杂陈心头。这莫名的思念,在反复的吟唱中变浓、变纯,没有理由、没有方向地弥漫开来。

  久违了,心中天生的感情。它竟不如口头学来的旋律熟悉了。

  眼眶湿润,泪水无声地滑落。鼻翼翕动,抽泣断续地响起。一个、两个、三个……朋友们渐次开始哭泣。哀感的佛号声中,他们哭泣着各自的伤痛;伤痛的哭泣声互相鸣和,又感动、安慰着每个伤痛的心灵。

  可是,在这片思念的哀泣中,有两人没哭。一女子低垂着脑袋郁闷,一青年左右张望着旁观。哀泣声如阵阵波浪,涌来、合围,却在坚硬的岩石上撞得粉碎。一波又一波,这冷硬岿然不动。

  佛号由高渐低而终归无声,哭声也渐归平静。呼吸由哭泣的波动,渐趋匀静、渐趋深长。纷飞的思绪也无力地歇去,几位朋友静静地坐着……寂静良久。

  谈起这一座的感受,朋友们欣喜身心的松弛与平静。

  “那一丝哀感的余韵,我们要学会在安静中感受它、观察它;学会体谅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可我哭不出来,坐着也只觉得不耐烦。怎么办哪?”

  “这要自己才知道啊。”

  “也许我到坟地去,可以哭出来。”

  郁闷女子愿与没哭的青年同去坟地。在她的要求下,张老师与他们一道走入夜色。

  夜暗如漆,风凉似水。几声虫鸣反衬得依坟而坐的三人更加沉默。黑、凉包围着他们,越来越浓,浓得化不开,似乎伸手可以摸到,又象实体一样挤压到了心里。

  “我妈不爱我!呜……”无准备、无蕴酿地,女子进发出哭声。这不是无言的哀泣,而是呜咽中絮絮的诉说。还记不清事的年纪,心就被一种凉包裹。多年以来,人已习惯在硬壳中生活。毕竟,谁愿意敞开柔软的心,仅仅去感受伤害呢?

  絮絮的诉说,渐从自己的哀伤,转向母亲的苦处;可能因为这是在向“佛”哭诉的缘故。哭泣声更幽深、更悲痛:啊,无力、无助的妈妈!多少年自伤自怜,今天为母亲而心痛。长大了,女儿。

  暗夜中,张老师眼睛有光。青年放倒了身体,斜靠在坟上。背后,是千年的硬凉;胸中,却跳动着暖意。

 
 
 
前五篇文章

论慧远创立净土宗的主客观原因

密咒金刚乘超胜之理

圣物咒药服用解脱丸的简介

石经寺“楚山禅师研讨会”综述

时轮金刚生起次第初修指要

 

后五篇文章

关于密宗无量净土香巴拉的构成及信解善行资粮之种子

大圆满法王阿藏珠巴略传·信空微笑之光(2)

大圆满法王阿藏珠巴略传·信空微笑之光(1)

阿格旺波再显化身松吉泽仁仁波切略传·大悲加持铁钩

《阿秋喇嘛传记》摘录---因果实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