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吐蕃论争”中摩诃衍教法之探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吐蕃论争”中摩诃衍教法之探究
  [ 作者: 陈蕾如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吐蕃论争”中摩诃衍教法之探究
  【文章作者】陈蕾如
  【指导教师】刘国威
  【论文页数】140 页
  --------------------------------------------------------------------------------
  【中文关键字】摩诃衍|莲华戒|顿悟|渐修|吐蕃论争|顿悟大乘正理决
  【英文关键字】Mah&|#257|y&|#257|na|Kamala&|#347|&|#299|la|sudden enlightenment|gradual approach|Bsam yas Debate
  【中文摘要】在西藏吐蕃王朝时期(AD.792),藏传佛教史上曾发生过重要的事件“吐蕃论争”,本文主旨并不在于论辩的胜负,而是探讨“吐蕃论争”中摩诃衍所主张的教法为何?真如同西藏传统文献所认定的为邪教吗?这一直是笔者长久以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的范围以敦煌文献《顿悟大乘正理决》,和法国著名汉学家戴密微所着《吐蕃僧诤记》的研究成果为主,以及近代国内外学者对此相关课题之研究资料为辅;首要探讨的是“吐蕃论争”中摩诃衍所主张的教法究竟为何?所以本论文分四个层次来探究此课题。第一层次是以文献资料的搜集考证为主,所使用的文献以敦煌藏经的文本和近代对此课题的研究考证资料为主要的对象探讨其思想内涵;第二层次是以禅宗汉文文献为主,追溯到达摩祖师至五祖的禅宗思想传承,并与摩诃衍有主要师承关系的神秀和惠能的禅修思想为主,以探讨摩诃衍教法思想渊源的历史境域,从而对摩诃衍的教法能有宏观与全面性的了解;第三层次是从历史资料的考证,印度佛教瑜伽行中观派莲花戒的渐修法门与禅宗摩诃衍的顿悟法门为何?进而比较顿渐思想和修行方式的差异原因;第四层次,是以高达美(H-G. Gadamer,1900-? )的哲学诠释学的“理解”观点,论述顿渐思想的差异与融合,最后则是探讨所有的理解应是回到自我生命意义的发掘,从顿悟和渐修的法门论争,给予我们新的启发与反思。
  事实上莲华戒与摩诃衍的教法并不存在着教义理解上不可逾越的隔阂,其误解的原因,可能有如名言概念的界定不清楚,或是翻译的拙劣所引起的误会,或因笔调上的纂写方式及辩论的本身形式所产生的问题等诸多原因,所以不应将此场的论争存有定型化的观点。因为笔者对于论争的对话过程中,重新的再理解和检视摩诃衍所主的教法过程中,发现其实摩诃衍教法存在着方便和六波罗蜜的思想以及二谛的思想和具体实践渡众的悲心,他修行观的首要根本主张是要进入“不思不观”的修持境界,但若因众生根机不同无法契合,亦有方便不能轻少许善法,如三昄、五戒、十善、一合掌、一小低头等,乃至六波罗蜜等,皆是令入胜义,于此所有的菩萨行亦被总括性的定位。并不如莲华戒所批评认定摩诃衍的教法是“不思不观”,无有方便六度波罗蜜的修行,只要取消一切思念和一切思想,全然不作意的断灭见,就如同一失去觉知的痴者或醉汉如何可能突然的顿悟而成佛,笔者认为那是莲华戒的误解。
  【英文摘要】In 792 A.D, there was an important incident , the “Bsam yas Debate” (吐蕃论争)took place in Tibetan Histor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not on the result of this debate but on the teachings that Mahāyāna (摩诃衍) proposed during this debate. Is it really a “cult” as what the traditional Tibetan records have assumed?This is what I have concerned and pondered for a long time.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mainly refers to the Dunhuang bibliography 《顿悟大乘正理决》 and the famous French sinologist Mr. Paul Demiéville’s Le Concile de Lhasa with the related studies of the local and overseas scholars as auxiliary.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actual teachings of Mahāyāna in the “Bsam yas Debate”. This is carried out in four levels. The first level is to make use of the collected Dunhuang Buddhist Texts and recent related researches to study his teachings. In order to have a thorough and macro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n Mahāyāna’s teachings, the second level relies mainly on Chinese texts of the Ch’an School lineage from the First Patriarch Bodhi Dharma (菩提达摩) to the Fifth Patriarch, and focuses on the meditational practice ideas of both Shen Xiu(神秀) and Hui Neng (惠能) whom had greatly influenced Mahāyāna. The third level examines the gradual approach of Kamalaśīla and the sudden approach of Mahāyāna and also compares the reasons of their different ideas and practices. The forth level uses the annotation of H-G. Gadamer(1900-?) to discuss and integr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ideas. Finally, is to reflect, explore and inspire the meaning of life from their teachings.
  In fact, the teachings of Kamalaśīla and Mahāyāna are not in total conflict. The reasons of misunderstandings may come from unclear definition of concept, poor translation, the style of the writer, the problem of the debate method and so on.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have stereotyped views on the result of the debate. While reviewing and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teachings of Mahāyāna during the course of this debate, I discovered he had a compassionate mind with the idea of six paramitas and skillful means, two forms of statement and practical ways to deliberate sentient beings. His basic practice was to enter the stage of “no thinking, no contemplation”(myi-sems myi-rtog). However, if the sentient beings are not of this caliber and cannot reach this stage, we still have many skillful means such as taking refuge, five precepts, ten good virtues, join palms, six paramitas and others for them to enter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Bodhisattvashood. It is not as what Kamalaśīla’s think — to criticize the teachings of Mahāyāna as “no thinking, no contemplation”, no six paramitas as skillful means, just as it is impossible for an unconscious man or drunkard to attend enlightenment through sudden approach .I think this i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Kamalaśīla to Mahāyāna
  --------------------------------------------------------------------------------
  【论文目次】
  内 容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标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2
  第三节 论文结构纲要5
  第二章 “吐蕃论争”文献回顾8
  第一节 国外研究成果8
  第二节 国内研究成果 17
  第三章 “吐蕃论争”的历史背景 19
  第一节 吐蕃统治前的敦煌佛教 19
  第二节 佛教于西藏的初传 20
  第三节 禅宗在西藏的兴起与发展23
  第四节 顿悟与渐修之争 26
  第四章 “吐蕃论争”的议论问题厘清29
  第一节 争议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 29
  第二节 “理解”如何可能 35
  第三节 顿渐之争的问题厘清 48
  第五章 摩诃衍教法的思想传承与修行特色 74
  第一节 从达摩至南能北秀的禅修思想74
  第二节 莲花戒对摩诃衍教法之批判 100
  第三节 摩诃衍所主张的修行原理与特色 109
  第六章 结论 124
  参考书目 133
  --------------------------------------------------------------------------------
  【参考文献】
  (一) 经典文献
  《六祖坛经敦煌本.流行本合刊》,台北︰慧炬出版社,1999年。
  《五灯会元》,宋.普济集,《卍续藏》册138。
  《宋高僧传》,宋.赞宁撰,《大正藏》卷50。
  《信心铭》,隋.僧璨作,《大正藏》卷48。
  《景德传灯录》,宋.道原纂,《大正藏》卷51。
  《最上乘论》,唐.弘忍述,《大正藏》,册48。
  《敦煌宝藏》,黄永武编,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1年。
  《传法宝纪》,唐.杜朏撰,《大正藏》卷85。
  《楞伽师资记》,唐.净觉集,《大正藏》卷85。
  《禅源诸诠集都序》,唐.宗密述,《大正藏》卷48。
  《续高僧传》,唐.道宣撰,《大正藏》卷50。
  《观心论》,隋.智顗述,《大正藏》卷46。
  (二)当代著作
  山口瑞凤等着,《西藏的佛教》,许洋主译,法尔出版社,1991年。
  山口瑞凤着,许明银译,《西藏》下,台北:全佛出版社,2003年。
  中村元着,林太、马小鹤译,《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
  巴宙着,《大乘二十二问》,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年。
  方立天着,《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方广锠着,《印度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水野弘元等着,《印度的佛教》,许洋主译,法尔出版社,1988年。
  王志跃着,《分灯禅》,新店:圆明出版社,1999年。
  王森着,《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
  王路平着,《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成都:巴蜀书社出版,2000年。
  王辅仁着,《西藏密宗史略》,台北:佛教出版社,民1989年。
  冉云华着,《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
  冉云华着,《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台北:东大出版社,1995年。
  史丹利.外因斯坦着,《唐代佛教》,台北︰佛光出版社,1999年。
  玉城康四郎着,许洋主译,《佛教思想(二)在中国的开展》,台北:幼狮文化出版,1995年。
  矢崎正见着,陈季菁译,《西藏佛教史》,台北:文殊出版社,1986年。
  印顺着,《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
  西藏学丛书编委会主编,《西藏佛教要义》,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
  西藏学丛书编委会主编,《汉藏佛教研究汇编》,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
  何国铨着,《中国禅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朶藏加着,《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朶藏加着,《西域的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吴立民编,《敦煌学佛教学论丛》,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1998年。
  吴言生着,《禅宗思想渊源》,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吕澄着,《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96年。
  《六祖坛经》,李申释译,台北:佛光出版社,2000年。
  李志夫着,《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2001年。
  宗喀巴大师造,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台北:方广文化出版,1999年。
  宗喀巴着,法尊法师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台北:法尔出版社,1991年。
  屈大成着,《中国佛教思想中的顿渐观念》,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帕玛着,严平译,《诠释学》,台北:桂冠图书出版,1997年。
  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译,《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下),台北:方广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
  东嘎.洛桑赤列着,陈庆英译,《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
  林冠群着,《吐蕃赞普墀松德赞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公司,1989年。
  松巴堪钦.益西班觉着,浦文成,才让译,《如意宝树史》,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
  松石宝串着,《西藏通史》,西藏:西藏古籍出版社,1986年。
  洪修平着,《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台北︰佛光出版社,1991年。
  洪修平、孙亦平着,《如来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洪修平着,《中国禅学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洪汉鼎着,《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洪汉鼎着,《理解的真理─解读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适着,《神会和尚传》,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年。
  胡适等着,《禅宗的历史与文化》,台北:新潮社文化公司,1991年。
  孙亦平着,《高僧传》,长圆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
  班班多杰着,《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班钦.索南扎巴着,黄颢译,《新红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
  高柏园着,《禅学与中国佛学》,台北:里仁书局,2001年。
  高峰、业露华等着,《禅宗十讲》,台北:书林出版,1999年。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六祖坛经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2),禅宗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禅学论文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1).中国佛教的特质与宗派》,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禅宗史实考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2),禅宗思想与历史》,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郭朋着,《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许鹤龄着,《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台北:云龙出版社,2001年。
  麻天祥着,《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麻天祥着,《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
  汤一介着,《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山版社,2003年。
  汤用彤着,《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铎出版社,1983年。
  华康着,《中国禅》,台北:星光出版社,1990年。
  冯作民、宋秀玲着,《禅语录》上下册,台北:星光出版社,1982年。
  杨惠南着,《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图书出版,1993年。
  杨惠南着,《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图书出版,1986年。
  杨惠南着,《惠能》,台北︰东大图书出版,1993年。
  杨惠南着,《禅史与禅诗》,台北︰东大图书出版,1995年。
  杨惠南编撰,《佛学的革命─六组坛经》,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9年。
  杨曾文、方广锠主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杨曾文着,《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杨铭着,《吐蕃统治敦煌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7年。
  葛兆光着,《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董群着,《六祖慧能思想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董群着,《祖师禅》,新店:圆明出版社,1999年。
  董群着,《慧能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图奇着,刘莹.杨帆译,《西藏的宗教》,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
  虞愚、蔡念生等着,《中国佛教文史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达赖喇嘛着,项慧龄、廖本圣译,《禅修地图》,台北:橡树林文化出版,2003年。
  铃木大拙著,《铃木大拙禅论集︰历史发展》,民1986年。
  铃木大拙著,《禅》,台南:大孚出版社,1987年。
  铃木大拙著,《禅者的思索》,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
  铃木大拙著,《禅风禅骨》,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
  铃木大拙著,《禅与生活》,志文出版社,1971年。
  铃木大拙著,《禅天禅地》,志文出版社,1986年。
  褚柏思着,《中国佛学史论》,高雄︰佛光出版社,1972年。
  褚柏思着,《中国佛学论》,台北︰佛光出版社,1999年。
  赵晓梅编,《中国禅宗大典》,北京:国际文化出版,1995年。
  谈锡永着,《楞伽经》,台北︰全佛文化,1999年。
  郑志明主编,《两岸当代禅学论文集》上,嘉义:南华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
  戴密微着,《吐蕃僧争记》,耿升译,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4年。
  韩廷杰着,《印度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蓝吉富着,《中国佛教泛论》,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3年。
  蓝吉富着,《佛教史料学》,台北:东大出版社,1997年。
  蓝吉富编,《世界佛学丛名著译丛(31).中印佛教思想史》,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6年。
  蓝吉富编,《世界佛学丛名著译丛(41).佛教史杂考》,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6年。
  蓝吉富编,《世界佛学丛名著译丛(43).坐禅的理论与实践》,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6年。
  蓝吉富编,《世界佛学丛名著译丛(61).禅宗论集》,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6年。
  蓝吉富编,《世界佛学丛名著译丛(63).中观思想》,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6年。
  颜尚文着,《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年。
  鎌田茂雄着,《中国禅》,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
  鎌田茂雄着,昱均译,《何谓禅》,台北:东大出版社,2003年。
  罗桑却吉尼玛着,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严北溟着,《中国佛教哲学简史》,台北:木铎出版社,1988年。
  释以然着,《中国禅宗》,新潮社文化公司,1991年。
  释如禅编,《六祖坛经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释恒清着,《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台北:东大图书出版,1995年。
  释演培着,《六祖坛经讲记》,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3年。
  顾伟康着,《禅宗六变》,台北:东大出版社,1994年。
  饶宗颐校,蓝吉富主编,《王锡《顿悟大乘正理决》序说并校记》,《大藏经补编》三十五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
  (三)期刊论文
  巴卧祖拉陈哇着,黄颢译,《智者喜宴摘译(十一)》,收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陜西:西藏民族学院,1983年。
  木村隆德着,李德龙译,《敦煌出土藏文禅宗文献的性质》,收于《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二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石泰安着,耿升译,《敦煌藏文写本综述》,收于《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三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
  冲本克己,李德龙译,《敦煌出土的藏文禅宗文献的内容》,收于《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八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邱环着,《藏传佛教禅思想源流初探》,收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76册,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1年。
  御牧克己着,《顿悟与渐悟─莲华戒的修习次第》,收于《世界佛学丛名著译丛》第六十三册,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6年。
  黄敏浩、刘宇光着,《桑耶论争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收于《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六期,台北:台湾大学,2001年。
  杨曾文着,《禅宗文献研究在日本》,收于《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二十八册,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6年。
  戴密微着,《从敦煌写本看汉族佛教传入吐蕃的历史》,收于《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五十九册,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6年。
  戴密微着,施肖更译,《新发现的吐蕃僧争会译文档案写本》,收于《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三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上山大峻着,耿升译,《吐蕃僧争问题的新透视》,收于《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一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
  释慧严着,《中国禅宗在西藏》,收于《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4年。
  (四)日文著作
  筱原寿雄、田中良昭编,《讲座敦煌8:敦煌仏典和禅》,东京:大东,昭和55年(1980)。
  柳田圣山着,《初期的禅史II》,东京 : 筑摩书房,昭和,54 年(1979) 。
  芳村修基着,《 大乘仏教思想研究》,东京︰百华苑,昭和49年(1974)。
  上山大峻着,《昙旷和敦煌的佛教学》,收于《东方学报》,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昭和39年(1964)。
  山口瑞凤着,收于筱原寿雄、田中良昭编,《摩诃衍的禅》,《讲座敦煌8:敦煌仏典和禅》,东京:大东,昭和55年(1980)。
  冲本克己着,《郭煌出土西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2)》,收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廿七卷二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昭和53年 (1978)。
  冲本克己着,《摩诃衍的思想》,收于《花园大学研究纪要》第八号,京都:花园大学文学部
  ,昭和52年 (1977)。
  原田觉着,《摩诃衍禅师和顿门》,收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廿八卷第一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昭和54年 (1979)。
  藤枝晃着,《吐蕃支配期的敦煌》,收于《东方学报》第三十一册,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昭和36年(1963)。
  ( 五)英文著作
  G.W. Houston, Sources for a history of the bSam yas debate, (Sankt Augustin: VGH-Wissenschaftsverlag,1980)
  Jackson. David, Enlightenment by a Single Means,( Wien:Verlag der ?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1994)
  Gomez, Luis O. “Purifying Gold: the Metaphor of Effort and Intuition in Buddhist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Peter N. Gregory, (ed.) Sudden and Gradual : Approached to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Thought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91 )
  ____,“The Direct and the Gradual Approaches of Zen Master Mahayana︰Fragments of the Teachings of Mo-ho-yen,”in Gimello and Gregory (ed.) Studies in Chan and Hua-yen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3)
  Parmananda Sharma(Translate), Bhāvanākrama of Kamala ila( New Delhi: Aditya Prakashan,1997)
  (六)工具书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台北︰天华出版社公司,1986年。
  望月信亨,《佛教大辞典》,台北︰地平线出版社,1979年。
  慈怡法师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永康市︰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

 
 
 
前五篇文章

中国佛教禅宗的特质

中国佛教禅观的本质与特色

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

圆光佛学院净土课程现况及省思--旁及福严及慈光禅学院

佛门“鲁班”——妙峰禅师传

 

后五篇文章

辉煌的冬日——拉卜楞寺大法会纪实

论禅净自悟与他力思想之开展──从念佛见佛到即心是佛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略论宋以后之念佛禅

略论百丈怀海禅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